神救贖人有祂的目的。在出埃及記,神因著祂所揀選的人墮落了,就先來施行救贖並拯救,然後叫他們事奉祂,為要達到一個目的,就是帶進祂的權柄,而使祂得著彰顯。要達到這目的,神的選民就需要靠著神的供備,經過脫離罪、世界、肉體、己、並勝過撒但這些歷程。神的供備就是基督,也就是聖靈,這是裏面的生命、能力和活的引導;這供備也包括外面聖經的教訓。藉著這二者,神就供應祂所救贖的人,至終帶進祂的權柄,並使祂得著彰顯。全本聖經,無論是在舊約或新約,都可以看見神這同樣的目的。
神要達到帶進祂權柄,彰顯祂自己這目的,就需要得著一塊地土,作為祂在其中掌權的範圍。然而,神的仇敵撒但在這事上大大的攔阻了神。撒但背叛之後,就霸佔了神為著達到祂這目的所創造的地。神在天上掌權,但地被撒但霸佔,以致神的權柄無法通行到地上。在馬太六章九至十節主教導我們要這樣禱告:『我們在諸天之上的父,願你的名被尊為聖,願你的國來臨,願你的旨意行在地上,如同行在天上。』(參路十一2。)這含示,神的國現今不能臨到地上,祂不能在地上掌權,因為地被撒但霸佔了。因此,神的國要臨到地上,祂就必須恢復喪失的地。
根據舊約完滿救贖的豫表,以色列人需要得著迦南地。基督徒說到以色列人出埃及的事時,常偏重於他們出埃及那一面,但輕忽了他們進迦南地那一面。許多人都注意到,神的百姓過逾越節表徵脫離罪;出埃及脫離法老的捆綁,表徵脫離世界的轄制。也有人講到以色列人在曠野時,神使他們認識神,並認識他們自己。還有人稍微講到以色列人過約但河,表徵與主同死、同埋葬並同復活。但關乎以色列人進迦南地,因著缺少亮光,就少有人講。有些人甚至將進迦南地領會為上天堂。若是如此,那麼摩西和許多得救的以色列人,包括亞倫和米利暗,沒有進迦南地,那就是說他們沒有進天堂了;這是講不通的。迦南乃是一塊地土,神豫定要在其上設立祂的權柄,建立祂的國度,但那地被撒但篡奪了。
有人讀到神吩咐以色列人要除滅迦南七族,(申二十17,七1,)就很不以為然。他們不明瞭神這命令的意義。神如此吩咐以色列人,必有其原因。民數記十三章記載,摩西打發探子去窺探迦南地,他們回報說,他們在那裏看見拿非利人。(33。)拿非利人(Nephilim)不是普通的人。這辭在創世記六章四節出現過,那裏說,『神的兒子們和人的女子交合生子,從那時起地上就有了拿非利人;他們就是上古英武有名的人。』拿非利的意思是『墮落者』。彭伯(G. H. Pember)在他所著『地的最早時期』(Earth's Earliest Ages)一書中說,這可能是指墮落的天使。但拿非利人不是純粹的天使,乃是墮落的天使和人的女子不法結合後的產品。
神用洪水滅絕挪亞那一代的人,因為那一代的人已經不純了,神不能容許這種人類存在。神是要拯救亞當的子孫,祂無意拯救跟隨撒但的天使。神的定旨是要得著人,而撒但的用意是要破壞神所造的人。他頭一步先叫人沾染罪惡,第二步叫人有了世界,第三步使人成了肉體,甚至叫邪靈與人攙和。因這緣故,神纔定規除了挪亞一家之外,祂要用洪水淹滅全地上的人。到了以色列人進迦南地,迦南人當中也有拿非利人。所以神一面要以色列人除滅迦南七族,另一面不許以色列人和迦南人通婚。
神呼召亞伯拉罕,是要把迦南地賜給他,使他在那地成為大國。神拯救以色列人脫離埃及,目的是要他們收復失去的迦南地。我們讀舊約裏神救贖完滿的豫表,必須讀到這目的;不能只看見以色列人出埃及,而看不見他們進迦南地。進迦南得地纔是神救贖的目的,好叫神能得著國度,以彰顯祂的權柄和榮耀。
在馬太五章五節主耶穌說,『溫柔的人有福了,因為他們必承受地土。』在路加十九章主啟示,祂回來時,那些忠信的奴僕,有的要管理五座城,有的要管理十座城。(15~19。)這些都與收復失去的地有關。主的話的確說到地土這件事。在希伯來二章五節使徒保羅說,『我們所說要來的世界,神原沒有交給天使管轄。』要來的世界就是將來的地,神沒有交給天使管轄,乃是交給亞伯拉罕的子孫,就是蒙救贖的人管轄。所以神的救贖有一個目的,就是要得著地土,為著建立國度。
以色列人所以要得迦南地,就是因為神要在其上建立祂的國。我們從聖經清楚看見,人在墮落之後,就在地上建立人的國,並分成許多邦國。但以理十章啟示,地上的國都有撒但的使者在管理:波斯國有波斯的魔君,希臘國有希臘(雅完)的魔君。(13,20~21。)這給我們看見,地上的國表面上是人掌權,實際上背後的掌權者乃是撒但的魔君,也就是以弗所書裏所說諸天界裏那些執政的、掌權的。(一21,二2,三10,六12。)然而,在但以理書裏,幫助以色列國的,乃是天使長米迦勒。(十21。)所以,那時世上的國都是屬撒但的,惟有以色列國是屬神的,有神在其中掌權。
在撒上八章,以色列百姓想要立王,他們對撒母耳說,『求你為我們立一位王治理我們,像列國一樣。』(5。)撒母耳不喜悅這事,就禱告耶和華。耶和華對撒母耳說,『百姓向你說的一切話,你只管聽從;因為他們不是厭棄你,乃是厭棄我,不要我作他們的王。』(7。)神就讓百姓立掃羅作王。掃羅不體貼神的心意,將神擺在一邊,自己掌權,神就棄絕了他。神後來興起大衛,因為他體貼神的心意,是合乎神心的人。(十三14。)神在他裏面運行,而他在外面掌權,所以他作王就是神作王。那時,神在地上正式有了一個國,使祂能在其中掌權,結果帶進所羅門建造聖殿。聖殿是神在地上的居所,彰顯神的榮耀。所羅門造好聖殿之後,就將其獻給神;那日,耶和華的榮光充滿了聖殿。(王上八11。)從那時起,神的榮耀就在聖殿裏;那就是神顯在人中間。藉此神就達到彰顯祂權柄和祂自己的目的。神得著了一塊地土,在其上建立祂的國,在這範圍裏祂得以掌權,並藉著掌權彰顯祂的榮耀。
在馬太六章,主耶穌教導祂的門徒禱告,末了一句說,『因為國度、能力、榮耀,都是你的。』(13。)我們祈求神,願祂的國來臨,是要叫神的權柄和榮耀得以彰顯於地。地上有了神的國度,神纔能掌權;藉著掌權,神的榮耀,就是神的自己,纔能得著彰顯。所以我們看見,新約和舊約在這事上是一致的;新約裏主這禱告末了所說的,也就是舊約裏神救贖以色列人的目的。
以色列人要進迦南地時,稱呼神是天上地上的神。(參申三24。)那時神不僅是天上的神,也是地上的神,因為祂藉著那些蒙祂救贖的人,就能來到地上掌權。當聖殿建造起來,所羅門當著以色列全會眾屈膝跪下禱告時,也稱呼神是天上地上的神。(參代下六14。)那時神在地上有一個國能以掌權,有一個居所能彰顯祂的榮耀。等到以色列人被擄到巴比倫時,耶路撒冷被踐踏,聖殿被毀,神的榮耀就回到天上。(結十一22~23。)申言者尼希米和但以理禱告時,只稱呼神是天上的神,(尼一4~5,二4,20,但二19,)因為神在地上不再能掌權,祂只能是天上的神,不能是地上的神。
因此,我們需要看見,神救贖的目的是要得著地土,在其上建立祂的國,使祂能掌權並彰顯祂的榮耀。國度的權柄對付神的仇敵,神的榮耀彰顯神自己;這也就是神當初造人的目的。聖經乃是一貫的;一切都是為著這目的。
要達到帶進神權柄的目的,神的贖民需要經過五個歷程—脫離罪、脫離世界、對付肉體、對付己和對付撒但。為此,神的贖民有羊羔的肉、無酵餅、嗎哪、流自靈磐石的活水作供應,並有雲柱、火柱和約櫃作引導。他們經過了這些歷程,就進到迦南地,得著地土,帶進神的權柄。神的贖民過逾越節,出埃及,還不能得著地土,建立國度;他們還必須經過曠野,過約但河,並藉著屬靈的爭戰,消滅那些霸佔神地土的仇敵。
我們已過了逾越節,我們的罪已得赦免;然而,有些人或許還沒有出埃及、過紅海,世界的問題在他們身上還沒有對付清楚。許多弟兄姊妹的肉體也還沒有受對付。以色列人一個晚上就過了逾越節,過不多時就出了埃及、過了紅海,然而他們經過曠野最少三十八年之久,這指明對付肉體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我在主面前也常懼怕自己還有肉體;因為肉體是主觀的,不是客觀的。這需要我們學習十字架的功課。我們也必須對付我們的己和天然生命,這就是過約但河所表徵的。我們對付了罪、世界、肉體、己,纔能在升天的地位上從事屬靈的爭戰。
求主用祂的血遮蓋我,這次訓練中間停了五週,表面看是因我病了,但我裏面很清楚,這是個屬靈的爭戰。就在我生病的那個週五晚上,我在聚會中清楚的說到這個聚會要完全羞辱撒但。當夜風吹得很厲害,我就這樣病了。屬靈的爭戰是真實的,但在那個聚會裏我們缺少彀多的禱告。大約二十年前,倪弟兄曾對我說,他如果要再講神的計畫怎樣對付撒但的權勢,必須至少有五個姊妹為此專心禱告,他纔能講,也纔敢講,因為的確是有屬靈爭戰這件事。
我們必須經歷對付罪、世界、肉體、己,並勝過撒但的權勢,纔能達到神的目的,帶進神的權柄。直到今天神所等候的仍是國度的來到。主在馬太六章教導門徒的禱告,就是為這事。啟示錄十一章十五節說,『世上的國,成了我主和祂基督的國,祂要作王,直到永永遠遠。』聖經末了啟示,千年國至終帶進新天新地和新耶路撒冷,所以國度一直是神的救贖要達到的目標。
我們蒙恩的人若愛主,體貼神的心意,就該看見神的目標是朝向國度。我們若忠心跟隨主,就該追求國度,以國度為我們生活的目標。我們必須經過這些過程—對付罪、世界、肉體、己和撒但的權勢,纔能帶進神的權柄。按照啟示錄,國度乃是由那婦人所生的男孩子,就是蒙救贖者當中的得勝者所組成。他們搆上了神的目標,使神得著這地,帶進祂的權柄和國度。
神的救贖是要達到國度這目的,然而神沒有在一切蒙救贖的人身上達成這目的。出埃及的以色列人中能爭戰的至少有六十萬人,但進迦南地的只有兩個人,就是迦勒和約書亞,還有已死的雅各和約瑟。(創四七29~31,四九29,五十25,出十三19,書二四32。)這豫表將來進國度的聖徒,有的是活著被提,有的是從死裏復活。六十萬人中只有迦勒和約書亞進迦南地,這表明大體蒙救贖的人失敗了,神無法達到祂的目標。因此,神就有個補充的辦法,就是帶進得勝者的原則。
神達到了進迦南地建立國度的目的,但不是藉著所有蒙救贖的人,乃是藉著他們當中少數的得勝者。以色列人出了埃及,到了西乃山下,神曉諭他們,祂拯救他們乃是要叫他們全體歸祂作祭司的國度,(出十九6,)意思是要全體以色列人都讓神掌權。但大體的以色列人都失敗了,只有進了迦南地的那些得勝者至終建立神的國,讓神掌權。所以,以色列人從出埃及到來到西乃山這段期間,他們中間沒有得勝者與非得勝者的分別。然而,從以色列人在西乃山下拜金牛犢起,一直到施浸者約翰的時代,他們中間就有了大體百姓和少數得勝者的分別。在但以理的時代,尼希米、以斯拉和但以理是少數的得勝者。以色列人大體都失敗了,但這些少數的得勝者搆上了神的目標。在士師時代,大體的以色列人都被敵人征服,但一次過一次,他們中間總有少數信靠神、肯為神捨命、站在神這邊的人;他們就是得勝者。
第一班得勝者,是在西乃山下的利未人。當摩西在山上領受十條誡命和帳幕的設計時,以色列人就在山下造了金牛犢,違反了頭三條誡命。摩西下了山,站在營門中,說,『凡屬耶和華的,都到我這裏來!』(出三二26。)於是利未的子孫,都到他那裏聚集。摩西對他們說,『耶和華以色列的神這樣說,你們各人把刀佩在腰間,在營中往來,從這門到那門,各人殺自己的弟兄、同伴和鄰舍。』(27。)利未的子孫照摩西的話行了。從那時起,祭司的職分就從全體以色列人轉到利未支派。在這之前,所有的以色列人都是祭司;(十九6;)但經過了這次試驗,十一個支派都失敗了,只有利未支派被神選中,因為他們站在神那一邊,不顧惜自己的親人。利未人所以得勝,其原則乃是愛神過於自己的親人。
我們都已蒙救贖,也出了埃及,但我們還有一個關於親人的問題尚待解決。在路加十四章,主對跟從祂的群眾說,『人到我這裏來,若不恨自己的父親、母親、妻子、兒女、弟兄、姊妹,…就不能作我的門徒。』(26。)我們要跟從主,就需要勝過親情,要愛神過於自己的親人;否則,就是失敗的蒙救贖者,也就是得救而落下去的人,達不到神的目標。
從這時以後,以色列人若要知道神的說話、神的旨意或神的作為,就必須求問利未人。在某些地方曾有人問我說,『李弟兄,為甚麼你們讀聖經有亮光,同一本聖經在我們手中卻似乎沒有多少亮光?』我可以確定的說,能有亮光是因在利未人得勝的原則裏。申命記三十三章說,神的土明和烏陵都在利未人那裏;(8;)也就是說,神的啟示、教訓、話語、道路,是與利未人同在。這乃是因為利未人在神有需要時,顧到神和神的需要,而不顧人的親情。
第二班得勝者,是進迦南地的迦勒和約書亞。在出埃及三章八節神對摩西說,『我下來要救他們脫離埃及人的手,領他們從那地出來,上到美好、寬闊、流奶與蜜之地。』神的命定是要全體以色列人都進迦南地,但至終只有迦勒和約書亞二人進去。
迦勒和約書亞同有一個心志,相信神和神的話,而不顧自己的性命。當摩西打發去窺探迦南地的十個探子向以色列人報惡信,說,『我們所經過、窺探之地,是吞喫居民之地,我們在那裏所看見的人民都身量高大。我們在那裏看見拿非利人;(亞衲人的子孫就是拿非利人的一支;)我們看自己就如蚱蜢一樣,他們看我們也是如此。』(民十三32~33。)然而迦勒說,『我們立刻上去得那地罷,因為我們足能得勝。』(30。)
第三班得勝者是士師。在士師記裏,大體的以色列人一次又一次的失敗,失去了神的同在,神就揀選出人來,就是士師;這些士師相信神、倚靠神、與神同行,結果他們就代表神的百姓成全了神的旨意。
例如,六章題到基甸。耶和華差遣基甸拯救以色列人脫離米甸人的手。(12~14。)耶和華的靈披戴在基甸身上,他就吹角,(34,)跟隨他的有三萬二千人。神要基甸宣告,凡懼怕戰慄的,就是顧到自己性命的,可以回去。於是有二萬二千人回去,只剩下一萬。(七3。)但耶和華對基甸說,人還是太多。祂要基甸帶他們下到水旁,祂好在那裏為基甸試試他們。這一萬人都口渴了,有九千七百人下到水旁,屈膝跪下喝水;另有三百人用手捧到嘴邊舔水的。耶和華對基甸說,『我要用這舔水的三百人拯救你們,將米甸人交在你手中;其餘的人都可以各歸各處去。』(7。)用手捧到嘴邊舔水,這表明他們為著爭戰,對付神的仇敵時,不顧自己的享受。基甸和跟隨他的三百人是得勝者,其特點就是不顧自己的享受和生活,只顧到神的旨意和心意。他們把自己的性命、生活和享受完全擺在一邊,結果就勝過了米甸人,拯救了神的百姓。(9~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