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成全肢體使其盡功用

讀經:以弗所書四章十三至十六節。

我們要成全別人,第一必須作的,就是將生命供應給他們,幫助他們長大。然後我們必須給他們機會事奉,就是盡功用。大的肢體很容易取得所有的機會;另一面,年幼者,較小者,要取得機會相當困難。他們能否取得機會,乃在於較大肢體的態度和作法。此外,我們也需要教導眾肢體一些盡功用的技巧。

不是頂替,乃是成全較小的肢體

就屬人一面說,較大的肢體太容易頂替別人了。每當較大的肢體盡功用時,都有一個危險,就是他們頂替了別人,特別是較小者。這是因為較大者認為,他們能作的是較小者作不來的。此外,肢體憑自己作事容易,要與別人一同作事就比較困難。在我基督徒事奉的年日中,許多時候有人(特別是姊妹們)告訴我:『如果要我來作,我就自己作好了,不要讓任何人來打擾我。』有些姊妹煮飯時會說,『離開廚房,讓我來煮。如果你要煮,你就自己煮;但如果要我來煮,我就要自己一個人作。』

要帶進一個人來幫助我們,並與我們一同學習,的確不容易。一收學徒就會有難處;然而,請看使徒保羅,他總是帶著一個年輕、較小的人—就如提摩太或提多等,來幫助他並跟他學。我們必須守住這原則—我們若是比別人大的肢體,就絕不該頂替人;反之,我們必須給別人機會操練並學習。

甚至在參加聚會的事上,我們都需要幫助年幼者。我們可能注意到,一位年輕弟兄超過兩個月沒有在聚會中禱告了;也許因著主主宰的安排,他與你住得很近,就在同一個社區。這樣,我們需要作些事來幫助這位年輕弟兄,與他交通到聚會的事。我們可以說,『弟兄,你不覺得我們該在聚會中禱告麼?』他可能說不知道如何禱告。我們可以回答說,『簡單的向主敞開,從你的靈裏有一些發表就可以了。弟兄,我們現在一起來禱告,好不好?如果你不知道如何禱告,只要操練你的靈來摸主,從裏面有一些發表。你接觸主時,必須藉耶穌的血得潔淨。你如果覺得自己有不對的地方,就告訴主。你如果覺得有些失敗,就向主承認,取用祂潔淨的血。』

下次主日擘餅聚會之前,我們可以請弟兄喫飯,然後找機會進一步幫助他。我們可以問:『弟兄,你豫備好在擘餅聚會中禱告麼?』如果他說他不知道禱告甚麼,我們可以解釋召會如何聚在一起,記念、享受主,並有分於主。然後我們可以花一點時間與他一同禱告:『主,幫助我們今晚有所發表來彰顯你。』這樣,我們就能對這位年輕弟兄有一些供應。我們能給這樣一個人多少教導和供應,就在於我們有多少學習和經歷。我們都必須學習如何培育年幼者。

我們來聚會以前,可以與年輕的弟兄談談,幫助他認識如何選詩,如何作一些事。之後,我們來到聚會中,就坐在他旁邊。到某個時刻,可能是點某首詩歌的時候了,我們就可以請弟兄喊出來。這可能是他頭一次喊詩,我們該為他開路。我們可以起個頭,但由他來作。半小時之後,我們可能覺得弟兄該在聚會中禱告或讚美,我們就可以幫助他作這事。

聚會之後,我們可以與他有一點交通。我們可以與他再讀一次那首詩歌,解釋為甚麼需要在那個時候喊這首詩歌;我們也可以解釋為甚麼到某個時候他需要禱告。他會有所領悟,由此有所學習。他可能會問:『你認為我禱告得對麼?』他這樣問,就給我們開了門,可以對他有些改正、指導或供應。我們這樣作,經過一段短時期,就會得著一個『畢業生』。那時這位弟兄就知道如何幫助別人了。我們若認識這原則,就能應用到所有的服事上,甚至應用在微小的事上。這需要我們對主有真實的愛,對身體有真實的愛和關心。

帶所有的肢體都盡功用的路,不是僅僅藉著教導。作母親的大多不是教導孩子,她們主要是幫助孩子,讓孩子學習。我們必須給年幼者有機會作事。原則乃是:凡我們所作的,絕不可頂替別人。一年到頭,我們每次聚會可能總是禱告三、四次。然而,我們需要學習如何帶別人也這樣盡功用,不要頂替他們,乃要成全他們。

我們成全別人時,必須將生命供應給他們。就如我在前面所舉例說明的,我們可以與一位弟兄分享說,他該向主敞開,承認自己的失敗,並且接觸主。這不僅僅是一個方法,乃是生命的供應。至於解釋為甚麼要喊某首詩歌,或者為甚麼到某個時候有人要禱告到主的榮耀,這可視為教導方法或技巧。在一切事上,無論我們作甚麼,我們都必須找人幫著我們一同作,讓人跟我們學。這樣,我們就會不斷生產並繁殖。一位弟兄產生許多弟兄,那許多弟兄又繁殖更多弟兄和姊妹。我們都需要學習這點。

自然而然,我們中間就會有某種領悟。年幼的人會服從年長的,好得著成全;較小的也會服從較大的。單單說年幼的和較小的必須服從,是行不通的,我們不能這樣要求。反之,我們必須有正確的實行;然後年幼的和較小的自然就會服從別人,好得著成全。這不太在於較小者,乃在於較大者。在一切事上,在服事的每一面,我們都必須應用同樣的原則。

一個成全別人之肢體的見證

我年輕的時候,因著主的憐憫,得以接觸倪柝聲弟兄,又在主主宰的權柄下,被擺在他手下。一面,他不是僅僅教導我;但另一面,他給我很多教導。一九三三年,有一次上海召會要有福音聚會。負責弟兄們以為倪弟兄豫備要講信息。然而,他們去找倪弟兄時,他卻說,『請李弟兄講罷。』於是那些負責弟兄們來找我,要我一定得講一篇福音信息。我問,聚會時倪弟兄會在那裏,他們說,『他大概很忙,或者他要到外地去。現在你一定得講了。』當然,我是講了信息,但後來我發現在我所站的講臺後面,有一個後門;我講信息時,倪弟兄從始至終就站在那裏聽我講。我永遠無法忘記這件事,那是我頭一次得著約翰十六章的亮光。八節論到實際的靈說,『祂來了,就要為罪,為義,為審判,使世人知罪自責。』那靈使人為三件事知罪自責。為罪,因為我們在亞當裏;為義,因為我們需要遷入基督裏;為審判,因為我們若仍留在亞當裏,而不願意遷入基督裏,我們就會與撒但同受審判。

兩、三週之後,倪弟兄與我坐在他的客廳,他說,『李弟兄,看見為罪自責是指人在亞當裏,為義是指人需要在基督裏,為審判是指人跟從撒但,這的確是一個亮光。』我不知道他從那裏聽到這事。後來我纔得知,他就在後門那裏聽了整篇信息。那時他鼓勵我說,『弟兄,你必須出去,按著你對聖經的領會教導人。』

那個時候,我們約有八位不到三十歲的弟兄都在學習。我們無意作任何事,就是住在那裏天天學習。倪弟兄常常釋放信息。有一次主日早晨,我們都很快樂的來喫早餐,準備要聽倪弟兄再講一篇信息。因著我們都是學習者,我們只想聽他。聚會是十點鐘開始。那天早上,大約九點半或九點四十分的時候,服事飯食的弟兄來找我,拿來一張倪弟兄寫給我的紙條,上面寫著:『今天早晨請你講信息。』那位弟兄把紙條遞給我之後就不見了,所以我不知道該怎麼辦。不過,在那之前,我與倪弟兄有許多接觸,他很自然的在盡職供應生命的事上,給我幫助和指導,藉此我也有所領受。所以,當我收到這張紙條,我的確有東西可以供應。我站在那裏講信息時,乃是在受試驗。倪弟兄沒有來聚會,但我知道他下午會來找某些較年長的弟兄,詢問我講信息的經過。之後,大概過了兩、三週,我們一同坐在他駕駛的車上,他跟我說話,就談到我所講的信息。

另一次我被請去主日講道,我很強、很細的說到如何住在主裏面。我非常有負擔,認為自己講了一篇很好的道。這次倪弟兄也不在那裏。幾天以後,他告訴一位住得很靠近我那裏的年長姊妹說,『請你對李弟兄說,我們若是在基督裏,就無須學習如何在祂裏面了。』後來,我去看望那些年長姊妹時,其中一位說,『李弟兄,倪弟兄叫我告訴你一件事:我們若是在基督裏,就無須學習如何在基督裏了。』這的確開了我的眼睛。我人在美國,就不需要學習如何在美國了。同樣,我們不需要學習如何住在基督裏,乃要領悟我們已經在祂裏面了。這些事例說明,倪弟兄是如何成全肢體的。

我們都必須學功課,不頂替別人,而總是生育並成全別人。除此之外,我們必須有生命的長大,然後我們就會知道如何將生命供應給人。培育別人是會遇到很多難處的,但那些是我們必須學習的功課。我們必須學習在許多方面成全別人,包括如何幫助他們讀聖經、接觸人並探訪人。這樣,全召會就都會盡功用。

較小肢體的態度

在召會中,較大的肢體必須學習成全別人,而較小、較年幼的肢體必須學習接受成全。這不僅是服從,更是接受成全。在早年,因著主真實的憐憫,我作了學習者。我自己裏面定意,只要作個學習者。許多時候人叫我建議甚麼,但我只是回答:『我沒有建議。』凡是那些成全人的肢體所吩咐我的,我就去作。我們若接受別人的成全,我們會學得更多。

如果有人說,『弟兄,可否請你講一篇信息?』最好就是問:『我該講甚麼信息?』如果成全者說,『你可以講些關於內裏生命的話,』我們就要問:『我該講甚麼關於內裏生命的話呢?我完全不知道要說些甚麼。請你對我說一說,讓我學習。』頭一位弟兄可能回答說,『也許你該講說內裏的生命就是基督。』然後我們可以問:『我說了以後,又要講甚麼呢?』我們要這樣一點一點的往前。我對倪弟兄常常就是用這種方式。我甚至問他,我的信息要講多久。倪弟兄可能說,『你自己決定罷!』但我會回答說,『我不知道要講多久。』如果他建議我講半小時,我就會在三十分鐘內講完。有時我要花三小時,纔完成與倪弟兄這樣的應對。我站住一個地位—我真的不知道甚麼。這樣我就學得很多。一天我花了三小時學習,第二天我根據所學習的講信息,所講的卻不到一小時。

我們不只要聚在一起,更要學習。你們許多人都是較年幼並較小的肢體。你們可能有一些東西,但較大的肢體所有的比你們多。不要炫耀你所有的,那並不能幫助你學習。你在這裏不是為著教導,你在這裏乃是為著學習。如果你要炫耀你所有的,你就不需要更多的學習了。

『工作的再思』一書中的信息,頭一次是在一九三七年初,從一月一日開始釋放的。當時我們還在北方,就接到倪弟兄的電報,叫我們南下到他那裏。他沒有進一步說甚麼原因,所以我們就照著他所說的作了。我們乘坐沒有臥舖的火車,從北方的北京坐了三十六小時,一直到了南方的上海。到達上海時,倪弟兄來車站接我們,馬上他就開始釋放那本書中的信息。那些不是普通的聚會,而是同工們的特會。

不過二天之後,倪弟兄得了重感冒,因為發燒,無法起床來聚會。第二天一大早,倪師母來找我,叫我去看倪弟兄。他在床上,我就坐在他旁邊。他說,『李弟兄,我起不來,你必須釋放關於行傳十三章的信息。』過去兩年,他已講過使徒行傳的頭一部分,從第一章到十二章。現在我們來到十三章,但他無法講。我說,『我要講甚麼?行傳十三章裏有甚麼?』他說,『你是知道的。』我說,『我真的不知道。我所知道的就是在安提阿召會中有申言者和教師。』他回答說,『你要告訴人安提阿的路線。』我說,『甚麼是安提阿的路線?』於是他向我說到這些事。

當我去講的時候,我說,『倪弟兄因感冒不能來,他叫我向你們講道,但我只能照著他告訴我的講。』於是我從行傳十三章說到安提阿的路線。兩天之後倪弟兄起來了,他來到聚會中,把安提阿路線的信息再講了一遍。我坐在那裏聽,我對自己說,『這與我剛講過的百分之百不同。』他講到更多的事,我就從他得著學習。

因為倪弟兄的感冒,一月分那八天的信息講得不彀充分。同年七月日軍侵華之後,我們被迫從沿海退到內地。那時我與一些人在華北,靠近蒙古的地方旅行作工。有一天我們接到電報,叫我們南下到華中,長江沿岸的漢口,那是國民政府退守之地。那時倪弟兄將信息再透徹的釋放了一遍。『工作的再思』就是根據在那裏所作的筆記而出版的。

我總是站住一個立場,就是我是在學習的。我們要學一些東西,就必須百分之百作學習者。我們若這樣作,就會看見我們所學的是何等多。我們會學更多,甚至學最多。

關於我們在召會中盡功用,需要顧到兩面。較大、較年長的肢體必須站的立場,是不要頂替別人,乃要繁殖並成全他們;而較小、較年幼的肢體,必須總是站在學習的立場。如果我們顧到這兩面,基督身體的盡功用就會迅速而充分。

然而,召會生活中可憐的光景乃是:較大的肢體不繁殖並成全,較小的肢體也不學習。學習者若為著這可憐的光景批評較大的肢體,這對他們沒有幫助。學習者該專心一意的學習,這樣纔會學得多。假如你教我如何駕駛,我若是個好的學習者,就不該與你爭論。你若叫我開到某條路上,我不該說路上會怎樣。我只要接受命令就好了,這樣我會學得更多。

這些都是正確的原則。在召會中,有人比較年長、比較大。這是相對、比較的。有人可能比一個人年幼,但比另一個人年長。我可能比你小,但比另一個人大。我們若是比較年幼,就必須學習;若是比較大,就必須繁殖並成全別人。我再說,我們會看見所有的功用很充分、豐富、並快速的發展出來。這兩個原則不是一件小事。

在一切事上長到基督裏面,使我們有完滿的長大以盡功用

我們也必須在一切事上長到基督裏面,使我們有完滿的長大。盡功用在於長大。以弗所四章十三節說,達到了長成的人。我們所需要的不是部分的長大,而是完滿的長大,直到我們成為長成的人。然後十五節說,我們在一切事上長到祂,就是元首基督裏面。這長大不是僅僅在某些事上,而是在一切事上。這就是說,我們可能在某些事上長,卻沒有在別的事上長。我們需要在一切事上長到基督裏面。

十四節說,我們不該再作小孩子,為波浪漂來漂去,並為一切教訓之風所搖蕩。達祕新譯本聖經把『小孩子』譯作『嬰孩』。我們若仍是嬰孩或幼稚的,就很容易被波浪漂來漂去並搖蕩。這樣,我們怎能盡功用?今天在召會生活中,惟有那些得堅立的人纔能盡功用。得堅立的路乃是藉著長大。我們若沒有得堅立,就無法正確的盡功用。我們必須得堅立;但是惟有藉著長大,纔有可能得堅立。

有人可能問,在他們長大以前,仍然是嬰孩或小孩子時,他們該作甚麼,纔能避免為一切教訓之風所搖蕩呢?他們所需要的,乃是與較年長的在一起。想想看小孩或嬰孩的情形,他們留在父母或哥哥那裏就安全了。有的媽媽帶著三、四歲的小孩到超級市場或百貨公司,有時小孩會走失;小孩子若要不走失,就要留在父母身邊。要學習留在較年長的聖徒身邊,並學習長大;這樣你就會有某種功用。

我們需要在一切事上長到基督裏面。在某些事上我們也許已經長到基督裏,但在別的事上我們可能沒有長大成熟。我們能盡多大的功用,完全在於我們的長大。我們越長大,就越有功用。我們必須強調長大這件事。我們必須將生命和滋養,供應給弟兄們,使他們能長大。

藉著每一部分的度量而配搭

以弗所四章十六節含示基督身體的配搭。在這一節裏我們看不到『配搭』一辭,但其中的確有配搭的事實和實際。十六節說,『本於祂,全身藉著每一豐富供應的節,並藉著每一部分依其度量而有的功用,得以聯絡在一起,並結合在一起,便叫身體漸漸長大,以致在愛裏把自己建造起來。』本於祂,意即本於元首基督。這節說到聯絡在一起,並結合在一起。僅僅聯絡在一起並不足彀。如果我將三本書疊在一起,它們只是聯絡在一起,卻沒有結合在一起。表面看我們在召會中是聯絡在一起,但我們可能沒有結合在一起。結合在一起指明真實的建造。我們不只要來在一起,乃要真實建造在一起。使徒很謹慎的使用『聯絡』並『結合』二辭,因為其中是有分別的。我們若聚在一起,卻從來沒有結合在一起,我們就沒有建造,而只是一堆材料而已。我們不只需要聚在一起,更要建造起來,結合在一起。

全身體乃是藉著每一豐富供應的節而聯絡在一起,並結合在一起。在身體裏有許多節,這些節都是供應的肢體,是較強並較豐富的。在召會中有些弟兄姊妹是作節的。他們比較豐富並剛強,所以他們是豐富供應的肢體。他們常常向眾肢體盡職而有所供應。乃是藉著這些供應的節,全身就結合在一起。聯絡並結合,乃是藉著每一部分依其度量而有的功用。這功用就是眾肢體的盡功用。

『每一部分依其度量而有的功用,』含示了肢體的配搭。如果我照著我的度量盡功用,而每一個人都照著各自的度量盡功用,我們就會有配搭。每一部分依其度量而有的功用,就是每一肢體在配搭裏的功用。如果一個肢體不盡功用,我們就缺了一個度量。我們都必須照著自己正確的度量來盡功用,不太多也不太少。當我們各照自己正確的度量盡功用,我們就有配搭。其結果乃是基督身體的長大,以致身體在愛裏把自己建造起來。召會乃是藉著生命的功用,而建造起來的。

藉著我們這次的交通,我們都得幫助清楚這事了。然而我們需要許多操練。請為這些事禱告,並在你所在的地方付諸實行。我們越有這樣的交通,就越看見需要有真實生命的功用。真實的功用來自生命,不是來自恩賜。正如我們已經看過,在羅馬書裏,恩賜乃是賜給肢體的功用,而在以弗所書,恩賜乃是賜給身體的肢體。林前十二章的恩賜是神奇的恩賜,這些神奇的恩賜只是幫助我們來到生命這裏;神奇的恩賜本身不會帶來很多的建造,只是開一條路,把我們帶到生命的實際裏。乃是藉著生命的供應,纔產生出某些功用來;這就使我們成為彀資格建造身體的肢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