耶利米書十七章九節,羅馬書一章二十一至二十二節,以弗所書四章十八節,馬太福音十五章十八至十九節,希伯來書十章二十二節,九章十四節,三章八節,雅各書四章八節,使徒行傳七章五十一節,帖撒羅尼迦前書三章十三節,希伯來書十三章九節。
馬太福音是包羅萬有的福音,新約一切真理的種子都撒在其中。我們已看見,馬太福音裏三處說到人的靈的主要經文—五章三節,二十二章四十三節和二十六章四十一節—是積極的。我們也已看見,這卷福音透徹的說到人的心。
我們若要接受基督,使我們能經歷、享受並有分於祂,就需要靈裏貧窮,並運用我們的靈,因為我們的靈是神所創造,給我們接觸並接受祂的器官。(五3,亞十二1,約四24。)我們接受主以後,若想讓祂在我們裏面長大,就需要顧到我們的心。因此,馬太福音充滿了說到心的經文,開始於我們需要清心,繼續說到一切心的難處,總結於愛主的心。(五8,六21,十一29,十二34~35,十三15,19,十五8,17~20,十九8,二二37。)馬太福音所題到一切關於心的難處,指明心是使人玷污之事的源頭,並且很容易受打岔離開主,轉到其他的事物。既然靈與心很接近,像骨髓和骨頭一樣,(來四12,彼前三4,)我們的心一污穢,我們的靈就沒有正確的路得以彰顯。我們的靈釋放時,經過我們的心,帶出我們心裏一切玷污人的事物。還有,我們的心被其他事物吸引時,主也沒有路在我們這人裏面擴展。我們需要看見我們心的光景,並要對付我們的心,主纔會有路在我們裏面擴增。
要對主有完滿和正確的經歷,我們需要兩個器官—我們的靈與我們的心。雖然基督教裏講的一些道與基督的豐富有關,但大多數基督徒都忽略我們能藉以享受基督豐富的這兩個器官。正如口是進食飲水的正確器官,照樣靈與心是我們經歷、享受並有分於基督的正確器官。
我們的靈與我們的心不同。靈是我們藉以接受主、盛裝主、並與主是一的器官。(提後四22,林前六17。)然而,要完滿的經歷並享受主,除了我們的靈以外,也需要我們的心。正如馬太十三章撒種者的比喻裏所啟示的,我們的心是田地,是土壤,基督這生命的種子能在其中擴展並生長。(19。)種子越生長,它的根就越擴展,在土壤裏佔有更多空間。我們要讓基督在我們心裏擴展,就需要將心裏的地位給祂。
我們這些在基督裏的信徒,毫無疑問有基督在我們的靈裏。但基督擴展到我們心的各部分有多少?與在生命裏長大有關的難處不在於我們的靈,乃在於我們的心。就某種意義說,在靈裏被充滿很容易。(弗五18~20。)我們呼求主一段時間後,就會在靈裏被充滿。然而,要讓基督擴展到我們心的各個部分,也許就大有問題。許多時候我們對待主好像待客,只邀請到客廳裏,卻不允許進入家中其他的房間。我們已將基督接受到我們的靈裏,但可能不讓祂進入我們心裏的『房間』。
有些姊妹去購物時,把主限制在她們的靈裏,不許祂碰她們心的各部分。每當主想要對她們說到購物的事,她們可能請主留在原地,不讓主進入她們心的房間。我們都能見證,我們有過這樣的經歷。
我們與主之間的難處,主要不在我們的靈裏,乃在我們的心裏。我們思想全本聖經時,就看見無論人墮落得多深,神在祂的主宰裏仍保守人的靈不被撒但破壞並毀壞。因著人的墮落,撒但的思想、感覺和揀選這些毒素就進入人的魂裏,使魂成為己,(創三1~5,太十六22~24,)並且撒但邪惡的罪性就進入人的身體裏,使身體成為肉體。(創三6,羅七17~18,23。)然而,沒有一節經文指明神仇敵的東西能進入人的靈裏。這是主的主宰。神似乎劃定了界線並對仇敵說,『撒但,你停在這裏。你玷污了人的體並毒害了人的魂。我不允許你對人的靈作甚麼。』這又指明人的難處與他的靈無關。
我們若只有靈而沒有心,每件事都會很美好。然而,情形不是這樣。我們都有心,我們若誠實面對自己,就會承認我們心的光景不正確。雖然我們有願意的靈,但我們有麻煩的心。照著馬太十三章裏撒種者的比喻,那惡者狡猾的工作與我們的靈無關,卻與我們的心息息相關。因著仇敵破壞的工作,我們的心被腐化、敗壞、毒害並破壞。這是我們心的可怕光景。
主將祂自己撒在我們被破壞的心裏,似乎祂是讓自己置身在不可能的情況裏。然而我們需要看見,在主凡事都能。(十九26。)即使我們的心是敗壞的,主卻藉著祂的救恩賜給我們新心。祂除去了我們的石心,賜給我們柔軟、柔和並謙卑的新心。(結三六26,林後三3。)無論我們相信與否,這就是主在聖經裏的應許,也是新約的一項。最終,基督要安家在我們心裏。(弗三17。)祂將不再是客人;祂將是居住者。
基督這賜生命的靈已進入我們的靈裏,這乃是事實。祂現今在我們的靈裏等候機會,將祂自己擴展到我們的心裏。這擴展就是祂在我們裏面長大,而祂在我們裏面長大,就是我們在生命裏真實的長大。雖然我們知道基督至終要安家在我們心裏,但我們需要看見我們心的敗壞光景,使我們能給主恰當的合作,並允許祂擴展進入我們心的每一通道、角落和部分。
耶利米十七章九節說,『人心比萬物都詭詐,無法醫治,誰能識透呢?』我們的心不僅詭詐,並且是比萬物都詭詐。這意思是我們的心一直欺騙我們。首先它欺騙我們,然後它欺騙別人。我們也許能領會甚麼是我們的心欺騙別人,但我們可能不領悟甚麼是我們的心欺騙我們。每個人都認為自己是好人。幾乎沒有人認為自己不好。這顯示我們的心何等欺騙我們。雖然有些人會說,他們認為自己不好,但他們受責備時還是會被得罪。他們受了責備就被得罪,表示他們其實認為自己很好。這給我們看見心的詭詐。
在召會生活裏多年以後,我已經學到,坦誠的責備只會製造仇敵。雖然責備也許出於好心,但很少人願意受責備,因為幾乎每個人都認為自己很好。我們的心欺騙我們到這種程度。我們是日復一日,時時刻刻一直不斷的被我們的心欺騙。
夫妻爭吵,至終分居並離婚,因為他們被他們的心欺騙。家庭生活裏許多難處的源頭就是詭詐的心。我們需要有深刻的印象,我們的心何等詭詐。我們也許這一刻從神領受啟示,下一刻卻又回到心的欺騙之下。(參太十六16~24。)我們也許認為自己是誠實的,但沒有一個人絕對誠實,因為我們的誠實裏還是有些詭詐。這就是我們的心詭詐的光景。
耶利米十七章九節說,心是無法醫治、無法識透的。這意思是離了基督,我們的心沒有盼望,因它是無法醫治的。不但如此,我們不認識我們的心。惟有神能認識它。(10。)心是如此詭詐,它無法被識透或醫治。我們若要與主恰當的合作,就需要看見、認識並承認,九節所說的話啟示我們心的真實光景。我們需要謙卑的到主面前去,承認這就是我們的光景,我們詭詐的心是沒有盼望且無法醫治的。我們需要脫下『我們的心很好』這面具,並在主面前承認我們真實的光景。
羅馬一章二十一節說,『他們雖然知道神,卻不當作神榮耀祂,也不感謝祂,反倒在他們的推想上變為虛妄,他們無知的心就昏暗了。』因為人不把祂當作神榮耀祂,也不感謝祂,他們就在他們的推想上變為虛妄,他們的心就昏暗了。二十二節繼續說,『他們自稱是智慧的,反成了愚拙的。』二十八節說,『他們既然不以認識神為美,神就任憑他們存可棄絕的心思。』既然人放棄對神的認識,神就任憑他們存愚拙的心和可棄絕的心思。今天許多教授、博士生和專業人士不以認識神為美。因此,他們所有的知識都是虛妄的。他們自認為有智慧,反成了愚拙的,在他們的心思裏是可棄絕的,並且他們的心裏是昏暗的。原則上,每當我們不感謝神,或不把祂當作神榮耀祂,我們就在推想上變為虛妄,成了愚拙的,我們的心也成了昏暗的。人在這樣的光景中,心裏就沒有光,完全在黑暗裏。
以弗所四章十八節論到那在他們心思的虛妄裏行事為人的外邦人說,『他們在悟性上既然昏暗,就因著那在他們裏面的無知,因著他們心裏的剛硬,與神的生命隔絕了。』墮落的人因著心裏的剛硬,不以認識神的事為美,所以悟性昏暗,以致不認識神;因此,便與神的生命隔絕、分開了。
馬太十五章十一節說,『入口的不能污穢人,出口的乃能污穢人。』十二章三十四節說,『心裏所充滿的,口裏就說出來。』污穢人的,乃是從人心裏出來的。這幾段話都啟示我們的心真實的光景。
我們不該把這些經文僅僅當作道理。反之,這些話該使我們到主面前去尋求祂的憐憫。我們該禱告:『主,我現今照著你的話,知道我的心真實的光景。主阿,憐憫我。』我們在主面前承認我們真實的光景以後,我們的心門就會敞開,讓祂的光照進我們的心裏。而且我們立刻會感覺,自己作錯了某些事並錯待了某些人。然後我們就需要照著主的照耀,細緻的承認我們不正確的動機、存心、動作、和主可能暴露的其他事。我們承認一項,光就會照到另一項。要徹底的認罪,我們需要在主面前花相當的時間。
要有真實的認罪,我們需要在主救贖之血的遮蓋下,進到活的主面前,承認我們心的光景。我們若這樣作,就會為賜生命的靈開路,專一的、一項一項的摸著我們這人,使我們能徹底的認罪。僅僅籠統的承認我們有罪並不彀。我們需要那靈逐項光照我們,向我們指出我們心裏所有的玷污,使我們細緻的承認我們的失敗、軟弱、邪惡的存心、和邪惡的動機。那靈這樣光照我們時,我們也許覺得羞愧,甚至開始哭泣。然而,這樣使我們徹底認罪的光照,能叫我們的心被基督救贖的血所灑,脫離邪惡的、施行控告和定罪的良心。(來十22,約壹一9。)我們徹底的認罪以後,會有無虧的良心,(徒二四16,)並且我們會覺得釋放。
倘若我們將這話僅僅當作道理接受而不去實行,我們就會在最可憐的光景裏。我盼望讀過本章以後,許多人會操練到主面前去,並在祂面前承認自己的光景,好蒙祂光照,而能有細緻的認罪,並且被祂救贖的血潔淨。我們若渴望心被主對付,就無法逃避這樣的認罪。雖然我們也許覺得,因為主已經知道我們是何等罪惡,就不需要這樣細緻的認罪;但我們需要領悟,主乃是要使我們對自己的光景以及自己何等需要祂,有深刻的印象。有時候孩子們行為不當,被父母管教,父母就要求孩子們說他們作錯了甚麼。雖然父母知道問題是甚麼,他們仍要求孩子們認罪,使孩子們能對他們所作的有深刻的印象。我們的父知道每件事,但祂叫我們認罪的用意,乃是要我們對自己裏面消極的事物有深刻的印象。這樣的認罪不是一次永遠的。我們越實行徹底的認罪,我們的心就會變得更柔軟。
藉著我們的認罪,我們就接受光,並為主開路,使祂能將祂的律法寫在我們心的內裏各部分。(來八10。)不但如此,我們的認罪使我們的心變得柔軟,並且使我們的良心變得靈敏且敏銳。這就是留意主在三章八節的話,說,『就不可硬著心。』徹底認罪以後,要作得罪主的事而良心不受責備是很難的。因為我們的良心已得潔淨,對主的說話就變得更敏銳。每當我們留意主藉著我們的良心所說的話,我們的心就進一步被軟化,但我們一忽略祂的說話,我們的心就逐漸硬化,我們的良心也就漸漸麻木。
雖然我們也許認為忽略主的說話不嚴重,但我們越忽略祂的說話,我們的心就會越硬化,並且我們越會失去良心的敏銳。至終,我們會聽不見主的說話。我們首次徹底的認罪,也許很容易承認某一過犯。然而,我們若忽略主在那件事上的說話,要承認同樣的事就會變得比較困難。這例子說出我們需要藉著留意主內裏的說話,保守我們的心柔軟,並保守我們的良心敏銳。我們需要禱告求主憐憫我們,使我們保守自己的心向著祂柔軟且細嫩。
除了徹底認罪並保守我們的心向主柔軟以外,我們還需要純潔我們的心。雅各書四章八節說,『心懷二意的人哪,要純潔你們的心。』心懷二意的意思是我們的心有兩個方向、兩個目標;我們在這兩方—神與世界—之間是分心的。我們一面追求神,另一面卻在追求世界上的事。心懷二意是危險的。因此,我們需要純潔我們的心。純潔與潔淨不同。潔淨在於使其乾淨,而純潔在於使其單一。我們需要有單一的心,就是對準一個方向和一個目標的心。我們該禱告:『主,使我的心向著你單一。使我接受你作我獨一的目的,獨一的目標。』
在行傳七章五十一節司提反對議會說,『你們這硬著頸項,心與耳未受割禮的人,時常抗拒聖靈。』我們的心受割禮,就是藉著十字架內在的運行,對付肉體、天然的人和舊人。這指明我們的肉體、我們天然的人和我們的舊人需要被割除。
帖前三章十三節說,『好使你們的心,…在我們的神與父面前,得以堅固,在聖別上無可指摘。』希伯來十三章九節說,『心靠恩典得堅固…纔是好的。』照著這兩節,我們的心應當在聖別上得以堅固,得以堅定,並且應當靠恩典得堅固。我們在下一章會更多的來看這兩件事。願主憐憫我們,使我們在祂面前徹底對付我們的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