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基督的異象

讀經:使徒行傳二十六章十九節,加拉太書二章一至二節上,羅馬書一章九節上,二章二十九節,哥林多後書三章六節。

在行傳二十六章十九節使徒保羅說,『我…沒有違背那從天上來的異象。』在本書我有負擔給大家看見六個異象:基督的異象,召會的異象,身體的異象,己的異象,世界的異象,和奉獻的異象。

保羅得救以前的事奉

使徒保羅的歷史有兩段,兩部分:得救以前的部分,以及得救以後的部分。在這兩部分的歷史裏,他都是一個事奉神的人。保羅甚至在得救以前,就已經全心全意事奉神。我們若仔細讀新約,就會看見保羅得救以前就是個全時間的工人,是個全時間事奉神的僕人。

然而,保羅得救以前的事奉,和他得救以後的事奉有很大的不同。第一,保羅得救以前的事奉是沒有異象的事奉。第二,他的事奉是照著傳統和宗教,這樣說絕對是正確的;他的事奉沒有異象,只不過是照著傳統和宗教。第三,他是照著聖經的知識來事奉,就是照著舊約的字句、誡命、和規條來事奉。第四,他是在他自義的光景裏來事奉。第五,他在事奉中滿有自信,認為自己是對的。第六,他的事奉很有熱心。他不是冷淡的事奉,而是非常熱心的,用他的全心來事奉。第七,他是有目標的,他的事奉有確定的目的。因此,他是有目的的在事奉。

原則上,今天幾乎所有基督徒工人都是照著這七點來作工。簡單的說,這七點就是:沒有異象的事奉,照著傳統和宗教事奉,照著聖經字句的知識事奉,在自義裏事奉,憑著自信事奉,熱心事奉,帶著確定的目的事奉。這些事不好麼?這些並不是不好,但也不是對的。這些事可能很好,卻是錯的。

有福的盲目

保羅正照著這七點在事奉神,有一天,他在往大馬色的路上,突然有從天上來的異象臨到他。這異象轉了他,改變了他,使他徹底翻轉過來。(徒九1~5。)這異象使他轉離老舊的事奉方式。他看見這異象之後,就瞎眼了,且變得非常軟弱,甚至不能行動。這異象臨到保羅以前,他看得非常清楚,視力很好,也很有能力,能作很多事。但是突然之間,一個從天上來的異象臨到保羅,他就改變了。他眼睛瞎了,看不見任何東西,並且軟弱無力,不能作任何事。這異象臨到他以前,他帶頭作很多事,但異象臨到以後,他需要別人的引導。

在這裏我要問你們一個問題:在你基督徒的生活中,你甚麼時候變成瞎眼、軟弱無力的?我們在基督徒的生活中,必須有一個時候,領悟自己是瞎眼的,失去了視力,不知道方向,需要別人來帶領。這樣的盲目是有福的。哦,這是有福的盲目!你在基督徒的生活中,若從來沒有一個時候是盲目和無能的,那麼你對神的服事就像保羅在得救以前的服事一樣。這樣服事的人對一切都很清楚,也充分的確信自己在作對的事,確信自己知道往前正確的路。但人若遇見了從天上來的異象,那有福的盲目就臨到他。這盲目臨到我們以後,就有內裏的膏油,和內裏的照耀,內裏的光照。這裏面的異象,會越過越加強,並且會將我們事奉主的方式翻轉過來。在事奉主的事上,我們會成為不一樣的人。

保羅得救以後的事奉

現在,我們將保羅得救以後的事奉和他得救以前的事奉作個對比。在每一面,他現在的事奉都與他從前的事奉方式相反。

有異象的事奉

第一,保羅的事奉不是沒有異象的;反之,他的事奉是有異象的。他不僅在大事上憑著異象事奉,甚至在小事上也是如此。例如,在加拉太二章一至二節上半,他告訴我們,他上猶太宗教的首都耶路撒冷去:『過了十四年,我同巴拿巴,也帶著提多,再上耶路撒冷去。我是照著啟示上去的。』甚至這樣一個行動也是照著啟示作的,這事實指明保羅是憑著異象事奉的。

憑著靈事奉

其次,保羅如今不是照著傳統和宗教事奉,乃是憑著靈事奉。在羅馬一章九節他說,『我在祂兒子的福音上,在我靈裏所事奉的神。』

你能否分辨甚麼是照著傳統與宗教,甚麼是憑著靈?在事奉神的事上,只要不是在靈裏,而是照著已往的,就是傳統和宗教。我們需要學習不照著已往的事物事奉,乃在我們的靈裏事奉。這就是說,我們不該模倣別人,甚至不模倣我們自己已往所作的。我們一模倣,我們的事奉就變成宗教和傳統。我們需要在靈裏與主有新鮮的接觸。然而,我們若僅僅照著我們所知道或記得的事奉,我們的事奉就會成為傳統、宗教的。我們需要操練我們的靈與主接觸,好得著新的、新鮮的事物。這樣,我們就會憑我們的靈事奉,而不是憑任何老舊的東西事奉。

在靈裏事奉

保羅得救以後,就不再照著聖經字句的知識事奉;反之,他是在靈裏事奉。在羅馬二章二十九節保羅說,『惟有在內裏作的,纔是猶太人;割禮也是心裏的,在於靈,不在於字句。』這指明我們必須在靈裏事奉,而不在字句裏事奉。林後三章六節論到這事說,新約的執事『不是屬於字句,乃是屬於靈,因為那字句殺死人,那靈卻叫人活』。

憑基督事奉

憑自義事奉的相反是甚麼?憑自義事奉的相反,就是憑基督事奉。我們沒有從天上來的異象時,就會自以為義。當我們有了從天上來的異象,就不再有自義—我們有的是基督。然後我們就憑基督事奉,不憑自義事奉。

在信心裏事奉

憑自信事奉的相反,是在信心裏事奉,或憑信事奉。一個沒有異象而事奉神的人,乃是很有自信,以天然方式事奉的人。那些在自己裏面天然很強的人不需要信。事實上,天然的人不可能有信;他所有的不是信,而是自信。但當我們有異象,我們事奉神就不是憑自信,乃是憑信並在信心裏。

熱切的事奉

熱心事奉的相反,乃是熱切的事奉。熱切事奉神的人不是憑自己的熱心,而是熱切的,有在聖靈裏內在的焚燒。

憑主的引導事奉

現在我們要問:帶著目的事奉神,其相反是甚麼?我們不該帶著目的事奉,而要憑主的引導事奉。甚麼時候我們帶著目的作事,我們的行事就像政客。政客作事總是帶著確定的目的。我們的行事越是有目的,我們就越像政客。我們若沒有主的引導去某個地方,卻帶著確定的目的而去,那就是天然並宗教的事奉。

假定你要去遠東;你若帶著確定的目的去,你就是一個政客。人若問你為甚麼去遠東,你應當能彀說,『我去遠東是出於主的引導。我到那裏去,不是要達成某種目的;我到遠東去,乃是照著主的引導。』

我們很難辨別引導和目的。你可以說,你有了引導,就有了目的。即使情形是這樣,你的行事也必須是照著引導,而不是照著目的。在使徒行傳裏,使徒們受差遣出去,但我們很難看見他們出去的目的是甚麼。他們是憑著主的引導而出去;他們沒有目的,卻有主的引導。想想看行傳八章二十六至三十九節裏腓利的例子。聖靈引導他去接觸那個埃提阿伯的太監。(29。)腓利沒有任何目的,他只有主的引導。腓利接觸太監以前,沒有想過會發生甚麼事。他接觸太監,不是帶著甚麼目的,而是憑著主的引導。

我們需要異象

我們需要異象;我們該多有禱告,好叫我們得著異象。僅僅學習如何事奉是不彀的。我們若單單學習某些事,我們所學習的會成為傳統和宗教。有所學習固然好,但我們需要異象,將我們所學習的改變為不一樣的東西。

我要請你們禱告,求主給你們看見一些異象。首先,我們需要基督的異象。我們都需要看見基督,而不僅僅對基督有知識。我們也需要召會的異象、身體的異象、己的異象、以及世界的異象。我們需要有己的異象,好使己向我們暴露出來。

我們可能對基督、召會、身體、己、和世界有很多知識,但僅僅對這些事有知識算不得甚麼。例如,罪人可能對於福音有很多知識,卻仍然沒有得救。惟有當這罪人所知道的成了一個異象,他纔會得救。使人得救的,乃是異象,不是知識。你可能告訴一個罪人他何等有罪,他的心何等邪惡;也有人向他指出他的短處。但即使這樣,他也不信服。他知道這些事,但因著還沒有異象,他就沒有得救。有一天異象臨到他,在那個異象之下,他就得救了。

我們聽見基督、召會、身體、己和世界時,原則也是一樣。惟有當我們得著基督、召會、身體、己、和世界的異象時,我們所聽到的纔會成為實際。我們一旦有了實際,就會得著拯救。

基督之異象的各方面

我們現在繼續來看基督之異象的各方面。

基督是神永遠計畫的中心

我們需要基督的異象,看見祂是神永遠計畫的中心。不僅如此,基督乃是一切屬於神之事物的中心。

基督是三一神的具體化身

基督是三一神的具體化身。(西二9。)我們都知道這點,但知道是一回事,得著基督作三一神之具體化身的異象又是另一回事。

基督在凡事上居首位

歌羅西一章十五至十八節啟示,基督必須在凡事上居首位,居第一位。

基督是我們日常行事為人的素質

我們需要清楚看見,基督必須是我們日常行事為人的素質、實質。這就是說,我們日常行事為人的素質不是謙卑、忍耐、愛心、恩慈或好行為。這一切美德的素質必須是基督自己。我們的謙卑必須是基督;我們的忍耐必須是基督;我們的愛必須是基督;我們的恩慈必須是基督;我們的好行為必須是基督。我們需要看見這個異象。

我們若看見這樣一個基督的異象,就絕不會幫助別人謙卑、忍耐、愛人、對人恩慈而沒有基督。反之,我們會將基督供應給人。我們會向人見證,基督是我們日常行事為人的素質、實質,祂就是謙卑、忍耐、愛、恩慈和好行為。

基督是我們事奉的實際

基督也必須是我們事奉的實際,我們職事的實際。不管我們有何種的事奉,或何種的職事,那事奉或職事的實際必須是基督。我們不該將知識和形式供應給人,或將恩賜分賜給人。反之,我們該將基督供應給人。

單單將基督供應給人並不容易。你試試看停止將知識、形式、和恩賜供應給人。你若這樣作,就會發現沒有可供應的,因為你的職事滿了知識、形式和恩賜。你若放棄這些事,就發現沒有甚麼餘下的。我要請你這樣核對你的職事。

基督是我們職事和事奉的實際,包括祂是福音的實際。我們向罪人傳福音時,必須有基督作福音的實際。這就是說,我們不該僅僅傳福音,乃要以基督為我們所傳的福音。基督就是福音,我們該將祂傳給人。

我們需要基督作我們職事之實際的異象。我們需要異象,看見我們的職事必須滿了基督。我若來接觸一位弟兄,要與他有交通,我必須不只有聖經的知識,更有基督作這次交通的實際。聖經的知識不過是將基督傳輸給這位親愛弟兄的憑藉。

知識、形式、與恩賜應當僅僅是將基督傳輸給人的憑藉。我們可以說,這些東西乃是用來『包裝』基督這內容的『包裝紙』。假如你去買鑽石,店員會把鑽石放在小盒子裏,然後把盒子包起來。盒子和包裝紙都不是你所買之鑽石的實際。包裝紙和盒子的實際乃是那顆鑽石。你若把包裝紙和盒子拿掉,你仍然有那顆鑽石。然而,今天許多所謂的職事,一旦把教訓、形式、和恩賜等『包裝紙』和『盒子』拿掉,就所剩無幾了,裏面並沒有『鑽石』。因著這種情形,我再說,我們需要有基督作我們職事和事奉之實際的異象。

基督是召會生活所彰顯的

基督必須是召會生活所彰顯的。召會生活不是為著別的,乃是單單為著基督;召會生活不該彰顯別的,而該單單彰顯基督。召會不是為著知識、形式、恩賜和作法—召會乃是單單為著基督。召會必須是基督的彰顯。

基督是一切與神有關之事物的中心。基督是三一神的具體化身。基督必須在凡事上居首位,居第一位。基督必須是我們日常行事為人的素質、實質。基督必須是我們職事和事奉的實際。基督必須是召會所彰顯的。我們需要禱告,使我們看見基督之異象的這些方面。

異象與知識的分別

我們有的人可能會問:異象和知識到底有何分別?異象是能抓住我們的東西,而知識是要我們去記住的東西。

一九五八年我頭一次來到洛杉磯,一位朋友帶我到山上的瞭望臺,對全城有個鳥瞰。我永遠不會忘記我鳥瞰全城時所得的印象;我被這景象抓住了。假如我的朋友僅僅告訴我一些關於洛杉磯的知識,告訴我其中的街道如何,以及這城的夜景如何美麗;過了不久,我就會忘記他所說的。然而,我忘不了從山上瞭望臺所看到洛杉磯的夜景。這說明看見異象與僅僅有知識的分別。

聖經對我們成了一本基督的書

我們需要禱告主,求祂給我們基督的異象。我們所領受一切關於基督的知識,都必須轉成基督的異象。我們需要看見,基督是神永遠計畫的中心,以及一切屬於神之事物的中心,也要看見基督是三一神的具體化身。我們需要看見基督必須在凡事上居首位,基督必須是我們日常行事為人的素質,基督必須是我們職事和事奉的實際,基督必須是召會生活中惟一所彰顯的。我們一旦被基督這樣的異象所抓住,就會看不見任何別的事物。這樣,我們就只有基督,我們就不會只顧僅僅傳講道理和知識。

我們有了基督的異象,聖經對我們就成了一本基督的書。我們看見這異象以前,聖經對我們不是基督的書,而是別的事物的書,特別是道理和教訓的書。我們讀聖經時得著許多事物,卻沒有得著基督。但我們看見了異象,被基督抓住並被基督佔有以後,讀聖經時就會看見基督,並且單單注意基督。

人告訴我說,我講基督講得太多了,我需要平衡,講一些別的事。我要回答這樣說的人:『弟兄,不要這樣說。是你需要平衡,因為你講基督以外的事講得太多了。也許我只有鑽石,並且單單展示鑽石,而沒有包裝紙或盒子;但你只有包裝紙和盒子。不要告訴我說,我需要包裝紙和盒子—你需要鑽石。』

因著有太多東西代替了基督,所以我們需要恢復到基督,甚至『極端』的恢復到基督。我們需要基督的異象,我們需要向主呼喊說,『主阿,給我基督的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