腓立比書三至四章。
在腓立比三章和四章保羅論到許多重要的事,每項都可視為一顆鑽石。然而,我們必須看見這兩章裏主要的點。在三章我們看見保羅尋求並追求基督,在四章我們看見他尋求並追求的結果。在物質世界、宗教世界和己的世界裏,有許多基督以外的事物。在今天的社會裏,幾乎每個人主要都是在物質世界裏生活,讀書,並尋求在政治、軍事、教育、和世界其他的領域中得著地位。然而,有些人厭煩了這些事物,寧願放棄這些而嚮往宗教。宗教有許多種,也有各式各樣的事奉者。然而,宗教不是基督。中國的哲學家,特別是孔子,教導人倫,人倫乃是建立己。他們不在意物質的富有或宗教;他們只在意倫常,要建立自己成為正確的人。這三個範圍—物質世界、宗教世界和己的世界—都是基督的頂替。
在神的經綸裏,基督是一切事物的中心和普及。基督必須居首位,並且必須是一切,又在一切之內。(弗一23,四10,西一18,三10~11。)物質的事物、宗教的事物、和倫常的事物都算不得甚麼;這些乃是糞土、狗食。(腓三7~8。)作總統或頂尖的教授,擁有錢財、金、銀、鑽石,都是糞土。我們需要尋求並追求基督。(10,12~14。)雖然追求基督是要付代價的,但我們所付的代價不過是糞土。我們的價值觀在於我們對事物的估算。我們也許看重金子或鑽石,但對保羅來說,這些都是糞土。放棄糞土的代價不能與基督的價值相比,因為基督是無價的。我們不該以為我們是在付代價。惟有當我們看重某些事物時,放棄那些事物對我們纔似乎是昂貴的。對保羅來說,基督以外的一切事物都是糞土。基督是惟一有價值的一位。
能常常喜樂,是保羅尋求並追求基督的結果。保羅說『你們要在主裏常常喜樂』這話時,(四4,)是在監獄裏;但即使在監獄裏,他也能喜樂,因為他享受了基督。他能謙讓宜人,毫無罣慮,並在基督裏作一切事。(5~6,13。)不僅如此,他知道怎樣處卑賤,也知道怎樣處富餘;或飽足、或飢餓、或富餘、或缺乏,他都學得祕訣。(12。)這是保羅尋求並追求基督的結果。
腓立比書給我們看見如何不顧代價尋求基督。我們越付上糞土的『代價』,就越得著釋放。這樣我們就被倒空,好被基督充滿。我們太被物質的世界、宗教的事物、以及己的倫常充滿了。我們需要倒空這一切事物,然後就會豫備好接受基督作一切。結果,我們就會常常喜樂,在任何景況中都謙讓宜人,有平安而無罣慮,學得祕訣,並在基督裏作一切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