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三一神的真理與經歷

關於三一神的真理與經歷,是主今日恢復中一個重要的項目。在說到這個題目之前,我要先說一點關於我們在聚會中該有的操練。

聚會中該有的操練
聚會首重挑旺靈,不拘固定程序

聖經中惟一講到如何聚會的書,乃是哥林多前書。保羅在十四章二十六節說,『弟兄們,…每逢你們聚在一起的時候,各人或有詩歌,或有教訓,或有啟示,或有方言,或有繙出來的話,凡事都當為建造。』這處經文並沒有說要先唱詩後講道,或先講道後唱詩。乃是說到各人『或有』,意即各人都有一分,或有這,或有那。『或』也有不定的意思,意即沒有固定的程序,並不像今天一般基督教的聚會有所謂的程序表。我這樣說,並不是要鼓動人標新立異,而是要讓眾人看見聚會中唱詩、禱告的作用何在。我們要唱詩、禱告,主要是為著提靈,將人的靈挑旺起來。有時,光唱詩,靈還提不起來,就需要有禱告。有時,禱告後,靈還提不起來,就需要再唱一首詩歌。我們聚會時要注意,當我們起來說話時,我們的話語必須使聽眾的靈燒起來。

從前老舊的聚會方式,常是人來到聚會,就坐在那裏等。從我在中國北方聚會開始,經過上海、臺灣、南洋各地,看到大家都沿用這一套老舊的聚會方式,但也聚得很喫力。眾人都不愛早到,因為早到就是坐著等。最難為的是長老,一面等,一面還想著要點甚麼詩歌。等到末了,勉強點了一首詩,唱了之後,再來一個禱告,聚會一點也不活。我到美國之後,就與美國的聖徒們交通,聖經裏的聚會不是這樣坐著等,乃是要隨從靈。聚會不是到聚會場地纔開始,乃是在家裏就開始了,是聚著會來到會場。在家裏喫晚飯時就應當唱詩,在馬路上也可以唱著來。一九六九至一九七二年間,洛杉磯艾爾登會所(Elden Hall)的聚會都是這樣。附近約有三百位弟兄姊妹,都是唱著、禱告著來聚會,因此聚會相當活。然而守舊容易,維持新鮮卻不容易;我們很容易又回到原來的老樣子。

摸著人的感覺,使人興奮

聚會中唱的詩歌必須摸著人的感覺,所以不要選太慢的詩歌,因為不容易叫人的靈被挑旺。禱告也是一樣,不能說一些無意義、摸不著人感覺的話,叫人聽了就想睡覺。

一九四七年,我在上海一個公園散步時,作了一首詩歌,主題是『寧捨世界而要基督』。(詩歌四三七首。)這首詩歌我最欣賞第三節:『世界雖大,我心雖小,大者難使小者足;小小之心所需所要,惟有基督能滿足。』這首詩歌相當摸著人的感覺,一唱就能叫人受感,好比打了興奮劑,叫人精神振奮。

人都需要興奮,不要說年輕人需要興奮,像我這樣的老年人也需要興奮。人若是不興奮,就不用活了,活著就需要興奮。想想看,人喘一口氣是不是興奮,喫飯叫不叫人興奮?人一喫飯,裏面就來勁,就有力量,連喝一口水,也會叫人興奮。所以,我們要抓住這個原則,聚會中唱詩、禱告都要叫人興奮,使人的靈提起來,活起來。

主今日恢復的五大項目

現在我們來看主今日恢復中的重要項目—神。我們所要說的,不僅僅是主的恢復,乃是主今日、現今的恢復。實在說,主的恢復在路德馬丁(Martim Luther)改教以前就已經開始。在聖經裏,保羅末了幾封書信都是講到關於恢復的書,特別是提摩太後書,就是在恢復召會脫離敗壞與惡化。恢復的意思乃是,這件事原來有,但以後因著種種原因失落、埋沒了,需要再把它找回來、帶回來。所以,主的恢復從一世紀末了,在保羅身上就開始了,一直到今日還沒有停止。現今是一九八四年,主要恢復甚麼呢?我們可以從五大方面來看主今日的恢復,包括三一神,基督,聖靈,人的靈,以及召會。這五個項目不是著重在道理的問題,乃是著重在人位的問題。神是一個人位,基督是一個人位,聖靈是一個人位,人的靈也是人位,召會是團體的人位。聖經的主幹就是這五個人位。聖經乃是從神開始,創世記一章一節說,『起初神創造諸天與地。』聖經的末了,啟示錄二十二章說到:『那靈和新婦說。』(17。)這節題到的那靈就是聖靈,新婦就是召會。因此,聖經乃是從神這個人位開始,講到基督,講到靈,講到人的靈,末了講到召會,就是新婦。神是開頭,經過基督、聖靈、人的靈、終結於召會這神與人的調和。這五項都是相當大的題目。歷代的基督教,包括羅馬天主教、希臘正教、更正教、英國的弟兄會和所有的自由團體,雖說都寶貴聖經,但多多少少都把聖經裏關於這五方面的內容、重點讀偏了。

認識三一神的全貌

兩千年來,基督教裏從沒有停止關於三一神的辯論。各種說法、比喻、形容非常多。可惜不是偏於這邊,就是偏向那邊;不是差了這點,就是缺了那點。我們需要絕對跟隨聖經,不偏不倚,不多不少的看見有關三一神的翔實全貌。我蒙主憐憫,在這事上多方查讀聖經、歷史和解經著作,以下要用簡單的話語,把有關三一神全幅的異象陳明出來。

神是獨一的,只有一位

聖經清楚啟示,神是獨一的,宇宙中只有一位神。在舊約以賽亞書中,神曾多次說到,除祂以外再沒有別神。(四四6,8,四五5~6,18,22,四六9。)在新約的哥林多前書,保羅也說,神只有一位。(八4,6。)新舊約聖經都告訴我們,神只有一位。

神有父、子、靈三方面的講究
神自稱『我們』

另一面,聖經很奇妙的說到神又是三。聖經並沒有說有三位神,而且聖經說到神也沒有題及『三』這數字,只說到神是一位。那麼,神為甚麼又是三呢?首先,在創世記一章一節說,『起初神創造諸天與地。』到了二十六節又說,『神說,我們要按著我們的形像,照著我們的樣式造人。』神稱自己是『我們』。在三章二十二節,耶和華神說,『那人已經與我們相似。』到了十一章七節,耶和華神又說,『來罷,我們下去。』在以賽亞六章八節,神說,『我可以差遣誰呢?誰肯為我們去呢?』在這些經節裏,神都自稱『我們』。所以,在舊約最少有四處,三處在創世記,一處在以賽亞,神稱自己是『我們』。

父、子、靈的講究

新約的馬太福音記載,主耶穌從死裏復活後,對門徒們說,『你們要去,使萬民作我的門徒,將他們浸入父、子、聖靈的名裏。』(二八19。)在此,我們看見父、子、靈,而神與父、子、靈不是分開的。在新約聖經裏,我們看見父是神,(彼前一2,弗一17,)子是神,(來一8,羅九5,)靈也是神。(徒五3~4。)在哥林多後書,保羅祝福信徒說,『願主耶穌基督的恩,神的愛,聖靈的交通,與你們眾人同在。』(十三14。)在新約聖經,特別是在書信裏,常常題到父、子、靈,在在證明三一神乃是新約聖經的基本構成成分。因此,神是一又是三,是父、子、靈三一神。這不是說父是一位,子是一位,靈又是一位,這會落入三位神的危險。所以,這實在是人頭腦的數學智能很難理解,又很難解說的一件事。就像人類歷史經過六千年纔登陸月球,卻仍不能完全了解宇宙一樣。同樣的,今天我們也無法將三一神研究得透徹。我們只能肯定的說,神是一位,卻又是三,祂乃是三一神。

父、子、靈是永遠的神,同時存在,又互相內在

父、子、靈是永遠的神。首先,聖經明說父是永遠的,以賽亞九章六節說,『永遠的父。』第二,子也是永遠的,約翰一章說,『太初有話,話與神同在,話就是神。…話成了肉體,支搭帳幕在我們中間。』(1,14。)這話成了肉體乃是指子神說的,太初乃是指永遠。不只父神是永遠的,子神也是永遠的。希伯來一章十二節也論到子說,『惟有你仍是一樣,你的年數也沒有窮盡。』第三,靈也是永遠的,九章十四節說到:『永遠的靈。』所以,父、子、靈都是永遠的。這位三一神,父、子、靈,乃是從永遠到永遠,同時存在,又互相內在。子住在父裏面,父住在子裏面,父、子也與靈是不分的。(約十四10,十五26。)因著父、子、靈互相內在,所以三一神乃是一。

聖經中的父、子、靈同時存在

早年,我讀到一些解經的書,說到聖經雖然是分新、舊兩約,但也可分為三部分,頭一部分是舊約,第二部分是福音書,第三部分是書信(包括啟示錄)。這類解經的書說到,舊約裏所講的是父神,福音書所講的是子神,書信所講的是靈神。這樣的分別雖然不是沒有道理,但若說舊約裏只有父,沒有子,沒有靈,這是不對的。若說福音書裏只有子,沒有靈,沒有父,也是錯誤的。說書信只有靈,沒有父,沒有子,也是大錯。因為在舊約裏同時有父,有子,也有靈,而福音書和書信也是如此。

舊約中的父、子、靈

我們先從舊約來看。舊約不只講父神,也講子神。創世記十八章說,亞伯拉罕坐在帳棚門口乘涼時,他舉目看見三個人,(1~2,)其中一位是耶和華神。(10,13。)耶和華神實際的在人的形狀裏,帶著人的身體,與天使來到亞伯拉罕那裏,亞伯拉罕拿水給他們洗腳,(4,)還豫備食物給他們喫,他們也喫了。(8。)許多讀經的人都承認,這一位耶和華就是指新約的主耶穌。亞伯拉罕看見這位神,乃是人來到他那裏。雖然到了新約,主耶穌纔成為肉體,是神成了人來到人中間。但是,在神沒有時間的限制。所以,在舊約就可以看見子神。

再看出埃及三章,二節說到耶和華的使者從荊棘中火焰裏向摩西顯現。四節接著說,耶和華從荊棘中呼叫摩西。從上下文來看,這位使者就是耶和華神自己。在六節,神又對摩西說,『我是你父親的神,是亞伯拉罕的神,以撒的神,雅各的神。』這節說到亞伯拉罕、以撒和雅各的神,這名即有三一神的含意。所以,耶和華的使者就是耶和華,耶和華就是三一神。此外,『耶和華』這名在希伯來文的原意是『是』的意思。在十四節,神對摩西說,『我是那我是。』宇宙中只有祂是,別的都不是。我們今天是,當我們生命終了時就不是了,甚至可能明天就不是了。然而,神永遠是,並且耶和華神就是那偉大的『我是』。在新約,約翰八章,主耶穌也告訴猶太人說祂是那『我是』。祂在二十四節說,『你們若不信我是,必要死在你們的罪中。』在十八章,當猶大帶著軍兵來捉拿主耶穌時,他們一聽主回答:『我是。』他們就退後,倒在地上。(5~6。)因為他們懂得『我是』就是耶和華的名字。

從以色列人出埃及以來,耶和華的使者一直在以色列人前頭作引導,也在他們背後作保障。在出埃及三十三章,神告訴摩西要帶領以色列人到祂所應許的地去,二節說,『我要差遣使者在你前面。』然後在十四節又說,『我的同在必和你同去。』可見,這位耶和華的使者就是子,也就是神自己。在此,我們也可以看見子神。

士師記六章也說到耶和華的使者。十二節說,『耶和華的使者向基甸顯現,對他說,大能的勇士,耶和華與你同在。』前面說耶和華的使者,後面卻說耶和華。十二節明明是耶和華的使者向基甸說話,在十四節卻說,耶和華面向基甸說話。由此可證,耶和華的使者就是耶和華神自己。

撒迦利亞書同樣題到耶和華的使者。一章有使者的求問,(12,)與耶和華的回答。(13~17。)二章說到耶和華差遣使者,這段經文的記載令人不易分辨誰是差遣者,誰又是被差遣者。例如,八節說,『萬軍之耶和華如此說,…祂差遣我去攻擊那擄掠你們的列國。』這裏的『祂』指萬軍之耶和華,是指父;而『我』是指子,但也是耶和華。父和子都是耶和華。耶和華是差遣者,也是受差遣者。父和子二者其實就是一。

以上乃是舊約中,有父也有子的記載。當然,也有靈同在的記載。創世記一章一至二節說,『起初神創造諸天與地,…神的靈覆罩在水面上。』在舊約中也常常題到耶和華的靈,如耶和華的靈臨到士師身上,(士三10,六34,十一29,十四6,)或降在申言者身上。(賽六一1,結十一5。)因此,在舊約聖經裏,已可以看到父、子、靈三一神。

新約福音書中的父、子、靈
子從聖靈成孕,被靈充滿

我們再來看新約的福音書。表面看,新約是在講主耶穌這位子神,但其實父和靈也在其中。福音書說到,子來成為人,乃是出於聖靈成孕。馬太一章十八節說,『耶穌基督的由來,乃是這樣:祂母親馬利亞…被看出懷了孕,就是她從聖靈所懷的。』二十節又說,『那生在她〔馬利亞〕裏面的,乃是出於聖靈。』成孕的素質是靈,而生出來的是子。馬利亞懷孕,是從靈成孕,靈經過成孕,就成了子。此外,林前十五章四十五節說,『末後的亞當成了賜生命的靈。』這是說子成了靈。這兩節讓我們看見,靈經過話成肉體成為子,子經過死而復活又成為靈。所以,不僅子在福音書裏,靈也在福音書裏,並且福音書裏先題的不是子,乃是靈。聖靈先臨到馬利亞身上成孕,而後子纔出來。子沒有生出來以前是靈,生出來以後就成了子。

子成了人,然而祂卻是神。一面,祂成為人,因為祂是從童女而生,就有了人的素質;一面,祂也是神,因為祂是從聖靈成孕,有神的素質;所以祂是神而人者。當祂三十歲出來盡職,受約翰的浸時,神的靈降在祂身上。(太三16,約一32。)前面有聖靈成孕,乃是素質的靈,作祂的生命;後面有神的靈降在祂身上,乃是經綸的靈,作祂的能力;這是一位靈的兩方面。當祂出來傳道、盡職時,祂裏面有靈,外面也有靈。祂在那裏,靈也在那裏。所以,不能說在福音書裏只有子而沒有靈。同時,主耶穌曾說,祂是靠著神的靈趕鬼。(太十二28。)並且祂也說,『主的靈在我身上,因為祂膏了我。』(路四18。)福音書也題到,『耶穌滿有聖靈。』(路四1。)這些都說明主的生活、行動與工作,都是在靈裏。

父與子同在,父在子裏,子在父裏

另一面,主耶穌自己說,祂在地上的時候,從來沒有離開父。約翰八章二十九節說,『那差我來的是與我同在,祂沒有撇下我獨自一人,因為我始終作祂所喜悅的事。』父差子來,不是父留在天上,把子差來,乃是父和子一同來。所以主說,祂不是獨自一人,乃是一直有父與祂同在。不僅如此,在十四章二十三節祂還說,『人若愛我,就必遵守我的話,我父也必愛他,並且我們要到他那裏去,同他安排住處。』當子進到我們裏面,祂不是自己來,乃是和父一同來。並且在十節,祂也說,『我在父裏面,父在我裏面。』父和子乃是互相內住。

子與靈調和為一

靈和子是完全調和,因為子成為肉體乃是從聖靈成孕。任何一種成孕都是調和,是兩種素質相調為一。成孕就是一種調和,它不光是互相內住,而且是調和的。子和靈是調和的,子和父是互相內住的。所以在福音書裏,父、子、靈同時存在。在約翰十五章二十六節,主又說,『我要從父差保惠師來,就是從父出來實際的靈,祂來了,就要為我作見證。』這裏說,子差遣靈,乃是從父差來並從父出來,乃是父和子一同作事並差遣靈。由此可見,當聖靈被差遣的時候,就是父和子一同差遣靈。所以,當靈來的時候,父、子、靈都來了。

新約書信中的父、子、靈
父、子、靈就是一

接著,我們要來看新約的書信。新約書信中多次題到子,甚至更多次說到靈。並且惟有在書信裏纔說,『末後的亞當成了賜生命的靈,』(林前十五45,)以及『主就是那靈』。(林後三17。)我們已經指出,福音書也表明父和子是一同到信徒裏面,父和子一同差遣靈,而靈來的時候乃是帶著父和子。這些都證明父、子、靈同時存在。在書信裏最特別的,是講到父、子、靈就是一。例如,林後十三章十四節:『願主耶穌基督的恩,神的愛,聖靈的交通,與你們眾人同在。』這裏同時說到基督的恩,父神的愛和靈的交通,說明這三樣不是分開,實際上這三者就是一個。愛是源頭,愛發揮、表現出來就是恩,恩給人得到就是交通。所以,父是源頭,子是恩典,是愛的發表,這愛與恩典一進到人裏面就是靈,就是交通。

又如以弗所四章六節說,『一位眾人的神與父,就是那超越眾人,貫徹眾人,也在眾人之內的。』這裏說到父有三面,祂超越眾人,在我們之上;貫徹眾人,貫穿我們;又在眾人之內,在我們裏面。所以,不僅神是三一的,父也是三一的。這裏並沒有說,父先在眾人之上,而後貫徹眾人,末了再進到眾人裏面,乃是同時的超越、貫徹並在眾人之內。這也隱含三一神的意思,超越眾人是指父,貫徹眾人是指子,住在眾人裏面是指靈。在書信裏,父、子、靈常常同時題到。以弗所書每章都題到父、子、靈。所以在書信裏,神格的三者乃是同時存在,又互相內住,是三又是一。

到了啟示錄,靈成了七靈。一章四節說,神『寶座前的七靈』。五章六節說,『寶座與四活物中間,…有羔羊站立,像是剛被殺過的,有七角和七眼,就是神的七靈。』在寶座上的是父神,被殺的羔羊是子神,而羔羊有七眼,羔羊的七眼就是七靈。七靈是神的靈,又是子的眼睛,這豈不是告訴我們,父、子、靈就是一?這些經節說明,神的第三者靈,成了第二者的眼睛。人的眼睛與這人是分開的麼?當我在看你時,是我的眼睛在看你,還是我在看你?實際上,人的眼睛與這人是分不開的。所以,靈和子乃是一。

父、子、靈與召會相調為一

二十二章十七節說,『那靈和新婦說,來!』聖經中最後一個對神的稱呼,乃是稱『那靈』,而不稱『聖靈』,因為一稱『聖靈』似乎就將父、子、靈分別出來。『那靈』乃是一個完全合一的說法,就是三一神經過過程成了那靈。那靈就是三一神,裏面有靈,有子,也有父。並且這位經過過程的三一神,也與新婦,就是召會合而為一了。新婦乃是指墮落的人類也經過了過程,經過重生、聖別、更新、變化,而與經過過程的三一神相調為一,就是新耶路撒冷。這就是聖經從創世記到啟示錄所說的三一神一幅完整的圖畫。主今天的恢復,其中的第一項,就是恢復三一神。

認識三一神的真理與經歷基督大有關係

我們需要清楚認識關於三一神的真理,因為這對我們經歷基督是很關鍵的。經歷基督就是經歷父、子、靈三一神。在聖經中,父、子、靈就是一位。所以,認識三一神與我們經歷基督大有關係。我們不是單純的經歷基督,也不是只經歷父,或只經歷靈。

當我們說到經歷生命時,必定會講到靈,講到基督是靈,也必定聯於三一神。就整卷以弗所書來說,我們可以看到其中都是關係到父、子、靈三一神,可以說章章都說到父、子、靈。例如,三章十四至十七節說,『因這緣故,我向父屈膝,…願祂照著祂榮耀的豐富,藉著祂的靈,用大能使你們得以加強到裏面的人裏,使基督藉著信,安家在你們心裏。』這裏說到『向父屈膝』,『藉著祂的靈』,以及『基督…安家』,可以看見三一神都包含在內。有甚麼經歷比基督安家在我們裏面更深、更高?這完全包含在三一神裏面。這讓我們看見,經歷基督就是經歷三一神。新約聖經完全是以三一神構成的,書信尤其是如此,林後十三章十四節說,『願主耶穌基督的恩,神的愛,聖靈的交通,與你們眾人同在。』這便是說到我們乃是經歷三一神,不是只單獨的經歷基督。

按照聖經來解經

在聖經中有兩個『成了』。一是約翰一章十四節:『話成了肉體。』一是林前十五章四十五節:『末後的亞當成了賜生命的靈。』首先是話成為肉體,是聖靈進入馬利亞腹中成孕,而生出子,也可以說是靈成為子。然後是子上到十字架,經過死而復活成為賜生命的靈,也可以說是子成為靈。這乃是按照聖經而有的陳明。

在說到三一神的真理時,我學習不用自己的話,也不太用比方,因為用比方雖然有點幫助,但有時也會害意。最穩妥的講法就是照著聖經所說的來陳述。然而,我們引用聖經時,要注意聖經的明言和聖經的事實之間的區別。有些事是聖經中有明言;有些是聖經中有事實,但沒有明言,我們要謹慎的照著聖經來說。例如關乎父與子,聖經只說子是父,(賽九6,)但沒有說父是子,如果我們說父是子就是冒險。再者,聖經有話成為肉體以及馬利亞從聖靈成孕的事實,可以說是靈成為子,但聖經沒有明言說靈是子。所以我們若是明言靈是子,就是一種危險。我們只能在解釋上說靈成為子,卻不能用明言說靈是子。然而,我們可以說子是靈,因為林後三章十七節明說,『主就是那靈。』

我曾深深研究新約,找出父在子裏、子在父裏的明言,但總找不出子在靈裏的明言。所以我們要當心如何傳講。多年前,我常說基督在靈裏,但後來我受了聖經明言的改正,說子就是靈。聖經裏有事實的講究,也有明言的講究。我們接受聖經的事實,但在講說的時候,要根據聖經的說法來講,纔是穩妥。

有時聖經中有某些事實,但沒有明言,聖經學者就迫不得已需要造辭。例如,聖經裏並沒有『三一』(Trinity)這辭,但確有這個事實,所以學者就造出這辭。語言的產生乃是配合事實的需要。

關於靈的問題也是一樣。當人讀聖經記載主耶穌是由聖靈成孕,而後過了三十年又說到聖靈降在祂身上時,也許會感到不解,不知這是兩個靈,還是一個靈。我研讀這個問題已經數十年。一九三六年我在寫『復刊基督徒報』時,題到聖靈在信徒身上的工作有裏、外兩方面。那時,我讀到使徒行傳裏關於聖靈的充滿,原文用了兩個不同的字:一個是pleroo,浦利路,指在裏面充滿器皿;一個是pletho,浦利奏,指在外面充溢,如同人受浸時全身被水浸透,不是水在人裏頭充滿,乃是水在人外面滿溢。當時中文聖經裏只有『充滿』這辭,所以逼得我只好另造出『充溢』這個新辭,用來形容聖靈在人外面的充滿而滿溢。這乃是同一位靈,在人裏面充滿,也在人外面充溢。論到聖靈與主耶穌的關係,也有兩面,我們用『素質的』和『經綸的』二辭來表明。主耶穌的成孕,乃是素質的靈在祂裏面作祂的生命,為著生存;祂受浸時,聖靈降在祂身上,則是經綸的靈作祂的能力,為執行神的經綸和使命。這乃是一位靈的兩面。實在說,二者就是一。

聖靈的這兩面,我們都會經歷到,但是當我們經歷時,不需要特別去分析是素質的靈,還是經綸的靈。這就好像人喫早餐,喝飲料,不必去分析裏面含有那一種維他命,只要多喫多喝,就將這些成分全都喫喝進去了。同樣的,我們與人接觸時,也不需要就這問題分析太多,只要簡單的陳明,讓人明白真理就可以了。

關於『經綸』這辭,乃是指計畫、安排的意思;希臘原文是oikonomia,奧依克諾米亞,由oikos(家庭的意思),和nomos(律法、安排的意思)二字組成,合起來就是家庭管理、行政、安排的意思。和合本聖經在以弗所一章十節將這個字繙作『安排』,在提前一章四節則繙作『章程』,都有計畫、安排、打算等意思。我們先前曾將這字繙作『經營』,後來我看到韓文聖經有『經綸』一辭,覺得這樣的繙譯更好,就採用了。中國有句成語叫作『滿腹經綸』,是指人很有智慧和計畫,所以我們用『經綸』這辭,在中文裏也是相當達意。

以上所說的,在我們出版的書報中都有詳盡的說明。盼望新得救的青年人,都能多花工夫研讀聖經及屬靈書報,追求真理並認識真理。

講於八月十一日晚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