約翰一書一章一至七節,四章八節。
本篇信息是約翰一書一系列信息的頭一篇。
約翰的著作在聖經中有獨特的地位,他寫了一卷福音書、三卷書信以及啟示錄。整體來說,新約的著作可以分為三類:福音書、書信和啟示錄。值得注意的是,這三部分各以約翰的著作為總結。即使是在談話中,結束的話通常都是具有決定性的。因此,在約翰的著作裏有聖經整個啟示的結語。
約翰福音論到生命與建造的事。生命奇妙而深奧,但生命不是目標。生命是達到神的建造這個目標的路。
聖經頭兩章說到創造,末了兩章則描繪聖城新耶路撒冷;這座城是個建造。我們思想一下開頭與結尾,就可以看到神創造的目標乃是建造。在創造時神稱無為有,好使祂為祂的建造得著材料。
在開頭與結尾之間的主題就是生命。你記得在創造的最後一天,神創造了人。(創一27,31。)神喜悅祂所造的一切,並且賜福給人。創世記二章八節告訴我們,神栽植了一個園子,把所塑造的人安放在那裏。這園子是神創造的一部分;然而,城還沒有建造起來。在園內樹木當中,有一棵生命樹。這棵樹的果子究竟是甚麼樣子,我們不得而知。我們可以認出桃樹上的桃子,但要知道生命是甚麼,並不容易。然而,我們知道我們有生命;描述生命也許很難,但在經歷裏我們知道生命是甚麼。我們雖然不能精確的解釋生命是甚麼,但我們應當歡樂,因為我們有生命樹。
我們人的生命實在太奧祕,難以解釋。桌子沒有生命,但是人有。我們不知道如何解釋這個奧祕的元素。生命樹所指明的生命,遠比人的生命更奧祕。我們大多數人都知道,在希臘文裏題到生命有三個不同的字。身體的生命稱為bios,白阿司。此外,我們也有psuche,樸宿克,心理的生命。第三種生命稱為zoe,奏厄,就是生命樹的生命。
在約翰十章十節主耶穌說,『我來了,是要叫羊〔人〕得生命,並且得的更豐盛。』這裏的生命所用的希臘字就是奏厄。在下一節祂說,『好牧人為羊捨命。』這裏的生命是樸宿克。主耶穌捨了祂樸宿克的生命,為我們完成救贖,使我們能得著永遠的奏厄生命。沒有甚麼能毀壞這奏厄生命。耶穌作為人死在十字架上,替我們捨了祂屬人的心理生命,好分賜奏厄生命給我們。
奏厄所表明的這生命,乃是神聖的生命;實際上,這生命一點不差就是神自己。這不是一件東西,乃是神聖的人位,永遠的一位。『這生命已經顯現出來,我們也看見過,現在又作見證,將原與父同在,且顯現與我們那永遠的生命傳與你們。』(約壹一2。)這生命是使徒注視過並摸過的。(1。)從上下文清楚可見,這生命就是耶穌基督,神的兒子。在一節,生命稱為生命之話,在二節稱為『這生命』,以及『那永遠的生命』。
因此,生命就是那永遠的一位。介於開頭神的創造與末了神的建造之間的,就是這神聖的人位。這生命乃是神完成祂定旨的憑藉或手續。在神永遠的目標新耶路撒冷裏,生命樹再次出現,(啟二二2,)長在湧流的河兩旁。這幅生動的圖畫告訴我們,甚至在永世裏,生命樹都是那城得以維持的過程。等我們來到啟示錄二十一章時,城已經產生,但維持的元素乃是這生命湧流的供應,直到永世無終。神永遠的建造需要那長在湧流之河裏的生命維持。即使在新耶路撒冷裏,生命還不是目標,乃是憑以達到並維持目標的過程。
甚至現在我們都在那流中!不僅如此,那流還在我們裏面!從我們接受主耶穌作我們救主的那一天起,在我們裏面就有東西在湧流。甚至我們來參加聚會也不是靠自己,乃是被水流帶來。這道裏面的河乃是我們力量和喜樂的源頭。我們裏面的流,以及我們在其中的流,指明我們都在神建造的過程中。不論我們愛主或者無所謂,遲早我們都會經過過程而進入新耶路撒冷。當我們到了那裏,有些人會驚訝自己竟然也到了那裏。我們會希奇我們怎麼能辦得到,怎麼能隨同那麼多似乎比我們更剛強愛主的人一同到了那裏。我們確信,我們在其中的這道流不是靜止停滯的!這流是一段過程,有一天會把我們全都帶進新耶路撒冷。
這水流開始於創世記二章十節,那裏告訴我們:『有一道河從伊甸流出來滋潤那園子生命樹也在那園子裏。詩篇三十六篇八節再一次題到河:『你也必叫他們喝你樂河的水在以西結四十七章,這河又出現了。當我們來到約翰七章三十八節,這一道河成了多道河:『信入我的人,就如經上所說,從他腹中要流出活水的江河(原文,複數)來。』到了聖經末了,這河仍舊在湧流。
我們都在這道湧流的河裏。我們就是想走避,也沒有法子離開,因為我們已經被抓住了。我們已經落在獵人的陷阱裏!我們是已經上鉤的魚!傳福音的人就是獵人。主告訴彼得,他要成為得人的漁夫。(太四19。)這話確實在五旬節那天應驗了。那時,這個漁夫抓到了三千條魚。(徒二41。)五十年前,我上鉤被抓到了。我雖然盡力掙扎要得自由,結果只是越陷越深。這是我們大家的故事。即使我們退後冷淡,鉤只會陷得更深些。我們最後的定命不是火湖,乃是水城。我們將在那活水的城裏。
我們如何能達到那裏?不需要搭乘飛機,也無須付交通費!我們是在這河的流中被帶去的。每一天,隨著時間的消逝,我們離那座城越來越近。就像搭乘飛機,即使我們睡著,飛機也帶著我們飛向目的地;我們可能不覺得,這流卻正在帶我們越過越近新耶路撒冷。當我們醒來的時候,我們就會在那裏!
生命是我們正在經過的過程。在約翰福音的二十一章裏,這生命向我們已經完全揭示出來。那麼約翰為何還寫了三封書信的另外七章呢?許多基本的因素只揭示在這些書信中,而沒有在別處題到。
我們無疑都有生命,但生命的過程不是在一夜之間發生的。我們並不是有一天得救了,第二天就到了新耶路撒冷。在聖經頭兩章和末兩章之間,還夾著上千章的篇幅!在創造和建造之間,有許多錯綜複雜的情形在生命的過程中出現,有喜樂也有憂傷,有歌唱也有哀歎。因此,在約翰福音之後,需要約翰的書信。
惟有在書信裏,纔有像這樣的話:『論到那從起初原有的生命之話,就是我們所聽見過的,我們親眼所看見過的,我們所注視過,我們的手也摸過的;(這生命已經顯現出來,我們也看見過,現在又作見證,將原與父同在,且顯現與我們那永遠的生命傳與你們;)我們將所看見並聽見的,也傳與你們,使你們也可以與我們有交通(約壹一1~3。)
這些經節指明,福音的傳揚乃是向人宣告,生命是一個人位。傳福音不是傳遞道理或知識,乃是宣告一個是生命的人位。
這宣告的目的並不是使聽見的人有生命,就如約翰福音所說的;(十10;)乃是使我們可以與使徒們有交通,他們的交通『又是與父並與祂兒子耶穌基督所有的』。(約壹一3。)在本篇信息裏我們是看生命的奧祕。但在約壹一章三節裏有另一個奧祕,就是交通的奧祕。交通這辭是甚麼意思?我們不容易說出令人滿意的定義。交通是我們所接受之生命的流通。生命是一個人位,就是神的兒子。當我們接受這生命,它就開始在我們裏面流通。就像血液在我們的血管裏流通,從不靜止。當我們忙著過日常生活,血液也一直循環著。運動進一步刺激這個循環,使我們保持健康。我們的血液循環若是停止,我們就完了。交通乃是循環的聖經用語。我們的眼睛是在『交通』裏,我們的肩膀和我們的腳也是在交通裏。我們全身的肢體都在交通裏,血液循環能達到每一肢體。
交通也像電流。當電在流動時,就稱為電流。當你的電器在運轉,你若檢查電表,會看見電流在移動。你若不用電,就沒有電流,電表就沒有可記錄的。然而當電器打開開關時,就接受電流,那個流就是交通。你若不『打開開關』,不有分於『電』流,你就不在交通裏。就像電器一樣,你有分於這流,你就能盡功用。
主耶穌這神聖的人位對我們乃是生命。當我們接受祂,祂就進到我們裏面,我們也被放在祂裏面。這生命就循環而成為交通。這接受進來的生命,產生了交通。使徒們宣告生命,為要『使你們也可以…有交通』。許多基督徒不認識,他們一得救了,就在交通裏。交通就是神聖的生命在我們裏面的流動。當生命靜止時,是生命;當生命流動時,是交通。
約翰福音告訴我們,成為肉體的話住在我們中間:『豐豐滿滿的有恩典,有實際(一14。)當我們接受這成為肉體的話時,我們就接受了恩典和真理(實際)。『從祂的豐滿裏我們都領受了,而且恩上加恩。』(16。)
然而,在約翰一書裏,恩典和真理這二辭被頂替了。約翰一書不說恩典,而說神就是愛;(四8;)不說真理,而說神就是光。(一5。)假設我有一雙筷子,一枝筷子的這一頭叫恩典,那一頭叫愛;另一枝筷子的這一頭叫真理,那一頭叫光。當我們拿起筷子,注視我們用來夾菜的那一頭,就看見恩典和真理。然而,我們若注視另一頭,就看見愛和光。恩典是面對著我們的這一頭,愛是面對著神的那一頭。另一枝筷子面對我們的這一頭是真理,面對神的那一頭是光。
當神在子的人位裏來到我們這裏,祂帶來恩典和真理。在我們接受這些之後,我們在子裏回到神那裏,就看到愛和光。約翰福音給我們看見結果,就是恩典和真理。他的書信帶我們到源頭,就是父那裏,我們就看到愛和光。當我們接受子,我們就接受生命,並且享受恩典和真理。這生命在我們裏面流通,就是交通,帶我們回到父那裏;在那裏我們享受愛和光,就是恩典和真理的源頭。
我們享受恩典,覺得極其甜美。但我們必須往前達到愛,那是更深且更隱藏。恩典是彰顯,其源頭乃是愛;這二者就是一。我們若享受愛,恩典也包括在其中了。
真理和光也是這樣。在彰顯的一端是真理,意思就是實際或實化;在源頭的一端是光。當我們持守真理時,含示我們也持守了光。若是我們在交通裏往前回到源頭,就看見不僅有真理或實化,也有光。在光裏,意思就是有真理或實際的源頭。
聖經並沒有說神或基督是恩典,也沒有說神是真理,雖然聖經的確告訴我們基督是真理(實際)。(約十四6。)但約翰一書明說神就是愛和光。約翰福音也告訴我們神是靈。(四24。)愛、光和靈全是常見的辭,但我們如何能解釋這裏用法上的不同?靈是指神的素質。神是靈,就像書是紙一樣。神是愛,意思就是神的性情是愛。
神就是愛,即使你求祂恨,或者告訴祂你不要祂的愛,祂也無法不愛。神的所是就是如此。
神是光,這是指祂彰顯出來時的功用。光就是照耀和照明。沒有光,我們就在黑暗裏,得不著任何積極的認識。然而一旦光來了,這照耀就帶來認識;我們能看見人、分辨顏色、驗明物件。我們如何能認識神的真理?就是藉著祂是光。當祂在我們裏面照耀,我們就認識祂這實際。實際來自光的照耀。
當我們讀經的時候,我們看到真理。例如在羅馬六章,我們讀到我們的舊人已經與基督同釘十字架,使我們可以從罪得著釋放。這是真理,或者實際。然而,我們的研讀並沒有帶給我們經歷。人教導我們要算自己是死的,好叫我們經歷羅馬六章的真理。算的結果只有使我們這個人比以前更活;我們覺得我們努力認識並經歷這個真理,是白費力氣。
然而,另有一條路。我們若是在交通裏,並且讓交通把我們帶到神裏面,在源頭那裏神這光就照耀我們。在祂的照耀下,我們就有所認識。這是真正的實際,不是來自讀聖經,乃是來自蒙光照。
假設有一個罪人聽見福音,並且相信主耶穌,主這活的人位進到他裏面;這個新蒙恩的人立刻會感覺到,在他裏面有生命的流動。已往他不能忍受的環境好像消退了。裏面的生命流動扶持並加強他,使他覺得喜樂,脫開了一切的難處。這就是經歷了恩典;同時也體會到主耶穌是又真又活的。他一想到耶穌,就充滿了喜悅。他享受到主對他的所是,他也體會到耶穌的實際。
當我們在這樣喜樂的情況裏,我們就很自然的向父禱告:『哦!阿爸父,你太好了!你赦免了我的罪,我真感謝你!現在你與我同在,你是我的生命。』我們原來無意向父說話,但裏面卻有一個引導,把我們帶到祂面前。我們繼續禱告時,就更感覺我們是在父的同在中。我們不知道到底是在天上,還是仍在地上。我們感覺一種比恩典更細、更深、更甜的東西扶持著我們。
我們已經摸著恩典的源頭,就是愛。加強並托住我們的恩典乃是那愛的彰顯。我們藉著禱告已經被帶到神裏面。不僅祂進到我們裏面,我們也藉著交通被帶回祂裏面。住在神裏面,我們不僅嘗到恩典,也嘗到愛,就是恩典的根源。
嚴格的說,新約沒有一處說到這愛(就是神自己)為我們作了甚麼。當保羅求主把他肉身上的刺挪開時,主告訴他:『我的恩典彀你用的。』(林後十二7~9。)不論保羅受甚麼苦,恩典都保守且扶持他。他在林前十五章十節又進一步告訴我們,恩典如何在他裏面並為著他運行:『然而因著神的恩,我成了我今天這個人,並且神的恩臨到我,不是徒然的;反而我比眾使徒格外勞苦,但這不是我,乃是神的恩與我同在這裏題到恩典替保羅成就一些事,但我們沒有看到聖經這樣題到愛。
我們大多數人滿意於停留在彰顯裏,而不來到源頭。我們向別人見證,主何等恩待我們。已往我們的妻子只要看我們的眼神不對,我們就生她的氣,現在即使她對著我們吼叫,我們還能喜樂並且讚美主。哦,祂賜我們何等的恩典!不錯,這是祂的恩典,但我們還能更深的被帶到神這源頭裏面;在此我們要摸著愛,這愛比扶持我們的恩典更深、更甜。
當我們蒙了光照,神就滲透我們的全人;我們不僅享受真理,並且享受神是光照耀著我們。在此我們實化神之於我們的一切所是。我們是在隱密處,在至高者的隱密之處,扎根在神自己裏面。神是恩典的源頭,對我們乃是愛。神是一切具體實際的源頭,對我們乃是光。我們享受祂作源頭。我們不像大多數的基督徒,只滿足於恩典和真理這外面的彰顯;我們是在源頭那裏享受愛和光,不再侷限於恩典和真理這外面的彰顯。
這種照耀是在交通裏發生的,這交通乃是我們裏面作生命之基督的流通。就是這流通,把我們帶到恩典和真理的源頭。在此神將祂一切的所是照耀到我們裏面,這帶給我們具體的實際。我們享受神是愛,就是恩典的源頭。我們有分於神是光,就是真理的源頭。這種享受和有分乃是交通的結果,就是一直在我們裏面流動之生命的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