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篇 從試煉中學習功課

學習蒙憐憫,不受不良的影響

我們需要為海外聖徒禱告。雖然我們在這裏實在蒙恩,但我們何等盼望我們的蒙恩,能伸展到外面;不僅是外埠,更是能伸展到海外各地。這段期間有相當多的人,從海外來到臺灣受成全,這是主作的;然而,我們需要有彀多的禱告,求主憐憫這些人,給他們有準確的感覺,叫他們的眼光能清楚。

許多時候,人對一件事不一定看得準確,對一個東西也不一定看得合宜,因為看的角度不一定合式。比方看一棟房子,若是你站在不同的角度,對這棟房子就會有不同的看法。你站在正面看是一個樣子,站在後面看又是一個樣子。連這樣具體的東西,你看它的時候,都有角度的講究,何況屬靈的事。

以一棟房子來說,人看它時會因著角度上的不同,而產生不同的看法,但那個影響不大。然而屬靈的事就不同了,不僅有存心清潔的問題,更有影響深遠的問題。我們每一個人都要承認,我們難得有人剛強到一個地步,對屬靈的事能不受別人影響。或者說在受影響的事上,那個分辨力彀強,能分辨得非常準確;能知道這個影響是錯誤的,我們不能接受,那個影響是對的,我們必須接受。我們難得有人能剛強到這個地步。

事實上,現今會帶給我們不正確影響的,就是外面的基督教。按我所知道的,今天在臺灣島上,西教士反對我們是空前的。或許弟兄姊妹還不太知道,因為你們對外可能沒有多少接觸。現今外面對我們有著很深、很厲害的反對,可以說是空前的。那不僅是反對,到一個地步甚至是定罪。外面這樣一種厲害的反對聲浪,不一定傳到你我耳中,但那種反對的聲浪就像無線電波的傳送一樣,叫許多人都碰著。

所以從海外來的,尤其是從西方來的弟兄姊妹,很容易接觸到西教士反對的聲浪。這意思是說,這個屬靈的無線電波,隨時都會被人接觸到。我們不能說任何人會剛強到一個地步,不受這些影響。所以我們在主面前,要好好禱告,求主叫這些外來的聖徒,無論是西方的,是本地的,還是外埠各地的,都蒙憐憫。這裏蒙憐憫的意思,是叫他們不碰著那些不該有的影響,即或碰著那些影響,也能有應時的恩典,叫他們有分辨的能力,知道那些是可棄的,那些是可留的。

我們曾指出,一個人若是蒙憐憫,無論他到甚麼地方,所看見的都是正面的事物。好比我若是一個蒙憐憫的人,今天我到某弟兄家,因著他很愛主,所以我碰見他在那裏禱告。然而我若是個不蒙憐憫的人,可能我一到他家,正好碰見他們夫妻在吵架。他們這一輩子可能沒有吵過架,而我那天到他家,就遇上了他們夫妻吵架。碰見那次的吵架,就證明我是不蒙憐憫的。可能這位弟兄向來在主面前是敬畏神的,從來沒有在家裏吵過架,就那一次吵架,正好給我碰著了。那就是我不蒙憐憫。

因著這個吵架給我看見,從前人對我說,某弟兄怎樣敬虔的活在神面前,就很不容易在我裏面起作用,那次吵架的影響進到我裏頭,即使以後某弟兄在主裏如何,也不容易叫我受影響。這就是我不蒙憐憫。有的人蒙憐憫,都遇見弟兄們的好,都是正面的光景。對一個人是如此,對一個聚會也是同樣的情形。一個蒙憐憫的人,到一個聚會裏,剛剛好就是一個好的聚會。不蒙憐憫的人去聚會,遇到的都是最糟的聚會;也許就有位弟兄起來,作了消極的見證。這是人沒有辦法控制的,這需要神憐憫。盼望因著主的憐憫,我們中間沒有一種光景是反面的,聖徒們所遇到的都是正面的。

對海外來訪的人造成一些不良的影響還不僅是指外面反對我們的人,也可能是我們中間的聖徒,甚至是一同事奉的弟兄姊妹。他們的話語、態度和表示,許多時候會在無意中,給來訪的人不正確的影響。我們要把這些事,都看作是很嚴肅的。一個人正在追求屬靈的時候,這個人可以說是最嫩的。到了他年老時,這個人的感覺就不同了,可能許多感覺遲鈍了,對甚麼都覺得無所謂。一個弟兄退後了,他覺得不要緊;一個弟兄愛世界、冷淡了,或者活在罪中了,他都沒甚麼反應,甚至覺得無所謂。你發了脾氣他不覺得,你屬靈他也不覺得,他甚麼都不覺得,都是差不多。然而,一個人一被聖靈摸著,一渴慕要主,他裏裏外外都是熱的,也就是感覺最敏銳、最細嫩的時候。所有認識屬靈的人,都知道這事的嚴肅性,而不敢隨便使人屬靈的感覺受打岔。

有一次,慕迪和一位婦人在福音談話。兩個人談到一個重要關頭,那位朋友已經相當被聖靈摸著。用經歷的話說,就是兩個人該跪下來禱告的時候。眼看那位朋友很快就要得救了。正當這個時候,突然有一位姊妹走進來。那天是個下雨天,這位姊妹帶著一把傘,一進門就在放傘;因著放得不妥當,就發出一點響聲。此時,慕迪和那位朋友正要低頭禱告,這個聲音一出,那位朋友就受了打岔;就是這樣的聲音,使那個要禱告的感覺過去了。當慕迪想要再和這位朋友談話,把她挽回過來,卻已經不行了。

相信我們或多或少都有這樣的經歷。這就證明一個人裏頭,一要神的時候,是最細嫩的。所以,我們也應該知道,凡從外地來訪問、參加訓練的弟兄姊妹,他們裏面是非常細嫩的,只要有一點的不是,他們都會有感覺。你我在這裏可能不會有感覺,但他們會滿有感覺。所以,他們在這裏受到甚麼影響,有甚麼樣的光景臨到他們,都會叫他們裏頭有一個印象,一生一世難以磨滅,並使這個影響發生作用。因此,我們的態度、說話都相當重要;這都需要我們有彀多的禱告。

最近我裏頭常浮現約伯記的一幅圖畫,就是無論你要給人甚麼幫助,或是你要從人接受甚麼幫助,雖然都是幫助,但是幫助也是有不同的。你不能說約伯的三個朋友,他們不是要給約伯幫助。他們都不是懷著惡意而來,並且必定都在神面前抱著愛心,要幫助他們所愛的朋友。然而,他們都自信,認為自己認識神,懂得神的道理,也認識神的道路、神的作為、並神對人的法則。他們告訴約伯,要使不義遠離他的帳棚,就得以認識神。(伯二二23。)他們信那是認識神的路,那是神對待人的法則。他們完全是善意,在愛心裏,在神面前說話。然而到了一個時候,神說約伯的三個朋友所說,那一切人看為好的話,都是無知的言語,使神的旨意暗晦不明。(三八1~2。)所以這是一件非常嚴肅的事:接受人的幫助不容易,給人幫助更不容易。

許多時候我和人談到關於神對人的道路,並認識神的法則時,我裏面總是恐懼戰兢,深怕自己成了約伯三個朋友當中的一個。今天你怎麼有把握,你所給人的幫助,不是約伯那三個朋友所給人的呢?你怎麼有把握,你所給人的幫助、所說的話,不是無知的言語,使神的旨意暗晦不明?所以這的確是嚴肅的事。因此最近,我裏頭有一個沒法形容的重擔。海外有許多弟兄姊妹前來,有遠從英國、美國、加拿大、丹麥、日本來的,還有許多國際間的華僑聖徒等。他們來到這裏,滿懷熱心,滿帶熱誠,不遠千里而來觀摩。自然他們裏面是新鮮的,是非常細嫩的,甚麼感覺都能觸著他們。所以他們來到這裏,這裏給他們甚麼印象、甚麼影響,乃是一件相當重大、相當嚴肅的事。當然,他們自己也要負一部分責任,他們若是蒙憐憫的,神就叫他們碰著正面的情形。他們若是不蒙憐憫,那就需要神憐憫他們。然而,在我們這一面,我們給他們甚麼影響,這是我們要負責的。

另一面我們不能安息,不能那麼平安的相信,仇敵、黑暗的權勢,就是兩千年來一直破壞召會建造的那惡者,會甘心在這裏沒有工作。我不能這樣相信;我信黑暗的權勢是盡其所能的破壞,甚至散佈那些反面的、死亡的、不正確的訊息。最低限度,仇敵會放出一些遮人眼目的東西,叫人受迷惑,叫人覺得甚麼都差不多,不過是如此,情形都各有所長,各有所短等。若真是這樣,請記得那個後果沒有別的,就是這些外來的人沒有蒙憐憫。所以這些事,叫我裏頭覺得非常沉重,似乎人的手沒有辦法管制,也沒法控制,只有說需要神的憐憫。我們眾人應當在主面前,為這事有禱告。同時,我們也得學習一個嚴謹的態度,就是應該要謹慎,不給弟兄姊妹不正確的影響。

從試煉中學習功課
跟隨主的路必會經過試煉

我深深覺得,我們在這裏事奉的人,至今在各方面都還在受試驗。所以我信你們好些人,在主面前對於屬靈的事、事奉的事、屬靈的追求,都覺得不是很新鮮。我們在跟隨主的路上,到了一個時候都會如此,原因乃是我們需要經過主的試驗。我們所認識的真理要經過試驗,我們所走的路要經過試驗,我們在主面前所信的要受試驗。舉例來說,好比今天我們都是得救的,我們覺得神的救恩是甜美的,得救的感覺是新鮮的,並且我們很有把握,實實在在知道有神,主是我們的救主,我們的罪已經得著赦免,我們裏面得了重生;這些好像比摸得著的東西還實際。然而,過了三年、五年,十年、八年,我們會受到試驗。神要試驗我們,神也要叫我們試驗祂的救恩,甚至神自己都要給我們試驗。

我不信有一個得救的人,他得救後對神不會生發疑問。我得救後相當一個時候,也在那裏受到試驗:到底我所相信的是否錯了?我所信的這位神到底可靠不可靠?雖然自己已經作過許多見證,見證祂如何答應了我的禱告,可是我知道,到了一個時候試驗會來,會在那裏試驗我。到底有沒有這位神?到底我信這位神有沒有錯?到底耶穌基督和祂的救恩,可靠不可靠?到底我所得著的救恩是真的麼?我相信每位弟兄姊妹都曾這樣經過。或許有些人還在新鮮期裏,還沒有多少這種光景;不過我可以向你們保證,到了一個時候,你們會在那裏受到試驗,會經歷受試驗的時候。

道路、生活和追求,與基督教不同

我們這些人和一般基督教裏的人,有許多方面不同,因為我們總要多憑一點信心。我們在這裏走這一條路,和基督教的人走的路不同。我們過的生活,和基督教的人過的不同。我們所追求那個屬靈的結局,和基督教的人所追求的不同。這三件事是相當厲害的:我們的路和基督教的人不同,所過的生活和他們不同,所追求的和他們也不同。路不同,生活不同,追求也不同。

一般基督教的人,他們普遍的信仰,如相信神的存在,耶穌基督的救贖,和人的得救等。我們今天在這裏,還有召會的路的問題。我們走一條路,是基督教的人所不走的;我們和他們走的路不同。其次,他們所過的生活是不需要信心的,但我們是在這裏過信心的生活。我能見證我們的生活的確清苦,是沒有著落的。我們不知道下個月有沒有飯喫,我們沒有這個把握;我們不知道下一年,我們的生活要怎樣過。雖然我們甚麼把握都沒有,但我們就是這樣活在神面前。我們所以能過,或者肯過這個信心的生活,乃是因著一個更大的信心標的,就是為著討主的喜悅。若是沒有這個更大的信心標的,我們便無法過這般清苦的生活。

此外,我們的的確確有一個追求,我們追求在主面前認識祂,讓祂有機會在我們裏面增長。我們追求實在的活在祂裏面,討祂喜悅,好使我們在見祂面的時候,不至於羞愧。然而一般的基督徒,並不這樣認為;他們以為過基督徒的生活,就是不犯罪,特別是不犯那些明顯的大罪,這樣就可以了。

我們所走的路,所過的生活,和所追求的,都是信心的事;這些都會叫我們受試驗,也會叫我們受試煉,到底我們所走信心的路,所過信心的生活,和擺在前面那些信心的標的,是不是對的。我知道有些人一直覺得,要作敬虔的基督徒,不一定要有這一種信心的標的,只要追求得勝,追求在主裏面長大,追求屬靈的成熟就可以。同樣的,有些人覺得,事奉主不一定要這樣憑著信心,不一定要過清苦的生活。這從表面看,好像是不錯;但從內在而言,實在是態度和存心的問題。

一九三五年,我為著是否要走這條路,所受的試驗是非常的厲害;其中不僅有試煉,也有試探,那就是上海召會頭一次爆發危機的次年。上海召會是於一九二七、二八年開始聚會,開始工作。到了一九三四年,爆發頭一次的危機,那時所有的為難、重擔都落在我身上。這不是說我受到那個難處的為難,而是因著前面同工弟兄姊妹受到難為,他們統統都離開了上海,所留下的那個擔子和局面,必須我這個年輕人去應付。

那時我不過三十歲,算是個青年人,但整個局面卻都落在我身上,要我去應付。看見那個情形,我的確對自己所走的路,所信的標的,不能不打問號,不能不在那裏受到試驗。我心想,到底這條路是不是對的?我蒙主呼召不錯,但難道就是這樣事奉祂麼?那時我真覺得走這條路萬分艱難,從上到下沒有一個人能擔我的擔子,沒有一個人能分我一點的責任;我就在那裏受試驗。同時我所信的標的,也受到厲害的試驗。我懷疑自己為甚麼要走這條路?為甚麼要這樣事奉?為甚麼要這樣生活?為甚麼要這樣追求?那時,我在各面都受到厲害的試煉。試驗的結果,我裏頭就對自己說,除非你不作人,你一作人,就是要作基督徒;若是不作人就不必作基督徒,不必得救,也沒有得救的問題。既作了一個基督徒,就要走這條召會的路;若是不走這條路,你就不是一個絕對的基督徒;你若不作絕對的基督徒,就不如不作基督徒。

所以,我很清楚看見,我雖經過許多試煉,卻沒有辦法退後。我得到一個結論:作了基督徒,就要作一個絕對的基督徒,此外,沒有第二條路。作了基督徒,就要作一個事奉神的人;既是個事奉神的人,就得走召會的路,過信心的生活,有屬靈的追求。我不能走另外一條路,過另外一種生活,有另外一種追求。所以,我在經過試煉時,確實是下了決心,即使再苦、再難,都要走這條路;就算全世界的人都不走這條路,我還得走這條路,還是要往前走。

到了一九四三年,我被日軍下在監裏,進入非常深、非常黑暗的死蔭幽谷裏。那是空前的,甚至到今天來說也是空前的,因為至今我再沒有受到那樣的試煉。那個試煉到一個地步,生活沒有著落,我自己在病床上,不能顧到孩子,家裏的生活也是相當窘困。當時我一面受試煉,另一面也在試驗這條路。那時我的確懷疑,一面懷疑這條路,另一面懷疑我對這條路也許有不對之處,否則景況怎會如此?

我事奉主的那些年間,主同在的感覺和顯明,最厲害的是在一九四二年;那時煙臺召會有一次大復興,工作有果效,有祝福。然而到了一九四三年,來了這麼一個試煉,使我發生很大的疑問。有一天,我讀到聖經裏四個很小的字,使我得著開啟。使徒保羅在林前四章十一節說,『直到今時,我們還是又飢,又渴,又赤身露體,又挨拳打,又居無定所。』這一段聖經是我很熟的。當我讀到『直到今時』這四個字時,我有如再次得著啟示一樣,裏面就很清楚知道,我的路沒有錯。連使徒都說『直到今時』,難道我能超過使徒麼?那一天,我對我的問題打了一個死結。從那一天起,就是一九四三年的那個冬天,至今十六年之久,這十六年來,我再沒有試驗過這條路。我在這件事的經歷上,是打了死結了。

學習在信心裏認識憐憫

相信許多弟兄姊妹,都曾被主帶到一個受試煉的時候,也是你們試驗你們信仰的時候。你們所走的路、所過的生活、所追求的標的,都成為你們的試煉,你們也試驗這些。在這樣受試煉,也試驗我們信仰的時候,我們的感覺會不新鮮;可以說,這是我們完全進到黑暗裏的經歷。這個黑暗不是壞的,乃是好的。請記得,黑暗有壞的,也有好的。如同『死』,有好的死和壞的死。亞當所給我們的是壞的死,而基督的死是好的死。今天主帶我們經過試煉,其中的黑暗是好的黑暗;在經過這個黑暗時,我們要學信心的功課。另一面,我們也要學憐憫的功課。我們在試驗裏,要越過越憑信心;試煉越多,越憑信心。同時,也學憐憫的功課,完全不看自己,只誇主的揀選和憐憫。今天不是你能負責,因為你連揀選的能力都沒有。你能揀選得對,是主的憐憫;你能走上這條路,是主的憐憫;你能過這個生活,是主的憐憫;你能有這樣的追求,是主的憐憫。是主的憐憫叫你對;若不是祂的憐憫,千萬人都不對,你也不可能對。

所以,不是我們能有眼光,不是我們會揀選,一切都在於主的憐憫。我們必須看見,在這條路上,你我能站住,能走下去,都是主的憐憫。主帶我們經過這樣的試煉,要叫我們學一個功課,知道一切都是信心,都是憐憫。所以經過之後,我們就知道我們和別人的關係;別人所以能走這條路,不是我們的帶領,不是我們的勞苦,乃是主的憐憫。今天你們能走上這條路,我絕不承認是我的帶領。原諒我這樣說,我能帶領你們走五年,我不能帶你們走十年;我能帶你們走十年,我不能帶你們走十五年。即或我能帶你們走十年,第十一年你們是否能走下去,並不是我所能作的,乃是你們蒙受了憐憫。所以,不是我們和人聯絡聯絡,人就走這條路了;我們能聯絡人走三年,卻不能聯絡人走第四年。若是有一個人在這條路上出了事,我們要知道,人的手是沒法挽救的。已過我曾看見,有人在這條路上出過事,別人即使是盡力的挽回、解釋,作得叫人領會、同意,至終這些統統沒有用。要知道,人的道理沒有用,人的聯絡沒有用,人的挽回也沒有用,全數是蒙憐憫與不蒙憐憫的問題。

盼望你們看見,這一條路完全是信心和憐憫的路。千萬不要以為這條路是脫離宗派的路;這條路乃是叫人在這裏毫無地位的,因為走這條路的人,遲早都要受到試驗。不僅人要受試煉,連這條路在人跟前都要受試驗。你要試驗這條路;這不是別人帶你就可以的,也不是別人聯絡聯絡就可以的,必須你自己經過這個試驗纔可以。我信至今有許多弟兄姊妹都受到試煉,也在這些試驗裏發現問題,就是到底這條路,可信不可信?真實不真實?是主要我走的,還是我該如何?換句話說,所有經過試驗的人,都是在信心裏,也都是蒙憐憫的人。在那個時候,每一個人都能說,『在天地間,我走這條路,雖然有我的同伴,有可交通的,但我走這條路,直接與我發生關係的,乃是我信心的標的。即或全世界的人都不走這條路,我還是要走這條路;我絕不受別人的影響。』只有這樣能通過試驗,並單純的摸著信心。

凡認識憐憫的人,纔能說,『我走這條路,直接的關係乃是神自己。即便使徒保羅都不走這條路,我還是要走這條路。』乃是到了這個地步,你能說,我『知道我所信的是誰』。(提後一12。)千萬不要以為聽見這話,你就走得上去;或許千萬人中,只有寥寥數位能彀如此。這一條跟隨主的路,乃是在信心裏,並且人的裏面要確實認識主的憐憫。

你們經過試驗之後,再看見別人走這條路,裏頭立刻能知道,這人是纔開始走,還是走到甚麼地步,有沒有受過試煉;這對你都是清楚的。你知道他走這條路,是受人的影響,得人的幫助,還是直接和神發生關係。雖然好些人走這條路,開頭都是受人的影響和幫助,但是末了總得要和神發生直接的關係,他在這條路上纔能穩定下來。若不然,人的幫助、人的聯絡都不能使一個人穩定在這條路上,並使他堅定持續、沒有動搖的走下去。我們都要學信心的功課,認識憐憫;只有這一條路,沒有別的路。

一九五九年九月十四日講於臺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