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的建造乃是神自己與人的神聖調和。我們從整本聖經得知,在神的創造之後,神的心意是要把祂自己作到人性裏面,並把人性作到神性裏面。在神的創造之後,神所一直在作的,乃是將祂自己與人建造在一起,也把人與祂建造在一起。
我們若充分的注意約翰福音的記載,就會領悟這卷福音不僅說到生命,也說到建造。生命是為著建造,建造是出於神聖的生命。所以,在這卷福音裏的神聖結果,乃是我們住在主裏面,主也住在我們裏面;我們成為主的住處,主也成為我們的住處。主與我們,我們與主,成為神與人相互的住處。在聖經中我們有這麼一句話:『你們要住在我裏面,我也住在你們裏面。』(約十五4。)這是短短的一句話,是很普通的話,但其意義卻非常深奧。這樣的話在舊約中絕對說不出來;只能在主成為肉體,成了一個人,釘死在十字架上,復活,且變化成為靈之後纔說得出來。基督藉著祂的成為肉體,把神帶到人裏面;又藉著祂的死與復活,把人帶到神裏面。換句話說,藉著祂的成為肉體,祂將神作到人裏面;藉著祂的死與復活,祂將人作到神裏面。
在約翰十四章二十節主說,『到那日,你們就知道我在我父裏面,你們在我裏面,我也在你們裏面。』那日就是復活之日。那日之後,門徒就能彀住在主裏面,主也能住在他們裏面。基督能同父到他們那裏去,同他們安排住處;這是基督作我們生命的最終結果。主來作我們生命的結果、結局,乃是我們成為主的住處,主也成為我們的住處。這意思是說,主與我們,我們與主,建造在一起成為一個神聖的建造,作神與人相互的住處。我們與神,神與我們,互相內住在彼此裏面。這就是神的建造。這是一件奧祕的事,卻非常真實且奇妙。
所有書信的中心思想乃是神聖的建造,即神同著人的建造。使徒保羅所作的就僅是建造的工作。保羅多次使用『建造』這個辭。很遺憾的是,有些英文譯本用『造就』(edification )代替『建造』(building),所以許多人對這辭有不正確的領會。使徒保羅所作的,就是用金、銀、和寶石來建造人。(林前三12。)
金、銀、和寶石不是兩項或四項,而是三項,因為是與三一神的『三』相呼應。金表徵神聖的性情,這與父神作源頭和性情有關。銀是寶貴材料的第二項,與三一神第二者的工作和身位有關,表徵子神救贖的工作。因著我們是墮落的人,所以我們需要基督的救贖。第三項是寶石,表徵聖靈(三一神的第三者)變化的工作。藉著子神的救贖,我們接受了神的性情。從此我們就在變化的過程中,藉著我們一切的環境,我們就被聖靈變化, 從一塊塊泥土變化成為寶石。這就是聖靈變化的工作。
所以,在此我們有父神作源頭、性情,由金所表徵;有子神同祂的工作與身位作為銀;也有靈神,作變化的工作,使我們從泥土變成寶石。這些乃是三一神三個身位三方面的工作。
要有建造,總是需要有材料。我們建造信徒要用甚麼材料呢?除了用父神作金、子神作銀、靈神作寶石為材料之外,沒有別的材料。換句話說,我們乃是用三一神來建造信徒。
林前三章十二節說銀是第二種寶貴的材料,但在創世記二章十二節和啟示錄二十一章二十一節,第二種材料不是銀而是珍珠。珍珠表徵重生。珍珠是一種產生出來的東西,不是創造的,而是生出來的。當一粒小砂子傷了蚌並留在蚌的傷處,就藉著蚌所分泌的汁液而『重生』為珍珠。如此一粒砂子就成了一顆珍珠。我們就是傷了基督的砂粒,並且留在祂的傷處;基督神聖的生命汁液一直分泌出來包住我們,使我們成為珍珠。
說到珍珠,並沒有救贖的思想,而只有重生的思想;重生乃是神原初的思想。神原初、永遠的思想與救贖無關,乃是要我們這些受造之物得著重生。然而,在這過程中,罪進來了,我們墮落了。現今我們不僅需要重生,也需要救贖。主耶穌需要死,不僅是使我們得著祂的生命,更是為著救贖我們脫離罪。所以,在寫書信的時候,就有救贖的需要。這就是為甚麼在林前三章,銀代替了珍珠。最後,我們不僅蒙了救贖,更藉著救贖蒙了重生;就是說,我們有銀,然而我們至終成了珍珠。我們蒙救贖之後,神就在祂的救贖裏重生我們,藉此成就祂永遠的思想。
我們所用以建造信徒和召會的材料,乃是三一神—父神、子神和靈神。神的心意是要使祂自己作我們的一切,成為我們的性情,使我們成為神自己的具體化身。整座新耶路撒冷城就是金子,表徵全城充滿了神。在召會裏面,在信徒裏面,應該沒有別的,只有神自己。神把祂自己作到我們每個人裏面,作我們的一切。如此我們就有了神這金的性情。我們在基督的救贖裏得重生,並藉著聖靈變化的工作而被變化,以得著神的性情作為金,基督的工作與身位作為珍珠,和聖靈的工作作為寶石。這樣,我們就由三一神—父神、子神、靈神—所建造。
召會中任何的教訓若不在這條線上,不是為著這個目的,不論那個教訓多麼合乎聖經,都是教訓之風,將人吹離基督和祂的身體。(弗四14。)建造召會的正確教訓,乃是把人帶到三一神裏面,好把三一神建造到人裏面。照著以弗所四章十三至十六節,建造基督身體正確的路,就是認識元首基督,並有身體的生活,召會生活。這樣,所有的肢體都由三一神所建造,在三一神裏,藉著三一神,並憑三一神來盡功用。然後,全召會就成為一個三一神與得救並得贖之人的調和、建造。
我們要再讀所有的書信。原則上,所有的書信沒有一封例外,都是說到以三一神為材料,建造信徒成為召會。建造信徒不是僅僅把他們帶回到主這裏,使他們與主是對的。這還不彀好。建造信徒乃是將基督分賜並服事到信徒裏面,將基督多而又多的作到他們裏面。
這事可見於歌羅西二章十九節。這樣一節聖經不可能出於人的心思。這節說,『持定元首;本於祂,全身藉著節和筋,得了豐富的供應,並結合一起,就以神的增長而長大。』元首是基督,三一神的第二者,救贖者;節是為著豐富的供應;筋是為著結合在一起。我們該十分注意『以神的增長而長大』這句話。當我們持定基督,全身就以神的增長而長大。一天過一天,神必須不斷在我們裏面長大。神的元素、素質,必須在我們裏面增加。
要建造召會和信徒,就是要把基督分賜、供應到他們裏面。這不是僅僅教訓他們要愛人,或是要謙卑。如果基督教所有的就是這些,中國人就不需要信主了。孔夫子的教訓比這些更好。孔夫子二千五百年前就教導說要愛人並謙卑。我們不需要基督教作為一種教訓人作好的宗教。基督教的實際乃在於基督將祂自己供應並分賜給人。真正的基督徒教訓,不是教訓人作這作那,而是將基督供應給人。
新約的書信滿了基督的供應,每卷書都把基督供應給人。當基督供應給我們時,祂就是我們對別人的愛、謙卑和忍耐;祂是我們的一切。這不是僅僅一件愛的事,乃是基督作為愛。同樣的,這不是僅僅一件忍耐的事,乃是經歷基督作我們的忍耐。這也不是一件善的事。善不是屬於生命樹,而是屬於善惡知識樹。所以,建造信徒並建造召會正確的路,不是藉著教訓或藉著任何其他的事,而是藉著三一神。我們的教訓把基督供應給人麼?我們的恩賜把基督供應給人麼?這是一個大問題。
使徒保羅說了很多關於神的建造,是以三一神為建造的材料來建造。使徒彼得也作同樣的事。他告訴我們,主是活石,我們也是活石,在主裏被建造成為屬靈的殿。(彼前二4~5。)同樣的,使徒約翰也說到住在主裏面,以及主住在我們裏面。住的真正意義乃是調和、建造。
我們去幫助弟兄姊妹時,會怎樣去幫助他們呢?我們必須看見,幫助聖徒就是建造;為了要建造就需要材料。神聖建造的材料不是別的,乃是三一神。所以,我們自己必須先經歷三一神。我們必須經歷父神、子神、靈神。如此,在我們自己的經歷裏就會有材料。然後我們去探訪並與聖徒們交通,就會知道該供應甚麼,並以甚麼來供應。我們會領悟,供應別人惟一的路,乃是憑著三一神,並以三一神來供應。建造乃是將基督作為那靈供應給人,使他們能以基督來建造。我們必須非常清楚這件事。
將近二千年來,在基督教裏有許許多多的教訓。憑著神的憐憫和主宰,我接觸過許多不同的基督教團體。我生在基督教裏,長在基督教裏,也在基督教裏受教,我變得厭惡基督教。我看過一種基督教,那是一種異端的宗教。我又到過另一種基督教,那是有正派教訓的宗教。然而,過了許多年,我從來沒有得著建造,因為沒有出於神的東西作到我裏面來。反而,我只得著一些教訓,就如但以理九章的七十個七,是由七個七、六十二個七、以及末一個七所組成;末七分為兩部分,各有四十二個月。我們還計算年、月、日的數目。這就是我所受的教導。我也學了許多關於尼布甲尼撒夢中的大人像,頭是金的,胸膛和膀臂是銀的,肚腹和腰是銅的,腿是鐵的,腳是半鐵半泥的,還有十個腳指頭。我學到這是代表巴比倫、瑪代波斯、希臘、和羅馬帝國,十個腳指頭是十國。我對這一切的教訓厭煩了。這些沒有將任何出於神和基督的東西供應給我們。
建造基督身體正確的路,就是使徒所採用的,乃是憑基督,藉基督,並在基督裏,以基督作一切來建造。建造的路乃是將基督供應到人裏面。然後這些人衰減,而主基督擴增。祂擴大成為一切,我們成為無有;這就是以神的增長而長大。我喜愛『神的增長』一辭。神在我們裏面增長了多少?在作為召會的我們中間,神的增長有多少?這不是在於教訓或恩賜,乃是在於神自己。
我很喜歡詩歌第三百九十四首,是由宣道會的創辦人宣信(A. B. Simpson)所寫的。第一節說,『前要的是祝福,今要主自己;前要的是醫治,今要主而已。』醫治者與醫治是不同的。我們可能得著醫治,卻沒有醫治者。只要我們有醫治者,我們就有了一切。同樣的,有恩賜是膚淺的,而得著賜恩者是更深、更扎實的。只要我們有賜恩者,就無須擔心恩賜,就像利百加嫁給以撒,就承受了以撒所承受的一切。我們需要領悟,我們建造信徒和召會,不是憑著別的,而是憑著三一神自己。
新耶路撒冷乃是整本聖經的終極總結。在約翰福音裏我們看見主耶穌是許多項目。祂被施浸者約翰介紹為神的羔羊和新郎,祂也是光、生命、道路和一切。新耶路撒冷乃是基督作一切之包羅萬有的具體表現。在新耶路撒冷裏,基督是羔羊,祂也是新郎,要娶新耶路撒冷為新婦。在新耶路撒冷裏,基督也是光、生命、道路、和真理(實際)。新耶路撒冷是基督一切所是的具體表現。
我們再讀約翰福音,可以找出基督所是的許多項目。然後我們來到新耶路撒冷,就會發現這一切項目都在那裏。主所是的一切,都在新耶路撒冷裏。約翰福音裏主所是的每一個項目,都在新耶路撒冷裏,作為主耶穌之所是包羅萬有的具體表現。這意思是說,主所是的一切,都已經作到並建造到蒙救贖的人裏面,與他們調成一個。整本聖經所記載的終極圖畫,乃是一個建造,作為基督一切所是的具體表現。這就是神的建造。
希伯來十一章十節、十六節,和十二章二十二節,說到新耶路撒冷。舊約的聖徒,像亞伯拉罕、以撒和雅各,都盼望有分於屬天的城,新耶路撒冷,就是那座有根基的城。這座有根基、屬天的城不是一個物質的地方,乃是一個建造,一個活的組成,由所有蒙救贖的人在神裏面,藉著基督,並憑聖靈所組成。
十一章四十節說,『因為神為我們豫備了更美的事,叫他們若沒有我們,就不能完全。』這真是奇妙的經節!屬天的城若是一個物質的地方,是客觀的,且在蒙救贖之人的外面,只能為他們所期待,聖靈就不會在這一節說,我們新約聖徒,使舊約聖徒得以完全。若沒有新約的聖徒,舊約聖徒就不能完全。舊約聖徒可以比作身體;若是沒有腿、手臂和手,就不是個完全的身體。身體的上半身需要下半身纔能完全。舊約時代的聖徒僅僅是聖城的一部分;若沒有新約的聖徒,聖城就不能完全。舊約的部分需要新約的部分纔能完全。藉著這一節我們能看見,聖城不是一個在蒙救贖之人以外物質的地方。反之,蒙救贖的人乃是這聖城的組成成分,這聖城是所有蒙救贖之人的組成。
十二章二十二至二十三節說,『但你們乃是來到錫安山,來到活神的城,屬天的耶路撒冷,來到千萬天使整體的聚集,來到名字記錄在諸天之上眾長子的召會,來到審判眾人的神這裏,來到被成全之義人的靈這裏。』眾長子的召會是新約聖徒的組成,他們的名字已經記錄在諸天之上。他們不是在天上,只是名字被記錄在諸天之上。義人是舊約的聖徒。二十四節繼續說,『來到新約的中保耶穌這裏,並來到所灑的血這裏,這血所說的比亞伯的血所說的更美。』
這幾節說到來到八個項目這裏。有些人可能會爭議說,既然屬天的耶路撒冷是第二項,新約的聖徒作為召會是第四項,而舊約聖徒,義人,是第六項,所以新耶路撒冷必然是聖徒之外的東西。然而,我們若是仔細的讀這些經節,就知道這些項目乃是屬於同一個建造的『磚塊』。比方說,主耶穌是第七項,主的血是第八項;血是出於主耶穌的。同樣的原則,新約的聖徒和舊約的聖徒,乃是聖城新耶路撒冷的『磚塊』;新耶路撒冷又包括錫安山。
所以,新耶路撒冷不是一個物質的地方,而是人的組成,由所有蒙神救贖,以神並在神裏面建造起來之聖徒所組成,作為一個居所,使神得著滿足和安息。這由啟示錄二十一章得著證實,那裏說新耶路撒冷乃是由以色列十二支派的名字,和羔羊十二使徒的名字所組成的。(12,14。)這是由所有蒙神救贖之人組成的,他們在神裏面並以神建造在一起,成為神的建造。在這個建造裏,神是蒙救贖之人的滿足,他們也是神的滿足。這個建造是神與人相互的安息和滿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