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篇 神的奧祕就是基督

讀經:

歌羅西書二章一至十節。

在歌羅西一章,使徒保羅給我們看見,神的旨意是要基督作我們的一切。這一位基督,乃是眾聖徒的分;(12;)並且祂是包羅萬有的,神所是的一切都在祂裏面,(19,)萬有都是在祂裏面、藉著祂並為著祂造的,並且在祂裏面得以維繫。(16~17。)不僅如此,召會是出於祂,祂是身體的頭;(18;)救贖也是在於祂。(14。)祂乃是這樣一位包羅萬有者。

使徒保羅受神安排,專一出來盡職,為著將這關乎基督的道講得完備。他為此勞苦,盡心竭力的奮鬥、作工,為要叫人領會這歷世歷代以來所隱藏的奧祕;這奧祕就是神要使基督進到人裏面,作人今日的生命和將來榮耀的盼望。使徒保羅的奮鬥、作工,就是為將這一位基督傳給人;他用全般的智慧勸戒、教導人,要把人在這位基督裏,帶到完全成熟的地步,好呈獻給神。(25~28。)

到了二章,使徒保羅加重的說,好像他是重複他所說過的,不過換了另一種說法罷了。他在二章沒有講說新的東西;他在二章所講的,有的在一章已經講過。譬如一章十九節說,『一切的豐滿,樂意居住在祂裏面。』到了二章,他就重複這話說,『神格一切的豐滿,都有形有體的居住在基督裏面,』(9,)並且說,『一切智慧和知識的寶藏,都藏在祂裏面。』(3。)使徒在二章的確是重複了一章的話,不過他的重複,是發揮他在一章所說的。所有作話語出口的弟兄們都要看見,這就是使徒們,特別是保羅講道的方式。他的講道總是重複的,不過在重複裏再發揮、加多他所已經說過的。我們再讀這兩章聖經就看見,使徒保羅不太注重段落,他乃是重在內容,重在整個事實;因為基督太豐富,太包羅萬有,所以無法用一篇信息一次將祂述盡說竭。因此,保羅說了一點,就回頭再說,並且有更多的發揮。

神的奧祕就是基督

在歌羅西一章末了,保羅說,『我們宣揚祂,是用全般的智慧警戒各人,教導各人,好將各人在基督裏成熟的獻上;我也為此勞苦,照著祂在我裏面大能的運行,竭力奮鬥。』(28~29。)到了二章開頭,他又說,『我願意你們曉得,我為你們和那些在老底嘉,甚至所有在肉身上沒有見過我面的人,是何等竭力奮鬥。』(1。)這很明顯是重複第一章的話。在二章裏,他竭力奮鬥作甚麼呢?就是『要叫他們的心得安慰,在愛裏結合一起』,(2上,)但這還不是目的,目的乃是:『以致豐豐富富的在悟性上有充分的確信,能以完全認識神的奧祕,就是基督。』(2下。)使徒竭力奮鬥,是要信徒能彀完滿的認識神的奧祕,就是基督;不是星星點點、局部的認識,乃是豐豐足足、充分的認識這個奧祕。

神的奧祕就是神的故事,神的講究,神的內容,神的所是,神的意義,神的講解。神是太奇妙、太奧祕了,所以神的的確確是個謎,是個奧祕。使徒告訴我們,基督就是神的故事,神的講究,神的內容,神的所是,神的意義,神的講解。換句話說,若是沒有基督,就沒有神;若沒有基督,就沒有神的內容,沒有神的實際。若是不認識基督,就不認識神,因為神一切的講究,神的意義都在於基督;基督就是神的意義,基督就是神。

簡單的說,基督是神的定義,是祂向我們講明神,向我們宣告神,是祂將神完全帶給我們享受。神之所是的一切,統統都在祂裏面;祂就是神的講究。我們要看見,我們所信的這位救主耶穌,祂不僅僅是我們的救主,祂就是神的奧祕,神的講究,祂就是神的一切。神所是的一切豐滿,統統都在祂裏面。這需要我們豐豐富富的在悟性上有充分的確信,能以完全認識神的奧祕,就是基督。

『神的奧祕就是基督』,這對青年人來說,很容易記得,但對他們卻可能只是一個道理。這需要他們在悟性上有充分的確信,有一個充足、確實的憑據,確確實實知道神的奧祕就是基督,神的講究就是基督。比方,我們聽福音的時候,一聽見主耶穌,就信了祂,也就接受祂作救主。我們信的明明是主耶穌,接受的也是主耶穌,結果在我們這人裏頭,卻得著了神。這意思是,耶穌是神的講究。我們是向耶穌禱告,接受主作救主,但結果卻是得著了神。所以從我們的經歷中,有一個確實的憑據,耶穌的的確確是神的奧祕。我們接受耶穌,就得著神;我們若不要耶穌,就沒有神。這是一個確據,不是只在道理上知道,乃是在經歷中有個東西印到我們的悟性裏。在我們的領會、悟性裏,有一個很深刻的東西,叫作充分的確信。

我們如何知道基督是神的奧祕呢?我們一求告主,一相信主,一接受主,我們就得著了神,所以基督就是神的奧祕。我們都可以見證說,我們愛的是主耶穌,但是愛來愛去,我們就愛神了。這豈不是一個證明,一個確據,耶穌就是神,基督就是神的奧祕?我們聽的是耶穌的話,順服的是耶穌,結果我們裏面覺得神喜樂了;這證明耶穌就是神的奧祕,耶穌就是神的講究。從我們的悟性裏有個充分的確信,能有把握的告訴人說,耶穌就是神的奧祕,神的講究。並且我們還可以說,如果我們不要耶穌,就不會得著神;我們若不要耶穌,就永遠沒有神,因為神根本不在耶穌之外。

一切智慧和知識的寶藏,都藏在基督裏

二章三節說,『一切智慧和知識的寶藏,都藏在祂裏面。』這話是對智慧派說的;智慧派專講智慧和知識。當初在召會中,智慧派的智慧是個大攪擾,所以,保羅寫這封書信,告訴他們說,真智慧和真知識不在智慧派裏,乃是在基督裏。神的神聖智慧和知識,都藏在基督裏面;有了基督纔有智慧,有了基督纔有知識。基督並不是智慧派所能比的,智慧派的智慧是人的智慧,人的知識;基督乃是神的智慧,神的知識。智慧派乃是四大文明古國,埃及、巴比倫、波斯、希臘四個外邦古國,和希伯來宗教哲學的集大成。當初智慧派人的智慧,就是把埃及、巴比倫、希臘、波斯的哲學匯合在一起,加上一點希伯來人的宗教。這當日攪擾召會的智慧派,是人知識的發明;然而真知識、真智慧乃是神的,一切智慧和知識的寶藏,都藏在基督裏。有了基督,纔有真智慧;有了基督,纔有真知識。

要學習這個道是很容易的,但要如何證明基督是我們的真智慧、真知識,卻不容易。比方,我們這個人若是不愛主,不經歷主,不享受主,無論我們怎麼聰明,怎麼有智慧,我們的智慧都是屬人的,總是差的。若是我們真愛主、喫喝主、享受主、經歷主,是個與主有交通的人,我們裏頭就有主自己作我們的智慧和知識。從這時起,我們對事情能認識得明白透亮,遠超過其他人。然而,絕不要驕傲,這是因為我們有主。

我們裏面有一種知識,一種認識,這認識是從主來的,也就是主自己。少年人常作糊塗事,愛鑽牛角尖,這表明他們沒有知識,沒有智慧。然而,他們若天天愛主,與主有交通,享受主,就絕不至於作糊塗事。林前二章十五節說,『屬靈的人看透萬事。』得著基督作真智慧、真知識的人,甚麼事就都看透了;不僅今世的事、連來世的事都看透了。所以,不要叫人小看我們年輕,我們若是裏面有基督,就看透了今世、來世,連永世都看透了。地上的人都只看到眼前的一點,但我們能看到永世。基督就是我們的眼光,我們的智慧,我們的知識。

若是我們沒有基督,我們的同學、同事糊塗,我們也糊塗;但我們若得著基督,就會發現他們真愚拙。因著基督開了我們的竅,祂就是我們的智慧,我們的知識。我們若是享受基督,我們對世俗、人情就能看透、看穿;若是沒有基督,我們便是個糊塗、瞎眼、黑暗的人。沒有基督的人是『坐牢』、『坐監』的,因為完全被地上的事物捆綁。無論我們如何窮究一切的學問、哲理,所得著的不過是一點點。保羅說,那些都是世上的蒙學,(西二8,)並不是大學,基督纔是大學。

保羅說,『一切智慧和知識的寶藏,都藏在祂裏面。』(3。)神的智慧和知識,都藏在基督裏;因為當日在召會中有智慧派的智慧和知識攪擾,所以保羅纔講出這句話,作為對比。智慧派所講的智慧和知識,怎能和基督相比?前者所講的是出於人,基督卻是出於神;人所講的是有限的,基督卻是無限的,祂就是神自己作智慧和知識。我們若是愛主,天天喫主喝主,與主交通,基督就會成為我們的真智慧、真知識。

所以,神的奧祕是基督。神的講究,神的意義,神之所是,神的故事都在基督裏,其中所藏的就是智慧和知識。今天,人若除去智慧、知識,就像草木一樣,與貓狗沒有兩樣。人所以和木頭、花草、動物不同,就在於那些都是無知無識的,只是供人欣賞、享受、使用罷了。地上的走獸也許兇猛,人卻有從神來的智慧和知識,能彀管理牠們。

以我們日常生活的穿衣為例,我們基督徒要能穿著得體,需要有真知識;我們不是僅僅照中國人、美國人的規矩穿衣,或照日本人、菲律賓人的文化,乃是照著靈穿衣。我們在靈裏就是在基督裏;我們裏面享受基督,與基督有交通,很自然的,我們就有一個非常適中的感覺,知道我們應當怎樣穿著。這是穿衣的知識。我們若是裏面真正有了基督,即使是年輕姊妹,也知道該怎樣妝飾自己,並且那個妝飾的知識不是教導出來的;反之,那個妝飾的知識就是基督自己,結果我們就能經歷基督作我們的妝飾。

同樣的,我們對待父母的智慧,也是基督自己。我們與基督交通,經歷基督,享受基督,結果基督在我們裏面,就成為我們的智慧,使我們對待父母,能彀合宜得體,並能叫他們實在得著益處;這就是基督作了我們的智慧。

我們必須把這個帶到日常生活中,藉著禱讀主話享受基督。到了一個時候,這位包羅萬有的基督,自然會在我們裏面,成為我們的智慧,使我們知道如何對待父母,如何在婚姻的事上作選擇,如何待人接物,如何行事為人。這都不是外面規條的教導,而是裏面這位活的基督,作我們的智慧,作我們的知識。祂也是我們對神的態度;我們對神該如何,不是根據外面的教導和講論,乃是根據這位基督在我們裏面,叫我們知道神的旨意。祂也給我們知識,叫我們知道該如何事奉神,如何執行神所託付我們的事。我們必須把這個帶到經歷中,而不是僅僅知道而已。

保羅在二章四節接著說,『我說這話,免得有人用花言巧語欺騙你們。』花言巧語就是智慧派所講那些動聽的言語,和哲學的話語。今天我們若是沒有對基督的認識,而去聽王陽明的道,那對我們就是花言巧語;雖然很好聽,裏面卻沒有基督,沒有實際。這不是說王陽明的道不好,也不是說哲學家的理論不對。王陽明提倡明明德,要發揮人內心之明,這是很好,但沒有基督。從人的眼光看,那些哲學、儒學、理學家所講的都是正確的,不能算是迷惑人的;但從基督的眼光看,那卻是迷惑人的,因為都是叫人遠離基督,離開基督,沒有基督。

屬靈的變化

五節說,『我在肉身裏雖然離開,在靈裏卻與你們同在,歡喜看見你們整齊有序,並堅定的信入基督。』堅定的信入基督,就是不離開祂,不在祂之外去注意別的哲學。六節說,『你們既然接受了基督,就是主耶穌。』在全本聖經裏,這幾乎是惟一直接說到接受基督的經節。約翰一章十二節有類似的話:『凡接受祂的,就是信入祂名的人。』神把主基督給了我們,我們就接受了。神的旨意是把基督給我們,作我們的一切,作眾聖徒的分,而我們已經接受了基督。要知道,信了主耶穌就是接受了主;信就是接受。

林後三章十七節說,『主就是那靈。』我們乃是用我們的靈接受祂,好像吸入空氣一樣。我們接受空氣是用鼻子呼吸;我們接受主,就像作屬靈的深呼吸,把屬靈的空氣接受到我們裏面。我們信主,乃是把主接受到我們裏面作我們的救主。主是靈,我們敞開我們的靈,主就進到我們靈裏。因此,我們要敞開我們的靈,用靈將主耶穌這位活的靈,接受到我們裏面。當我們禱告時,不要用頭腦禱告,要從我們深處,對主說,『主阿,我承認你是我的救主,我接受你作我的救主。主阿,我向你敞開,求你進來。』只要你肯真心向主認罪,而這個認罪是根據你裏面一個定罪的感覺,一個憂傷痛悔的感覺,那就是良心起作用了。你這樣良心起了作用,認罪懊悔,從自己裏頭禱告主耶穌,那就是敞開你的靈。主耶穌就是那靈,當你這樣禱告時,祂就進到你裏面,碰著你的靈,你的靈就得著祂。從那時起,你裏面就起了響應,有了故事,發生變化,證明你裏面有主耶穌。

我們靈裏原來沒有主耶穌,但從我們悔改、認罪,向主敞開自己,接受主耶穌作我們的救主起,主這位活的靈就進到我們裏面。我們靈裏就起了變化。在我們靈裏有了一個新的元素,就是主耶穌;活的靈加到我們靈裏,我們這人裏面就起了變化。若是我們每一個人信主,都是遺傳的,或者是父母教出來的,那就不靈,因為沒有起屬靈的變化。我們必須檢視自己,我們裏頭到底有沒有起過屬靈的變化,有沒有主耶穌這位活的靈,作為新的元素,加到我們裏面。

從我們悔改認罪,禱告主耶穌那一刻起,主耶穌這活的靈就進到我們靈裏,我們裏頭就起了變化。我們越禱告主,裏頭就越起變化。然而,有許多父母都很虔誠,把他們的孩子教成小基督徒,不是從神生出來的,而是教出來的。這樣,那些孩子裏面就沒有起過真實的變化。真實的變化乃是主加到我們裏面所起的作用。比方,我們喜歡看電影,主就在我們身上作出一些故事,叫我們裏面受攪擾;並且這些作用不是只有一次,而是多次在那裏起作用;那就是主的靈進到我們靈裏所起的變化。有時我們說了一句不合宜的話,裏頭就覺得不對了;有時作了一點不討主喜悅的事,裏頭就有了攪擾;這都是主的靈在我們裏面攪動我們,證明我們裏頭有主。

我們既然都接受了主,就得自己檢視一下,到底在我們裏面,有沒有起過屬靈的變化?若是從來沒有過,就算是沒有得救。我們需要將自己向主敞開,讓主來碰著一次。我們不能再這樣混下去,必須作個檢查,問問自己,到底裏頭有沒有真的起過作用;或者自己對主的認識,是出於父母的教導,自己沒有選擇的餘地,只好信了。我們都需要從裏面向主敞開,主會親自遇見我們。

在基督裏行事為人

歌羅西二章六至七節說,『你們既然接受了基督,就是主耶穌,在祂裏面已經生根,並正被建造,且照著你們所受的教導,在信心上得以堅固,洋溢著感謝,就要在祂裏面行事為人。』若是我們已經接受了主耶穌,就當在祂裏面行事為人;如同以色列人進了迦南,接受了迦南美地,就應在迦南美地上生活行動。基督是我們生活的範圍,我們要在祂裏面行事為人。

有人問說,『基督徒可不可以看電影?』我們就要問:『你能不能在主裏看電影?』你若能在主裏看電影,就可以看。你若說,『我一看電影,就跑到主外面去了。』那麼電影就不可以看,因為電影是在主之外。所以,無論甚麼事,凡是在主裏面的都可以作,凡是在主之外的都不可以作。要在主裏面行事為人,主就成為我們生活的範圍;主乃是我們今日的迦南美地。以色列人進入迦南地以後,他們的生活行動就在迦南地的範圍裏。當他們甚麼時候從迦南地出去時,他們就錯了,就被擄離開本地。所以,我們既接受了主耶穌,就當在祂裏面行事為人,無論作甚麼都當在主裏面。主不僅是我們的生活,祂更是我們生活的範圍。

『在祂裏面行事為人』,意思是以基督為我們的範圍;基督實實在在是我們的迦南地。祂不只是我們的家,我們的國,祂就是我們行在其上的地土,我們乃是活在祂這範圍裏。我們生活在祂裏面,行動在祂裏面,所以,絕不要從祂裏面出去。不要管哲學、理論怎麼說,因為我們乃是活在基督裏;不管別人如何引誘,或有甚麼花言巧語,我們全都不在意,只管活在基督裏。基督是我們的範圍,這就是保羅的意思。

在祂裏面生根,並正被建造

七節說,『在祂裏面已經生根,並正被建造,且照著你們所受的教導,在信心上得以堅固,洋溢著感謝,就要在祂裏面行事為人。』這裏把我們當作植物,把主當作我們的地,我們的土壤。主就是我們的土壤,祂就是我們的迦南地;我們如同樹,已經生根在祂這土壤裏,現今正在那裏建造。一棵小樹扎根在土裏,怎樣纔能成為一棵大樹?乃是藉著吸取、吸收土壤裏的養分和豐富;越是吸收土壤裏的豐富,這棵小樹就越被建立起來。我們在基督裏面生了根,也在祂裏面被建造,並且長大起來。我們的長大不是單獨的長,而是與別人一同長,並且建造在一起。

一面是在生根,一面是在建造;一面是一棵樹在扎根,一面是一個建築物被建造。這個思想貫徹聖經,從開頭直到末了。在聖經開頭,創世記二章說到生命樹,(9,)然後說到有一道河,從伊甸流出來滋潤那園子,並且從那河中產生金子、珍珠、紅瑪瑙。(10~12。)這些寶貴的材料都是為著建造。到了新約,林前三章九節說到:『你們是神的耕地,神的建築。』這裏明說我們一面是神的農作物,是神耕種的田地;另一面又是神的房屋,是祂的建築物。是神的農作物,就需要長大;是神的建築物,就需要被建造。聖經裏一直有這兩個觀念,這是聖經裏兩個基本的思想;一個是生長,一個是建造。到啟示錄我們看見,新耶路撒冷城裏也有生命樹。(二二2。)所以在聖經中,一貫的思想是一棵樹、和一座城。樹是扎根問題,城是建造問題;一棵樹生長,一座城建造。在我們裏面,一直是生長、建造的故事;在主裏面生長,在基督裏建造。

歌羅西二章八節說,『你們要謹慎,恐怕有人用他的哲學,和虛空的欺騙,照著人的傳統,照著世上的蒙學,不照著基督,把你們擄去。』人的哲學、理論,無論講得多好,對我們都是欺騙,不照著基督,乃照著人的傳統。智慧派所教導,從巴比倫、埃及、波斯、希臘傳下來的傳統,乃是世上的蒙學,能把我們擄去。這些能迷惑人,欺騙人,甚至將人擄去。

九節說,『神格一切的豐滿,都有形有體的居住在基督裏面。』神格一切的豐滿,就是神之所是的彰顯,乃是有形有體的居住在基督裏面。今天我們若要享受神,享受神一切的豐富,就需要摸著基督。所以,十節接著說,『你們在祂裏面也得了豐滿。』換句話說,祂就是我們的一切。

我們要看見,基督是神的奧祕、神的講究、神的故事、神的所是、神的一切,也是神的定義、神的內容。神格一切的豐滿,都在這位基督裏面;一切智慧和知識的寶藏,也都藏在這位基督裏面。今天,這位基督已經賜給我們,作了我們的分;我們已經接受了祂,祂就是我們的迦南美地。所以,我們要在祂裏面行事為人,在祂裏面生活行動。神已經把我們擺在祂裏頭,我們在祂裏面生了根,現今我們就當在祂裏面長大、建造。不要受任何外面的哲學欺騙;這一切,包括基督教裏許多的道理,都是花言巧語,要把我們從基督裏帶出去,叫我們離開基督。所以,不要理會那些花言巧語,不要聽那些講解,乃要知道神格一切的豐滿,一切智慧和知識的寶藏,都藏在基督裏。

故此,我們要在這裏持守基督,持定基督,在祂裏面堅固、扎根,在祂裏面長大、建造;其他的事我們一概不管。我們乃是在祂裏面得著豐滿,學習停留在祂裏面,與祂有交通,與祂接觸,藉著禱讀祂的話,享受祂。這樣,我們就要長大,並且同被建造;結果我們滿足了,祂也滿足了。

一九六六年十二月二十七日講於菲律賓碧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