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羅在以弗所一章的第一個禱告,乃是聖經裏一個重大的禱告。在本篇信息裏,我們要來看另一個重大的禱告,就是保羅在三章十四至十九節的第二個禱告。
十四至十五節說,『因這緣故,我向父屈膝,在諸天裏以及在地上的各家族,都是從祂得名。』保羅的禱告這開頭的話是深奧的,人很難對此有充分的領會。父是『在諸天裏以及在地上的各家族,都是從祂得名』的一位,這指明父是整個宇宙中—在諸天裏以及在地上—一切可命名者的源頭。孩子出生時,父母為他命名。他們給孩子命名,證明他們是孩子的源頭。我們主耶穌基督的父,乃是這宇宙中萬有都從祂得名的父,祂是萬有的源頭。萬有都是本於祂而出。(羅十一36。)祂是萬有獨一的源頭。
在以弗所三章十六節,保羅繼續禱告說,『願祂照著祂榮耀的豐富,藉著祂的靈,用大能使你們得以加強到裏面的人裏。』首先我們要來看,神榮耀的豐富是甚麼。保羅在一章的禱告裏,用了『祂在聖徒中之基業的榮耀,有何等豐富』(18)這個發表。我們看見,神的榮耀乃是神自己得著彰顯。當神隱藏起來,沒有人能看見祂;但當神彰顯出來,那彰顯就是祂的榮耀。
我們可以用電為例來說明榮耀。當電燈關掉,電雖然還在,卻沒有『得著榮耀』。當電燈打開,光就從燈裏照耀出來;這照耀就是電的榮耀。我們可以說,電的榮耀就是電的照耀。當電照耀時,那就是電的榮耀。神的榮耀就是神自己照耀出來。(參林後四6。)當神照耀了,那照耀就是祂的榮耀。神的榮耀(就是神自己彰顯出來)有許多方面;這些方面就是神榮耀的豐富。在諸天裏以及在地上的各家族都彰顯神到一個程度。他們在不同方面,並以不同的程度彰顯神時,就有神榮耀的豐富。
保羅禱告說,願父神『藉著祂的靈,用大能使你們得以加強到裏面的人裏』。神是全能者,只有祂有真正的能力。我們需要神藉著祂的靈,用祂的大能使我們得以加強到裏面的人裏。在這節經文裏,裏面的人就是我們這人最內裏的部分,也就是我們重生的靈。這指明神藉著聖靈使我們得以加強到我們的靈裏。神乃是照著祂榮耀的豐富,藉著祂的靈,用大能使我們得以加強到裏面的人裏。我們裏面的人就是我們重生的靈,有神的靈住在其中。(約三6,羅八16。)日復一日,我們需要禱告,求父照著祂榮耀的豐富,藉著祂的靈,用祂的大能,使我們得以加強到我們的靈裏。
在以弗所三章十七節上半保羅禱告說,『使基督藉著信,安家在你們心裏。』按照保羅的禱告,基督不僅僅安家在我們靈裏,更進而安家在我們心裏。基督安家在我們心裏,是基督住在我們靈裏之後,進一步的事。我們蒙重生後,基督就住在我們靈裏。(提後四22。)然而,當我們被神加強到我們裏面的人裏,基督就有立場從我們的靈擴展到我們的心。我們的心是由魂的各部分—心思、情感、意志,加上靈的主要部分—良心—組成的。這些是我們人內裏的各部分。當基督安家在我們心裏,祂就浸透我們的心,從我們的靈擴展到我們的心裏。藉此基督不僅住在我們心裏,也安家在我們心裏。
許多英文聖經譯本將以弗所三章十七節上半譯為:『使基督可以住在你們心裏,』但『住』這個動詞不彀有力。這裏希臘原文所用的字,源自『家』這字。這字更好的繙譯是『安家』。因此,我們更喜歡將這裏原文的發表譯為:『使基督藉著信,安家在你們心裏。』換句話說,基督從我們靈裏擴展到我們心裏,結果我們的心就成了基督的家,而基督以我們的心為住處。當基督安家在我們心裏,祂就佔有我們的心,擁有我們的心。結果,祂不僅在我們靈裏,也在我們心裏。
我們得以加強到裏面的人裏,就使基督有立場安家在我們心裏,擁有我們整個裏面的人。因此,我們成了基督的住處。基督是我們的生命,我們成了祂的住處,祂的家。無疑的,我們信徒有基督在裏面。(羅八10,林後十三5。)但問題是:基督是客人,還是主人?換句話說,我們的心是我們的家,還是基督的家?當我旅行時,我常在不同的家裏作客。雖然接待我的主人常鼓勵我說,『把這裏當作自己的家,』但我知道我沒有權利把他們的家當作自己的家,因為我只是客人。
我們需要得加強到這樣一個地步,使基督能安家在我們心裏。這意思是說,我們裏面的人全部的管理權都要轉移給基督。我們需要將我們的心所有的管理權都轉移給基督。當一項資產轉移給新主人時,其所有權狀必須轉移。我怕我們許多人甚至到今天,還沒有將我們心的所有權狀轉移給基督。我們需要告訴主說,『主阿,我將我的靈、我的心、以及我這人的每一部分都轉移給你。從現在起,我不是房主,你是房主。我不是主人,你是主人。這是你的家,不是我的家。從現在起,我對自己沒有主權。所有權狀不在我手裏,乃在你手裏。』
我們需要問自己是否與主辦過這種交涉。我多次辦過這種交涉。頭一次我非常籠統的作這事,但後來我發現,我為自己保留了我心的一個小角落。於是我告訴主:『主阿,甚至這小角落我也轉移給你。』然而,幾年後,我發現我還為自己保留另一個隱藏的角落。那時我說,『主阿,甚至這隱藏的部分我也轉移給你。』
當神藉著祂的靈,用祂的大能,使我們得以加強到裏面的人(我們的靈)裏,我們就願意讓基督安家在我們心裏。我們會絕對向基督敞開,將全人給祂。我們會說,『主阿,我沒有隱藏甚麼,也沒有為自己保留甚麼。我心的每一部分都是敞開的。請來擁有我的心,佔有我的心,並完全的掌管我的心。』那時,主就能在我們裏面安家,因為祂有權利,並且有立場。
保羅禱告,願基督藉著信,安家在我們心裏之後,繼續禱告說,『叫你們在愛裏生根立基。』(弗三17。)我們也許講說許多關於在生命裏長大以及召會建造的事,但我們需要領悟,我們將立場和權利給主,使祂能安家在我們裏面之前,我們無法長大。基督能安家在我們心裏之前,我們不可能在愛裏生根立基。嚴格說來,生根與長大不同;但在實際上,生根與長大非常有關,因為我們越生根,就越長大。我們越在基督這土壤裏生根,就越吸收祂的豐富。我們生根於其中的土壤乃是基督。(西二6~7。)當基督能在我們裏面安家,祂就成為我們最好的土壤,我們就能深深的生根於祂。結果,日復一日,我們就吸取基督的豐富作為營養。在這樣的光景中我們就長大。我們的長大在於我們在基督裏生根。我們要深深的在基督裏生根,就需要將自己獻給基督,就是將一切的立場和一切的權利交給基督。我們需要讓祂據有我們。然後,祂就成為我們的一切,我們就深深的生根在祂裏面。如此我們就長大。
一面,我們是神的『植物』;另一面,我們是神的建築。(參林前三9。)我們是神的植物,需要生根為著長大;我們是神的建築,需要立基為著建造。我觀察過許多基督徒的光景,就領悟他們沒有立基,沒有根基,沒有基礎;原因是他們仍持有他們裏面之人的所有權、主權。只要我們將自己把持在手中,就很難立基。當我們將自己交給基督,將我們心裏所有的權利和完全的立場給祂,祂就要完全的據有我們。然後,我們就要全然在基督裏立基。我們在祂裏面立基之後,就會被建造。
使徒禱告願信徒在愛裏生根立基之後,就禱告願他們『滿有力量,能和眾聖徒一同領略何為那闊、長、高、深』。(弗三18。)在原文,譯為『領略』的辭,是很有力的辭;這辭的意思是『領會,追求以據為己有』。因此,這辭在此含『據有』之義。我們不僅需要認識基督,並且需要據有基督,並享受基督。我們需要和眾聖徒一同據有基督、享受基督、並分享基督。
在這節經文裏,闊、長、高、深乃是基督的量度。按照保羅的禱告,我們領略基督的量度,不是憑我們個人,乃是『和眾聖徒一同』。基督是包羅萬有且無限無量的,祂需要眾聖徒來領略祂。在我們自己裏面,我們太有限,太微小了。單憑自己,我們無法完全領略基督;我們需要與眾聖徒一同領略基督。
當我們將自己交給基督,並讓基督在我們裏面得著立場,使祂能佔有我們,我們就自然而然渴望過召會生活。從前我們太個人主義了。我們不喜歡與別人一起禱告,或與別人一同聚集。我們不信任別人,對別人也沒有多少興趣。但當我們被基督接管,祂就能在我們裏面安家。這使我們真誠的渴望與聖徒交通,並與聖徒在一起。在這樣的光景中,我們就能和眾聖徒一同領略包羅萬有的基督。
沒有人能測度宇宙的闊、長、高、深,因為宇宙是無法測度的。宇宙的量度就是基督的量度。基督是長,基督是闊,基督是高,基督是深。基督的長、闊、高、深是無限的。當我們被基督佔有,我們就能和眾聖徒一同領略無限的基督。我們需要禱告,好被帶進這樣的經歷裏。
在十九節保羅繼續禱告說,『並認識基督那超越知識的愛,使你們被充滿,成為神一切的豐滿。』在此保羅說,基督的愛超越我們的知識。基督是無法量度的,祂的愛也是這樣,因此,是超越知識的愛。然而,我們能藉著經歷愛而認識這愛。
這種經歷的結果就是我們被充滿,成為神一切的豐滿。當基督安家在我們心裏,當我們滿有力量,能和眾聖徒一同領略基督的量度,並藉著經歷而認識祂那超越知識的愛,我們就被充滿,成為神一切的豐滿。神的豐滿就是基督的豐滿,也就是召會,基督的身體,作神團體的彰顯。(一22~23。)
『神的豐滿』這辭含示,神所是的一切豐富,已成了祂的彰顯。在新約裏,豐滿是豐富得著完全而有的彰顯。神的豐滿是我們享受神豐富的結果。當神的豐富,就是基督那追測不盡的豐富,(三8,)給我們新陳代謝的吸收到裏面,就將我們構成基督的豐滿—基督的身體,就是召會,作祂豐滿的彰顯。這彰顯在一章二十三節是基督的豐滿,但在三章十九節是三一神的豐滿。基督是三一神的具體化身,祂的豐滿就是三一神的豐滿。
保羅禱告的目標乃是神的豐滿,這豐滿是神與我們全人調和的果效。我們照著保羅的禱告所描繪的經歷三一神,結果我們就完全被神浸透、浸潤,並與神調和。這就是神的經綸,(一10,三9,提前一4,)這也是神終極的目標。我們僅僅謙卑、忍耐、或對人有愛,是不彀的。我們需要將自己交給基督,讓祂佔有我們,在我們裏面安家。這樣,祂就有立場浸透我們,並且我們要和眾聖徒一同領略基督是何等的無法測度,基督是何等的無限,以及祂的愛是何等超越知識。至終,我們要被充滿,成為神的豐滿。神所是與所有的一切,將是我們的分。我們要與祂的豐富調和,因而成為祂的豐滿,祂的彰顯。這是基督徒真實的經歷。
在以弗所書保羅的第一個禱告是求啟示的禱告,第二個禱告是關於經歷的禱告。在以弗所書前半部,使徒向我們啟示基督之於我們的所是,以及祂為我們所作成的。關於這事,我們需要有啟示、異象、和屬天的悟性。因此,使徒就著這需要為我們禱告。保羅向我們說明基督之於我們的所是,以及祂為我們所作成的之後,就幫助我們明白如何經歷基督。以弗所書後半部,與我們照著這卷書前半部的異象而生活行動有關。因此,使徒在三章為我們獻上第二個禱告;這是關於經歷的禱告,願我們完滿的經歷基督。
總結我們前面所說的,保羅在他求經歷的禱告裏求父,就是宇宙中萬有的源頭,照著祂榮耀的豐富,藉著祂的靈,用大能使我們得以加強到裏面的人裏。我們若得著這樣一位榮耀之神的加強,就自動將立場給基督。這樣,基督就能安家在我們心裏,據有我們全人,並以祂自己浸透我們。結果,我們就深深的生根在祂裏面,以祂為豐富的土壤,從祂吸收一切豐富的供應和滋養。我們如此在基督裏生根,就得以長大;我們也會在基督裏立基,使我們被建造。這樣,我們就能和眾聖徒一同完滿的領略、據有、享受、並有分於基督。我們會認識基督那無限、追測不盡、無法測度的量度,我們也會領悟基督那超越知識的愛。至終,我們就被充滿,成為神一切的豐滿。我們將是裏面每一部分都滿了神豐富的人,結果使我們成為神的豐滿,神的彰顯。我們會被神浸透、浸潤,並與神調和。這是我們所需要的經歷。這就是神的經綸,這就是神的目標,也是我們必須『命中』的神的『標的』。我們要為此禱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