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經歷歌羅西書中的基督作神的奧祕(三)

讀經:

歌羅西書二章六至十二節。

在本篇信息中,我們要來看經歷歌羅西二章六至七節裏基督是神的奧祕:『你們既然接受了基督,就是主耶穌,在祂裏面已經生根,並正被建造,且照著你們所受的教導,在信心上得以堅固,洋溢著感謝,就要在祂裏面行事為人。』這兩節包含四個非常重要的辭:接受基督、在祂裏面行事為人、已經生根、並正被建造。

接受基督

甚至我得救多年以後,還不知道『接受基督』這辭。然而有一天,我讀到一本倪柝聲弟兄所寫的書,他說相信基督等於接受基督。(約一12。)這對我是相當新的思想。從那時起我就領悟,相信耶穌不僅僅是在人的心思裏,決定要信曾有一個名叫耶穌基督的人,祂死在十字架上,擔當世人的罪,從死人中復活,並升到天上。我看見相信基督就是將作為那靈的基督接受到我們的靈裏。今天主在那靈裏,甚至就是那靈自己。(林前十五45下,林後三17。)因此,我們相信祂,就是將祂這靈接受到我們的靈裏。(羅八16,林前六17,參約四24。)

在基督裏行事為人

我們接受基督以後,必須在祂裏面行事為人。『行事為人』這辭很平常,但『在祂裏面行事為人』這話非常特別。孔子能叫他的門徒在他裏面行事為人麼?教授能叫他的學生在他裏面行事為人麼?沒有人能叫別人在他裏面行事為人。惟有基督能說這樣的話。

那麼這話是甚麼意思?在基督裏行事為人是甚麼意思?在基督裏行事為人可比喻為住在某個國家。正如我住在美國,照著同樣的原則,我也住在基督裏。我是基督之國的公民。凡不是基督的事物,對我都是外來物。我不領會基督以外的任何事;哲學對我是外來物,犯罪對我是外來物,甚至行善也是我不領會的事。我不是受努力行善所管治。我所領會的一切乃是基督;基督是我的國,基督對我是一切。這就是在基督裏行事為人的意思,這也是使徒寫這封書信時的思想。

保羅寫歌羅西書的時候,歌羅西的信徒正被許多美好的事物打岔離開基督。結果,他們不是在基督裏行事為人—他們不是『住在他們自己的國家』,乃是被帶進『外國』。他們有些人已被帶進哲學的國,並受哲學管理;另有人已被帶進屬世知識的國,並受那知識管治。使徒回應這情況,似乎告訴他們:『你們不該被帶離基督。你們既然接受了基督作你們的生命和國度,就必須憑祂而活,並在祂裏面行事為人。』

我初次來到美國時,聽見人彼此說,『嗨!』我初次聽見覺得很驚訝。然而,我在美國住了一些時間,就習慣這種說法,甚至我自己也這樣說。『嗨』是美國人的措辭,是用美國人的腔調在美國人的氣氛裏說的。這發表適合於美國,但你若要在臺灣或香港說這話,人會以為你非常奇特;這發表不適於這些地方。同樣,許多時候我們聽傳道人釋放信息,我們察覺其中所用的某些字眼不該用於傳福音。最近,我繙譯一些詩歌時,也有這感覺。我留意到在某一首詩歌裏用『天堂』這辭,這辭不適合於神的國。我們乃該使用住處、家、殿、和居所這樣的辭。某些辭對神和基督的國是不適當的。

倪弟兄非常注意這原則。大約三十年前,我有很長的時間與他在一起。在那段時間,我幾乎天天與他在一起;每當我們在一起,總是有許多關於主的工作、聖經、和各種屬靈之事的交通。我們對於我們在信息中所要用的措辭、發表、字眼或辭句,也有相當多的交通。在這交通裏,倪弟兄常常會說,『弟兄,那個字用於神的國並不正確。』用適合於神國的字,只是一個很小的例子,說明甚麼是在基督裏行事為人。作為神國—這國就是基督自己—的公民,我們必須過適合於基督的生活。基督是我們的生命,祂也是我們的國。因此,我們必須學習在祂裏面行事為人。

在基督裏生根

歌羅西二章六至七節告訴我們,我們接受了基督,我們應當在祂裏面行事為人;七節啟示,我們也在祂裏面已經生根。我們在基督裏已經生根的事實啟示,我們與祂有一種非常特別的聯結與聯合。我們已經以生命的方式栽種在祂裏面,這樣,我們就從祂吸取我們一切的滋養和供應,正如植物從土壤吸取一切的滋養和供應。我們領悟我們在基督裏已經生根麼?我們有基督是我們土壤的思想麼?我們都需要看見,我們好像在基督裏已經生根的小植物,這樣藉著祂的滋養和供應,我們就會長大。

歌羅西書裏所題到的這一切項目—接受基督,在基督裏行事為人,以及在基督裏生根—都是向我們啟示基督。這些都是充分認識基督的各方面。因此,我們必須研讀並思想其中所敘述並揭示基督的各方面。我們接受了基督是甚麼意思?我們如何接受祂,我們在那裏接受祂?不但如此,在基督裏行事為人是甚麼意思?我們是如何在基督裏生根?這些項目告訴我們關於基督的甚麼?我們接受了基督,這事實啟示基督之於我們乃是我們的生命;我們必須在基督裏行事為人,這事實揭示基督也是我們的國,祂是我們在其中生活並行事為人的領域;我們在基督裏已經生根,這事實指明基督是我們的土壤,是我們吸取一切滋養和供應的源頭。基督若不是生命,我們如何能接受祂?基督若不是國,我們如何能在祂裏面行事為人?基督若不是我們的土壤,我們如何能在祂裏面生根?我們若花時間思想這些事,那靈會給我們啟示。結果,我們會多而又多的認識基督,也會得著對基督更充分的啟示。這會使我們跳起來讚美主!讚美主,祂對我們是如此豐富!

在基督裏被建造
建造在於長大

歌羅西二章六至七節的思路非常特別。這兩節告訴我們,我們已經接受了基督,我們可能期待接下來的辭句會告訴我們要持守祂。但這裏卻說,我們既然接受了基督,就要在祂裏面行事為人。我們接受了基督,就應當在基督裏行事為人。然後七節告訴我們,我們在基督裏已經生根,並且在祂裏面正被建造。似乎說我們在基督裏已經生根,在祂裏面正在長大更為合理;但這節不是說正在長大,乃是說正被建造。我們在基督裏已經生根,在基督裏正被建造。

在基督裏被建造是甚麼意思?在基督裏生根和被建造之間有甚麼關係?我年輕剛信主時,不領會被建造的意義。我知道石頭怎樣用於房屋的建造,但我想:『我如何能被建造?』至終我領悟,要領會這樣一段聖經,需要花許多時間尋求主的意思,並且需要思想聖經裏說到這些事的其他經文。

其中一處說到這些事的經文在林前三章九節,這節說,『因為我們是神的同工,你們是神的耕地,神的建築。』這節與歌羅西二章七節相呼應—我們是神的耕地與我們在基督裏生根有關,我們是神的建築與我們正被建造有關。作為神的耕地,我們必須在作我們土壤的基督裏生根以長大;作為神的建築,我們必須被建造。這兩節都啟示我們是神的植物和神的建築。那麼,長大與建造之間的關係是甚麼?我們生根和被建造如何能結合為一?這些問題的答案可見於彼前二章的兩節經文。二節說,『像纔生的嬰孩一樣,切慕那純淨的話奶,叫你們靠此長大,以致得救。』這是說到我們的長大。然後五節接著說,『也就像活石,被建造成為屬靈的殿。』這節將長大與建造結合在一起。我們是正被建造的石頭,但我們是活石—長大的石頭。作為活石,我們長大;我們長大時,就被建造在一起。一面,我們在長大;另一面,我們正被建造在一起。我們是那些接受了基督的人,必須在作我們國度的基督裏面行事為人;我們是那些在基督裏已經生根的人,必須長大以被建造。這是保羅在歌羅西二章六至七節裏的思想。

從我們剛剛看過的經文,我們能看見長大是為著建造,建造是長大的結果。我們在基督裏長大,就與別人同被建造。沒有長大,就沒有建造。我們說到召會的建造,必須記得召會真正的建造,就是所有弟兄姊妹的長大。我們藉著長大被建造在一起。因此,我們若沒有長大,就絕不能被建造在一起。

最近在與一些弟兄們的交通裏,我得悉他們對建造的領會。照著他們的領會,信徒都是建造的材料;聖靈使用某人聚集他們,並將他們『堆積』在一起,他們就被建造在一起。這是完全錯誤的。召會的建造不是某種工作的結果,乃是基督的生命在我們眾人裏面長大的結果。歌羅西書裏這些章節非常強調基督的生命。(參三4。)倘若我們當中沒有基督生命的長大,召會就不可能在我們當中被建造。

建造在於變化

我們在天然的情形裏,不是用以建造召會的材料。在我們天然的情形裏,我們不是石頭,我們僅僅是泥土。我們是用地上的塵土造的,因此我們在天然的情形裏僅僅是泥土。(創二7,林後四7。)那麼我們如何從泥土,達到能為著建造召會使用的石頭?路就是藉著將一種元素接受到我們裏面,使我們被變化,使我們的性質改變。在化學裏,常常把一種元素加上另一種,就在那種元素的性質上產生改變。我們開始都是泥土,但有一天我們接受了基督。基督進到我們裏面,我們的性質就開始改變。我們不是立即從泥土變成石頭,乃是我們接受了基督,就開始變化的過程,藉此我們在性質上漸進的改變。這過程的關鍵就是活基督。我們越活基督並經歷基督,基督就越在我們裏面長大;基督越在我們裏面長大,我們就越從泥土變化成石頭。惟有作為石頭,我們纔能為著召會的建造被建造在一起。

許多時候某些弟兄姊妹似乎被建造在一起。然而,一些時間過去以後,就顯明他們沒有真正被建造在一起,因為他們基本上都還是泥土。你若拿幾塊泥土,把一些膠水塗在上面,並把泥塊黏在一起,你也許以為你在作建造的工作,但至終你會發現你在欺騙自己。只要有水滴落在你已黏合的泥塊上,泥塊就會瓦解,你建造的工作也就歸於無有。所有的聖徒若一直是泥土,即使他們似乎被建造在一起,一旦有『水』落在他們身上,他們所謂的『建造』也就消失了。

惟有那些已被變化成活石的人,纔能建造在一起。活石藉著一同長大而建造在一起。人身體裏的骨頭可說明這點。人若折斷了一根骨頭,只要兩段骨頭固定在一起,大約一個月以後就會長回來。骨頭會藉著長在一起而被建造在一起。我們是接受了基督的人,必須學習以基督作我們的生命,並讓基督的生命天天在我們裏面擴增。我們若認識基督是生命,每天從祂接受我們一切的滋養和生命的供應,我們就會一同長大,並且在基督裏被變化成活石,使召會得著建造。

我們要建造在一起,我們這人有一個特別的部分,必須變化成石頭,那就是我們的魂,包括我們的心思和情感。常常一位弟兄與我交通,十分鐘後我自己裏面就曉得,這位弟兄的心思只是一塊泥土。他的整個頭腦和他所想到的一切,都是『塵土的』、天然的、屬亞當的;他的心思還沒有被變化。在這樣的弟兄能與別人同被建造以前,他必須在基督裏更多長大;他必須使他的心思變化成基督的形像。姊妹們的情形也常是這樣,她們的情感像一塊泥土。有時候姊妹們來與我交通,她們甚至一句話還沒有說,就哭起來。她們的情感就像一塊會迅速溶解的泥土。有一次,一位姊妹在對我說話的時候開始哭泣,我就試著對她說親切的話鼓勵她,藉此給與她所期望的同情;我這樣對她說話的時候,忽然她的情感變了,她就笑了起來。在僅僅十分鐘之內,她的情感就經歷這樣大的改變。這是泥土。泥土會迅速改變,並迅速溶解。我們的心思若仍是天然的,我們的情感也像世人的情感一樣自由,我們就絕不能與別人同被建造。我們的心思和情感需要從泥土變化成石頭。

聖經提供好幾個在魂裏被變化之人的例子,其中一個例子是亞倫。亞倫的兩個兒子死在主面前,主吩咐摩西告訴亞倫不要哭。摩西把這話告訴亞倫,雖然亞倫的兩個兒子死了,但他接受這話,沒有哭。(利十1~3,6。)這表示他是一個嚴格管制情感的人。我信使徒保羅也是這樣的人。你想保羅經歷嚴重的苦難時,他若到你這裏來,會帶著眼淚來麼?我不認為他會這樣。你若在這樣的時候接觸他,我信你甚至看不出他的情感深受激動。他的情感會完全在他的管制之下,乃是扎實、堅固、剛強的,好像一顆鑽石或寶石。即使他神奇的蒙主拯救,我也不信他會笑得過分。保羅這人的情感已從泥土變化成石頭。

雅各也是在情感上被神得著的人。當他聽見他兒子約瑟還活著的時候,我們從他對這消息的反應方式,就能看見這點。他失去了親愛的兒子多年,並不知道兒子活著或死了。然後有一天,雅各其他的兒子從埃及回來,帶著約瑟還活著並成了全埃及地位最高之人的證明。我若是雅各,聽見這樣的消息會跳上跳下,並且喜樂瘋狂。我會很高興,我的兒子約瑟活著,並且我會想要立刻去看他。但我們讀聖經,曉得雅各不是這樣反應。雅各聽見約瑟還活著的消息,他當然很喜樂,但他沒有過度興奮。他的反應非常平靜;事實上,他看起來甚至幾近冷淡。此外,他聽見這消息以後,立刻到別是巴去獻燔祭給主,並為著他到底該不該下埃及,尋求主的意思。當然雅各很喜樂,但他沒有過度興奮,他的情感在管制之下。這不是雅各的情感,乃是以色列—被變化之人—的情感。

你要與其他的弟兄姊妹同被建造,基督就必須在你的情感裏得著地位,並佔有你的情感。你的情感若是這樣天然,這樣容易激動,並且這樣容易受傷,你就很難與其他的弟兄姊妹同被建造。你會頭一天對他們高興,第二天就對他們不高興。因此,你必須讓主在你的情感裏長大,並變化你的情感,使其不再是天然的,乃是屬靈的。

得著這變化的路就是要越過越愛主。藉著愛主,我們就會得著智慧和屬靈的悟性,我們的心思和情感也會得更新,從天然的變化成屬靈的。愛主使我們認識主,當我們真認識主,我們在情感上就不再這麼容易激動或受傷。弟兄姊妹怎樣對待我們並不要緊;不管他們怎樣對待我們,我們仍是一樣。倘若他們善待我們,我們在情感上是那樣;倘若他們惡待我們,我們在情感上也是一樣的。主會佔有我們的情感,並加以管制。我們的情感不再會是泥土,而會是寶石。結果,我們就能與其他的弟兄姊妹建造在一起。

屬靈的長大不是個別的事

既然召會是藉著信徒的長大得建造,我們就必須思想另一件與我們的長大有關的事。作為在基督裏的信徒,我們都需要長大。然而,我們必須清楚,屬靈的長大絕不能是個別的。建造召會的長大絕不能是個人主義的,或向其他肢體獨立的。沒有一個肢體能分開、獨立、或個別的長大;真正屬靈的長大總是團體的。身體的肢體乃是團體、集體、並共同的長大。因此,我們若渴望長大,就需要使自己與身體其他的肢體聯結;我們越長大,就越覺得需要使自己與別人聯結。這是身體的律和身體的原則。我們絕不能違反這律,違反這原則。你若違反這律,就絕不會長大。你若是獨立和個人主義的,就不會長大。任何與身體分開的肢體都會死去,而死的肢體是無法長大的。因此,我們若渴望在生命裏真正的長大,建造基督的身體,我們就必須使自己與其他的肢體聯結,在身體裏與他們一同長大。

我們對基督的經歷,基督的生命在我們裏面的長大,以及基督自己與我們的調和,使我們成為適合神建造的材料。離了這些事,我們就絕不能被使用來為著神的建造。除非我們有基督的元素加給我們,不然我們仍是一塊泥土。我們需要基督在我們裏面增加並擴展,從我們這人的一個角落到另一個角落—從我們的心到我們的心思,從我們的心到我們的情感。因此,我們必須讓基督在我們裏面一直增加並擴展。

今天有許多基督教的書籍題到召會的建造。然而,我所讀過說到建造的書,對這事沒有正確的領會。建造不是基督教工作的結果。召會不是藉著某種工作,企圖把信徒帶在一起而得建造的。召會惟有藉著在生命裏的長大,纔能得建造。惟有眾信徒天天經歷基督作生命,並讓祂在他們裏面增加並擴展,使他們在祂裏面長大,召會纔得著建造。任何說到召會建造的信息、書籍或文字,都必須強調經歷基督作生命。若不然,就是虛空、無用的談論,是絕對行不出來的教訓。我們必須記得,召會的長大在於信徒的長大。離了這個長大,就沒有召會的建造。

我們既然接受了基督作我們的生命和一切,就必須在祂裏面行事為人,以祂為我們的國度,我們屬靈的範圍。我們既然在基督裏已經生根,就必須在祂裏面長大,好與別人同被建造,成為神的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