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 路加福音—神要人作正確的人

讀經:

路加福音二章十四節,十章三十三節,五章二十九至三十二節,七章三十七至三十八節,五十節,十九章五至十節,十一章二十七至二十八節,十四章二十五至二十七節,三十三節,十八章一節。

主耶穌為人如何對待人

本篇信息我們要來看主耶穌為人的第二方面,就是祂如何對待人。主耶穌出生的當晚,有牧羊人在野地聽見天使讚美神說,『在至高之處榮耀歸與神,在地上平安臨及祂所喜悅的人。』(路二13~14。)這兩句讚美的話,就把主耶穌在地上為人時,對神與對人兩面的原則都說出來了:對神,就是叫神得榮耀;對人,就是叫人得平安。叫神得榮耀,就是將神顯耀出來。祂所以能如此,乃因祂整個的生活都是把神活出來;祂每作一件事,人都感覺到神的味道,也都看見神的光景。

人看見電燈發光,就是看見電在電燈裏顯耀出來,這個顯耀就是歸榮耀給電。我們的主在地上時,實在是神的一盞明燈,祂身上所顯耀出來的就是神的形像,也就是神的照耀;這就是祂在地上為人榮耀神。

主耶穌為人對待人的原則—叫人得平安

至於主耶穌在地上為人如何叫人得平安?得平安到底是甚麼意思?從聖經的啟示和我們的經歷來看,主叫人得平安有兩面的意義。

主叫人得平安的兩面意義
叫人與神和好

主叫人得平安的第一面意義,是叫人與神和好。神和人之間有絕對的關係,神造了人,人是神的造物;這是造物者和受造者之間的關係。但人在神面前犯了罪,就破壞了人和神之間的關係。所以,從人的良心說,我們在神面前沒有平安;從神公義的律法說,神必須定人的罪。

世人無論作了甚麼不對的事,都會在良心裏感覺有虧。只有那些自欺的人,纔說自己良心無虧。這等人若在深夜捫心自問,他們的良心會說話。這種從良心發出的聲音,說出人在神面前沒有平安。不僅如此,人將來還要在神的寶座前,受公義的審判。難得有一人,臨終時能安然離世。我們豈未聽見或看過,有些親友活著時,宣稱自己是個君子,但臨終時就為自己曾作過的事懊悔、難過?有人甚至把妻子兒女喊來,對他們說,他從前對不起某人,盼望死後,他們能為他彌補虧欠。這說出人因著有罪,裏面就失去平安。主耶穌來解決這個不平安,就叫我們與神和好,使我們良心得平安。

叫人裏面得滿足

主叫人得平安的第二面意義,是叫人裏面得滿足。世人無論多麼位高權重,裏面常是不滿足,總覺若有所缺。那些有名望的人,當他們轟轟烈烈作事業、興高采烈居高位時,可能不會覺得有所缺。但有一天,當他們稍微放鬆自己,安靜下來時,裏面就會感覺不滿足。這個不滿足,就是人缺乏平安的另一面原因。良心的定罪使人不平安,心裏的不滿足也使人不平安。主來了,不僅除掉人的罪,叫人的良心在神面前得平安,並且還叫人得著神自己。人一接受主耶穌,神的靈就進到人裏面,人就有了神的同在。人裏面有了神的同在,就滿足了。

主所賜的平安是兩面的,一面是除掉罪,叫我們與神和好;另一面是得著神,叫我們得滿足。當我們沒有信主時,我們有罪而沒有神,所以我們良心不平安,心裏不滿足。一個沒有得著主耶穌作救主的人,他的罪未得赦免,裏面也沒有神,這樣的人是沒有真正平安的。他生存在世,醉生夢死,只圖一時的快樂,麻木沒有感覺;他也不覺得自己是如何的不平安;但到了危急關頭,或生重病時,他纔發覺裏面沒有平安。這是人沒有得著主之前的真實光景。

主耶穌來了,乃是要叫我們得平安。不信主的人不理解祂所賜的平安,反以為那是迷信。他們不能理解,為甚麼我們信主的人求告主耶穌的名,與祂有交通,並向祂承認我們的罪之後,我們的良心立刻就平安了。因我們的罪已得赦免,我們已與神和好,對神就沒有畏懼,良心也沒有定罪;我們裏面因此滿有平安。

我們的罪案除掉了,我們也得著了神自己,因此裏面就有平安和滿足。這樣的經歷,不僅剛信主時有,即使信主多年了,每當我們向主認罪時,裏面就平安;同時也覺得主充滿在我們裏面,神與我們同在,因此我們裏面就有平安,也有滿足。

直到今天,每當我跪在主面前,都會得到這兩個結果:一面有平安,一面有滿足。我們無論何時到主面前,與主接觸交通,結果都是叫我們有平安和滿足。平安是因主的血潔淨了我們,除掉我們在神面前的罪行;滿足是因聖靈在裏面與我們同在。這個平安加上滿足纔是真正、完整的平安。

人越得著神並享受神,就越有平安

主叫我們得平安,意思就是祂把我們與神之間的難處、攔阻除掉,而使我們得著神、享受神;我們越得著神並享受神,就越有平安。使徒們寫書信,在問安的話中,常題到『恩典與平安』。(羅一7,林前一3,林後一2,加一3,弗一2,腓一2,西一2,帖前一1,帖後一2,多一4,門3,彼前一2,彼後一2,啟一4。)恩典就是神自己,恩典與我們同在,就是神給我們經歷並享受。平安就是我們享受恩典的結果。當我們經歷神、享受神時,我們的裏面就有平安的感覺。

一面,主藉著把神彰顯出來,叫神得榮耀;另一面,主藉著除去我們在神面前的罪,並叫我們得著神而使我們得平安。除了這平安之外,再沒有真實永恆的平安。這平安能叫我們裏面飽足,並在我們裏面永久存留;這平安能叫我們經過病痛、災難、打擊和折磨,裏面仍然喜樂滿足。這平安在消極一面,除掉了我們和神之間罪的間隔;在積極一面,叫我們得著神作我們的享受。

人恢復了與神正常的關係,就得享平安和滿足

聖經裏有許多例子給我們看見,人因著被定罪而不平安,也無滿足。但人碰著主耶穌,向祂悔改時,人的罪立即得蒙赦免,因而恢復了與神正常的關係;人也得著神進到他裏面,得享平安和滿足。路加七章裏說到主耶穌在一個法利賽人家裏坐席;一個有罪的女人拿著一玉瓶的香膏,來到主耶穌那裏,站在祂背後哭。那個女人不是一個窮女子,但因道德敗壞,良心沒有平安。她來見主耶穌,結果主耶穌對她說,『你的罪赦了。』(48。)又說,『你的信救了你,平平安安的走罷!』(50。)『平平安安的走罷』,直譯,往平安裏走罷。從前她所過的生活是不平安的,她的人生不平安,她的良心也不平安。現在她接受了主,就有了平安,她人生的路也是平安的。她的罪得赦,她得著了神,所以她裏面平安了。

在十五章,那個浪子尚未被主尋回父家時,內心沒有平安;但是當他回到父家後,就得蒙赦罪,與父親和好,立即就平安快樂了。(11~32。)在十九章,主耶穌進了耶利哥,遇見一個人名叫撒該,是個稅吏長,又很富足。這人雖然富足,卻沒有平安。他風聞主耶穌,就想要見祂。這一天主耶穌碰著他了,不是他先來喊主耶穌,乃是主先來喊他的名字。他感到十分驚訝,耶穌怎麼知道他的名字?他就歡歡喜喜的接待主耶穌。

這個罪人立刻有改變,他對主說,『主阿,看哪,我把家業的一半給窮人,我若訛詐了誰,就還他四倍。』(8。)主耶穌說,『今天救恩到了這家。』(9上。)這人因著裏面平安、喜樂、滿足,所以外面就改變了。在二十三章,釘在十字架上的那個強盜沒有平安,但他求告主,蒙主應許他要在當日與主同在樂園裏。這強盜裏面就平安了。(39~43。)這些事例都告訴我們,人一碰到主耶穌就平安滿足了。主耶穌每一次接觸人,都叫人得著這平安。

主耶穌為人對待人的細則
祂最同情人

主耶穌對待人的細則,有三個特點。第一,祂最同情人。有的人並沒有求,祂就來眷顧。在拿因城有一個寡婦死了獨生的兒子。這是人生最悲慘的事,丈夫已經死了,就剩下獨子可倚靠,現在兒子也死了。正出殯時,主耶穌遇見他們。那個寡婦不認識主耶穌,也沒有向祂求告。但主遇見她,就同情她,主動的用祂復活的大能叫她兒子復活。(七11~17。)

十章裏的比喻給我們看見,有個被強盜打得半死的人,給一個好撒瑪利亞人遇著了。這人受傷倒在路旁,猶太人所看重的祭司和利未人路過,看見他,卻都不理睬,棄他而去,反而是猶太人所輕看的這個撒瑪利亞人對他動了慈心。這個撒瑪利亞人就是主耶穌,祂是最同情人的。祂同情人乃是要去掉人的罪而叫人得著神;正如這個撒瑪利亞人給那受傷的人抹上油所豫表的。油豫表聖靈,而聖靈就是神,抹上油就是叫受傷的人能得著醫治,並得著神的靈進到他裏面。(25~37。)

人最可憐的光景,莫過於有罪而沒有神。路加福音給我們看見,所有的罪人都是這種光景,一面是有罪,一面是沒有神。主耶穌來為人解決這難處,除去人的罪而叫人得著神,這就是救恩,這是主耶穌對待人的基本原則。祂同情人這有罪而沒有神的可憐光景。祂同情人,就將人身上的罪除去,並把神賜給人。

祂寬恕人

第二,祂寬恕人。無論人怎樣得罪祂,祂都不記念。人把祂釘在十字架上,祂還能禱告說,『父阿,赦免他們,因為他們所作的,他們不曉得。』(二三34。)祂所以寬恕人,還是根據同樣的原則,為要去掉人的罪,並叫人得著神。

祂來是作人的救主

第三,祂來是作人的救主。祂不僅同情人,寬恕人,更是給人救恩。祂說,『人子來,是要尋找拯救失喪的人。』(十九10。)主耶穌來不僅是作人的教師或榜樣,更是作人的救主。人原來有罪沒有神,祂把人的罪除去,而叫人得著神;這就是祂的拯救。那些滅亡的人、失喪的人,乃是有罪而沒有神的人。反之,得救的人,就是沒有罪而有了神的人;他們的罪除去了,得著神了,這是神莫大的救恩。

罪人得救的比喻大多記載在路加福音裏,給我們看見,主耶穌來作人如何拯救我們這些有罪的人。祂拯救我們,除去我們的罪,並將神賜給我們。你若把這兩點抓牢,再來讀路加福音時,就會有全新的看見。每一次主耶穌接觸人時,祂不是同情人就是寬恕人,或是拯救人。祂拯救人就是要除去人的罪而叫人得著神,結果就使神得榮耀,也叫人得平安。使神得榮耀,是把神彰顯出來;叫人得平安,是把人的罪除去而叫人得著神。這就是主耶穌在地上為人時,如何對待神,以及如何對待人。

主耶穌如何帶領我們作正確的人

主耶穌來作救主,把我們救回歸神,目的是要我們作正確的人。在此,我們要重溫福音書的順序。馬太福音講主耶穌是君王,要把人救到神的權下;馬可福音講主耶穌是奴僕,要把人救到服事神的地步;路加福音講主耶穌是人,要把人救到作正確的人。馬太福音在人身上是解決人主權的問題。馬可福音解決我們在宇宙中該為著神並事奉神的本分問題。當主權和本分這兩個問題解決了,人就能作一個正確的人。路加福音乃是講主耶穌要把我們救來作正確的人。祂如何帶領我們作正確的人,有以下四點:

帶領我們遵守神的話

第一,主耶穌帶領我們遵守神的話。神的話就是神的代表,也就是神的化身。我們遵守神的話,就是遵守神自己,也就是活在神裏面;不僅為神而活,也讓神活在我們裏面。我們與神調和,一直活在神裏面,就是遵守祂話的人。在路加十一章二十七節,主耶穌正說話時,群眾中間,有一個女人高聲對祂說,『懷你胎的和乳養你的有福了。』主耶穌沒有否認這事,但祂說,『那聽神的話而遵行的人,更是有福的。』(28。)這話含示我們要讓神進到裏面,調在我們裏面纔是更有福的。

今天我們這些得救的人,有神在聖靈裏進到我們裏面,與我們調和;祂活在我們裏面,我們也活在祂裏面。當我們這樣與祂聯合,而活在祂裏面時,就是遵守祂的話。主耶穌在十一章所說的話,也證明天主教的錯誤,因為天主教說,馬利亞很偉大,人今天還得拜她,求她。但二十八節說,我們比馬利亞更有福。今天我們若活在神裏面,也讓神活在我們裏面,而在實際生活裏與神調在一起,我們就是遵守神的話,並活在神的話裏。這就是活在神裏面。

帶領我們為主的緣故撇下一切

第二,主耶穌帶領我們為主的緣故撇下一切。祂說,『你們每個人,若不捨棄一切所有的,就不能作我的門徒。』(十四33。)那一天,有好多群眾和耶穌同行,祂轉過身來對他們說,『人到我這裏來,若不恨自己的父親、母親、妻子、兒女、弟兄、姊妹,甚至自己的魂生命,就不能作我的門徒。』(26。)在墮落的基督教和荒涼的召會中,所傳的福音是殘缺軟弱的。他們勸人信耶穌,告訴人信耶穌有好處,不僅現在得福,將來還要上天堂。信耶穌叫人得平安享福樂,這只是福音極小的一部分。我們必須把聖經裏神話語全盤的真理告訴人。路加福音在此就告訴我們,若不撇下一切,就不能作祂的門徒。

我們不能只信約翰三章十六節:『神愛世人,甚至將祂的獨生子賜給他們,叫一切信入祂的,不至滅亡,反得永遠的生命。』我們也該信路加十四章三十三節和二十六節。這幾處都是主的話,你不可只信一面;若是這樣,就證明你太有私心了,你只信符合你口味的那一面。然而,路加福音這一面也告訴我們,若不撇下一切,就不能作主的門徒。我們既信主耶穌的話,就要全面的信。

我們都已得救,但得救後一切就都沒問題了麼?許多人以為,人一信主耶穌,死後就上天堂。這觀念是錯的,是誤導人的。我花了很大工夫來改正人們對死後上天堂的觀念;因為那是騙人的,並沒有這事。約翰三章十六節沒有說到天堂,這話只保證你不滅亡,叫你得著永遠的生命。但你得著這生命後還需要長大成熟,條件就是要撇下一切。

主在馬太十三章撒種的比喻裏講得很清楚,種子撒在四種心田裏,只有一種能長大、成熟並結出果實。(3~9。)人一接受主,罪就得著赦免,不至滅亡,並且有了主的生命。但他若還愛世界、體貼肉體、憑血氣活著,把主的旨意、主的道路都擺在一邊,他裏面的生命就無法長大。不要以為主耶穌流了寶血,替你死了,你的罪已得赦免,就可以不理會信徒還要得勝、跟隨主、出代價這些要求;反而放鬆自己,只求將來上天堂。這不是我們該有的態度。

我們所傳講的是聖經裏真實的話。有一天你見主的面,就知道我們沒有欺騙神的兒女,我們乃是把祂的話全盤的告訴大家。神從未欺騙我們,祂赦免我們的罪,叫我們不至滅亡,並賜給我們永遠的生命;但我們還需要長大、出代價,把那些霸佔、捆綁我們的一切,都藉著禱告並倚靠主的能力,逐一的勝過,好叫祂的生命在我們裏面有機會長大。這樣,我們纔能稱為主的門徒。

正確的人就是活在神裏面,也就是活在神的話裏面,肯出任何代價,把一切都擺在一邊,單純來跟隨主的人。這是福音的另一半,接不接受乃在於你們。傳講是我的責任,今天我已盡責傳講過了。你既已聽見,就要為自己在神面前的態度負責。你當聽聖經的話,若不撇下一切,就不配作主的門徒。我們必須向這話負責。

帶領我們活在神面前

第三,主耶穌帶領我們活在神面前。祂要人常常禱告不可灰心。(路十八1。)祂自己怎樣是禱告的人,祂也願意我們作禱告的人。祂禱告就是活在神面前,祂叫我們禱告,也是要我們活在神面前。我們在每天的生活裏,都需要和神有接觸。我們該是禱告的人,常活在神面前。這樣,我們纔是個正確的人。

帶領我們傳揚罪得赦免而得平安的福音

第四,主耶穌帶領我們傳揚罪得赦免而得平安的福音。人若這樣活在神裏,也肯撇下一切,而常常親近神,就必定是傳福音的人。認真說,一個人要傳福音,就必須具備這三點:活在神的話裏,撇下一切跟隨主,與神有交通並活在神面前。這樣的人纔能隨時隨地把主平安的福音傳給別人。這樣的人就是正確的人。我們若信神,信主的話,就必須全盤接受馬太福音、馬可福音和路加福音裏的話;這三卷都是講國度的要求。等到講約翰福音時,我們還要回頭來看這三卷書。人信了耶穌,有了永遠的生命,就不至滅亡;但還需要長大、成熟。約翰福音說到得生命的一面,馬太、馬可、路加福音則說到生命長大的一面,要長大就需要出代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