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要來看兩處經節,一處是歌羅西一章二十七至二十九節說,『這奧祕的榮耀在外邦人中是何等的豐富,就是基督在你們裏面成了榮耀的盼望;我們宣揚祂,是用全般的智慧警戒各人,教導各人,好將各人在基督裏成熟的獻上;我也為此勞苦,照著祂在我裏面大能的運行,竭力奮鬥。』第二處是,林後四章一至二節及五節:『因此,我們既照所蒙的憐憫,受了這職事,就不喪膽,乃將那些可恥隱密的事棄絕了,不以詭詐行事,也不攙混神的話,只將真理顯揚出來,藉以在神面前將自己薦與各人的良心。…因為我們不是傳自己,乃是傳基督耶穌為主,也傳自己為耶穌的緣故,作你們的奴僕。』
在這幾處經節,保羅不僅給我們看見,神那歷代隱藏的奧祕,也給我們看見包羅萬有的基督;實在說來,保羅更給我們看見,使徒們是如何的盡職,完成神在地上那奧祕的工作。他在歌羅西一章二十七節說,『這奧祕的榮耀在外邦人中是何等的豐富,就是基督在你們裏面成了榮耀的盼望。』有的譯本繙作『基督在我們裏面』;這是兩種古卷,都有其道理。一面,『你們』是指新約的讀者;另一面,『我們』是指當時的使徒們。保羅接著說,『我們宣揚祂,是用全般的智慧。』保羅用一切的智慧宣揚基督;他的傳揚不是一種方法,也不只是一種話語,而是多重、多面又多方。他用盡一切智慧,不僅傳揚,並且警戒各人,教導各人,要將各人在基督裏成熟的獻上。
『成熟』這字,包括完全、完整,也包括長大成人。在希臘文裏,這個字基本的意思是長大成熟。甚麼時候,你長大成熟,你就完全了,也就完整了,這是保羅在這處經文的用意。他將基督傳給人,是盼望人有一天長大成熟,完全也完整。完全是沒有差,完整是沒有缺;成熟是完完全全,沒有差,也沒有缺。好比一塊寶石,裏頭若有瑕疵,就不完全;若是缺一角,就不完整。這塊寶石裏頭必須是純淨的,也是純全無疵的,這就叫完全。然而完全還不一定完整,必須是方整或圓潤,一點殘缺也沒有,纔叫完整。完全又完整;這乃是長大的一個結果。所以,保羅說,要把眾人這樣的獻給基督,也就是在基督裏成熟的獻上。這是保羅服事人至終的目的。
在二十九節,保羅接著說,『我也為此勞苦,』保羅在此不是說作工,乃是說勞苦。勞苦,就是辛辛苦苦的作一個不太容易的工作。凡是勞苦的工作,都是不太容易的;容易的工作,就不需要勞苦。保羅勞苦,是『照著祂在我裏面大能的運行』。甚麼樣的大能?是在我們裏頭起作用,一直運行的大能。不僅如此,保羅還說要照著這個大能,竭力奮鬥。『竭力奮鬥』,在希臘文是一個字,用在奧林匹克運動會比賽,運動員的許多掙扎、苦鬥、摔跤,裏面還帶著打仗的意思。主耶穌在約翰十八章說,『我的國不屬這世界;我的國若屬這世界,我的臣僕必要爭戰…。』(36。)奮鬥就是這樣的爭戰。所以,這是一個很重的字。
我們知道,人都是願意享樂,不願意受苦。然而,我們今天服事基督,不是坐著花轎去服事。沒有這樣的事,也沒有這樣一個花轎。新約裏的保羅,他乃是竭力奮鬥,像運動場上的一個競賽者;(林前九26~27;)若是鬥拳,他一定不要打空氣;若是奔跑,他一定要跑在前頭;若是舉重,他一定要舉得高挺。這些都在奮鬥之內。猶大書三節,保羅囑咐信徒,要為那一次永遠交付聖徒的信仰竭力爭辯。這給我們看見,不僅要奮鬥,還要為信仰爭辯;這些都包括在奮鬥之內。
主耶穌在馬太二十五章說了一個比喻,說到諸天的國好比人要往外國去,就叫了自己的奴僕來,把他的家業交給他們,有的得了五他連得,有的二他連得,有的一他連得。後來主人回來了,那得到一他連得的,是個保守的人,就到主面前說,『主阿,你看,你這一他連得,完完整整的在這裏,我替你保守著,沒有失掉一點。我知道你是個忍心的人,沒有撒種的地方要收割,沒有簸散的地方要收聚;我就害怕…。』主說,『一點都不錯。你既知道我是個忍心的人,沒有撒種的地方要收割,沒有簸散的地方要收聚,那你為甚麼不把這一他連得放出去賺利息?為甚麼把牠藏起來?』(14~27。)對那個奴僕來說,賺利息是費腦筋的事;最好甚麼都不要作,甚麼也都不要動。這就完全失去了鬥志。主對這樣的人說,『當把我的銀子放給兌換銀錢的人,到我來的時候,可以連本帶利收回。』(27。)我們若是都願意為主奮鬥,主就會得著許多,甚至是連本帶利的收回。
今天地上是一片荒涼,雖然有所謂一般的福音,但都沒有那隱藏奧祕的福音,沒有基督在我們裏面之高品的福音。為主開荒的確不是一件容易的事,然而,成千上萬的人,在全世界各大洲,等待著人去拯救他們的靈魂,卻是不爭的事實。當我們為主而去之後,那將會是一件榮耀的事。一面,我們無論到那裏都要去收割;因為我們雖然沒有散,主卻已經藉著別人散過了,我們只要去收。另一面,我們要去撒種;撒了種以後,自然會有收成。
我們到美國開工時,就經歷了這樣的事。我們從美國東岸跑西岸,西岸跑東岸,又從南跑到北,北跑到南。三年內,美國差不多給我們跑遍了,並且我們在各地都有收成;這州三、五個,那州五、六個等等。不到二年的工夫,美國各州零零星星的都收割了不少人。所以,當洛杉磯召會一興起,很快的就從幾十人到一百人,從一百人到一百五十人,一百五十人到二百人。這是在一九六三、六四,最多六五年,在美國開荒時所帶進來的。聚會到末了,一個復興進來了;那就是一九七○年,洛杉磯的國際大會。
雖然在六四年的夏季,有往外開展的火燒起,有的要去阿拉斯加,有的要去內布拉斯加等,當時移民的聲浪高漲,令人不知所從;但主清楚給我們知道,暫時還不能往外出去。所以,主給了我們恩典,一同再留三年。這三年實在是個相當美好的時期,眾人都得了許多裝備。
到了七○年,國際特會人數已經超過一千。這一年,大家都要往外移民了。他們大多是讚美、跳躍,並且流著淚,非常捨不得的移民。離開洛杉磯的那一天,他們有些人特地從家裏出來,再到艾爾登會所看一看,經不住流下眼淚。他們在那裏蒙神深恩,得著造就,艾爾登在他們裏頭,實在就是永遠。那一次移民,最少開展出二、三十個地方,例如芝加哥等地。那是一個勢如破竹的移民;不過兩年,主的恢復達到了二、三千人。到了一九七三年特會的時候,會場在洛杉磯會議中心,與會人數三千多,會場裏外可說是人山人海。從那天起,我們裏頭轉了觀念,不能再開這樣的大特會,要開始辦訓練。開大會是敞開的,誰都可以進來,但辦訓練需要審核。所以從一九七四年起,開始有訓練,每年兩次,必須在各召會報名、審核。那就是生命讀經訓練的開始;一路作下來,十三年之久,感謝主,沒有甚麼打岔的。
歷史給我們看見,我們今天所有的乃是寶貝,我們到各地去,儘管放膽。我們初到美國開工時,在那樣大的一個基督教國家,不能說沒有遇到反對;但我們就是持這樣的態度,一路走到今天。所以,並不是沒有反對,而是有諸多諸般的反對;只是每當我們和反對者談話時,我們的態度總是:無論你們說甚麼,我們有寶貝,是你們所沒有的。我們談談,就拿出主所給我們看見的真理,給他們看;我們隨時都能拿出寶貝給他們看。反觀那些反對者,談話的時候,雖然也想拿出寶貝,卻是拿不出來。這是實在的光景。
我們無論年長、年幼,都要認識,我們裏面是有大能的。若是有人想要過舒服的日子,那就容我們告訴你,那是不大可能的。機器若是會說話,也許會要求電停一停,不要砰砰砰,讓機器好好休息幾天,然而電很少有歇息的時候。因此,保羅纔說,要『竭力奮鬥』。一九六三、六四年的時候,美國有位弟兄會的弟兄,來到臺灣,他在臺中遇見一位同是弟兄會的西教士,他們就自然的談論起來。談過話後不久,他說,那位弟兄會的西教士,在臺灣的工作,若是和李弟兄的工作相比,李弟兄的工作是一桶水,而那位弟兄的工作是手指間上的一滴水。這位弟兄說,誰也跑不過我們,誰也沒有我們這樣竭力奮鬥。
我在美國作工二十三年,從沒有度過假,這令美國人很驚奇。因為美國人無論讀書或作事,一年總要度幾次假。他們都覺得我很希奇,整天不停的作工,從沒有安排任何的度假。然而我越讀新約,越懷疑保羅有沒有度過假?即便他外面在度假,他裏面也不會度假的,因為他說,還有為眾召會的罣慮,天天壓在他身上。(林後十一28。)這些話不只是鼓勵我們,更是指給我們一條線,看見保羅在這段聖經裏,不僅給我們看見他有寶貝,甚至這個寶貝成了他裏頭的大能大力,他更給我們看見他的竭力奮鬥。我們若是去度假,這個運行的大能就要向我們告辭了。所以,儘管有個運行的大能在我們裏面,還得我們竭力拼上去,竭力的奮鬥;不怕任何人的反對,只要帶著寶貝,晝夜奮鬥,將這寶貝顯給人看。
保羅在林後四章說,他裏面是有寶貝的,(7,)並且這寶貝今天在他裏頭,不是死沉、死寂的,乃是一個運行、運作的大能。英文為dynamo,電氣上的動力就是用這個字;說出我們裏面的寶貝是滿有動力的。然而,保羅說,他還得要竭力奮鬥,把寶貝拿出來給大家看。我們都讀過他所寫的十四封書信,啟示出真理奧妙的豐富,但這十四封書信的寫作過程,也是經過許多勞苦和磨難的。就如在香港有許多賣珠寶、玉器的店,店裏雖有許多珍品,但店主若是懶惰,門面也一塌糊塗,是沒有人會去購買的。所以,還需要店主把店舖裝修得叫人覺得珍貴、高品,陳列這些寶貝,纔會給人看見是高貴的。這些都是得花上許多工夫的。
我們在各地服事,不要怕艱難,因為我們有寶貝。有了寶貝,再加上勞苦、竭力奮鬥,相信全地都會是我們的。有位猶太弟兄,他原本是作律師的,被主得著後,不僅在美國奔跑,也跑到臺灣來。他不怕任何的反對,只是忠信的帶著寶貝出去,到處顯給人看。許多人都看見,他是在那裏竭力奮鬥。因此有許多年輕人被他得著。所以,不是環境難不難的問題,關鍵在於:第一,我們裏頭有沒有寶貝,有沒有那個運行的大能;第二,我們肯不肯勞苦,肯不肯竭力奮鬥。這兩項若都有,走遍天下到處都會成功。
我們在美國接觸過許多人,尤其是和那些反對的人談過後,他們就覺得對我們很沒有辦法,因為我們是絕對的人—絕對不討基督教的喜悅,絕對跟從並講說聖經的真理。今天無論在遠東,或在美國,不知道有多少人,都在使用我們的材料講道;他們自己也承認說,『解經是脫不出聚會所的範圍。』
保羅出來傳道的時候,是主藉著羅馬帝國打通地中海的周圍。當時,只要是羅馬公民,就可以走遍天下。保羅就是這樣一個人。這個世界經過兩次大戰後,到了今天,都已開放。並且,只要人會說英語,就可以走遍世界。所以,主已經把環境豫備好,現在需要人出去與祂配合。我們只要帶著寶貝,就是新約聖經恢復本,加上我們的勞苦、竭力奮鬥,成功自然是我們的。
全時間服事者在各地,要持續的去叩門,最少一週也能叩得一個人,一個月下來就得四個人;這樣,就有五個人可以聚會。這是興起召會最快之法。在財務方面,不可存心要別人供應,只要有兩隻手就可作事,或是帶點簡單的職業,總是不要倚靠人。今天,在主的恢復裏,有這麼多的召會,不會不供應你們;但你們不可存心靠別人,只要勞苦,竭力奮鬥,就會有結果出來。
我們都知道,生死不在我們手裏。即使是強壯的人,也可能明天就過去了。所以,我們要趁著還有今天,竭力多作主工。懶惰的人,甚麼也得不到;但我們若是殷勤,抓緊時間,機會和成功都在我們手裏。我們裏頭都有寶貝,也都有大能大力;現在所需要的,不是過樂園的生活,乃是要到各地去勞苦,去竭力奮鬥,將神的奧祕作到人裏面,將基督的奧祕照明出去。
林後四章一至二節說,『我們既照所蒙的憐憫,受了這職事,就不喪膽,乃將那些可恥隱密的事棄絕了,不以詭詐行事,也不攙混神的話,只將真理顯揚出來,藉以在神面前將自己薦與各人的良心。』保羅說,不要喪膽。『喪膽』在希臘文含意很廣,是灰心,帶著心灰意冷的意思。所以,我們在各地,要心不灰,意不冷,並且不喪膽。我們領受了這職事,首要的事就是不喪膽。沒有甚麼是可喪膽的,拼上去就有路。並且要『將那些可恥隱密的事棄絕』,我們一面不要喪膽,一面也要有所丟棄,就是將那些可恥隱密的事丟棄。對我們而言,沒有甚麼是不能公開的,都是堂堂皇皇、光明磊落的。我們在眾人面前也罷,在一同配搭的人中間也罷,不隱瞞甚麼事,都是公開,擺在人面前的。因此,我們不喪膽,並且要棄絕那些可恥隱密的事。
還有,『不以詭詐行事。』我們要求主,使我們無論在那裏,都能誇口,我們從來不耍手腕,從來不玩政治。我們可以不贊成,但不可以表面說一套,背後又是一套;那是詭詐行事。詭詐,就好比人用雪遮蓋屍首,結果太陽一出來雪融化了,屍首又暴露出來。所以,人撒了謊,他的謊言沒有不被發現的。
保羅接著說,『也不攙混神的話。』這是主給我們中間一個特大的憐憫。我們不僅不攙混神的話,我們乃是釋放神的話,加強神的話。基督教所以不喜歡我們,也就在這裏;我們對神的話沒有任何的攙混。攙混就如同一杯很純的葡萄汁,不要說攙入壞東西,就是攙了一點水,也是攙混。因此,攙混的意思是,在一件寶貴的東西上,加了一點別的東西;好比葡萄汁,加了一點水;黃金,攙了一點黃銅。我們從來沒有便宜的把真理賣出去,也從來沒有攙混神的話,『只將真理顯揚出來,藉以在神面前將自己薦與各人的良心。』這是要別人的良心替我們說話。我們都該有這樣的經歷。
不僅如此,從五節我們也看見,我們不是傳自己,乃是傳二件東西:一是『傳基督耶穌為主』,一是『也傳自己為耶穌的緣故,作你們的奴僕』。我們出去不要給人一個印象,我們是某某人;我們給人的印象該是,我們是他們的奴僕,傳基督耶穌為主。
主不僅給我們看見神的奧祕,也給我們看見這奧祕不僅在主那一面,也在我們這一面。祂就是我們裏頭那運行的大能;我們雖然不能作甚麼,但我們能配上勞苦,我們能奔跑,甚至跑在前頭。我們可以勞苦作工,竭力奮鬥;我們越奮鬥,主就越給我們加力;所以,我們越奮鬥,就越剛強。我們要在主的加力裏,憑信勞苦的往前。
作為一個人,若是沒有信耶穌,會覺得虛空沒有意義。有人得了博士學位,作了高官,甚或家財萬貫,仍然覺得人生沒有甚麼意思。所以,作人就得要信耶穌。然而,人信了耶穌後,必須要愛主。保羅在林前十六章說,『若有人不愛主,他就是可咒可詛的。』(22。)這話是相當厲害,也是十分實在的。作人就要信耶穌,信了耶穌後,就要愛祂,為祂勞苦。我們若服從這命定,就處處順當;雖然勞苦,卻一點也不覺得;若是沒有勞苦,反而感覺苦惱。這實在是我們的經歷。
特別是作長老的,盼望我們不要再掙扎,想要脫開主所給的軛。主在新約裏,對保羅說,踢犁棒是難的。(徒二六14。)我們不踢還舒服一點,越踢是會越難過的。作長老的都從主領受了託付,那不是一件小可的事,乃是主作的大事。我們若把召會看作是基督教的一個組織,那就無所謂;但我們要知道,這是主的召會,我們在這裏既蒙憐憫,受了這職分,就不能輕看這一切。此外,我們也都看見,我們裏頭是有大能的,現在我們所需要的,就是勞苦、竭力奮鬥。作長老的,若是都能一起勞苦奮鬥,全召會就都會燒起來,動起來。
李常受弟兄於主後一九八七年六月十三日講於臺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