啟示錄二十一章一至三節,九至二十六節,二十二章一至二節。
請我們注意以上所列聖經中的幾件事:(一)在啟示錄二十一章十一節,我們看見這座聖城新耶路撒冷裏的榮耀乃是神的榮耀,而城的光輝如同極貴的寶石,好像碧玉。(二)二十一章這裏三次題到碧玉。頭一次是在十一節,說到城的光輝像碧玉;第二次是十八節,說到牆是用碧玉造的;第三次是在十九節,說到牆的十二根基中,第一根基是碧玉。可見碧玉乃是最重要的。(三)用十二樣寶石所裝飾的十二根基,(14,)有不同的顏色,(19~20,)正如雨後出現的虹一樣。(四)十五節給我們看見聖城有三部分:有城的本身,有城門,還有城牆。然後在二十一節題到『城內的街道』。這裏的街道,原文乃是單數的,證明在城內只有一條街道。(五)二十二節說,『我未見城內有殿,因主神全能者和羔羊為城的殿。』在舊約的耶路撒冷城裏有一個殿,在這個新耶路撒冷城裏沒有殿,神和羔羊自己就是殿。(六)二十三節特別題到光照的問題。(七)在二十二章一節,我們看見這裏的街道還是單數,只有一條。在街道當中有一道生命水的河,這河是從神和羔羊的寶座流出來的。這叫我們知道,在這座城裏頭有神和羔羊的寶座。這個『寶座』,原文也是單數的。因為神和羔羊乃是一體,所以是一個寶座。(八)二十二章二節題到生命樹。聖經一開頭說到人在神面前與神的關係,就題到生命樹,到這裏還是用生命樹來結束。聖經是用生命樹開始,也是用生命樹結束的。神是阿拉法,也是俄梅嘎;祂是初,也是終。(啟二二13。)祂怎樣開始了,也要怎樣完成。
本篇信息我們要更細的來看神的建造。我信我們裏面已經有很深的印象,認識神在宇宙中所要得著的,乃是一個建築。神所要得著的不是一些單個的人,乃是一班和祂建造在一起的人。所以神在宇宙中的工作,不是要造就一個一個單個的人,乃是要把所有蒙恩得救的人,都建造到祂裏面,而成為一體。換句話說,神的目標不是要造就個人,乃是要建造召會。神不是要把你這個人造就得很像樣,乃是要把我們大家建造成為一所房屋。神不是要造就出單個的器皿來,乃是要建造出一個團體的器皿。
弟兄姊妹必須讓主把這個異象照到你裏面。你若把全本聖經從開頭一直讀到末了,你就會看見這個異象是貫通全聖經的。你若單單看聖經某一段,某一節,或者某一句,好像你能找到根據說,神是要造就個人;但是你若把全部聖經從頭讀到末了,你就看見神在宇宙中最終所完成的一個東西,不是散著的許多人,乃是一座新耶路撒冷城。一題到城,我們就知道那是一座建築。這不是一塊一塊的石頭堆在那裏,散在那裏,或擺列在那裏,乃是許多石頭經過建築而建造在一起的。
你看這一座新耶路撒冷城,城門上寫著以色列十二支派的名字,城牆的根基上又有羔羊十二使徒的名字。(啟二一14。)這個含意就是說,十二支派所代表在舊約時代所有得救的人,和十二使徒所代表在新約時代所有得救的人,都在這一座城裏。因此我們看見,所有蒙拯救的人都不是散著的,乃是完全被建造在一起的。在那裏,彼得是一塊石頭,約翰是一塊石頭,雅各是一塊石頭,大家都建造在一起,沒有一個是單獨散在那裏的。這給我們看見,神歷代所要得著的,不是零零星星散著的人。神所要得著的,乃是一個團體,是所有蒙恩的人建造而成的一座城。這是一個極大極重要的原則。
我願意弟兄姊妹注意一件事。在舊約裏,你在任何個人的身上,看不見神的帳幕,你在任何一個家裏也看不見神的殿。只有在以色列眾人中間纔有帳幕,纔有聖殿。這也給我們看見,神不是以個人為目標,神乃是以團體為目標。神所要得著的不是許多的聖殿。神所要得著的乃是被建造而成的一座聖殿。在舊約裏,如何在個人身上,在個人家裏,沒有聖殿,同樣在新約裏,在個人身上,在個人家中,也沒有召會。個人永遠不能成為召會。召會乃是眾聖徒在一個、一個地方,被建造而成的一個團體。
我們不能在這裏說得太多,因為時間不許可。但我必須請求弟兄姊妹接受這一個印象,神所要得著的不是零星的個人,乃是眾人被建造而成的一個建築。神不要一塊一塊的石頭,單獨被雕刻成為可供觀賞的物件,神乃是要將許多石頭建造在一起,而成為一座可供居住的城。所以個人的屬靈在這裏沒有多少的地位,個人的美麗在這裏也沒有多少的地位。我們必須和別人能配得來,和別人能建造在一起。
就是十二使徒都不能單獨。連他們在新耶路撒冷作根基都是相聯的,都不是單獨的。不僅如此,他們的工作也一直是把眾聖徒聯在他們身上,而叫召會得著建造。我很擔心今天有的同工弟兄姊妹是作單獨的工。你的工作可能作得很好,但是和別人一直聯不起來,好像是自己在那裏單獨的作根基;別人不只不能和你聯起來作,甚至別人都不能接著你來作。甚麼地方的召會給你作了一段時間的工,別人在那裏就沒有法子再作了。你所打的根基是單獨的根基,你所作的工作是單獨的工作。你所作的工也許看來很美麗,也像是很屬靈,但是你必須承認,在這裏有很嚴重的問題。我一直說這句話,弟兄姊妹,不管你把一塊一塊的石頭作得多好看,神不要單塊的石頭,神只要一座城。神只要一座經過建造而造在一起的城。這一幅圖畫應該是很清楚的。若是我們到如今還沒有看見,那我們真需要神的憐憫!
所以你千萬不要以為說,只要你個人屬靈就可以了,只要你在神面前個人有追求就可以了。不!你要看見,你必須和弟兄姊妹建造在一起,必須是一塊被建造的石頭。你無論在甚麼地方,總不能作一塊單獨的石頭,最少也要和兩三個弟兄姊妹建造在一起。你在召會中必須和別人是和諧的,是合一的,是聯結的。
有的時候,我的確看見有的弟兄姊妹,既謙卑,又溫柔,真是可愛,就像一塊雕刻得很美麗的玉石一樣。但是另一面,他是從來不和別人建造在一起的。就他個人而論,既不傷人,也不害人,也不得罪人,也不絆倒人,凡事規規矩矩,實在是好。但是看看他和別人相處的光景,卻又是和任何人不聯的。你向他題起這個弟兄,他外面不說甚麼,裏面搖頭。你再向他題起那個姊妹,他外面不發表意見,裏頭也有故事。他完全是獨善其身的,是和任何人不聯的。他真是像一顆不黏東西的玻璃彈珠一樣。他這種光景是非常不正常的。這樣的弟兄姊妹,在召會中定規毫無用處。
請你們不要怪我,這樣的弟兄姊妹,用比方的話來說,就像不生育的孤老一樣。你知道凡是年紀很大,沒有孩子的孤老,都是非常愛乾淨的。你們原諒我,尤其是年紀大的單身女子,常常更是乾淨得古怪。她們乾淨到一個地步,和任何人都不黏在一起,誰也不敢黏她們。那些獨善其身的弟兄姊妹也是這個光景。他們只顧自己在神面前乾乾淨淨,一塵不染,別人死活都不問。所以從屬靈的一面來說,他們也是孤老,沒有屬靈的後代。他們身上沒有一點神的祝福。
但是另一面,在召會中你還看見一班人,他們好像並不那樣屬靈,各方面都很平常,沒有甚麼特色,但是他們身上有建造的光景,他們和任何人都黏得來。就是軟弱的,或是退後的,他們也都黏得來。你看見在他們身上滿了神的祝福,許多人都從他們受到帶領,得著供應。所以在這裏完全是個建造的問題。有建造就有用處,有建造就有祝福。
我們必須看見,神最終所得著的乃是一座城。神最終所得著的不是許多零散的石頭。這一座城,這一個建築,一面說是神的居所,是神的家,一面說又是羔羊的新婦,是基督的配偶。作配偶是比作居所更進步了。我們知道,人固然需要一個家,但家更需要一個配偶。若沒有配偶,就不成為家。所以我們中國人常把結婚叫作成家。一個人沒有結婚,就是沒有家。人結了婚,有了配偶,纔算是有了家。聖經給我們看見,神與人也是這樣互為配偶。神是丈夫,人是妻子。神沒有人是單身的,人沒有神也是獨居的,二者都沒有家。直等到神人二者有了聯結,纔有一個宇宙之家,人有了歸宿,神也有了安息之所。
但召會無論是作居所,還是作配偶,都是團體的。神的配偶不是單個的人,乃是一個團體的召會。我盼望神給我們看見這一個。我們無論是多屬靈,只要我們是單獨的,馬上就破壞了神的居所,破壞了神的家,也破壞了神的配偶。所以基督徒無論如何不能單獨,必須在召會中和別的弟兄姊妹建造在一起。
現在我們要來看,我們如何能知道召會是被建造的。或者說,召會被建造的光景是怎樣。我願意從啟示錄末了兩章的聖經裏,點出幾件事來:
第一點,召會被建造,就有神的同在。啟示錄二十一章說,在新耶路撒冷城內未見有殿,神和羔羊就是城的殿。(22。)我們知道,在舊約時聖殿乃是耶路撒冷的中心。所以這裏神和羔羊作殿,意思也就是說,神和羔羊自己成了城的中心。換句話說,就是神與這座城同在,這座城裏有神的同在。
這給我們看見,那裏有神的建造,那裏就有神的同在。神的同在是隨著祂的建造的。我們的經歷豈不也告訴我們,甚麼時候我們和眾聖徒建造在一起,我們就有神的同在,甚麼時候我們單獨,我們就立刻失去神同在的感覺麼?在上一篇信息中,我曾舉例說到三個人商討傳福音的事。他們討論到傳福音的時間,一個主張在晚上,一個主張在下午,還有一個主張在早晨,大家相持不下。我信好多弟兄姊妹會問:既有這三種不同的意見,那麼到底該聽誰呢?到底該照著誰說的時間傳呢?我現在可以答覆說,要照著有神同在的時間。這就是說,當你們在那裏討論這個問題的時候,你應該問:我堅持晚上七點半這個時間,有沒有神的同在?他也該問:我爭著要在下午四點半,有沒有神的同在?還有一位也該問:我主張在早上六點半,有沒有神的同在?所以那個時間的定規完全該根據神的同在。若是有神的同在,就早晨也好,晚上也好,下午也好,甚麼時候都好。若是沒有神的同在,就無論甚麼時候都不合式。
你若認識這個原則,並且活在這個原則裏面,你在召會裏事奉神的時候,就永遠不會和弟兄姊妹相爭。你知道甚麼時候和弟兄姊妹一爭起來,神的同在就失掉了。你知道神的同在就像一隻鴿子,是經不起你驚動的。你一吵鬧,牠就飛走了。這次我去國外,在好些地方,無論公園裏,甚至馬路上,都看見有許多鴿子飛來飛去,一點不怕人。我們坐在公園裏的時候,就有成群的鴿子來到我們跟前。但若是我們講話大聲起來,牠們就飛掉了。若是我們老老實實的坐在那裏,溫溫柔柔的交談,一隻一隻的鴿子又都來了。弟兄姊妹,當你我一同事奉主的時候,神的同在也是這種的光景。也許你的理由最對,你的主張最好,但就因為你在那裏爭執,聖靈的鴿子就飛走了。
所以我們必須抓牢這一個原則,神的同在乃是一切問題的準則。無論你怎樣作,都必須留意有沒有神的同在。你發表這個意見,有神的同在麼?你說這個話,取這個態度,有神的同在麼?你這樣題議,這樣主張,有神的同在麼?你若是凡事都摸著神的同在,你就看見,在這裏有神作殿,在這裏有神的建造。若是我們彼此相爭,也許我們都是為著主,所堅持的理由也都很對,但是就因著相爭,這裏就沒有神作殿,就沒有神的同在,這一座城也就給我們拆光了。
有一件事叫我非常痛心,就是我難得到一個地方,不聽見弟兄姊妹在那裏批評論斷。我幾乎在每一個地方,都碰到一些弟兄姊妹,向我說批評論斷的話。他們若不是不滿意負責的人,就是見怪作工的人,或者不滿意召會。但有一件事是定規的,不管他們所批評的對不對,所論斷的對不對,先失去神同在的,總是這一些批評的弟兄或姊妹。他們沒有神同在,沒有神作殿。那就是說,在他們身上沒有建造。
我們必須看見,在召會中不是講理由的問題,乃是神同在的問題。召會不是一個法庭,好像你把理由講充足了就上算。不,在召會中誰理由講得越多,神就離開他越遠。就是你的理由有一百分,完全是你的理由,但你越講得厲害,神反而越離得遠。
我再說鴿子的故事。鴿子是不管你理由充足不充足的。牠只看你聲音響不響,樣子兇不兇。你要騙牠是不行的。所以難怪聖經說,鴿子的眼睛是最美麗的。我曾仔細觀察過,牠全身最有本事的地方就是牠的眼睛。人是沒有辦法騙過牠的。那一天我在公園裏,曾經用各種方法想引牠過來。但只要我的手稍微一動,牠就跑開了。等我把手放平,牠又來了。弟兄姊妹,聖靈在我們裏面的同在也是這樣。祂不管你理由怎麼對,祂只看你的態度,看你的存心,看你的光景。在法庭裏面,理由講得越響亮的人就越上算。但在召會中,理由講得越響亮的人,就越喫虧。你越講理由,你就越失去神的同在。請記得,新耶路撒冷城內的殿乃是神自己,神的同在就是這一座城的中心。所以我們在召會中,必須得著神的同在,必須有神作殿,我們纔是被建造的,纔有新耶路撒冷城的光景。
第二,召會若被建造,裏面就有神的寶座,就有神的掌權。在新耶路撒冷城內有神的寶座。這個寶座不光是神同在的問題,還是神掌權的問題。在這一所建築裏,有神的同在,也有神的主權。因著神的寶座設立在這裏,神就能在這裏通行祂的權柄。我們若要知道一個召會是不是被建造的,就要看在他們中間有沒有神的寶座,有沒有神的主權。
有的時候,你到一個地方去,碰到一些弟兄姊妹,你會感覺在他們中間沒有神的寶座,倒有人的寶座。你如果參加他們的事奉聚會,看他們每一個人說話的光景,那真是像坐在寶座上一樣。誰一說話,誰就是在寶座上。這一個話還沒有說完,另一個就搶上來說了。那個味道好像就是說,『你現在從寶座下來,讓我坐上去。』話雖不是這樣明說,但是那個態度,那個神色,就是這個味道。他講完了,另外一個姊妹也說話了。她說,『某某弟兄,話不是這樣說法。』你看她說話的聲音很溫柔,但那個味道也就是說,『你要下寶座。』這不是我假設的。好些時候,我和神的兒女坐在一起,都碰到這種光景。這就是說,這裏沒有神的寶座。這裏沒有神的主權,這裏一個一個的人都在他自己的寶座上。請你記得,一有這種光景,聖靈的同在定規沒有了。這就證明,那裏神的兒女還沒有被神建造。
你看今天許多基督教的團體,那裏有神的寶座?你在許多地方看不見這個被建造的光景。反而你看見到處充滿了人的手法和組織。到處是人用盡各種方法,聯絡教友,拉攏信徒。你必須承認,所有的聯絡和拉攏都不是建造,都不過是人工的組織。所以這裏頭不只沒有神的同在,更沒有神的寶座。我盼望各處的弟兄姊妹記得,在你們的事奉中,若是你們也靠拉攏,也靠聯絡,你要知道,在你們中間已經沒有神的建造了。召會不能靠拉攏,也不能靠聯絡,召會乃是要在神裏面同被建造。
在新耶路撒冷城裏,有神的自己作殿,也有神的寶座。所以你若要知道一個召會有沒有被建造,就要看在他們中間,有沒有神的同在,有沒有神的寶座,有沒有神的權柄。一個被建造的召會必須有這些光景。我說一件實在的事。有一位弟兄來對我說一點他的見證。他說,『李弟兄,我得救兩三年了,也在弟兄們中間聚會。但以後我覺得,弟兄們在一起都是冷冷的;尤其是負責弟兄,聚會前既不與人打招呼,聚會後也不到門口和人拉手。所以我心裏不大滿意。就在這個時候,有某某牧師來拜訪我,對我非常熱情,非常關心。這些正摸著了我。所以我就定規到那裏去作禮拜。我去了,一到禮拜堂門口,那個牧師就迎上來和我拉手。到了散禮拜的時候,那個牧師又快快到門口去,和教友一個一個的拉手。我實在覺得這個很好。所以我就定規常到那裏去。但是很奇怪,這樣過了一段時間,不知道為甚麼,我裏面覺得失去了神的同在。我外面雖然覺得很舒服,我裏面卻感覺若有所失。所以我後來又回到弟兄們中間去。很奇怪的,我一回去,所失去的神的同在,馬上又恢復了。還有一件事使我覺得希奇,就是我在別的基督徒場合中,好像都可以隨便說幾句話,但是在弟兄們中間,雖然大家並沒有禁止我,在我裏頭卻有一個東西管住我,不讓我隨便發表。』
這給我們看見,這就是神同在的故事,這就是神掌權的故事。所以要看一處召會有沒有被建造,不是看在他們中間有沒有聯絡和熱情,乃是看在他們中間有沒有神的同在,有沒有神的寶座。
第三,召會被建造,就有生命的流通和供應。聖經給我們看見,從寶座流出來一道生命水的河,在河兩旁有生命樹,生產十二樣果子,每月都結出果子。(啟二二1~2。)這就是說,在神的同在和掌權裏,有生命的流通。在這裏有生命的活水,能解人的乾渴,使人得著滋潤;在這裏也有生命樹的果子,使飢餓的人得著飽足。凡到這裏來的人,都能得著他所需要的供應。
一個真實被建造的召會,定規就有這一種光景。你在那裏定規碰見神生命的流通,碰見神生命的運行。無論甚麼樣的人,到了那裏都能得到供應。我信我們都有這樣的經歷。有的地方,當一班弟兄姊妹起來事奉主的時候,他們不明白許多道理,但是他們在主裏面是合一的,是和諧的。你到他們的聚會中,就感覺有主的同在,有主的權柄,也有生命活水的運行。當一位弟兄起來說幾句話的時候,你就覺得那裏有活水的滋潤,能解你的乾渴。等一等,又有另一位弟兄起來作一點見證,再加上一位姊妹有一點短短的禱告,你也覺得這些見證和禱告都是生命的糧食,叫你裏頭喫了一個飽。在那裏你看見有一個被建造的召會。
過了一段時間,他們中間也許興起了兩個能講道的人,他們兩個都很有口才,也好像很有亮光,很有恩賜。但是因著有這兩個弟兄興起來,召會裏面反而滿了死亡。因為這兩個人是不和的,是互相對立的。上一個主日,那一個弟兄講了一篇道。這一個主日,換了這一個弟兄講,他就講一篇道來反駁前一篇。等再下一個主日,又輪到那一個弟兄,他又再講一篇道,對付這一個弟兄。我告訴你,他們的聲音是很響亮的,話語也是很流利的,口才的確很好,故事、比方、引用聖經都很恰當合式,實在講得動聽。但有一件事很可惜,就是在那裏沒有活水,在那裏沒有生命的糧食。所有靈裏有感覺的人都能告訴你,在那裏沒有神的同在,在那裏沒有神的祝福。這就是因為他們沒有被建造。
一個召會若是有建造,眾聖徒彼此之間有和諧,在那裏定規就有生命活水的流通,有生命糧食的供應。人到他們中間去,不一定聽見好的道,卻必定碰著活水,碰著糧食,感覺神的同在,感覺神的掌權。人在那裏就能得著滋潤、飽足和安息。
召會被建造,還有第四種光景,就是有光。在新耶路撒冷城裏有光。(啟二一23。)這個光不是天然的光,不是日月的光。這個光就是神自己。在這裏神是光,基督是燈。神在基督裏顯出祂的榮耀來,這個榮耀就是這城的光。在這一座城裏,不需要日月光照,意思就是說,在這一個建造裏,不需要天然的光。他們中間的神在基督裏顯出來,就是光。或者說,他們在基督裏,讓神彰顯出來,就是光。所以你到他們中間去,你感覺在那裏是明亮的。如同這個會場裏,有電從玻璃管裏照耀出來,彰顯出來,就變作這裏的光。所以你進來的時候,甚麼都是清楚的。這是凳子,那是坐著的人,這裏是入口,那裏是過道,這裏的一切你都能看得清清楚楚。
許多時候,你進到一個被建造的召會中,也會覺得那裏是明亮的,那裏有亮光。也許你私下有為難的事,雖然經過禱告、讀經,尋求神的意思,仍然不清楚。但是有一天,你走到他們的聚會中,你坐在他們中間,你就感覺裏面亮了。有的時候是聽見一個禱告,你裏面亮了;有的時候他們唱一首詩歌,或者有人起來讀幾節聖經,甚至就是那個聚會的空氣,就叫你裏面的感覺清楚了,明亮了。這就是因為在那裏有光,在那裏有神的榮耀顯出來。這一種光景就說出那是一個被建造過的召會。
這一個神的顯出,完全是由於神的同在,而神的同在完全是由於眾聖徒的和諧與合一。這個和諧與合一就是建造。當弟兄姊妹們彼此之間有摩擦、有意見,不和諧、不合一的時候,你進到他們中間去,你就感覺黑暗、不明亮。他們的道可能講得很好,他們禱告的聲音也可能很響亮,但你在那裏卻覺得沒有光。這就是因為他們中間沒有神的建造。
召會若是有建造,召會定規有這四種光景。第一,有神作殿,有神的同在。第二,有神的寶座,有神的掌權。第三,有神生命的流通和供應。第四,有神的光。我們若有這些光景,就證明我們是被建造的。因為只有在建造裏面,纔有神這一切的祝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