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聖經中,義與國度密切相關。(太五6,10,20,六33。)羅馬十四章十七節說,『神的國不在於喫喝,乃在於公義、和平、並聖靈中的喜樂。』義是國度必要的情形或光景。義的情形存在時,就是國度的來臨。
保羅和其他使徒不僅傳講義,也過一種產生義的情形的生活。(林後三9。)因此,他們不需要等候國度來臨,因為他們已經在其中。他們藉著活國度而帶進國度。客觀的教訓說,國度將要來臨,我們需要彀資格進入國度。然而,照著我們的經歷和保羅的著作,只要我們活真實的義,我們就在國度裏,甚至就是國度。聖經對國度的定義,完全符合保羅的日常生活,就是憑著神聖生命、和平、有秩序的生活。
在永世裏,整個新天新地要在這義的情形裏。彼後三章十三節說,『我們照祂的應許,期待新天新地,有義居住在其中。』義要居住在新天新地裏,那將是神的國。今天,召會生活就是神的國。
在主觀上成為義的,就是內裏得稱義。我們這樣得稱義有多少,在於我們被變化有多少。當我們在新耶路撒冷裏,都會完全得稱義並被變化,因為我們作為那城,將與坐在寶座上的那一位有同樣的樣子。(啟二一11,18~19,四3。)神的形像就是義。耶利米二十三章六節說,『耶和華我們的義。』
神的形像或彰顯也是榮耀。林後三章八至九節和十八節指明,新約的眾執事成了那職事。十八節說到眾執事漸漸變化,從榮耀到榮耀。八節說到那職事帶著榮光(直譯,在榮光裏),九節說那職事充盈著榮光。因此,職事不是眾執事的所作,乃是他們的所是。不但如此,新約眾執事的所是如何,所有信徒也該如何。羅馬八章四節論到信徒說,我們若照著靈而行,律法義的要求便要成就在我們身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