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 洗滌、保養與顧惜

讀經:
以弗所書五章二十五至二十七節,二十九節。
人有天然觀念,不容易得著啟示

我們在上一篇信息中看到以弗所四章,題到喫的問題,是從推論方面來說的。因為身體要長大,一定要喫;人要長大,一定要喫。四章說,成全恩賜乃是叫這個恩賜長大,在凡事上長到元首基督裏面。從這裏我就說,你們要長大,非喫不可。我就講了一點喫的事。

主耶穌在約翰六章說,『那喫我的人,也要因我活著。』(57下。)這話乃是用比喻來說的,並不是真要人把祂咬兩口喫一喫。主的意思是要人把祂接受到裏頭。喫的基本原則是把你身外的東西接受到裏面來,消化在血輪裏,就變作了你的一部分。實在說來,主耶穌並不重在那個喫,而是重在那個原則,就是要把祂接受到裏面,讓祂能彀變作你我。這是主說到喫的用意。

可惜當日猶太人把主的話聽走樣了,他們說,『這個人怎能把祂的肉給我們喫?』(52。)祂的門徒中也有好些人說,『這話甚難,誰能聽呢?』(60。)主回應說,『賜人生命的乃是靈,肉是無益的。』(63上。)底下祂體貼人的軟弱,就說,『我對你們所說的話,就是靈,就是生命。』(63下。)但是今天基督教又把主的話搞成道理。今天在基督教裏,主的話也不是靈,也不是生命,變作了字句、道理、知識、死亡。所以我們真需要有智慧和啟示的靈,就像保羅在以弗所書一開頭為我們所禱告的。(一17。)

為甚麼講十字架,講破碎,我們聽起來很容易?為甚麼講學功課、受壓,我們容易接受?因為這些東西在我們的觀念裏早已經有了,不需要啟示。你對和尚尼姑講修行,他們不需要啟示,一聽就通。你對印度教徒講喫苦,他們也不必啟示;不必你叮嚀囑咐,你一題苦煉,他們完全明白。你對中國儒家講修養涵養,也不必多講,只要一題他們就懂了。因為這些東西就在他們的裏頭。但是我們講這些屬靈的事,真需要啟示。若沒有啟示,人真難領會,一下就走樣了。

我站在這裏,若是有一塊大布把我蓋起來,你們只看見一堆東西在這裏,到底裏頭是甚麼?你們莫名其妙,真是個奧祕。直等到這塊大布拿去了,你們還需要有亮光。大布拿去是開幕了,啟示了;但是這裏若沒有光,暗洞洞的,你們還是看不見。就是有了光,可是有的人眼睛是瞎的,就還是看不見。有了啟示,加上亮光,加上視力,纔有一個景象被人看見了,這就是異象。

今天的難處,就是大家裏面有天然的東西,這天然的東西就像捉蒼蠅的黏紙一樣掛在那裏,蒼蠅一飛來,一下就黏上去了。我們裏頭的天然觀念就是一張黏蒼蠅的紙,稍微和它一符合的,一碰就黏上去了。我們總不太看重啟示。在以弗所書裏滿了啟示,說到基督追測不盡的豐富,和祂復活的大能,但是我們聽了總不在意。我們裏頭充滿了天然的觀念。

譬如說,一個人一得救,加入召會了,他馬上就有一個觀念:從今天起,我作人要像樣了。稍微進步一點,他就畫出一個規格來,在他看一個像樣的基督徒是怎樣,他就要那樣來作基督徒。這個是不必教導的,是不用啟示的,這個是他原有的。聽道的如此,講道的也不見得有啟示,也是從他的天然觀念裏來講:『我們既得救了,我們行事為人都要榮耀神』等等。其實這些事都不必講給人聽,大家裏頭老早就有了。他再說,『我們這個人太硬,所以有時候主需要藉著環境,把我們打一下,折服一下。』你一聽,很有道理,這也很符合你的觀念。在基督教裏都是天然的道,沒有啟示。

聖經中不是沒有啟示,但是人來讀的時候,總是只讀到啟示的皮毛,讀不到啟示的本身。譬如以弗所書完全是一本啟示的書,但是我擔保,一百個來讀,一百個沒有啟示。大家就是讀出來:『你們作丈夫的要愛你們的妻子,你們作妻子的要順服你們的丈夫,你們作兒女的要孝敬父母,你們作父母的不要惹兒女的氣。』這些東西就像蒼蠅紙,一讀馬上黏上去了。老實說,這些不需要讀,人老早就會講了。而在一章裏,說到基督的豐滿,人怎樣也讀不進去,就像把墨印在大理石上一樣,怎麼也印不上去。也好像用鋼筆在大理石上寫字一樣,怎麼也寫不上去。基督的豐滿?滑過去了。創造成一個新人?滑過去了。基督追測不盡的豐富?在裏頭的大能?都滑過去了。可是等讀到三章二十節:『神能…成就一切,超過我們所求所想的。』這個一讀就印進去了。『阿,我禱告向神求要一所房子,三房兩廳;現在主給我一所房子,五房兩廳,主的恩典真大阿,超過我所求所想的。』這個『超過所求所想』,一定能彀印下來,因為你裏頭老早就有所求所想的。但是這一節的前面一句:『神能照著運行在我們裏面的大能』,這個百讀也印不進來,因為你裏頭沒有這個東西。下一節說『願在召會中』,也是讀一百遍都讀不出來。等到讀四章的時候,最容易讀進來的是:『偷竊的不要再偷。』(28。)這個一定讀進來了。實在說,這個不必一讀,半讀就讀進來了;甚至不讀裏頭就有了。但是在啟示一面的東西,百讀也讀不進來。所以以弗所這卷書,許多人講來講去,都是天然觀念的東西。

基督已在我們裏面,只需讓祂得著發展

但是主今天在祂的恢復中,實在要把祂的召會帶到啟示裏。我們需要看見啟示。那些人工修行、改良,都是儒家的、佛家的、智慧派的、修行派的東西,全不是神所要的。我們的眼睛該被神開啟,看見基督進到我們裏頭來,作了我們的一切,一切都在裏頭了。你若看見這個啟示,連喫也不需要了。哦,這話甚難,誰能聽呢?到底是喫呢,還是不喫?是的,就著身體來說,要長,就要喫。就著一個人來說,要長,就要喫。這是毫無疑問的。但聖經還說,主把祂自己種到我們裏面來。馬太十三章主說了一個撒種的比喻,這個種子種到土裏面去,裏面已經有了生命一切的豐盛,認真說都不必再喫了,所需要的是這個種子在土裏能得著發展的機會。

每一顆種子裏頭,就有一切生命的豐盛。每一種生命,都有三個特點,就是它的本質,它的本能和它的本形。譬如一棵杏樹在那裏開花結果,我會不會怕這些杏子長來長去,會長成香蕉的樣子,所以我要請專家來作個杏子的模子,套在小杏子上,以後纔會長成美麗的杏子?沒有一個人會作這糊塗事。你儘管回家睡覺去,在這個杏子的生命裏,就有一個本形,你讓它長,結果就長出杏子的形狀來。一隻小狗剛生下來,也不需要作一個狗模型套在這個小東西上面,讓牠長成狗的樣子。你只要讓牠長,一定會長出牠的本形來。

羅馬八章說,模成神兒子的形像。從前我們釋放這方面的信息,常常對人說,我們需要環境來把我們模一模。好像姊妹們作糕餅,把麵調好了之後,就放到模型裏,又打、又揉、又按,就按出一個形像來。我今天懊悔,我收回這個錯道理。基督的形狀不是外面模出來的,而是從基督的生命長出來的。基督的生命有祂的本質,有祂的本形,你只要讓基督的生命在裏頭長,自然就長出基督的形狀來。是桃樹,就長出桃子的樣子;是杏樹,就長出杏子的樣子;是一隻貓,就長出貓的樣子;是一隻狗,就長出狗的樣子。在你裏頭的生命是基督的生命,那怎樣長也長不出一個鬼的樣子。在你裏頭的生命是基督的生命,除非你不要祂長,祂越長就越長出基督來。本質也罷,本能也罷,本形也罷,這一切的豐富都在那一粒種子裏,那一粒的種子就包含了生命一切的豐富,今天所需要的,還不是你去喫,乃是讓那一粒種子得著發展。

你和我需要看見一個啟示,這一粒種子已經種在我們裏面了。你我也都要看見,神不要你我作任何事,也不要你我長出任何東西來。神的目的乃是把祂自己在祂兒子裏當作一粒種子,種在我們裏面,並且要這一粒種子從我們裏面長出來。基督教就是缺少看見這一個。基督教有行為的道、受苦的道、修行的道,和所謂生命的道;但是基督教缺少啟示,沒有看見神所要的不是這些,神所要的乃是祂自己在祂兒子裏,進入我們裏頭,來得著發展,作我們的一切。你我都需要看見這個啟示。我今天乃是背著一個負擔,要這裏的召會看見,神所要的不是十字架的功課,神所要的不是肉體的破碎,神所要的不是學功課、受苦難,神所要的乃是把基督種到你裏頭,並且從你裏頭長出來。

需要看見啟示

我們這幾天摸的都是啟示問題,看見神永遠的計畫,看見包羅萬有的基督,看見奧妙的靈,看見我們的靈。在這四個看見之上,你還要清清楚楚看見,神甚麼也不要,神不要你破碎、修行、學功課、受苦、背十字架,神所要的就是基督能種在你裏頭,從你裏面發展出來。這是神所要的。你我還需要看見,那追測不盡的豐富已經在我們裏頭,那大能已經在我們裏面。我們需要看見這個。

我剛纔和少數弟兄們交通,我說,『不錯,喫基督要禱讀,喫基督要呼喊主名,喫基督要回到靈裏,喫基督要多禱告。但是,沒有禱讀怎麼辦?沒有呼喊主名怎麼辦?沒有回到靈裏,沒有禱告怎麼辦?換句話說,如果今天也不准你禱讀,也不准你呼喊主名,也不准你禱告,也不准你回到靈裏,那怎麼辦?你們還喫不喫基督?有沒有辦法?』在這裏我寶貝這兩個字:『啟示』。你若沒有啟示就糟糕了,定規了了。你若是有啟示,看見了基督已經種在你裏頭,看見基督一切的豐富已經在你裏頭,看見那大能已經在你裏頭;我告訴你,若是你裏頭把這些看得清清楚楚,人越不准你在外頭活動,你越覺得寶貴。你們不要誤解,不要說,李弟兄告訴我們了,也不要禱告了,也不要呼喊主名了,也不要禱讀了,也不要回到靈裏了,現在我釋放了,甚麼都不要作了。不要這樣。要有啟示的聽。你若真是看見基督在你裏面,真看見基督那追測不盡的豐富在你裏面,真看見大能在你裏面,讓我告訴你,越停下你外面的活動越好。基督這一粒種子,既是種子,就是活的。

種田的人都知道,種子種到田裏去了,最好的辦法就是不要去管它。若是你今天要扒開土來看看,幫幫它的忙;明天還要作一點事,幫幫它的忙;末了你還要揠苗助長,結果莊稼都被你搞死了。照樣,今天的問題也不是禱讀喫喝,也不是回到靈中,乃是讓那在裏面的基督得著發展的機會。不需要你再接受了,一切的豐富都在你裏頭。這就是保羅說的:『我甚麼時候軟弱,甚麼時候就有能力了。』(林後十二10。)因為當他軟弱的時候,他不作任何事,他讓內在的大能來發展祂自己。這是啟示。

不要把我的話領會錯了。不錯,我們需要禱讀,我們需要呼喊主名,我們需要回到靈中,我們需要多有禱告。這些都是對的,我們也真需要。但是認真說來,基督在我們裏面的發展,直接的說,還不是這些,乃是在於基督在裏面能得著發展。難處就是我們的啟示不彀厲害,我們看得不彀清楚,似懂非懂。我們若真是清楚了,我告訴你,你就更加需要禱讀,不過禱讀的性質不一樣了。你更加需要呼喊主名,但是呼喊的性質也換了。你也更加需要回到靈中,但是現在的回到靈中和從前的回到靈中不同了,因為你看見異象了。基督甚麼都不需要你作,只需要你給祂絕大的機會,在你裏頭發展祂自己。

我們用加油站的比方,說到我們與主的關係,都不是太對。因為所有的豐富都在裏頭了,還加甚麼?基督一次進來就永遠進來了,並且是一切都進來了。不是說基督今天進來一點,明天再加一點,後天再加一點。認真說來,不是加,乃是發展。所有的都到你裏頭來了,問題是你讓不讓祂發展?你可以看見一棵很大的桃樹,上面掛著成百的桃子;不要忘記,也許在五年前,這棵桃樹不過是一粒核桃。那一粒核桃在五年前種入土裏去,也可以說加給它肥料,加給它水分;但無論如何,生命的本質,生命的本能,生命的本形,都在那一粒核桃裏面。它種到土裏去之後,所有的問題就在於讓不讓它發展,讓不讓它把裏頭的豐富發揮出來。你若是讓它,就有五年後的今天。

我們需要看見這個啟示。我們實在需要禱告:『主阿,給我看見以弗所書裏頭的啟示,給我看見基督如何是那包羅萬有的種子,祂一切的豐富都在這一粒種子裏,祂已經種到我的裏面。』在這一粒種子裏頭有本質,有本能,就是祂的大能;也有本形,就是祂的形狀。我們是否讓祂從我們裏面得著發展,來發揮祂的一切所是、所有並所能?我們的確需要看見這一個。當我們來供應別人的時候,認真的說還不一定是我們來供應,乃是我們幫助人看見基督已經在他裏頭,需要得著發展的機會。

話中之水的洗滌

我們再把這卷啟示的書,就是以弗所五章的幾節看一看。在這幾節聖經裏頭,我只題出兩點來,一個是話中的水,一個是保養和顧惜。這裏又給我們看見,召會是基督的身體,我們都是這身體上的肢體。我們正確的生活,實在說來,不是學功課的問題,不是喫苦、背十字架的問題。這裏給我們看見,我們所需要的是話中的水。神的話裏頭有祂的水。這裏的話指的不是長篇大論的話,不是印在聖經上的話;這裏的話乃是應時的話,現時的話,現在的話。在新約聖經裏所題到的話,按原文一個是指神常時的話,還有一個就是神現時的話。這裏是現時的話。原來聖經是永存的話,可能這時候給你一讀變成現時的話了。也有很多時候,就是主在裏頭現在對你說的話。我們常常以為,主的話都必須是聖經的話,其實不一定,因為主在我們裏頭是活的,是對我們說話的。當然在原則上,主在裏頭對我們說的話,永遠不會和祂永存的話相牴觸。但是主在我們一生之中,對我們說了好多的話,在細則上都是聖經裏所沒有的。譬如說,你要去看電影,主在你裏頭說,『不要去看電影。』你在聖經裏面,怎樣也讀不出來,『不要去看電影。』在聖經裏沒有這句話,但在基督徒生命的經歷中確實常有這一種話。這種話就是這裏所說現時的話。

在主的話裏,有一種水的成分,這種水的成分,簡要的說就是靈,就是生命。主說,『我對你們所說的話,就是靈,就是生命。』(約六63下。)換句話說,主的話裏頭有洗滌的能力。這裏的水不是為著供應,乃是為著洗去,為要把召會洗淨。這裏所洗去的,不是污穢,不是罪孽,乃是斑點、皺紋。很明顯的,皺紋乃是老舊。你要讓話裏頭的水,就是話裏頭的靈,話裏頭的生命,在你的生機裏頭作新陳代謝的工作,把新的生命成分加到你的生機裏來,就是把那些陳舊的頂走了。這是新陳代謝,就是所謂的排泄。我們都知道,在我們身體裏頭,有生機上的新陳代謝,就是新的供應加進來,把舊的排泄帶走了。這一個新陳代謝,就是這裏的洗淨。

你在這裏就看見,你無論怎樣叫人學十字架的功課,怎樣叫人破碎、喫苦,也喫不出一個代謝來。這裏又是一個啟示。我們幫助別人,不要太去教導,擺出一個迷陣來。我們要幫助他們,叫他們天天得著主現時的話,天天得著主活的話;在主活的話裏有靈、有生命,就成了代謝的水,能叫我們在生機中起生命的作用。

以弗所五章二十六節說,『好聖化召會,藉著話中之水的洗滌潔淨召會。』在希臘文文法的構造上,很難斷定是聖化在先,還是潔淨在先。按文法,這兩件事應該同時發生,聖化的時候就是潔淨的時候,潔淨的時候就是聖化的時候。要知道,聖化是帶進聖靈的成分,潔淨是排泄老舊的成分。聖化是加,潔淨是減。加上的都是基督的,減去的都是老舊的。

這裏的聖化加上潔淨,潔淨加上聖化,二者合在一起就是新約裏所說的變化。新約所說的變化,就是一面聖化,一面潔淨;一面加進基督的成分,一面代謝走亞當的成分。這個就是變化。皺紋定規不是從基督的成分來的,都是出於老亞當。斑點也都是出於老亞當。這些都不是十字架能去掉的,也不是寶血能洗淨的,這需要基督那新生的成分,加到我們的生機裏頭來,纔能把這些舊造的成分頂走。

叫身體得著保養和顧惜

第二,是保養和顧惜。一個身體,一定要接受保養、餧養。普通的辦法,餧養身體就是喫。喫就是把身外的營養接受到身內去,變作自己的成分。這裏的保養就是這種喫。一個身體需要這個保養。還有顧惜,就是溫暖。我們不需要下冰窖去冰一冰。你若問醫生,差不多的毛病要得醫治,都是叫你身體溫暖,一不溫暖就要死了,就要硬了。在希臘文裏頭,『顧惜』這個字真難繙,它的意思是一面叫你暖,另一面叫你軟。冷了就硬了。人一死,屍首一冷就僵了。你身上無論甚麼地方,若是硬了就糟糕,大概是生瘤了。身體要健康,一定要餧養,一定要保暖,還要叫它軟。那裏生瘡,那裏纔硬、纔冷。十字架的功課是叫人冷的,破碎是叫人硬的,越破碎越硬。比方你現在沒有破口,沒有生瘡,身上都是軟的。你若在這邊用刀切一個口,過半個鐘頭兩邊就都硬了。破碎、接受十字架、喫苦,都不能叫你的身體暖和軟。今天能叫我們的身體真得益處的是暖的,是軟的。我們的身體稍微出一點汗不要緊,它是暖的。但是你不要著一點涼,這就傷風了。為著保養你的身體,寧可暖一點,不要冷一點。

今天我們在主面前,要從祂的話裏看見這些生命的原則。我們弟兄姊妹相處,不要弄得像殯儀館一樣;殯儀館的屍首都是硬的。人到了你們弟兄之家,應該覺得是暖煦煦的,每一個人都是非常柔軟。若是我到了你們姊妹之家,一進去就碰著那個空氣是冷冷的,一個個的臉都又冰又冷,大家都不敢講話,那你們有大毛病了。若是我到你們弟兄或姊妹之家,一進去就覺得春風和煦,溫溫暖暖;並且和你們談話,一個個都是柔軟的。那我就知道了,這個屬靈光景是對的。

在希臘文裏,『保養顧惜』的意思就是餧養你的身體,使你的身體常常是暖的,也是軟的。不要像僵屍,冷了、硬了。久病的人將要斷氣,你摸他的腳,涼了;再過十分鐘,小腿也涼了;再過十分鐘,涼到膝蓋了;再過十五分鐘,涼到大腿了。你就知道他快要斷氣了。等到一斷了氣,全身都涼了。有些弟兄姊妹被帶領得先涼後硬,末了成了僵屍。求主憐憫我們,把我們從這一切的情形裏救出來。整個的召會生活,召會聚會,都該是餧養的,也該是溫暖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