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章 基督與宗教、政治、道理和律法相對

讀經:

馬太福音二十二章一至十四節,十五至二十二節,二十三至三十二節,三十四至四十節,四十一至四十六節。

馬太二十二章繼續說到,主回答祭司長和長老問祂關於祂的源頭和權柄的事。祂已經用了兩個比喻回答他們。在頭一個比喻裏,祂暴露他們不願意為著要進入神的國而悔改。在第二個比喻裏,祂向他們啟示,祂乃是神的兒子,並且在被他們棄絕以後,要在復活裏成為房角的頭塊石頭,為著神的建造,對所有不信的猶太人,成為絆跌人的石頭,並且在祂第二次來時,對所有外邦的列國,成為砸人的石頭。

祂在馬太二十二章說到另一個比喻,回答祭司長和長老。這一次祂說到自己所是的極點,就是婚筵的比喻。在葡萄園的比喻裏,主耶穌沒有用『諸天的國好比』一辭,因為嚴格的說,在主說葡萄園的比喻時,諸天的國還未來到。祂說,『神的國必從你們奪去,賜給那能結果子的百姓。』(二一43。)甚至在描繪拒絕悔改的祭司和長老,那兩個兒子的比喻裏,主也沒有題到諸天的國,只題到神的國。『稅吏和娼妓要在你們以前進神的國。』(31。)在那兩個比喻裏,諸天的國還沒有來臨。諸天的國開始於二十二章婚筵的比喻。

婚筵的比喻

這比喻是這樣開始的:『諸天的國好比一個作王的人,為他兒子擺設婚筵。』(太二二2。)很明顯的,這裏的兒子乃是耶穌基督。祂是新郎,是婚筵的中心。神豫備了一個婚筵,基督為其中心。按照這比喻,神打發奴僕去請人來赴婚筵,意思是請人進入國度的享受。頭一班奴僕乃是主耶穌所打發的那些人—十二個和七十個。(路九1~2,十1。)此後,祂被殺害,並且祂是公牛和肥畜,被烹調,豫備為婚筵。在殺害和豫備之後,就是在主釘死、復活、升天之後,以及在五旬節之後,另一班奴僕被打發去宣揚國度,邀請人進入國度的享受。彼得和約翰也在這班奴僕當中。那些聽到的人中有些人被田地和買賣所霸佔,輕看邀請,另有些人凌辱並殺了奴僕。神就動怒,發兵毀滅那城。按照歷史,這事發生在主後七十年左右。當羅馬軍隊在提多率領下毀滅耶路撒冷和聖殿時,就應驗了豫言所說,『將來在這裏,絕沒有一塊石頭留在石頭上,不被拆毀的。』(太二四2。)耶路撒冷全城都被毀滅。於是神打發更多奴僕往岔路口去。這意思是神打發許多奴僕往外邦世界去,往全地去,邀請人進入國度的享受。

這比喻的中心乃是基督自己。長老和祭司曾問祂說,『你仗著甚麼權柄作這些事?』(太二一23。)主耶穌藉這比喻,說祂是宇宙的中心。祂乃是父神所標明作宇宙婚筵中心的新郎。祂不僅是神的兒子、房角石、絆跌人的石頭、砸人的石頭,祂也是宇宙婚筵的新郎。祂就是神經綸的中心。這乃是這比喻的中心點,也是關於祂權柄和源頭之問題的一部分答案。主是新郎;在婚筵裏沒有人比新郎更重要。甚至豫備婚筵的父親也沒有新郎這麼重要。基督這位新郎,乃是神一切經綸的中心、焦點。因此,祂有一切,包括權柄和地位。我們都必須看見,基督乃是神經綸的焦點和中心,為著給我們享受。

婚筵的禮服

我們已經受邀請來赴婚筵。我們已經蒙召,我們沒有拒絕這呼召。然而,雖然我們接受邀請,也來赴席了,但這件事本身並不使我們彀資格有分於婚筵。我們蒙召之後,還需要婚筵的禮服。這婚筵的禮服是甚麼?在聖經裏,衣服表徵我們的義。在有些經節裏,像路加十五章二十二節,衣服表徵基督作我們的義。然而,在馬太二十二章十一至十二節和啟示錄十九章八節,婚筵的禮服表徵聖徒實行的義。按照詩篇四十五篇,豫表召會的王后有兩件衣服。一件表徵基督自己作我們的義;另一件表徵我們實行的日常生活,作遮蓋我們的衣服。我們得救時,都穿上基督。基督作我們的義,使我們有資格得稱義而得救。(林前一30。)但得救和得稱義之後,我們還必須活出基督作我們實行的義。這乃是得勝的生活。當我們得救並得稱義時,就穿上基督作我們的義。我們因著被基督作我們的義所遮蓋,就得稱義了。然而,一旦我們得稱義,我們還必須活出基督。我們必須憑基督活著,好能從我們裏面將基督活出來。我們從裏面活出來的基督,就成為我們實行上的義,遮蓋我們。這是義的第二面,不是得救所需的,卻使我們彀資格參加並有分於婚筵。婚筵是指千年國時期,與基督一同掌權的一千年。(啟二十4~6。)基督的婚筵不只二十四小時,乃是一千年之久。只有那些有婚筵禮服的人,纔有分於那個婚筵。

我們得救,只需要得著基督作我們的義,在神前遮蓋我們。關於這點,我們必須非常清楚。基督是我們的義,憑此我們得稱為義。但我們不該以為,如今一切問題都解決了。得救是一件事,成熟和被基督浸透卻是另一件事。我們必須繼續憑基督活著,並且不僅憑祂活著,還要將祂活出來,將祂彰顯。我們必須藉不斷憑基督活著而彰顯祂。我們這樣所活出的基督,就是我們婚筵的禮服—我們實行的義。當我們來到神前要得稱義時,只要接受基督作我們的義。然而,那時我們只接受基督,還沒有經歷祂。我們要參加婚筵,就需要經歷我們所接受的基督。基督必須成為我們的經歷。當基督成為我們的經歷時,祂就是主觀的、經歷上的義,使我們有資格參加婚筵。

馬太二十二章十四節說,『因為被召的多,選上的少。』這裏我們再次看見兩個步驟。被召是一件事,選上是另一件事。被召的意思是得救。我們是否被選上,是否有資格參加婚筵,乃是懸而未決的事。基督教大部分只教導人關於蒙召的事,但幾乎沒有題到任何關於主揀選的事。但馬太二十二章十四節和啟示錄十七章十四節,都題到被召和選上的事。我不懷疑我們都被召了;然而,我實在擔心,有多少被召的人會被選上。我們都蒙召得救了,但我們必須被選上參加婚筵。譬如,所有在學的學生也許都畢業了,但不是每一個人都得獎賞。這意思不是說,如果你沒有得獎賞,你就沒有畢業。你也許畢業了,卻沒有得獎賞。我們是否在那美妙、宇宙婚娶的日子裏,有分於千年的婚筵,乃在於一件事:我們今天有沒有活出基督。

我們再次看見基督是中心。許多人宣稱他們是以基督為中心,但我怕他們也許是非常膚淺的以基督為中心。我們需要這樣的以基督為中心:基督不只是我們的義,使我們得救,我們還要將祂從裏面活出來,作我們主觀的義,使我們彀資格有分於祂的婚筵。也需要實化基督,也需要經歷基督。我們應當經歷基督到這樣的地步,使祂成為我們婚筵的禮服。這樣,基督就是我們的資格,父就要承認我們有資格參加婚筵。

婚筵的比喻完全回答了『你仗著甚麼權柄』這個問題。(太二一23。)主耶穌藉這些比喻啟示了許多事。實際上祂是說,『我是神的兒子。我是復活的房角石,為著神的建造。我對你們不信的猶太人也將是絆跌人的石頭,對整個外邦世界是砸人的石頭。你們必須看見,我是宇宙的新郎,是神經綸的中心。你們不該僅僅接受我,也該活出我。你們必須經歷我到這樣的地步,使我成為你們主觀的義,使你們彀資格有分於婚筵。』

法利賽人和希律黨人

雖然主耶穌說得這樣清楚,那些愚拙的人一點不領會,法利賽人和希律黨人仍然想要陷害祂。法利賽人是宗教黨,希律黨人是政治黨;這兩黨人在傳統上是彼此為敵的,但在這件事上,他們合作,企圖陷害基督。(太二二15~21。)主耶穌在這些比喻裏的回答,都以祂自己為中心,為焦點。然而關於基督的話,法利賽人和希律黨人連一句也沒有聽到,因為他們都被他們的觀念,並被他們逼迫人的邪惡思想所佔有。他們以為自己非常聰明,所以設計陷害主耶穌。他們問祂:『請告訴我們,你怎麼看,納稅給該撒,可以不可以?』這是他們的計謀:如果主說可以,法利賽人就抓住祂;但如果祂說不可以,希律黨人就要捉住祂。他們想,不論怎樣,祂都會被抓住。然而,主耶穌比這些邪惡的人更有智慧,祂擊敗了他們的計謀。法利賽人和希律黨人以為他們比主有智慧,但他們不知道,祂是他們的創造者,他們只是祂小小的造物。主耶穌說,『拿一個上稅的錢給我看。』(太二二19。)他們就拿一個銀幣給祂,當他們這樣作時,他們就輸了。主耶穌非常有智慧。祂沒有羅馬錢幣,他們卻有。不管可以不可以納稅給該撒,只要他們持有羅馬錢幣,意思就是,他們被捉到了。我們都熟悉主的回答:『這樣,把該撒的物歸給該撒,把神的物歸給神。』(21。)雖然他們那麼竭力的要陷害祂,主耶穌卻輕易的逃脫了。

我們都必須看見,這不是宗教或政治的事,這完全是基督的事。我們都必須顧到基督,並且不要被我們自己的觀念所佔有。如果我們被自己的觀念所佔有,當人將基督陳明給我們時,我們就不能接受祂。我們需要倒空,這樣基督纔能進到我們裏面。

撒都該人

主耶穌接著面對的乃是撒都該人,就是古時的摩登派,他們題出關於復活的問題。他們說一個人娶了妻,死了,沒有孩子‘按照猶太人的傳統和摩西的律法,那婦人就嫁給那人的兄弟。(申二五5~6。)他兄弟也死了,沒有孩子。一共七個兄弟都是如此。所以撒都該人問說,在復活的時候,她是誰的妻子。他們自以為很聰明,他們確信已經把主籠住了。然而,主斥責他們說,『你們錯了,因為不明白聖經,也不曉得神的大能。在復活的時候,人也不娶也不嫁,乃像天上的使者一樣。』(太二二29~30。)在那日,既沒有丈夫,也沒有妻子。『關於死人復活,神向你們所說的,你們沒有念過麼?祂說,「我是亞伯拉罕的神,以撒的神,雅各的神。」神並不是死人的神,乃是活人的神。』(31~32。)神既是活人的神,亞伯拉罕、以撒、和雅各必要復活。如果不是這樣,神就是死人的神。這回答完全封住了他們的口。誰能擊敗主耶穌?

一個律法師

接著,一個精通摩西律法的律法師,確信他能打敗主耶穌,他問主說,『夫子,律法上那一條誡命最大?』(太二二36。)對這問題,主耶穌清楚而簡單的回答說,『「你要全心、全魂並全心思,愛主你的神。」…其次也相仿:「要愛鄰舍如同自己。」』(37,39。)因這回答,律法師的口也被封住了。

主耶穌回答了每一個問題。祂使祭司、長老、法利賽人、希律黨人、撒都該人、和律法師都無辭以對。然後,主耶穌問他們一個問題:『論到基督,你們怎麼看?』(太二二42。)主似乎是說,『你們問我關於宗教、政治、基本信仰、和律法的種種問題。你們錯過了目標,這些不是中心點,目標乃是基督。論到基督,你們怎麼看?請告訴我,基督是誰的子孫?』他們有一些聖經知識,立刻回答說,基督是大衛的子孫。主承認他們的回答是正確的,但接著又問他們說,『這樣,大衛在靈裏怎麼還稱祂為主。』(43。)換句話說,祖父怎能稱呼孫子為『主』?每一個口又一次被封住了。

基督的兩種性情

讓我們思考同一個問題。祖父怎能稱孫子為『主』?這是因為基督有兩種性情。一面基督是大衛的子孫,另一面祂是大衛的主。祂是一個人,按照祂的人性,祂是大衛的後裔,大衛的子孫。然而,主耶穌不是這樣簡單。祂是奇妙的!祂不僅是人,祂也是神。祂有人性,也有神性。祂是人,祂也是神。祂是人,乃是大衛的子孫;祂是神,乃是大衛的主。可憐的法利賽人和撒都該人,沒有看見主耶穌是這樣奇妙的人物—是人又是神。祂是這樣奇妙的人物,有人性,也有神性。

但這段聖經還有更多關於基督的啟示;也陳明基督是復活、升天、並要來的一位。馬太二十二章四十四節引詩篇一百一十篇,說,『主對我主說,你坐在我的右邊。』主耶穌坐在神的右邊,意思是祂已復活並升到諸天。然後這一節繼續說,『等我把你的仇敵,放在你的腳下。』這是指祂的再來。當基督再來時,神要把祂所有的仇敵都放在祂的腳下,使他們作祂的腳凳。這裏我們看見一位奇妙的基督:祂有人性和神性;祂是復活的一位,升天的一位,以及要來的一位。這位基督乃是神定旨和經綸的中心。然而,許多基督徒像那些討論宗教、政治、和解經的可憐的猶太人一樣。他們顧到次要的項目,錯過了中心的項目,就是基督。他們錯過那位是人又是神的基督;祂是釘十字架的一位,復活的一位,升上三層天的一位,坐在神右邊的一位,以及要回來征服祂所有仇敵的一位。這位基督乃是中心項目。

主耶穌將自己啟示給反對祂的人,但他們沒有一個看見異象,因為他們充滿了對祂的憤怒。他們全然被其他的事物所佔有。他們不能聽進任何關於基督是中心的話。今天的光景也是一樣。我遇見過許多親愛的基督徒,他們完全被他們自己的事物所佔有,並且相當為主的恢復感覺不安。當他們與我們交談時,他們甚至一句話都不能接受。他們完全確信自己是對的,我們是錯的。他們不能騰出最小的空間,或最微細的開口,接受我們的話。我們必須看見,在神的國裏,宗教、政治或道理沒有地位;在國度裏,每一寸地位都是為著基督。在召會裏、在主的恢復裏、並在國度的實際裏,每一寸都是為著基督。

如果我們把前一篇和這一篇信息一切的要點作個總結,我們就會看見基督和神的建造。我們也會看見那些反對主耶穌的人虛空無益的話。基督是神的兒子,是為著召會建造之房角的頭塊石頭,是絆跌人的石頭,也是砸人的石頭。對召會,基督是房角石;對不信的猶太人,祂是絆跌人的石頭;對外邦世界,祂是砸人的石頭。祂也是新郎,婚筵的中心。此外,祂乃是婚筵禮服的元素,這婚筵禮服使我們彀資格有分於婚筵。我們必須經歷這樣的一位基督。祂是神也是人。祂已經被釘死、復活、並升到神的右邊,在那裏祂正等候直到祂所有的仇敵被征服。在眾地方召會裏,我們只需要這位基督。在地方召會裏,基督是中心、輪軸,召會是圓周。主的恢復乃是基督與召會,這就是國度。我們不要聽任何關於宗教、政治、道理、或解經的事;我們只要基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