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有的宗教都是為要啟發人的天良。凡信耶穌的都承認,神創造人的時候,就給人造了一個天良,也就是天性。這天性是光明、良善的。人所以願意作好,有作好的念頭,都是因為當初神造人的時候,給人造了一個天良。按著人的天性,不管是文明人,是野蠻人,是年齡高的,是年齡低的,是貧賤的,是富貴的,在人裏面都有良善。人不只裏面有良善,就是人在外面的教導,也不過是為要啟發人內在原有的。人裏面的不是教來的,不是學來的;人裏面的乃是由天賦而來的,也就是從神創造而來的。神創造人的時候,就把良善的本質創造在人裏面,因此人被造的時候,裏面就有了那個良善的天性;這是在人裏面的頭一個故事。
在創造後不久,人墮落了,不只有了罪的行為,並且在神面前還有罪的案件。人的墮落,就像有一件身外之物加到人裏面;人在他原有的成分之外,多加了外來的成分。好比媽媽給孩子一杯水,然後叮嚀說,千萬不要把別的東西放進杯子裏;然而,孩子有點好奇,等媽媽一走,就把手上的東西放進杯子裏。這就造成了兩個結果,一是把水弄髒,其次是得罪了媽媽,在媽媽面前有了罪案。我們要認識神的救恩,就得從這裏著手。人像一個杯子一樣,被造時是良善的。有一天,人不謹慎,有了過犯;不只在神面前有了罪案,並且有壞東西進到人裏面。從此人就不單純了,在人裏面不僅有良善,也有了惡。
歷代的聖賢,對人性的研究,有兩派不同的主張,一派主張『人性本善』,一派主張『人性本惡』。然而根據聖經,就人的被造說,人性是善的;就人的墮落說,人性是惡的;所以二者都有。我們的經歷也是這樣,有時孝敬父母,有時又違背父母;有時幫助別人,有時卻陷害別人。因此,所有的宗教都企圖啟發人原有的良善;不僅在積極方面啟發人的良善,更在消極方面壓制人的情慾。這就是中國理學家所說的,一個叫作理,一個叫作慾;所謂理慾之爭就是這麼一回事。這和羅馬第七章的善與惡極為相似。我要為善的時候由不得我,因為發覺有惡與我同在,保羅稱這個惡作罪,是住在身體裏的罪;他也稱此為肢體裏犯罪的律,乃是一個定律。這犯罪的律,也就是中國理學家所說的慾;他們是要把慾壓下去,把理光大起來。認識救恩的人都知道,主的救恩不管人原有的善,也不管人原有的惡,而是在人原有的以外,再加上一個東西,這加上的就是主自己,主的生命。
所以得救乃是在人原有的生命之外,加進了神的生命。有一天,我們悔改了,我們打開心,用我們的心接受主耶穌作生命,作救主;就在那一剎那間,基督的靈進到了我們裏面。從那時起,我們裏面多添了一個東西,不是在道理上,不是在思想上,而是在生命上,有了基督;乃是基督的生命,基督的靈加在我們裏面,調在我們裏面。有的人從前不贊成基督,現在贊成了,這還不算是得救、得著基督。得救不僅是贊成基督,還要加上基督;將基督的靈,就是基督自己,基督本身接受到裏面來。所以,一個人得救,就是有基督加到他裏面。不論他是良善,或是邪惡;得救就是基督加到他裏面。
那麼甚麼叫屬靈的長進?甚麼叫生命的成熟?生命的長進,就是生命的成分在人裏面加增;生命的成熟即生命長進到完滿的地步。一個基督徒生命的長進,不是看外面有多少的改良,乃是看他裏面基督的成分增加多少。如果只說到外面的改良,有許多人沒有基督也能改良。神的救恩不是要把我們從惡改到善;神的救恩是說,不管我們這個人好或壞,甚至我們這個人在神面前根本不行,既不能作好,也無法行善,即使能行出好來,那個好神也不要。我們的溫柔在神看,和我們的暴躁同樣沒有價值;我們的愛心和我們的恨惡,同樣不值錢。神的救恩乃是不照著我們的愛,也不照著我們的恨;不照著我們的惡,也不照著我們的善;祂的救恩絕對不是根據我們這一面。祂的救恩是把祂兒子的生命放在我們裏面,而不管我們這個人是好是壞。若是有一個人,他是好到了頂,另一個人是壞到了底,這兩個人同時在這裏,他們是一樣需要神的救恩。壞到底的人需要神百分之百的救恩,好到頂的人也需要神百分之百的救恩。絕不是壞的人需要神的救恩多一點,好的人需要神的救恩少一點。我們的好絕不能加到神的救恩裏,神的救恩是絕對客觀的。
『信耶穌,得永生。』永生就是永遠的生命;永遠的生命就是神的生命,也就是基督自己。我們信祂,我們就得著這個生命。不能因為這人惡,他信耶穌,耶穌就把這生命多給他一點;也不能因這人好,他就少需要一點主的生命;絕沒有這事。我們需要救恩,完全不是根據我們的情形;我們只是一個接受的對象。我們的好是這樣,我們的壞也是這樣,同樣不值錢。有許多朋友因為他們好,反而攔阻他們接受主的救恩;壞的人反而容易得救。好人常常企圖討神喜悅,好像他們靠神近一點,其實看似非常近,卻是非常遠。許多罪大惡極的人,在看見自己的敗壞後,轉過來接受了神的救恩;這遠比那拒絕神救恩的好人,要蒙福得多。
以作人來說,溫柔比暴躁好;一個人該有溫柔,該有道德。但是,溫柔也罷,暴躁也罷,在人面前雖有分別;在神面前卻沒有分別;因為神的救恩,完全根據於我們有沒有基督。我們在神面前得救或滅亡,並不以行為作根據,乃是在乎有沒有基督。有基督就有生命,沒有基督就沒有生命;有基督就不定罪,沒有基督就定罪,並且罪早已定了。所以得救與沉淪的分別,在於基督的成分是否加到我們裏面。
甚麼叫作基督的成分加多?就是基督進到我們裏面,住在我們裏面。祂越住,我們就越拒絕自己。主會給我們看見,不只要把惡擺在一邊,也要把善擺在一邊,單純的只讓基督在我們裏面作主,只讓基督在我們裏面作我們的生命。這樣,我們纔能經歷,現在活著的,不再是我;我的好,我的壞都已經過去了,現今乃是基督在我裏面活著。當我們這樣活的時候,就是基督成形在我們裏面的時候。我們初得救時,基督並沒有在我們裏面成形;慢慢的,我們讓祂在我們裏面長大,至終基督就成形了。這樣,在我們裏面的就不再是我們,乃是基督。我們就能像保羅一樣說,我活著就是基督。是基督在我們裏面作生命,祂是我們的能力,我們的生活,我們所活出來的就是基督。這纔是神的救恩。
人在神面前需要生命,所以主耶穌說,『我是生命的糧,到我這裏來的,必定不餓;信我的,永遠不渴。我是世界的光,跟從我的,就不在黑暗裏走。我是生命,我是復活,信我的人雖然死了,也必復活。』這些話語,都不是說到外面的教化,也不是說到外面的勸導,乃是說到人裏面有基督生命的重生。這生命一進到人裏面,人就該給祂有地位,降服於祂,從此不再是自己活,乃讓基督在裏面活。這是神的救恩,這是神的道路,這纔是不失真的基督教。是基督自己,在我們裏面成為我們的生命,在我們外面作我們的生活。這是我們的路。我們仰望祂,不盼望自己,也不改良自己;對自己沒有希望,也不盼望,只簡單的把自己擺在一邊,說,『現在活著的不再是我,乃是基督在我裏面活。從今以後,我不憑自己恨人,也不憑自己愛人;不靠自己作惡,也不靠自己行善。現在活著的,不再是我,乃是基督在我裏面活。』讓祂有地位,讓祂掌權,和祂有交通。這樣,基督自然在裏面增長,成形;顯出來的,就是無上的良善,無上的光榮,無上的忍耐,也就是基督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