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 為著召會生活的恢復,經歷基督並盡功用

讀經:

加拉太書一章十五至十六節,二章二十節,四章十九節,以弗所書三章十七節,歌羅西書三章十至十一節,哥林多後書三章十七至十八節。

主要恢復正確的召會生活,就需要我們在日常生活中經歷祂,並且在召會聚會中盡功用,以加增召會生活的豐富。我們需要基督啟示在我們裏面,活在我們裏面,成形在我們裏面,安家在我們裏面,並在我們身上顯大,好使祂恢復作為新人的真正召會,祂在其中是一切,又在一切之內。

基督啟示在我們裏面

我們要經歷基督作生命和一切,首先需要祂啟示在我們裏面。加拉太一章十五至十六節說,『那把我從母腹裏分別出來,又藉著祂的恩典呼召我的神,既然樂意將祂兒子啟示在我裏面。』我們經歷基督作生命和一切,第一步乃是祂要在我們裏面啟示為活的人位。基督不是宗教、儀式或教訓,乃是活的人位。我們都需要更多經歷基督在我們裏面啟示為活的人位。

基督活在我們裏面

基督啟示在我們裏面之後,還必須活在我們裏面。在二章二十節保羅說,『我已經與基督同釘十字架;現在活著的,不再是我,乃是基督在我裏面活著。』我們天然的人—已經釘了十字架的老『我』—需要被否認,並被基督頂替,使祂能活在我們裏面。(羅六6。)我們雖然都有基督啟示在我們裏面,但也許沒有讓祂活在我們裏面。

基督成形在我們裏面

我們經歷基督作生命和一切,第三步是讓基督成形在我們裏面。加拉太四章十九節說,『我的孩子們,我為你們再受生產之苦,直等到基督成形在你們裏面。』基督成形在我們裏面,意思是祂在我們裏面擴展,並將祂自己構成到我們裏面的每一部分。我們可以用手套作例證,來說明基督成形在我們裏面。我們將手放進手套裏,我們的手可以在手套裏動,但沒有『成形』在手套裏,直到所有的手指都就了位。同樣的原則,基督已經啟示在我們裏面,並且也活在我們裏面到某種程度,但祂也許還沒有成形在我們裏面。基督啟示在我們裏面,基督活在我們裏面,以及基督成形在我們裏面,這些事不該只是道理,乃該是我們日常生活中的經歷。

基督要成形在我們裏面,我們就必須讓祂全然佔有我們。我們必須給祂地位和機會在我們裏面擴展。我們有三部分:靈、魂、體。(帖前五23。)靈是由良心、交通、和直覺所組成;魂是由心思、情感、和意志所組成。基督要成形在我們裏面,首先必須接管我們的良心;因此,我們需要樂意讓祂對付我們的良心。例如,一位姊妹呼求主名時,主也許對付她的良心,題醒她幾天前對母親發了脾氣,並且還沒有向主認這罪。當這位姊妹求主赦免她的罪,並用祂的寶血潔淨她時,主會赦免並潔淨她,但主還會囑咐她去向母親道歉,並求母親赦免。如果這位姊妹不願意向母親道歉,因為怕失去面子,主也許告訴她,她必須在主和她的面子之間作選擇。換句話說,如果她樂意失去面子,就會享受主的同在;但如果她不樂意失去面子,就會失去主的同在。她若拒絕向母親道歉,她的良心就會受主攪擾。她呼求主名時,主會再次題醒她去向母親道歉。一段時間的掙扎之後,她會被主征服,去向母親真誠的道歉。這樣,她的良心就不再受攪擾。她的良心清潔了,基督就有自由的通路,擴展到她的良心裏,通過她的良心,並佔有她的良心。

基督通過我們的良心之後,還要來摸我們的心思。譬如,我們呼求祂的名時,祂也許對付我們購物的方式。我們多日考慮要買一樣東西,但基督指明祂不要我們買那樣東西。我們也許與主爭執說,『主阿,我想要買那樣東西。請你留在我的靈裏,不要進到我的心思裏。請不要干豫我的思考,不要管我。』但主必須接管我們的心思,好成形在我們裏面。至終,祂會折服我們,我們就對祂說,『你是主,一切都在你腳下。現在我將我想要買的東西擺在你腳下。』這樣,主就會使我們在祂裏面喜樂,並且我們也能以喜樂的心讚美祂。

二十世紀初曾有一位英國姊妹,將她的頭髮梳理成高塔狀。在那時代女人常把自己的頭髮梳理成那樣。有一天當這位姊妹禱告主,求主用聖靈充滿她時,主告訴她,她要經歷聖靈的澆灌,就必須改變她的髮型。掙扎數小時之後,主擊敗了她。當她除去她的高塔時,就經歷了聖靈的澆灌。

我們很容易以道理的方式講論基督是我們的一切,但我們要經歷基督作一切,必須符合一些條件,讓祂摸著我們裏面的各部分。基督要成形在我們裏面,我們就需要將裏面一切的地位都讓給祂,使祂能佔有我們裏面的各部分。我們若不讓基督擴展到我們的心思、情感和意志裏,祂就會被侷限,甚至被拘禁在我們靈裏。然而,我們若向祂降服,求祂進到我們裏面,得著我們裏面的一切地位,祂就要接管我們的心思、情感和意志。

我們也許不樂意讓主摸著我們的情感;因這緣故,我們常常離開主而在自己裏面或喜或憂。我們需要讓主摸著我們的情愛。譬如,亞倫的兒子拿達和亞比戶因罪死在耶和華面前之後,摩西告訴大祭司亞倫和他兒子以利亞撒和以他瑪說,『不可蓬頭散髮,也不可撕裂衣裳。』(利十6。)亞倫和他兒子被禁止表達他們的悲傷,這指明他們需要管制自己的情感,好適合主使用。我們若愛主所不愛的事物,就會為此與祂爭執。在這樣的光景中,我們需要讓主擊敗我們;我們絕不該擊敗主。我們若擊敗主,就會蒙受重大的損失。我們需要告訴主:『求你一直擊敗我,絕不要讓我擊敗你。』我們這樣作,就會讓主接管我們的情感。藉著佔有我們的良心、心思、情感和意志,主就接管我們裏面的每一部分。結果,祂就會得著我們裏面的一切地位,而成形在我們裏面。

基督是新人獨一的人位

當基督成形在我們裏面,祂就安家在我們心裏;這就是說,祂全然安頓在我們內裏的所是裏。(弗三17。)結果,我們就能宣告說,『無論是生,是死,總叫基督在我身體上,現今也照常顯大,因為在我,活著就是基督,死了就有益處。』(腓一20~21。)當我們否認我們天然的人,讓基督活在我們裏面,甚至活祂,我們就不僅接受基督作我們的生命,也接受祂作我們的人位。這樣,祂就是我們的一切,我們也被祂充滿並佔有。結果,當我們來在一起,就穿上召會作為新人;在這新人裏沒有天然的人,只有基督是一切,又在一切之內。(西三10~11。)這就是正確的召會生活,在此沒有意見、衝突或分裂,只有基督。

新人裏有許多肢體,但只有一個人位,就是基督。換句話說,有許多信徒,但只有一個新人,在這一個新人裏,基督是獨一的人位。我們需要看見基督是新人裏獨一的人位;這新人就是作基督身體的召會。召會作為新人和基督的身體,乃是由眾多信徒所組成,這些信徒都被基督充滿了。

召會不是由某些道理、教訓或恩賜形成的;反之,召會作為新人乃是以基督構成的,這基督是那些來在一起作為祂身體之許多信徒裏獨一的人位。要有正確的召會生活,就要讓基督啟示在我們裏面,活在我們裏面,成形在我們裏面,安家在我們裏面,並全然佔有我們。這樣,當我們以基督為我們獨一的人位而來在一起,我們就是作為新人的召會。

基督是那靈

我們要經歷基督作生命和一切,就需要看見基督是那靈。林前十五章四十五節下半說,『末後的亞當成了賜生命的靈;』林後三章十七節上半說,『主就是那靈。』如果基督不是賜生命的靈,祂能留在第三層天上,卻不能啟示在我們裏面,活在我們裏面,或成形在我們裏面,充滿我們裏面的每一部分。因著基督是那靈,祂就能啟示在我們裏面,活在我們裏面,並成形在我們裏面。聖經清楚啟示,基督一面在諸天之上神的右邊,一面也在我們裏面。(西三1,林後十三5。)基督能在我們裏面,乃因祂是賜生命的靈。

新約清楚的告訴我們,三一神的三者都在我們裏面。以弗所四章六節說,父在我們裏面;歌羅西一章二十七節說到『基督在你們裏面』;而約翰十四章十七節說,實際的靈要在我們裏面。父、子、靈都在我們裏面,但照著我們的經歷,只有一位在我們裏面。這活在我們裏面的一位乃是三一神—父、子、靈。我們可以呼求這一位:『主耶穌』、『恩典的靈』、或『聖父』,然而,在我們的經歷裏,父、子、靈乃是一。雖然三一神是個奧祕,超過我們頭腦所能領會,但我們仍然可以經歷並享受祂住在我們裏面。

今天主耶穌乃是那靈,祂作為那靈就在我們裏面。林後三章十七節下半說,『主的靈在那裏,那裏就有自由。』因著主的靈—就是主自己—在我們裏面,我們就能經歷自由。十八節往前說,『我們眾人既然以沒有帕子遮蔽的臉,好像鏡子觀看並返照主的榮光,就漸漸變化成為與祂同樣的形像,從榮耀到榮耀,乃是從主靈變化成的。』我們被帕子遮蔽時,就不能觀看並返照主的榮光;然而,當我們以沒有帕子遮蔽的臉觀看主,就好像鏡子一樣,觀看並返照祂的榮光。我們越觀看主,祂就越印在我們裏面,我們也越返照祂。結果,別人就透過我們看見祂的榮光。不僅如此,我們觀看並返照主的榮光時,就被變化,被改變,成為祂的形像,從榮耀到榮耀,就是從一種程度的榮耀到另一種程度的榮耀。我們被變化成為主的形像,不是藉著宗教或道理,乃是藉著主靈變化成的。正如『父神』和『主基督』是複合的名稱,『主靈』也可視為複合的名稱。這辭證實主基督就是那靈,那靈就是主基督。正在變化我們的主靈乃是在我們靈裏;我們應當在靈裏享受基督作變化人的靈。今天這位基督乃是召會這新人獨一的人位。當祂啟示在我們裏面,活在我們裏面,成形在我們裏面,安家在我們心裏,並在我們身上顯大,祂就在召會這一個新人裏作一切。這就是主對正確召會生活的恢復。

在召會聚會中盡功用

要恢復正確的召會生活,主需要把我們完全帶出基督教,連同其一切傳統、觀念和形式。當神的遺民從巴比倫被擄的光景中歸回耶路撒冷時,那已經作到他們裏面的巴比倫文化,也跟著他們進到耶路撒冷。在約翰福音裏,當主耶穌使拉撒路從死裏復活時,拉撒路從墳墓出來,『手腳裹著布,臉上包著手巾。』(十一44。)因此,主對旁邊的人說,『解開,讓他走。』這指明拉撒路雖然離開了墳墓,但他的裹屍布和手巾並沒有離開他,還需要除去。同樣的原則,我們雖然離棄了基督教這墮落的宗教系統,並進入地方召會裏,但基督教裏許多錯誤的觀念、習慣和風俗,可能還留在我們身上。靠著主的恩典,這些必須從我們身上除去。

基督教裏的一個錯誤風俗乃是在召會聚會中被動,等待別人來供應我們。我們無法在新約裏找到一處經節支持這樣的風俗。在正確的召會聚會裏,所有與會者都該有自由盡功用。事實上,甚至我們來聚會之前,就需要在家中並在來聚會的路上呼求主名、讚美主,藉此豫備自己。然後,當我們來在一起,就都該盡功用,藉著為基督說話,彼此供應祂的豐富。這樣的聚會將是何等豐富!

我們不該輕視自己的這一分基督。在銀子的比喻裏,主耶穌將自己比喻為主人,把他的家業交給奴僕,給了一個奴僕五他連得銀子,一個二他連得銀子,另一個一他連得銀子。(太二五14~15。)那領五他連得的奴僕,另外賺了五他連得;那領二他連得的奴僕,也照樣另賺了二他連得;但那領一他連得的奴僕,去掘開地,把他主人的銀子埋藏了,因此沒有為主人賺得利潤。(16~18。)奴僕表徵信徒,銀子表徵屬靈的恩賜。今天召會中有五他連得或二他連得的人不太多;絕大多數的信徒都是有一他連得的人。危險不在於那些有五他連得或二他連得的人,乃在於那些有一他連得的人,因為這些人將自己屬靈的恩賜視為最小的。如果所有領一他連得的人都輕視、埋藏、並忽視他們的恩賜,召會就會貧窮,不能成就神的定旨。然而,他們若全然使用他們的恩賜,照著度量盡功用,召會就會豐富。願主賜給我們恩典,使我們不再以老舊的方式聚會,忽視我們屬靈的恩賜;反之,我們要為著正確召會生活的恢復,運用我們的恩賜,以新的方式聚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