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憑靈而活並憑靈而行,實行真正的召會生活

讀經:

加拉太書五章一至二節,四至六節,十一節,十三節,十六至二十五節。

加拉太書這卷書論到基督與諸多消極事物相對,這些消極事物就如律法同一切規條、宗教同其傳統、以及肉體。只要我們還持守這些消極事物中的任何一項,我們實際上就與基督無分了。我們若試圖守律法同其規條,基督就於我們無益了;(五2;)我們若仍舊持守宗教傳統,我們就與基督隔絕了。(4。)不僅如此,我們若靠肉體活著,就不是憑內住於我們靈裏的基督這賜生命之靈而活。就消極一面說,加拉太書暴露宗教、傳統、律法、規條和肉體;就積極一面說,它給我們看見基督,為著產生召會。

加拉太書的頭四章,每一章都啟示基督特別的一面。在一章,基督啟示在我們裏面。(15下~16上。)在二章,基督活在我們裏面。(20。)在三章,我們浸入基督並穿上基督。(27。)這時,基督在我們裏面,我們也在基督裏面。接著在四章,這位基督需要成形在我們裏面。十九節說,『我的孩子們,我為你們再受生產之苦,直等到基督成形在你們裏面。』這話很強。基督不僅啟示在我們裏面,活在我們裏面,給我們穿上,更要成形在我們裏面。這意思是說,祂與我們調和。我們全人同內裏的各部分—我們的靈、心思、意志和情感—都成為基督的住處。

我們可以用手和手套為例,說明我們需要基督成形在我們裏面。倘若只有指尖在手套裏,我們仍可以說『手』在手套裏,但這樣說是不彀的。同樣的,我們可以宣告基督活在我們裏面,但祂可能沒有徹底住在我們裏面。因這緣故,保羅受生產之苦,好使基督成形在信徒裏面。受苦就是多有辛勞、苦難和奮鬥。在受了許多苦之後,基督就徹底成形在我們裏面。這樣,我們就真與祂是一,祂也與我們是一。基督要安家在我們內裏各部分的每一方面、每一領域、和每一通道裏。這完全在於基督啟示在我們裏面,活在我們裏面,給我們穿上,並成形在我們裏面。

加拉太書中的經歷基督,不在於行善或持守律法同其規條,宗教同其傳統,或任何的儀文、形式和條例。反之,加拉太書給我們看見,我們需要拋棄這一切。我們需要將律法丟在背後,放下規條,趕出宗教,埋葬傳統並釘死肉體。基督徒生活只在於基督,並且不是客觀的,乃是非常主觀的。祂是我們的生命、我們的人位、以及我們內裏各部分的內容。基督必須完全成形在我們這人的每一領域裏。這樣,我們就不僅是神的兒子,更是神的後嗣,承受神一切的所是,給我們享受。(四7。)我們不在意律法,因為我們有在基督裏的神。我們沒有宗教;我們有基督同神的一切所是。此外,我們不持守傳統和規條;反之,我們有基督那追測不盡的豐富。(弗三8。)

召會生活的實行乃是基督作我們的一

因著我們放下一切消極的事物,單單持守基督,我們就不混亂也不分裂。反之,我們眾人在基督裏都是一了。這一乃是召會生活的實行。從前,我們許多人散在公會和自由團體中。然而,如今我們能向撒但誇口,說,『請看今日眾召會中的一。各種不同的人在基督裏都是一。』我們並非在道理、律法、規條、宗教、傳統、或任何屬肉體的相似點上是一;我們乃是在基督裏是一。倘若所有真基督徒都是如此,諸天的國就要擴展至全地。這樣,就不需要聯合國了。地上不需要那種一。真正的一是在召會生活裏。主要恢復並完成這一,但不是藉著大多數的基督徒,乃是藉著少數餘剩的、在得勝者原則裏的基督徒。

我們可以將召會生活的恢復比作以色列復國。以色列的復國,並不是藉著地上所有的猶太人,乃是只藉著少數的猶太人。單單在紐約市就有數百萬猶太人,但他們並非以色列國。以色列國僅是由那些回到列祖之地,留在那裏,並將以色列國建立起來的猶太人所組成,他們相對而言是少數。同樣的原則,今天有數以百萬計的基督徒,但只要他們是分散、分裂並混亂的,他們在實行上就不是召會。正如在紐約市的猶太人是真猶太人,同樣,所有的真基督徒都是基督身體的肢體,但他們多數仍是分散的。然而,有少數、一小部分的餘民已經蒙了拯救,脫離了分裂和混亂,也脫離了律法、規條、宗教和傳統。主耶穌已將我們在這裏聚集一起成為一。只要我們在這一裏站住,我們就能對人說,『來看,這是召會!』

有人會問:『我們既是真基督徒,不也是召會麼?』當然,得救的人都是真基督徒,但他們有許多仍分散在公會和分裂裏。倘若他們蒙拯救脫離分裂,就能回到身體的實行裏,其中有基督自己作我們的一。我們自己可能仍習慣於某種規條,特別是我們聚會中的實行。然而,我們必須避免一切的規條,甚至是那些看起來很好的規條。我們在這裏只為著基督作我們的一。這是主恢復今日的道路。主正在恢復正確的召會生活,就是一種同著基督、藉著基督、在基督裏、並為著基督的生活。

憑靈而行並與主成為一靈

在加拉太一至四章之後,五章不再強調律法、規條、宗教和傳統。反之,該章論到憑靈而行、憑靈而活、並受那靈引導。(16,25,18。)聖經譯者很難決定這裏的『靈』是指聖靈還是我們人的靈。按照上下文,這裏的靈是聖靈,住在我們重生的靈裏,並且與之調和。我們可以再用手在手套裏為例說明這事。在手套裏的手既不單是手,也不單是手套,因為二者已經成為一了。基督作為神聖的靈,就是賜生命的靈,與我們的靈調和。正如我們所已經看見的,基督啟示在我們裏面,活在我們裏面,我們已經穿上了祂,如今祂正成形在我們裏面。結果,二者乃是一;祂成為我們,我們也成為祂。主就是那靈,那靈與我們的靈調和成為一靈。(林後三17,羅八16。)這一不在於我們天然的心思、心或肉體,乃在於那靈在我們的靈裏,就如林前六章十七節所說,『與主聯合的,便是與主成為一靈。』祂與我們,我們與祂,如今乃是一靈。

現在無論我們作甚麼,都必須在調和的靈裏作。我們撇下一切消極的事物—律法、規條、宗教、傳統和肉體,留在調和的靈裏。這就是為甚麼加拉太書對付了許多消極的事物之後,在五章末了單單強調那靈。日復一日,我們需要憑我們靈裏的那靈而行,受那靈引導,並在那靈裏過生活。我們不需要問到底該作這件事還是那件事,我們必須簡單的憑靈而行並受祂引導。那靈若這樣引導,我們就這樣行;但祂若那樣引導,我們就那樣行。多年前,當弟兄姊妹來尋求我的建議時,我對他們有許多可說的。然而,今天我簡單多了。倘若有人要找我交通半小時,我多半非常清楚:回答他們的問題不要半分鐘。許多問題的解答乃是:『照著你靈裏的那靈而行。』我們若照著我們靈裏的那靈作一切事,就會從難處中得著釋放,並蒙拯救脫離風波。

許多親愛的聖徒問我說,『李弟兄,你的負擔如此沉重。你會苦惱,有許多憂慮麼?』我不但沒有苦惱、憂慮,我還保持喜樂和健康。憂慮不是從靈來的,而是從心思來的。同樣的,怒氣從我們的情感而來。我們若留在心思裏,憂慮就臨到我們;我們若留在情感裏,就會受攪擾、發脾氣。然而,我們若憑靈而行,一切的憂慮和怒氣就不見了。

基督教傳統的教訓把經歷基督弄得好像很複雜;其實經歷基督很簡單。我們可以將我們靈裏的那靈比作電。電一旦裝置到建築物裏,該建築就能應付我們的一切所需。我們若需要熱力,可以將暖爐插上電;我們若需要光,可以簡單的撥動開關。今天基督作為那靈,乃是我們裏面的『電』,提供我們的一切所需,而我們的靈乃是『開關』,在裏面將祂啟動。我們必須卸下一切消極的擔子。我們在主的恢復裏,不必在意律法、規條、宗教、傳統或肉體。我們只要在意基督這賜生命的靈,內住於我們的靈,使這二靈成為一。我們可以藉著呼求祂的名,打開靈的『開關』,享受祂作神聖的電。

藉著在調和的靈裏禱告,來到聖經跟前並接觸主

我年輕時會買許多書,特別是解經書。每逢我研讀一段聖經,就將我的書攤在桌上、床上、甚至地板上。我也用各種希臘文辭典和聖經彙編,我喜歡這樣比較、查考、研讀、尋找並研究。然而今天,我比較喜歡打開主的話,選幾處經文,藉著在調和的靈裏禱告來享受。我們若選讀加拉太書,可以禱告說,『沒有規條,阿們。沒有律法,阿們。沒有宗教,阿們。只有基督啟示在我裏面,活在我裏面,給我穿上,並成形在我裏面,阿們。今天這位基督是我靈裏的那靈。哦,這二靈調和為一。阿利路亞!』藉著這樣的禱告,我們就得著許多滋養。

今天,有些基督徒禱告得不彀,但另有些基督徒向主禱告都在說故事,講論許多關於人、地、活動、和用意的細節。我們的天父原知道我們所需的事物。因此,我們應該拋棄這種向主說故事的方式。這樣禱告很累人,浪費主和我們的時間。若有人這樣禱告,甚至他自己都可能對自己的禱告感到厭煩。一面,他覺得需要禱告,但另一面,他的禱告會很沉重。至終,他可能許久都沒有禱告。然後他會說,『父阿,我向你悔改,我三週都沒有禱告。赦免我,從今天起,我要恢復禱告的生活。』此後,他又開始禱告,但他會照著同樣老舊的方式禱告。這就是在搞律法、規條、宗教、傳統和肉體。甚至我們來到飯桌前,也可能照著傳統的方式謝飯,一次又一次禱告相同的話。這也是搞宗教。我們需要撇棄禱告的老路。我們來用餐時,可能只覺得要說,『阿們!讚美主!』

憑靈而活並憑靈而行,實行真正的召會生活

神的路很奇妙,乃是簡單、活潑、有能、復甦、加強、並分賜生命的路。我們不需要宗教。然而,我們屬人的天性不在意我們靈裏的那靈,反而在意文化、律法、規條、宗教和傳統。從我們出生的那一天起,裏面的靈就是沉睡的;但有一天主耶穌藉著進入我們的靈,喚醒了我們的靈。然而,基督徒越把心思用在無生命的道理上,他們的靈就越回去『睡覺』。因此,他們學得宗教教訓和實行越多,他們就越分裂。這不是主的路。加拉太五章末了一段不再強調消極的宗教事物;那裏只有那靈調著我們的靈。『我們若憑著靈活著,也就當憑著靈而行。』(25。)我們必須看見,律法、規條、宗教、傳統、形式、儀文、條例、徒具道理的教訓、和肉體都需要除去,剩下的必須只有基督這賜生命的靈調著我們的靈。至終,我們必須一無所顧,惟顧憑靈而行。這樣,我們就都會成為非凡的基督徒。每逢我們聚集一起,都會有真正的一,喜樂歡騰。這樣的生活和行事,就是過正確的召會生活。

按當前基督教的情形,人很難憑基督徒的生活和行事認出他們。我們與人談話許久,纔能發現他是信徒。這時,他可能會問:『你去那裏作禮拜?你們有甚麼特別的作法?』這種情形真是可憐。反之,倘若地上所有的基督徒都憑靈而活並憑靈而行,無論我們到那裏,都會因著弟兄姊妹喜樂的讚美和呼求主名而立刻認出他們,並且會自然而然的在一裏與他們一同享受召會生活。

我們眾人都必須卸下宗教事物的擔子,看見真正且真實的召會生活就是基督這賜生命的靈活在我們靈裏,我們必須憑這奇妙的靈而行。這樣,我們來到聖經跟前就是活的,不在死的字句裏;我們的傳福音也不在傳統裏,而是新鮮、即時且活潑的。曾有一次,在我們的聚會中,有一位訪客問說,『召會是否會上街去接觸人?』我回答說,『我們是照著基督的身體傳福音。』身體不像機器,照著既定的模式運轉。在某個既定的日子作同一件事,乃是老舊、傳統、宗教的方式。但是,身體是以活的方式作許多不同的事。今天,身體這樣行動;明天,身體可能那樣行動。這是真正召會生活的實行。

因著我們是活的,所以常常歡樂的讚美主。結果,眾人都知道我們是耶穌『瘋狂』的愛人。然而,今天許多基督徒在日常生活裏並沒有讚美主或為祂說話。甚至有些自稱受過靈浸的人,也是只在聚會時纔為主唱詩或說話,在聚會中以一種表演的方式運用他們的恩賜。這並非真正的靈浸,也非正確的運用恩賜。我們需要放下一切老舊的傳統。我們不反對運用恩賜,但我們不喜歡用傳統、宗教、甚至肉體的方式來展現恩賜。我們不反對也不提倡任何特別的作法。然而,有些親愛的聖徒對傳統、規條、和宗教『上了癮』。因此,我們需要蒙拯救脫離這些事,單單在意基督,祂不是僅僅在道理、故事、歷史上的基督,乃是活而實際、即時的基督。在祂裏面,我們沒有難處;在祂裏面,我們彼此是一。『我們若憑著靈活著,也就當憑著靈而行。』(25。)這種生活和行事纔是真自由。基督已經釋放了我們,我們絕不該再被其他任何事物糾纏。基督以外的一切事都是糾纏,但基督已經釋放了我們。我們在祂裏面有自由、平安與喜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