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七章 哥林多後書—基督的構成產生職事(二)

讀經:

哥林多後書一章九節,十二節,二章十四至十五節,三章五至六節,十七至十八節,四章七節,十至十一節,十六節,五章十六至十七節,六章三至十節,十二章七至九節。

在前一篇信息我們已經看過六點關於有職事的人該是怎樣的人,現在還要來看另外八點。

有職事的人是怎樣的人(續)
所說的與所是的一致

第七,一個有職事的人,他所說的與他所是的一致。在林後一章十七至十九節,保羅嚴厲的質問哥林多人,說,『我有這樣的意思,難道是行事輕浮麼?還是我所定的意是按著肉體定的,以致在我有忽是忽非麼?但神既是信實的,我們對你們所說的話,就沒有是而又非的,因為藉著我和西拉並提摩太,在你們中間所傳神的兒子耶穌基督,並不是是而又非的,在祂只有一是。』保羅似乎是在質問哥林多人,說,『我有甚麼地方言行不一呢?我在甚麼地方是而又非呢?我無論是在你們中間講道,或是寫信給你們,我所是的,與我對你們所說的都是一致的。』這也就是說,使徒的為人與他所傳的道完全相合。

一個被神使用、真有職事的人,他這個人就是他所傳的。譬如,一個人傳十字架對付肉體,但你碰著他這個人時,並不覺得他的肉體是受過十字架對付的;那就是說,他所是的和他所傳的不一致。再譬如,一個人說到人要學習把自己擺在一邊。但你碰著他這個人時,卻覺得他滿了己;這意思是,這人所是的和他所說的不同。又譬如,一個人講愛神,但你接觸他時,並不覺得他是毫無保留的愛神。這樣,他的道是一件事,而他這人又是另一件事。這樣的人就沒有職事。

有職事的意思是,我們這個人就是我們所傳的。這比『言行一致』還要深。我們所是的,不僅是我們所行的,這乃是一個人本質上的問題。一個有職事的人,乃是他這個人被神對付到一個地步,他就成了他所傳的。在哥林多後書裏,保羅是剛強、厲害的,因為他所說的是出於他所是的。他所是的與他所見證的話一致。一個為主作工的人,他的為人若與他所傳、所見證、所說的不一致,在他身上就沒有職事。

一個人裏面經歷聖靈的構成,他所傳的就是他所是的一部分。他不僅是傳一篇道,他的所是會從他身上流出去,而成為一篇道。因此,當我們接觸他時,就摸著他所傳的道,因為他這人就是他的道,他這人就是他所說的話。

將自己薦與別人的良心

第八,一個有職事的人能將自己薦與別人的良心。保羅在神面前將自己薦與各人的良心。(四2。)一個事奉神的人,必須在別人的良心裏有一個估價,並且許多時候,這估價是準確的。因此,別人的良心裏也許對我們覺得有問題。這不在於我們與人辯論或講理由,乃在於我們在別人良心的天平上有何種分量。這是一個要有職事的人必須注意的。

一個人能將自己薦與別人的良心,乃是指明我們所是的不在於我們所傳的,乃在於我們在別人良心裏的分量。因此,保羅纔說,『我們既照所蒙的憐憫,受了這職事,就不喪膽,乃將那些可恥隱密的事棄絕了,不以詭詐行事,也不攙混神的話,只將真理顯揚出來,藉以在神面前將自己薦與各人的良心。』(1~2。)這指明,保羅除去一切妨礙他這職事的;並且他不以詭詐行事,也不攙混神的話,只藉著將真理顯揚出來,把自己薦與各人的良心。

許多時候人當面稱讚我們,但我們在人的良心裏也許並沒有地位。不久前,我遇到一位弟兄,他對我說,『李弟兄,我今天要請某位事奉主的弟兄喫飯,好不好請你也一起去?』我很恭敬的告訴他說,我覺得我不該去。我簡單的說明了理由,他也領會。接著他馬上對我說,『李弟兄,現在某某弟兄的光景大不如前了。』我聽了之後不說一句話,默默的離開了。我裏面有一個感想:那位事奉主的弟兄必須謹慎了,因為邀請他喫飯的人,飯前不久還在論斷他。這事實在令我震驚。我想到:即使別人表面上對我們好,他們良心裏對我們仍有評論。我們學習作執事,必須能叫別人的良心裏對我們有好的估價;我們必須能將自己薦與別人的良心。

以工作的果效證明職事

第九,一個有職事的人是以工作的果效為其職事的證明。(林前九1。)一個有職事的人不靠鼓吹、宣傳或自我顯揚,乃以他工作的果效為證明。保羅可算是頭號使徒,然而他被哥林多人逼到一個地步,說,他沒有一點趕不上那些超級的使徒。(林後十二11。)保羅是真誠的人,有的時候他不得不說直話。保羅告訴哥林多人說,『你們在基督裏,縱有上萬的導師,父親卻不多,因為是我在基督耶穌裏藉著福音生了你們。』(林前四15。)然而,可憐的哥林多人竟然懷疑生他們的使徒。他們相信別人的話,說保羅不是使徒,因他沒有證明。其實他不是沒有證明,乃是他不鼓吹、不宣傳、不顯揚自己。

有些傳道人到了人中間,就把自己顯為寶貝,自居首位。他們以為這樣就會得著人的尊敬。但早期使徒的腳蹤不是這樣;他們乃是用工作的果效,來證明他們是神的執事。保羅說,『我們豈是又開始推薦自己麼?豈像有些人,需要給你們薦信,或由你們寫薦信麼?你們就是我們的信,寫在我們的心裏,是眾人所認識、所誦讀的,你們顯明是基督的信,由我們供職所寫的,不是用墨,乃是用活神的靈寫的…。』(林後三1~3。)哥林多人是使徒們工作的果效,是他們的薦信;這薦信是活的,是用活神的靈寫的。在哥林多前書保羅說,『若是對別人我不是使徒,對你們我總是使徒,因為你們在主裏正是我使徒職分的印記。』(九2。)然而,在林後十二章十六節保羅題到,有些哥林多人說他是狡猾詭詐,用詭計牢籠他們。因著保羅不擺架子,沒有取用他本可取用的地位,哥林多人就誤會了他。

有的傳道人在報章上大登廣告,有的印製寫著各種頭銜和學位的名片。這是屬世的作法。我們若要作神的執事,拿撒勒人耶穌的馬槽就是我們的『履歷』,祂的卑微就是我們的『名片』。我們若真是在神裏面,就絕不會使用那些手段和作法。然而,今天在基督教裏,許多傳道人常鼓吹並宣傳自己。這在神的光中乃是可定罪的。我們不該為自己作廣告,為自己鼓吹,或顯揚自己;那不是神的執事該走的路。

保羅不用人的薦信,因為哥林多人就是他的薦信。這指明我們該讓工作的果效說話,讓勞苦的結果說話。我們不需要為自己說話,也不需要別人為我們說話。我們要有職事,就必須把自己埋沒起來,隱藏起來;若要顯明的話,也該讓神來顯明。

專靠神的恩典

第十,一個有職事的人不信靠自己,乃專靠神的恩典—不僅在工作上是如此,在生活和行事為人上也是如此。在林後一章保羅說,『弟兄們,關於我們在亞西亞所遭遇的患難,我們不願意你們不知道,就是我們被壓太重,力不能勝,甚至連活命的指望都絕了,自己裏面也斷定是必死的,叫我們不信靠自己,只信靠那叫死人復活的神。』(8~9。)保羅遭遇患難,到了絕境,就是到了必死的境地,靠自己絕沒有出路。他就學習一個功課:不信靠自己,只信靠那叫死人復活的神。在十二節他說,『我們所誇的,是我們的良心見證我們憑著神的單純和純誠,在世為人,不靠屬肉體的智慧,乃靠神的恩典,對你們更是這樣。』他在患難時和日常的行事為人中,不信靠自己的智慧,只信靠神的恩典。保羅整個的生活都不在自己裏面,乃在神裏面。

很多時候,我們在與弟兄姊妹相處時,是靠屬肉體的智慧,而不是靠神的恩典。我們必須學習定罪自己,也定罪自己屬肉體的智慧。有人請我們喫飯,或送我們一本書;那不一定是愛心的交通,也許是他按照屬肉體的智慧,要用情感,以送東西來聯絡關係。所羅門說,『暗中送的禮物平息怒氣。』(箴二一14。)一位弟兄對我們不滿意,我們也許想藉著送他禮物來解怨。這不是正確的作法。如果有弟兄對我們不滿,我們不要送東西給他,也不要請他喫飯,乃該在神面前蒙光照,並向他認罪。我們要面對問題並學功課,不要倚靠手腕想去平息怒氣。我們若讓神作工,也許這位弟兄就是扎在我們身上的一根『刺』,我們會因他而學到很好的功課。當人反對、為難我們,我們若肯接受,不用自己的手段試圖去掉這刺,就能享受神的恩典。許多時候,我們屬肉體的智慧乃是信心的代替品;也就是說,因為我們對神的恩典沒有信心,只好用屬肉體的智慧。

這十多年來,我們蒙了主的憐憫,學習這功課。很多時候,人覺得我們太單純,不懂人情事故,但實際上,是我們不用屬肉體的智慧。有時人怪罪、誤會我;但只要是主許可的,我就接受。我不願用屬肉體的智慧免去難處;也就是說,我們不該用自己的手腕來免去難處。這是一個有職事的人該有的生活。沒有一個有職事的人,能憑他的手腕或屬肉體的智慧行事為人。求主憐憫我們,使我們信靠主的自己和神的恩典,而不信靠屬肉體的智慧和自己的手腕。

裏外顯出矛盾

第十一,一個有職事的人,是裏外顯出矛盾的人。哥林多人說保羅的信又沉重,又強硬,他親身的同在卻是軟弱,言語又是可鄙。(林後十10。)保羅親身的同在是軟弱,言語又是可鄙;這是指他外面的光景。他寫給哥林多人的信又沉重,又強硬,這是指他裏面的權柄。因此,保羅的光景裏外顯出矛盾。

一個神的執事該是軟弱的,但不是假裝;別人看他,該覺得他是平平淡淡的人。然而,當他站起來為神說話時,他裏面有個東西是分量沉重的,他的思路是深遠的。對那些聽的人,他裏外顯出矛盾。

保羅說,『我們有這寶貝在瓦器裏,要顯明這超越的能力,是屬於神,不是出於我們。』(四7。)這似乎是裏外顯出矛盾。我們所以軟弱,因我們是瓦器;但我們這瓦器裏面有寶貝,要顯明這超越的能力,是屬於神,不是出於我們。這不是指我們言行矛盾,乃是指我們的外表和裏面的內容相矛盾,因為外表是我們這個人,內容卻是基督。因此,保羅對哥林多人說,他不按著肉體認人;雖然他按著肉體認過基督,如今卻不再這樣認祂了。(五16。)這含示哥林多人不該按著肉體,按著保羅外面的瓦器認他,乃該按他裏面的無價之寶認他。如果哥林多人只按著肉體認使徒,就要失去蒙恩的機會。召會和聖徒對事奉者的估價,絕不該按著肉體外貌或外面的人,乃該按著他們裏面對基督的認識。

我要用個相對的例子來說明。譬如有兩位姊妹住在工人之家,一位像天主教堂裏的石雕馬利亞一樣安靜無聲,另一位卻像聖經裏的馬大,不僅有許多主意,還常和人爭吵。沒有屬靈眼光的人,看見這位像石雕馬利亞的姊妹,也許稱讚說,這姊妹真好,但這樣的稱讚乃是按著外表。雖然這二位姊妹都有基督活在她們裏面,當人看見那位像馬大的姊妹,甚至也許認為她不該住在工人之家。因此,人只是按著外表來認她。雖然她們二人都有基督住在裏面,但我們需要透過那位像馬利亞的姊妹的溫柔,也要透過那位像馬大的姊妹的光景,來看她們。如果保羅來認這兩位姊妹,他也許要說那位像馬利亞的姊妹沒有甚麼屬靈內容,因為她的溫柔是來自她的瓦器,不是來自她裏面的基督。保羅也許說那位像馬大的姊妹裏面基督的成分相對來說比較多。我們若只從外面看人,也許只摸到他們外面的瓦器,而沒有摸著他們裏面的基督。

有許多性子急,甚至會發脾氣的人,他們裏面卻有基督的構成。有些人發脾氣純粹只是在他們自己裏面,但有些人發脾氣卻是在裏面經歷基督。一個完全在自己裏面的人,越吵越有勁頭;一個有基督的人,吵著吵著,自己就軟下來,裏面轉向基督,承認說,『我不對,我錯了。』這樣的人外面雖是瓦器,裏面卻是寶貝。我們吵的人不要裝假;相反的,我們吵時該轉向基督,那纔是美麗的。

有職事的人,是裏外顯出矛盾的人;雖然他所是和所傳的沒有不一致,但他的外表和裏面的內容不同—在他身上人感覺到裏面的是基督,外面的是他。我們會把最好的花,盛裝在最好的花瓶裏;神卻把最好的寶貝,盛裝在卑陋的瓦器裏。按著本相,我們也許是性子急的人,暴躁的人,或自私的人;這說出我們是卑陋的瓦器。然而這些自私卑陋的瓦器遇著事情時,卻能甘願在主裏喫虧;這就如同美麗的花,盛在卑陋的花瓶裏。如果你是個猶豫的人,也不要裝假。一個真有信心的人並非一直是堅剛的。猶豫是瓦器,真實的信心纔是寶貝。

我沒有親眼見過和受恩教士,她是對主相當有認識的人。我們的詩歌本裏,有很多首詩歌是她寫的,這顯明她真是屬靈的人。和她相處過的聖徒告訴我說,人碰到和受恩教士時,真是碰到了瓦器和寶貝。她的性子急。跟隨她事奉主的青年人都知道她的急性子。有一次她出了門,不久又轉回來;她叩門時,裏面那些青年人沒有聽見;等她再叩門,他們把門打開,她馬上指責說,『你們到那裏去了?』然而指責過後,她說,『弟兄們,剛纔是我的肉體出來了,請你們饒恕我。』人可以看見她天然人的瓦器出來了;但是她裏面的寶貝也出來了。這是一個有職事之人的生活。

我們要認識有職事的人,不能只按著他外面的瓦器,乃要按著他裏面的基督,就是他裏面的寶貝。我們要越過外面的事物來認識他裏面的寶貝。保羅不否認他外面的人是軟弱的,但他說,『我們有這寶貝在瓦器裏,要顯明這超越的能力,是屬於神,不是出於我們。』(四7。)

只傳基督為主

第十二,一個有職事的人,不傳自己,只傳基督為主。一個有職事之人的職事就是基督。因此,執事不是傳自己,乃是傳基督:『我們不是傳自己,乃是傳基督耶穌為主…。』(5。)

願意說到自己—因基督已構成在他這人裏

第十三,一個有職事的人,不傳自己,卻願意說到自己;這乃因每當他說到自己,其實就是說到基督。我們讀哥林多後書時,常會覺得每逢保羅說到自己,基督就出來了。甚至當他在為自己的職事表白,基督都能在他說到自己時彰顯出來。這是因為在他裏面的就是基督,他的職事就是基督。基督是他的組成,他裏面滿了基督的成分。

整卷哥林多後書沒有大道理,主要是在講一個事奉主的人如何生活並行事為人。這卷書裏滿了基督;不過,所啟示的基督乃是在保羅裏面的基督,是在事奉主之人裏面的基督,就是在有職事之人裏面的基督。這卷書不是直接講基督,乃是講在執事裏面的基督。說到執事,就說到基督。一個有職事的人何時說到自己,何時就說到基督;何時表白自己,何時基督就被表白出來;因為他的內容,他內裏的組成,就是基督。

藉著死在他們身上發動,流露生命給人

末了一點,一個有職事的人,是流露生命的人。在四章十二節保羅說,『這樣,死是在我們身上發動,生命卻在你們身上發動。』這乃是生命的流露,而這生命就是基督。這是一個有職事之人的特點。

職事乃是聖靈將基督構成在執事裏而形成的

職事乃是聖靈將基督構成在執事裏而形成的。在保羅身上的職事就是基督自己,這基督不是道理上的,乃是經歷上的,就是聖靈藉著十字架和苦難構成在保羅裏面的。保羅說,『死是在我們身上發動,生命卻在你們身上發動。』(12。)這死就是耶穌的殺死。這話指明,當一個人經歷耶穌的殺死,基督的生命就能構成在他裏面;耶穌的殺死就是十字架的治死。我們這人讓聖靈用十字架治死有多少,基督就構成到我們裏面有多少。有職事的人,就是有基督的成分構成在他裏面的人。

聖靈藉著十字架,把生命構成在人裏面,好產生職事

在事奉主的人中間,有的人你碰著他,會覺得他的基督只有一點點;有的人你碰著他,會覺得他的基督多一點;另有的人你碰著他,會覺得他的基督是豐滿的,因為無論他對你說甚麼,你都能摸著基督的味道。這種人不必轉話題,即使是談作生意的事,你都能覺得出基督的味道。他裏面滿了基督,當他談外面的事時,總會談到基督,因為聖靈藉著十字架的殺死和環境的苦難,已把基督構成到他裏面了。他裏面基督的成分加多,他就漸漸變化,榮上加榮,至終滿有基督的形像。(三18。)他外面的人漸漸被拆毀、破碎,聖靈將基督構成在他身上;因此他滿了基督的成分。

哥林多後書給我們看見,有職事的人是怎樣的人,並給我們看見,這執事身上的職事,乃是聖靈藉著十字架,把基督構成到他們裏面而形成的。因此,他們身上的職事就是基督。這構成的過程乃是藉著十字架在苦難中進行的;這構成的結果乃是基督成為他們的經歷、成分和內容,至終成為他們這個人。神把一根刺加在保羅身上,乃是要叫保羅認識基督的恩典是彀他用的。(十二9。)當那根刺扎他時,他就享受基督、經歷基督、倚靠基督、品嘗基督。他被那根刺不斷的扎時,就不斷的享受、經歷、倚靠並品嘗基督;因此,他裏面就被基督構成。直到有一天,他只傳講構成在他裏面的基督,就是他從經歷中所得著的。

譬如,關於人傳講基督復活的大能。有人也許說,復活的大能供給他一切財物的需要。其實,這根本不是復活的大能,最多只能說是創造的大能。另一位弟兄也許在一種情形裏,外面沒有神的供給,但他裏面有能力使他能忍受這窮乏,甚至還能敬拜、讚美神。這纔是復活的大能。使保羅和西拉所在的監門打開的能力,(徒十六26,)是神創造的大能;而使保羅和西拉能在監牢裏禱告唱詩讚美神的能力,乃是復活的大能。(25。)這種的經歷纔能構成職事。

真實的職事乃是聖靈構成的經歷

真實的職事乃是聖靈構成的經歷;這不在於標榜復活的大能。職事的構成在於我們是否認識復活的實際,也在於我們在經歷中有沒有學習屬靈的功課。我們真有經歷時,就會認識:起初神憐憫我們,體貼我們的軟弱,用祂那使無變有的手在環境中看顧我們;這是祂創造的大能。然而,當我們更蒙恩時,祂創造的大能反而收回去了,讓我們遇見許多患難;這時,祂復活的大能就在我們裏面使我們能接受這些患難。這就是經歷聖靈的構成。

屬靈的職事乃是聖靈藉著十字架,在苦難和困難的環境中,把基督構成到我們裏面。那構成到我們裏面的基督,就是我們所經歷的基督,至終成為我們的職事。我們有了這職事,無論我們如何傳講,就都是基督。事奉主的人必須要有這構成,這職事。

職事工作的憑藉乃是聖靈

職事工作的憑藉乃是聖靈,因為職事乃是聖靈構成的結果。林後三章六節說,基督『使我們彀資格作新約的執事,這些執事不是屬於字句,乃是屬於靈,因為那字句殺死人,那靈卻叫人活』。我們本不彀資格作新約的執事,現今所以彀資格,只因聖靈的工作。沒有一本書說到工作的屬靈,比得上哥林多後書。職事是屬靈的,執事也是屬靈的,也就是說,執事作工時,必須憑著聖靈,而不靠自己的智慧、權力、幹才和口才。我們必須學習活在靈裏,並學習知道,我們不彀資格作屬靈的工作。屬靈的工作就是聖靈的工作;所以,我們必須學習將自己完全交給聖靈,纔能作職事的工作。

職事工作的結果乃是流露基督

職事工作的結果乃是流露基督。因著職事就是基督,所以職事的工作就是流露基督。在林後二章十四節保羅說,神『常在基督裏,在凱旋的行列中帥領我們,並藉著我們在各處顯揚那因認識基督而有的香氣』。顯揚基督的香氣,就是流露基督。在三章十八節保羅說到我們流露基督,乃是藉著好像鏡子,觀看並返照基督。在四章十二節他說,死是在我們身上發動,生命卻在別人身上發動。這在別人身上發動的生命,乃是基督的生命,就是基督自己流露到別人身上。在七節他說,在瓦器裏的寶貝,是要藉著流露出來而顯明神超越的能力。然後在八至九節他說,『我們四面受壓,卻不被困住;出路絕了,卻非絕無出路;遭逼迫,卻不被撇棄;打倒了,卻不至滅亡。』在這些經歷裏,基督就流露出去了。

在六章,我們看見有職事的人被擺在各樣的環境中:或榮耀和羞辱,或惡名和美名等。(8。)藉著各種的為難,基督就流露出去。在十二章保羅題到主的話:『我的恩典彀你用的,因為我的能力,是在人的軟弱上顯得完全。』(9上。)接著他說,『所以我極其喜歡誇我的軟弱,好叫基督的能力覆庇我。』(9下。)在十三章三節,他對尋求基督在他裏面說話憑證的哥林多人說,基督向著他們不是軟弱的,在他們裏面乃是有大能的。這意思是,在哥林多人裏面的基督就是基督在保羅裏面說話的憑證。他說的不是空話,不是空道。他的話就是基督的流露,就是基督流出去了。在事奉的人身上,在職事的工作裏,基督流露出去給人得著。生命的話不是道理,乃是基督的流露。

哥林多後書給我們看見,一個有職事的人乃是有基督構成到他裏面的人。這職事乃是聖靈藉著十字架,在苦難中將基督構成在人裏面的結果。職事的工作完全是憑著聖靈進行的;職事工作的結果,乃是流露基督。哥林多前書是講召會生活裏的基督,而哥林多後書是講執事之職事裏的基督。因此,一切都是基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