彼得後書三章三至四節,八至九節,約翰福音三章二十九節,以弗所書五章二十五至二十七節,啟示錄十九章七節,二十二章十七節。
地是個奧祕,而地上的人不知道宇宙的意義。在地上許多科學家、哲學家、和有權柄的人當中,沒有一人知道宇宙的定命或人生的目的。虛空重複的漫長歷史—睡、喫、穿衣、以及日復一日作同樣的事—已使許多人不滿足。這樣的不滿足在已開發國家中是最明顯的。
一個世紀以前,許多人沒有現代化便利的設備。然而,今天情況不同了。已開發國家裏的人,尤其在美國,有許多物質的東西供人享受。但美國年輕的一代厭煩了物質的享樂。教育、科學、交通工具、和通訊技術都已獲致重大進展,但人的生活沒有方向。千千萬萬的人仍在飄流,並且他們許多人已對整個人類歷史感到不滿。人類歷史中戰爭連連,許多人談論和平,卻沒有和平。歷史上從未像今天談論和平這麼多。甚至有一個國際組織—聯合國,就是為著維持和平這惟一目的而成立。這情況符合帖前五章三節所描述的,該節說,『人正說平安穩妥的時候,毀滅忽然臨到他們,如同產難臨到懷胎的婦人一樣,他們絕不能逃脫。』
許多人落入一種虛空重複的景況,不知該怎麼辦或向何處去。遺憾的是,沒有人能解答他們的問題,或給他們任何方向。然而,我們基督徒不是在飄流;我們知道要往那裏去,要作甚麼,因為我們有屬天的嚮導。我們是在照著主耶穌行動。祂正在途中,而我們也正在走向祂。祂正在來,而我們正在去。至終,祂要與我們相遇,我信這相遇的時候就快到了。
彼後三章三至四節說,『第一要知道,在末後的日子,必有好譏誚的人,帶著譏誚而來,隨從自己的私慾而行,並說,主來臨的應許在那裏?因為從列祖睡了以來,萬物依然存在,如同從創造之初一樣。』照著這幾節,有些人會指著從創造之初以來,人類歷史中虛空的重複,嘲笑說,『主來臨的應許在那裏?』人生每件事都在重複循環的進行。所羅門觀察到,『已有的事,後必再有;已作的事,後必再作。日光之下並無新事。豈有一件事人能指著說,這是新的?那知,在我們以前的世代早已有了。』(傳一9~10。)我剛開始打領帶時,那時流行打寬領帶。過了一段時間,流行改變,領帶變窄了。然而,後來又回頭流行打寬領帶。因為人類歷史沒有正確的方向,同樣的虛空重複,在人類生活和時尚的其他領域中都可以看見。然而,我們知道萬有都互相效力,以完成神的定旨。(羅八28。)
神的定旨是要為祂的兒子得著新婦;今天,神這宇宙的君王正在為祂的兒子耶穌基督豫備新婦。(約三29,弗五25~27,啟十九7,二一2,9,二二17。)沒有這樣的定旨,任何事都沒有意義。因著這定旨,神創造諸天、地、無數的活物和人。(四11。)神創造人不外乎為著成就祂的定旨。與普遍的宗教觀念相反的是,神創造人不是要將人帶到天上。有千萬的信徒想到天上,但主耶穌卻要離開天上而到地上來。
神的心意完全在於為祂的兒子豫備新婦;這新婦是由一切祂所揀選的人組成。這是宇宙的意義。神創造億萬的人,但在創立世界以前,祂照著祂的喜悅,運用祂的先見,從這億萬的人中揀選出一些人。(弗一4,帖後二13,彼前一2。)祂豫定這些蒙祂揀選的人,成為為著祂愛子之新婦的一部分。今天有些人也許認為神在睡覺,有些人甚至大膽的說神死了。正好相反,神既不是在睡覺,也不是死了;祂正在作工。神在地上一切人類的事務中作工,也在一切祂所揀選的人裏面作工。
起初,保羅不知道他已蒙神揀選並豫定。他在猶太宗教裏長大,並且盡所能的在那宗教裏長進。(加一13~14。)然而,一旦我們蒙神揀選,我們自己的方向就沒有意義了。保羅蒙神揀選,但他想要往他自己的方向去。他可能以為:『我是大數的掃羅。我要往大馬色去,捉拿所有愛耶穌的人。』雖然他作了這樣強的決定,但他在路上的時候,遇見了主耶穌。(徒二六9~13。)在諸天之上的揀選者把他打倒在地,並且說,『掃羅,掃羅,你為甚麼逼迫我?你踢犁棒是難的。』(14。)犁上的刺棒,是用來制伏並驅使套在犁上的牲畜。主這話表明掃羅已經被套在主的犁上了。掃羅踢犁棒只會傷到自己,因他沒有選擇,只能接受主的軛。掃羅聽見主說話時回答:『主阿,你是誰?』(15。)掃羅一說『主』,就得重生了。(羅十13。)他認不認識主並不要緊;他一呼求主,主就進入他裏面。然後主回答:『我就是你所逼迫的耶穌。』就某種意義說,主在告訴掃羅:『我是你的揀選者;我在創立世界以前就揀選你,並且你需要與我同行。』掃羅,就是保羅,這樣與主相遇以後,開始領悟他已蒙了揀選並豫定。掃羅被主抓住,並且他領悟,他要走的方向不在於他自己,乃在於主。(徒二二10。)
我在中國出生並長大。主得著我以後,我想將福音拓展到中國北方,但一段相當的時間以後,主安排調度,使我遷往美國。這顯示我們的方向不在於自己,乃在於祂。我們的神是活的,我們的耶穌正以奧祕、隱藏、祕密的方式作工,使一切祂所揀選的人都被祂得著。許多人能見證,主以隱密的方式作工以得著他們。有些人晚上睡覺時,人所不見的那一位喚醒他們,摸著他們的心,要他們思考該作甚麼,要去那裏,以及他們永遠的定命。至終,他們只得轉向主。這說出主耶穌不是死的。祂是活的,並且祂正在我們裏面作工,豫備祂的新婦。
譏誚者也會說,即使在啟示錄末了主耶穌三次應許祂必快來,但是大約兩千年過去了,卻甚麼事都沒有發生。(二二7,12,20。)他們不知道,在主千年如一日。(彼後三8。)因此,過去兩千年,對祂來說只是兩天。然而,這不該讓我們以為,既然主可能還有一段很長的時間都不會回來,我們就可以睡覺。反之,我們該儆醒,不該睡覺,因主說,祂來的時候,沒有人知道。(太二四36,二五13。)我們該領悟,主耽延祂的回來,好使祂所有的信徒有更多時間趨前悔改。(彼後三9。)
悔改不是小事。悔改的意思是在我們的思想和目的上有所轉變。我們都需要有這樣的轉變。主耶穌的目標是為著豫備祂的新婦,但我們沒有為著祂的願望。甚至有心尋求、虔誠的基督徒也被屬靈、說方言、神醫、和差傳工作等類的事打岔,遠離主的願望。許多信徒支持基督教範圍裏的許多善工,但他們沒有為著豫備主的新婦,將自己確定並完全的交給祂。這就是為甚麼我們都需要悔改,並為著主的定旨轉向祂,使新婦得以豫備好。
一面,主耽延祂的來臨,好給我們更多時間悔改。另一面,祂無法回來,因為祂回來是為著祂的新婦,而祂的新婦還沒有豫備好。若是主在祂的新婦豫備好以前回來,那就好像婚禮中的新郎是成年人,新娘卻還是個小女孩。這例子說明一件事實:除非新婦豫備好,新郎主耶穌無法回來。
一九三六年,某一位基督教教師觀察世界局勢,並豫言主回來的時間。我們讀了他的說法以後,就警告那些讀他文章的人,那不是主回來的時間,因為主作為新郎回來,乃是為著祂的新婦。既然新婦沒有豫備好,新郎就無法來。在那則豫言以後,許多年過去了,主卻還沒有回來。
今天的世界與一九三六年時不同;現在我們至少能說,主回來的日子近了。聖經中說到主回來的許多主要豫言已得應驗。不但如此,世界經濟和政治的動盪也是一個徵兆,指向這世代的末了。我信主正在地上作工,要作一件事—豫備祂的新婦。主正在藉著恢復真實的召會生活,豫備祂的新婦。在眾地方召會中,我們既不分裂,也不分門別類,並且我們不堅持某些道理或實行。我們只為著主耶穌和祂的身體,就是為著基督與召會—新郎與新婦。
只要人相信主耶穌,他就是我們在基督裏的弟兄,並且我們就這樣接納他。所有的信徒都需要放棄他們特別的道理、實行和偏好。我們都是由基督內住、被祂的血遮蓋並潔淨、並且在靈裏是一的基督徒弟兄。因此,我們需要從各種的分裂、混亂、和異議中出來,進入真實的召會生活。在信徒當中有這樣的決定和實行,就是在豫備新婦。
有些人控告我們,說我們為要在一裏聚集而從不同的分裂中出來,是產生另一個宗派。然而,我們不是另一個宗派,而是主對召會生活恢復的一部分。我們已蒙拯救,離開宗教的羊圈,成為神的一群。(約十2~5,16,彼前五2。)今天我們不再在分裂的羊圈裏;我們在羊群裏,主耶穌在此作工使我們悔改,從許多方向轉向祂獨一的目標—召會作為豫備好的新婦。我們絕不該以為主是馬馬虎虎的;祂很在意,並且祂正為著祂的回來而作工。我們有充分的確信,無論世界局勢如何,萬有都互相效力,為著豫備召會作新婦。
羅馬九章二十一節說,『窯匠難道沒有權柄,從同一團泥裏,拿一塊作成貴重的器皿,又拿一塊作成卑賤的器皿麼?』本節含示,在地上許多人當中,神正在某些蒙揀選、呼召、和眷顧的人身上作工。我們不但已蒙揀選,也蒙了呼召,並且今天我們享受神不斷的眷顧。主在我們身上作工,即使我們無法說出祂在我們身上成就了多少,但我們曉得,祂知道祂在作甚麼。
在生產陶器的工廠裏,有許多泥塊損失,只有某些得以完工,成為正確的器皿。同樣,當主耶穌在作為貴重器皿的信徒身上作工,周圍的人可能損壞,成為卑賤的器皿。然而,人是貴重的器皿或卑賤的器皿,不在於人的努力,乃在於神的憐憫。(15~16。)
我們需要領悟,我們乃是在末後的日子。主渴望完成祂的工作;因此,我們需要儆醒,懇求主憐憫我們。我們可以禱告:『主,憐憫我。繼續你在我裏面的工作,並且不要任憑我。主,不要越過我或撇下我;帶我與你一同往前,並作工在我身上。』這樣的禱告會使我們向主的作為敞開,並催促祂回來的日子。我們這樣禱告,就絕不會一直是老樣子,因為這樣的禱告符合主的願望。
我們不該在意道理、恩賜或實行;反之,我們該仰望主施憐憫,使祂能帶我們往前,並使我們能在祂的行動上與祂同行。我們願意並渴望同主往前時,祂就能在我們裏面加深祂的工作。祂能摸著我們這人的許多方面,並對付我們,使我們能與別人是一,並且被建造到身體裏面。身體的建造將會是新婦的豫備和神定旨的完成。神渴望看見祂許多的兒女被基督充滿,並由祂作工到一個地步,他們都能同被建造成為新婦。有基督的新婦,就不再有意見、異議、或道理的分別;惟有基督與召會。這一位新婦,會在主回來時為著主豫備好。
我們需要向全宇宙宣告,耶穌在途中。祂正在來,而我們正在前去迎見祂。祂既不是死了,也不是睡了;祂在作工,祂是活的,與我們一同大步前進,帶著我們與祂同行。使徒約翰在拔摩海島時禱告:『阿們。主耶穌阿,我願你來!』(啟二二20。)我們需要回應約翰的禱告,並求主保守我們在迎見祂的路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