哥林多前書三章二節,五章七節下至八節,十章三至四節,十六至十八節,二十一節,十一章二十三至二十五節,十二章十三節下,三節下,三章六節,九節下,十二節上。
從以上所列讀經的經文,我們能看見喫喝、長大、變化、和建造這些獨特的事。『變化』這辭用於林後三章十八節,這節說,『但我們眾人既然以沒有帕子遮蔽的臉,好像鏡子觀看並返照主的榮光,就漸漸變化成為與祂同樣的形像,從榮耀到榮耀,乃是從主靈變化成的。』林前三章九節和十二節裏也指明變化。九節說,『因為我們是神的同工,你們是神的耕地,神的建築。』十二節說,『然而,若有人用金、銀、寶石,木、草、禾秸,在這根基上建造。』耕地不是礦坑;耕地是為著生長植物。但十二節沒有植物,乃有適合建造的金、銀、寶石。耕地生長植物,至終卻有寶石。這指明變化。變化也可用石化木為例來說明。石化木來自成了石頭的樹木。
喫喝、長大、變化和建造這些事,不僅僅是我們的教訓,乃是哥林多前書裏的啟示。在基督教裏許多人常說到哥林多前書。弟兄會出版的書籍,說到這卷書裏的十一個難處。十一個難處中的第一個難處是分裂。(一10~四21。)有些人說他們是屬保羅的,有些人說他們是屬亞波羅的,有些人說他們是屬磯法的,有些人說他們是屬基督的。(一12。)對此保羅說,『基督是分開的麼?』(13。)第二,這卷書說到革除一個惡弟兄的事。(五1~13。)一個罪惡的弟兄與他的繼母亂倫,所以保羅告訴哥林多人要把這惡人從他們中間挪開。(13。)六章說到信徒間的訴訟,(1~11,)和濫用自由。(12~20。)七章說到婚姻生活。(1~40。)在這以後說到喫祭偶像之物,(八1~十一1,)連同保羅使徒職分和權柄的表白。(九1~27。)十一章說到蒙頭的事(2~16)和主的晚餐。(17~34。)然後在十二章一節至十四章四十節說到恩賜。末了說到復活的事(十五1~58)和收集餽送。(十六1~9。)
按教訓說,弟兄會是正確的,並且我們非常熟悉他們的教訓,但我有負擔使你們確信,僅僅教訓並不彀。我們自己能出版許多關於哥林多前書裏十一個難處的書籍。光是關於分裂和革除的事,就有許多可說的。然而,僅僅關於這些事的教訓有甚麼用?這些難處沒有一樣是這卷書的中心觀念。在消極一面,中心觀念是哥林多人患了這一切難處的病。這病是由於他們強調知識和恩賜。他們患了分裂、罪惡、訴訟、對婚姻的錯誤、祭偶像之物、和許多事的病。一面,這是因為他們有太多的教訓,太多的知識;知識叫人自高自大。(八1。)同樣,他們過於強調並誤用恩賜。
然而,另一面,哥林多人缺少喫喝並享受基督。今天醫生告訴我們,有些疾病是由於缺少維生素。對這些疾病最好的醫治,不是服藥,乃是接受正確的維生素。然而,有些疾病需要抗生素,就是消殺病菌的殺菌劑。在哥林多前書裏,基督是真正的維生素,十字架是真正的殺菌劑、抗生素。保羅說,『因為我曾定了主意,在你們中間不知道別的,只知道耶穌基督,並這位釘十字架的。』(二2。)哥林多人患了許多分裂的病,因為他們缺少正確的『維生素』。要迅速的餧養病人,醫生也許以靜脈注射餧養他。當病人病情嚴重被送進醫院,就經由靜脈得餧養。數日以後,他就能經由口得餧養。醫生所在意主要的事,乃是餧養。保羅在這卷書裏餧養哥林多人。對待難處上好的醫治,就是喫。
很可惜,基要派和靈恩派都沒有看見哥林多前書裏要緊的事。在基督教裏很難聽見一篇信息告訴我們,哥林多前書是為著喫喝、長大、變化和建造。反之,論到這卷書的一切信息,都是關於教訓、道理、恩賜和恩賜的顯明。欽定英文譯本將林前十四章裏的『建造』譯為『造就』。(3~5。)在原文裏,『造就』的意思就是建造;這辭是『房屋』這名詞的動詞形式。然而,大多數人沒有這樣領會這辭;很少人說到建造。許多人說,說方言造就他們。他們只要得著造就,他們就滿足了。說方言也許造就說的人,卻不建造召會。(4~5。)
在哥林多前書裏,有許多經文說到喫喝的事。五章八節說,『所以我們守這節守節不是喫平常的飯食,如喫早餐;守節是喫特別豫備的飯食。十章二十一節也說到主的筵席。我們應當在聖經裏關於喫主的經文底下畫線。『節』與『筵席』這兩個辭應當特別顯著。我們守這節,我們有分於主的筵席。三至四節說,『並且都喫了一樣的靈食,也都喝了一樣的靈水。』十二章十三節說,『我們…都得以喝一位靈。』許多靈恩派的基督徒常說到靈浸。浸是將人放在水裏,但喝是將水放進他們裏面。浸是外面的,喝是裏面的。今天基督教的短缺是許多人談論浸,卻忽略喝。十三節包括兩面:上半節說,我們都已經在一位靈裏受浸;然後下半節說,我們都得以喝一位靈。在這兩句話之間有連接詞『且』,指明這是兩件不同的事。靈浸是一件事,而喝那靈是另一件事。
我喜歡在清晨淋浴,淋浴以後,我喜歡坐下喝一杯牛奶或茶。這並不是說,只要我淋浴了,就不需要喝。這是愚昧的。我若必須在二者之間選擇,我會忘記淋浴,而坐下來喝。好幾天不淋浴也許可以,但不喝就不行了。你寧願每天沐浴兩次,卻一點不喝;還是不沐浴,卻每天喝好幾次?我為著今天基督教的愚昧痛心。許多基督徒不知道他們在說甚麼。我是主微小的僕人,我必須忠信的這樣說;我若不說,就是欺騙你們。我們讀哥林多前書時若誠實、正直,就會看見喫的事。
保羅的書信對恩賜採取消極的態度。他關於恩賜的話,不是鼓勵的,乃是平衡的。在這卷書裏,保羅無意鼓勵哥林多人寶貴這些恩賜。反而,他的負擔是要平衡並約束恩賜。哥林多人過於強調並過度使用恩賜。許多靈恩派的基督徒引用十四章十八節,保羅在這節說,『我感謝神,我說方言比你們眾人還多,』但他們沒有引用下一節:『但在召會中,我寧願用我的心思說五句話,可以教導人,強如用方言說萬句話。』(19。)保羅的心意不是鼓勵他們使用恩賜,乃是約束並平衡恩賜。保羅沒有說恩賜是錯誤的,但他的確約束恩賜。保羅說,『所以若全召會聚在一處的時候,眾人都說方言,有不通方言的,或是不信的人進來,豈不說你們癲狂了麼?』(23。)我們必須誠實的說,這不是鼓勵,乃是平衡。保羅接著說,『但若眾人都申言,有不信的,或是不通方言的人進來,他就被眾人勸服,被眾人審明了。』(24。)在這卷書裏,保羅的用意是要用喫基督、喝那靈、長大、變化和建造這些事,來約束、平衡恩賜。
在這次聚會以前,我們也許從未看見這卷書裏許多關於喫的經文。保羅說,『我給你們奶喝。』(三2。)他不是僅僅教導他們,乃是餧養他們。保羅所作的是餧養,不是教導。我們必須進入這卷書著者的靈。這卷書的靈是哥林多人需要餧養。他們需要喫正確的食物,而不是知識、技能或恩賜。母親知道,幫助孩子長大的路不是藉著教導他們,乃是藉著每天餧養他們三次或更多次。小嬰孩每天需要喫許多餐。我們若餧養小孩,他們就長大。這正是保羅在這卷書裏所作的。保羅這位屬靈的母親,在餧養他的孩子。
保羅接著說,基督是我們的逾越節。(五7。)逾越節有兩面:血的一面為著救贖,肉的一面為著喫。(出十二3~10。)在逾越節,以色列人首先灑血在房屋的門框上。用血灑門框以後,他們沒有禁食並禱告;反而,他們開始喫。灑是為著喫,喫是為著走出去。(11,31。)以色列人如何能離開埃及?不但藉著灑血,也藉著喫羊羔。藉著喫,他們纔有力量離開埃及。已往我在基督教裏聽見許多篇關於灑血的信息,但沒有聽見過一篇關於喫羊羔的信息。保羅說,基督是我們的逾越節,不但為著救贖,也為著餧養。祂流出祂的血為著救贖;如今祂將自己供應給我們,使我們得餧養。我們都必須從耶穌得餧養。我們必須喫羊羔同無酵餅。
保羅說,『所以我們守這節。』(林前五8。)在逾越節以後,我們進入節期。日復一日,我們喫無酵餅守節。聖經學者贊同,按豫表說,無酵餅就是基督。因此,我們藉著喫基督這無酵餅而守節。這是哥林多前書著者的靈。不要將你自己的觀念帶到這卷書裏。你必須放下你的觀念,並進入著者的靈。著者的靈是哥林多人缺少基督。他們缺少享受基督,缺少喫基督。他們必須領悟,他們都接受了基督作他們的逾越節,不但為著救贖,也為著餧養。在此之後,他們藉著接受基督這無酵餅而守節。不要僅僅學習教訓;這會殺死你。反而要守節。我們每年有三百六十五天的節期。我們基督徒每天都在過節,我們藉著喫耶穌這無酵餅而守這節。
在十章三至四節保羅說,『並且都喫了一樣的靈食,也都喝了一樣的靈水;所喝的是出於隨行的靈磐石,那磐石就是基督。』這又是指享受基督。以色列人在喫逾越節羊羔的那天開始他們屬靈的生活,屬天的旅程,並且他們在曠野天天喫嗎哪。這個豫表指明,我們必須天天喫耶穌,並喝出於基督的水流。不要僅僅學習教訓,也不要想去得著許多恩賜,只要學習喫。眾地方召會必須是喫喝的召會,不是教訓的召會或靈恩恩賜的召會。我們是喫喝的召會。日復一日,我們喫基督,我們喝耶穌。
二十一節說到有分於主的筵席。我們是有分於主筵席的人。有分的人就是喫的人;我們都是喫主筵席的人。筵席指明節期。我們是喫主筵席的人。照著十章的上下文,主的筵席是古時平安祭的應驗。十八節說,『你們看那按著肉體是以色列人的,那些喫祭物的,豈不是與祭壇交通的人麼?』祭壇指平安祭。在平安祭中有五分。一分為著神,一分為著供職的祭司,一分為著獻祭者,一分為著所有的祭司,還有一分為著所有在場的人。所有在那裏的人都有特權在神面前有分於平安祭,他們同著神接受他們的分。所有的人,包括神在內,都是喫者。神是喫者之一,供職的祭司是喫者之一,獻祭者是喫者之一,祭司的家人是喫者,所有在那裏的人都是喫者。他們為著交通都喫同樣的東西,他們與神有平安,也彼此有平安。現今在主的筵席上,我們喫餅的時候,有一分為著神,也有一分為著我們眾人。我們都在神面前帶著平安享受基督。在我們與神之間有真正的平安,在我們中間也彼此有真正的平安。這是有分於並享受基督。這種對基督的享受乃是為著長大。
在十章以後,十一章有主的晚餐。雖然我在基督教裏多年,也多次參加所謂的聖餐,但我從未聽見任何人說,記念主就是喫祂並喝祂。主耶穌告訴我們,要喫喝記念祂。(24~25,太二六26~27。)對主正確的記念就是喫喝祂。記念一個所愛的人,就是運用我們的心思回想那人所有的良善與美德。但記念主耶穌不是那樣。記念主耶穌乃是喫祂,將祂接受進來。『你們拿著喫,這是我的身體;』(26;)『你們要如此行,為的是記念我。』(林前十一24。)『你們都喝這個,因為這是我立約的血;』(太二六27~28;)『你們每逢喝的時候,要如此行,為的是記念我。』(林前十一25。)
主的筵席是我們日常生活的展示。日復一日,我們因著喫耶穌而活。主說,『那喫我的人,也要因我活著。』(約六57。)日復一日,我們喫耶穌,並且我們憑耶穌活著。然後在七日的第一日,我們來在一起向全宇宙宣告。我們可以說,『撒但、天使、鬼魔,都來看罷。我們日復一日的生活方式就是喫耶穌。現在我們為著展示,來赴主的筵席。這是我們的生活,這是我們日常的行事為人。』然而,我們若沒有這樣的生活和日常的行事為人,擘餅聚會就僅僅是表演。這樣,召會就成為給男女演員表演的戲院。這不是真實的。這不是展示、宣告,反而是表演。擘餅聚會不該是表演,擘餅聚會必須是我們向宇宙萬有所作的展示、宣告。我盼望每當我們擘餅的時候,都這樣的宣告:『哦,萬有,都來看罷!撒但,來看罷!所有的天使,所有的鬼魔,並所有的受造之物,都來看罷!我們的生活方式乃是喫喝耶穌。』現今我們向全宇宙展示這生活。這就是對主耶穌的記念。
林前十二章十三節說,我們『都得以喝一位靈』。喝的路在三節:『所以我要你們知道,在神的靈裏說話的,沒有人說,受咒詛的,耶穌!若不是在聖靈裏,也沒有人能說,主,耶穌!』每當我們說,『主耶穌,』我們就在靈裏。我們說,『哦,主耶穌,』我們就在喝。這就是將活水接受進來。
在三章六節保羅說,『我栽種了,亞波羅澆灌了,惟有神叫他生長。』藉著喝,我們得著澆灌,而澆灌是為著生長。在生長以後有變化。我們已經看見,召會是為著生長植物的農場,但至終所有的植物都被變化成為寶貴的材料—金、銀、寶石。(12。)這不是外面的改變,乃是生命裏的改變。『變化』在原文裏的意思是新陳代謝的改變。這不是藉著外面改良的改變,乃是一種化學變化。一種新元素加在我們裏面,滋養我們,排除一切舊元素,並以新的東西來頂替。變化乃是生命裏的改變,有新元素頂替舊的。這就是變化的意義。
要有這改變的路,乃是藉著喫。我們的臉若蒼白,可用化妝品改變臉色。這是外面的改變,不是變化。然而,我們若天天喫牛排、雞肉、奶、蛋和水果,兩個月以後,我們的臉就會發光。這不是僅僅外面的改變,乃是變化。日復一日,我們喫耶穌這屬天的牛排和雞肉。藉著這種喫,我們就長大,憑著長大,就有變化。藉著變化,我們就不再是木、草、禾秸;我們就成為金、銀、寶石。
在新耶路撒冷裏,沒有泥或木的東西。那裏的一切都是金、珍珠、寶石。保羅是絕佳的著者。他說,『我照神所給我的恩典,好像一個智慧的工頭,立好了根基,有別人在上面建造。…然而,若有人用金、銀、寶石,木、草、禾秸,在這根基上建造(三10,12。)我們不知道他如何得著金、銀、寶石的觀念,但這觀念非常合乎聖經。在前一章裏,我們看過聖經的兩端,以及兩端之間的一些段落,說到金、銀(珍珠)、寶石。這些是寶貴的材料,適合建造神的居所,神的城,就是召會。
召會只用寶貴的材料建造,沒有泥土、燒成的磚、或任何木的或天然的東西,所有的材料都必須被變化。寶石不僅僅是神所創造的,乃是神所創造,經過了燒、壓過程的東西。這就是變化。今天我們都在被變化的過程之中。林後三章十八節說,『我們眾人既然以沒有帕子遮蔽的臉,好像鏡子觀看並返照主的榮光,就漸漸變化成為與祂同樣的形像,從榮耀到榮耀,乃是從主靈變化成的。』羅馬十二章二節說,要過身體的生活,我們必須『藉著心思的更新而變化』。今天許多基督徒照著羅馬十二章談論身體的生活,但他們忽略『變化』這辭。沒有變化,我們就不可能過身體的生活。身體的生活不是天然的事,不是藉著我們的工作產生的東西。身體的生活是基督作到我們裏面的事。因此,我們需要變化。我們天然人的每一部分都必須被變化,使我們不再是『木』,乃是『石化木』。這是哥林多前書的觀念。願主憐憫我們;我們需要從教訓和恩賜被拯救到享受並喫基督,然後我們就會有長大、變化和建造。
我們不可只為自己禱告,也必須為別人禱告。我們乃是在主的恢復裏。主正在恢復一些事,但在今天的基督教裏,許多尋求的人在他們的觀念上有所短缺。因此,要為他們禱告,並為自己禱告,使你們得著所需要的。今天在主的恢復裏所需要的,就是對基督真正的享受。這位基督是賜生命的靈,(林前十五45下,)並且我們都得以喝,並且有地位喝這一位靈,就是包羅萬有的基督。這位靈一點不差就是基督自己這賜生命的靈。這是包羅萬有的基督給我們享受。我們需要這種享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