哥林多前書三章六節,九節,十二節上,十二章十二節,十四至二十七節,彼得前書二章二節,五節,以弗所書二章二十一至二十二節,四章十五至十六節,羅馬書五章十節,六章十九節,八章二節,二十九節,十二章二節,五節,哥林多後書三章十八節,歌羅西書二章十九節,帖撒羅尼迦前書五章二十三節,啟示錄二十一章十八至二十一節。
如我們所看見的,享受基督是為著在生命裏長大,而在生命裏長大是為著建造。基督的身體不是組織起來的,乃是建造起來的。地方召會作身體的彰顯,乃是藉著在生命裏長大建造起來的。(弗二21~22,四15~16。)世上的社團或宗教能用組織形成,但地方召會是無法組織起來的,因為召會是以生命元素構成的生機體。所以,要建造地方召會,除了信徒長大以外,別無他路。
一些有教導恩賜或教導職事的基督教教師以為,地方召會能藉著教訓建造起來。他們以為,他們若出版最好的教義教訓,就會建造剛強的地方召會。然而,這是天然的觀念。召會歷史告訴我們,並且我們自己的經歷也證實,地方召會裏教訓越多,分裂就越多。這是因為教訓主要會挑動心思的思想,並且生發異議的觀念。倘若夫妻過於運用心思,他們就會爭辯、爭論,甚至爭吵。心思在我們家庭裏實在是麻煩的事。已婚的夫婦不該留在他們的心思裏,而要一直轉向他們的靈。丈夫若轉向靈並留在靈裏,就會滿意自己的妻子。
在召會生活裏,我們若在意教訓,就會留在自己的心思裏。同一節聖經經文,人會抱持不同的解釋、意見、和觀念。所以,我們為著建造眾地方召會,不該信靠教訓。一面,教訓可以造就人,但另一面,教訓能被撒但利用,撒播引起分裂的異議因素。為著建造眾地方召會,我們需要從基督得餧養,有分於祂豐富的所有項目,藉此享受基督,使我們在生命裏長大。我們藉著在生命裏長大,就同被建造。
羅馬五章十節告訴我們,我們從前是神的仇敵,藉著祂兒子的死得與神和好。接著又說,我們既與神和好,就在基督的生命裏得救。基督的死對付我們的已往,如今祂的生命顧到我們的現在。我們不需要得救脫離神的定罪和永遠的審判,因我們已經得救脫離這些事了。我們需要天天甚至時時在基督的生命裏得救,脫離五件主要的事。
首先,我們需要得救脫離罪的律,或者可以說,脫離纏累我們的罪。罪的律實在纏累我們,煩擾我們。如我在前一章裏舉例說明過的,甚至脾氣這樣的小事也是纏累人的罪,轄制我們並監禁我們。我們不容易勝過自己的脾氣。不僅如此,我們也許很快的批評別人。這也是我們很難勝過的事。這些小罪就像一直困擾我們的害蟲。要對付這些害蟲,我們需要神聖的『害蟲防治』。我們需要在基督的生命裏得救,脫離纏累我們的罪。我們需要經歷羅馬八章二節,這節說,『生命之靈的律,在基督耶穌裏已經釋放了我,使我脫離了罪與死的律。』生命之靈的律,就是生命之靈的自然能力,拯救我們脫離罪律的困擾。這是我們需要得救脫離的第一件事。
其次,我們需要被聖別。(六19,帖前五23。)這意思是我們需要得救,脫離凡俗與世俗。被聖別比得釋放脫離罪更積極。我們也許沒有被任何一種轄制的罪纏累,卻仍可能是凡俗與屬世的。我們不該是凡俗與屬世的人;我們該是聖別的人。(彼前一15~16。)我們該是聖別的人,分別的人,與眾不同的人。
玻璃杯裏的水也許是純淨的,卻仍是普通的。我們若將茶包放進一杯純淨的水裏,一段時間以後水會被『茶化』,這會使那玻璃杯裏的水與其他玻璃杯裏的水不同。我們光得潔淨還不彀,我們還需要被聖別。得潔淨就是除去我們裏面的『髒污』,但被聖別乃是有神聖的元素構成到我們裏面。雖然大多數人喜歡凡俗,與別人相同,但我們基督徒該與別人不同。我們藉著被神的神聖元素聖別,成為與人不同,與人有別。
第三,我們需要被變化,好得救脫離天然。(羅十二2。)有些人生來就很善良。然而,這樣的人仍是天然的。神的願望是要我們不再一直是天然的,乃要被變化,就是藉著內裏新陳代謝的過程而在形狀上有改變。許多中國人受教導要謙卑。這很好,卻是天然的好。凡俗是一回事;天然是另一回事。我們需要看見,我們天然的美德在神的經綸裏沒有價值。神不要我們天然的良善。祂不要出於我們天然人的任何東西。神所要的乃是基督。所以,我們需要被變化。我們需要被基督浸透,使我們的外觀,我們的形狀,就是我們內裏元素的彰顯,有所改變。這就是藉著變化得救脫離天然。
第四,我們需要得救脫離己的樣式。我們沒有基督的形像;因此,我們需要模成祂的形像。(八29。)我們也許非常善良,卻仍像我們自己。我們在生命裏經歷變化時,就逐漸失去己的樣式,並且更有基督的形像。(林後三18。)至終我們不但被變化,也模成基督的形像。
第五,我們需要得救脫離個人主義,脫離單獨。(腓二2~4。)特別今天,尤其在美國這塊自由的土地上,人非常單獨。他們不喜歡被別人打擾,只喜歡隨自己的意,顧自己的事。我們若有個人主義,就無法過身體生活。要實行身體生活,首先需要得釋放脫離罪的律。然後我們需要被聖別,被變化,模成神長子的形像,並且得救脫離個人主義,同被建造成一個身體。這就是說,我們需要在基督的生命裏得救,脫離纏累我們的罪,脫離凡俗和世俗,脫離天然,脫離己的樣式,並脫離個人主義。我們需要在基督得勝的生命裏天天得救,脫離所有這五件事,然後我們就會有資格同被建造。否則,我們不可能與別人是一。
在召會生活裏多年以後,我已認識人乖僻的特點。有些弟兄絕對不與別人是一。與別人是一對他們是羞恥,有不同的意見纔是榮耀。倘若某位弟兄說,『讓我們往東,』這位發表異議的弟兄就會建議往西。至終,我學知我若要往東,就該題議往西,然後我們就都能是一。對墮落之人的性情而言,有不同的意見是榮耀,與別人是一乃是羞恥。發表異議的人以為,他們比別人懂得更多。我們若是這樣,就絕不能與別人同被建造。
建造地方召會不在於教導,乃在於生命長大。在生命裏長大,就是在生命裏得救。我們越在生命裏得救,就越容易與別人是一。我們越長大,就越得救脫離纏累我們的罪,脫離凡俗和世俗,脫離天然,脫離己的樣式,並脫離個人主義。藉著在基督的生命裏得救,我們纔有資格同被建造。
不同國籍的人不可能成為一。甚至住在美國不同地區的人也很難是一。因著各種人的乖僻,在召會歷史中,甚至很難找著一個扎實建造起來的召會。用許多石頭建築而成的居所很有用,但石頭堆疊起來就沒有用。我們聚集成地方召會時,不是來在一起堆疊起來;我們乃是來在一起建造起來。建造起來就是聯絡在一起並結合在一起。(弗二21,西二19。)我們需要問自己,我們在所在地來在一起,是堆疊起來還是建造起來。
要堆疊起來不需要付代價,但要建造起來代價很高。要建造起來,我們需要被對付。藉著責備人來對付人並不明智。即使帶著好心施行責備,也常常激起仇恨。對付人惟一的路就是接受神的恩典,使我們能將基督的豐富供應給人,使人在生命裏長大。(弗三7~8。)我們越在生命裏長大,就越得救脫離罪的律,脫離凡俗和世俗,脫離天然,脫離己的樣式,並脫離個人主義。結果,我們自然而然就會同被建造。
建造是在生命裏長大的結果。彼前二章二節和五節證明這點。二節說,『像纔生的嬰孩一樣,切慕那純淨的話奶,叫你們靠此長大,以致得救。』五節說,『也就像活石,被建造成為屬靈的殿,成為聖別的祭司體系。』這些經文指明,我們同被建造是出於在生命裏長大,在生命裏長大是由於我們喝純淨的話奶。林前三章六至十二節進一步證明,建造是在生命裏長大所產生的結果。六節說,『我栽種了,亞波羅澆灌了,惟有神叫他生長。』九節說,『你們是神的耕地,神的建築。』這兩節表明,農場上的長大是為著神的建造。十二節題起三種寶貴的材料—金、銀、寶石—就是為著神建造的正確材料。(參創二11~12,啟二一18~21。)所有這些為著建造地方召會的寶貴材料,都是出自生命的長大。
在創世記二章首先有生命樹,(9,)然後有湧流的河。(10~11上。)在河流裏有金子、珍珠、和紅瑪瑙。(11下~12。)這是表號,表明神在基督裏是生命樹,而這生命像河湧流。在這生命的流裏有寶貴的材料以建造新婦。在二章末了,神建造了夏娃,作亞當的妻子。(18~24。)照著聖經的記載,亞當是基督的豫表,夏娃是召會的豫表。(羅五14,林後十一3,弗五31~32。)正如女人夏娃是用取自亞當肋旁的肋骨建造的,並且純粹出於亞當,召會同樣是用基督藉著祂在十字架上的死,從祂所釋放的復活生命建造的,(約十九34,36,)並且純粹出於基督。(林前十二12,弗三8~11。)在聖經末了有一座城新耶路撒冷,乃是終極並永遠的女人,團體的新婦,羔羊的妻,(啟二一9,二二17,)是用三種寶貴的材料—金子、珍珠、和寶石—建造的,應驗創世記二章所顯示的豫表,直到永遠。因此,創世記二章十一至十二節所題一切寶貴的材料,在豫表上乃是為著女人的建造。我們都是神用地上的塵土所創造的瓦器。(7,林後四7。)因此,我們要成為金子、珍珠和寶石,成為建造新耶路撒冷的材料,就需要被變化。這些寶貴的材料無法僅憑教訓產生,只能藉著變化產生。
寶石不是神所創造的。寶石是藉著神所創造的材料變化而產生的。碳是鑽石的基本元素。鑽石是藉著碳在高壓高熱下的變化,在地下深處形成的。變化的另一個例子是木化石,就是一塊正常的木頭,留在富有礦物質的水中數千年所形成的。木頭裏的有機物質緩慢的被水中的礦物質替換。正如我們所指出的,我們是神用泥土創造的。然而,藉著神聖生命同神聖元素在我們這人裏面作工、運行並流通,我們就能被變化,成為適合神建造的寶貴材料。這樣的變化同樣無法藉著教訓完成,只能藉著將基督這神聖元素分賜到我們裏面而完成。我們和使徒保羅一樣,需要接受主的恩典,日復一日,一點一點的將基督供應人。這帶進的結果乃是人被變化,並且被建造成為召會,作基督的身體和基督的新婦。
某位弟兄也許非常乖僻。我們不該想要調整他乖僻的特點。這不管用。我們越想調整他,他就會越乖僻。我們試圖調整他,只會幫助他的乖僻長大。我們需要日復一日單單將基督供應給這位弟兄。基督一點一點供應到他裏面時,他就會以基督的增長而長大。(西二19。)這長大會使他被變化,他一切乖僻的特點就會被基督的生命吞滅,然後他就會適合與所有的聖徒同被建造。
我們都有自己乖僻的特點,沒有例外。你無法調整我,我也無法調整你。然而,我們一切乖僻的特點都能被基督吞滅。這需要許多時間。一夜之間建造地方召會是不可能的。弟兄姊妹長大需要時間。我願使你對你需要長大這件事有深刻的印象。我們都需要長大。在這長大裏,我們這人裏面消極的事物,包括我們天然的特點和乖僻,要被基督的生命吞滅,並且我們會被變化,成為神建造的材料。
我年輕時,不喜歡與人在一起。然而,今天,藉著主的憐憫,我天然的乖僻,若非全部,至少有一些,已被基督的生命除去並吞滅。這就是在生命裏長大。我們都需要被基督吞滅。沒有人能幫助我們改變,我們只能彼此供應基督作生命。倘若我們向主敞開,愛祂,並向祂忠信,我們就會說,『主,我無法改變自己。主阿,浸透我,甚至將我吞滅。』主會答應這禱告,並且日復一日,我們身上一些天然乖僻的特點就會被基督的生命吞滅。這就是在生命裏長大,這就是聖別,這也就是變化,就是在神聖生命裏新陳代謝的改變。我們越被變化,就越容易與人是一,並且與人同被建造。我們需要憑著在生命裏長大而被變化,藉此經歷建造。
聖經清楚啟示,建造是憑著在生命裏長大。以弗所四章十五至十六節顯示,在地方召會裏聖徒的建造,也是藉著所有聖徒充分的盡功用。這兩節說,『惟在愛裏持守著真實,我們就得以在一切事上長到祂,就是元首基督裏面;本於祂,全身藉著每一豐富供應的節,並藉著每一部分依其度量而有的功用,得以聯絡在一起,並結合在一起,便叫身體漸漸長大,以致在愛裏把自己建造起來。』照著這兩節經文,我們需要在一切事上長到元首基督裏面,然後本於元首,我們會得著某些功用以建造身體。
照著歌羅西二章十九節,在身體裏有兩種肢體非常必要:節和筋。節是供應的節,為著滋養;筋是為著結合,為著聯絡。以弗所四章十六節也題到供應的節。倘若節沒有盡功用,身體就會缺少供應,就是缺少養分。倘若筋不盡功用,身體就會缺少結合與聯絡的力量。在這樣的光景裏,身體會死,所有的肢體都會脫節離散。(參結三七1~2。)反過來說,節越盡功用,就越將基督這生命的供應,服事給所有的肢體;並且筋越盡功用,身體的眾肢體就越聯絡在一起。除了節和筋以外,以弗所四章十六節說到身體『每一部分依其度量而有的功用』。這意思是身上的每一肢體都必須盡功用。身上所有的肢體都盡功用,身體就藉著在生命裏長大建造起來。
在今天的基督教裏,大多數肢體都沒有生機的盡功用;所以,公會和基督教團體沒有可能建造起來。這是因為聖品階級與平信徒制度幾乎抹煞了所有肢體的功用。我們身上若有某個肢體沒有正確的盡功用,就會有缺欠。同樣,倘若召會裏的聖徒不盡功用,就造成嚴重的缺口,召會就很難建造起來。因此,所有的聖徒都需要正確的盡功用,以建造身體。
關於姊妹們,在今天的基督教裏有兩個極端。第一個極端是,許多姊妹們覺得自己不能作甚麼,只能安靜的坐在聚會裏。另一個極端是,有些姊妹們非常剛強且能幹,她們沒有弟兄們的監督,就作許多事情。兩個極端都是錯誤的。姊妹們該像耶穌的母親馬利亞。馬利亞孕育並生出孩童耶穌,但她不是頭。作頭的權柄在她的丈夫約瑟身上。姊妹們需要盡功用,越多越好,但她們必須在弟兄們作頭之下盡功用。倘若在身體裏,姊妹們沒有充分盡功用,就會有很大的缺欠。
照著聖經,身體每一肢體都必須盡功用。以弗所四章十六節不但說到供應的節,指身體特別有恩賜的肢體盡功用,(11~12,)也說到『每一部分』,指身體所有的肢體都盡功用。我們需要為著身體的每一個節和每一部分感謝神。基督身體的眾肢體沒有一個是無用的,並且沒有一個該說自己是不需要的。(林前十二16。)姊妹們尤其如此。姊妹們會認為自己微不足道,但她們的功用在身體裏是必需的。身體上有些肢體可比喻為我們手上的小指頭。雖然這小指頭是個小肢體,然而它對身體是不可少的。我們的身體若沒有小指頭,身體某些需要就無法應付。這顯示基督身體上所有的肢體都是有用的。(22。)身上的小肢體若依其度量盡功用,全身就得益處。地方召會的建造,不但倚靠在生命裏長大,也倚靠所有肢體盡功用。因此,每個肢體都需要盡功用,然後身體就會充分建造起來。
在召會的聚會裏,有些肢體安靜坐著,不發一語。保羅寫信給哥林多人:『你們作外邦人的時候,無論何時不論怎樣受到帶領,你們就被帶走,去拜那不能出聲的偶像,這是你們知道的。所以我要你們知道,在神的靈裏說話的,沒有人說,受咒詛的,耶穌!若不是在聖靈裏,也沒有人能說,主,耶穌!』(2~3。)拜啞吧偶像的人都是啞吧,因為他們所敬拜的是不能出聲的。但我們所敬拜的神是活的、說話的神。活的、說話的神使敬拜祂的人在祂的靈裏說話。敬拜神的人不該靜默;眾人都該在神的靈裏,用他們的聲音說出:『耶穌是主!』在聚會裏,我們眾人要開口呼求主的名,禱讀祂的話,並且為祂說話。
由所有地方召會組成的身體,乃是藉著在生命裏長大,並藉著每一肢體充分盡功用,而建造起來的。關於盡功用的事,我們需要使自己脫離基督教的影響。我們需要照著神純淨的話,跟上主的恢復。我們眾人都必須盡功用,藉著建造眾地方召會來建造身體。我們眾人都必須顧到在生命裏長大,並學習盡功用。我們要作身體上盡功用的肢體,不必去讀神學院或聖經學院。我們該單單操練,照著我們的度量發展我們的功用。我們越操練盡功用,就越發展我們的功用。甚至我們在前一章所說結果子的事,也在於所有的肢體盡功用。
除了在生命裏長大以及眾肢體都盡功用以外,身體的建造也需要眾肢體依正確的度量盡功用。我們眾人的確需要盡功用,但我們必須謹慎,盡功用時不要超過我們的度量,或不及我們的度量。以弗所四章十六節說到『每一部分依其度量而有的功用』,七節說,『恩典賜給我們各人,是照著基督恩賜的度量。』我們盡的功用不及我們的度量,就把死亡帶給身體;我們盡的功用超過我們的度量,則好比身體裏有腫瘤生長。因此,我們需要適度的,就是照著我們的度量盡功用,藉此被平衡。
在聚會裏若沒有人盡功用,聚會就會死沉。若有些肢體過度盡功用,他們的過度盡功用也會把死亡帶給其他肢體。身上所有的肢體若都依其度量盡功用,在身體裏就會有正確的平衡,身體也就會建造起來。所以,我們需要學習合宜適度的盡功用。我們盡功用,不該超過我們的度量或不及我們的度量。
為著地方召會的建造,除了在生命裏長大,所有的肢體盡功用,以及照著我們的度量盡功用之外,我們眾人還需要守住美好的次序。在我們人的身體上,頭、肩膀、手臂、手和手指,都有美好的次序。在基督的身體裏,所有的肢體都需要保守自己在生命裏,也需要知道自己在身體裏的地位是甚麼。就一面意義說,我們都同樣是在基督裏的弟兄姊妹,和身體上的肢體。(羅十二5,林前十二27。)然而,作為肢體,我們在生命裏有不同的功用和不同的地位。
這不是說,在身體的眾肢體當中有階級組織,有些肢體在別人之上。我們需要消除我們當中階級組織的觀念。沒有一個聖徒該以為,召會裏的長老高於其他肢體。那是墮落、屬人的觀念。這件事不是誰較高、誰較低,乃是在於生命裏的地位。在人的身體裏,雖然鼻子的位置在口以上,但我們不該以為,這代表鼻子和口之間有階級組織,有階級上的不同。我們不該持守一種觀念,以為口在鼻子下面,所以在鼻子的控制之下。我們需要看見,身體上肢體的地位乃是為著它的功用。
照著神的創造,我們人身上的每一肢體都有其正確的地位。我們無法改變我們身體上任何肢體的位置。每個肢體都需要正確的地位,使其能完成豫期的功用。手指為著其功用,必須在手的末端,而手又在手臂的末端。手指若被置於任何其他位置,就無法盡功用。在召會,就是基督生機的身體裏,沒有階級。(弗一22~23,西一18。)我們都不過是神安置在身體上,並且調和在一起的眾肢體。(林前十二18,24。)我們若能問我們身體上的眾肢體,它們會說,它們滿意自己在身體上的地位,因為它們的地位符合它們的功用。
我再說,在人的身體裏沒有階級組織。同樣,在基督身體的眾肢體當中,沒有階級組織或等級。以為長老比其餘聖徒等級更高,乃是錯誤的。(彼前五3。)在身體裏全在於守住地位以盡功用,地位乃是為著盡功用。在人的臉上,眼、口、鼻為著各自的功用,守住它們的地位。基督身體的每個肢體有其自己的功用,並且每一肢體都有其地位。在召會裏,某位弟兄也許沒有被擺在長老的地位上,因為那不是他的功用。我們都需要留在神所指派的地位上。表面看來,一般聖徒在長老之下,但在神眼中,身體上沒有一個肢體,就階級組織或等級的意義說,位於另一個肢體之下。長老若認為聖徒在他們之下,並且他們高於聖徒,就是持守墮落、屬世的觀念。所有的肢體都是依其功用而有其地位的。
在馬太二十章二十六至二十七節,主耶穌告訴祂的門徒:『你們中間無論誰想要為大,就必作你們的僕役;你們中間無論誰想要為首,就必作你們的奴僕。』照著主的話,這件事不在乎誰較高誰較低,或誰在先誰在後。我們不該有這種觀念。這完全是在於守住地位以盡功用。
在召會裏,我們需要顧到年幼的信徒。在這一面的事奉,需要一些領頭的人來配搭。然而,這不是說在青年服事中,領頭的人高於其他服事者。我們需要放棄這樣的思想。我們需要守住我們的地位;然後自然而然,我們會守住身體裏的次序。這會幫助地方召會的建造。
除了前面所說一切的事以外,為著地方召會的建造,還需要正確的配搭。我們在聚會裏盡功用時,需要在配搭裏作。我們呼求主、禱告、唱詩、或禱讀主話時,必須在配搭裏作。我們該像一支球隊,打一個球。有時在聚會裏,似乎每個與會者都在各自打各自的『球』。主絕不會尊重這樣的情況。在聚會和事奉中,我們需要在配搭裏作每件事。例如,我們若禱讀,就不該個別的作,乃該彼此配搭。配搭是愛的彰顯。我們必須彼此相愛到這樣的地步,在召會生活裏我們無論作甚麼,都是團體的作,不是個別的作。我們若是單獨,沒有彼此相顧,就會破壞地方召會的建造,就是為著身體的建造。
我們若顧到在生命裏長大而被變化、每個肢體盡功用、照著我們的度量盡功用、守住我們的地位、並且在配搭裏作每件事,自然而然地方召會就會建造起來。這對仇敵將是羞恥,對主將是榮耀。不僅如此,這會帶進元首給身體的祝福。結果,我們會看見人數增長繁增,仇敵被擊敗,並且人會領悟,在我們的城市裏,地方召會正被建造起來。這會是我們的衝擊力。
在我們當中不需要任何屬靈『大漢』。我們不該期待,在我們中間神會興起一些『大漢』。相反的,我們需要禱告,仰望主將我們眾人一位一位的興起來。我們需要禱告,使我們都在生命裏長大,照我們的度量盡功用,守住身體裏美好的次序,並且凡事有配搭;這樣,我們所在地的地方召會就會建造起來。這樣的召會將是神在地上真正的家。(林前三16,提前三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