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馬書八章十四至三十節。
羅馬八章十四至十五節說,『凡被神的靈引導的,都是神的兒子。你們所受的…乃是兒子名分的靈,在這靈裏,我們呼叫:阿爸,父。』因著我們有了神的靈,就是神的兒子;既是神的兒子,我們就能呼叫『阿爸,父』。十六至十七節說,『那靈自己同我們的靈見證我們是神的兒女。既是兒女,便是後嗣,就是神的後嗣,和基督同作後嗣。』我們是神的兒女,乃指生命的問題;說到神的後嗣,乃指產業的問題。換言之,一面我們作神的兒子,有神的生命;另一面我們作神的後嗣,能彀承繼神的產業。約翰三章三十五節說,『父愛子,已將萬有交在祂手裏。』我們既是神的兒女,就與基督同作後嗣,也與祂一同承受產業。
羅馬八章十七節下半說,『只要我們與祂一同受苦,好叫我們也與祂一同得榮耀。』我們要看見,兒女是生命的事,後嗣是產業的事,受苦是榮耀的事。換句話說,神的生命是我們作兒女而得的,神的產業是我們作後嗣而得的,神的榮耀是我們受苦而得的。
羅馬八章的前段主要是說到聖靈,後段主要是說到受苦。受苦和承受產業乃是一件事的兩面;意即必須受苦纔能承受產業。連主耶穌都得受苦纔能進到榮耀裏,更何況我們。我們要承受產業,就必須和神的光景相配。如同一個人要承受父親富有的產業,必須先受他父親的裝備和成全,與父親的光景相配,纔能承受產業。同樣的,我們要承受神的產業,也得與神的光景相配之後,纔可以承受。
我們的神不僅是生命,也是在榮耀中。我們要承受神的產業,不僅要有神的生命,也必須有神那榮耀的光景。生命是神的內容,榮耀是神的顯出,也就是神外面的光景。我們得救之人雖然有了神的靈,神的生命,作了神的兒子,但外面的光景卻是卑賤的,沒有神榮耀的光景。如果我們這樣到神面前去承受產業,就不相配。所以神要來作工,把我們作到榮耀裏,我們纔配作後嗣,承受產業。我們要被作到與神相配的地步,就非經過受苦不可,就像金礦石要發出純金的榮光,就得經過火煉。十七節這裏題起受苦的事,並不是突如其來的。我們得救有了神的生命,成為神的兒女,還要作神的後嗣承受產業,我們外面的光景就必須與神的光景相配。我們的光景要與神相配就要經過受苦。因此,十七節說完兒女和後嗣之後,就題到受苦。
十八至十九節說,『今時的苦楚,不配與將來要顯於我們的榮耀相比。受造之物正在專切期望著,熱切等待神的眾子顯示出來。』我們這些神的眾子若顯示出來,就是在榮耀裏。一切受造之物都在等候我們的顯出。這個顯出不能裝假,乃是神藉著苦難把我們作到一個地步,真有神榮耀的顯出,就像金礦石煉出純金一樣。雖然我們已經是神的兒女,神的榮耀卻被包圍在我們的魂裏,不能顯出來;即使偶爾顯出一點,也是攙帶著沙石。所以神要一直作工,直到把我們作成純金。弟兄會主張災前被提的一派曾說,被提不必經過苦難。但是按照這段聖經來看,被提乃是從苦難中煉出來的,如同煉金礦,將金子提煉出來一樣。
二十至二十一節說,『因為受造之物服在虛空之下,…指望著受造之物自己,也要從敗壞的奴役得著釋放,得享神兒女之榮耀的自由。』這裏有一個榮耀,是神的兒女要進入的榮耀;到那日,宇宙纔有光明,這光明是宇宙萬物所盼望的。今日那救贖的日子還未來到,因為神的兒女還未進入那榮耀,所以萬物仍然在盼望。
我們不要以為主來了,我們就會被提;被提乃是莊稼的收割,莊稼沒有成熟怎能收割?神的兒女還沒有被煉淨,達到成熟的境地,主怎能再來?神的兒女怎能被提?被提乃是神的兒女達到成熟的結果。所以我們不要只看外面世界的兆頭,也要看召會的情形;召會若還沒有成熟,絕對不會有被提之事。
二十二至二十三節說,『我們知道一切受造之物一同歎息,一同受生產之苦,直到如今。不但如此,就是我們這有那靈作初熟果子的,也是自己裏面歎息,熱切等待兒子的名分,就是我們的身體得贖。』兒子的名分就是將來身體得贖—被提變化;被提變化就是我們重生時所得到的那生命,從我們的身體裏透出來,叫我們的身體變化成為榮耀之體,這就是身體得贖。因此,二十四節說,『我們是在盼望中得救的。』這裏的得救乃指二十三節的身體得贖。榮耀與自由是不能分的。將來我們的身體要被基督的榮耀滲透,顯出祂的榮耀,使我們這舊造受轄制的身體得贖、改變,進入新造榮耀的自由。
神的生命在我們靈裏,這生命要從我們的身體透出來,必須先經過魂;若不經過魂,就不能從體透出來。馬太二十五章裏有五個愚拙的童女,她們雖然拿著燈,就是她們的靈,出去迎接新郎,但因著器皿裏沒有豫備油,也就是沒有讓神的靈充滿、浸透她們的魂,新郎來時就不能赴婚筵。(1~13。)從我們得救之後到被提之前的這一段時間,神要來對付我們的魂,使神的生命能經過我們的魂,從身體透出來。然而生命如何經過我們的魂?就是叫我們的魂受苦難。
羅馬八章二十六節說,『那靈也照樣幫同擔負我們的軟弱;我們本不曉得當怎樣禱告,只是那靈親自用說不出來的歎息,為我們代求。』沒有一個人是不經過苦難而能真實認識自己的軟弱;也就是說,人不受苦,就不知道自己多麼軟弱。彼得若不經過三次否認主,就不知道自己有多軟弱。同樣的,我們若一直過著舒服順遂的生活,就不知道自己的軟弱。我們不經過病痛,就不知道病人的信心多麼軟弱。所以苦難能顯明人的軟弱。平安無事時,人常自以為剛強,只要苦難接二連三的臨到,就會顯出軟弱來。使徒怕人經不起苦難,所以他說,雖然苦難顯明人的軟弱,但這軟弱卻有那靈的代求來幫同擔負。
神的工作有兩面:一面是藉著我們裏面的聖靈,一面是藉著我們外面的苦難。一裏一外互相響應,合作到一個地步,就叫我們裏面神的生命從身體透出來。這就如同燒飯,鍋裏面有水,鍋外面又有火,飯纔能煮熟。單有水或單有火都燒不成飯。我們就像米,聖靈如同鍋裏的水來幫助我們,苦難如同外面的柴火來燒我們,使我們成熟。保羅說,那靈幫同擔負我們的軟弱,這軟弱是從外面的苦難來的。當苦難顯明我們的軟弱,甚至叫我們喫不消,聖靈就來作我們的幫助和扶持,給我們力量,使我們經得起外面的苦難和熬煉。外面的苦難和裏面的聖靈配合,就叫我們的生命得以長進。
我們在苦難中,本不曉得當怎樣禱告,聖靈就親自用說不出來的歎息,為我們代求。比方,有一位姊妹的丈夫病重,快要離世。雖然她盼望丈夫能得醫治,但是她裏面卻有一個感覺,神要取去她的丈夫。她受到這種環境的對付,實在不知道如何禱告,只好歎息。聖靈也用這說不出來的歎息為她代求,使她身上許多與神合不來的地方被變化,得以與神一樣。
二十七節說,『那鑒察人心的,曉得那靈的意思,因為祂是照著神為聖徒代求。』照著神,意即把你我作得與神的旨意相合,作得與神一樣。這裏的禱告,不是為著我們的工作,乃是為著我們這個人。聖靈要照著神把我們作得與神一樣,就像畫家照著人畫出人像。聖靈在我們裏面用說不出來的歎息為我們禱告,就是照著神禱告,為要把我們作成神的樣子。聖靈在我們裏面,目的是把我們作得與神一樣,而不是為我們求神的祝福。
二十八節說,『我們曉得萬有都互相效力,叫愛神的人得益處,就是按祂旨意被召的人。』這裏的『萬有』乃是藉著二十七節的代求而有的。神因為聽聖靈的禱告,就在我們身上興起萬有來對付我們,所以十七節的『受苦』就是從這裏的『萬有』而來。二十八節這裏的『益處』就是像神;萬有效力就是要叫我們像神。因為我們的樣子不像神,所以神興起環境來為我們效力,叫我們得以像神。如何知道『益處』就是像神?二十九節說,『因為神所豫知的人,祂也豫定他們模成神兒子的形像,使祂兒子在許多弟兄中作長子。』神造我們的旨意就是叫我們像祂,彰顯祂。同樣的,祂呼召我們的用意,也是要我們有祂的形像。模成神兒子的形像,乃是萬有互相效力的結果。模成是一個手續,這手續乃是由『萬有互相效力』來執行。雖然我們得救了,光景卻不像神,所以祂就把我們放在萬有裏面,來對付我們,把我們模成神兒子的形像。
我們裏面有聖靈的代求,外面有神興起苦難來對付我們,其目的是要把我們模成神兒子的形像。在這受苦裏,我們就變成祂的形像,也就進入榮耀裏去。所以我們不能只看重裏面聖靈的工作,而輕視外面興起的環境。有外面的苦難配上裏面的聖靈,纔能使我們成熟。
馬太二十五章裏五個愚拙的童女要買油。買就是出代價,也就是受苦的意思。不受苦就是沒有出代價;肯受苦的,器皿裏纔有油。箴言二十章二十七節說,『人的靈是耶和華的燈。』人的靈是燈,人的魂是器皿。燈裏面的油是象徵重生之靈裏的聖靈,器皿裏的油是象徵內住的聖靈充滿人的魂。燈裏的油是得救重生時就有的,器皿裏的油卻是我們受過苦難被對付,出了代價後纔有的。器皿裏有了油,就是人裏面充滿了聖靈,也就是成熟、被提的時候。我們要成熟,就需要林後四章外面之人的毀壞,以及羅馬八章二十八節『萬有』的效力。
八章二十六至三十節說到我們必須經過受苦,纔能知道自己的軟弱;藉著裏面聖靈代求的工作,以及外面萬有的效力,就把我們模成神兒子的形像,使我們進榮耀裏去。因此,八章是講到生命成熟的過程,前段是說到聖靈,後段是說到苦難;意即我們必須經過神在我們身上這兩面的工作,纔能生命成熟而有神的形像。
我們若要隨從靈而行,就必有苦難;我們若要魂得更新,就必有逼迫;苦難逼迫能拆毀我們。真心跟隨主的人,切不要想逃避苦難,因為只有苦難纔是我們成熟並進入榮耀的路,也是生命成熟的必經途徑。
講於七月七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