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使我們能盡功用作神諸般恩典好管家的基本因素

讀經:

彼得前書四章十節,五章一至六節,希伯來書十三章十五至十七節。

所有信徒都得了恩賜,作神諸般恩典的好管家

彼前四章十節說,『各人要照所得的恩賜,將這恩賜彼此供應。』許多基督徒都有個觀念,認為只有特殊階級的信徒纔得了恩賜。然而,照著全本新約,特別在彼前四章十節裏的神聖思想,每位真信徒都得了獨特、特別的恩賜,是別人所沒有的。我們該照著彼此互相的原則,(來十24~25,)將這恩賜彼此供應。

我們該供應我們所得的恩賜,『作神諸般恩典的好管家。』(彼前四10。)神諸般的恩典,就如五章十節裏全般的恩典,乃是生命豐富的供應,也就是三一神在多方面供應到我們裏面。(林後十三14,十二9。)我們都得了一定分量的神的恩典。我們既是好管家,就該藉著所得的恩賜,將這樣的恩典彼此分賜。換句話說,我們需要用我們從神所得的恩典彼此服事。譬如,我們可以藉著唱頌辭和詩歌,彼此分賜恩典。一位弟兄也許有寫詩歌的恩賜,卻不能唱那些詩歌。另一位弟兄能唱那些詩歌,就用神的恩典—神作生命給我們享受—來服事他。

在本章裏,我們要來看使我們能在召會聚會中盡功用,作神諸般恩典好管家的五個基本因素:與別人同被建造,向神獻上讚美的祭,行善和供輸,彼此相待以謙卑束腰,以及彼此服從。

與別人同被建造

要在召會聚會中正確的盡功用,我們就需要與別人一同配搭並建造。我們需要與我們的配偶在神聖的生命裏同被建造,並有正確的婚姻生活;不然,我們就很難在召會事奉中盡功用。我們也該與那些經常和我們一起聚會的聖徒同被建造。

向神獻上讚美的祭

希伯來書前十二章陳明了對基督之超越的美妙啟示,(一~十,)以及獨一的路—信。(十一~十二。)末了一章則表明對基督實際的經歷,以及為著召會生活所需要實行的美德。(十三。)十五節說,『所以我們應當藉著耶穌,常常向神獻上讚美的祭,這就是承認主名之嘴脣的果子。』我們需要開口承認主耶穌基督的名。這就是向神獻上讚美的祭。我們應當在日常生活和召會聚會中讚美神。

在舊約裏,大衛對耶和華說,『我…一天七次讚美你。』(詩一一九164。)我們也該日復一日常常讚美神。雖然作詩的人那時還沒有許多舊約的書卷,但他們向神讚美的發表卻如此豐富,這是很值得注意的。我們既有全部舊約,也有新約,我們的讚美就該比詩人的讚美更豐富、更高超、更完滿。比方說,因著作詩的人沒有以賽亞書,他們就不知道彌賽亞會是以馬內利;(賽七14;)因著他們沒有哥林多前書,他們就不知道彌賽亞會是賜生命的靈。我們該學習根據新約的重要書卷,如羅馬書、哥林多後書、和以弗所書中的豐富發表來讚美神。

詩篇一百一十九篇是一篇按字母次序寫成的詩,或稱離合詩。每組八節的第一個字母係按照希伯來字母次序排列。因此這篇詩的二十二段,符合希伯來文的二十二個字母。不僅如此,每段的各節都開始於同一希伯來字母。同樣的原則,我們盼望有一天,我們能給整卷以弗所書譜曲,使我們可以歌唱這卷書,並以其中所包含基督的豐富向神獻上讚美。

某些基督徒,特別是在靈恩派裏的人,唱頌聖經的經文,但他們大部分是唱一些舊約的段落。這很好,但遠不及根據新約而歌唱那樣豐富。我們盼望主會使一些聖徒有負擔,根據新約裏所啟示基督的豐富來寫詩歌和頌辭,使我們向神的讚美得以更為豐富。

行善和供輸

希伯來十三章十五節說到我們的讚美對神是屬靈的祭物,而十六節說到行善和供輸對神是祭物。十六節說,『不可忘記行善和供輸,因為這樣的祭物是神所喜悅的。』本節說到行善。這不是指知識樹的善,(創二9,)乃是指神經綸中的善。因此,本節裏的『行善』,相當於以弗所二章十節裏『神早先豫備好,要我們行在其中的善良事工』。照著神的經綸行善,是我們該獻給神的祭物。例如,我們藉著與身體其他的肢體配搭,有分於召會的事奉,就是行善,因此向神獻上祭物。

希伯來十三章十六節也說到供輸,就是在聖徒的需要上有交通。我們不但該將我們的讚美當作屬靈的祭物獻給神,也該與別人分享我們物質的豐富。我們不該為自己未能向神獻上讚美的祭找藉口,說我們缺少基督的豐富可以讚美神。同樣,我們也不該為自己未能供輸找藉口,說我們沒有任何物質的豐富。我們該獻上物質的豐富,好應付聖徒、召會、和主工作的需要。

今天因著基督徒當中的誤用,對財物奉獻的觀念已被破壞了。然而,神的話啟示,在聖徒的需要上有交通,乃是召會事奉的一部分。供輸就是將主所賜給我們物質的豐富回頭奉獻給神。我特別鼓勵青年人要建立一個習慣,將他們收入的一部分獻給主。雖然我們不該把物質的奉獻作成規條,但我們該鼓勵所有聖徒,將他們所賺取的一部分錢財獻給主。

十六節說,『不可忘記…供輸。』『不可忘記』一辭含示,我們容易忘記該對同作信徒者提供財物或物質的援助。在獻上物質的豐富以應付聖徒的需要上,我們眾人都必須對主忠信。憑著主的恩典,我們該實行將收入的一部分規律的獻給主,免得我們忘記這麼作。我們賺取一些錢,就需要向主禱告:『我所賺得的錢,全都是你賜給我的。我要將我從你所得的獻回給你,藉此將可喜悅的祭獻給你。你要我如何花這筆錢?我該獻給你百分之幾?』關於這些事我們得著主的引導以後,就該將我們收入的一部分獻給祂,藉此順從祂的引導。我們若規律的這樣實行,就會靈裏剛強、火熱並翱翔。

即使我們的收入微薄,我們也該留下一部分給主。有一天主稱讚投了兩個小錢入庫的寡婦,因為她把一切所有的,甚至一切養生的,都投上了。(可十二42~44。)從豐盛中獻給主的人,沒有摸著主的心。然而,主被投入兩個小錢的窮寡婦所摸著。摸著主心的不是我們所獻給祂的金額,乃是我們對祂始終如一記得奉獻的忠誠。我們當中不該只有富裕的聖徒獻給主,我們眾人,無論富裕或貧窮,都該記得獻給主,因這證明我們的心是為著祂。(太六21。)

我們若被建造在一起,向神獻上讚美的祭,並且與缺乏的聖徒分享我們物質的豐富,我們就會有剛強、火熱的靈,在召會生活中將恩典彼此供應。然而,我們若未能被建造在一起,沒有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讚美神,或者忽略供輸,雖然我們也許規律的參加聚會,但我們的靈會軟弱、不冷不熱,覺得很難盡功用。每當我們來在一起,主這賜生命的靈就在我們當中。倘若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我們沒有被建造在一起,沒有讚美神,或者沒有在聖徒的需要上有交通,那麼我們在召會聚會中所作的,就大多僅僅是表演。主這靈會來摸我們的良心,使我們感覺到自己日常行事為人缺少實際;因此,我們會受攔阻,無法在聚會中盡功用讚美神或作見證。在召會聚會中剛強盡功用的靈,來自我們同被建造在一起,讚美神,以及在財物上的供輸。雖然我們可能天然是安靜或沉默的;但我們若接受神的恩典與別人同被建造,向神獻上讚美的祭,並與缺乏的聖徒分享我們物質的豐富,我們在靈裏就會成為活潑的、活躍的、火熱的、並剛強的,使我們能在召會聚會中盡功用。

彼此相待以謙卑束腰

為要作神諸般恩典的管家,在聚會中盡功用,我們彼此相待,也需要以謙卑束腰。彼前五章五節說,『你們眾人彼此相待,也都要以謙卑束腰。』本節裏的『束腰』,原文源自奴僕的圍裙一辭,指服事時用以束緊寬鬆之外衣者,這裏用作比喻,表徵在服事時穿上謙卑為美德。主耶穌將要洗祂門徒的腳時,以毛巾束腰。(約十三4。)按比喻說,主束腰的意思就是祂受謙卑的約束並限制;祂是謙卑的服事門徒。我們需要跟隨主的榜樣,以謙卑束腰,使我們甘願並熱切的彼此服事。(彼前五2。)

我們常常覺得很難在召會聚會中盡功用,因為我們缺少謙卑;我們也許輕看我們的功用,並害怕我們盡功用會丟臉。這樣的態度不是謙卑,乃是驕傲。只要我們在意面子,這就指明我們是驕傲的。我們若真在基督裏謙卑,就不會在意我們的功用是豐富還是貧窮。不管我們覺得我們的功用充分或不充分,我們都會盡功用,好分賜神的恩典給人。我們若要彼此供應神的恩典,就不要在意我們的自覺,乃要有服事的靈。以謙卑束腰,是加強我們以服事別人的重要因素。

五節裏的『你們眾人』一辭,將我們都置於同樣的水平上。照著本節,年幼的該服從年長的;所有的信徒,包括長老們,彼此相待都該以謙卑束腰。三節說,長老不該作主轄管聖徒。這些經文啟示,在服事的聖徒當中沒有階級或地位。以為長老職分是召會中崇高的地位,乃是羞恥的、屬撒但的。對召會中的地位有野心的人是驕傲的。撒但背叛神就是由於他對地位有野心。他背叛的目的是要高舉他自己,好與神同等。(賽十四13~14。)一位弟兄若因著對地位有野心而渴望作長老,原則上他就與撒但是一。

我們不該像撒但一樣對地位有野心,乃該像主耶穌一樣謙卑。祂本有神的形狀,卻不以自己與神同等為強奪之珍,緊持不放,反而倒空自己,取了奴僕的形狀。(腓二6~7。)祂甘願被人視為無有,(可九12,)好使祂能服事我們。(十45。)在馬太二十章二十五至二十八節主耶穌說,『你們知道外邦人有君王為主治理他們,也有大臣操權管轄他們。但你們中間不是這樣;反倒你們中間無論誰想要為大,就必作你們的僕役;你們中間無論誰想要為首,就必作你們的奴僕。正如人子來,不是要受人的服事,乃是要服事人,並且要捨命,作多人的贖價。』我們彼此相待需要以謙卑束腰,好彼此服事。

野心和驕傲是隱藏在我們裏面潛意識和狡詐的事。我們的驕傲妨礙我們在召會聚會中釋放靈以盡功用。同工、長老、和聖徒之間的難處,大多數是由於他們的驕傲。隱藏在我們裏面深處的驕傲,狡詐的叫我們死。我們也許表現得謙卑,心裏卻可能高傲。主若照耀在我們全人深處,我們就會看見隱藏在我們裏面的驕傲,為我們的驕傲悔改,並求祂赦免我們。我們該運用我們的靈來接觸那靈,而有真正的謙卑,使我們作神諸般恩典的管家彼此服事。

召會中沒有階級或地位;所有信徒都在同樣的水平上。所有信徒,包括長老,都該是服事的人,神諸般恩典的管家,就是以謙卑束腰的人。我們彼此相待若以謙卑束腰,就很容易在聚會中盡功用。

彼此服從

希伯來十三章十七節說,『你們要信從那些帶領你們的,且要服從。』我們不但該信從帶領的人,也該服從他們。服從與信從不同。信從是行動,而服從是態度。我們可能信從帶領的人,卻不服從。沒有信從就是不順從,沒有服從就是背叛。在召會生活中背叛比不順從更嚴重。我們都需要學習服從的功課。

我們已指出,照著彼前五章五節,年幼的,要服從年長的;所有聖徒,包括長老,彼此相待也該謙卑。聖徒該服從長老,長老也該服從聖徒。我們都該彼此服從。(弗五21。)一對夫婦要維持正確的婚姻生活,妻子就要服從她的丈夫,(22,彼前三1,)丈夫也該至少在某個程度上,服從他的妻子。(參7。)丈夫對妻子自居作頭的地位,並要求妻子服從他,自己卻沒有服從妻子,這乃是錯誤的。宇宙中只有一位不需要服從其他任何人,那就是神。其他每個人,包括使徒保羅,都需要服從別人。我們若不彼此服從,就不能在聚會中充分盡功用。

關於這五個使我們能在召會聚會中盡功用,作神諸般恩典的好管家而事奉的基本因素—與別人同被建造,向神獻上讚美的祭,行善和供輸,彼此相待以謙卑束腰,以及彼此服從—我們需要到主面前去,從祂接受恩典。主若給我們恩典,將這五件事付諸實行,我們就會是基督身體上活的、盡功用的肢體。這會拔高我們的靈,使我們內裏的所是更為豐富,並使我們在聚會中盡功用,而得以彼此分賜神諸般的恩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