歌羅西書一章二十七節,二章六節,三章十一節,十六節,約翰福音六章六十三節。
基督是我們包羅萬有的分。聖經啟示,祂兼有神性和人性。祂是神的奧祕,神的豐滿有形有體的居住在祂裏面。因此,基督是神的具體化身。在祂裏面,我們有神所是的一切豐富和一切豐滿。此外,基督裏面還有一切智慧和知識的寶藏,祂是宇宙中一切正面事物的實際。成為肉體、釘死十架、復活、和升天的元素,都因著基督所經過的過程而複合到祂裏面。基督不僅使神具體化,更使成為肉體,祂美妙、包羅萬有、成就一切的死,祂大能、無限的復活,和祂的升天,都具體化了。
這位美妙、包羅萬有的基督是召會的內容。歌羅西三章十一節說,在新人裏『並沒有希利尼人和猶太人、受割禮的和未受割禮的、化外人、西古提人、為奴的、自主的,惟有基督是一切,又在一切之內』。召會—新人—的內容不是信徒,而是基督。因為基督是新人裏獨一的人位,所以保羅說,『在我,活著就是基督。』(腓一21。)我們不要活我們的舊人,卻需要活基督,以基督為我們的人位。基督是召會獨一的構成成分,祂應該浸透我們整個人,作我們的生命、性情和人位。
基督是我們的生命,這不僅是道理,更是實際。然而,我們很難領會基督如何能對我們成為真實的。我們可以用電為例來說明。儘管我們看不見電流,但我們不會懷疑電的真實,因為我們看見電在家裏和辦公室裏的燈和電器裏起作用。電藉著電線,就從發電廠傳輸到可能在幾百哩之外的建築物裏。此外,開關也是必需的。電線傳輸電,而開關使電可以被運用。當開關打開時,電就進來。
基督和電一樣,是奧祕、抽象,卻是真實的。我們好比建築物,需要倚靠電。我們屬靈的生命完全在於基督。基督是屬天的電,藉著兩條『線』—話和靈—傳輸給我們。聖經裏的話可以稱作『地線』或『屬地的線』,那靈可以稱作『天線』或『屬天的線』。藉著話和那靈,屬天的基督不斷的傳輸到我們裏面。正如電在電線裏,今天基督也在話和那靈裏。客觀來說,基督在天上;主觀來說,祂在我們裏面。但實際來說,祂在話和那靈裏。我們要實際的經歷基督,就需要話和那靈的『線』。而使基督這屬天的電得以應用的開關,則是我們人的靈。
約翰一章一節說,『太初有話,話與神同在,話就是神。』我們知道這裏的『話』是基督,因為十四節說,話成了肉體。因此,話就是基督,而這話乃是神。四節說,『生命在祂裏面。』最後,主在六章六十三節說,『賜人生命的乃是靈,肉是無益的;我對你們所說的話,就是靈,就是生命。』神、基督、那靈、和生命都是不可見且抽象的。然而,聖經中神的話是實在的。我們可以拿聖經、讀聖經。電是不可見的,但電線是實在的。神、基督、那靈、和生命都具體化在話裏。因此,話是基督徒生活的鑰匙。沒有這把鑰匙,我們就沒有神、基督、那靈或生命。話對我們是關鍵。
這篇信息的負擔是要我們對話有珍賞。聖經不是一本普通的書,因為聖經中的話是神、基督、那靈、和生命的具體化。這事實可由我們的經歷得著證實。當我們來到話跟前,就覺得進入了神的同在。我們讀經時,深深覺得我們在神裏面。我們閱讀屬世的雜誌時,絕不可能有同樣的感覺。我們越讀聖經,越感覺自己沐浴在神的同在中。這話復甦、釋放、安撫、並安慰我們,因為這話是神的具體化。我們要找著神,必須來到聖經跟前。我們接觸聖經中的話,就接觸到神,因為話傳輸神、基督、那靈和生命。
因為聖經中的話將神、基督、那靈和生命具體化,所以我們基督徒需要日日、甚至時時來到聖經跟前。我們不該找藉口說,我們沒有時間。是否找得出時間花在話上,在於我們領悟這事的重要性。無論我們多散漫、懶惰或鬆散,每天都找得出時間喫飯,因為我們領悟喫是生命的必需。我們若不喫,就會死。我們若看見讀主的話是生命的必需,就會找出時間讀聖經。
我們需要每早晨花時間在主的話上。被寵壞的孩子可能說,他們早晨沒辦法早早起床;但是他們長大成人後,卻能每早晨早早起床,好保住他們的工作,就是他們生活的來源。每一個人都作得到,因為生命的必需教導我們如此。接觸聖經遠比保住工作或喫早餐重要多了。我們沒有藉口,可以不在每早晨藉著話接觸主。
有人認為,太守規條是不好的。然而,我們要存活,必須持守四項規律—喫、喝、呼吸和睡眠。此外,若沒有規律,就不可能有堅強的家庭、學校、公司、政府、國家或軍力。青年人入伍服役,就沒有自由。從他們入伍那時起,一切都是規律。他們頭髮的長度、以及何時起床,並非由他們決定。他們要在多少時間之內完成每件工作,都是指定好的。規律使每一件事都健康且剛強。美國是一個民主國家,自由國家,但也是法治國家。倘若有人開車,就算只是快了一點,也會收到警察的罰單。那些不顧法律、不守法的人會受罰。甚至是總統也必須遵守法律。因此,美國是一個強國;這是一個自由國家,但沒有人能在法律之外自由。人民是自由的,但必須在法律的界線內,合法的行使他們的自由。
一個人以規律的方式早睡早起並規律飲食,他就是一個健康的人。鬆散的人無法健康。我們必須正常、嚴格、守規矩並有規律。生命越高,規律就越多。基督徒的生命是最高的生命。
我們需要盡力在每早晨至少花十分鐘來到聖經跟前。我們應該尋求主的引導,看聖經的那一卷書能應付我們當前的需要。我們一旦有祂的引導,就該從頭到尾逐步讀過這卷書,每早晨禱讀幾節聖經。藉著禱告這幾節聖經,我們會從其中得著滋養。每早晨這樣實行幾個月之後,我們會在屬靈上健康。感謝主的憐憫,五十多年來,我幾乎每天都花時間在主的話上。這保守了我。每天早晨作任何事之前,我們需要來到話跟前。無論我們多早去上班,都能花十分鐘讀一段主的話,就著這些話有禱告,好得著屬靈的滋養。這會將我們帶進主的同在裏。
除了每早晨就著幾節聖經有禱告以得滋養外,在這一天稍後,我們應該試著讀幾章聖經。每天讀三章舊約和一章新約,這是可能的。這樣,我們可以一年讀完整本聖經一遍。
我們讀聖經並將話取用到我們裏面時,話在我們裏面就成為那靈。話和靈其實是一件事。話在我們外面;當我們將它取用進來,它就成為靈。當我們將其說出,它又成為話。我們不該以為話與靈是分開的。主說,『我對你們所說的話,就是靈,就是生命。』(約六63。)因此,當我們從聖經接受話時,我們就接觸到主並得著那靈。
歌羅西二章六至七節說,『你們既然接受了基督,就是主耶穌,…就要在祂裏面行事為人。』我們藉著話和靈接受基督。接受基督不僅是道理的事;當我們接受聖經中的話並摸著靈時,這事就變得具體了。話和靈二者都傳輸基督,因為基督具體化在話裏,並且成了那靈。(約七39,林前十五45。)
我們需要每日每時接受基督。我們不可能喫一次就活到永遠;我們一天需要喫好幾次。同樣的,我們每天都需要藉著獨一的路,就是接受話並摸著靈,而多次接受基督。一直隨身攜帶聖經是好習慣,使我們能接受話。我們每次接受話並摸著靈,就再接受一分基督。我們建立這種日常習慣,是很要緊的。
我們需要看見話中的成分為何。我們喫食物時,自然而然將食物中的維他命取用進來。食物中天然的『抗生素』殺死我們裏面消極的細菌。食物也包含滋養的元素,供應我們身體實際的需要。我們的能量和力量來自這些滋養的元素。食物進入我們身體之後,經過新陳代謝的過程,包括分解作用的破碎以及合成作用的建造。分解作用是破壞性的,因此是一種殺死;合成作用是建設性的。每日接受主的話,在我們裏面產生一種屬靈的新陳代謝,一面拆毀消極的元素,另一面將我們在屬靈上建造起來。我們要在基督徒生活中長大,就需要這種新陳代謝。
聖經包含許多歷史、豫言、比喻、豫表和勸勉。這些可以比作不同的菜餚,但這些不是基本元素。三明治裏的基本元素是麵粉、肉和蔬菜。同樣這三種元素,可以用來作出許多不同的菜餚,就如中式水餃和義大利麵。這些菜餚只是形狀上不同;素質上是一樣的。聖經的話也由三種基本元素組成—基督、祂的死和祂的復活。我們每次來到聖經跟前,都接受這三種元素。無論我們是讀歷史、比喻、豫言、勸勉、詩篇或箴言,我們都接受到基督、祂的死和祂的復活。
基督是話中滋養的元素。基督裏面有祂死的治死,這可以比作分解作用。基督的死拆毀我們的己、肉體、情慾、自私、天然的觀念和情感。我們每天都需要在這種拆毀之下。聖經的每一部分都傳輸基督之死的殺死,對付我們的天然生命。這種殺死是基督之死的功效,已經複合在基督裏面。基督之死殺死的元素,可由利未記二章所描述之素祭中的鹽所豫表。素祭中的乳香表徵基督的復活。素祭裏沒有蜜;蜜表徵天然的感情。素祭中的細麵表徵基督自己同祂細緻的人性。聖經中每一部分的基本元素都是基督、祂死的殺死、和祂復活的大能。我們藉話所得著基督之死的殺死和祂復活的建造,在我們裏面產生一種健康、屬靈的新陳代謝。這就是長大的路。
對包羅萬有之基督作我們業分的經歷,以及基督藉著話和靈的傳輸,乃是神在祂經綸中所命定的生命之路。然而,神的仇敵已將許多其他的事物帶進來,在基督徒中間頂替這些單純、生命的事物。舉例來說,有許多活動已經進來。倘若我們每年只是分別一至二週來研讀聖經,甚至讀經也會成為一種活動。我們肉身的飲食並非一種偶然的活動或有組織的運動,而是每日生命的必需。喫、喝、呼吸、和睡眠不是特別活動,而是我們每日生活的規律或必需。讀經是我們屬靈的喫。
傳福音也不該成為一種有別於我們日常生活的活動。正確的傳福音乃是我們的日常生活。我們需要活福音。按照神的經綸,傳福音是結果子。(約十五1~17。)我們作為基督這葡萄樹上的枝子,不需要任何活動、運動、時間表或計畫。如果我們每天活基督並長基督,就會自動生產果子。果子是內裏生命的自然流出。這不是一種活動,而是一種生活。我們日常生活中所接觸的許多人都在觀察我們如何生活。我們若活基督,有些人可能在外面鄙視我們,但他們深處卻知道我們是正確的人。如果我們的生活是耶穌明亮的見證,當家中有一位成員、鄰居、同事、或同學遭遇困境時,可能會想起我們,邀請我們去探訪。我們去的時候,可能只需要說一點話,引導這人禱告接受主。這種結果子的路對每一位信徒都是可能的,並且比大型福音聚會更有效。倘若一位普通的信徒簡單的活基督,至終他所認識的許多人都會轉向主。我們這樣為主得著的人,會成為常存的果子。這條路是簡單、正常且自然的。要點乃是我們都需要活基督。
活基督而自然結果子是主恢復的路,因為這是使徒行傳中召會生活起頭時所實行的。一章十五節中的一百二十人沒有時間表。當那靈在五旬節(二1~4)那天突然澆灌下來時,他們是在一起禱告。(一14。)在八章,早期的信徒並沒有計畫要去撒瑪利亞;只有腓利被引導到那裏去。(4~5。)在十三章,安提阿的弟兄們沒有計畫要去歐洲。二節說,『他們事奉主,禁食的時候,聖靈說,要為我分別巴拿巴和掃羅,去作我召他們所作的工。』巴拿巴和掃羅蒙召並受打發,(3,)但他們沒有計畫要去何處。然後到十六章,保羅在小亞西亞的西端,被聖靈禁止往另外兩個方向去,之後,他看見一個異象,有一個人請求他過到馬其頓來,馬其頓在歐洲,要穿過愛琴海。(6~10。)在此沒有計畫或時間表;只有活基督。
我們若看見活基督是傳福音的正路,就不會用任何花招。我們若忠信的活基督,我們所認識的人就會逐漸轉向主。如果花招進到我們的傳福音裏,結果會是不同的意見、觀念,而至終是爭辯;沒有積極的結果。這是絕對錯誤的。我們需要丟棄花招,憑著活基督而回到神的生命之路。
召會開展的正路也是一件生命的事。一處召會正常的成長幾年之後,一小群聖徒可能自然搬到一個鄰近的城市,在那裏興起一處召會。那些認識真理,並有足彀生命度量的人,會自然在新召會中帶領。為此,一些青年弟兄應該在他們成長和活基督的同時,花更多的時間在主的話上,學習真理,好得著裝備。眾召會就能年復一年如此繼續開展,成長並開展到鄰近的城市。這樣的開展是自然且單純的。至終,一個地區會有幾處地方召會,眾人都活基督、彼此相愛、彼此幫助、不斷交通,卻沒有屬人的控制、階級制度、組織或調動。何等美妙的景況!
眾召會絕不該像一家公司的分行一樣受控制。有組織的將聖徒遷到不同的地方,完全違背真理,也違背身體的原則。召會是一個生機體,不能像組織一樣重組。我們不需要試著調動聖徒,要一統眾召會或使每一個召會都一致。我們應該照眾召會的本相來接受他們。眾地方召會可比作家庭。每個家庭都不相同,家不像公司的分店。一個家庭的成員可能都很聰明;另一個家庭的成員可能沒有那麼聰明。然而,這二者都是真正的家庭。一個家庭裏的重點,就如一處地方召會一樣,不是外在的資格或恩賜,而是愛、生命與和諧。在這兩個不同的家庭之間移動成員,想要平衡局面,只會傷害這兩個家庭。我們應該讓眾地方召會在不受人為的干涉下成長。主的恢復裏沒有統一、爭競或對抗,只有和諧、愛和交通。
我們若看見這個原則,就會放下我們的觀念,只在意作生命的基督。任何移民都應該以主的引導為基礎,不在於屬人的計畫或活動。我們只需要活基督,與祂交通,跟隨祂的引導。然後我們就會像我們的父亞伯拉罕一樣,『出去了,還不知道往那裏去。』(來十一8。)他簡單的跟隨主的同在。今天我們應該一樣,沒有計畫、時間表、期待或外面的目標。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以一種平靜的方式活基督,這是我們對主耶穌的活見證,也是正確的召會生活。假如眾聖徒都這樣實行,眾召會自然會有正確的擴增和開展。這條路滿了生命、和諧與見證。
我們乃是非宗派,一般且包羅的,向所有真信徒敞開交通。然而,我們不該意圖要從其他的團體得基督徒。反之,我們應該活基督,天天禱告,求主引導我們到需要救恩的人那裏去。當我們和那些主帶給我們的人分享時,有些人就會轉向主,而被帶進召會生活裏。我們接觸其他基督徒時,應該按著主在裏面的引導,簡單的與他們交通,供應基督給他們,也接受他們的基督。別的基督徒應該得著清楚的印象,我們不是宗派,也不是要建立我們自己的工作;他們應該只感覺我們活基督,愛所有的信徒。他們是否會轉到主恢復的路上,完全在主的手中。
我們需要放下我們的觀念、活動、進攻和被動,簡單的活基督,一起禱告交通。無論我們在那裏,我們應該來在一起,成為召會,就是基督在地方上的彰顯。無論我們去那裏,都該與那地的聖徒聚集,作主的見證。基督是主恢復中的一切。沒有組織、方法、花招或活動。我們必須持守這原則。我們也需要花時間在主的話上,學習真理,教導、成全並牧養人。這纔是正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