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世記二章九至十二節,約翰福音十四章六節上,約翰一書五章十二節,歌羅西書三章四節上,加拉太書二章二十節上,啟示錄二十一章二節,十八至十九節上,二十一節,二十二章一至二節上。
我們讀了以上這些經節,就可以看見生命與建造。我們許多人作了多年基督徒,可能聽過一些關於生命的事,但也許從未聽過任何關於建造的事。生命是為著建造。生命是內容,建造是這內容的團體彰顯。所以如果我們有生命,正常而言,我們就應當有建造;如果我們要有建造,我們就必須有生命。神的定旨是要藉著團體的身體來彰顯祂自己。所以神必須作一班人的生命,而這一班人必須被建造起來,為要團體的彰顯神。
生命就是神自己;建造就是在團體的身體裏彰顯神作生命。生命與建造是聖經基本且中心的啟示。創世記二章給我們看見,神完成了祂的創造,特別是祂造人之後,就把人擺在一個園子裏,這園子中心的要項乃是生命樹。在此我們必須強調『生命』這個辭。我們很難解釋生命,所以也很難解釋生命樹。你知道甚麼是桃樹,甚麼是蘋果樹,但你不一定知道甚麼是生命樹。我們從聖經其他各卷書中可以知道,生命樹一點不差就是神自己。三一神之於我們,乃是生命樹。
然後我們看見,從這生命的流裏出來了一些寶貴的東西。靠近生命樹有一條湧流的河,在這河的流中有金子、珍珠和紅瑪瑙。(創二9~12。)生命產生生命的流,從生命的流又有了這三種寶貴的材料:金子、珍珠和寶石。我們要知道這些材料是為著甚麼用的,就必須把聖經讀到末了,在那裏我們會看見一座用金子、珍珠、寶石建造的城。(啟二一2,18~19上,21,二二1~2上。)所以,這三種寶貴的材料乃是指明建造。
因此,我們看見,聖經一開始就說到生命為著建造。生命是源頭,建造是生命的結果。許多基督徒知道聖經是一本生命的書,但沒有多少基督徒能正確且充分的認識生命。我們需要看見基督徒對生命的一些錯誤觀念。但我們從創世記和啟示錄這些經節中,就能清楚的看見,生命是為著建造,建造是出自生命。
生命與知識毫無關係;反而,知識與生命相對。在創世記二章九節有兩棵樹,就是生命樹和善惡知識樹。我們藉著這幅圖畫,就能明白知識是與生命相反,甚至與生命相對。為甚麼我一定要題到這事?因為在任何一種宗教裏,特別是在基督教裏,人總是注重知識。我們在基督教裏得救後,就受教導要注重知識。但是聖經給我們看見,知識與生命相反,也與生命相對。我們若要知道生命是甚麼,並要認識生命的經歷,首先必須非常清楚生命與知識之間的不同。
譬如,你若喝一杯牛奶,你就得著生命。你若不喝,無論你對牛奶知道多少,你所有的只是知識而已。知道關於牛奶的事,只是知識而已,但是接受牛奶到你裏面乃是得著滋養,那纔是生命。生命不是知識,知識永遠不能代替生命。反之,知識與生命敵對。
如果我們願意得著生命,就一面說,我們必須棄絕知識。我們不該注重知識;我們只該接受一些東西到我們裏面,使我們得著滋養。知識帶給我們的是死亡,而非生命。不僅如此,知識不僅造成死亡,也引起分裂。如果我們中間所強調的主要是知識,恐怕過不久我們就要分裂成許多派別。所以我們必須摘下知識的冠冕,將它放在我們腳下,然後我們纔會有一。知識叫人分裂,生命叫人合一。
因為聖經題到屬靈的恩賜,基督徒可能誤以為恩賜是出於生命的。但是恩賜與生命不同。創世記二章九節有力的證明,知識與生命相對,並且哥林多前書證明,恩賜不是生命。
一章七節指出,哥林多的信徒在恩賜上一無所缺。這一節的上下文也給我們看見,他們有各樣的恩賜、知識和口才。我們會以為,他們必定滿了生命。但我們要來讀三章的頭四節:『弟兄們,我從前對你們說話,不能把你們當作屬靈的,只能當作屬肉的,當作在基督裏的嬰孩。我給你們奶喝,沒有給你們乾糧,因為那時你們不能喫,就是如今還是不能,因你們仍是屬肉體的。因為在你們中間有嫉妒、爭競,你們豈不是屬肉體,照著人的樣子而行麼?有的說,我是屬保羅的,另有的說,我是屬亞波羅的;你們豈不是屬肉體的人麼?』保羅告訴他們,他們不是屬靈的,乃是屬肉體的,是如同嬰孩的。他不能用乾糧餧養他們,只能照著他們的光景,用奶餧養他們。他們有各樣的恩賜,但他們在基督裏仍然是嬰孩。這有力的證明,你也許有各樣的恩賜,卻沒有多少生命。
我曾多次以舊約中巴蘭的驢子為例說明這事。有一個名叫巴蘭的外邦申言者,他的驢子忽然說起話來。(民二二28。)驢子說起人的話,這是一種真正說方言的恩賜。這不是人捏造的結果,也不是人工或表面的作為。這是真正的方言,是神聖的能力所賜的;否則驢子怎能說人話?但這驢子接受了人的生命麼?牠接受了恩賜以盡功用,但沒有接受生命。無論牠說了多少人話,牠仍舊不是人,仍舊是驢子。即使驢說的人話比我說得更好,驢還是驢。我是人,驢不是人;我沒有驢的恩賜,但我有人的生命。驢有恩賜,卻沒有人的生命。
我們若要認識生命,就必須清楚分辨生命與知識的不同,以及生命與恩賜的不同。你仍然認為恩賜是生命麼?倘若有一個人常說方言,另一個人有很強醫病的恩賜,你會認為這些恩賜是生命麼?如果你這樣認為,你就誤解了生命。生命與知識不同,生命與恩賜也不同。
我們也必須看見,生命與能力不同。電是一種能力;我們甚至稱之為電能。但在那種能力裏沒有生命。因此,我們也許很有能力,但仍然缺少生命。我們可以從舊約裏一個人身上,特別看見這一點。參孫非常有能力,但他缺少生命。(士十六。)我們絕不能以他為生命的榜樣。他也許是能力的榜樣,但他缺少生命。
今天許多基督徒也有這樣的誤解—他們以為一個人有能力,就必定有生命。但能力是能力,生命是生命。你可能非常有能力,卻仍然沒有多少生命。主耶穌在路加二十四章四十九節說,『看哪,我要將我父所應許的,降在你們身上;你們要留在城裏,直到你們穿上從高處來的能力。』主吩咐門徒等候,直到他們穿上能力(主將能力比作一件衣服)。我們都知道,一件衣服並沒有生命。一個警察若脫下他的制服,他就失去他的權能,但他仍然活著。這種權能與生命無關。如果你正在開車,警察指示你停車,你會立刻停下來。這是因為他運用他的權能,但那種權能不是生命。
我們必須清楚,生命是與知識、恩賜、能力不同的。今天在基督教裏有一個很危險的趨勢。許多基督徒注意知識、恩賜或能力,但很少人將注意力完全放在生命上。在創世記二章,我們能找到任何能力或恩賜麼?我們只看見那裏反面的題到知識,恩賜和能力則根本沒有題及。我們在啟示錄二十一至二十二章裏能找到這些麼?我們在那聖城中所看見的,只是生命,生命,生命!在那裏有生命樹和生命河。惟有生命纔是永遠的。
我們必須回到主恢復中純淨的話上。主的恢復將我們帶回到起初。我們必須告訴人,創世記二章和啟示錄二十一至二十二章給我們看見,聖經主要強調的是生命。照著聖經,我們能清楚的看見,生命與知識、恩賜、和能力乃是不同的。
那麼甚麼是生命?生命就是神自己。生命就是耶穌!耶穌在約翰十一章二十五節和十四章六節說,『我是生命。』歌羅西三章四節說到『基督是我們的生命』。生命乃是一個奇妙的人位!
僅僅說生命是一個人位,這非常容易,但我們需要許多時間,纔能進入經歷。當我們信入主耶穌時,我們所接受的生命乃是一個人位。你知道人位和生命之間的不同麼?人位有個性,帶著意志、意願、目的和情感。但是生命可能沒有這幾項。樹有生命,但這生命沒有個性,沒有意志,沒有目的,也沒有意願。我們從主耶穌所接受的生命不僅是生命,也是一個人位!這生命是一個人位,帶著神聖又屬人的個性。這個人位有意志、目的和意願。這是我們從主所接受的生命。
根據希臘文新約聖經,有三種不同的生命:白阿司(bios,肉身的)生命,樸宿克(psuche,心理的)生命,和奏厄(zoe,永遠的)生命。我們必須看見,奏厄生命不僅僅是一種生命,乃是一個神聖而屬人的人位。主耶穌是獨一兼具神聖與屬人個性的人位。你得救的時候所得著的奏厄生命,乃是一個人位。阿利路亞!
但這樣一個人位有一個問題。如果奏厄只是一個生命,就容易對付。但奏厄生命既然是一個人位,我們就有了一些問題。僅僅接受一個生命是容易的,但接受一個人位就不是這麼容易。如果我只是一個生命,你要對付我就很容易。但事實上你很難對付我,因為我是一個人位。
丈夫和妻子之間主要的問題,乃在於他們是具有不同個性的人位。男人有男人的個性,女人有女人的個性。當這兩種個性擺在一起,就真有問題了。如果所有弟兄的妻子都沒有個性,那就太好了!但問題是我們的妻子各人都有獨特、強烈的個性。弟兄們的個性也照樣是獨特、強烈的。問題總是因個性而引起;這就是為甚麼生命是個問題。
主耶穌是我們的生命,祂乃是一個人位。如果我們不接受祂作人位,我們就沒有生命。如果我們要接受生命,我們就必須接受祂作人位。約壹五章十二節說,『人有了神的兒子,就有生命;沒有神的兒子,就沒有生命。』神的兒子乃是一個人位。這一節不是說,人有了神兒子的生命,就有生命。這一節乃是說,人有了神的兒子,就有生命。這個人位乃是生命。我們若不接受這個人位,就很難得著生命。生命就是這個人位!如果這個異象能作到我們裏面,那就太好了。我們都必須清楚,奏厄生命乃是一個人位。
不僅如此,基督這個人位具有最剛強的個性!我們可以確信,祂的個性比我們的個性強多了,絕不會被我們的個性征服。祂一直在等著,要用祂的個性來征服我們的個性。
奏厄不是一個沒有個性的生命,乃是一個人位來作生命。如果我們接受奏厄作我們的生命,我們就必須接受耶穌作我們的人位,因為這生命是一個人位。
我們讚美主,有許多人已經轉向主,且受召會生活的吸引。這真是太好了。有些人也有了許多外面的改變,這也是很好的。但是我們基本的需要不只是外面的轉變,乃是裏面的轉變,好叫我們看見神所要的是甚麼。神所要的不是你的所是,神所要的乃是基督在你裏面的所是。靠著主的幫助,我們必須學習棄絕並恨惡我們自己。不論我們的己是好是壞,我們必須恨惡己,因為己是基督的仇敵和對頭。仇敵是外面的,對頭是裏面的;我們不僅有基督的仇敵,還有基督的對頭。所以我們必須對主說,『主,我恨惡我自己。無論我作甚麼,是甚麼,說甚麼,都是可恨的。我恨惡我所作的,所是的,並所說的。我恨它,因為它是你的仇敵。』
我們都需要這樣基本的轉,好使基督成為我們的生命。這不只是外面的轉,也是裏面的轉。從巴比倫轉到召會還是不彀的。這是很好的,我也為此讚美主。從巴比倫轉到耶路撒冷是好的,但這還只是一種外面的轉。我們都需要一種更深、裏面、內在的轉,好認識基督這人位是我們的生命。我們不僅有另一個生命,也有另一個人位。耶穌這獨一的人位,這神聖且屬人的人位,如今是我們的生命。我們要接受祂作我們的生命,就必須接受祂這完整的人位。所以保羅說,『我已經與基督同釘十字架;現在活著的,不再是我,乃是基督在我裏面活著。』(加二20。)不再是我,乃是基督。我是舊的人位,如今基督是新的人位。舊人已經廢去,在十字架上除掉了。如今乃是基督這新人位在我裏面活著。保羅並沒有說,基督的生命在我裏面活著。他乃是說,不再是我,乃是基督在我裏面活著。不再是舊人位,如今乃是奇妙且獨特的新人位。這新人位是神聖的,也是屬人的,而這獨特、剛強的人位活在我裏面,作我的生命。哦,願主開我們的眼睛!我們必須到主面前,說,『主阿,給我看見一些更深、更高的事,好叫我有這樣一種基本、裏面的轉。』
在眾召會裏,我多次看見一些不太好的事,但我從來不敢加以改正或規正,因為我知道外面的改正和規正算不得甚麼。最寶貴的事乃是裏面的轉。我們必須忘掉我們的舊人,就是我們的己,而轉向我們的新人位,就是基督。我們若以這新人位作我們的生命,我們就會看見結果,就是有一道生命的流。接受基督作我們的生命,會釋放生命的流。稍後我們會看見,因著這生命的流,就有變化;泥土要變化成為寶石。但這不是藉著任何外面的作為。我為著我們能從巴比倫轉到耶路撒冷而感謝主;但我們都需要一種裏面基本上的轉,從我們的舊人位轉到新人位。這就是生命。生命不是知識,不是恩賜,也不是能力。生命乃是奇妙、獨一且剛強的人位。
這生命既是這樣一個人位,我們就必須接觸祂。祂不是一種教訓給我們學習,也不是某種信仰給我們相信。生命乃是一個活的人位,給我們接觸並對待。如果我與一位弟兄住在一起,我就必須不斷的與他這個活的人位有接觸。如果他離開了,我還必須經常打電話給他;否則,我就不能說我很認識這位弟兄。我對他可能有相當的認識,但我認識多少算不得甚麼。要真正認識他這個人位,我必須不斷的接觸他。我不能說,因為我已經認識他二十年了,所以現在我不需要接觸他。若是這樣,我就失去他的同在。我需要不斷的與他有個人的接觸。
耶穌作我們的生命既是一個人位,我們就必須接觸祂。不要對別人說你認識耶穌已經二十年了,那沒有多大意義。你可能認識耶穌二十多年了,但今天卻失去祂的同在。我可能五分鐘前纔認識耶穌,但我如今有祂的同在。所以我得著祂,你卻失去祂。我們必須忘掉我們的知識和已過的經歷,甚至忘掉我們對耶穌所有的認識,那並沒有甚麼意義。我們需要耶穌現今的同在。我們需要祂在這一刻並天天的同在。無論我們認識祂多少,或在已過對祂經歷有多少,我們一直需要這位現時的人位。我們終日需要時時刻刻與基督有新的接觸。祂是一個活的人位在我們裏面,所以我們必須接觸祂。我們必須告訴祂說,『主耶穌,我愛你!哦,主耶穌,我愛你!我恨惡並厭棄我自己。我將自己擺在一邊,好叫我能天天時刻的接受你作我的生命。』
因此,我們看見生命不是知識,也不是恩賜或能力。我寶愛這些東西,它們都有各自合式的地位;但我能從經歷中告訴你們,只有生命能建造召會。這生命就是基督這獨一、活的人位。當我們接受祂作我們的生命,我們就是在建造的過程中。讚美主,這正是我們所需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