彼得前書一章三至四節,六至七節,十五節,二十三節,二章一至二節,十九至二十一節,三章十四節,十七至十八節,四章一至二節,十二至十九節,五章七至十節,彼得後書一章一節,三至五節,十一節,二章九節,三章七節,十一節,十四節。
在彼後三章一至二節彼得說,『親愛的,我現在寫給你們的是第二封信;在這兩封信中,我都是以題醒激發你們純誠的心思,叫你們記念那藉著聖申言者豫先所說的話,和你們的使徒所傳主和救主的命令。』按照這兩節經文,我們確信彼得前後書是相聯的,在內容上也是一貫的。這兩卷書特別給我們看見關於信徒受苦的問題。我們得救的人在地上的確有一個很大的問題,就是常常會遇到苦難。如果新約裏沒有一卷書特別論到受苦的問題,當我們碰到苦難時,就不知道受苦的意義,也會不知所從了。然而,聖靈藉著彼得寫這兩卷書,補充關於基督徒受苦的問題,給我們看見,基督徒的受苦乃是出於神的管治、神的管理。神的管理就是神的政治、神的行政,也就是神的國度、神的掌權。
彼得前後書的主題乃是:信徒的受苦與神的管治。這兩卷書至少有十個大點是我們必須看見的,這樣我們纔會清楚明白其內容要義。
第一,彼得話語的職事乃是神國度的職事。每一個為神說話的人,都有其專一的職事:保羅為神說話有他專一的職事,約翰為神說話有他專一的職事,彼得為神說話也有他專一的職事。真正為神說話的人,一旦出來為神說話,所說的就是他那個專一的東西。保羅話語的職事乃是召會,就是基督的身體。他無論何時起來為神說話或寫書信,總是說到召會聯於基督,身體聯於元首。因此,保羅話語的職事就是召會—基督的身體。
約翰話語的職事乃是神的家;他說到神的生命生出神的兒女。有了神的兒女就有神的家,因為神的兒女就是神家裏的人。因此,他的著作中使用『父』這稱呼特別多,(約一14,18,四23,五26,六57,十30,十三1,十四2,23,十五26,十七11,二十21,約壹一2~3,二1,13,15~16,23~24,三1,四14,約貳3~4,9,)也特別題到父的家。(約二16~17,十四2。)在約翰一書我們看見約翰一再說到神的兒女,(三1~2,10,五2,)並且使用『孩子們』(二1,28,三7,18,四4,五21)或『小孩子們』(二13,18)這樣的稱呼。因此,約翰話語的職事乃是神的家;他專門論到神的生命和神的家。
至於彼得話語的職事,乃是神的國度、神的掌權、神的管治。福音書裏說到,主耶穌把諸天之國的鑰匙交給了彼得;(太十六19;)國度和鑰匙都是掌權的問題,因此,諸天之國的鑰匙關係到神的掌權、管理。由此我們知道,神託付彼得的職事乃是關乎神的掌權、神的管理。在使徒行傳裏我們看見,神如何藉著彼得開了諸天之國的門,使猶太人進到國度裏,(二38~42,)也使外邦人進到國度裏。(十34~48。)
在書信裏彼得給我們看見,神如何管理人和宇宙。他一再的說到神的審判;這審判就是管理。(彼前二23,四5~6,17,彼後二3~4,9,三7。)神的審判是從天使開始,(二3~4,)經過舊約各時代的人。(5~9。)然後,在新約時代,審判是從神的家起首,(彼前一17,二23,四6,17,)一直持續到主的日子來到,(彼後三10,)就是在千年國以前審判猶太人、信徒和外邦人的日子。(太十九28,林後五10,太二五31~46,珥三2。)因此,在今世,神的兒女要首先受神的審判。由此我們知道,臨到神兒女的苦難,有許多的成分是出於神的審判。神審判祂的兒女,就是管理祂的兒女。
有一天神還要來審判所有的人類,也就是對所有人施行管理。千年國以後,一切的死者,包括人和鬼,都要受審判。(彼前四5,彼後三7。)彼得後書還特別給我們看見,宇宙中的萬有都在神的管理之下;有一天祂要將諸天和地燒盡。(三10下,12。)神要藉著這一切的審判,清理並潔淨整個宇宙,使祂得著一個新天新地,成為充滿祂義的新宇宙。(13。)雖然彼得的兩卷書信不長,卻將神在宇宙中對祂兒女、對召會、對人類的安排和管理,差不多都說出來了;只不過他主要是針對信徒說的。我們必須記住彼得話語的職事乃是關於神的國度、神的掌權,就是神對宇宙萬有,包括人類和信徒的管理和安排。
第二,信徒受苦是出於神的管治(管理),因此也就是出於神的旨意。(彼前二15,三17,四2,19。)若沒有神的管理、神的安排,沒有一個苦難、試煉、或為難會臨到我們身上。我們應當相信,所有臨到信徒身上的苦難,都是神的管治,都是神的安排,所以也都是出於神的旨意。然而,雖說一切臨到信徒身上的苦難都是神的旨意,其中卻有三種的分別。
神的兒女犯了罪、有了過錯,甚至有時行為比不信的人還不如時,神就不能聽憑他們,神就量給他們苦難,來責打、管教他們;這就是神的審判。(二20,三17下,四15。)今天不信者犯罪,神容讓他們,等將來纔審判;但今天信徒若犯罪,神不太容讓他們。許多弟兄姊妹都有這樣的經歷。彼前四章十七節說到審判是從神的家起首;祂的家就是召會。神是先審判在祂的召會—祂家中的兒女;有一天神纔要審判犯罪的不信者。(18,帖後一6~10。)因此,今天神的兒女若犯罪,就要先受審判。事實上,今天這樣的審判乃是神兒女的拯救,使他們在千年國時不與不信者永遠的定命相同。(林前三13~15。)
有的苦難是神許可人來逼迫我們。(彼前二19~21,三14~18,四12~16。)因著我們信了主,我們的同事、上司、父母、或兒女也許逼迫我們。信主原是好事,因為信主不是把人帶到黑暗裏,乃是把人帶到光明裏;但我們一信了主,並且照著主的旨意而行,人也許就來逼迫我們。神許可這樣的事發生在我們身上;這也是神的管治。
此外,還有的苦難是撒但的攻擊;這也是神所許可的。(五8~9。)有時無緣無故的就有難處臨到我們身上。以原則來說,任何臨到我們身上的苦難,都是神的管治,都是出於神的旨意。但以細則來說,有的苦難是神管教的審判,有的是人的逼迫,有的是撒但的攻擊;這些都在神行政管理下經過祂許可的,為著煉淨我們。
第三,受苦使信徒的信心受試驗而顯為寶貴。(一6~7。)彼後一章一節說到,信徒分得同樣寶貴的信。然而,這信心需要受試驗,纔能顯為更寶貴。彼前一章七節說,『叫你們信心所受的試驗,比那經過火的試驗仍會毀壞之金子的試驗,更為寶貴,可以在耶穌基督顯現的時候,顯為可得稱讚、榮耀和尊貴的。』神所給我們真實的信心,都必須受苦難的試驗;信心如同金子,必須擺在苦難的火裏經過試驗,纔能顯為寶貴。經過試驗的信心,纔是堅強、明亮、寶貴的。因此,苦難的首要用處乃是試驗我們的信心。
第四,受苦叫信徒的生命長大。彼得說到我們已經藉耶穌基督從死人中復活,蒙了重生;(3;)又說,我們蒙了重生,不是由於能壞的種子,乃是由於不能壞的種子,是藉著神活而常存的話。(23。)接著,他又說我們要像纔生的嬰孩一樣,切慕那純淨的話奶,叫我們靠此長大,以致得救。(二2。)此外,他也勸我們,既已得著一切關於生命和敬虔的事,又有分於神的性情,就要分外殷勤,竭力追求在生命裏長大,而結果子。(彼後一3~8。)
按照彼得的話,我們所受的苦難能叫我們生命長大。事實上,我們所受的苦難,常叫我們裏面的生命長得更壯實。反之,一個沒有受過苦的人,他的生命就不壯實。譬如,田地裏的植物都是經過環境上的日曬、雨淋、風吹,纔能長得茁壯。一面說,日曬、雨淋、風吹是供應;另一面說,那些供應也都是苦難。從前我家院子裏有些花長得不好,因為在院子裏沒有日曬、雨淋、風吹。生命要長得強壯、豐盛,就要經過苦難。苦難能配合神的話、神的恩、以及神的供應,使我們在生命裏長大且強壯。
第五,受苦使聖徒聖別。(彼前一15~16,四1。)聖別就是與不符合神、不屬於神的人事物有分別。我們生來就是在污穢中,並且世界裏有許多事物不符合神、不屬於神。今天我們雖然得救了,但還常讓這些事物留在我們身上。因此,神就讓苦難一再的擊打我們;每一次的苦難都叫我們有所脫離,每一次的責打都叫我們丟棄某些屬世的東西。這樣,我們就成聖了、聖別了。我們的主是聖別的,祂也要我們成為聖別。但要我們主動的放棄一些東西很不容易。許多時候我們肯放棄明顯的罪惡,但有時候,一些隱藏的東西我們就是不肯放棄。這時,也許苦難就臨到,使我們不得不放棄。這樣,我們就經歷了聖別。
許多弟兄姊妹一直聽道,但裏面總是死沉沉的,起不來;有一天神的手作工,他們就活起來了。這就是神的管治、神的掌權、神的管理。有許多人強項不蒙恩,神就非責打他們不可。另有些人不是強項,而是死沉、軟弱的,怎麼勸他們就是勸不動;等到神的管治臨到,他們就活起來積極追求主了。
感謝讚美主,祂實在有恩典,也有辦法;祂能使用苦難叫我們聖別。苦難使我們能放下並脫開一些我們憑自己無法放下或脫開的事物。在我們的經歷上,最能叫我們得潔淨、被聖別的,就是苦難。
第六,受苦使信徒與罪斷絕。彼得說,『基督既在肉身受過苦,你們也當用同樣的心思武裝自己,(因為在肉身受過苦的,就與罪斷絕了。)』(彼前四1。)信徒若一直不肯斷絕罪惡和私慾,神就容讓苦難臨到他,好清除他身上難以對付的罪惡。信徒身上有許多頑固的罪惡和私慾,若非藉苦難和折磨,就無法斷開。有些苦難臨到我們身上,起初我們可能還硬撐著,然而慢慢的,罪就從我們身上斷開了;這樣,我們原來不能放下的就放下了。神要我們勝過罪惡,不僅是藉著裏面的生命,也是藉著外面的苦難。因此,彼得纔說,『在肉身受過苦的,就與罪斷絕了。』
第七,受苦使信徒順從神的旨意。(二15,三17,四2,19。)我們知道、也明白神的旨意是甚麼,卻常常不理也不照著行;神只好量給我們苦難。苦難一臨到,我們就順從神的旨意了。苦難的確能在我們身上作工,使我們順從神的旨意。
第八,苦難使信徒得著成全。(五10。)信徒生命的長大是藉著受苦,他們得成全也常是藉著苦難。就如田裏的莊稼能完滿的成熟,得有炙熱的太陽來曬;太陽曬得不彀,莊稼就不能熟透。照樣,基督徒受苦不彀,就長得不彀豐滿成熟。許多時候,神要使我們成熟得透,就加重我們的苦難來成全我們。所以彼前五章十節說,等我們暫受苦難之後,全般恩典的神必要親自成全我們,堅固我們,加強我們,給我們立定根基。藉著苦難的成全,就好像田裏的禾稼受太陽曝曬,就熟透了。基督徒在苦難之下,結果就是生命成熟。
第九,受苦使信徒豐富。(彼後一3~8,10~11。)沒有受過苦的人、沒有受過試煉的人,就沒有多少屬靈的經歷;他們屬靈的生活是平淡的,在屬靈上也是貧窮的。只有經過苦難的人,屬靈的經歷纔能豐富。彼後一章十一節所說的『豐富』,無疑乃是藉著苦難得著的。經過苦難的人纔能得著豐富充足的供應,以進入我們主和救主耶穌基督永遠的國。一個人多經風暴,纔多有經歷,纔能成為豐富的人。許多人想要豐富,卻不願受苦;那知沒有這樣的事。屬靈的豐富乃是藉著苦難得來的;一個信徒的豐富有多少,乃在於他所受的苦難有多少。(詩四1,一一八5。)
末了一點,彼得的書信也給我們看見,信徒該如何忍受苦難,也就是信徒對苦難該有怎樣的態度。從這兩卷書我們可以看見五個點。
彼前四章十四節說,當我們受苦時,榮耀的神,就是神的靈,就安息在我們身上。我們受苦最深之時,乃是最享受聖靈與我們同在之時。沒有一個殉道者不得著聖靈的同在;我們越在苦難裏,聖靈就越與我們同在。『榮耀』的意思是神顯出來了。當我們在苦難中,聖靈就在我們身上把神顯出來;我們最能榮耀神就是在受苦時。我們若甘心忍受苦難,就能榮耀神;這就是說,聖靈要在我們身上把神榮耀出來。因此,聖靈稱為榮耀的靈。我們受苦時,不該靠自己,乃要將自己交給聖靈,倚靠祂帶我們經歷苦難。
我們要將難處卸給神。(五7。)我們說過苦難有許多積極的功用。苦難既有這麼多好處,說我們要將難處卸給神,似乎與前面所說的矛盾。我們將一切的難處,包括憂慮、重擔、疾病、貧窮等卸給神,意思是,我們要神替我們擔當。換句話說,我們受苦時,不該單獨受苦,乃要與神聯合著受苦。我們應當有這樣的禱告:『主阿,你與我一同受苦,你與我一同擔當這難處。』我們若這樣禱告,苦難就會成為我們的益處。
我們在受苦時需要有辨識:凡出於神的我們都接受,凡出於撒但的我們都拒絕。(8~9。)我們不該一味的接受臨到我們身上的,否則撒但可能會欺騙我們,製造苦難來壓迫、苦待我們。因此,我們必須有個態度:拒絕一切未經神許可而出於撒但的苦難。
十八年前在北方,有位姊妹生病住在醫院裏,她得了關節炎,全身關節一碰就痛;因此無法下床。有兩位姊妹去看望,幫她忙,也帶她禱告;她在病床上也確實學了屬靈的功課。禱告不久,就得了醫治,能彀下床走回家。去看望她的姊妹們見她得了醫治,就很喜樂。當她出院時,其中一位姊妹說,『能生一場病,遇見主也不錯。』結果,說這話的姊妹回去不久就生病—不是大病,只是腳上生了瘡。那時我們就受到警戒:我們不能隨便說那種歡迎苦難的話,因為那樣的話常常成為漏洞,給撒但有立場來攻擊我們。我們要這樣說:我們接受神所給我們的苦難和管教;但我們拒絕一切出於撒但的苦難。
我們要確實知道舊造的一切都要過去。(彼後三10下,12。)這意思是,在我們身上一切不合神旨意、一切聯於舊造、一切神所定罪的東西,至終神都要去掉。因此,我們該歡樂的忍受苦難,因為苦難要在我們身上除去一切聯於舊造的東西。
在受苦時,我們要相信,時候到了,神必搭救我們。彼後二章九節說,『主知道搭救敬虔的人脫離試煉,把不義的人留在刑罰之下,等候審判的日子。』我們要學習除去不義,而過敬虔的生活;並在受苦時,深信主必搭救我們。這是我們對苦難該有的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