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篇 召會和國度的構成

論到神,有兩方面:神的所是和神的所作。首先,神是;其次,祂工作並行事。拿撒勒的耶穌就是帶著神的這兩方面而來。然而,祂來首先並不是彰顯神的所是,而是成就神所要祂作的,以完成神的定旨。這意思是說,耶穌來首先並不是作為神的兒子,而是作為基督。為此,在馬太十六章十六節,彼得說耶穌是基督,然後再說祂也是活神的兒子。

生命的分賜

在談到受膏者的功用之前,我們需要來看,活神的兒子乃是神之所是的具體化身。神的一切所是已經具體化身在子裏。因此,子是神之所是的素質,本質。這是為著生命。父是生命的源頭,子是生命的分賜。這意思是說,父是隱藏者,而子是顯出者。子是父的彰顯,成了生命的分賜。因此,如果我們有了子,我們就有生命。就如約壹五章十二節所說,『人有了神的兒子,就有生命。』

基督的功用

現在我們需要來看,子如何能分賜到我們裏面作生命。這是藉著基督來完成的。也許你以前從來不知道,當那受膏者被釘在十字架時,祂乃是在盡祂的功用。但以理九章二十六節說,『彌賽亞必被剪除。』祂的被剪除乃是祂的功用。當這位受膏者被剪除的時候,祂是在盡功用。不僅祂的死,連祂的復活和升天,也是祂功用的一部分。所以,受膏者藉著被釘死、復活和升天而盡功用,使子可以分賜到我們裏面作生命。祂是基督,是神的受膏者,來完成神的定旨。神的定旨就是把祂的所是分賜到我們裏面作生命。這只能藉著基督,神受膏者的功用來完成。藉著受膏者的功用,活神的兒子已經分賜到我們裏面,我們就有了生命。

彼得的經歷

在馬太十六章彼得領受了基督與活神兒子的啟示,但他是到了主復活那一天,纔接受活神的兒子進到他裏面作生命。在那一天,這位神的受膏者藉著祂的釘十字架和復活來盡功用,以分賜祂自己這神的兒子到彼得裏面。在五旬節那一天,這位受膏者成為彼得的經歷。在主復活的那一天,彼得接受神兒子作生命;在五旬節那一天,他得著基督為著盡功用。換句話說,在復活的那一天,彼得藉著接受神的兒子而成了神的兒子;然後在五旬節那一天,彼得受膏成了受膏者的一部分,就是團體基督的一部分。

召會的構成

召會是由許多『巴約拿』,許多天然父親的兒子組成的,他們已經接受基督這神的兒子,並且已經聯於那受膏者。一面來說,這些巴約拿有神的兒子在他們裏面作生命;另一面說,他們是聯於那受膏者,而成為團體基督的一部分。這就是召會。

已往我們看過召會的四方面:第一,是蒙神呼召之人的聚集。第二,是神的家屬,神的家。第三,是基督的身體。第四,是新人。但不論我們對於召會這些方面知道得多麼清楚,我們仍需要知道召會是如何構成的。召會首先是以活神的兒子,然後是以那基督構成的。你曾否這樣被構成,或者你仍是一個西門,一個約拿的兒子?請記得,在主復活的那一天,西門巴約拿,一個天然之人的兒子,被活神的兒子所構成。因此,活神的兒子被作到一個血肉之人的裏面。作為約拿的兒子,彼得沒有神兒子的成分。神的兒子原不是他構成的一部分,但到了主復活那一天,藉著基督的死與復活,祂就被作到彼得裏面。因此,在彼前一章三節彼得說,我們是藉著基督的復活而重生。藉著基督的復活,彼得被活神的兒子所構成,有新的成分,屬天、神聖的成分加到他裏面。這是第一步。

第二步發生在五十天以後。當五旬節那一天,彼得更進一步被那降在他身上的升天基督所構成。在主復活的那天,神的兒子作到他裏面;而在五旬節那天,基督澆灌在他身上。因此在五旬節那一天,彼得裏外完全由基督所構成。從那時起,他不再是西門或巴約拿,他已成了彼得,一塊石頭。

召會是一班血肉之子,他們裏面被神的兒子、外面被基督所構成。我們裏面有生命,外面有功用。我們裏面滿了活水,外面被油遮蓋。因此,召會乃是一個新的構成。

召會和國度

我們看過,神一切的所是都具體化身在子裏,而神一切的所作則與基督—那受膏者有關。神的計畫,祂的作為和祂旨意的完成,都包含在基督身上。神一切的所是—生命、光、聖別、公義、愛、恩慈—都具體化在子裏面。當我們看見這個異象,我們就接受子而有了生命。我們也聯於基督—那受膏者,成了團體基督、身體、召會的一部分。這樣的召會就是國度。國度是由許多變化過的約拿之子所組成的。西門不是國度的一部分,彼得纔是;血肉之子不是國度的一部分,活神的兒子纔是。你是約拿的兒子呢,還是神的兒子?你是約拿的一部分呢,還是受膏者的一部分?如果你是活神的兒子,並且是受膏者的一部分,你就在國度裏。

作為召會,我們是採取守勢;但作為國度,我們是採取攻勢。主說,『我要把我的召會建造在這磐石上,陰間的門不能勝過她。』(太十六18。)在這節中,陰間的門取攻勢,而召會取守勢。但當我們是國度時,我們採取攻勢,捆綁並釋放。每當我們是血肉之子的時候,我們是撒但的食物,因為撒但是喫肉體的。當我們是約拿之子時,我們就不能關陰間的門。但當我們是彼得,不是西門,並且由神的兒子和基督構成時,我們就不再是撒但的食物。相反的,我們卻是一班關上陰間的門和封鎖黑暗權勢的人。如果我們是黑暗權勢所不能勝過的召會,我們就是國度。不必等陰間的門來攻擊我們,我們就捆綁並關閉它們。我們能命令撒但逃走。今天我們是召會,又是國度。

國度是耶穌的變化形像

在馬太十六章二十八節主說,『我實在告訴你們,站在這裏的,有人還沒有嘗到死味,必看見人子在祂的國裏來臨。』然後在十七章一至二節,主就在山上,在彼得、雅各和約翰面前變了形像。這指明主的變化形像就是祂在祂的國度裏來臨。在主變化形像之前,沒有國度外面的表顯,因為祂外面看來僅僅是一個天然的拿撒勒人。但祂變化形像進入了另一個範圍,變像的範圍時,那個範圍就成了國度。所以,國度就是耶穌的變化形像。

我們需要把這個原則應用到自己身上。當我們是天然的,我們是約拿的兒子,就不是國度的一部分。但是當我們變化成為彼得,我們就有了國度的鑰匙,這鑰匙不是給西門而是給彼得的。國度的鑰匙不是給天然的人,而是給一個已被重新構成和變化過的人。當西門被變化成為彼得時,他立刻得到國度的鑰匙。

藉著死和復活重新構成

在十六章之前,主耶穌沒有對祂的門徒說到祂的釘死和復活;只有當他們看見了基督和召會,祂纔向他們啟示祂的十字架和復活。離了基督的釘死和復活,約拿的兒子不可能被重新構成。反之,每一個天然的人都一成不變。約拿的兒子只有藉著基督的釘死和復活,纔能被變化並重新構成。藉著死和復活,西門巴約拿就成了彼得。

靠著飲而轉換

我們需要明白,我們如何從約拿之子轉換為彼得。主耶穌作為磐石而裂開,活水從祂流出。我們曾指出,磐石裂開表徵基督的釘死,而活水流出表徵祂的復活。當主在復活那天向祂門徒顯現時,在祂的肋旁仍然可見裂開的痕跡。(約二十20。)藉著基督的裂開,不僅幔子被除去,活水也流出來。今天活水仍然流自主的肋旁。如今基督在復活裏是賜生命的靈。(林前十五45。)因為祂是那靈,所以我們可以飲於祂。當我們開始飲於祂的那一天,我們就從西門轉換為彼得。再者,藉著繼續飲於祂,我們就得以堅固的建立在這磐石上,這磐石就是那釘死並復活的基督。

一面,基督是湧流的活水;另一面,祂是磐石。根據第一次題到的原則,磐石在舊約中的意義在於一個事實,就是磐石裂開,使水能流出來。最終,這流出水來的裂開磐石成了神建造的基石。今天,幾乎所有的基督徒都知道基督是召會建造於其上的磐石,是召會的根基。(林前三11。)但是沒有多少人知道,基督是磐石和根基的意義。這意義是磐石首先需要裂開,活水纔能流出來。然後當我們飲於這湧流的水,裂開的磐石就成了我們的根基,我們就堅固的被建立在其上。藉著飲於來自裂開磐石的水,我們就從西門轉換成彼得,被建立在釘死並復活的基督之上。我們裏面有湧流的水,下面有堅固的磐石。

被建立在磐石上,不僅僅是成為基督徒,然後和其他基督徒來在一起而已;那是人的組織。我再說,基督被裂開,流出神的素質為活水作我們的生命。今天祂是裂開並復活的基督,當我們看見這異象,我們就會回應祂,並且將祂飲進來。我在五十多年前就這樣作了,雖然當時並不明白我所作的,但是當我回想得救時的經歷,現在我明白當時我是在暢飲基督,並且在裏面得著澆灌。不僅如此,當時我也從西門遷出而進入彼得。雖然那時我還有泥土的成分,但遷移確實已經發生了。再者,就在那時我已穩固的建立在磐石上。我得救之前,像一塊漂流的木頭;但我接受主之後,就被建立在這裂開和湧流的磐石上,在釘死和復活的基督之上。

當我們經過轉換並被建立,我們就成了召會,不再是撒但的食物。因為我們的構成已被改變,撒但不能再喫我們。假如撒但想喫我們,他會說,『哦,我不要喫這個!你以前是我的美味,但現在不再是了。』許多次我對撒但說,『撒但!你不要我,我也不要你。我命令你離開我。』當我們是這情形時,我們就不僅是取守勢的召會,也是取攻勢的國度。

對我們所看見的有反應

你是西門呢,或是彼得?假如你是彼得,那麼有一天你看見了基督,活神的兒子,並且對你所看見的有反應。你無法否認你所看見過的。有些人的反應是禱告,有些人是慟哭,還有些人承認他們是何等的有罪。我們的反應乃是根據我們所看見的。你的反應乃是你飲於基督。藉著飲於祂,你接受祂。換句話說,藉著你的反應,藉著你的飲,活神的兒子就進到你裏面。雖然你有時可能想要祂離開你,祂絕不會離開你。藉著我們飲於祂,活神的兒子已經被帶進我們裏面,我們就得以穩固的建立在釘死和復活的基督之上。這就是召會的構成。當我們是這樣的召會,我們自然就是國度。

國度是耶穌的變化形像和許多約拿之子變化成為彼得。這一切約拿之子已被重新構成,不僅成為取守勢的召會,並且也成為取攻勢的國度。主在祂釘十字架時被裂開,並在祂的復活裏流出活水。當我們看見這異象,我們就對祂有反應,並且將祂飲進來。

假如你從未看見甚麼,你就不會有任何反應。例如,當你沿著高速公路駕駛時,你對風景會有反應。這分職事的目的就是要引起你的反應。反應越多越好,因為當你有反應,你就飲於主了。每一個反應就是一次的飲,這促成進一步的轉換和變化。有些人也許不在意他們要否參加召會的聚會。那些不聚會留在家裏的人,正如那些從來沒有到別處旅行的人。因為他們留在家裏,他們沒有看到甚麼新的事,因此就沒有反應。我們需要走一條新路,然後我們就有一個接一個的反應。我們來聚會與否,的確不一樣。因為在聚會中我們會看見一些事,引起我們的反應。每當我們有了反應,我們就飲於主。藉著飲,我們就被變化。

你有否看見,神的一切所是都具體化在子裏?假如你看見了這個,你就會有反應。你有否看見,神的一切所作都和基督那受膏者有關?假如你看見了這個,你也會有反應。你有否看見,在主復活那天,彼得接受神的兒子;並且在五旬節那天,他被聯於那受膏者?任何一個人看見了這個,就會有強烈的反應,同時會有所改變。在你看見這個之後,你就不容易再和從前一樣。我們需要有更多的反應,使我們可以更進一步經歷從西門轉換成彼得。這個轉換乃是為著召會和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