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篇 神與人調和的正確召會

救恩的奧祕—神調在人裏面

論到召會,基本上是要聖徒們看見,召會乃是基督自己,是基督自己在眾聖徒裏面;這是非常基本的點。然而認真說,召會這個問題,實在是個太大的東西。我們必須仰望主的憐憫,給我們看見,召會一點不差就是基督;凡搆不上基督的,都不是召會。有人問:甚麼是基督?基督就是神的成為肉體。甚麼叫作神成為肉體?神成為肉體,就是神與人的調和。

宇宙中有一件事很奇特,當神創造萬有時,神定規了一個定律:『各從其類。』神不喜歡兩類東西調在一起,神要各種事物都各從其類。可是,神卻把一件大事扣下來,保留住。這一件大事,就是神要把兩類東西調在一起,成為一個。神心頭有一個願望,就是要將祂自己與人調在一起;神要使神性與人性相調和,使其成為一個。這調和的結果,可以說其中有人的成分,也有神的成分。神在這一個調和裏,人也在這一個調和裏。

可以說,神的救贖在宇宙中所要達到的一個目的,所要成功的一件事,以及所要產生的一個結果,就是在宇宙中,使兩類不同性質的東西,調和成為一個。除了這事以外,任何東西,神都不許兩個變作一個。救恩的奧祕在於神與人二者成為一個;救恩的中心,在於神把祂自己作到人裏面,並且把人調到祂裏面。然而,許多聖徒對這一個沒有看見。在神的救恩中,若是把這個拿掉了,救恩就沒有了。若是把神與人的聯結,神與人的調和,神自己調在人裏面拿掉,救恩就沒有了。神救恩的奧祕,救恩的中心,以及那奧祕的生命與奧祕的聯結,都在於此;就是神調在人裏面,神與人調和,二者變作一個。

召會的性質乃是神與人調和

神與人調和的頭一步,是在一個人身上,就是拿撒勒人耶穌;祂是基督。基督是甚麼?基督就是神的成為肉體,神與人的調和。那一個拿撒勒人耶穌,當祂在地上時,你說祂是人,一點不差,祂是人;你說祂是神,不錯,祂是神;祂乃是神與人二者相調在一起。這位基督到了一個時候,就是到了祂死而復活之後,這基督的原則擴大了,神與人調和這件事放大了。然而,那個放大,那個擴大在那裏?就在我們這班蒙恩的人身上。

神藉著基督的死與復活,在聖靈裏,進到千千萬萬的人裏面,與人調和。這調和的結果,產生一個擴大的基督。這一個擴大的基督,是奧祕的基督,是團體的基督。在伯利恆的神成為肉體,神與人的調和,產生一個小結果,個人的結果。因著基督的死與復活,在聖靈裏,神進到千千萬萬的人裏面,與人調和;這一個調和的結果,產生了擴大的基督,宇宙的基督,奧祕的基督。這一個基督就是召會,也可以稱作基督的身體。這就是擴大的基督,這擴大的基督與基督自己沒有兩樣,一樣一式的就是基督。

我們領受了這些話,就必須要能跟得上。比方有人學數學,可能數學的理論都聽懂了,但還得在實際上要會演算、應用纔行。以召會服事的弟兄們而言,往後在你們的事奉裏,就要注意其中有多少人的成分及多少神的成分。你們在當地服事,常需要帶著聖徒們一同事奉;有時,你們也安排幾位弟兄在執事室作一點事。當你們在那裏安排時,不能僅僅是某位弟兄在那裏安排,而必須是神調在你們裏面作安排。那個安排不能只有某弟兄的成分,必須有神調和的成分纔是。

請記得,甚麼時候我們覺得只是我們自己在那裏作時,那已經不是召會了。召會是神人二者調在一起的一個實體,是神與人調和的生機體。如果只是我們這人在那裏,而沒有神,那就不是召會了;召會乃是神與人調在一起的實體。召會的性質,乃是神與人調在一起,是神與人的調和。

今天基督教的情形的確太亂了,甚麼人都說自己的是對的。從外表看,有時好像很不容易分辨那個對,那個不對。然而,我們若有屬靈的眼光,有屬靈的認識,就會知道甚麼是召會。一切事物都有其性質,那個性質要斷定這個事物是甚麼。若是我們將兩張凳子塗上金的顏色,從外表的顏色看,或許人會斷定這兩張椅子是金作的。然而,我們都清楚,那個最終的斷案,必須根據這兩張椅子的性質。今天不是人在那裏掛一個牌子說,他們是召會,他們就是召會。只要有人進去一摸,就知道那是宗派;因為宗派都有其特別的信仰、特別的名稱、和特別的交通。

我們今天斷定人不對,不是因著外面的顏色,而是因著其內在的性質。所以,無論我們在那裏,我們都要問:到底我們所在召會的性質,是神與人調在一起的,還是只有我們人的成分?如果只有我們人自己,那就不是召會,因為沒有召會的性質。茶水乃是茶和水調在一起的;若是有一杯水,只有茶的顏色,卻沒有茶的味道,那就不是茶水。召會乃是神與人調在一起,召會就是基督,就是基督的身體,就是基督的豐滿。基督滿出來的那部分,就是召會;召會就是祂自己。

每當我們在召會中有活動時,無論是要定規一件事,安排一件事,或主張一件事,都必須記得,需要神與人的調和,必須是神調著人,而人服在神手裏。今天可能是你在那裏安排,但你必須能說,『我是和神調在一起,並且我是活在神裏面。』你要禱告過,並要在禱告中問神說,『神阿,這件事你喜悅這樣麼?你要這樣定規麼?你要這樣安排麼?你要這樣作麼?』你必須在裏面一直摸著主同在的感覺,把自己所有的眼光、看法、定意、見地,都擺在神腳前,擺在神之下,服在神的亮光之下,沒有自己的揀選,只揀選神所揀選的,只主張神所主張的,只定規神所定規的。在此,我們就會看見有位弟兄是與神調在一起,在地上行動。

在地上,神找著一個人,並將祂自己調到這人裏面;如此,這人必是和神行動一致的。這個行動就是召會的行動。這是一個很大的點,是相當進步的一個大點:召會乃是基督,是神與人的調和。

神人相調必須人服從神

召會是神與人的調和,在這調和裏,有一個很大的原則,就是人服從神。在神人的調和裏,乃是人服神,而不是神服人。常有人問一個問題:為甚麼在召會中男女不平等?有位老姊妹曾質問我:『為甚麼神要我們姊妹服你們弟兄?』我就問她:『為甚麼你的眼睛長在眉毛下?』她回答說:『算了,我講不過你。』請記得,夫妻的故事,完全是基督與召會二者故事的描述。妻子服從丈夫,象徵召會服從基督。

以弗所五章說到:『人要離開父母,與妻子聯合,二人成為一體。』(31。)夫妻二人既成為一個人,請問是誰作頭?若是兩個人成為一個,卻是一體二頭,豈不成了怪物。一般人結婚時,我們會看見新娘用頭紗把頭蒙起來。為甚麼新郎不需要蒙頭呢?為甚麼兩個人結婚時,有一個人的頭必須蒙起來呢?因為過去他們二人是各自為首,現在結婚了,就只能有一個頭。所以,他們結婚時,是在那裏向宇宙宣告,從結婚那天起,他們二人變作一個了,所以是一個頭。然而,我們要問已經結婚、有經歷的弟兄們,到底在你們的婚姻生活中,是有兩個頭,還是一個頭?我們常會在聖徒們家裏,看見他們家中的頭太多了,以致問題也很多。所以,關於只有一個頭的生活,的確是很有講究的。

請我們問問自己,在我們的婚姻生活中,是兩個頭的生活,還是一個頭的生活?有些人恐怕要回答說,至少是一個半頭的生活,一個頭是弟兄的,半個頭是姊妹的。這就需要姊妹們把那『半個頭』蒙起來,纔不會辜負結婚時蒙頭的意義。

宇宙是有其定律的。有一件事很奇妙,就是古今中外,人結婚時,新娘都要蒙頭。我們在神的亮光裏得知,人一結婚,兩個就變作一個,所以只有一個頭,沒有兩個頭。若是只有一個頭,表明另一個頭要蒙起來。這就說出,召會和基督,基督和召會,乃是兩個成為一個,二者成為一體,所以有一個頭要蒙起來。召會自己不是頭,召會的頭就是基督。基督是召會的頭,召會是祂的身體。召會怎樣服在基督之下,妻子也怎樣服在丈夫之下,二者成為一個。所以,神與人二者調成一個,乃是人服從神,人要服在神底下。

有人問,是不是一個妻子服從她的丈夫,就變作一個沒有自覺的人?好比我們家中的板凳,無論將它擺在那裏,它都不懂,甚至把它朝天擺著,它也無所謂。當然不是;因為姊妹們都是有意志、有心思、有情感的人。姊妹們服從丈夫,不過表明她們不用自己的意志,不用自己的主張,不用自己的情感;她們乃是願意接受神的意志,接受神的主張,她們是服在神之下的。神在她們裏面動時,她們的意志就隨著動;神怎樣想,她們的心思就跟著祂想,她們不在意自己。這有如中國俗話所說的『夫唱婦隨』。

我們這個人必須服在神之下,但這不是說我們沒有自覺,沒有選擇,沒有愛好,沒有思想。在一個剛強、屬靈的召會中,是滿有揀選,滿有愛,滿有主張的;只不過他們的主張是神所主張的,他們的揀選是神所揀選的,他們的愛是神的愛。表面看,好像是那個召會在那裏行動,其實,是神調在他們裏面行動。對這一班基督徒而言,他們在那裏生活行動,乃是神調在他們裏面生活行動。他們這樣的行動,就是神與人合起來的行動,就是二者成了一個。所以,論到召會,說她是人也真是人,說她是神也真是神;無論怎樣看,她的味道就是不平常,既有神又有人。這個點是我們必須牢牢記住的。

若是你到一個地方,看見一班基督徒很熱心,你不能立刻稱讚說,『哦,這個熱心是召會該有的,這就是召會的光景。』我們不該立即有這樣的反應。我們該追問說,『這個純粹是出於人的熱心呢,還是神的愛在裏面激發出來的?』這二者是不同的。有的熱心,單純是出於人的;有的熱心,是因著人愛神,服在神的手下,讓神運行出來的結果。這兩者是不相同的;一個是人自己的熱心,另一個是神調在人裏面的熱心。前者不是召會,後者纔是召會。這是一個極大的問題,也是一個極重要的原則,我們必須牢牢守著。

無論我們到那裏,若要審察當地的召會是不是一個召會,只要認定一個原則,就是召會乃是神調在人裏面,並且召會的活動是神調在人裏面的活動。我們要憑這斷定並不簡單,恐怕稍有疏忽,也容易作出許多錯事。這只能握在我們手裏作基本的原則,不能隨便、輕易憑此斷定。

召會必須通過合乎聖經的三點試驗

一個稱為召會的團體,其內在的光景、活動、甚至一切的情形,定規是符合聖經的。照著聖經來看,一個地方召會是沒有特別的名稱,沒有特別的信仰,也沒有特別的交通。可以說,今天許多基督教團體,差不多都經不起這三點的試驗。

首先,他們都有一個名稱。我們都知道,月亮就是月亮,不需要再加上甚麼特別的名稱。同樣的,召會就是召會,不需要有其他的甚麼名稱。若是今天有人問我們是那一個會的,我們就要回答說,我們是在召會中。如果有人回答說,『我是召會聚會所的。』這種答覆會讓人覺得莫名其妙,到底召會聚會所是甚麼?我們需要看見,召會只有一個,召會就是召會的名稱,此外再沒有名稱。

要知道,聚會所不是我們的名稱,聚會所乃是指聚會的地方說的。好比中國人稱姓張的人所住的房子為張寓,這是指那個地方說的。我們所以用『聚會所』這名稱,並不是我們樂意用的,而是為著政府機關的制度,需要我們登記註冊,我們纔用了這名稱。這是逼不得已的作法,而不是我們用來稱呼我們自己的。

為甚麼我們不願意用一個名稱?因為召會就是召會,不能再有名稱。比方在張姓人家門口掛上張寓,這沒有甚麼太過的;但事實上,不掛也可以。然而,若是掛上王張寓或劉張寓,那就很奇怪。千萬不要自稱我們是召會聚會所;召會聚會所不是我們的名稱,不過是我們聚會的地方罷了。再者,我們也不是甚麼教友,我們乃是基督身體上的肢體。

神不喜悅人說『我是屬保羅的』,『我是屬亞波羅的』,『我是屬磯法的』,那些神都要責備。(林前一12。)沒有任何一個特別的名稱,能蒙神的悅納。神絕不許可這事。我們是在主的名裏聚會;(太十八20;)我們得救,是因信入主的名。神百姓聚集的中心,乃是耶和華立為祂名的所在。名在宇宙中,是個大的東西。你我除了主的名之外,不該有任何其他的名。路德會、衛理會、聖公會、長老會…等,都是不該有的;因為這些都不合乎聖經。

千萬不要受撒但的欺騙,以為名字是沒有太大關係的事。若是一位黃太太,人稱她為張太太,她丈夫一定會大大的生氣,因為那是不可以的。我們如何不能隨便稱呼別人,也照樣不能隨便稱呼召會;那是神絕對不許可的。真認識甚麼是召會,甚麼是召會真理的人,他們絕不敢把一個甚麼名稱,擺在基督徒頭上。使徒們在地上,至少有幾十年之久,他們許多人都被主大用過;然而,我們若去讀召會歷史,會發現他們沒有一個人,給召會冠上一個名稱。他們不敢給基督的身體隨便起一個名字;那是作不得的,因為那完全不合乎聖經。

不僅特別的名稱要不得,連那些特別的信仰、特別的交通都是要不得的。這三方面的測量,完全是根據聖經的觀點。所以,若要審察一個召會是不是在召會的地位、立場上,就要把召會一切的光景,擺在聖經的光中,用聖經衡量;然而,絕不可遷就、將就的衡量。

四、五年前,我遇見一位弟兄,是最會遷就、將就的。比方,若是他身邊有個人是四呎高,他都會遷就的蹲下來和他一起走。然而,若是七呎高,他就沒有辦法了。幾年下來,這位弟兄最大的進步,就是懂得不該遷就。要知道,遷就就是人中和的道;人總是喜歡把真理中和起來。神的真理是絕對的,是就是是,不是就是不是,是絕不中和的。所有的遷就,都是中和。人總以為召會有個名稱,沒有多大關係,只要是為主熱心的,都不必吹毛求疵。這是不正確的,因為真理都是不能遷就的;真理都是絕對的。

在我們所遇到的人中,我們可以下一個斷案,凡容易遷就別人的人,或多或少都是有些不肯絕對的。所有遷就別人的人,起碼都有一些被神摸著而不肯絕對的地方。一個絕對的人,是不肯遷就的。若是神在我們身上摸著了一兩個點,我們卻在那裏大而化之的對待,不肯順服,不肯對付;我們對別人就容易遷就,不絕對。

召會必須要通過內裏成分—基督的試驗

若是一個召會,沒有特別的名稱、特別的信仰、特別的交通,這三點都通過了,還需要往裏面查,看召會中是不是滿了基督,是不是滿了基督的成分。這就是第二道的過濾。

頭一道過濾是用聖經,第二道過濾是用基督。當聖徒們聚在一起時,是人的成分多呢,是基督的成分多?是人居首位呢,或者是基督居首位?一個基督徒團體,表面看來沒有特別的名稱,沒有特別的信仰,沒有特別的交通,但若是人的成分多,這樣的團體定規在自己的地方獨立。他們在那裏說,他們沒有特別的名稱,沒有特別的真理、特別的信仰、特別的交通;但他們和基督的身體,和同作肢體的,沒有在基督的生命裏真實有交通。他們在一個地方上是獨立的。所以,在一個基督徒團體裏,人的成分多,基督的成分少,定規就是這樣一種情形。這也是一個定律。

比方某召會的聖徒,表面上沒有特別的名稱,沒有特別的信仰,也沒有特別的交通;但在那裏的人有了特別的地位,抹煞了基督的地位。這樣,某召會就是滿了獨立的主張,獨立的主義。反之,若是你們在那裏學習拒絕自己,沒有自己;而讓基督有地位,讓基督作主;你們在那裏,就會渴慕和別地方的聖徒有交通。這是鐵定的。人越活在自己裏面,越不覺得需要和別人有交通;但越活在基督裏,就越覺得需要和別人有交通。這在個人是如此,在召會也是如此。

凡一個召會,表面看是合於聖經,卻不喜歡和別地方的基督徒有交通,這就證明那裏人的成分多,基督的成分少。一個召會越在基督裏,就越巴望要得著別人的交通。甚麼時候我們在那裏閉門單獨事奉神,請記得,我們已經變作獨立主義者,是最厲害的宗派了。所以第二道,需要用基督來過濾召會的情形。

在同工中,我們常說,即使整個工作都不作,都關門,我們也不願意人在我們中間有地位。所有的地位,都是根據基督在人身上有多少。我們只讓基督通過,不讓人通過。凡在我們中間有地位的,都是因他們裏面接受基督的成分多,認識基督多,經歷基督多,得著基督多,充滿基督也多;這樣的人,在我們中間自然有其地位。世人是看重富足的人、有學問的人、有社會名望的人,然而召會中沒有這一切。在我們中間,沒有所謂富足的人、有地位的人、有名聲的人;在我們中間只有基督徒,只有基督是一切。甚麼是基督徒?就是充滿基督的人。這個是召會;召會不是社會。社會是照著人的觀察、人的願望、人的眼光,來斷定人的地位;但召會惟一的斷定,惟一的根據,乃是基督。

召會需要通過聖靈的試驗

察看一個團體是不是召會,聖經是頭一關,基督是第二關。此外,還得加上聖靈。或許有人會問:基督不就是聖靈麼,為何還要加上聖靈?我們要認識,基督是召會的生命,聖靈是召會的運行,是召會的執行,涉及召會的權柄。召會外表的根據是聖經,召會的內容是基督,召會的行動乃是聖靈。我們不僅要求召會符合聖經,充滿基督,還要完全是屬靈的,是聖靈在其中掌權,是聖靈在其中運行,是聖靈在其中作一切,執行一切。

許多時候,我們看見一個地方召會,表面上很合乎聖經,裏面基督的分量也可以,但等到執行、行動時,卻是人在那裏掌權;這與聖靈的掌權是非常不同的。我們強調基督,是在召會生命、性質的一面;但召會仍有權柄的講究,這是聖靈運行、行動的一面。一個地方召會,可能其性質是屬基督的,但行動不一定屬聖靈,其行動、行政、掌權,都還是出於人的手,不是出於神的手。所以,聖經、基督、聖靈,這三者乃是召會所不可或缺的。

這三道過濾,三道關卡,給我們一個結論,就是在召會中,人的眼光、主張、看法、屬世界的一切,人的手腕、幹才都得停下來,都沒有益處。召會要合於聖經,就不能有人的看法,不能有世界的作法,更不能有世人的手腕。召會要合乎聖經,人的看法,以及世界的方法,和人的手腕、幹才都得停下來;這樣,聖靈纔能自由的行使祂的權柄。

在各地負責的弟兄們,你們在那裏帶領聖徒一同事奉時,是讓聖靈出來作,還是你們自己的方法、手腕在那裏作?我們要一再強調,召會中不能有人的手腕。然而,許多時候,即使是我們以為屬靈的人,也都還是有手腕的。

比方一個召會裏,有幾位負責弟兄,覺得有位弟兄令他們為難,需要他們其中一位去看望他。他們幾位討論之後,覺得若是讓其中一位去見這位弟兄,這位弟兄一定會甚為歡喜;若是讓另一位去,這位弟兄可能會覺得相當不愉快。末了,就決定由那位弟兄歡喜的負責弟兄去,好使那位弟兄感覺快樂一點。或許有人以為,這叫作智慧;但請你們記得,這不叫作智慧,這叫作手腕。

甚麼叫作讓聖靈作呢?乃是說,這幾位負責弟兄,把遇到的難處,帶到主面前,向主說,『主阿,這是你的召會,這個難處是你的難處。你要我們怎樣對付,怎樣解決呢?』他們應該將一切完全服在神大能的手下,看看神要如何帶領。這其中不該有他們的眼光、他們的想法和手腕。這二者是大不相同的。

有一次,某處召會因著接待許多聖徒,覺得負擔太重。負責弟兄們就聚在一起談論,盼望由幾位長老分頭接洽,和一些較富有的聖徒交通,一同分擔那個擔子。當我知道這個辦法時,就對他們說,『請你們接納我說的,這一次的費用,任何人都不准去接洽,最多只能在召會中報告。』我所以打住弟兄們的討論,是為要讓他們看見,出去分頭接洽,乃是人的手腕;我們最多只能給聖徒們一個報告,使眾人知道這事,並讓聖靈來掌權。可能這一處召會,表面看來很合於聖經,裏面也相當有基督;但在財物奉獻這件事上,通不過測驗,因為沒有讓聖靈在召會中掌權,而是讓人的手在那裏作事。這個不合於召會的性質。

召會乃是神調在人裏面,人完全服在神面前,完全活在神裏面,神動人就隨著祂動的一個生機體。所以在召會裏,沒有人的東西,沒有人的看法、眼光、主張、作法。所有出乎人的,所有出乎世界的,在召會中都該打住。

主實在憐憫了我們,給我們看見甚麼叫作召會,並且知道如何用聖經、基督、聖靈來測量召會的性質。若是這三樣都測了,也都通過了,我們就可以低下頭,向主說,『主,這裏有你的身體,有你的居所,這裏有你掌權的地方。』若不然,我們還得服下來,求主赦免我們,拯救我們脫離人和世界的眼光,脫離人的辦法和手腕。

附:工作聚會記錄

首先,我們要看一下各地召會的情形;其次,把各地召會的難處擺在主面前,一同來研究;第三,將各地召會的問題找出來;第四,再看我們事奉之人的難處。我們要看各地召會的重點,其實,最重要的是要看各地召會有甚麼難處和缺點。並且要看在事奉上,個人所帶給召會的難處。

召會事奉應注意的四個重點

在召會的事奉中,我們必須特別注重生命。召會在事奉上,必須注意以下四點。第一,不能忽略福音。第二,要加強真理的造就,並對真理的認識。第三,要在生命上有經歷。一個人得救了,我們把他帶到召會中,立刻就要帶他開始認識真理,並要幫助他經歷生命。第四,還要帶領他學習事奉。這四點都是需要的。

然而,有的召會不是那麼剛強,那麼豐富,那麼能幹,以致無法同時兼顧四點。比方,一個地方召會初建立時,很注重傳福音,並且帶人認識一點真理,也注意生命的經歷,同時也帶人走事奉的路;然而,其中比較偏重福音。以臺北召會為例,前幾年比較重在傳福音,現今較為注重生命的追求。嚴格來說,最好四點都能並重並行。

在正常情形下,召會著重的傳過福音以後,就要帶弟兄姊妹查經講道,對他們有初信造就,並帶領他們有生命的追求,同時進入召會的事奉。雖然有時的確會有來不及的情形,但絕不可以只專注一項。好比只專注傳福音,而將真理、生命、事奉停下,這是不好且不宜的。即使我們不彀豐富,也要學習在各面幫助、帶領聖徒。再以臺北召會為例,去年相當著重生命的追求,但切勿以為注重生命的追求,就可以忽略福音。有時,的確來不及四項並重,但還得盡量各面顧到,花工夫尋求作法上的引導,以及實行上的定規。

若是召會定規要傳福音了,就該研究如何傳法,如何引導人接受,並要觀察該有何類型的福音。比方家庭福音、學校福音、工廠福音、青年福音等,都是我們研究、觀察的對象。研究、尋求過後,我們纔能確立向甚麼人傳,並要如何傳。同時,還要研究如何把弟兄姊妹配搭起來。比方,在福音聚會中,該安排甚麼人領唱詩,甚麼人站講臺;在福音聚會前,福音單張要如何豫備,交通路線由誰負責等,這些都是需要及早作準備的。

比方召會要有一個福音活動,不是我們天天睡平安覺,喊一喊口號,人就會來。這需要我們有周密的考慮,充分的豫備,纔能上軌道,纔能作出結果。即使是單張的運用,詩歌的選擇,都必須好好研究過。這纔稱得上是作主的工作。傳福音工作的原則如此,真理造就也當如此。我們需要一步一步的,讓弟兄姊妹認識起碼的真理,然後認識深一點的,再認識更深一點的,好比學校裏的課程一樣。

沒有一個真理是不需要豫備就能講出來的,是我們睡平安覺就會有的。一個真理的釋放,是需要經過許多的讀經,收集屬靈書報,並好好理出一個頭緒,然後斷定其時期和段落,纔能有的。這都是需要花許多工夫的。

有一次,我和一位弟兄交通到服事上的事,我對他說,『你們在所在地的服事,一定要有程序,不能像中國人所說的「頭痛醫頭,腳痛醫腳」,那是行不通的。我們的服事要像醫生,當一個有病的人來到我們跟前,我們要將他整個人察看過,然後一步一步的治他的病。同時,還要能有點豫算,知道這病約在甚麼時候可以治好。就如人辦一所學校,無論是中學或大學,都得有一個步驟。我們治理召會,也當如此;要像園丁整理園子一樣,細心而有步驟。』即使請人喫個飯,也都有個先後的講究,何況我們作主的工,更當有講究。

沒有一個工人可以天天睡平安覺;一個好的工人、好的負責人,是天天研究的。有一次,有位弟兄到臺北來,看看我們之後,對我們說,『我每一次來,都看見你們改了個樣子,不過改得不彀多。』我們作主的工、事奉主,若是沒有研究、進步的精神,沒有這個操練,只是一味的抄襲別人,那是行不通的。別人所作的,只能作我們的參考,卻不能代替我們。

一九三四年春天,我開始出來學習作主的工,同時間有不少弟兄們也出來服事主。我們都不是回家睡平安覺,乃是天天汲汲營營,在那裏研究、下功夫。若是我們作工的人,天天都睡平安覺,這在主的工作上,不僅毫無用處,甚至是一大虧損。

所以,我們都要看見福音、真理、生命、事奉這四個大點的重要。這話不是針對某一個召會說的,而是各處召會都需要對此好好研究,使你們所在地的召會,在傳福音、真理造就、生命經歷和事奉上,都有其軌道。以臺北召會傳福音為例,已過都是三百、五百的把人帶進來;然而還需要學習,進一步在真理、生命、事奉上,有帶領,有加強。福音、真理、生命、事奉,每一項都是重點,都要能作到。若是這四個重點都作到了,並且在召會中經過四、五年,必定會立下根基。將來無論到那裏,不僅會傳福音,並且真理有根基,生命有追求,自然事奉就有分量。所以,我們必須把這四點帶回各地,好好經營,好好去作。我們要以爬山的精神,鍥而不捨的往前,不要睡平安覺,也不要過安逸的生活,要無視一切的困難,勇往直前。

注意人才的培養

我們除了注意以上四個重點之外,還得注意人才的培養。在人才方面,首先要注意青年人;在青年人中,則要注意學生。各地的工作,如果不能得著所在地的學生,那個工作就是失敗的;並且那個工作的失敗,就是沒有前途。我們並不輕看老年人,但召會中若是只有老年人,總是若有所缺。從今天社會的情形來看,無論任何工作,任何事業,若要有前途,就非重用青年人不可。你們聽了這話,不要裏頭不平,覺得為甚麼召會的前途,全在青年人身上?不可否認,在召會生活中,青年人的用處和兒童、以及老年人都大不相同。

以少年人來說,他們仍然幼小;以老年人來說,常常是記得這個,就忘了那個。若是召會中的年長聖徒,能將他們多年在主面前所學的,無論是對福音的負擔、真理的認識、生命的經歷、或服事的分量,傳承給這些年輕人,那將是何等美好的光景。這樣,年長聖徒們就真能安心睡平安覺,青年人就能合式的在召會中盡功用,兒童及少年人也能在召會中健康的長大。所以,一面我們要忠心的在福音、真理、生命、事奉這四面上往前,讓召會的光景得以維持並穩固。另一面,勢必要培養人才、得著人才不可。

此外,對中年人以及其他年齡層的人,我們都要有特別的帶領,特別的造就。這不是說,我們輕那個,重這個,乃是為著召會的前途,為著主的工作能有出路。有些人說,第一,神不偏待人,老年人、少年人都該是一樣的;第二,有幹才的人,神也不一定會用他。對此我們不願有太多的爭辯,只求主開我們眾人的眼睛,看見祂的需要,也看見我們自己的那一分適合甚麼。若不然,我們充其量只能幫助我們四圍的人。我們若是不分輕重的幫助人,無論老幼都是一概的作法;這樣,我們的工作就難以有後代。這意思是,在事奉上我們無法產生有用的人,無法培養出有用的下一代。

從新約書信的記載,我們很難相信保羅教導提摩太、提多,和教導其他任何弟兄姊妹是相同的。甚至當主耶穌在地上時,祂對待十二個門徒,和對待那些服事祂的人也是不同的。主服事眾人,講道給他們聽。然而,主觀察那些跟隨祂的人,把他們帶到高山,到一個特別的地方,帶領他們,使他們有一天能應付祂的需要。所以,在新約開始,我們看見,能應付主需要的就是那一百二十人。(徒一15。)故此,我們必須清楚前面的工作該如何帶領,而不能只看著別人作。

在培養人才的事上,我們作工要有分別,有的是普通的,有的是專一的。主在地上時,有時是對著幾千人,甚至上萬人講道,但末了主是帶幾個人上到高山。我們都知道,看見主改變形像的,只有三個人。(太十七1~2。)請千萬記得,我們無論到那裏作工,都不要有輕重之分。若是必須有輕重之分,那必須不是因著感情,而是因著人在主面前的用途,並神在這人身上能有多少出路。有些人的情形,我們必須特別注意,有些人可能暫時維持現狀就可以。我們要看見,甚至一個花圃都有輕重之分,有的是在花圃旁的,有的是在花圃中心的。這絕不是輕看了誰,或重看了誰;乃是根據誰有甚麼用途,需要甚麼樣的養分而施肥。

沒有一個工作是可以聽天由命的,我們必須靠著聖靈作工;況且聖靈需要人與祂合作。這是我們作工的人需要學習的,也是召會中的長老或負責弟兄應該學的,更是所有愛主、追求主的人必須學習的。我們在召會中帶領聖徒,要照著人在主面前的情形,各面均衡的帶領他們。這樣,我們的工作纔能事半功倍。若不然,我們就不知所措。沒有一個釣魚的人,是不講究他的釣法的,總是需要學習、研究。

所以,你們作工的時候,連對象都得講究。比方,你們要研究會得甚麼人,要產生甚麼結果。你們要能產生出幾個有用的人,你們的工作纔算有果效。若是你們只注意量的產生,你們的工作就沒有用處。所以,我們各地召會的事奉,總要在前面所題的四個重點往上爬,並且要注意人才的問題。若是一個人有長老的那一分,就要好好培植他;若是一個人有執事的那一分,也要認真的帶領他。這樣,在你們的工作裏,就不只會有很多人得救,並且會有很多人事奉。不僅如此,你們還會帶出一些有用的人,諸如長老、執事等。這些我們眾人都需要學。

我們作主的工不能聽天由命,盼望我們都為這些事禱告。召會生活中缺少有用的人,其基本原因,在於我們學得不彀,教得也不彀。許多人得救了,工作也興起來了,卻沒有人作工。這都說出,我們必須急起直追,我們這些人都要去學習。當我們都學會之後,就要把我們所學的教給弟兄姊妹;然後,他們就能到各地去,照樣教導別人。如此,就能產生出有用的人來,結果大家就都會作了。

關乎個人的難處

關乎個人的難處,我們要以甲弟兄和乙弟兄為例。乙弟兄無論作甚麼事,都很集中,很專心;甲弟兄則是考慮太多。主把他們兩個人配在一起,實在很有意思。乙弟兄雖然作事專心,但考慮得不多,爽快一點;甲弟兄則比較慢,考慮得比較多。這剛好叫他們二人學不一樣的功課。

甲弟兄決斷慢,是個大難處,這必須要學習。這意思不是說不需要考慮,乃是在考慮時,需要爭取時間,肯犧牲,肯出代價。好比諸天的國和火湖都擺在這裏,你們不能都拿來考慮。你們若想要進諸天的國,就得爽快的把火湖即刻丟下。若是一直考慮,恐怕時間過去,就為時晚矣。在這些點上,都需要我們的爽快、果斷。我們要學習在主面前,將自己的判斷力用得正確,用得敏捷,用得迅速。我們作工不是不考慮,乃是要學習會分出輕重,並且要學習能彀有所犧牲。

關於人才的問題,是有些講究的。今天,我們即使花工夫在一些小事上,或許也能有所收穫;然而,我們更需要把時間,用在找出有用的人才上。這需要我們有所犧牲,因為難得有兩全其美的事。要作主的工,就需要好好衡量輕重。主若是要我們往東走,我們就定規往東走;這時,無論往西走有多好,我們也不屑一顧。當我們清楚那個是重的,是主要我們作的,別的事我們就需要全都放下;我們要能捨得,能犧牲。若是我們不能為主丟下不作,就不能為主拿起來作。

有時,我們會遇到一些弟兄,當我們對他說,『弟兄,那個工作很重要。』他會說,『這個工作也不能輕忽。』我們說,『這個人應該好好照顧。』他會說,『不錯,但那個人也要好好顧惜。』好像在他裏面無法有一個斷案,沒有一個明確的目標;他總覺得甚麼人都可以,甚麼工都該作。然而,在一些老練的人身上,他們都能很快、很準、並且很強的對準目標,然後有所行動。盼望這些點,我們都能有所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