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太福音十五章一至十一節,十七至二十八節。
在本章裏我們要繼續來看,主耶穌從馬太十三章被棄絕,一直到將來國度完全的來臨這段期間裏,跟從祂的事。我們已經指出,馬太福音不是按照歷史的次序,乃是按照啟示寫的。馬太把主在地上所行的一些事例編在一起,以陳明特別的啟示。從十三章至十七章前半段,馬太把幾個事例擺在一起,為要告訴我們,在主耶穌被棄絕和國度實現之前的期間裏,跟從祂正確的路。我們在前一章已經看見,我們必須在曠野跟從祂,在那裏我們需要為著生活相信祂;我們在祂裏面憑信而活;並且,為著我們在風暴海上的路,我們需要信靠祂。雖然有許多風暴和逆風,但我們在基督裏有平安。我們不怕風浪,因為我們的生活是在祂的手裏。因此,我們有平安。
所有國度的子民都必須看見,主耶穌是非常實際的。祂知道我們何時飢餓,何時有需要。祂也知道我們何時面臨風暴。一面祂在山上為我們禱告,另一面,祂到海上來與我們同在。祂就是『耶和華加』和『神加』。『看哪,我天天與你們同在,直到這世代的終結。』(太二八20。)我們需要活的信心,相信這位實際的主耶穌。絕不要忘記,真實的信心就是對主耶穌所是的認識。祂是真實的,祂是實際的。如果我們真的相信祂是實際的,每當我們有需要時,我們就有平安。祂在馬太六章三十三節給我們應許:『你們要先尋求祂的國和祂的義,這一切就都要加給你們了。』主賜給我們國度,並附加一些東西—我們日常生活的需用。當我們尋求祂的國時,我們日常的需用就要被當作附加的東西供應給我們。我們的路總是安穩的;然而,這也許不是照著外面光景和環境的安穩。就著外面來說,我們也許是危險的。我們也許在風暴中,或在狂浪的海上,但實際上我們非常安全。主耶穌比一艘小船更安全,祂甚至比風平浪靜的海更安穩。一切的風暴都在祂腳下。當我們回頭看過去這些年,我們都必定能見證,祂是信實的。
現在我們來看,在主耶穌被棄絕期間跟從祂的第三點。當我們在國度生活裏跟從祂時,我們必須看見,國度乃是實際。國度沒有一個外表形式的外貌。反之,宗教有一個完全虛假的外貌。宗教只管外表的樣子。如果你在主日早晨十一時訪問所謂基督徒教堂的禮拜,你會發現外表上每件事看起來都很好。每個人都整齊清潔,溫和善良。但那是形式的、外表的虛假。你認為參加禮拜的人都真的那麼清潔、溫和、謙卑、友善麼?請注意看詩班以及禮拜的每一面—那些有實際麼?用馬太十五章二節的話,他們外表上洗淨手,但他們的心卻是污穢的。他們也許洗淨手,但他們的心是敗壞並骯髒的。所謂教堂的禮拜只是外表上非常安靜,他們卻定罪我們在聚會裏呼喊讚美。在表面上、在宗教上、在形式上,人是安靜的,並且凡事都有秩有序,但在內裏,卻滿了混亂和敗壞。
重點在這裏:在國度裏,我們不必擔心外表的洗手。如果外表的光景是一團糟,不要想去改變;保留原樣罷。如果你有長頭髮,不要只為外表顯出很好而剪短。你也許有短髮,並且外表上看起來是非常好的人,但你內裏也許是敗壞的。不要關心外表的樣子,國度的實際不是外表的樣子,也不在於外表的樣子。國度的實際乃是內裏的事。你的心如何?你的動機如何?你真正如何,不是由你外面的行為來斷定,乃由你心裏的所是來斷定。外表上,你也許整齊、清潔、純潔、溫和、守秩序,但內裏卻全然不同。因此,你不是滿了實際,卻是滿了假冒為善與虛偽。
主耶穌在這裏向法利賽人和假冒為善者顯示祂的智慧。祂對付他們內裏所是的真實光景。法利賽人需要看見,他們心裏一無是處。我們也都是一樣。從我們心裏出來的是甚麼?是愛、純潔、誠實、或真誠,從我們的心裏出來麼?在馬太十五章十八至十九節說,從我們心裏發出來的,沒有一樣是好東西。這是一個啟示,說出我們真實的所是。按天然、按出生,我們乃是受破壞且被敗壞的。絕不要以為你是良善的。雖然你外表上似乎是良善的,你裏面卻是污穢的。如果你對我說,就外表看起來我很好,但就裏面來說,我不好;我就要說,你完全說對了。姊妹們外表上可愛良善,裏面卻不是這樣。憑出生、憑天然,我們都全然敗壞了。主的話告訴我們,從我們心裏所出來的是甚麼。所以在國度裏,不是外面行為的問題。忘掉外面的行為罷。國度不是裝假,國度乃是實際。不要以外面的洗手來敬拜神。主不要這個,祂甚至以此為虛空的敬拜。(太十五8~9。)
我自己已往也是非常的虔誠。我在宗教的方式之下受教、受訓、受指導、甚至被建立。我受過訓練,來聚會要有秩序,並且要儀表端正。逐漸的,主使我明白,這一切不過是外面的洗手。然而,如果我們有意且刻意的想要有一個野的宗教,這也完全是外表的。那是外表的、沒有修飾的宗教。國度乃是一個實際,其中沒有虛假。有實際是甚麼意思?這意思是說,每一件事都出於我們裏面的所是。不要裝作。讓每一件事都出於你的所是。在國度的生活裏,每一點每一面都必須是實際且真實的。不要擔心外貌。我們都必須顧到我們內裏的所是。但我們必須看見,我們天然的所是乃是受破壞且被敗壞的。我們不該打算去改變或更正。那麼我們該作甚麼?答案在迦南婦人的事例裏。(太十五21~28。)
表面上,迦南婦人的事例,與外面洗手的事例無關。實際上,這兩個事例彼此有密切的關係。這個事例是關於主耶穌作我們的食物,就是作我們的滋養。我們讀馬太福音時,必須遵行一個原則:不要只照著字面來讀,要到主那裏,問祂說,『主阿,這裏含示甚麼?』僅僅神的名稱—亞伯拉罕、以撒、雅各的神—就含示復活,這是在字面上的字句(太二二31~32)所沒有的;整卷馬太福音都是這樣。這卷書裏幾乎每一節都與國度有關。
主耶穌對法利賽人說到虛空的敬拜與人的心之後,就退到推羅、西頓,一個外邦地區的海邊。祂沒有到祭司或聖殿那裏去,卻到外邦世界去。祂在那裏的時候,一個被猶太人視為狗的迦南婦人,來到祂那裏。當我們拿這事與前一個事例,主對付法利賽人的事比較時,就看出一個顯著的對比。法利賽人談論外表的事—外面的洗手、外面的改正、以及外面的改良。迦南婦人卻不是這樣。在這事件裏,主說到內裏滋養的事。不是那位婦人自己題起滋養的話題;反之,她稱主耶穌為大衛的子孫,想要藉此題起猶太宗教的話題。這是猶太人的用辭,沒有一個外邦人有地位使用這名稱。主耶穌回答那婦人時極其有智慧。在整個人類歷史中,從來沒有一個人像祂那樣有智慧。祂說,『我奉差遣,不過是到以色列家迷失的羊那裏去。』(十五24。),這個簡單的回答含示好幾件事。實際上主是說,『如果你稱我為大衛的子孫,你就應當是以色列人;但你不是。我來這裏是為著以色列人。我這大衛的子孫不是為著你的。你這樣稱呼我是錯的。』然而,不要以為主耶穌想要拒絕她。主沒有意思拒絕她。祂只是要她看見,她沒有地位稱祂為大衛的子孫;只有以色列人能這樣對祂說話。
主繼續說,『不好拿兒女的餅丟給小狗。』(十五26。)主用這句話含示,祂來成為餅。這話也含示迦南婦人的地位。她的地位就是外邦狗的地位。雖然如此,那婦人卻立刻願意接受她的地位,並要求她的一分。她不再用『大衛的子孫』這名稱。她似乎說,『是的,主阿,我是外邦狗,但即使狗也有狗的分。兒女有他們的分,他們的分是在桌上;狗的分是在桌下。當兒女的分掉在桌下時,就成了狗的分。主耶穌阿,你是兒女的餅,但你掉到桌下了。現在你不在以色列人的桌上,你是在這裏,在推羅、西頓,在桌下。你已經掉到地上,在桌下,現今你是我的分。』主聽了之後,就給她所要求的。
忘掉外面的洗手,卻要收起所有基督的碎渣,喫這些碎渣。因著猶太人棄絕祂,祂不在桌上了;祂是在桌下作我們的分。我們不是兒女,我們是外邦狗,但我們在喫兒女的食物。藉著喫基督,我們外邦狗要重生成為兒女。
讓我很坦白的問你,你是狗或是兒女?狗怎能改變成為兒女?是藉著外面的洗淨麼?如果你一天給一隻狗洗三十次,牠仍是狗;狗不能藉著洗來改變。但狗可以喫碎渣,就是兒女的食物,而變化成為兒女。國度的子民原本都是狗,但藉著喫主耶穌的餅,我們都變化成為兒女;但有時候還看得到狗尾巴。有的時候我可以看見一條中國尾巴,在別的時候我可以看見一條美國尾巴,在另外的時候我可以看見一條日本或德國尾巴。雖然我們都成了兒女,但狗尾巴的痕跡還在。然而,這不攪擾我。我有充分的把握,過一段時間之後,也許幾個月或一年,所有的尾巴都要藉著正確的喫主耶穌而被吞掉。這不是外面洗手的事,乃是喫碎渣的事。
這兩個事例之間有一條連接線。主耶穌說,我們接受進來的,就是我們所喫的,不會污穢我們;乃是從我們裏面出來的纔污穢我們。這樣,我們應當把甚麼接受到我們裏面?我們必須把碎渣接受進來。在頭一個事例,我們有接受的事;在第二個事例,我們有喫碎渣的事。我們絕不會因著把基督接受到裏面,而受玷污,但是從我們裏面出來的卻污穢人。我們必須當心,絕不要讓任何東西從我們裏面出來。我們也不該接受從別人裏面出來的,因為那會污穢我們。我們應當只接受基督,並且讓祂來吞滅我們裏面一切的毀壞和不潔。我們只該天天喫基督的碎渣,這樣我們就潔淨了—不是藉著外面的洗手,乃是藉著裏面新陳代謝的洗淨我們裏面的所是。藉著把基督接受到我們裏面,我們就會得潔淨。我們需要讓基督把我們吞滅,並把我們從狗變化成為兒女。
接著,我們有第三個事例,主耶穌在此囑咐祂的門徒不要接受任何的酵。『你們要當心,提防法利賽人和撒都該人的酵。』(太十六6。)這三個事例應當聯在一起。我們需要把基督當作碎渣接受進來,但我們不該接受任何的酵。我們應當喫餅和餅的碎渣,但不接受酵。主耶穌只把餅賜給我們;祂絕不把酵給我們。
我們必須留意法利賽人的酵。法利賽人的酵是甚麼?就是虔誠的、合乎聖經的、基要的、外表上是對的,卻是沒有生命,沒有靈,沒有實際,也沒有真誠。請你記得這一切話。法利賽人的假冒為善,不只是作惡,還假裝行善。法利賽人的假冒為善,意思是他們是虔誠、合乎聖經、基要、且外表上正當的,但他們沒有出於那靈、出於生命、出於實際、並出於真誠的東西。這就是酵。這種酵在今天的基督徒中間仍然存在。人也許在呼喊讚美主的事上批評我們說,我們瘋了,但他們卻自認是健康、良善、基要的。就一面說,他們是今日的法利賽人,沒有生命,沒有靈,沒有實際,也沒有真誠。
撒都該人的酵是甚麼?撒都該人的酵意思是,現實的、合理的,且有哲理的。這就像今天的摩登派。我們可以說,摩登派的人就是現代的撒都該人,而撒都該人就是古時的摩登派。他們都屬同一類。他們是現實的且有哲理的,但他們不相信神、神的話、或復活。他們不相信任何屬神的事,因為他們非常有哲理並且很理性。他們中間沒有實際,因為他們就像法利賽人一樣,缺少靈和生命。這就是撒都該人的酵。今天,我們面對著基要派和摩登派。法利賽人的酵就是今天的基要主義;撒都該人的酵就是今天的摩登派。我們應當喫基督的碎渣,但我們不該接受任何的酵。
不要在外面洗你的手,這毫無意義。洗手代表外面的改正、改良和調整。改變、改良、並改正我們的行為,乃是由洗手所表徵。主耶穌不關心你外面的改變。祂關心你裏面的所是。你裏面是甚麼?你心裏所存的是甚麼?這纔是重要的。我們外面所行的,絕不能改變我們。但我們有主耶穌可以給我們喫。祂能進到我們裏面。雖然我們不殼資格喫兒女的餅,但我們完全彀格喫狗的碎渣。如果狗喫碎渣,就要變化成為兒女。然而不要喫任何的酵。當你在喫碎渣時,你也許有把酵接受進來的危險。我們應當把這兩樣東西分開。我們應當接受餅,但要拒絕酵。
我們仰望主,在地方召會裏有許多基督的碎渣,卻沒有基要派或摩登派的酵。但願其中有靈、生命、實際和真誠。這些乃是給我們享受的碎渣。這都是為著國度的生活。當我們在主耶穌被棄絕期間,在野地跟從祂的時候,必須顧到我們的喫。
如果我們從馬太十五章看見異象,就不會管外面的洗手,只管裏面喫碎渣。我不管任何外面的洗,只管你喫了多少基督的碎渣。當你喫的時候,要當心酵。當你飢餓時,你必須當心你所喫的。喫碎渣是很好的,但如果要喫酵,就寧可餓肚子。基要主義和摩登主義都是酵。即使你餓壞了,也不要接受任何的酵;你只要接受基督。基督的碎渣也許沒有這樣好的外表,卻是非常滋養人的。你應當歡喜的接受進來。然而,不管酵看起來多好、多妙,你絕不要接受。不要關心外面的洗手;只要顧到裏面喫基督的碎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