約翰福音一章一節,十四節,十六節,二十九節,三十二節,五十一節。
在本章開頭,我要點出約翰一章裏的幾個鑰辭。我們思考這幾個辭,就會得著一幅清楚且全面的圖畫,看見主耶穌之於我們的所是,以及祂對我們是何等豐富。一節說,『太初有話,話與神同在,話就是神。』這節的第一個鑰辭是『神』,第二個是『話』。第三個鑰辭是十四節的『肉體』,那裏說,『話成了肉體,支搭帳幕在我們中間,豐豐滿滿的有恩典,有實際。我們也見過祂的榮耀,正是從父而來獨生子的榮耀。』接下來的兩個鑰辭也在這節,就是『恩典』與『實際』。
十六節說,『從祂的豐滿裏我們都領受了,而且恩上加恩。』這節的『豐滿』也是一個鑰辭。這節說到我們領受『恩上加恩』。我們從主領受的恩上加恩,可以比作海浪,不止息的一波接一波。恩典既是神自己作我們的享受,所以我們可以用『享受』代替本節的『恩』。因此,我們可以說,從基督的豐滿裏我們都領受了,而且享受加上享受。
在二十九節,施浸者約翰看著主耶穌,說,『看哪,神的羔羊,除去世人之罪的!』這節的兩個鑰辭是『羔羊』和『罪』。在羔羊之後,三十二節題到鴿子,約翰見證說,『我曾看見那靈,彷彿鴿子從天降下,停留在祂身上。』根據這節,鴿子是那靈的象徵。羅馬八章二節指出,那靈是生命之靈。約翰一章四節題到生命,那裏說,『生命在祂裏面,這生命就是人的光。』那靈是生命之靈,而這生命乃是光。因此,罪與羔羊有關,生命與那靈有關,光與生命有關。
至終,一章最後一節說到人子:『你們將要看見天開了,神的使者上去下來在人子身上。』在一節,我們有是神的話,但在本章末了的五十一節,話(就是神)乃是人子。從本章首節至末節,有一個進展。首先,話就是神,然後話成了肉體。這位成為肉體者乃是神的羔羊,並且這羔羊帶著鴿子。至終,這一位乃是人子。
神、話、肉體、羔羊、鴿子、和人子全都是一。人子是神自己,神是話,話成了肉體,肉體是神的羔羊,神的羔羊也是鴿子,那靈。(林前十五45,林後三17。)『神』、『話』、『肉體』、『羔羊』、『鴿子』、和『人子』形成一組,這些都是基督的名稱。我們若要有第二組,就該將豐滿、恩典、實際、生命、和光包括進來。恩典、實際、生命、和光不是基督的名稱,而是基督之豐富的項目,這些豐富構成了祂的豐滿。
現在我們已經標明約翰一章的一些鑰辭,但我們若只有這些鑰辭,這章聖經與我們仍沒有甚麼關係。到目前為止,我們標明的所有鑰辭不過是名詞,指出基督的名稱或基督之豐富的項目。基督這一切的方面,都是給我們經歷並享受的。我們要得著這幾方面的基督,就需要一些由動詞所指明的行動。一章最寶貴的動詞是『接受』和『領受』。(12,16。)在十二節,『接受』這辭指明我們起初接受基督;在十六節,這辭第二次出現,(同辭中文譯為『領受』,)指明我們不斷接受基督。我們有起初的接受基督,這是很奇妙的,但這接受必須一直不間斷。十六節用『恩上加恩』這個發表指明這事。接受基督不是一次永遠或偶爾一次的事;我們接受基督該是常時並即時的。我們由母親生下來就開始呼吸,從此我們繼續不停的呼吸。我們可以相當長時間不喫或不喝,但我們不能幾分鐘不呼吸。這說明我們需要一直接受基督作恩典。
十二至十三節說,那些藉著信入基督而接受祂的人,就是從神生的,成為神的兒女。這意思是說,藉著我們在起初接受了基督,我們經歷了新生。藉著我們不斷的接受基督,如十六節所題,我們就在生命裏長大。我們經歷神聖的出生,不是藉著接受一種宗教、教訓、或某種道理,而是藉著接受基督。我們從神而生之後,需要繼續不斷的接受基督。藉著不斷接受基督,我們就長大。
藉著我們持續的接受基督,我們成為神的眾子。至終,基督是人子,(51,)而我們是神的眾子。我們原是神的造物,就是三節中藉基督所造之『萬物』的一部分。在創世記三章亞當墮落之後,我們這些受造之物成了墮落的罪人。然後藉著我們接受基督,我們這些罪人成為神的眾子。
在約翰一章,基督有好些名稱,包括『神』、『話』、『神的羔羊』、『鴿子』和『人子』。我們可能會問,為何基督需要這麼多名稱。讓我們用小麥、麵粉和麵包為例,來回答這個問題。小麥、麵粉、和麵包並非三種不同實質;反之,這是一個實質的三個階段和三種不同的形態。我們很難直接喫小麥。麥粒要成為可喫的,必須磨成麵粉,而麵粉必須調過並烘烤,纔成為一條麵包。這條麵包纔能擺在餐桌上給我們喫,給我們享用。我們喫麵包,就是領受麥粒裏所有的實際。
同樣的,神、話、和肉體並不是三個分開的人位。神是素質,神聖的實質,給我們享受。然而,神是抽象、不可見且奧祕的。人很難知道神在那裏、神是誰、神是甚麼。話是神的說明、解釋和彰顯。神不僅是神,祂也是話,可以讓我們明白。基督既是隱藏的神,也是彰顯的神。祂啟示神,並且祂就是神自己,祂啟示自己,並且一直說話。(18,來一2。)我們所信的救主耶穌基督,一點不差就是神;我們需要對此有深刻的印象。在祂之外我們無法得著神。神在祂裏面,祂就是神。為使我們享受神並有分於神,祂必須彰顯祂自己,並使我們可以明白祂。祂乃是話,作為彰顯出來、可明白的神。基督作為神的活話,乃是神自己的彰顯、解釋和說明。
不僅如此,神藉著許多敬虔的人—開始於摩西,綿延直到使徒約翰—向我們說話,並藉著祂所說的話啟示祂自己。(彼後一20~21,來一1~2,撒下二三2。)凡神所說的,都記在聖經裏,今天我們手中有聖經作為神寫成的話。這寫成的話乃是基督—神的活話—的具體化。如今沒有人能說他不可能認識神。我們藉著神在聖經裏的話,就能認識並明白神。
約翰一章一節所題的話還有幾分抽象、難以觸摸。因此,話成了肉體;也就是說,那話(就是神)成了一個人。這人既扎實又實際。在這人裏面,神成為扎實的。神甚至可以在祂的人性裏,住在人中間並給人摸著。(14,約壹一1。)藉著成為肉體,神不僅成為可明白的,也成為可摸的。約翰說,話成了肉體,『豐豐滿滿的有恩典,有實際。』恩典是神在子裏作我們的享受,實際是神在子裏給我們實化。祂這位神乃是話,而話成了肉體,住在我們中間,使我們可以享受祂。我們藉著享受祂,就得著祂所是的一切實際。我們越享受祂,祂就越成為我們的。祂素質的一切實際成了我們的產業。
正如我前面所點出的,我們要享受小麥的實際,麥粒就必須磨成麵粉,然後麵粉必須調過並烘烤成一條麵包。這條麵包還必須擺在餐桌上,讓人可以喫,可以享用。我們越享用這條麵包,就越得著小麥的實際。小麥裏所有的一切,我們都得著了,不是藉著研讀和學習,而是藉著我們喫這條麵包,享用這條麵包。這與約翰福音裏的神聖思想相符。在一章,我們看見神和話是『小麥』;在六章,我們看見餅(麵包)。主耶穌在三十五節說,『我就是生命的糧。』祂是屬天的餅。
在六章開頭,主神奇的食飽群眾之後,眾人就說,祂必是摩西所豫言的那位申言者。(14,申十八15,18。)當耶穌知道他們要強逼祂作王時,祂就退去,離開他們。(約六15。)主不同意猶太人的宗教觀念。次日,人們發現耶穌在海的對岸。這次主告訴他們,祂來並不是要作大申言者或君王;反之,祂來是作生命的糧。祂以餅的形態,將自己陳列在他們面前,使他們能喫祂。祂說,『那喫我的人,也要因我活著。』(57。)後來祂說,祂來是要叫神的子民得生命,並且得的更豐盛。(十10下。)祂無意要單單作個大申言者、君王或教師;反之,祂的心意是要給人喫。
這不是我的想法或觀念,而是聖言所描繪的圖畫。我們若一再讀約翰一章,就會看見這幅圖畫。我們會看見,神不是僅僅給我們明白的,祂乃是給我們享受的。當那是話的神成了肉體時,祂來不是豐豐滿滿的有教訓,有道理;祂來,乃是豐豐滿滿的有恩典,有實際。我們若有恩典,就是對神的享受,也就有實際,就是神的實化。我們可能談論許多實際,但若沒有對神的享受,我們就絕得不著實際。實際來自享受。我們越享受食物,就越滿了食物中的實際。過去我曾被接待在美國信徒的家裏,我不熟悉美國食物。然而我並沒有研究美國食物,為要明白美國食物;我只是『傻傻的』喫,『閉著眼睛』享受。我喫了食物之後,就得著食物中的豐富,實際。同樣的,我們需要藉著喫主耶穌享受神;這樣,我們就會滿有神的實際。
在約翰一章,似乎有話、神、話成了肉體、豐豐滿滿的有恩典有實際,就已經足彀。我們為何還需要羔羊加上鴿子?原因乃是,儘管主願意成為我們的享受和實際,但祂與我們之間有罪的難處。在我們得以享受主並擁有祂作實際之前,必須對付這個難處。罪是我們與神之間的一個攔阻、隔絕和阻礙。要解決這個難處,罪必須除去。我們需要讚美主,祂不僅是神、話和肉體,祂也是神的羔羊,除去世人之罪的。(29。)因著救贖的羔羊耶穌已經被殺,所以罪已經除去了。
神的羔羊耶穌除去罪之後,復活被高舉到諸天之上,得著榮耀尊貴為冠冕,並且登寶座成為萬王之王,萬主之主。(徒二32~36,五30~31,來二9,提前六15,啟十七14。)不僅如此,當神高舉祂的時候,賜給祂那超乎萬名之上的名,(腓二9~10,)並將天上地上所有的權柄都賜給祂。(太二八18。)主這羔羊在十字架上被釘,甚至被埋在地裏。但祂除去罪之後,就復活、升天、並被高舉到宇宙的至高之處。
今天,基督不僅是救贖的羔羊,更是分授生命的鴿子。在消極一面,基督這位神的羔羊除去了罪。然而,為使我們能得著神聖的生命,基督必須以那靈的形態臨及我們,正如鴿子所象徵的。基督作為神的羔羊在地上行走,祂是受限制的;但祂作為鴿子在空中翱翔,永遠不會受限。鴿子是微小、溫柔、有愛的。鴿子乃是活的基督作為賜生命之靈的圖畫。作為救贖的羔羊,祂被高舉到諸天之上;但祂下來作賜生命的鴿子,就是賜生命的靈,(林前十五45,)仍舊與我們同在。祂這鴿子在地面以上翱翔,等待並尋找接受祂的人。今天,祂在寶座上是羔羊,(啟五6,)但祂也在翱翔、尋找並等待;祂不是巨大、強壯的老鷹,而是微小、有耐心的鴿子。作為分授生命的鴿子,祂在地面附近翱翔,有時會下到地上來。祂是這樣的一位,我們現在就可以便利的接受祂。我們只要將自己敞開,帶著相信的心、接受的靈,用口說,『哦,主,阿們,阿利路亞,』就可以接受祂。我們越這樣行,就越接受祂。這不是迷信,乃是實際。
我們藉著這樣接受主,就能享受祂。我們領受恩上加恩,我們也有實際。我們藉著起初的接受祂,由神而生。今天,藉著我們不斷的領受祂,我們就以神的實際而長大。(西二19。)我要鼓勵眾聖徒,特別是年輕人和初信者,學習操練靈,敞開自己,用相信的心和接受的靈向主說話。我們藉著說『哦,主,阿們,阿利路亞』,就能將祂吸入。我們藉著這樣吸入,就能接受祂;藉著接受祂,我們就享受祂,並且得著祂所是的一切實際。
至終,祂這位神成了人子,而我們這些罪人成為神的眾子。這是神與人的調和,人與神的相調。人與神,神與人,成為一。這也是地與天的聯結。結果乃是天開了,屬天的使者上去下來在人子身上。(約一51。)這是雅各在創世記二十八章十一至二十二節所作天梯之夢的應驗,這也是新天新地裏新耶路撒冷的圖畫。這是我們享受基督的最終結果。
我們都需要接受基督並享受祂。結果,我們就得著祂所是的一切作為實際,在宇宙中也會有神性與人性的調和。神與人,人與神,要成為一。我們今天乃是這光景的小影。神與我們是一,我們也與祂是一。我們不斷的接受祂,就享受祂在基督裏的一切所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