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排聚會最難之處是在於小排的內容。大聚會的重點,是放在一個講道人身上;講道人豐富,大聚會的內容就豐富。然而在小排聚會裏,不一定有會講道的人,來的都是『小蘿蔔頭』,因此聚會的內容,自然不如大聚會那樣豐富。用通俗的話說,如果我們想看屬靈大漢,最好到十萬人的大聚會,因為只有屬靈大漢纔能召聚十萬聽眾,並且維持那個空氣。即使是一個三、五千人的聚會,也需要一個屬靈大漢。然而眾所周知,屬靈大漢並不多;不是每一個人都能成為屬靈大漢,就像不是每一個人都能當總統。
從肉身一面看,連校長都不是人人能當的;即使是作教師的,十個當中也不一定能找到一個真正教得好的。從屬靈一面看,得救的人的確很多,是一群一群,成千上萬的,但幾乎都是『蘿蔔頭』,少有屬靈大漢。在千萬的基督徒中,有口才的人一定有,但愛主、追求主、來聚會的人,不都是來聽口才的,大多數是想來享受基督的豐富,得著屬靈的實際。所以,一個大召會要建立,一直想倚靠屬靈大漢是不可能的事;畢竟屬靈大漢少,『蘿蔔頭』多。
從聖經來看,五旬節那天有三千人得救,(徒二41,)以後又有五千人得救;(四4;)他們都被聖靈充滿,挨家挨戶的聚會。我們沒有看見從這幾千人裏面出來幾個屬靈大漢。按照使徒行傳的記載,我們看見有一個人名叫司提反,在七章有他一篇長的信息。(2~53。)還有一個傳福音的腓利,他有被提的經歷;(八5,26~40;)然而在聖經裏,我們找不到一篇他的福音信息。這說明傳福音不需要長篇大論,乃要知道別人的需要,陪著人走一走,向人講明聖經,就帶人得救了。
使徒行傳也記載了一個人名叫巴拿巴,(四36,十一22~24,)但在聖經裏,我們也讀不到巴拿巴的講道記錄。除了這三人以外,再也找不出其他特別的名字。如果在這八千得救的人中有出色的,使徒行傳的作者路加絕不會不記載下來。以彼得為例,他講的道,篇篇都留在聖經裏;保羅講的道,更是長篇大論的記載在聖經中。由此可見,除了彼得和保羅,在當時得救的人中,聖經題到的只有司提反、腓利與巴拿巴三個人,其餘的程度都是一般高,都是一堆『蘿蔔頭』。
我們若是這樣讀經就會發現,聖經沒有記載的事,也非常富有意義。當保羅頭一次出外盡職,是巴拿巴與他同去的,(十三1~3,)但巴拿巴並沒有講道。一有講道的場合,都是保羅講個不休。聖經裏有申言者,有教師,然而申言者和教師,不一定是屬靈大漢。在聖經中,我們找不出屬靈大漢這條線。若是巴拿巴講道很出色,路加一定會記載;提摩太的講道也沒有記載,可能他的講道也是平平的。新約二十七卷書中,沒有一卷是巴拿巴或提摩太寫的。只有保羅是真正的屬靈大漢,新約二十七卷書中,他個人就寫了十四卷。我在這裏是要點給大家看,要召會被建造,非普遍化不可,非靠一個個『蘿蔔頭』不可,而不是靠屬靈大漢。
一個地方召會的強弱,不在屬靈大漢身上,乃在一個個平平常常的弟兄姊妹身上。聖經把召會比喻作神的耕地,神的農場。(林前三9。)田地種了麥子,到了成熟的季節,滿田金黃色,並且好像修剪過一樣,沒有特別高,也沒有特別低的麥穗,全是平平的。召會是神的莊稼,正常的都是平平的,特別的反而是不正常的。然而我們的眼光不是這樣;我們到各地召會,眼光都是放在幾個出色的人身上。若是這個召會有幾個特別出色的人,我們就覺得這個召會一定有前途。
我們中間的歷史告訴我們,甚麼地方召會有『出色』的人,甚麼地方召會就容易出問題。反而是那些信徒平平常常的地方召會,能穩穩當當的往前。專靠屬靈大漢的召會,都容易像曇花一現,好景不常;因為無論人多麼屬靈,都不會活得太久。摩西說過,人一生的年日是七十歲,強壯的可到八十歲。(詩九十10。)等這個屬靈大漢過去,一切就都了了。然而平常人卻一代接續一代;平常人生的都是平常人,他們代代不絕,生生不息。
保羅是個屬靈大漢,兩千年來,許多愛聖經的人都渴望聽保羅講一篇道,然而保羅過去了,地上沒有第二個保羅;但平常信徒卻是一群群的。主在地上所拯救的都是平常信徒。以臺北召會來說,幾乎沒有甚麼屬靈大漢,大多是平常信徒。所以,不要期望『保羅』來到我們中間,乃要盼望一般的信徒個個盡功用。有人對我說,『臺北召會怎麼辦阿?個個會所會講道的都不多。』我們是盼望個個會所都能有幾個屬靈大漢,但主不照著我們的願望,祂乃是照祂自己的意願。所以,我們的觀念都要轉,要看見神沒有意思用屬靈大漢建造召會。
以弗所四章十一節說到,有使徒、申言者、傳福音者、牧人和教師。然而,並不是他們直接建造召會;直接建造召會的,都是一般的聖徒,是基督身體上的眾肢體。(12。)身體上的眾肢體,在愛裏持守著真實,持守基督,就因祂的增長,叫身體漸漸長大,以致在愛裏把自己建造起來。(15~16。)那些使徒、申言者、傳福音者、牧人和教師等有恩賜的人,不是直接建造召會,他們只能算是中間人。一個地方召會要建立起來,非得靠一班平常的聖徒不可;大家都是平平的,沒有甚麼特色;越平常越正常,越平常越持久。
想要集中有大聚會,由能講道的人帶領,並非聖經的原則。聖經的原則是神用有恩賜的人帶人得救,把人成全之後,由這些受成全的人直接建造召會;乃是眾聖徒直接建造召會。即使是像保羅那樣的屬靈大漢,他們在地上的時間並不長久。所以,聖經給我們看見,有挨家挨戶的聚會;召會必須有小排聚會。
小排聚會的成員都是平常的信徒,所以,很難期盼小排聚會能有很高的內容。一般而言,最能叫人喫得健康,維持生命力的,都是家常便飯。一個人若是天天喫大筵席,壽命一定不會長。我們的小排聚會不是大筵席,乃是家常便飯;所以,不要盼望小排聚會供應大筵席。我們所求於小排的,該是家常便飯。然而,今天的問題是小排只擺出點心,沒有家常便飯。點心不宜多喫,喫多了對人的健康有害。人要健康,就得少喫太油、太甜、太鹹的食物;若能注意這幾項,全家都會健康。小排所供應的應該是家常便飯,然而這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就如小排推動之初,我們聽到許多見證,都像喫冰淇淋一樣舒服。我們聽見許多久不聚會的聖徒回來,這樣的見證使人受鼓舞。那時我就擔心,若是小排聚會不喫家常便飯,有一天冰淇淋沒有了,就會空空洞洞,沒有供應。
我們不斷傳講這樣的負擔,就是要大家轉觀念,盼望眾聖徒了解真情,不要把希望寄託在大聚會上;那條路是行不通的。大聚會像滑冰,許多人滑進來了,卻留不住人。今天基督教注重大聚會,辦神學院產生並栽培傳道人。然而,聖經給我們看見的卻是『栽植』,召會在那裏把一個個平平常常的信徒養大。所以,我們一定要轉觀念,我們作不出大筵席沒有關係,但要作出家常便飯。只要肯作,許多人都能作出家常便飯。聖徒們都是愛主的,都盼望召會能建立起來,相信眾人都肯接受主這個帶領。
今天在全地五大洲,共有六百多處召會,每處召會都看著臺北召會,因為這裏是海外召會的發祥地;所以臺北召會必須建立起來,否則其他各處召會很難往前。我們都得回到聖經,按照聖經的啟示和原則,注意小排的建造,把臺北召會這幾千位弟兄姊妹都培植在小排裏。每一個小排都像一個園地,我們只要把這幾棵青嫩的樹木培植起來,就必是成功之途。盼望凡是愛主的人,都要為著小排的往前,把肩膀擺進去。好像一個家庭一樣,有十個、八個人,卻不只一個人燒飯,人人都得學燒飯,就是不會燒,也得配搭買菜、洗菜等,使家中的飯食齊備,全家人喫了都健康。
召會歷史給我們看見,大聚會依賴屬靈大漢講道的方式並不可靠。那是冰地,不是實地,人只能在其上滑冰;小排纔是實地。若是我們三千人,有三百個小排,排排都是結結實實的,天天過家常生活,喫家常便飯,人人就會健康。然而,我們該如何提高、加強小排聚會的內容,使小排聚會豐富呢?多年來,我們嘗試各樣的方法都不成功。經過許多的試驗,我們發現小排聚會要豐富,一定要學習善用主的話。基督教作禮拜的人也都讀聖經,然而讀聖經也是有不同的;有的是活讀,有的是死讀,二者差別非常大。
同樣一節聖經,你可以把它讀死了,讀得只剩下白紙黑字;你也可以把它讀活了,讀得非常豐富有享受。這並不是說,為著要使小排聚會有供應,我們纔花工夫讀經,乃是我們都得注意自己怎樣讀經。我們要小排強,就必須自己強;自己若不強,小排就不會強。因為我們就是參加小排聚會的人,我們來在一起就是小排;我們個個不強,不會活讀聖經,小排自然強不起來。所以你若不強,小排就不會強。一個基督徒要剛強,就得過正常的基督徒生活,你的讀經必須是活讀。所謂正常基督徒的生活,就是天天禱告、與主交通、隨靈而行、活基督、經歷基督作生命。你有了這個生活,不只到小排聚會中是活的,就連你在家裏過生活也是活的。
許多弟兄姊妹都能見證,十多年前我們沒有生命讀經,每當讀經遇到難解或深奧之處,就到處找參考書,末了弄得頭昏眼花,卻得不著甚麼,也不能確定到底是甚麼意思。一九七四年在美國,因著人數增加得很快,主帶領我們開始有生命讀經訓練。十一年當中,我們把二十七卷新約都讀過了,約有一千二百篇信息,現在整套信息都出版成文字。按事實說,那裏面真是豐富;不只每一篇豐富,可以說每一頁都很豐富。只要你肯讀,肯翻開來讀一段,對你都是幫助。
這套信息是我們中間豐富的庫藏;我勸你們無論讀聖經那一卷書,都要把生命讀經拿來配著讀。你自己讀經還不太能解得開,但你把生命讀經擺在旁邊配著讀,讀過幾行之後,你就摸著聖經裏的精髓,得著生命的供應。不要以為我們這樣作是以生命讀經取代聖經;不,你這樣作作看,就會知道生命讀經的每一句話,都把聖經供應給你,把生命供應給你。結果你會發現,生命讀經不僅不是代替聖經,反而是推崇聖經。
生命讀經裏沒有閒話,每一行都是以聖經作材料,把『生米』煮成『熟飯』給你喫。這不是說我們喫了飯就不要米。好比我們是把生的大豆,替你磨出豆漿,作成豆腐;是把小麥替你磨成麵粉,蒸出饅頭來。這一套生命讀經是一把鑰匙,能打開屬靈糧倉的門,節省你們許多追查字義的時間,是得著豐富供應最便捷的路。你們若肯嘗試,就知道以生命讀經配著聖經來讀,一點也不枉費時間。
你們都愛主、愛召會,我信你們都能接受我的勸勉,在日常生活中,不要求多,每天只要拿出二十分鐘,一面讀聖經、一面配著生命讀經讀。你們若肯這樣作,就會發現大不相同。『有志者,事竟成,』凡是願意作的,一定作得到。你們要向主說,『主阿,憐憫我,每一天或早或晚,求你給我二十分鐘,我要在你的話語上下功夫,活在你面前。』你若願意每天這樣作,就很容易達到目標。
或許有人說,我早上起不來。我們都有這樣的經歷,要一個人早起還容易,翻幾個滾就起來了;但要一個成年人晚上十點半睡覺,就像勒住一匹往前奔馳的馬那樣不容易。早睡的確是個掙扎;明知該早睡,卻這邊和人在電話中多聊幾句,那邊拿起報紙多看幾分鐘,不知不覺時間就晚了。我們常對主說,『主阿,我實在愛你,但求你憐憫,我心有餘而力不足。』其實,在看報紙這類的事上,我們不僅心有餘,並且力充足,讀了第一版,接著第二版,直到末了的廣告版。若是我們真有心,只要在主面前,將我們屬靈的生活稍微整頓一下,絕對能達成目標。我們只要肯贖回光陰,把浪費的時間拉回半小時,或者把睡眠的時間縮短半小時,用在主面前,就會使我們身、心、靈都健康。
今天,我們是來到一個關口,若不把小排建立起來,召會定規沒有前途。召會的開展是建立在小排上,而小排的成員就是我們。我們每一個人若都能作家常便飯,小排一定能建立起來。家常便飯的產生,就在於你我每天花半小時,或二十分鐘讀經。若是小排裏的每一個人,都能每天有二十分鐘的讀經,在家裏豫備小排聚會的材料,再配合小排聚會裏所用的聖經節,小排聚會的內容自然就會豐富。
聖經中有一本相當綜合性的書,就是羅馬書,其中包括福音、真理的亮光、生命的造就等,很適合在小排聚會使用。若是已經追求過羅馬書,也可以選擇心臟書之一的加拉太書。若是你們選擇加拉太書,日常的追求就要進入加拉太書。換句話說,你們平常享受的內容,就是小排聚會的材料。如果召會中的每一排都這樣實行,小排聚會的內容一定豐富。盼望大家都在神面前許願,為著豫備小排聚會,天天花二十分鐘讀經並追求信息。
我們一定要使小排聚會脫俗,脫宗教,脫遺傳,脫死亡。小排聚會最好的開始,不是從讀經開始,也不是從禱告,也不是從唱詩;小排聚會最好的開始,乃是從不開始而開始。比方,你在晚上七點半之前,就到了小排聚會的那個家,你千萬不要作出一副屬靈的模樣,在那裏禱告或讀經。若是你真有負擔禱告,那當然可以,但不要宗教式的禱告。禱告要自然,不一定是閉著眼禱告纔屬靈;閉眼只是幫助你排除其他打岔的事物。這時如果進來一位弟兄和你打招呼,你要快快站起來,和他拉拉手、談談話,彼此關心並問候。不過請共同遵守一件事,就是要顧到時間,一到七點半就要開始聚會。有的人可能很自然的發出禱告,有的人可能很自然的點一首詩歌。二十分鐘後,大家可以一同禱讀聖經。雖然每個排裏都沒有帶頭人,但每一個也都是帶頭人;不僅弟兄可以帶,姊妹也可以。
這時,可以把生命讀經擺出來,任何人都可以開頭來帶讀。然而,這個讀不是死讀,乃是活讀。你讀一讀,裏頭感覺很有味道,就可以三言兩語的分享。讀到一句話,裏頭覺得很有供應,就自然發出禱告。切記,無論禱告也罷,作見證也罷,分享也罷,都不可以長,每人最多兩分鐘。這樣,聚會必定豐富。所以,小排開始時,可以自由交通、關心、問候、代禱;之後,就要禱讀聖經,配合著生命讀經,大家再有簡短的禱告、見證或分享。
小排雖然沒有安排帶領人,但聚會時有人把『食物』端出來,他自然就是帶領人,就是中堅分子。每個家總有一兩個很懂得烹飪的人,他們應當在作飯燒菜的事上負責多作一點,並且教別人作,也帶別人一同作。若是小排裏個個都是弱者,而另一排強者多,這時就要和長老們交通,把強弱稍微調配平均,使排排都有幾位中堅。
我們要以加拉太書生命讀經第一篇作示範。這一篇信息開頭說,『加拉太、以弗所、腓立比和歌羅西,四書合成一組,構成新約神聖啟示的心臟。』(一頁。)當我們讀到這裏時,可以停下來,帶一點講解,說,『弟兄姊妹,這裏題到有四卷書合成一組,是那四卷呢?就是加拉太、以弗所、腓立比和歌羅西書。』這是讀,也是解釋。接下去說到:『構成新約神聖啟示的心臟。』我們就可以告訴大家:『弟兄姊妹,我們要記得這四卷書是心臟書。』然後再往下讀:『所以,這四卷書非常重要。以弗所書論到召會是基督的身體,歌羅西書說到基督是身體的頭;加拉太書和基督有關,腓立比書與經歷基督有關。在歌羅西書和以弗所書,我們清楚的看見頭與身體;在加拉太書和腓立比書,我們看見基督以及對基督的經歷。』(一頁。)當我們這樣讀的時候,可能聽的人有了靈感,說,『你看,真好。這幾句話,就把以弗所書和歌羅西書的主題點得很清楚。以弗所書是論到召會是基督的身體,而歌羅西書是說到基督是身體的頭。』當我們這樣說的時候,切記要脫開講道的口氣,只是很簡單,很單純的用生命讀經的話來說。
我們都知道在中國烹飪中,最好的是北京菜。原因何在?因為北京菜不是靠調味料來提味,而是把食物的原味烹煮出來。最好的讀經就是不要用太多調味料,而要單純的把主的話讀一讀,那樣更有印象,更能感動人,也節省時間。在小排中讀經,有些段落的內容只要讀過即可,因為是為著連接下一段,好像樂曲的間奏一樣。有些內容則可以加上一點見證,有些內容摸著你的感覺時,可以再加上一點禱告。
此外,還要抓牢一個原則,就是年長的聖徒在小排聚會中不要倚老賣老講個不休,要讓年幼的多說一點。比方一個五代同堂的家庭聚集在一起時,從三、四歲的孫女口裏說出一些話,大家聽了皆大歡喜,沒有一個會想睡覺。然而,若都是老爺爺一個人講個不停,空氣就容易死沉,眾人也容易打瞌睡。同樣的原則,小排聚會一定要把時間、機會讓給青年人。全世界都公認,人群社會的進步都維繫在年輕的一代。不管老一代知道多少,後一代總是站在前一代的肩膀上,而且更高明、更進步。在真理上,青年人也許知道的不如年長的多,但青年人知道的點卻比年長的新鮮。
我們中間對真理的學習和研究是突飛猛進的。我們所造的新名詞,都不在一百個以下,舉凡素質的靈、經綸的靈等,都是以前沒有的。今天的時代,沒有一項學問不在進步,社會各面的突飛猛進,都是在於青年人。所以我們應該相信,召會的前途,聚會裏的新鮮活潑,都在青年人身上。我們應該把時間、機會讓給他們,讓他們盡功用。如此,青年人有了機會,召會就會越過越新鮮,越過越欣欣向榮。這是一個鐵定的原則。
盼望我們眾人都向主許願,天天操練讀經,到小排聚會時,就可以把所豫備的擺出來,或有禱讀、或有見證、或是禱告。這樣的小排,可以帶福音朋友參加;他們往往因著一兩句話就得救了。所以,小排應該是綜合性的。小排兩個最大的功能,就是一面挽回久不聚會的,另一面托住新得救的。為著達成這兩面的功能,弟兄姊妹一定要牧養人,就是前去探訪人。小排若是能把人帶來,並托住人,召會就能得著建造。
講於四月十一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