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馬書十二章二節上,八章六節,五節下,十二章一節,三至五節。
羅馬十二章二節說,『不要模倣這世代,反要藉著心思的更新而變化。』變化不僅僅是改變,變化乃是新陳代謝的過程。在這新陳代謝的過程裏,新的元素供應進來,老舊的元素排除出去。在新陳代謝裏,新的元素進來,供應、頂替並排除老舊的元素。
變化是更新的完成和結果。首先我們更新了,然後我們得著變化。更新產生並帶進變化。更新是在我們的心思裏,變化是在我們的全魂裏。當我們的心思,就是我們魂的主要部分和領先部分更新了,我們的全魂就得著變化。魂的變化是從心思的更新而來。這樣的更新和變化拯救我們脫離我們的生活,就是模成世界現今世代(時髦樣式)的生活。(2上。)現今的世代乃是時髦的樣式。這可由已過幾個世紀的不同建築樣式看出來。在歐洲,你可以藉著建築的風格辨別建築的世代。建築物被建造的時候,它的建築設計就是當時時髦的樣式。今天人的髮型和衣著的樣式,也是按照世界現今的世代、時髦的樣式。
我們在前面其中一章看過,我們的性情已被世界的元素浸透,我們喜愛擁有這世界的現今世代、時髦樣式、現今時尚。主觀的聖別拯救我們脫離世界所浸透的性情,更新連同變化拯救我們脫離屬世的現今世代,時髦樣式所塑造的外表、生活。藉著內住之靈這樣的拯救,使我們不僅在裏面,也在外面蒙拯救脫離世界。在裏面,我們蒙拯救脫離我們的性情;在外面,我們蒙拯救脫離模成世界現今世代的生活。
我們蒙拯救脫離模成現今世代的生活,乃是藉著我們的合作,將我們的心思置於靈。(八6。)我們需要轉我們的心思,脫離屬世的外表。要蒙拯救脫離世界的時髦樣式,我們必須將我們的心思置於靈。
我們必須看見並相信,神的神聖元素總是不斷的分賜到我們裏面。如果我們不拒絕這分賜,我們會立刻得著這神聖的元素分賜到我們裏面。變化我們裏面之人的,乃是神聖的元素內裏的分賜。首先,我們必須將我們的心思置於靈,思念那靈的事。然後我們必須謹慎,不要拒絕或阻斷在我們裏面神聖元素內裏的分賜。這個分賜乃是慢慢的、逐日發生的。我們物質身體內的消化是這分賜的說明。藉著消化,我們所喫、所嘗的一切,都分賜到我們的血液、細胞和組織裏。藉著食物分賜到我們裏面,營養和維持力就被吸收到我們的細胞和組織裏。我們每天都憑著這個分賜活著。物質生命的分賜是屬靈生命分賜的表徵。在屬靈的生命中,分賜乃是神聖的元素在我們裏面擴展。經過多年的研讀和經歷,我們看見在新約中分賜的事實。
神聖的元素在我們裏面的分賜,是自然而然的事。這分賜也是一個律。物質食物的消化,將食物分賜到我們的血液裏。這是一個律。這件事繼續不斷的在發生。就物質一面說,我們藉著消化,憑食物的分賜而活。就屬靈一面說,我們憑居住在我們裏面之神聖元素的內裏分賜而活。這個居住的神聖元素就是神自己。祂是我們的食物。(約六35。)祂作為我們的食物進到我們裏面,這食物就分賜到我們屬靈的所是裏。沒有這個屬靈的分賜,在屬靈一面我們就無法活著。
我們的心思得更新、我們的魂被變化,就產生羅馬十二至十六章裏的一切美德和得勝:建造在基督的身體裏,過最高倫理標準的超越生活,(十二,)服從權柄,實行愛,穿上基督作光的兵器而脫去黑暗的行為,(十三,)在所在地過正當的召會生活,(十四,)並將撒但踐踏在我們腳下,使我們藉著有分於基督的恩典,得以享受平安的神。(十六20。)
我們的心思得更新、我們的魂被變化,結果也使我們模成神長子基督的形像。(八29,林後三18。)這是我們得榮的必要條件;得榮乃是在神聖生命裏神完滿救恩的最後一步。(羅八30。)
內住之靈在性情上的聖別,生命之靈的律的釋放,和心思的更新產生魂的變化,都極為重要,並且互相關聯。首先,內裏的元素,就是神的聖別性質,在我們裏面作工。這樣在我們裏面的作工,乃是在性情上的聖別。藉著在性情上的聖別,我們就在我們的心思裏得著更新,並在我們的魂裏得著變化。然後,生命之靈的律就釋放。我們必須殷勤的研究這些項目,尋求經歷這一切項目。
我們要建造在基督的身體裏,就必須經歷在生命中作王、性情上的聖別、生命之靈的律的釋放、我們心思的更新所產生魂的變化。沒有這些經歷,我們無法建造在基督的身體裏。在我們天然的生命裏,我們沒有與別人是一的度量。婚姻的生活可以說明,在我們的天然生命裏,沒有多少彼此是一的度量。在神的命定裏,男人和女人應該結婚。結婚是使兩個人—丈夫和妻子—成為一體。(創二24。)在宇宙中惟一能真正是一的配偶,乃是基督和變化、得榮的召會。這對配偶要在永世裏。我們必須學習在生命中作王,在性情上被聖別,藉著生命之靈的律得釋放,脫離罪的捆綁,在我們的心思裏得更新,並在我們的魂裏得變化。我們有了這些經歷時,我們就有與別人建造在一起的度量。
基督身體的建造是一件大事,這不是簡單或膚淺的。今天在全地上,很少基督徒被建造。多是分離又分離,分裂又分裂,宗派加上宗派,小團體加上小團體。在羅馬書中,在基督身體裏的建造是很深奧的事。五章題到在生命中作王這件事,八章題到生命之靈的律的釋放,十二章題到心思的更新產生變化。至終,在前面的一切經歷之後,十二章也題到在基督身體裏的建造,並且這建造一直繼續到十六章。
保羅在十二章陳明身體的建造,但他在這章裏不用『建造』一辭。他乃是說,我們『各個互相作肢體』。(5。)這是描繪身體的建造。建造就是互相作肢體。互相作肢體很難經歷。在配搭傳福音的三人小組裏面,也許很愉快、很喜樂,或者很不愉快,這在於小組裏的人不同的脾氣。有些時候,大家也許操練彼此很客氣,不願彼此得罪。但其他時候,大家也許表達自己的感覺,而不顧別人的感覺。因此,互相作肢體並不容易。
一九三九年九月倪弟兄從英國訪問回來以後,在上海舉行一次特會。特會的信息是關於基督的身體。那些信息既深又高。在其中的一篇信息裏,倪弟兄用申命記三十二章三十節下半,給我們看見身體的原則:『一人焉能追趕他們千人?二人焉能使萬人逃跑呢?』倪弟兄說,一個人若獨自作工,他能得著一千。若兩個人分別獨自作工,他們能得著兩千。但是兩個人若一同作工,他們能得著一萬,是兩個人獨自作工的五倍。倪弟兄說,這就是身體的原則。這是我第一次聽見身體原則這件事。倪弟兄一篇信息又一篇信息,一週過一週的說到身體,從一九三九年起,直到一九四二年年中。但是在那段期間之後,爆發了很大的風波。那個風波非常強烈,以致倪弟兄有一段期間無法盡他的職事。
一九八六年二月,我在一次長老同工訓練期間,說到同心合意的主題。藉著那些信息,我吹出同心合意的號聲。由於那次訓練裏所釋放的信息,有一封信擬出來送到我這裏。參加那次訓練的,有全世界四百位以上的帶頭弟兄簽名,(見長老訓練第八冊:主當前行動的命脈,第十章,)向我保證他們要與職事同心合意。但還不到很短的時間(大約過了十九個月),就有幾位弟兄開始強烈的反對我的職事。他們其中的一位曾公開的說,他後悔簽了一九八六年二月的那封信。這是另一個例子,說明與別人建造在一起是何等困難。
我從一九三二年七月起,就實行召會生活。在這五十八年期間,我能見證我看見許多的不同心。最近在與南加州眾召會長老的聚會中,我說到真正的一與同心合意。主在約翰十七章裏所禱告的真正的一,實際上是在行傳一至二章裏付諸實行。約翰福音教導真正的一,但使徒行傳實行同心合意。同心合意就是一的實行。沒有一的實行,就沒有同心合意,那個一也許只是一種想法或理論。但有了同心合意的實行,真正的一就在實行中得著實化。
在使徒行傳裏,門徒中間最得勝的事,不是他們的禱告,也不是那靈的澆灌。最得勝的事乃是同心合意。(一14,二46,四24,五12,十五25。)在一章裏,主的門徒看見主升天的異象。(9~11。)那個異象使他們從自己裏面出來,並使他們同心合意。(14~15。)因著同心合意,他們把整個世界都翻轉過來了。(十七6。)他們的同心合意真是獨特。甚至直到今天,那個同心合意還沒有再出現過。我們在主的恢復裏之所以有點軟弱、貧窮,乃是因為缺少同心合意。在同心合意裏,就是被建造。那一百二十人乃是被建造起來。他們同心合意,就是在建造。因此諸天開了,世界也被翻轉過來。
在使徒行傳開頭,門徒們同心合意的實行,帶進五旬節那天聖靈的澆灌和三千人得救的祝福。(二41。)召會因著同心合意,得著建立並建造。今天我們要有同心合意,就必須經歷羅馬五至十二章所陳明,在基督生命裏得救的這些方面。
在基督的身體裏被建造在一起,拯救我們脫離天然生命的個人主義。個人主義乃是不與別人是一的哲學、理念、道理和原則。與人不合以及不與別人是一成了原則或哲學,那就是個人主義。有些弟兄姊妹也許敬重長老,他們也許知道召會需要一班弟兄料理召會的行政。但可能這些弟兄姊妹也常常不同意長老,或者拒絕與長老是一。這樣的個人主義很難對付。事實上,我們每一個人都有這種個人主義的問題。為要建造到基督的身體裏,我們必須摒棄個人主義。反過來說,我們若建造在基督的身體裏,我們就蒙拯救,脫離我們天然生命的個人主義。
藉著我們的合作—將身體獻上當作活祭,(羅十二1,)我們就被建造在基督的身體裏,蒙拯救脫離我們天然生命的個人主義。(5。)在過去的五年中,我發現攔阻主實行祂新路的,主要的不是我們同意或不同意新路。實行新路主要的攔阻和難處乃是雙重的:第一,我們不獻上我們的身體;第二,我們不喜歡與別人合作。我們若獻上我們的身體並與別人和諧,我們就會走在新路上。同意新路還不彀。我們還必須將我們的身體當作祭物獻給主,並將身體獻上與人和諧。這就是建造基督的身體,這也就是新路。
有一處地方,我很熟悉那裏的一些聖徒。這些聖徒有許多人贊成新路,但他們中間新路實際的實行仍然很少。這是因為聖徒們缺少為著新路將身體當作祭物獻給主,他們也缺少與別人和諧。若是聖徒們願意獻上自己,並且彼此和諧,那裏立刻就會有新路的實行。帶著福音探訪人不是小事;探訪人要求我們將身體當作祭物獻給主,並與別人和諧。我們去探訪人時,我們同去的三、四個人應當如同一人。這樣,我們帶著福音探訪人就會非常有功效。
藉著我們的合作—不看自己過於所當看的,(3,)我們就被建造在基督的身體裏。我們看自己過於所當看的,因此我們很少看見基督身體的建造,也很少有新路實際的實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