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恢復神永遠的定旨

人的墮落與恢復的需要

我們在主的恢復裏,為此我們讚美主!然而,如果我們認真看待『在主的恢復裏』這件事,就需要思考主的恢復是甚麼。『恢復』這辭指明有東西失落了。人因著墮落,就失落了,漂離神的目標。因此,人需要被帶回。被帶回就是被恢復。人因為墮落離開神,所以並未達到神的定旨。人一墮落離開神,遠離祂的定旨,就落入罪、世界和己裏。

文化和宗教

人在落入罪、世界和己裏之後,就領悟自己不可繼續在如此低下的情形中生存。因此,人試圖改良自我,調整自我,好將自己從罪裏拯救出來。最終,文化就從這種人為的自我調整裏發明出來。人類文化的目的,不過是要維持住這個墮落的族類。然而,文化永遠無法幫助人恢復到神面前。

在人類文化中,最偉大、最高、最好的項目是宗教。我們在地方召會裏,可能認為『宗教』是一個負面的辭。然而,『宗教』並非負面的辭,而是正面的辭。在辭典和大多數的文獻中,『宗教』是一個正面的辭,因為宗教是人類文化中最好的發明。儘管如此,我們需要領悟,無論文化或宗教,都不能將我們帶回到神的定旨裏。

我們要看見主的恢復,首先需要忘掉人類文化,並丟棄宗教。人墮落離開神和神的定旨,而落入罪、世界和己裏之後,文化在宗教的幫助下進來,為要使人在墮落的情形中得以生存。文化和宗教的作用,只是維持人在墮落的情形中繼續生存。沒有一種宗教能幫助人脫離他墮落的光景。佛教是較為拙劣的宗教,猶太教是較高的宗教,基督教是最高的宗教。然而,沒有一種宗教—佛教也罷、猶太教也罷、基督教也罷—能給我們一點幫助,拯救我們脫離墮落的光景。宗教或許可以稍微改良人,但它絕不可能將人從一種光景中救出來,置於另一光景中。因此,我們需要恢復。我們需要被恢復,蒙拯救,並被帶回。

純淨的話與宗教觀念相對

除了人類發明的文化和宗教之外,還有一本神聖的書—聖經。聖經不只是一本書,更是神聖的話語。我們要明白、看見主的恢復是甚麼,就需要回到神純淨的話。也許我們今天並沒有活在罪和世界的墮落光景中,但我們可能仍活在宗教觀念或自己的屬人觀念之下。我們的觀念可能會限制我們,正如鳥籠限制小鳥一樣。我們得知自己的真相實情時,不應生氣。我們需要思考,我們有可能被限制在自己的觀念裏,或在我們從自己宗教背景所得著的觀念裏。我們受教所得的認識,可能成為我們的牢籠。因此,今天我們需要主的恢復。我們需要主拯救我們,脫離自己的牢籠。我們需要逃離自己的牢籠,飛入空中,看見清明的天。清明的天就是神純淨的話。

讓我舉例說明許多人如何受宗教觀念的限制。多年來,在我行經西方和遠東各國時,有許多虔誠、敬虔的基督徒曾對我說,『你說的有點太過。我們敬畏神,相信主耶穌,得救了,並且確信有一天會到天上去。此外,我們也試著作好人,待人恩慈,領人得著救恩,幫助他們上天堂。只要我們作這些,就已經彀好了。』我也遇過有些自認在屬靈生命上較深的人。他們對我說,『只要我們相信主耶穌,愛祂,與祂交通,在祂的生命裏長大,變得屬靈,就彀好了。你不該再多說甚麼,因為你若多說,會造成難處。』就某一面來說,人能彀敬畏神,相信主耶穌,得救,試著作好人,也幫助人得救,這是非常好。此外,在這敗壞的地上,在這黑暗的世代裏,有些長進的基督徒愛主,每日行在祂的面前,只關心生命,屬靈,並且有主的樣式,這真是太好了。然而,因為這一切的好觀念對人都成了牢籠,所以我們需要恢復。我們需要得釋放,脫離自己觀念的牢籠,回到神純淨的話。

純淨話語的漸進啟示
『單身』的神

因著主的憐憫,我們有神聖的話語,包括舊約和新約,從創世記到啟示錄。創世記一章一節說,『起初神創造諸天與地。』這節雖然美妙,卻指明神是孤單的。神是一位『單身』的神。在創世記一章一節,神並不滿足,因為祂是個『單身漢』,渴望結婚。二章十八節說,『耶和華神說,那人獨居不好,我要為他造一個幫助者作他的配偶。』這節不只是在說故事,更發表了神的渴望。藉著說『那人獨居不好』,神是在向宇宙宣告:神獨居不好,祂需要一位妻子。

可惜的是,我們很難在基督徒中間聽見這樣的話。倘若這樣的話叫我們覺得太強烈,那可能是因為我們被關在宗教觀念的牢籠裏。約翰三章二十九節說,『娶新婦的,就是新郎。』基督是新郎,召會是新婦。我們需要看見,基督不僅是神的羔羊,(一36,)基督也是娶新婦的新郎。啟示錄十九章七節說,『我們要喜樂歡騰,將榮耀歸與祂;因為羔羊婚娶的時候到了,新婦也自己豫備好了。』

神要娶一個團體的新婦

在神聖話語的末了,我們可以看見,神娶了一位團體的新婦—這位女子乃是一座城。使徒約翰寫道:『我又看見聖城新耶路撒冷由神那裏從天而降,豫備好了,就如新婦妝飾整齊,等候丈夫。』(二一2。)我們的定命不是要到天上去,乃是要作為基督將要迎娶的新婦,從天上降到地上。因此,我們不該停留在創世記一章,而該往前到神聖話語的最後兩章;在這兩章裏,神不再是單身漢,而是『已婚』的神。在啟示錄二十一至二十二章,基督娶了一個包括祂所有信徒的團體新婦。

聖經真是一本神聖的書。創世記一章一節是必要的,但當神創造諸天與地時,沒有『阿利路亞』。啟示錄十九章六至七節有『阿利路亞』,那是羔羊婚娶的時候到了。婚娶是人一生當中最快樂的時候。因著婚娶是羔羊婚娶的豫表、圖畫,所以那是說『阿利路亞』的時候!我們不該僅僅因為找到好工作、病得醫治、或搬到更好的房子,就說『阿利路亞』。惟一值得說『阿利路亞』的事,就是婚娶。然而,人的婚娶只是影兒。真正的婚娶是羔羊的婚娶,就是基督與召會的婚娶。我們今天作為召會而聚集時,我們是喜樂的,因為我們豫嘗了基督與召會的婚筵。

在婚姻中,二者成為一

『神要迎娶團體新婦』這個觀念,不是屬人的觀念,而是神聖之書的啟示。創世記一章到啟示錄二十二章啟示,『單身』的神要迎娶一位女子,這女子是一座城,由神所有的贖民組成。因此在永世裏,神有妻子,祂是『已婚』的神。在豫表上,丈夫與妻子總是一。創世記二章二十四節說,『二人成為一體。』林前六章十七節說,『與主聯合的,便是與主成為一靈。』主和我們不再是二者;我們真正是一。我曾問一位年長弟兄,他幾時到達會所。他回答說,他的頭一半在某時抵達,他的另一半稍晚抵達。我們都該學習這樣說。一個完整的人是由兩個一半合成。未婚的弟兄只是一半。當他找到一位與他相配的姊妹,並且結婚時,他就完整了。一個完整的瓜需要兩半合起來。我們若沒有配偶,就像是半個瓜。召會作為基督的新婦,與基督真正是一。基督是頭一半,我們是另一半。這就是為甚麼『阿利路亞』乃是一直到啟示錄末了纔有。當羔羊婚娶的時候來到,就有『阿利路亞』。今天的召會生活就是那婚娶之日的豫嘗。我們很喜樂,因為我們正在享受那婚娶之日的豫嘗。

神需要一位與祂相配的新婦

我們需要看見關於神得著妻子的更多細節。創世記一章啟示,神在起初是孤單的。因此,祂創造了諸天與地,並在諸天與地之間,按著祂的形像創造了人,為使人能與祂相配。(26。)神說那按祂形像所創造的人獨居不好之後,祂把野地各樣的走獸,和空中各樣的飛鳥,都帶到那人面前,看他叫甚麼。(二18~19。)二章二十節說,『那人便給一切的牲畜、空中的飛鳥、和野地各樣的走獸都起了名,只是亞當沒有找到一個幫助者作他的配偶。』亞當沒有找到一位與他相配的。因此,二十一至二十二節說,『耶和華神使那人沉睡,他就睡了,於是取了他的一條肋骨,又把肉在原處合起來。耶和華神就用那人身上所取的肋骨,建造成一個女人,領她到那人跟前。』亞當醒來,看見那女人,就說,『這一次這是我骨中的骨,肉中的肉。』(23。)亞當明白這女人是他的配偶,因為她與他相配。這指明,神按著祂的形像造人,為要得著與祂相配的人。

神經過過程,為要產生與祂相配的新婦
神與人調和

為要看見純淨話語的完整啟示,我們要從創世記一至二章往前到以賽亞七章十四節,那裏豫言說,『看哪,必有童女懷孕生子,她要給他起名叫以馬內利。』『以馬內利』的意思是『神與我們同在』。九章六節說,『因有一嬰孩為我們而生,有一子賜給我們;…祂的名稱為…全能的神、永遠的父。』當這個豫言應驗在耶穌身上時,神就不再僅僅是神而已,而是神與人同在,是神成了肉體。(太一23。)神與人調和了—神性與人性調和了。

約翰一章一節說,『太初有話,話與神同在,話就是神。』十四節說,『話成了肉體,支搭帳幕在我們中間,豐豐滿滿的有恩典,有實際。我們也見過祂的榮耀,正是從父而來獨生子的榮耀。』話就是神,話成了肉體,作為一個名叫耶穌的人,住在我們中間,豐豐滿滿的有恩典,有實際。因此,十六節說,『從祂的豐滿裏我們都領受了,而且恩上加恩。』恩典不是道理、誡命、規條或恩賜,恩典是神自己同祂一切的所是。

喫主、喝主,好與祂成為一

在神的經綸裏,祂不再僅僅是神而已,乃是神與人性調和;祂已經豫備好讓人將祂接受進來。所以約翰福音接著告訴我們,這位耶穌是美妙的話成了肉體,居住在我們中間,豐豐滿滿的有恩典,有實際;祂是可喫可喝的。主說,『我就是生命的糧。…那喫我的人,也要因我活著。』(六48,57。)七章三十七至三十八節說,『節期的末日,就是最大之日,耶穌站著高聲說,人若渴了,可以到我這裏來喝。信入我的人,就如經上所說,從他腹中要流出活水的江河來。』要接受東西,最好、最高的路乃是喫喝。如果人給我們一枝筆,我們只能在外面接受。然而,如果人給我們一塊餅,我們能將其咀嚼、吞下,接受到我們裏面。喫就是真正的接受。一章十六節說到我們領受基督,那是憑著我們喫祂並喝祂。

我們不只喫喝基督,將祂接受進來,我們也成為祂的一部分。主在十五章說,祂是葡萄樹,我們是枝子。(5。)枝子憑著內裏的生命,與葡萄樹是一。我們呼求主時,祂就進到我們裏面,並且我們立刻與祂相聯。我們被接枝於基督,在生命裏與祂成為一。因著基督是葡萄樹,我們是葡萄樹上的枝子,所以祂與我們是一個實體。

基督團體的身體

主在十七章繼續禱告,要使我們都成為一—不是在我們自己裏面,而是在祂裏面。二十一節說,『使他們都成為一;正如你父在我裏面,我在你裏面,使他們也在我們裏面。』我們的一是在三一神裏的一。我們在祂裏面,不只與祂是一,也與彼此是一。我們的一是垂直的(與神),也是平面的(與彼此)。

有一天,一件非常特別、奇妙的事發生在大數的掃羅身上。他是個很強的青年人,正在逼迫信徒。他以為耶穌已經被殺,祂的身體從墳墓裏被偷走了。然而,在他往大馬色去的路上,耶穌忽然向他顯現,說,『掃羅,掃羅,你為甚麼逼迫我?』(徒九4。)當掃羅問:『主阿,你是誰?』(5。)他就得救了,因為羅馬十章十三節說,『凡呼求主名的,就必得救。』主接著對他說,『我就是你所逼迫的耶穌。』(徒九5。)這個答案可能令掃羅震驚,因為他以為自己只是逼迫信徒,沒有逼迫耶穌。那時,主向掃羅啟示一個真理:信徒與耶穌是一。當他逼迫司提反時,他就是逼迫了耶穌。(七58,八1。)司提反與耶穌是一,耶穌也與司提反是一。同樣,今天耶穌與我們是一。在四福音裏,耶穌是個人的,但在使徒行傳裏,耶穌成為團體的,就是一個團體的身體。因此,羅馬十二章五節說,『我們這許多人,在基督裏是一個身體。』

神建造一座城,作為祂的新婦

我們是一個身體,並且至終要被建造在一起,成為聖城。(啟二一2。)我們需要蒙拯救,脫離自己宗教觀念的牢籠,並要將帕子除去,使我們能看見神的定旨不只是我們得救的事,甚至不只是我們屬靈的事。神的定旨是要迎娶團體的新婦—聖城,而神今天正在建造這座城。祂正將祂所有的尋求者聚集起來。我們的經歷證實,如果我們對主認真,真實的尋求祂,就沒有一件事能滿足我們,直到我們達到這個境地:奉獻自己,為著新耶路撒冷的建造而活。我們若達到這境地,就會說,『阿利路亞!我回家了;我滿足了。』基督徒中間一切不同的實行絕不能滿足我們,因為神永遠不能滿意於這些實行。神只能因一件事而滿足—將祂的尋求者聚集在一起,建造在一起,成為祂團體的新婦。

多數基督徒以為,他們的定命是上天堂,但主的話啟示,聖城最終要從天而降。(2,10。)基督徒的生活不是要上天堂,也不僅僅在於屬靈或聖別。倘若我們不是神這團體新婦的一部分,無論我們多聖別,我們的聖別都毫無意義。神的旨意不是單單要得著聖別的子民;更是要得著團體的新婦。聖經沒有說,『我們要喜樂歡騰,因為聖別的子民已經上了天。』反之,聖經乃是說,『我們要喜樂歡騰,將榮耀歸與祂;因為羔羊婚娶的時候到了,新婦也自己豫備好了。』(十九7。)基督不是要娶一位一位個別的信徒,而是要娶祂團體的信徒。

一個漸進的啟示

這本神聖之書裏的啟示是漸進的。在創世記一章一節,神是孤單的。之後,以賽亞七章十四節豫言說,這位『單身』的神要從童女而生,被稱為『神與我們同在』。當這個豫言在新約中得著應驗時,(太一23,)神就不再僅僅是神自己,而是『神加上…』,是神與人同在。神成了肉體。那位在太初裏的神成為肉體。因此,祂既神聖又屬人,具有神性調和著人性。耶穌是最奇妙的人物,因為祂不僅僅是神,也不僅僅是人,祂乃是神人。祂不僅是神聖的,也不僅是屬人的,乃是神聖又屬人,屬人又神聖。今天這位奇妙的人物是可喫可喝的,因為祂已成了賜生命的靈。(林前十五45下。)我們一呼求祂,祂就進到我們裏面,(羅十12,)並且我們經歷到,作為葡萄樹上的枝子,我們乃是祂的一部分。(約十五5。)我們成為祂,祂也成為我們。此外,我們眾人在祂裏面乃是一個身體。(羅十二5。)

當我們來到這本神聖之書末了的兩章,這裏啟示,神在永世裏不會是孤單的,乃要在基督裏而在聖城裏。啟示錄二十一章二十三節說,『那城內不需要日月光照,因有神的榮耀光照,又有羔羊為城的燈。』新耶路撒冷可被比作一個輪子,是光的神在作為燈的羔羊裏,是這整個團體實體的中心和輪軸。歷世歷代以來,神一直向著這個方向,朝著這個目標作工。祂的定旨不是僅僅要我們得救、尋求祂、愛祂、敬畏祂、試著屬靈而已。神的定旨完全在於我們建造在一起,作為團體的實體,成為聖城。

盼望我們都能清楚這個異象。我們一旦看見了,就絕不會忘掉。盼望我們每一位都能說,『讚美神,我看見了這本神聖之書從頭一頁直到最後一頁的異象。』神一直在往前。首先,祂成為肉體來作一個人,為要與人是一。接著,祂成為那靈,要讓我們接受,使祂和祂的信徒能成為一,好叫信徒們能在祂裏面彼此是一。基督和所有在祂裏面、與祂是一的信徒,形成一個團體的實體—基督的身體,這要成為新耶路撒冷,作為神永遠定旨的終極完成。在新耶路撒冷裏,神不再是孤單的;神要在基督裏而在寶座上,作為生命水的河,帶著生命樹,湧流出來,作祂所救贖並重生之人的食物和飲料。(二二1~2。)神的子民要不斷的接受祂一切的所是,成為他們的構成;他們要成為祂的一部分。我們都需要看見這異象,並在今日的召會生活中有所豫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