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認為是經過最嚴密邏輯思維訓練的科學人,
卻莫名其妙的,深受有關聖經的話所吸引。
我一直在找論證的錯誤,找邏輯的破綻,卻徒勞無功。
藉由他的傳講,我得知人的存在是為著神。
這纔驚覺,過往一切的追求都無法得著滿足,
是因為沒有與創造宇宙的神『連線』。
出生貧困的小家庭,父親是國防醫學院的教官,領的是微薄固定的薪俸,母親在傳統臺灣家庭長大,沒受過甚麼教育,嫁了一個『外省人』。自有記憶以來,家中經常入不敷出。父親每天從學校回來,卸下軍服,幫母親推攤車,到市場擺攤作小生意。父親的軍人脾氣難改,容易得罪客人,小生意也就難以維持。
父母每天辛勤忙碌,收攤回家待孩子熟睡後,細數當天的收入。我常偷偷在旁聽著,若是生意不錯,父母就眉開眼笑,我也為此開心;若是買賣乏人問津,父母會抱怨歎氣,小小的我也跟著憂心。長大一點,我也到攤位上幫忙,一雙小手戴著大人的手套,不論洗碗、擦桌也算十分勤快。有一次同學見狀報告老師,老師讚賞我幫忙家事又努力用功,頒給我品學兼優獎。這對我是莫大的鼓舞,我因此更加殷勤奮發。在農曆春節期間,曾通宵擺攤賣水果;夜深時,在昏黃燈光下背英文單字。然而,目睹市場晨昏景色的變換,我也時常心中苦悶,心裏只抱一個想法:『要努力,要出人頭地。』
看見父母作生意的辛勞,我決意好好讀書,來改變家庭的命運。那時臺灣彌漫著升學主義,只有讀書纔是一切。所以我人生的目標很簡單,就是考上建中,進臺大,畢業後出國讀碩士、博士,留在矽谷創業,開公司賺大錢。我的前半生一直朝著這個目標努力,卻常覺得事倍功半,功敗垂成。高中放榜上了師大附中,後來重查分數,發現計算錯誤,錄取建中。大學聯考也不理想,只考上清華化工系,幾經努力轉到電機系。因著這些困難、不如意,我在求學過程中不斷問自己:『難道這就是我的一切?』
大學畢業,服完兵役,準備出國念書時,家裏的經濟狀況遇到了前所未有的低潮。父親多年辛苦攢下的血汗錢,被所謂的『投資公司』騙光,瞬間化為烏有。當時國外的獎學金非常不容易申請,我也未能取得。父親在東拼西湊下,終於為我湊到三萬美金,足以應付一年的學費和生活,他語重心長的告訴我:『我能為你作的就這麼多了…。』
我由衷感激父母為我付出的一切,帶著一顆『破釜沉舟』的心遠渡重洋。我深知此行惟一的目的,是為著家庭日後生計的重責大任,我當然比其他同學更加努力,課餘時間幾乎全都在圖書館裏度過。一年後,我通過博士資格考試。放榜當天,在公佈欄看到自己的名字,立即打電話報告父親這個好消息。考試通過沒多久,有位印度籍老師主動找我作他的研究生,並給予全額獎學金,當場我高興的答應了。我打越洋電話告訴父親,生活費和學費都有著落時,父子二人同時落下淚來。然而,這樣的快樂並沒有維持多久。我朝這目標努力這麼久,感受到的快樂竟如此短促!這是我第一次覺得成功的快樂何其短暫。
通過資格考試,博士帽等於戴了一半,突然察覺離我的人生目標不遠。別人通常選擇跟隨有知名度的大師作研究,我的老師雖然僅僅在博士班教了一年,卻願意在我身上花工夫。我的英文不好,他花時間仔細閱讀並修改我的每篇文章。我也天天努力作研究,讓他覺得我孺子可教。多少晨昏,我們師徒倆就坐在實驗室惟一的電腦前一同度過。
我是美國第一代的數位圖書館博士生,研究如何處理並管理大規模的資訊。日後,所有網路上的搜索引擎都是在這個系統處理的規範下產生。畢業後,指導教授拿到終身教師認證,也得到許多研究經費,與當初不可同日而語。那時,他所有的研究都是與我一同完成,包括他檢索度最高的論文也是我們當年一同完成的。他非常以我為榮,稱我是他最得意的門生,我也認為自己是他的開山弟子。
畢業後,我進入美國矽谷惠普實驗室工作,處於人生的黃金期,從事夢想的研究。長久以來,我為著改善生活,設立一個又一個短程目標,好改變我已往既定的環境。經過多方努力,達成目標後,我卻發現能感受的滿足非常的短暫,同時又設立下一個目標,向下一個門檻邁進。在矽谷工作後,我不斷問自己:『在達到一切設定的目標之後,怎麼辦?一個新目標達成後,只帶來一個短暫的滿足,難道人生就是這樣?』我裏面這種不斷追尋的動力一直沒有停止過,雖然我對最終的目的下不了定義。
我無法定義人生終極的目標,我也不太在意,因為我心裏清楚,我沒有答案。一次在日本機場轉機時,遇見一位年邁的長者。他因為英文不好而迷路,原來他要去舊金山,需要有人指點。我禮貌的向這位長者表示樂意協助,沒想到他在我身邊坐下後,就拿出一本名為『人生的奧祕』的小冊子,對我講個不停。坐在登機門口,我無處可去,只好硬著頭皮,聽他講了一個多小時,過程中只能禮貌性的不住點頭。
他用鳥瞰聖經的角度講完整本『人生的奧祕』,那是我第一次聽到有關聖經的事。自認為是經過最嚴密邏輯思維訓練的科學人,卻莫名其妙的,深受有關聖經的話所吸引。我一直在找論證的錯誤,找邏輯的破綻,卻徒勞無功。藉由他的傳講,我得知人的存在是為著神。這纔驚覺,過往一切的追求都無法得著滿足,是因為沒有與創造宇宙的神『連線』。難怪任我裝再多的學問、財富、名譽、成就,都無法補足我裏面真正的需要,因為我的被造是為要盛裝神!只有當神的生命進到我裏面,我纔可能有真實的喜樂、平安與滿足。我頓時發現以前所有的追求,都是走在與神平行而不交會的路上,是與神隔絕的。
我一再反覆思想,若是此生要選擇一個信仰,除了聖經上所描述的神,再也沒有更好的選擇了。我以一個科學家的視角來看聖經,發覺其中所說的滿有道理。我讀過許多書,但從沒有一本書像聖經那樣告訴我,人生存的意義與目的。於是我很冷靜的、很理智的相信了主耶穌,成為一個基督徒。
在美國剛得救時,每次參加聚會總是躲在後面作旁觀者,基督徒的生命沒有多少長進。但是主一步步的帶領我,在我的生活中有了一次大轉彎。我原來工作實驗室的經理計畫回中國發展,力邀我加入。二○○一年我到了北京。那時北京沒有聚會的地點,我覺得需要把住家打開接待弟兄姊妹來聚會,從此就有了正常的、小小的召會生活。陸續有許多從國外到北京工作的弟兄姊妹,都樂意到我家裏聚會。我也學習服事弟兄姊妹,主的恩典和祝福處處可見。
這時我工作的強度也開始大增,展開屬於自己的研究生涯。原本只是微軟亞洲研究院的成員,最後成為常務副院長,帶領六個工作團隊,從事資訊科技界重要領域的研究。面臨各種難題和各式各樣技術上的挑戰,總有主在我裏面引領。對我而言,我乃是『在主裏面』作研究。因為萬有都是神所造的,倘若作研究是為了參透神所創造萬有的奧祕,祂願意讓人知道,人就會知道。如果沒有主的幫助和祝福,我的研究就算作得好,也沒有意義。十多年的努力下來,我們的團隊在全球最專業的學術會議中所發表過的論文,無論質量和數量皆屬上乘之選。我從來也沒有想過,在工作上能有如此的成績。
有一年,我的母校清華大學頒贈傑出校友獎給我。我碩博士的母校—加州大學聖塔芭芭拉分校(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at Santa Barbara),於五十週年系慶時,也贈我傑出講座。以前的同學都對我投以驚奇的眼光,我自己也完全沒想過能獲得這些殊榮。我心知肚明,一切都出於主的恩典。我只是簡單的活在主面前,認真的在工作領域上努力罷了。我的心只求討祂的喜悅,尋求祂的旨意,讓祂在凡事上居首位。主所給我的,超過我自己原有的期盼和努力。前半輩子我常常覺得事倍功半,處處不公平;如今卻覺得主給我,給得太多了!
因著工作上的需要,我常常到世界各地演講。每次上臺前,我一定向主禱告,直到主在我裏面給我十分真切的同在感,我纔能站起來面對熱情的聽眾,講出一篇精采的演講。事後,我也將演講的結果歸榮耀給神。這是我不變的祕訣。曾有一次,我病得很嚴重,數小時後便要上臺,只好一路禱告。主沒有施神蹟,卻給我一句話:『我的恩典彀你用的,因為我的能力,是在人的軟弱上顯得完全。』(哥林多後書十二章九節。)上臺前半小時,我的身體狀況竟然恢復正常,體力十足,演講也非常順利;一下臺,又恢復原來的病態。在許多的事上,我真實經歷主的恩典彀我用。漸漸的,我在工作上學習以得著神為目標,而不再以成功為目標。沒有想到這個態度讓我在工作上更能得心應手,海闊天空。
每當工作面臨實質挑戰或受到責難,我學習藉著禱告調整自己,讓主來平息一切的風浪。我若留在自己的情緒裏,總是換來負面的結果。但我若願意受神的管治,在神所安排的環境下,調整自己,至終一切的挑戰都成為我成長的機會。我最喜歡聖經中的兩句話,一句是:『你們必認識真理,真理必叫你們得以自由。』(約翰福音八章三十二節。)學理工者喜歡挖掘所謂的真理,但他們所挖掘到的,並不能帶給人真正的自由。主耶穌纔是真理、實際,人越認識祂,就越得著真理,越從迷惑、捆綁中得著自由。另一句是:『那等候耶和華的必重新得力;他們必如鷹展翅上騰。』(以賽亞書四十章三十一節。)在生活中,在禱告尋求神的事上,有時是需要等候的。神有祂的時間,祂智慧的主宰一切,我們可以信靠祂。神的話成為我生活上、工作中的真鼓勵,我也時常以聖經安慰、勉勵許多工作伙伴。
世上的人總是以主觀的態度看結果,無不希望自己成功,對手失敗。然而我漸漸學會在面對工作挑戰時,有更超然的態度和反應。總是要求自己努力盡責任和本分,而將最終的結果交在神的手中。每當我把目標對準神,並倚靠神,以基督為我家之主,一切就自然歸向正軌。我的生活不再受禁錮於無形、擾人的恐懼,神成為我克服恐懼的最佳戰略。我的人生也不再汲汲營營於一個又一個短暫、無止盡的目標;神是我所追尋最終極的目標。
(見證人:馬維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