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聖經中,調和是非常基本的觀念。神終極的目的是要作我們的生命和一切,使祂自己能與我們調和。在創造時,人是按著神的形像造的,卻沒有神的生命。(創一26。)我們受造為神的器皿,使祂能作我們的內容、我們的生命和我們的一切。(羅九21,23。)我們必須看見,我們只是容器,主自己必須作我們的內容。因此,人被造之後,神立刻將祂自己以生命樹的形態呈現給人。(創二9。)神沒有要求、命令、或囑咐人作任何事。反之,祂只要人接受祂作生命。
今天我們裏面有一個觀念,與神的思想完全相反。每當我們想到神,我們就有一個觀念,認為必須為祂作甚麼。我們認為必須敬拜祂、敬畏祂、行祂的旨意、行善,好討祂喜悅。然而,聖經中神的基本思想是,我們要以接受食物的同樣方式,接受神作我們的生命。神造人以後,立刻題到喫這件事。那時,神沒有告訴亞當要作許多不同的事;反之,祂告訴亞當要顧到他的喫。(16~17。)神告訴亞當,他必須喫正確的東西。我們的觀念不是喫的觀念,乃是行的觀念。我們是『行事』和『作工』的基督徒。然而,主的目的是我們要作『喫』的基督徒。我們該是喫喝的人,不該僅僅是行事和作工的人。我們若喫得正確,就會是正確的人。我們若喫得不正確,就不會是正確的人,也無法作正確的事。我們必須看見,神的目的是我們要接受祂作食物。換句話說,我們必須喫喝基督作我們屬靈的食物和飲料。(約六57,四10,14,七37~38。)我們若喫基督並飲於祂,祂就成為我們的一切,我們就會是正確的人。
因此,我們首先必須注意喫喝,不是注意行事、作工。若有人來到主面前問:『我該作甚麼?』主也許回答:『你必須喫喝我。我像一塊餅;我是生命的糧。喫我的人,要因我活著。』(六35,57。)這不是我們該作甚麼的問題,乃是我們該喫甚麼,並憑甚麼活著的問題。這不是行和作的事,乃是喫和活的事。我們必須喫主,好憑祂活著。我們接受主作我們的食物,祂就能藉我們活著。但願我們在觀念上都有所改變。
有一次,我釋放了幾篇關於這題目的信息之後,一位弟兄來對我說,『李弟兄,這些信息好極了,但現在我們既曉得必須行主的旨意,我們該作甚麼?』我清楚的告訴他,這不是行或作的事,乃是喫、喝與活的事。我們的責任是喫基督、喝基督並活基督。聖經告訴我們,主是生命的糧,那喫祂的人,要因祂活著。(約六48,57。)因此,我們必須喫主,因祂得餧養。聖經也告訴我們,主是活水,生命水。(四10。)因此,我們也必須到祂這裏來喝祂。不僅如此,主是我們的生命;現在活著的,不再是我們,乃是主自己在我們裏面活著。(加二20。)我們需要在主裏活、憑主活並為主活。願我們在觀念上都有真正的轉變。我們必須忘記我們的行和作;反之,要顧到我們的喫、喝與活。
有一次一位姊妹來對我說,『李弟兄,我知道身為一個作妻子的姊妹,應當服從自己的丈夫;但說真話,我就是無法服從我的丈夫。你能告訴我,我該作甚麼?我感到很無助。』我說,『感到無助是好的。你越無助,就越不能作甚麼。無助而死了的人甚麼也不能作。你必須忘記要作任何事。』她說,『但我回家以後,該作甚麼?』她又一次題到作的事。我考慮了一會兒,說,『讓我們跪下來一同禱告。你回到家時,必須作的第一件事,就是跪下來接觸主。』她說,『李弟兄,我不能跪下來向主禱告,因為我知道祂要我服從我的丈夫,但我不想服從。我怎能到主面前向祂禱告?』我說,『你就是到主面前去,告訴祂你所告訴我的。告訴祂:「主,我知道你要我服從我的丈夫,但我不想服從。」』這位姊妹一接觸主,裏面就有一個願意,要服從她的丈夫。這不是她所作的;這乃是她喫的結果。她接觸主,被祂加強,並因祂而滿足。她因著喫主,得著多一點與主的調和,就能憑祂活著。這是整本聖經的基本思想。我們都必須學習實行喫喝主。只有藉著喫喝主,我們纔能把主接受到我們裏面。我們若到主面前接觸祂、喫祂、喝祂,奇妙的事就要發生,那是我們喫喝祂的結果。
聖經啟示,我們受造為器皿,使主能作我們的生命和內容。我們拿一個杯子裝滿水是相當容易的。然而,神要以祂自己充滿我們,卻不是那麼容易。我們要被充滿,需要有愛主的心,和接受主的靈。因此,我們重生時,主更新我們的心和我們的靈。以西結三十六章二十六至二十七節說,主賜給我們新心和新靈,又將祂的靈放在我們裏面。
我們肉身的人需要食物。然而,我們要接受食物,就需要有渴望食物的心,以及接受食物的口和胃。沒有渴望食物的心和接受食物的口和胃,我們絕無法接受食物。有時候我們無法喫,因為我們沒有胃口;另有些時候,我們不能喫,因為我們的口有問題,或我們有胃潰瘍。因此,即使食物很美味,我們也的確需要,卻可能無法喫它。我們與神的關係常是這樣的情形。許多時候我們對祂根本沒有心。雖然我們也許用口向祂禱告,但我們的心卻遠離祂。(太十五8。)不僅如此,我們也許不知道怎樣運用我們的靈接受祂。我們的心若遠離祂,也不知道如何用我們的靈,我們如何能接受主?
真正的基督徒生活不是教訓的事,乃是基督自己作為活的人位的事。到主面前單單學習一些東西還不彀好。我們必須來接觸主這活的人位,並接受祂作我們的食物。我們用餐時,不需要學習甚麼。我們所需要的乃是胃口,以及曉得如何用我們的口和胃把食物接受進來。每當我們來聚會,來到主的話面前,或直接來到主面前時,必須操練我們的心愛祂,並操練我們的靈接觸、取用並接受祂。然而,許多時候當我們來聚會或讀主的話時,心並沒有轉向主,也不知道如何操練我們的靈接觸主。我們就像一班人,坐在擺滿美食的餐桌前,卻只觀看並檢視食物,而不知道如何操練我們的口和胃來喫這些食物。我們必須問問自己,我們是否有真實、純誠的心愛主,是否曉得操練我們的靈接觸主最好的路。我們也許有聰明的頭腦,但我們是否有愛的心和尋求的靈?我們向主是否有真誠的心和正確的靈?我們主要的責任,不是學習關於主的事,乃是取用並接受主。我們必須把主接受進來,首先藉著我們的心,然後藉著我們的靈。我們必須操練我們的心愛主,並操練我們的靈取用、接觸並接受主。這不是道理;這乃是屬靈的實際。
主對我們是又真又活的,因為祂乃是那靈並在我們的靈裏。我們若知道如何操練我們的靈,就能接觸主,並在傳輸之靈的流裏。聖靈作為傳輸的流,會將主的素質傳輸到我們裏面。然而,我們必須讓我們的觀念和想法受調整和改正。我們接觸主,不是藉著在心思裏思想;乃是藉著用我們的心愛主,並用我們的靈接受祂。我們必須一再的禱告,求主使我們能愛祂。我們必須從早到晚、不分晝夜的禱告,讓主加強我們,使我們完全的愛祂。我們越愛主,我們的心就越被潔淨並更新。
我們要有愛主的心,就必須對付我們的心;我們的心有四部分—良心、心思、意志、和情感。(來十22,太九4,來四12,約十六6,22。)良心必須被耶穌的寶血潔淨並洗淨。我們必須有無虧的良心。(徒二四16。)我們的良心若有任何定罪或虧欠,這會敗壞我們的心,我們的心就沒有平安。因此,我們必須向主認我們一切的罪,使我們的良心被灑過,脫離一切邪惡的事。然後我們就有無虧的良心,並且我們的心中會有平安。
不僅如此,我們的心思必須單純。我們與主同在時,不該考慮或思想太多。相反的,我們的心思應當單純。我們必須小心不叫我們的心思被仇敵敗壞,失去那向著基督的單純。(林後十一3。)弟兄們必須特別小心,不要太運用心思。你若有聰明的心思,又運用得太多,你的心思也許因著太多的考慮而被敗壞,失去向著主的單純。許多時候我們受這種敗壞的困擾。因此,我們必須求主使我們的心思單純。我們必須有孩子般的心思。(太十八3,可十15。)我們的意志也必須溫和、柔軟,我們的情感必須滿了愛。然後我們的心就是正確的心、純潔的心和愛主的心。這是馬利亞傾倒貴重膏油在主身上時所有的那種心。(太二六7。)她的心有清潔的良心、單純的心思、柔和的意志、和滿了愛的情感。她何等愛主!我們必須求主賜給我們這樣的心,並把我們的心更新到這樣的情形。
我們有這樣純潔的心時,就有主的同在。『清心的人有福了,因為他們必看見神(太五8。)有純潔的心,會使我們在神的同在中,並看見神。然而,在神的同在中和看見神是一回事;取用神是另一回事。在餐桌前與食物同在是一回事,實際把食物喫進來是另一回事。今天許多基督徒是在舊約的感覺裏談論神的同在,但新約給我們看見更深的事。新約給我們看見,主自己活在我們裏面,並且我們活著就是基督。(加二20,腓一21。)不僅主與我們同在,主自己就活在我們裏面,甚至與我們調和。你若僅僅與一塊餅同在,你會得飽足麼?不,你會告訴餅說,『對我而言這不彀好。我必須把你喫進來,並消化你,使你成為我裏面的成分。』這就是新約的祝福。我們許多人還習慣禱告說,『主,將你的同在賜給我們。』我也這樣作過,但這樣禱告之後,我就告訴自己:『這是甚麼?你不僅僅有主的同在。今天主乃是你的食物。你能取用、喫並消化祂,祂能與你調和,成為你的一部分,並成為你這人的成分。』這是多麼美妙!這就是神與人調和。正如茶與水調和,主今天也在我們靈裏與我們調和。主正與我們調和,作我們的生命和內容,我們是器皿,作祂的容器。
我們的思想需要改變。我們必須領悟,我們不是要為祂作甚麼;我們乃是要享受祂並應用祂。我們必須記得我們甚麼也不是,只是主的容器,主應當是我們的內容。我們的心思是主心思的容器,主的心思應當是我們心思的內容。(腓二5。)我們的意志和情感也是如此;我們的意志只是容器,必須被主的意志所充滿;我們的情感是容器,必須被主的情感和愛所充滿。(徒十六7,腓一8。)我們裏面的每一部分都是容器。正如我們的靈是容器,我們的心思、意志、和情感也都是容器。我們必須讓主充滿我們,並佔有我們裏面的每一部分。(弗三17。)我們必須讓祂充滿我們的心思、意志和情感。這樣我們就有基督的心思、主的意志、主的愛和情感,並有主的靈在我們的靈裏。我們全人就要被主浸透。
我們若要在神聖的調和裏,就必須忘記我們的行事與作工,卻要把所有的注意力放在喫喝的事上。一天過一天,我們該是喫喝的基督徒,而不是行與作的基督徒。譬如,當我們來到聚會中坐下,我們常常想,在會中該作甚麼。然而,我們不該思想要作甚麼。反之,我們應當接觸主、喫主並喝祂。我們應當放棄要作甚麼的念頭,單單接觸祂。我們應當說,『主,謝謝你,我再一次得著機會來接觸你。』有人享用一杯咖啡來提神。同樣的,我們該題醒自己享用『一杯基督』。我們應當把握機會喫主。我們要去看望弟兄時,不該考慮說甚麼,或作甚麼。我們應當簡單的接觸主、喫主並喝主,然後就有東西如同活水流出來,這乃是我們接觸主的結果,而不是我們行事或作工的結果。
甚至當我們在盡話語的職事時,也必須忘記我們正在作的,只要保持與主的接觸。我們在盡職時,應當喫主並喝主。譬如,一盞燈在發光時,它同時也得著供應。一盞燈若能說話,它會告訴你:『我不知道如何發光;我只知道如何享受供應。發光只是得供應的結果。我無需擔心發光;我只要住在電流裏享受電流。』我們必須忘記我們的行事與作工,卻要學習如何享受主、喫主並喝主。這不是道理,乃是屬靈的實際。我們必須學習如何用我們的心愛祂,並用我們的靈享受祂。主已將新心和新靈賜給我們,也已將祂的靈放在我們靈裏,使我們可以一直享受祂。我們必須求主在我們裏面創造一個新心,就是清潔和純潔的心,並賜給我們一個正確的靈,使我們得以操練我們的靈接觸祂。(詩五一10。)我們這樣作,就會一直被主充滿,並被主佔有。然後我們全人就要變化成為主的形像,主要成形在我們裏面,我們也要模成主的形像。(林後三18,加四19,羅八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