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 如何教導人

讀經:

提摩太前書一章三至四節,十節,三章十六節,四章六至八節,六章三至四節,提摩太後書一章七節,十三節,二章二節,四章三節,二十二節,提多書一章九節。

在前兩章我們看見,眾聖徒都應該藉著申言參與聚會,也就是在聚會中藉著說話,向神並向其他人擺出基督。我們要這樣在聚會中盡功用,就需要在日常生活行事的點點滴滴,都以基督為生命和一切。我們在聚會中盡功用,在於我們每天對基督的經歷。我們必須在基督這包羅萬有的美地上勞苦,從基督有所收成,然後帶到聚會中,盡功用將其獻上。我們來聚會時,應當運用靈,將出於基督的東西供應給別人。我們也需要學習如何清楚的說話,陳明我們從基督所學習、所經歷的。在這些事上我們需要多多操練。當我們眾人都學習如何申言,召會就會很快的長大,因為我們的聚會將以新的方式顯得豐富、活潑、得勝、有能且拔高。我們基督徒的生活,包括我們聚會的方式,都需要不斷的往前。

眾聖徒都需要學習教導神的經綸

按照林前十四章,眾人都能申言,也就是為基督說話。每位信徒都能就著對基督的享受和經歷,簡單的說一些話。然而,教導比申言難。雖然如此,我們眾人都需要學習如何教導。保羅在他寫給提摩太和提多的書信裏,說到許多關於教導的事。

保羅在提前一章三節說,『我往馬其頓去的時候,曾勸你仍住在以弗所,好囑咐那幾個人,不可教導與神的經綸不同的事。』我們要教導,首先必須學習不可教導不同的事。人天生就喜歡教導不同的事,以顯示自己知道得更多。我們下意識裏就是如此。我在中國服事主多年之後,發現人不喜歡用別人用過的相同辭彙。一個人若用『思考』一辭,另一個人也許就用『考慮』,為要區別自己與第一個人不同,並顯示自己知道得更多;這乃是驕傲。我們應該學習不驕傲,反而要講說並教導相同的事。我們不是專家,只是學習者。林前一章十節說,『弟兄們,我藉我們主耶穌基督的名,懇求你們都說一樣的話,你們中間也不可有分裂,只要在一樣的心思和一樣的意見裏,彼此和諧。』我們需要彼此和諧,有一樣的心思,用同一的口說一樣的話。(羅十五6。)我們不該想要說不同的話,或教導不同的事。

保羅在提前一章四節說,『也不可注意虛構無稽之事,和無窮的家譜;這等事只引起辯論,對於神在信仰裏的經綸並無助益。』神的經綸是一個大的辭。神的經綸與基督和召會有關。包羅萬有的基督已成為那靈,現今住在我們靈裏。我們需要在靈裏憑基督而活;召會是出於這樣的生活。這就是神的經綸;我們都需要學習如何教導神經綸的事,這包括了基督與召會。我們應該不僅能從福音書,也能從書信教導關於基督的事;書信啟示祂成了賜生命的靈,現今住在我們的靈裏。(林前十五45,羅八16,提後四22。)眾聖徒都需要擔負教導神經綸的責任。甚至青年弟兄姊妹也應該學習教導,因為其他年輕人也許會向年齡相近的人更為敞開,聽他們說話。

林前十二章二十九節指明,並非眾人都是申言者或教師。我們可能不是以弗所二章二十節和四章十一節所描述特別有恩賜的申言者;這樣的大申言者只是少數。然而,有許多小申言者,因為保羅在林前十四章說,眾人都能申言。(24,31。)任何人都能作小申言者。在世俗的教育中,有兩種教導:學校裏的教導和家裏的教導。一個人要在學校裏教導,需要特別的資格和資歷;然而,母親在家裏教導孩子不需要這樣的資歷。不是每個人都能在大學裏教書,但每位母親都能在家裏教導。我們也許不能在大聚會裏釋放信息,但我們都能像母親在家裏教導一樣,教導人關於神經綸的事。

正如作母親的必須教導自己的孩子,我們眾人也都必須學習並豫備好,來教導神經綸的要項。美國是強國,因為所有的公民都接受了充分的教育。國家要強大,國家的教育水準就需要提高。有一定程度的知識,就有能力教導。不是每個人都能作學校老師,但每個人都能作一點教導的事。

召會生活需要藉著每個肢體學習並教導人而得著加強。我們雖然不是專家,但我們應該知道如何教導人。我們需要提高召會生活的文化;今天大部分的基督徒都不盡功用,對神聖的事物也少有認識。他們倚靠聖品階級,就是在神學院或聖經學院受過訓練的專職人員。然而在召會生活裏,眾聖徒都必須背負教導人的責任。我們藉著施教比藉著研讀學習得更多。一位數學好的學生可能到了開始作數學老師時,纔領悟自己還有許多要學習的。因此,我們都需要豫備好教導人。我們應該盡功用,不僅是藉著申言,更是藉著施教;這會加強召會。

我們需要學習教導神的經綸。保羅勸勉提摩太,要囑咐某幾個人不可教導不同的事。有時我受聖徒試誘去教導不同的事。例如,最近有一位弟兄問我,主何時回來。這種問題是一個試誘。許多年前我會很樂意回答並詳盡討論這種問題。然而,現今我看見這樣的討論沒有用處。知道主那一年回來不會幫助我們。主告訴祂的門徒:『至於那日子、那時辰,沒有人知道,諸天之上的使者也不知道,子也不知道,惟獨父知道。』(太二四36。)主復活後與門徒同在時,他們問:『主阿,你復興以色列國,就在這時候麼?』(徒一6。)主回答說,『父憑著自己的權柄所定的時候或時期,不是你們可以知道的。但聖靈降臨在你們身上,你們就必得著能力,並要在耶路撒冷、猶太全地、撒瑪利亞,直到地極,作我的見證人。』(7~8。)換句話說,祂告訴門徒,要忘了豫言外在應驗的時間,只管在全地作祂的見證人。我們不該花許多時間談論別的事,包括出自聖經的道理。我們只該教導關於神經綸的事。

健康的教訓和健康的話

保羅在他寫給提摩太和提多的書信裏,說到健康的教訓。(提前一10,提後四3,多一9。)在提前六章三至四節,他說,『若有人教導的不同,不贊同健康的話,就是我們主耶穌基督的話,以及那合乎敬虔的教訓,他是為高傲所蒙蔽,一無所知,卻好問難,爭辯言辭,由此就生出嫉妒、爭競、毀謗、惡意的猜疑。』健康的話餧養我們,並使我們長大;我們需要教導這樣的話。

保羅在四章六節說,『你將這些事題醒弟兄們,便是基督耶穌的好執事,在信仰的話,並你向來所緊緊跟隨善美教訓的話上,得了餧養。』我們需要供應給別人的,不是道理的教訓,乃是基督自己。我們需要得著健康話語的餧養,然後藉著用健康的話教導人,使人得餧養。

提後一章十三節說,『你從我聽的那健康話語的規範,要用基督耶穌裏的信和愛持守著。』規範就是榜樣。我們需要持守健康話語的規範,這健康的話語與神的經綸有關。我們開始教導人時,可以先描述人的各部分—體、魂和靈—以及各部分的官能。然後可以進一步教導說,我們能藉著運用靈享受基督。我們可以舉例分享一些經歷而作詳盡的說明。這就是健康的教訓。

我們都需要學習健康的教訓,用以餧養自己和別人,就如關於基督是誰的啟示。我們不該說,這僅僅是帶領者,或年長、老練之人的責任。我們都需要認識這些事。地方召會的生活如同家庭生活,其中所有的孩子從年幼起就擔負家中的某些責任。在許多美國家庭裏,家長賦予孩子職責,就如拿報紙或吸地毯。在召會生活裏,我們需要這樣訓練所有的肢體。

在召會生活中最重要的事,乃是照顧人,正如在農場或乳牛場裏,最重要的事乃是照顧牲畜。我們要照顧人,就需要知道如何盡功用和如何施教。我們不該因著認為自己不能作,就請長老或帶領者來與某些人聚集,以照顧他們。我們中間不該有平信徒或雇請的專家。孩子餓的時候,作母親的不能因為自己不會烹飪就推卸責任;她別無選擇,必須豫備東西給孩子喫。這就是今天在眾地方召會中的情形。每個人都需要學習如何教導並照顧人,使眾召會得以剛強。

一九五四年在臺北的召會舉行數天的福音聚會,每個晚上同時在幾個會所裏傳福音。我沒有參與傳揚,只是到各個會所去看一下。我去到一些會所時,聖徒們不認得我,就把我當作是來聽福音的客人招待我入場。第三天有位觀察我們傳福音的傳道人問我:『請告訴我你們的祕訣。你們如何把那麼多人帶進來?』他解釋說,幾天前他的團體舉行福音佈道會,請了一位著名的講者。他們在報紙上刊登大幅廣告,把講者的名字擺在明顯的位置上,但是來聽的人不多。我們的聚會沒有作這樣的廣告,也沒有名傳道,會所卻滿了人;甚至許多聖徒根本不知道各個會所是誰來傳講。我們的祕訣在於每個肢體都事奉、都傳揚。因著眾聖徒都向鄰居、同事、同學傳揚,到了聚會的時間,就能帶許多人來。全召會都傳講,全身體都背負責任。

我們需要訓練召會生活中的弟兄姊妹如何盡功用,並如何教導人,如同母親教導自己的孩子一樣。我們該不斷的學習。在提後二章二節保羅告訴提摩太:『你在許多見證人面前從我所聽見的,要託付那忠信、能教導別人的人。』這意思是,我們不僅需要能教導別人,也需要能幫助別人施教。如果所有的肢體都成為受訓者和施訓者,召會必定得勝。各公會倚靠牧師、講員或傳道人,但主恢復裏的眾召會倚靠每一個肢體;我們需要訓練每一個人。我們需要將我們所學習的一切,託付那忠信、能教導人的人。

學習並經歷關於敬虔和我們的靈的事,使我們能教導人

保羅在提前四章七節說,『要操練自己以至於敬虔。』英文的體操(gymnastics)一辭,是來自本節中譯為『操練』一辭的希臘原文。按照三章十六節,敬虔乃是神顯現於肉體。操練自己以至於敬虔,就是顯明神。我們是藉著操練我們的靈,操練自己以至於敬虔。提後一章七節說,『神賜給我們的,不是膽怯的靈,乃是能力、愛、並清明自守的靈。』我們的靈被我們的心思、意志和情感包圍。有剛強的意志、愛的情感、和清明的心思,與有剛強的靈相關。四章二十二節說,『願主與你的靈同在。』我們需要在我們的靈裏實化基督。因著基督乃是住在我們靈裏,我們操練靈時,神就得著顯明。真實的敬虔乃是藉著操練靈實化基督而彰顯神;我們需要操練以至於敬虔,也需要學習教導人關於敬虔和操練靈的事。顯明神的路乃是,帶著剛強的意志、愛的情感、和清明的心思,操練我們的靈。我們需要學習並經歷這一切,使我們能教導人。

我們需要學習並教導神經綸的三要項

我們需要學習並教導的三要項乃是:(一)基督是那靈;(二)召會是基督的身體和新人;(三)我們的靈是接受、盛裝、並經歷基督的憑藉。對這三件事,我們無法述盡說竭。

我們必須學習經歷基督,主觀的認識祂。許多基督徒僅僅是客觀的認識關於基督的事。他們只是受教導,知道基督死在十字架上救贖我們,而現今祂乃是在天上。這是真確的,但不只如此;基督在復活裏也成為那靈。約翰福音開頭啟示基督是神,並且祂成為人,作為神的羔羊完成救贖。(一1,14,29。)然而約翰福音末了啟示,基督現今乃是那靈,使我們能吸入祂這聖氣。(二十22。)約翰福音也啟示,我們能喝基督這活水,喫祂這生命糧和生命樹。(七37~39,六35,57,十五1。)我們藉著吸入祂並喫喝祂,就享受祂,祂就被吸收到我們裏面。我們都需要這樣主觀的經歷基督,並學習教導人作同樣的事。基督不僅是在天上,也在我們靈裏,甚至被吸收到我們裏面,成為我們裏面的構成成分。因著保羅是這樣主觀的經歷基督,他寫說,『在我,活著就是基督。』(腓一21。)保羅也寫說,『現在活著的,不再是我,乃是基督在我裏面活著。』(加二20。)

羅馬書裏關於基督的漸進啟示,與約翰福音裏的啟示相似。羅馬一章三至四節啟示,基督是神的兒子,成為人作大衛的後裔。八章二節啟示,祂成了生命的靈。(參9~10。)十節說,『基督…在你們裏面,』三十四節說,基督在神的右邊。因此,同一章說到基督在天上,也說到祂在我們裏面。因著基督在我們裏面,祂就是主觀的。我們需要主觀的學習並教導關於基督的事。要完全認識並珍賞基督是那靈,需要許多的經歷和說明。

我們也需要經歷並教導人關於召會是神的家,是基督的身體和新婦,特別是新人。(弗二15,四24,西三10。)人的靈是我們需要學習並教導之神經綸的另一要項。我們的靈是我們憑以接受、盛裝、並經歷基督的憑藉。我們若用靈接觸並經歷基督,就會在作為新人的召會裏彰顯基督。

我們需要學習關於基督、召會、和人的靈的事,且對這些事有經歷,並能將這些事教導人。大部分基督徒只認識基督是他們的救主,在天上等候他們。他們盼望將來在天上與祂同在,並且今天從祂得著幫助。大部分的人認為召會僅僅是物質的建築物,並且不認識他們有人的靈。大部分基督徒不認識神經綸裏的要項,就是基督是賜生命的靈,召會是基督的身體和新人,以及我們的靈是接受、盛裝、並經歷基督的憑藉。我們看見神的經綸乃是主的憐憫,這經綸就是要將基督這賜生命的靈作到我們裏面,使我們能在靈裏憑祂而活,並將召會構成為新人,好在地上彰顯基督。眾地方召會所有的聖徒若都仔細學習神經綸的這些項目,並能教導人,眾召會就要大得加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