彼得後書一章五至十一節。
在本篇信息中,我們要復習彼後一章五至十一節。
在五節彼得說,『正因這緣故,你們要分外殷勤,在你們的信上,充足的供應美德,在美德上供應知識。』『美德』是指三節所題的美德,那裡彼得說到『那用祂自己的榮耀和美德呼召我們的』一位。不但如此,這美德與神的性情(4)有關;神的性情指神所是的豐富不同的方面。三節和五節的美德是經歷神的性情,享受神的性情的結果。我們有分於神的性情,就是神所是之豐富的不同方面,這些豐富就成為我們的美德。例如,神是愛、光、聖、義和恩慈。這一切都是神的屬性。每一種神的屬性也是一種美德。我們享受神的所是,我們就享受祂的聖別。然後這聖別就成為我們身上並隨著我們的美德。享受神其他的屬性,原則也是一樣。
美德的素質或元素包含在信這種子裡。這種子實際上就是基督自己,而基督就是神在祂一切的所是裡。因為神一切的所是都在基督裡,基督就是神所是的具體化身。這位基督成了我們的產業。我們裡面對這具體化身的響應或返照就是信。因此,信也是我們的產業。在信這種子裡包括一切神的屬性,一切神所是的豐富。因為我們有信這種子同神的性情,我們就必須往前發展這種子。在這發展裡出來的第一樣東西,就是美德。所以,美德是享受神性情的結果,是享受神所是的結果。
在五節彼得說,在我們的美德上,我們需要發展知識。在關於神聖生命和敬虔,以及有分於神性情的事上,美德需要對神和我們主耶穌之認識的充足供應。(2~3,8。)
我們也許有許多知識,但我們的知識也許是膚淺、表面的。我們也許不認識生命,或不認識同樣寶貴的信是甚麼。不僅如此,我們可能不認識任何關於神性情的事,甚至有人根據聖經指出信徒得有分於神的性情時,我們也可能反對。那些有膚淺知識的人也可能不認識,敬虔是神的彰顯,基督是三一神的具體化身,以及基督今天是賜生命的靈。對這樣的事缺少知識,就是對聖經中真理的深邃缺少知識。
有些信徒被膚淺的知識阻撓甚或破壞了。他們在道理上也許是基要的,卻非常膚淺。膚淺的基要派實際上也許是一種能使屬靈感覺遲鈍的『麻藥』。好些基督徒因著膚淺基要派的影響受了『麻醉』。為這緣故,很難和他們說到以基督作我們的食物和享受。你若告訴他們,我們能喫基督,消化基督,並吸收祂,使祂成為我們這人的構成成分,他們就會說,這樣的教訓是異端。他們也許反應說,『我們的主和救主耶穌基督在天上的寶座上。我們如何能喫祂,祂又如何能成為我們這人的構成成分?』他們甚至認為這樣合乎聖經的教訓是褻瀆。
一些有膚淺知識的人也反對調和的事。舊約裡用到『調和』這辭;利未記二章說到油與細麵調和,作成素祭。所以,調和的觀念的確合乎聖經。
不但如此,在約翰六章主耶穌說,祂是糧,是從天上降下來賜生命給世人的活糧,並且喫祂的人也要因祂活著。想想我們所喫的食物怎樣了。食物被消化、吸收,至終與我們的組織和細胞調和。那麼,喫豈不真的含示調和麼?我們所喫食物的消化和吸收,的確與調和有關。我們所喫的食物與我們的構成調和。同樣的原則,我們喫主這生命的糧,並在我們屬靈的人裡消化並吸收祂,祂就與我們調和,我們也與祂調和。然而,有些基督徒沒有這知識,就是對聖經真理之深邃的知識。
彼後一章五節裡所說到的知識,是對神和我們主的充分認識。我們需要充分認識的,不是未經過過程的神,『生的』神,乃是經過過程的神。『經過過程的神』是指那藉著成為肉體來作人,在地上生活三十三年半,死在十字架上,並且埋葬,復活,升到諸天之上的神。成為肉體、人性生活、釘十字架、復活並升天,都是漫長過程的一部分。因為基督經過了這樣的過程,祂就不再僅僅是帶著神性元素的神;祂也是帶著人性元素的人。我們的主是神而人者,兼有神性和人性。不僅如此,祂也包括人性生活、祂包羅萬有之死、和祂分賜生命之復活的元素。這樣關於經過過程之神的話,對那些只膚淺認識主話的人,聽來也許很生疏、奇特。但照著彼得在一章五節所說的,我們需要在我們的美德上,充足的供應對神的充分認識。
信徒若沒有正確的知識,如何能有一章五至七節所描述的發展?沒有對神的充分認識,就不可能有這發展。有些信徒幾乎沒有任何發展。他們甚至沒有充分領悟同樣寶貴的信,不知道這信就是他們裡面包羅萬有的種子。他們從未聽過這種教訓。他們的知識不在這條線上,反而聯於膚淺的宗教領會。
在六節彼得接著說,『在知識上供應節制,在節制上供應忍耐,在忍耐上供應敬虔。』節制是在情感、喜好和習慣上管治並約束己。在我們的知識上,我們需要發展這樣的節制。
在我們的節制上,我們需要發展忍耐。節制與自己有關,忍耐與別人和環境有關。對於我們自己,我們必須有節制;對於我們的環境,無論怎樣,我們都需要忍耐。我們需要對我們的家人、鄰居、和攪擾我們的各種事物有忍耐。例如,你為環境中的某事所困擾,就需要忍耐。我們需要發展忍耐,以容忍別人與環境。
在六節彼得也說,在我們的忍耐上,我們需要發展敬虔。敬虔的意思是像神,就是像神並彰顯神。基督徒的生活該是在凡事上彰顯神,並帶有神的樣式的生活。我們管治我們的己並容忍別人與環境時,也需要發展敬虔,使我們得以像神並彰顯祂。
在七節彼得接著說,『在敬虔上供應弟兄相愛,在弟兄相愛上供應愛。』我們已指出,在敬虔,彰顯神上,需要供應弟兄相愛,就是弟兄的情愛。我們也看過,七節的『愛』字,原文在新約中用以指神聖的愛,就是神在祂性情上的所是。(約壹四8,16。)這種愛比弟兄相愛更高尚,比人的愛能力更強,度量更廣。
在召會生活中,弟兄姊妹也許彼此相愛,但他們的愛也許相當膚淺。在他們的愛裡,也許沒有生命的供應,也沒有能施醫治的『抗生素』。這就是說,他們的愛缺少神聖的愛。但在彼得所說對弟兄的愛裡,有另一種元素,這元素就是神聖的愛,這愛以智慧供應我們,使我們合式的愛弟兄。有時候我們愚昧的、以能慣壞別人的作法愛他們。我們沒有智慧,以使他們能得著生命的供應並得滋養的作法愛他們。神的愛不但滋養人,也包含能施醫治且豫防疾病的屬靈抗生素。我們若以神聖的愛愛弟兄,就會將這樣的抗生素注入他們裡面。例如,你也許曉得弟兄有某種缺欠或軟弱。你知道教導或改正不會幫助弟兄。這位弟兄需要人以高尚的愛愛他。你若以這種愛愛他,他就會得著生命的供應,以及能殺死他裡面『病菌』的抗生素。在召會生活中,我們需要有辨識、不愚昧的彼此相愛。我們需要帶著滋養弟兄並幫助他們得醫治的崇高目的來愛他們。
神的愛總是有辨識的。馬太五章四十五節告訴我們,神降雨給義人,也給不義的人。但祂這樣作是有智慧的。有時候祂也許使某地區不下雨。這不是說,祂不愛那地方的人。祂愛他們,但祂是有辨識的愛他們。同樣,我們不該不愛聖徒。我們該愛眾弟兄,但我們該有辨識的愛他們。
我們對聖徒的愛也總該照著度量或在界限之內。我們若過度愛某位弟兄,那愛也許就慣壞他。我們需要只愛他到某個地步就可以了。但另一位弟兄也許需要更大量的愛。這樣愛別人,就是不僅僅以弟兄的情愛愛他們,更是以神聖的愛愛他們。
我們愛弟兄常在於我們情感的起伏。我們情緒高昂時,就愛每個人。但我們情緒低落時,也許就不願意向任何人顯示愛。有些弟兄的情緒高昂時,幾乎會作任何事幫助你。但他們一旦情緒低落,就一點也不願意幫助人。這種弟兄雖然愛聖徒,卻是照著情感的起伏不定愛他們。那種愛不是神聖的愛。神聖的愛不在於我們情感的起伏。因為這愛起源於神聖的生命,牠就不改變。我們需要學習以這神聖的愛愛弟兄,不以那在於我們情感起伏的愛愛弟兄。
神的愛是始終如一的。我們若以這愛愛別人,也會是始終如一的。每當有人接觸我們的時候,我們的愛會是相同的。我們總會有辨識並照著別人的需要愛他們。我們也許曉得一位弟兄需要多少愛,所以我們會量出、分配出那麼多的愛給他;但另一位弟兄也許需要不同分量的愛應付他的需要。這是一種高尚的愛。
我們在婚姻生活和家庭生活中需要有這神聖的愛。彼得囑咐作丈夫的要按妻子應得的分敬重她。(彼前三7。)這需要高尚的愛。
姊妹一般是用情感,沒有辨識或不適度的愛丈夫。這樣的姊妹高興或情緒高昂時,就會因此愛丈夫。但她若不高興或生氣,就不會愛他。那種愛是情感的,不包含神聖之愛的元素。然而,一位在主裡較為老練的姊妹,會始終如一的愛丈夫和兒女,但她的愛總是適度且有辨識的。這種愛必是高尚的愛。
我們人的愛不可能適度且有辨識。這就是彼得說到弟兄相愛以後,接著指明我們在弟兄相愛上需要發展愛的原因。有些解經家誤解彼得這裡的話,以為他在告訴我們,首先要發展對弟兄的愛,然後要發展對眾人的愛。然而,這種領會太膚淺了。彼得的思想是在我們的弟兄相愛裡,需要有神聖之愛的元素。
在彼後一章八至十節彼得說,這一切美德若存在我們裡面,且不斷增多,就必將我們構成非閒懶不結果子的,以致充分的認識我們的主耶穌基督。但那沒有這幾樣的,就是眼瞎、近視,忘了他舊日的罪已經得了潔淨。所以,彼得囑咐我們應當殷勤,藉著發展這一切美德,使我們所蒙的呼召和揀選堅定不移。
在十一節彼得下結論說,『這樣,你們就必得著豐富充足的供應,以進入我們主和救主耶穌基督永遠的國。』在這永遠的國裡,我們不是臣民│我們乃是君王。然而,要在我們主和救主耶穌基督永遠的國裡作王,我們就需要在生命上成熟。我們基督徒命定要在主的國裡作王。然而,人若缺少在神聖生命上的成熟,如何能在要來的國裡作王?沒有這種成熟而作王是不可能的。即使主要叫不成熟的人登寶座作王,那人也會曉得,他無法盡君王職任。這指明甚至我們自己也知道,為著要作王,我們需要長大成熟。
照著彼得在一章五至十一節的話,長大成熟就是發展我們所已經接受的。我們已分得奇妙的同樣寶貴之信,這信是包羅萬有的種子。一切神聖的豐富都在這種子裡,但我們必須殷勤,將這些豐富發展為美德。然後我們需要在我們的美德上發展知識;在知識上發展節制;在節制上發展忍耐;在忍耐上發展敬虔;在敬虔上發展弟兄相愛b,;並在弟兄相愛上發展愛。藉著發展這些美德,我們就長大,至終我們要達到成熟。結果,我們要充滿基督,用保羅的話說,就是達到基督豐滿之身材的度量。(弗四13。)這樣,我們就會有資格並裝備好,在要來的國裡作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