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奉主之人所作的一切,必須是與主聯合而作的,必須是在主裏面聯合著主作的。換句話說,必須是靠著主作的。我們事奉主的人,許多時候,不能站起來答應主的要求,應付主的需要。然而,當我們能站起來,要應付主的需要時,我們卻有一個危機,就是不倚靠主。我們好像不需要倚靠主,不必仰望主,就能靠自己的幹才、殷勤、認真,作出甚麼工作。所以,每一個事奉主的人,都得提防一件事,就是單獨行動。所謂單獨行動,就是把主放一邊,不必倚靠主,不必求主,不必聯於主,憑自己就能作出工作。
一個正確事奉主的人,在一切事奉上,應當先停下自己的看法、眼光和觀念;因為沒有一個事奉能出於自己。每一個事奉都必須出於主,所以我們這個人要停下來。惟有當我們停下來時,纔能彀接受主的命令,領受主的啟示。
當人有了主的命令,領受了主的啟示,就應該立刻起來與主配合。有的人不能起來,是因為他的豫備不彀,比方有的人性格差,得過且過,有的人聖經讀不熟,這都是叫他們不能立刻起來的原因。另有些人不能起來,是因著他們的妻子、兒女、父母。聖經裏說到,當主來呼召人時,有的人顧到他的兒女、父母、妻子,甚至他的生活、性命安全等,而不能答應主的呼召。(申十三6,二四5,路十四17~20,26。)同樣的,今天許多人有主的呼召,卻不能立刻站起來,都是因為顧到自己切身的關係。
能彀起來答應主呼召的人,都是很簡單的人。當那一天,雅各和約翰在加利利海邊補網,一聽見主的呼召,立刻撇下船和父親,跟從了主。(太四21~22。)他們的答應是標準的;在那裏,我們沒有看見他們怎樣安排他們的父親,安排他們的船隻,安排那些網。他們的答應是爽快的,是不顧一切的,那實在是個模型。難得有一位弟兄或姊妹,起來答應主的呼召時,是不考慮自己的。有好些弟兄姊妹,不是不答應主的呼召,而是拖泥帶水,船隻要安排一下,網要安排一下,對老父親也得交待清楚,否則引起親友誤會,對見證不好。然而奇妙的是,這班加利利人沒有這些考慮,他們船撇下了,網放下了,也不管父親如何,就那樣簡單的起來應付主的需要。
在馬太八章,有一個門徒對主說,『主阿,准我先去埋葬我的父親。』主說,『讓死人埋葬他們的死人,你跟從我罷。』(21~22。)在整本聖經裏,可以看見每一次主來呼召人時,都不讓人有一點的安排。除非主不呼召你,主一呼召,你就得立刻無條件的答應;這就是那能站起來的人。許多弟兄姊妹雖有主的呼召,就是站不起來。頭一次主呼召你,你在那裏考慮;第二次,你還是站不起來;到了第三次、第四次,你就更站不起來了。有些基督徒就是這樣,一生一世是個蒙召而站不起來的人;到臨終,他們還為這一點懊悔。所以,我們要慎重的看見,當主的呼召臨到我們時,我們必須能立刻站起來,答應祂的呼召,應付祂今天的需要。
在神的救贖裏,沒有一點是絕對離開人而能彀作的;神需要人與祂同工,和祂同作。只有墮落的基督教纔教導說,有的人可以事奉神,有的人不可以事奉神。豈不知在神的救恩裏,所有的人都要事奉神;神乃是逢人必救,並且逢人必召。只要人肯接受祂的救恩,祂都拯救;只要人肯答應祂的呼召,祂都呼召。難處不是祂不拯救你,不呼召你,而是你不願意接受祂的拯救,不願意接受祂的呼召。
主的拯救就是主的呼召,這是所有認識神的人都知道的。主所以救我們,就是要召我們事奉祂。福音書給我們看見,當主在地上時,沒有一個人是得救而不蒙召的。在聖經裏,沒有一個例子,是把主的呼召和主的拯救分開的。我們讀不出,彼得相信得救,卻不相信蒙召;彼得乃是甚麼時候得救,就甚麼時候蒙召。他的得救就是他的蒙召,他的蒙召就是他的得救。同樣的,拿但業在甚麼時候、甚麼地方得救,同時也在甚麼時候、甚麼地方蒙召。(約一47~49。)保羅並沒有在大馬色得救,然後到曠野纔蒙召;他乃是在得救時就蒙召了。
在新約裏,沒有一個人,他的蒙召和得救是分開的。你無法從新約裏找出一個例證,說到有人是先得救,以後纔蒙召的。你若是得救的人,在你得救那天,神的呼召就臨到了你。得救和呼召二者乃是一個。真實得救的人,在他一得救時,裏面就有一個很深的願望,要服事神。一個真得救的人,若不想事奉神,他的得救就是可疑的。請你們想想看,在你們得救的頭一天,裏面是否就有一個願望,要事奉神?因為神的呼召,乃是包括在祂的拯救裏。神所以救我們,就是要叫我們事奉祂。神乃是逢人必救,並且是逢人必召。
因著神救贖的一切,都是託在人裏面;所以,沒有人,神就無法作甚麼。祂在救贖裏所有的工作,都是經過人,藉著人,並且是調著人。祂所以救了你,救了我,就是要你我事奉祂。然而,難處在於我們站不起來;我們要顧到我們的家庭、父母、妻子、兒女,以及我們的事業、前途、名利。我們有太多要顧到,所以我們站不起來;我們無法作爽快的人。我們沒有企圖,沒有冒險的豫備;我們不過想作個穩當的基督徒。每一個標準的基督徒,都是冒險的基督徒。要答應主的呼召,是需要相當的冒險。有的人好像站起來了,卻因著破碎不彀,對付不彀,站起來兩天,就受不了,塌下去了。所以我們要看見,在眾多的基督徒中間,主想要找著幾個能應付祂需要的人,都不容易;那樣的人實在不多。
一個為神站起來的人,需要有冒險的膽量,以及百折不回、剛強的意志。膽怯、沒有膽量的人,是站不起來的。我們的主常常拯救一百人,卻不一定有五個人,願意為祂站起來。大多數的人都是膽子很小、意志不強、畏首畏尾、無所謂的。這樣的人,多半站不起來;即使站起來,也沒有多少用處。凡站起來的,都是有一點膽量、有一點幹才的。每一個為主有一點用的人,都有一點剛強的意志,並且有膽量、有作為。
然而,一個人要為神站起來,應付神的需要時,會出現另一個很大的危機。我們都知道,凡站起來的人都是有一點魄力,有一點膽量的;凡沒有魄力,沒有膽量的人,是無法站起來的。因這緣故,在那些站起來的人身上,很容易有一個危險,就是可以不倚靠神,不仰望神,自己就作起來了。他們無視一切的危險、艱難,百折不回的要為主站起來。這時,他們的危險就是不管主作不作,他們都要作,並且只要他們作就可以。他們甚至可以離開主,把主擺在一邊,不與主交通,不住在主裏面,不聯於主自己,就單獨作起來了。
在今天的基督教裏,有很多的活動、工作,都是出於這種光景;人有魄力,有幹才,有擔當,有冒險心,就可以作一些工作。以致許多基督教裏的工作,都已經失去了主的同在;這實在令人害怕。他們不必住在主裏面,就能作許多事。
我們無論怎樣剛強,怎樣能為主站起來,都應當在向前去的時候,每一步都像一個最軟弱的人。我們要對主說,『主阿,我雖然站起來了,但我仍是一個最軟弱的人。我需要像以色列被你背在翅膀上,來事奉你。(出十九4。)在人看我是膽大,我有主張,我的意志堅剛,但是主你知道,我是軟弱如水。若不是你托著我,若不是你背著我,我實在寸步難行。主阿,我一離開你,就不能作甚麼。不只在禱告時,我裏面是軟弱的;在交通上,我裏面也是軟弱的;甚至在工作的每一個感覺裏,我都是軟弱的。』不論人在外面怎樣判斷你,看你多剛強,多有幹才,意志多堅剛,你裏面必須又軟弱又戰兢。你要對主說,『主,離了你,我不能作甚麼。你雖然需要我,我也需要你,但我不僅裏面需要你,外面也需要你。主,我靈裏需要你的靈,我環境中也需要你的手,我需要你。』
一個人作工事奉主,治理召會,有一件事絕對不能用,就是外邦人在社會上、在人群中所用的政治手腕。在事奉主的事上,在治理召會的事上,不能耍手腕,不能用政治。有一次,在與弟兄們的交通中,有位弟兄建議我們,最好怎樣作,若不那樣作,定規會有甚麼結果。我立刻就說,『弟兄,這是政治,這是手腕。』另有一次,有位弟兄要來難為我,有一位姊妹就說,請某姊妹去見那位弟兄的妻子,好叫那位弟兄受他妻子的影響,就不再來為難。這是外邦人最好的辦法;所謂正門走不通,就走後門。然而我們要記得,在事奉主、治理召會的事上,這是作不得的。
你一用手腕,就十足證明你是在主之外,你沒有倚靠祂。外邦人沒有主纔會用手腕,這並不是一個事奉主的人所能用的。一個事奉主的人,乃是在主裏面。這樣的人一遇到為難,絕不轉到耍手腕上,乃是進到主裏面,對主說,『主阿,我沒有自己的工作,工作都是你的。你若認為這難處發生是可以的,我接受;但你若認為這會叫你的工作受虧,就求你攔阻。』
當你治理召會時,就算你眼光再大、手腕再高,也千萬不要用。要知道每次召會中有難處發生時,你越想避免,那個難處就越厲害。召會不必招惹難處,但召會也無須避免難處。在舊約裏,我們看見,每一次以色列人起來為難、反對、背叛時,摩西、亞倫他們兩人甚麼都不作,只是縮手、俯伏在神面前。(出十五24~25,民十四1~5,十六1~4,19~24,41~45。)當摩西聽見百姓的怨言,便對耶和華說,『你為何苦待僕人?…竟把照管這百姓的重擔加在我身上?…我從那裏得肉給這百姓喫呢?他們都向我哭號說,你給我們肉喫罷!照管這百姓的擔子太重了,我獨自擔當不起。』(民十一11~14。)這些禱告是最認識神的禱告。摩西是大政治家、大軍事家,也是大教育家,難道他沒有幹才,不懂手腕?然而,當你仔細去讀出埃及記、利未記、民數記、申命記這四卷書時,你可以看見,他帶領以色列人從不用手腕。
摩西是個老年人,(出七7,)不是個初出茅廬的小伙子。他住過埃及的王宮,(二10,)他率領以色列人出埃及,過紅海,以色列人也信服他。(十四31。)每一次他出來應付難處時,在人面前總是沒有高位,並且是立刻俯伏在神面前。(民十四5,十六4,22,45,二十6。)當以色列人在西乃山下拜金牛犢時,神對摩西說,『你的百姓,就是你從埃及地領上來的,已經敗壞了。…我要向他們發烈怒。』(出三二7,10。)摩西立刻對神說,『這百姓是你用大力並大能的手,從埃及地領出來的。…你曾指著自己向他們起誓說,我要使你們的後裔繁增,如同天上的星那樣多,…我要把所應許的這全地,賜給你們的後裔。』(11,13。)摩西的意思是:『神阿,你得饒恕他們;你不饒恕他們,也得饒恕他們。』摩西與神辦交涉,到最後,神『後悔,不把所說的禍降與祂的百姓』,(14,)並且使摩西得了安息。(三三14。)
這意思是,這裏有一個為神站起來的人,但他不在自己裏面事奉主,他乃是靠著主站起來,為著主事奉。主是他的後盾,主是他的圍牆,主是他的保障,主是他的盾牌,主是他的旗號,主是他的山寨。他事奉主,乃是在主裏面事奉。舊約有這樣一個摩西,新約則有一個保羅。保羅說,『我作了這福音的執事,是照著神恩典的恩賜,這恩賜是照著祂大能的運行所賜給我的。』(弗三7。)他不倚靠自己的知識,不倚靠外面的手腕;他裏面所倚靠的是神的大能,外面所倚靠的是神出來的手。
有幹才的人不容易倚靠神,不容易受帶領。十個為主站起來的人,九個是有膽量、意志堅強的人;這樣的人在事奉主的事上,一旦站起來,裏面就該軟下來。不剛強的人沒有用,太剛強的人也沒有用;不剛強的站不起來,太剛強的不倚靠主。我們要永遠記得,事奉主乃是與主配合作主的工,與主配合應付主的需要。大多數的人是該強時不強,該弱時不弱;所以,在眾多人中,主難得找著幾個有用的人。有的人無論主怎樣呼召,就是站不起來,不是顧到妻子,就是顧到兒女。有的人是強起來、站起來了,但裏面卻軟不下去,好比一頭野驢,都是在主之外活動。
在事奉主的事上,我們必須清楚三個大點,否則我們會毫無用處。第一,我們必須看見,主的工作是主調和著人作的。不是主單獨作,也不是人單獨作,乃是主聯合著人一同作;並且要讓主作,因為祂是主。第二,我們必須看見,我們需要剛強站起來,與祂合作,以應付祂的需要。第三,我們需要看見,甚麼時候我們一站起來,立刻我們就要在主裏面倒下去。若不是如此,我們的熱心,我們的追求,我們的渴慕,與主仍然配合不來。
許多時候,主要我們打住,我們打不住;主要我們起來,我們起來時,主說,『你要倒在我裏面。』我們能麼?我們能不用手腕,能不用辦法麼?從一九四六年起,我和弟兄們一同事奉主至今,每一次碰到難處,我總是學習不用手腕,不用人的辦法。我們懼怕手腕比懼怕犯罪還厲害。這並不是說我們比別人笨,沒有高明的手腕;而是要認識我們所事奉的是誰,不需要我們用手腕。這三個重點,乃是所有事奉主之人必學的功課。
站不起來的人,就是不容易站起來;站起來的人,就是不容易倒下去。凡能站起來,並且站起來又能倒下去的人,在神面前纔有用處。能在神的工作前停下來,也能在祂的呼召下站起來,並且能在祂的功用上倒下來的人,纔能事奉神,纔能治理召會。甚麼時候我們感覺主不在裏面,就不要作甚麼;即使有再大的工作果效,也不要作。雖然受到人的稱讚,我們也不作,因為主不在其中。沒有與主交通,沒有主的同在,我們不能單獨往前。摩西帶領以色列人,需要主的同在;(出三三15;)今天我們事奉主,也需要主的同在。
在神的工作前停下來,在祂的呼召下站起來,在祂的功用上倒下來,這三個點似乎是翻來覆去的。有些人就受不了這個翻,要他停下來時,停不下來;一旦停下來,卻停得過頭,連默想、禱告也沒有了。主要我們停下,就停下了;主要我們打住,就打住了;這並不是個容易的功課。曾有一位弟兄,就是有一股勁,你怎麼要他停下來,他就是停不下來;你要他打住,就是打不住。然而有一天,他停下來了,並且是全數停下,最後連基督徒都不作了;這就是個難處。你要他停,他不停;一旦停下來,就是這樣個停法。這都叫他失去對主的用處。所以,我們一定要學習在主的工作上,打住我們這個人;學習在祂的命令前站起來;學習在祂的事奉上永遠倒下。以色列人無論怎樣折磨摩西,摩西從來沒有倒過;然而每一次,摩西都倒在神面前,讓神出來作。
問:事奉主不能用手腕,但又需要靈巧。請問靈巧與手腕如何分別?
答:馬太十章十六節說,『看哪,我差遣你們去,如同綿羊在狼中間;所以你們要靈巧像蛇,純真像鴿子。』『靈巧』是指要躲避別人所給你的難處及傷害;『純真』乃是不傷害別人。靈巧是要避免別人所給你的傷害,所以,不是用在聖徒中間的。靈巧與手腕不同;手腕是為著達到自己的目的,靈巧是為著避免受到別人的傷害。
問:彼得沒有條件的跟從主,是因他先碰著了主,現在我們沒有碰著主,該當如何?
答:人要答應主的呼召,必須先碰著主的呼召。凡碰著主呼召的人,定規是遇見主的。彼得所以爽快的答應主的呼召,是因彼得遇見了主。若是我們沒有碰見主,自然不必答應主。然而,我們中間,恐怕沒有一個人敢說,他沒有遇見主。若有一位弟兄,說他還沒有遇見主,他定規還沒有得救。每一個得救的人,都是在他的靈裏遇見過主的人。
甚麼叫作得救呢?有弟兄說,我們受浸談話的寬緊應該再研究。然而,問題不在於寬或緊,乃在於談話時,必須摸那個人,到底他裏面有沒有一次碰著主。若是這人有一次碰著了主,他就是得救了。若是這人只是聽了一個道理,信了一個道理,接受了一個道理,他最多不過是個敬虔的人。一個人若是遇著主,即使他外面說不信,他裏面沒有法子不信。
每一個得救的人,都是遇著主的,只不過有的人遇著的厲害一點,有的人遇著的輕微一點。同樣的,每一次當一個人遇著主時,在他裏面多少都會有一點要求,那個要求就是呼召。我們不怕人裏面沒有遇見主,我們就怕人遇見了主,卻是馬馬虎虎,不爽快,不絕對。人沒有遇著主的時候,不必答應主的呼召;但若是得救蒙恩,遇著主,碰見了主,就當立刻答應主的呼召。
我們蒙恩、得救,豈只能遇著主一次。許多時候,我們在路上行走,主一次又一次的來到我們跟前。有時我們坐在車上,祂來臨到我們;有時我們正在購物,祂來遇見我們。祂是這樣的要來碰著我們,問題是當祂碰著我們時,我們的反應如何。所以,所有的問題不在於我們碰著祂、遇見祂,乃在於我們答應得太慢、太遲鈍。
問:摩西的蒙召是不是在八十歲以後?
答:一個人的蒙召,有他的開始,有他的過程,也有他的完成。如果我們查考摩西蒙召的時間,應該是在創世以前他就蒙召了。摩西的蒙召,絕不是偶然的,絕不是神無所事事想出來的。摩西這名字的意思是,把他拾起來;早在創世之前,他就被拾起來了。保羅告訴我們,在他沒有出母腹時,神就把他分別出來了。(加一15。)我們以為保羅是在大馬色蒙召,但他告訴我們,他還在母腹裏時,神就把他分別出來。不僅蒙召這樣的大事,是在創世之前,即使是我們的得救,都是在神創世之前的事。
這給我們看見,神在摩西身上幾步的豫備。第一,神為他豫備敬虔的父母,在他出生後就把敬虔的思想灌輸到他裏面。(出二7~9。)第二,神豫備埃及王宮的環境,使他受了當代的教育,好叫他能彀帶領以色列人;(三10,徒七22;)因為這個使命,不是一個沒有受過訓練之人所能承當的。因此,神讓他進到王宮裏,使他受到好的管理和薰陶。第三,因著父母的傳輸,他有了敬虔的思想,這使他有一個觀念,要拯救以色列人。(來十一24~25。)就他而論,他的這個觀念,乃是神呼召的開始。第四,神為他豫備曠野,來訓練他的性格。他雖然有了敬虔的思想,並且受了高等的教育,但他的性格還沒有受到鍛鍊,還沒有受到人的折磨。(徒七23~28。)他很堅剛,也沒有兒女,沒有甚麼特別的環境,所以神叫他在曠野牧羊四十年,使他像堅鋼在火爐裏受鍛鍊一樣。到了各種環境都安排成功時,神纔清楚的進來呼召他,這時神的呼召就完成了。(30。)
所以,我們很難斷定,神是在甚麼時候呼召了摩西。如果追溯到底,就必須說,乃是在創世之前,在王宮中,在曠野裏,在鍛鍊裏,然後神進來。在我們身上,原則也是如此。我們回顧已往,就能見證我們的蒙召,也是神在已過就豫定的。然後到了一個時候,祂把我們安排在適當的環境中,祂不讓我們過去,我們也就在那時,答應了神的呼召。
問:所謂工作的範圍是不是單指工人說的?
答:『工作』這個名詞,在聖經裏,廣義的說,凡是神在這時代裏藉著召會、聖徒、作工的人,事奉神所作的,都是神的工作。狹義的說,有少數人蒙了神的揀選和呼召,像保羅那樣;他們受主的託付,作主的工作。因此,『工人』這辭,也有廣義和狹義兩種的說法。廣義的說法,乃指眾聖徒為神傳福音,都是神的工人。狹義的說法,是指那些像使徒一樣的人,他們受神差遣,到各處去傳福音、設立召會。比方,我們對眾聖徒說,我們要作神的工,這就是廣義的用法,意即弟兄姊妹都有分於神的這工作。然而,在這廣義的用法裏,原則上也包括狹義的用法。比方,有的人是特別答應神的呼召,專特的事奉神。
問:聽到這樣的信息,我們會有一種情形,就是在聚會中,我們不敢隨便動。比方,我們會想神沒有動,人就不能動;結果連禱告也沒人敢開口。
答:你們這樣的光景,說出你們並沒有摸著信息的重點,你們所摸的都是枝節的小點。若是你們禱告的時候,因為神沒有動,你們就不動,所以你們不禱告,這並不正確。若是我們連呼吸、喫飯都要等神動了,纔呼吸、喫飯,神沒有動,我們就不呼吸,不喫飯;這樣,我們還能活得下去麼?在這事上,神沒有動,人就不動,原則是對的,但應用錯了。神沒有動,人就不動,這意思是,一個人在神面前的事奉,必須起始於神,不能起始於人自己。這是一個很大的原則。
當然,大原則也可以應用到小事上。比方,在禱告聚會中,神若不動,人就不動,這在聚會的責任上,原則是對的。然而另一面,我們要看見,我們來赴聚會的這個責任,是因我們接受了一個負擔,所以到了聚會中,我們就當盡負擔,或禱告、或唱詩、或分享。並不是我們來到聚會中,纔在那裏問『神有沒有動』,神有沒有要我們盡這個聚會的責任;而是應當在沒有負責任之先,先看『神動不動』,神有沒有把這個責任託給我們。若是我們清楚,是神在我們裏面感動、引導、帶領,要我們接受這個責任,我們一旦接受,就知道這是出於神。不是我們把責任接受過來以後,還在那裏等主、尋求主。好比有人把孩子託我們管理,我們就要先問是不是出於主。等到清楚、接過來之後,就得好好管理,該燒飯就燒飯,該給孩子洗澡就洗澡,不需要等主來推動。我們在事奉中,常常原則對,但應用不對。
在聚會中,有的弟兄會很屬靈的說,『神不動,我也不動;神不動,我先動,就是宗教活動。』說這話的弟兄,遲早要走到被動裏。你到禱告聚會中,不僅是來聚會,更是為要禱告。你應該先問裏面的主,說,『主阿,我該不該赴那個禱告聚會?』這就如同有人請你到家裏喫飯,在去之前你就要先考慮去不去。不能在答應去之後,到了人家裏卻不喫不喝。人問你為甚麼,你說要考慮一下;這是不合宜的,因為該考慮的時間已經過了。所以在聚會中,我們應當主動的用我們的靈,與神有交通;在那個交通裏,我們會摸著神的感覺,那時我們就會知道該不該禱告。在聚會中,我們不能被動。
一個真正屬靈的人,在聚會中供應的話語,通常是多的;因為他們在交通裏是與主聯結的。若是在一個交通聚會裏,眾人都在那裏東等西等,沒人開口;等到一個時候,有人作了一個古里八怪的見證;再等,又出來一個古里八怪的見證;這樣,整個聚會就完了。雖然大家很想屬靈,都在等聖靈感動,豈知整個聚會就這樣落到被動裏。若是在聚會裏,我們能主動運用靈,在靈裏與主有交通,就會有幾句話可說,這樣整個聚會就會活起來。所以,無論在任何聚會中,我們都應當在靈裏主動與主有交通,而不是在一個死沉的靈裏,被動的等主感動。這一個功課,我們都必須學。
甚麼叫作靈裏主動?甚麼叫作靈裏被動?甚麼叫作在交通裏動?甚麼叫作單獨的動?這些功課我們都要學。你單獨的動是宗教,與主聯合的動是召會。我們要操練我們的靈,使我們的靈強到一個地步,能去摸神;我們不能出主張,但我們可以求神出主張,求神發命令。我們必須強到一個地步,求神、逼神、或者催促神發命令,這個就是運用靈,就是在靈裏主動。這意思是要運用我們的靈,接觸神的靈,讓神的靈來推動我們的靈。這樣,當我們接觸神時,立刻我們就能摸著神的旨意。不論我們禱告也好,讀經也好,我們的靈若是活的,就能叫整個聚會摸著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