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新約裏,可以說有兩本書說到召會,一本是在福音書裏,一本是在書信裏。在福音書裏的是馬太福音,在書信裏的是以弗所書。在福音書裏,主耶穌只在馬太福音說到召會的問題。有一件事需要特別注意,就是主把召會這個問題,放在講國度的馬太福音裏。馬太福音特別說到神的主權,和神的國度;主耶穌就是在這一卷書裏說到召會。並且主在這一卷書裏,兩次說到召會時,都說到權柄的事。第一次祂說,祂要把召會建造在祂自己這個磐石上;接著就說到諸天的國,祂對彼得說,『我要把諸天之國的鑰匙給你。』(十六18~19上。)說到國就涉及主權;說到諸天之國,更關乎神的主權。諸天之國的鑰匙,就指著諸天之國的權柄。主接著又說,『凡你在地上捆綁的,必是在諸天之上已經捆綁的;凡你在地上釋放的,必是在諸天之上已經釋放的。』(19下。)這都是說到權柄的問題。
到了十八章,主第二次說到召會,又題起權柄的問題。(17~20。)有的人以為十六章那個權柄,只給特定的使徒,就像天主教的主張一樣。然而十八章給我們看見,主在十六章賜給彼得的那個權柄,也是賜給全召會的。這就是說,召會的權柄不僅是使徒個人的,召會的權柄乃是召會全體的。所以在馬太福音裏,我們可以得到一個確定的結論,就是國度乃是托在召會上面的;沒有召會就沒有國度。這也就是說,沒有召會,就沒有神的主權,或者說沒有神的權柄。
這要回到創世記一章來看;然而要認識創世記一章,就必須先認識馬太福音。神要得著人在地上為祂掌權,所以神創造了亞當,就是為要在地上有一個掌權的寄託。在創世記一章,我們看見那個掌權的寄託僅僅是人;然而,當我們讀到馬太福音時,就看見那個掌權的寄託,乃是召會。只有當神在地上得著召會時,祂的權柄纔能在地上得著寄託。在馬太十六章,有一個東西,主耶穌稱之為諸天之國的鑰匙;又有一個東西,主耶穌說那是陰間的門不能勝過的。這個東西原是操在神的手中,但神要把這個東西寄託到地上,寄託在一班人身上;這個東西就是召會。
我們讀創世記一章時,以為人就是那個受寄託者。然而到了馬太福音,我們纔看見,這個人必須是個團體的人,就是召會。這個人若僅僅是人,還不能作神權柄的寄託;這個人必須是建造在基督那塊磐石上面的召會,纔能作神的寄託。神的權柄要能通到地上,神的主權、神的國度要能帶到地上,必須藉著一個建造在基督身上的召會。召會是神主權的寄託,是神權柄通天的地方,將神的權柄運用到地上來。或許我們還沒有看見,國度和召會是何等的關聯。沒有召會,就沒有神的權柄;沒有召會,神的權柄就無法通到地上。
主在馬太六章禱告說,『願你的國來臨。』(10上。)神的國怎樣來臨呢?在啟示錄十二章我們看見,乃是當召會能在地上為神掌權時,神的國纔來到地上。(5,10上。)神的權柄是經過召會,藉著召會,也是在召會裏臨到地上;這是馬太福音特別給我們看見的。所以,我們要認識創世記一章的權柄,就必須先認識馬太福音。
再者,召會傳福音,也是權柄的問題。主在馬太二十八章說,『天上地上所有的權柄,都賜給我了。所以你們要去,使萬民作我的門徒…。』(18~19上。)召會所以要傳福音,能傳福音,都是因為這個權柄。我們乃是要把神的權柄,通到人身上。我們要把神的權柄,通到一個個地方,一個個家庭,甚至通到一班人中間;這纔是真正傳福音的意義。『你們要去,使萬民作我的門徒。』這是根據甚麼,憑著甚麼,為著甚麼?答案都在於權柄。我們是憑著權柄去傳,是藉著權柄去傳,也是為著權柄去傳。我們要認識權柄,就必須認識召會;召會是神權柄通行的地方。這是馬太福音所給我們看見的。
以弗所書裏特別說到召會,但它給我們看見的召會,不重在權柄的一面,而是重在形像的一面,也就是重在生命的一面;換句話說,是重在讓神的生命和性情,能充滿在召會裏。所以,以弗所書可說是沒有題到權柄這面的問題。這卷書一直給我們看見,召會的內容是甚麼;那個內容就是話成肉體、死而復活的基督,而這位基督就是神自己。當這位基督因著我們的信,住在我們裏面時,神一切的豐滿就要充滿我們。那就是說,我們裏面有神的一切,我們能彀像神。這就是像神,有神形像的意思。因此,要認識創世記一章,就必須認識以弗所書。創世記裏的形像,是到了以弗所書纔清楚看見;創世記裏的權柄,是到馬太福音纔看得清楚;而這兩者,形像和權柄,都在召會身上。
權柄和形像二者是關聯的。按次序來說,是先有形像後有權柄;但到了新約,總是先說到權柄,後說到形像。這裏有一點我們必須注意,就是說到神的形像,必是神顯出來了。聖經裏有一個很重要的原則,就是每當神顯出來時,纔有形像。比方啟示錄四章,說到神顯出來了,就有一個形像,而祂顯出來的那個形像,就是榮耀。(3。)以弗所書說到神怎樣作人裏面的一切,並且神顯出來,就是祂在召會中得著榮耀。(三16~21。)甚麼時候神顯出來了,甚麼時候神就得榮耀了。神得榮耀時,也就是神的形像顯出來了。
比方有一個人,是與神交通得相當透的;在他的生活裏,是神從他裏面透出來了。當人碰著這樣的人時,會覺得神在他身上榮耀了,或者說,神從他身上榮耀出來了。就在那個時候,人會覺得在他身上看見了神的樣子。那一個顯出來的榮耀,就是神的形像。所以到了新約,不先題形像,而先題權柄。因為只有當一個人服在神的權柄之下時,神纔能從他身上透出來,神的榮耀纔能顯在他身上,神的形像纔能在神的榮耀裏顯出來。
主在馬太六章的禱告,末了那個話語的次序是說,『因為國度、能力、榮耀,都是你的,直到永遠。』(13。)那裏有神的掌權,那裏就有神顯出來,那裏也就有神的形像、神的榮耀。在啟示錄末了,我們看見整座新耶路撒冷城,就是神形像的彰顯。啟示錄四章說到,坐在寶座上的神,祂顯出來的樣子好像碧玉;(3;)而二十一章說,新耶路撒冷城的光輝,好像碧玉。(11。)這說明整個新耶路撒冷顯出來的光景,就是神的一個形像,神的一個榮耀。神從新耶路撒冷裏榮耀出來了,那是根據神的主權建立在地上。或者說,那個榮耀是托在那一座城上面;那座城就是神的主權,那座城就是神的權柄。誰毀壞了那一座城,誰就毀壞了神的榮耀;誰毀壞了那一座城,神的榮耀就不得彰顯。我們在此看見權柄與形像二者的關係。
然而,無論是形像或權柄,都不是裏面的根源,乃是外面的彰顯。權柄是外面的彰顯,榮耀也是外面的彰顯;這二者都不是裏面的根源。裏面的根源乃是生命。啟示錄二十一、二十二章給我們看見,新耶路撒冷外面是一座城,是個榮耀的彰顯;但在城內的乃是生命河和生命樹。在創世記一章,我們看見外面的形像和權柄,(26~28,)在二章,我們看見生命樹,又有河流。(9~14。)可見要有權柄並彰顯榮耀,就必須裏面有生命;我們必須在裏面讓生命流通。神的生命是帶著權柄,從神掌權的寶座流出來的;(啟二二1;)那個生命流到誰裏面,就把權柄流到那人裏面。乃是那個生命把權柄流到人裏面,人纔能為神掌權;那時,神的榮耀纔能在人身上得著彰顯。
我們必須看見,神在地上乃是要得著一個地方,一個憑藉,能彰顯祂的權柄,好讓祂的形像能榮耀出來。這個地方就是召會,這個憑藉就是召會。我們不能忽略召會,而能有這兩個結果;那是不可能的。沒有召會,就沒有神的掌權;沒有召會,就沒有神的彰顯。神的掌權和彰顯都在召會身上;甚麼時候,沒有了召會,這二者就都沒有了。
我們在此是說到我們的問題,也是談及我們的難處。今天一個召會無論在甚麼地方,也無論人數多少,所有問題都在於這個權柄。這不是有沒有能力的問題,不是興奮不興奮的問題,不是熱鬧不熱鬧的問題,也不是熱心不熱心的問題,乃是在召會中有沒有神的權柄的問題。這個權柄是神的掌權,是神在人身上顯出來的那個權柄。人可以熱心,但不一定顯出神的權柄;人可以興奮,但不一定顯出神的權柄;人可以好像很屬靈,但不一定顯出神的權柄。人可以這樣那樣,但並不讓人覺得敬畏,覺得起敬,覺得有神的主權。
簡單的說,比方你們去參加一個音樂會,都覺得很興奮、很熱鬧、很快樂,但沒有人有權柄的感覺。然而若是你們到總統府,相信當你們一走進去,你們就會感覺不同,和你們到音樂會的那個感覺完全不同。你們到總統辦公的地方,立即會覺得那裏有一個權柄。按實際的原則說,在召會中的光景就該如此。一個正當的召會聚會,應當是在人走進會所時,就能感覺神的權柄。然而很可惜,有的人走進去,好的覺得像是音樂會,不好的覺得像是吵架的地方,人走進去,只感覺人的意見、人的分爭、和人的肉體;人無法感覺到神的權柄。這些不好的,我們都要定罪。然而也有些似乎是好的,人走進去後,感覺熱熱鬧鬧、一團和氣;這個雖然好,但還是在水準之下,還沒有達到神的要求,因為那裏不給人覺得有神的主權,不給人感覺神的權柄。
一個地方召會裏有爭吵、有意見,那是因為人的關係在那裏,人的血氣在那裏;然而另一面,一個召會熱熱鬧鬧、一團和氣,卻不讓人覺得有神的主權,有神的掌權,也一樣是人的成分在其中,一樣沒有神的成分,都是人的東西在那裏。願意我們都看見,愛是對的,但沒有一個愛是沒有權柄的。愛若是沒有權柄,即使不是酵也是蜜;不是出乎神的,不是出乎神的權柄的。真正的愛,不是酵也不是蜜,乃是鹽。
一個地方召會的聖徒,當他們在神裏面來愛時,那個愛叫人感覺神的權柄,那個愛像鹽撒在那裏,像素祭上的鹽一般。素祭上的鹽,不是酵,不是腐敗,不是蜜,不是出於情感的東西;乃是出於神,出於十字架的,是能彀永存的。那個愛的背後就是權柄。人碰著那個愛,就碰著權柄;甚麼地方有那個愛,甚麼地方就有神的權柄。
許多時候,弟兄姊妹會說,我們大家都彼此相愛,召會是滿了愛心的。結果,眾人都喜洋洋、鬆鬆懈懈的。這樣的愛,是出乎情感的。出乎靈的愛,出乎主的愛,乃是權柄的化身;愛是權柄的化身。不僅愛是如此,在召會中任何一個正常的表顯,都該是權柄的化身。
一個召會正常不正常,能不能搆得上神的要求,不應當用別的測驗,只應當用權柄測驗;就是測驗在那個召會中,有沒有神的權柄,是不是神掌權?當人碰著那個召會時,是碰著神的權柄,覺得是神在那裏作王,是神在那裏登寶座,還是人意或世界的東西在那裏掌權?這是召會的一個試驗。許多時候,熱心會登寶座,興奮也會登寶座,甚至為主作工的『為』都會登寶座。在召會生活中,我們常常碰著這些東西,而不是碰著神的主權。乃是當我們在神面前蒙了光照,纔真能看見召會是神掌權的一個寄託。
我們作工是讓神掌權,我們愛弟兄姊妹是讓神掌權,我們在召會生活中熱心也是讓神掌權。在你我身上有一個東西,是從天上寶座流出來的;這個東西就是把神的權柄,流到我們身上,把神的權柄流到我們中間。這時,人只要碰著你我,就會碰著一個東西,那就是神的掌權。盼望我們眾人都看見,這就是召會,這就是基督的身體在地上該有的光景。甚麼時候有了這光景,甚麼時候神的榮耀就在那裏,神的形像就在那裏,我們立刻能感覺神的同在。
當人碰到熱心時,人不一定感覺神的同在。比方,我們碰到人在召會生活中,熱切的作工,殷勤的事奉,但我們不一定感覺神的同在。相信我們眾人都有這樣的經歷。然而有時,我們碰著了神的權柄,我們會立刻低下頭,敬拜主說,『主,我敬拜你,因為你在這裏。』我們一碰著權柄,就碰著主自己。熱心不能代表主自己,更不是主自己。我們都應當清楚,權柄不僅代表主自己,權柄就是主自己。一個召會正常的表顯,應該是其中有權柄。
在有的地方召會中,有些負責弟兄會說,『我們負責人是召會的權柄。』這話是不能隨便說的;說這樣話的人,需要受對付,受管教,因為那是胡言亂語。聖經啟示我們,並非甚麼負責弟兄是權柄,而是負責弟兄讓神掌權時,從他身上出來的神纔是權柄。他們讓神掌權,他們所服事的召會讓神掌權,神的權柄因而顯在他們中間,那纔叫作召會的權柄。
權柄一點也不是別的東西,權柄乃是神在我們中間顯出來。任何一個地方召會,不能讓神顯出來,那個召會就沒有權柄;人在那裏靠組織、靠安排、靠名義、靠地位,來使用權柄,乃是最羞恥的事,也是最假冒的事。真實的權柄,是有一班神的兒女,他們服在神的主權之下,讓神掌權。神在他們中間能登寶座,這時,他們中間就有權柄。不錯,召會的負責人是主所設立的代表權柄,但主在召會中若是不能登寶座,不能掌權柄,召會就沒有權柄。雖然有負責人,但仍是沒有權柄。召會真實的權柄,乃在於神在召會中得著地位,能彀掌權。這時,權柄自然就顯在召會中。
我們仰望主恩待我們,不是讀了一篇權柄的道,聽了一篇基督身體的道,就以為自己得著了;我們乃要求主恩待我們,使我們裏面被主摸著,蒙主光照,好叫我們看見自己真實的光景。到底今天在我們中間,神的權柄顯出來有多少?到底今天在我們的聚會中,有多少神的權柄?神要來問我們這些問題,我們自己也該問問,到底神的權柄在我們身上顯出來有多少。我們必須看見一個基本的原則,就是神的權柄乃是在人身上顯出來。這個人不是個人的,乃是團體的,就是召會;這個人乃是一個身體,就是召會。我們不能僅僅留在創世記一章裏,我們必須往前到馬太福音,看見權柄乃是彰顯在召會中;必須有一班人蒙了神的拯救,成為一個召會,作神權柄的寄託。換句話說,乃是建造在基督身體上的一班人,纔能讓神的權柄顯出來。因此,關乎權柄的要求,乃是在召會身上。
有些弟兄姊妹以為這很簡單,只要有召會就有權柄。事實上,這並不簡單,因為召會的要求乃是所有要求中最高的,比任何其他的要求來得厲害。召會的要求,不僅要求我們放棄罪惡,放棄世界,放棄血氣、肉體;召會的要求,更是要求我們這個人被了結,要求我們這個人被擺在一邊。在臺灣的眾召會中,雖不能說一點意見都沒有,但大體說來,聖徒們相當的同心。然而,我們還得承認,我們碰到的權柄,還是不多。
在各地召會中,我們所碰著的權柄,仍然不彀多。原因就在於『人』還在裏面,或許不是壞人在裏面,是好人在裏面;但只要是人在裏面,無論是人的容讓、忍耐、謙和、溫柔,或人多種多樣的長處,在在都是出於人、屬於人的。或許人受了教導,受了一種好的影響,或者受了一種帶領,個個都沒有意見,眾人都同心合意,許多長處都能顯明出來。然而,這還都是人的;人在神面前蒙的拯救,仍是浮淺、不彀深刻的。我們這一個人,就是我們這一個己,在神手裏被神折服、破碎、除掉的,還不彀多。我們身上仍有許多東西,不是建造在基督這磐石上,而是建造在基督之外。
那裏有基督之外的東西,那裏就沒有權柄。你可以有好東西,而沒有權柄;你可以得人的稱讚,而沒有權柄;你可以在那裏很溫和,而沒有權柄;你可以在那裏熱心比較工作的果效,但你沒有權柄。權柄是在召會中的,而召會乃是託在基督身上。這意思是,召會是建造在基督身上的,基督自己乃是建造召會的材料。所以,在召會中有多少『人』的成分,就會失掉多少權柄。在我們裏頭有多少基督的成分,在我們身上也就有多少的權柄。不是我們禱告多,就有權柄;這是錯誤的。有的人以為多禱告,權柄就來了;事實上,禱告也許會得著能力,但禱告得不著權柄。真實的能力乃在於權柄。請記得,乃是建造在基督身上的那一分,纔是權柄;我們建造在基督身上有多少,權柄就有多少。
建造在基督身上,意即以基督作材料;召會以基督作材料有多少,召會的權柄就有多少。我們這個人,不僅需要把壞的一面擺在一邊,甚至好的一面,都得擺在一邊;我們必須學習受神對付,被神破碎。這不該是一件道理的事,乃該是經歷的事。有一天,當主光照我們時,主會一點一點的來摸我們,給我們看見,有的事物雖是好的,也是對的,但並不是建造在基督身上。有的雖是對的,也是好的,卻不是以基督作材料,不是基督從我們裏面建造出來的;那些雖好,卻仍是我們自己,而不是基督。
有些聖徒說,他們中間並不是太同心,因為有的人比較有幹才,能作事,就覺得別人好像都無法跟上他們,結果大家就不大同心了。其實,即使同心也不一定有價值;不同心不值錢,同心也不一定值錢。所有的價值,都在於人給神摸著有多少。你的幹才、你的懦弱、你的能力、你的無能等,到底給神摸著多少,這纔是價值的所在。弟兄們建造在基督身上的那一分,基督作材料建造的那一分,人給神打掉而讓基督建造在其上的那一分,纔有真正的價值,因為那纔是召會,纔是權柄;只有那一分纔是神掌權的範圍。
按理說,聖徒們對這點應該都很清楚了。然而過一段時間以後,你們在召會中服事時,就會看見自己的成分有多少。雖然罪惡不多,世界不多,血氣好像也不多,但你們這個人的成分卻不少。在召會的事奉裏,主會給我們看見,我們這個人是基督最大的仇敵,我們這個人是基督最大的障礙;就是我們這個人,使神的權柄無法彰顯出來;也就是我們這個人,抹煞了召會,使召會不能成形。
有一個地方召會,人人都稱讚,都說那裏實在是好,我們到那裏感覺也不錯;然而,那裏沒有多少基督的成分。這是甚麼意思呢?乃是說好是好,但都是人的成分在裏頭。雖然不是壞的東西,而是好的東西在裏頭,但那都是人在裏面。你會覺得是人在那裏,不是基督在那裏;是人建造出來的,不是以基督作材料建造出來的。
在這點上,我們都必須學習經過十字架,讓十字架來濾我們。當我們感覺神來摸著我們時,我們就要在那個感覺裏有對付;這是最有價值的。當我們感覺到那個點時,就讓神對付,那纔有價值。甚麼時候我們在那裏活神,在那裏事奉,裏頭有一個感覺,給神摸著了,神點出那個感覺,讓我們知道這還是我們,還是我們這個人,而不是基督建造出來的,不是基督作材料,不是建造在基督身上;這時,若是我們能不忽略這感覺,這感覺會使我們裏頭的光更明亮。我們若能進一步顧到這感覺,我們就會蒙拯救。當然,在有些人身上,有時是有一個厲害的關口,到了一個時候,神會帶他厲害的過那一關,好像他倒下去,不能再爬起來了,但至終神的恩典,會成為他的供應,叫他重新站起來。
可惜的是,當神在我們裏頭光照我們,摸著我們的感覺時,我們常常忽略了,而讓那個感覺輕輕的過去。所以直到今天,在許多召會中的事奉、活動,都還是人在裏頭,還是人的成分多;人在神面前倒下去的不多,摸著的不多。人若能彀說,『主,赦免我,這一個是我自己,是我作材料;這一個不是建造在基督身上,不是經過基督建造出來的。』人在那裏,如果能多說這樣的話,各地召會就會有不同的面貌。若是我們在一個召會中,能碰著神的權柄,我們就會看見,那是一個實在的召會,一個實際的召會;那個召會就是以基督建造出來的。甚麼時候,那個地方不讓基督建造,就在那個時候召會沒有了。人還可以繼續聚會,還可以有召會的活動,但召會的實際沒有了。
因著召會的實際沒有了,自然權柄也沒有了;這是鐵定的。我們無法把召會和基督分開,也無法把召會和權柄分開。只有當我們摸著基督,讓基督活出來時,召會纔存在。只有我們讓基督從我們裏面建造出來時,召會纔有實際。這些都是經歷的話,而不是道理上的說法。按理說,召會是一直存在的;但按經歷說,只要我們不讓基督建造,而是以自己的東西,以人的東西建造,召會就沒有了。不用我們發肉體,不用我們動血氣,也無需我們有甚麼爭執,只要我們以自己的東西建造,召會就沒有了。召會沒有了,權柄沒有了,人在召會中自然碰不著權柄。我們仰望主給我們眾人都看見,只有一個地方能彀有權柄,這個地方就是召會;而召會乃是憑藉基督建造起來的,是基督建造出來的,是以基督作材料建造的。
此外,有一件事我們必須特別注意。當我們眾人聚在一起時,實在是個蒙福的時刻,所以自然會叫我們感覺興奮。因著我們都是人,難免會有點熱鬧的光景;然而我們必須注意,許多時候,這個熱鬧、這個興奮,就是我們蒙光照的一個遮蔽。主在馬太十一章,要我們心裏柔和謙卑,負祂的軛,且要跟祂學。(29。)但願我們眾人來在一起時,不要太興奮,因為興奮容易使我們放鬆。我們通常都是放下個人的職務、家庭的事務,來在一起聚會,尋求神,學習一些屬神的事,所以最好能有彀多的時間,安靜在主面前。沒有真實屬靈的需要時,眾人不要在一起談論太多,因為那些都會變作我們的打岔。
光照在於神的憐憫,不一定是我們求得來的;然而,在人這一面,我們必須負一個責任,就是負蒙光照的責任。晴天裏,太陽是一定會出來的,但有的人照得到太陽,有的人照不到。這個照得到或照不到,是人自己要負責任的。我們若是太興奮,談論太多,太熱鬧,就是在那裏築起高牆,使陽光不能照射進來;所以,我們都應當學習安靜一點。當然,這不是說眾人禱告不可大聲,但我們禱告的聲量,若不叫人的靈感覺舒服,我們就當注意。中國人常說,詩是最美麗的文字;在屬靈的事上,禱告讚美是最美麗的事。讚美的話就是最美麗的話,動怒的話是最不美麗的話。音量或聲量若是過高,是會打岔靈的;靈是我們人深處最柔細、最細嫩的部分。若都是情感出來,衝動的東西出來,靈是不會跟著出來的。然而,當我們在靈裏摸著靈時,這個深處的靈,在眾聖徒裏面是會有響應的。
這末了一段話,是要幫助我們認識,許多時候我們應該是蒙恩的,但都給這些事打岔了。另一方面,若是可能,當我們到各處參加聚會時,不要用太多時間出去買東西,會親友,恐怕那是得罪主的事,因為我們是專為來參加聚會的。若是到了一個時候,我們都去買東西,會親友,那是會失掉主的祝福的。我們都要認識憐憫是在於神,不在乎我們的奔跑或定意,但我們該負一個責任,就是當神要憐憫我們時,我們的光景必須是能蒙憐憫的。願主恩待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