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若是看過關於召會的計畫和豫表,我們對召會就會有相當清楚的認識。召會在屬靈方面,乃是在復活裏的東西。在道理上,相信我們眾人都知道,但在經歷上,卻不一定達到這個境地。召會乃是神人,是神和人、人和神二者調在一起的二性品。換句話說,召會是神和人、人和神的聯結,並且這個聯結是在復活裏的。
主成為肉體,是把神帶到人裏面,這不過是一半的路程。等到主復活了,把人帶到神裏面,這纔是完整的路程。所以,復活包括成為肉體,但成為肉體不包括復活,因為成為肉體只是全部過程的一半,復活纔是整個過程的完結。按原則說,神來與我們聯合,這是成為肉體,等到我們與神聯合,那纔是死而復活。所以,復活就是把人帶到神裏面,也就是人調到神裏面。因此,一說到復活,就包括人與神聯合,以及神與人聯合。在復活裏纔有召會;召會就是神與人、人與神二者聯合而有的一個東西。
我們不能領會,伯利恆只是主來到人中間生出來的地方;我們必須領會,伯利恆有其內在的意義,就是把神帶到人裏面,是神與人的調和。伯利恆不重在那個降生,乃重在那個調和。一般的基督徒只把伯利恆看作是個誕生,我們該進一步看見,那是個聯合。誕生的意義非常小,聯合的意義非常大。同樣的,我們不能把復活看作是從死裏活過來的意思;我們更需要看見,復活乃是一個聯合。伯利恆和復活兩面的聯合,纔產生這個神人的二性品,就是召會。所以,召會乃是一個在復活裏的東西。這不僅是個道理,更是個經歷。
甚麼是經歷中的復活?凡是復活的,都是經過死的,凡沒有死過的,都不是復活的。當然凡是死的,不一定都復活,但復活的必定都經過死。不僅如此,凡是復活的,都不是第一的,而是第二的。(參林前十五47。)當我們在經歷中說到復活時,必須問自己,我們所作所行的,是第一的,還是第二的?是原有的,還是經過棄絕的?是原樣的,還是經過壓制的?是一直被重看的,還是經過擺在一邊的?是一直存在的,還是經過死的?當我們這樣查問自己時,我們就會看見,在我們身上有多少天然的東西,有多少復活的東西。凡是屬靈的、復活的,在我們身上就不會有多少感覺。凡是天然的,叫我們和人有爭執的,纔會使我們有很厲害的感覺。因此,凡是天然的都容易叫我們有感覺,使我們與人有爭執;沒有感覺,自然沒有爭執。板凳堆在那裏,絕不會有爭執,因為板凳是沒有感覺的。
在有的地方召會中,有很好的弟兄,他們一同事奉,卻常有爭執,常有不同的意見。這證明他們沒有經過死而復活。凡在復活裏的,就不會有爭執,也不會有意見。我們必須學習拒絕自己,不只天然的幹才要拒絕,即使是所謂屬靈的眼光、屬靈的恩賜,也都要拒絕。我們若是能一直這樣拒絕自己,我們就是個相當摸著復活的人。不要以為這些屬靈的恩賜、屬靈的眼光,一旦拒絕了,就甚麼都了了,甚麼都沒有了;要知道,復活就在這裏,這裏有復活的講究。凡經過拒絕就了的、就沒有的,必定不是復活的,凡擺在死地就活不過來的,也不是復活的。凡復活的,都是不怕死,也不怕棄絕的。一粒麥子不落在地裏死了,仍舊是一粒;若是死了,就結出許多子粒來。(約十二24。)你的恩賜、你的眼光若真是屬靈,就永遠不要怕棄絕;你越棄絕,你的恩賜越復活,你越棄絕,你的眼光越在復活裏。
人的得著是在於人的爭,但復活的得著乃是在於棄絕。有人認為,他若不說話,不運用他屬靈的恩賜,就會失去機會。請記得,這不是復活,這乃是天然。在復活裏,死就是生,棄絕就是得著。我們要把所有的機會讓給別人,把自己放到零的境地裏;這樣,將不知有多少復活的東西,要從我們身上彰顯出來。這不是一個道理,這完全是經歷的問題。在復活裏就沒有感覺,即使有感覺,也要擺在死地。
在復活裏的人不爭,因他知道他的得著就是他的喪失;他是在喪失裏得著,他是在死裏得生。一粒麥子不落在地裏死了,仍舊是一粒;因此,凡能擺在一邊的,擺在死地的,都會有百倍的得著,最少也有三十倍。
我們說過,作事要緊、要努力;現在我們說,作事不要爭。這雖是兩面的話,但並不衝突。當我們最緊的時候,就是我們該經過死的時候;當我們最努力的時候,就是我們該停下來的時候;當我們最殷勤的時候,也就是我們該打住的時候。這個停下來,這個打住,和鬆弛不同。許多時候,我們自己停不下來,是神的手把我們停下來。當神的手把我們擺在死地時,我們以為甚麼都了了,但就在這時我們進入了復活。然而,鬆弛不是了結,不是擺在死地;鬆弛的人,無法進入復活;只有天天在主面前拉緊的人,纔會進入復活。鬆弛的人,凡事都隨隨便便,永遠不會得著甚麼;只有在主面前認真的人,在主面前努力的人,有一天,神的手要把他帶到一個境地,復活在他身上顯出來。
當你我都對活在復活裏有一點經歷時,在你我身上纔真實有了召會。召會這個東西不是溫柔,不是相愛,更不是謙卑。不錯,召會裏有溫柔、有相愛、有謙卑,聖徒之間彼此相愛,彼此謙卑,彼此溫柔;但有這些光景並不一定就是召會。召會乃是一個在復活裏的東西;惟有在復活裏的人,纔是召會人。許多的愛心是天然的,今天相愛,明天就反目相對;許多的溫柔是天然的,今天溫柔,明天就和人鬧意見。凡是沒有經過死,凡是有感覺的,都不能算是召會。若是你自己覺得愛人,自己覺得溫柔,那都不是召會,而是你的天然。
召會乃是一個在復活裏的東西;凡在復活裏的,都是沒有自己感覺的,也是沒有爭執的。一個在復活裏的人,會非常的溫柔,但他不覺得自己溫柔;他會十分愛別人,卻一點不感覺自己愛人;他會非常謙卑,卻不覺得自己是謙卑的。這纔是真正召會的光景。在各召會中,我們常常看見,弟兄們雖然很好,卻是合不來;他們彼此配搭,卻常常有難處。這事好像很平常,但絕不是一件小可的事;這說出一個嚴重的問題,就是那些弟兄們不在復活裏,而是在天然裏。因著在天然裏,所以彼此有意見;因著在天然裏,所以與人合不來。在天然裏,故事太多了。
我們必須看見一個事實,召會乃是在復活裏的。凡是原有的,凡是天然的,凡是第一的,都不是召會。在原有裏面的,在天然裏的,沒有神與人的調和,也沒有人與神的調和。在復活裏的基本原則,乃是神的生命大能在人裏面運行,在人裏面作用,而把人帶到神裏面,叫神本性的一切,都在這個人身上彰顯出來。這彰顯出來的,就是神與人的聯合,也就是人與神的聯合。換句話說,這就是基督的身體,也就是召會。
在這裏,人自己的好,人自己的長處,都沒有地位。甚至每一點人自己天然的長處,每一點人自己天然的好,都是召會的難處。比方有的人很殷勤,但他那個殷勤是原有的、是天然的。結果,召會可能昨天得到他殷勤的幫助或益處,今天這些幫助或益處反成了召會最大的難處。所以,若要人的殷勤成為真實的用處,就必須把人那天然的殷勤帶到死地,定罪牠,棄絕牠,把牠擺在一邊。
或許有人會問說,若是這樣把殷勤擺在一邊,豈不就要變作懶惰了?如果把你的殷勤擺在一邊,你就變作懶惰了,那麼在你身上,定規沒有復活。若是在你身上真有復活,你越是把殷勤擺在死地,就越會有一個更堅強、更加倍的殷勤長出來。那個擺在死地的,乃是天然的殷勤;這個加倍長出來的,纔是復活的殷勤。這個復活的殷勤,纔與召會有益處,纔算是召會。召會乃是在復活裏的,這不是一個道理,這需要我們蒙光照有看見。
在我們許多人身上,仍然是原有的多,復活的少;這是因為我們裏面的光照,還不彀深切。我們對於那些原有的、天然的,很少定罪,很少棄絕;我們很少在實際的經歷裏,把我們原有的、天然的,擺在一邊。比方,有人對你說,『我看你作事有許多地方不太妥當、不太合式,實在需要改正。』當你聽見這話時,你裏面的反應就是一個試驗。一般人都認為,好的反應就是接受,壞的反應就是不接受;但無論是接受或不接受,二者都不一定是復活。復活不是接受,也不是不接受,乃是當人說到我們的短處時,我們裏面立刻有感覺,就在這個感覺的同時,有光照著我們,說,『要將這個感覺擺在死地,這個感覺該被定罪。』接不接受指摘,都不能斷定一個人是不是在復活裏。有的人相當能接受別人的指摘,但他的接受是咬緊牙根的接受;那個接受是天然的,並不是復活的。惟有當他那個感覺,被帶到死地時,那纔是復活的。
同樣的,被稱讚也是一個試驗,看出一個人是否在復活裏。人若是有復活的光,就在他被稱讚時,裏面好像有一隻手,指著他這個人,把他這個人釘在那裏。我們多少都有這樣的經歷,從早到晚,常有一隻定罪的手在我們裏面,不是良心裏面的定罪,而是在那裏一直指著我們,說,『這個是天然的,這個是原有的,這個是沒有棄絕過的,這是一粒麥子還沒有死,這個還是第一的…。』若是這樣,我們就是在復活裏。
在我們中間,召會的成分有多少,全看我們裏面這個對天然東西的審判有多少。不是大家同心合意就是召會,也不是大家相愛就是召會。召會乃在於我們裏面對自己天然的審判有多少;不只天然的要審判,甚至那些所謂屬靈的恩賜、屬靈的眼光,也都必須審判。在我們裏面必須一直有個指頭,指著說,這個屬靈的眼光是第一的,還是第二的?這個屬靈的恩賜是第一的,還是第二的?是生下來的以撒,還是經過祭壇的以撒?生下來的以撒,雖然是好的,但是還沒有經過祭壇,還不是復活的。
凡沒有經過祭壇,還不是復活的,即使是從神所得著的恩賜,也都必須棄絕。凡經過棄絕就了了,就沒有的,都不是復活的;若是復活的,乃是越棄絕越多。一個以撒擺上去,得回來的是千千萬萬的以撒,這纔是復活,這纔是召會。在這一點上,我們裏面必須蒙光照、蒙恩典。人一蒙光照,裏面就好像多了一個東西,天天在那裏定罪他這個人。不只定罪那些壞的,也定罪那些好的;不只定罪那些天然的,也定罪那些所謂屬靈的。這個定罪,你說是看見也可以,說是光照也可以,說是主的同在也可以,說是蒙了憐憫也可以,說是恩典也可以,總歸是在裏頭有了一個東西。
當有人指摘他時,他裏面一有感覺,那個東西就指著他說,『你這個感覺要被定罪,你這個感覺要棄絕。』當有人稱讚他時,他裏頭一覺得舒服,那個東西就在那裏定罪他說,『這個感覺該被棄絕。』當他在那裏倚靠他的恩賜時,那個東西就定罪他說,『這些恩賜要擺在一邊。』當他在那裏要為主的工作爭執時,那個東西也在那裏指著他說,『這個爭執該被定罪。』我們很難說那個東西是甚麼,有人說是十字架的定罪,但是在我們的經歷中,那不僅是十字架的定罪,而是凡有這個定罪的人,都是在復活裏。我們雖不敢說這就是復活的定罪,但的確有這個定罪感覺的人,都是在復活裏。召會就是在這個裏面,配搭在這裏,合一在這裏,身體的彰顯也在這裏,身體上每一點的功用也都在這裏。
若是召會中的聖徒們不在復活裏,眾人的配搭事奉,就不過是涵養而已,不過是你讓我一點,我讓你一點。有時弟兄們中間出了事,就有弟兄出來勸解說,要為著主的名,要為著主的工作,彼此讓一下,彼此忍耐一下。我們中間常有這樣作和事佬的人,也常有這樣作和事佬的工作。比方,有時兩位負責弟兄起了爭執,就有人出來作和事佬,勸解說,『你們兩個是最前頭的弟兄,這樣吵起來,不知有多少弟兄姊妹要被絆跌,旁邊還有不少公會的聖徒,要在那裏幸災樂禍。為這些緣故,你們平息下來罷。』請記得,這個不是召會,這個是政治。
召會是甚麼呢?乃是這兩位弟兄裏面都有審判,兩位弟兄都能說,『主阿,即使是出乎你的,也都得擺在祭壇上,都得棄絕,』那纔是召會。我們必須認識,凡在復活裏的,是不怕棄絕的。神的兒子落在地裏死了,乃是變作許多的兒子;一個獨生子死了,就產生眾子。凡出乎神的東西,都不需要我們來維持。有的弟兄就問說,我們喫虧怎麼辦?喫虧就喫虧了。事情弄糟了怎麼辦?弄糟就弄糟了。事情耽誤了怎麼辦?耽誤就耽誤了。我們務要將一切都放在神手中。
所有的問題,都該問我們這個人,到底有沒有經過審判?有沒有經過那一隻手的定罪?再沒有甚麼可說的,再沒有甚麼可作的,全都沒有了,這就是復活。甚麼都死了,都了了,然而還有東西長出來,那個就是復活。在召會中,人的熱心需要經過審判,人的聰明也需要經過審判,就連弟兄們的講道,都該如此。人是在乎說,錯過了機會,怕再也沒有機會了;但是主要說,不是機會不機會的問題,而是第一還是第二的問題。再多的機會,神都讓牠失去了。六千年來,神一直失去機會,但神一直要問,這是第一的,還是第二的?這是人自己,還是人在神裏面?這是人單獨的,還是人與神調和的?神所在乎的就是這一個。
所有單獨的,都在天然裏,所有調和的,都在復活裏。在蒙憐憫的人裏面,總是有一隻手在指著他,好像初得救,開始追求主時一樣。初得救的人,總有一個愛的故事在他裏面,他雖然不會講,也說不出個所以然,但在他裏面確實有這樣一個故事,就是一直叫他羨慕主、傾向主。即使在作一件小事,都會有這樣一個愛的心情,摸著他的裏面。同樣的,今天在他裏面又多了一個故事,就是多了一個定罪的故事,多了一個指摘的故事。不只壞事指摘,好事也指摘,好的壞的都指摘。不只出乎自己的指摘,出乎神的也指摘;天然的指摘,屬靈的也指摘。所有經過自己的手所作的,統統指摘,統統定罪。不管是以實瑪利,還是以撒,一概要擺在一邊。這個不斷的指摘,就是召會所在之處。
我們中間因著缺少這一個,所以看不見多少召會。人不能到神裏面去,神不能從人裏面出來,自然看不見多少召會。若是人能不斷到神裏面去,讓神從人裏面出來,那就是復活的故事,在這個復活裏,纔能看見召會。這是非常重要的一點,我們若是缺了這一個,一切都不過是道理而已。
召會是屬靈的,完全是靈裏的一個東西。所有認識復活,認識聖靈的人,都知道復活和聖靈是沒法分開的。在道理上,復活是復活,聖靈是聖靈,但在經歷上,兩個就是一個。在復活裏就是在聖靈裏,在聖靈裏就是在復活裏,聖靈就是復活,二者就是一個。約翰七章三十九節說,『那時還沒有那靈,因為耶穌尚未得著榮耀。』耶穌是在復活時得著榮耀的;(路二四26;)那時所以還沒有那靈,是因為主耶穌還沒有復活。
神成為肉體,就是主耶穌;主耶穌從死裏復活,就成為那靈,這是約翰十四章所給我們看見的。神來成為主耶穌,是藉著成為肉體;主耶穌成為那靈,是藉著復活。神從伯利恆轉了一下,就是主耶穌;主耶穌從復活裏轉一下,就是那靈。所以,我們不能把那靈和復活分開。在主復活那一天晚上,祂來到門徒中間,向門徒吹入一口氣,說,『你們受聖靈。』(約二十19,22。)門徒所受的聖靈就是前面七章三十九節所期待的那靈。所以在復活裏,就是在聖靈裏;反之,在聖靈裏,也就是在復活裏。
若是一位弟兄指摘另一位弟兄,或稱讚另一位弟兄,那位弟兄裏面就有了感覺,那個感覺定規不在復活裏,當然那個感覺也不在聖靈裏。然而,那個感覺若是經過定罪,經過棄絕,經過裏面那隻手的審判再起來的,就是復活的,也就是在聖靈裏的。所以在我們的經歷中,復活和聖靈是分不開的。活在自己裏面,就是活在天然裏;活在聖靈裏,就是活在復活裏。聖靈和復活二者就是一個。
比方,一位弟兄出了事,就有弟兄建議說,最好請某位弟兄去看他,因為他們兩個感情很好。請問這個建議是從靈裏來的,還是從頭腦來的?這無疑是從頭腦來的。若再追問說,這是復活的還是天然的?這自然也是天然的。摸著這個原則,我們就能看見,在許多事上,我們的好心好意,都是在靈之外,都是在我們自己裏,而不是在復活裏。在召會生活中,常有人建議用甚麼辦法,叫那些住在一起的弟兄姊妹,受一點對付,好叫他們能守規矩。請問,這樣的對付是在靈裏,還是在靈之外?許多時候,我們的確不容易分辨甚麼是在靈裏,甚麼是在天然裏;但從另一面說,你我深處都有相當的判斷,能知道這是在自己裏,還是在靈裏。奇妙在這裏,一面要我們真分辨甚麼是出乎靈的,甚麼是出乎自己的,很不容易;但另一面,我們的確能知道,甚麼是在靈裏,甚麼是出乎自己。
只有在聖靈裏,纔有召會。召會不是真假的問題;在假裏固然沒有召會,在真裏也不一定有召會。難處在於人只注意好壞、真假,不注意聖靈,以致沒有多少召會的實際。神把祂自己的一切,有形有體的擺在祂兒子耶穌基督裏面;(西二9;)主耶穌又帶著祂一切的所是和所作,完完整整的成為那靈。(林前十五45下,林後三17。)今天,召會就是這位基督的擴大。在聖靈之外,沒有基督;照樣,在聖靈之外,也沒有召會。換言之,在聖靈之外,基督的豐盛就不能顯在我們中間。所有人的好,人的長處,人的良善,人的美德,都不是召會;乃是當我們棄絕這些,而活在聖靈裏時,召會纔在這裏顯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