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篇 長老要帶領聖徒實行主所命定的路(四)

讀經:哥林多前書十四章二十六節,四至五節。
綱目
肆 參與區聚會:
一 操練在區聚會中盡功用,或禱告,或點詩,或作見證,或讀經—林前十四26。
二 在區聚會中最需要的,是申言—為主說話並說出主來—4~5節。
三 申言切忌冗長,三、五分鐘者甚為適合。
四 每次區聚會都需要有豐富的內容,以供應聖徒;若缺,則需要有人在聚會結束前,抓住十數分鐘,用申言補救。
肆 參與區聚會
一 操練在區聚會中盡功用,或禱告,或點詩,或作見證,或讀經

關於區聚會,我們要交通最要緊的點,就是操練在區聚會中盡功用。這不僅是指長老、同工說的,也是指眾聖徒說的。然而,作長老、同工的,應該是頭羊,該在全體召會的聚會中,或是區聚會裏,帶頭盡功用。每一次聚會都需要盡功用,因為一個聚會幾乎都有一個半小時,能盡功用的時間很多,機會也很多。這不像從前一人講眾人聽,把所有時間都佔去了。現今的聚會,一個半小時,都是向眾人敞開的,是每一個人都可以盡功用的。有的人可以說說詩歌,有的人可以分享一點讀聖經的心得,也可以作一點見證,供應一點話語。比方,你可以在聚會開頭禱告,過一會兒,也可以點一首詩歌,或者僅僅點一首副歌,也可以讀兩節聖經,說一兩句話,把其中的要義點出來。這種的盡功用,在一個聚會中,一個人可以有三次或四次,都不會過多;因為越是這樣,聚會越活潑、越豐富。

這樣的聚會,使我們每一個人都盡功用,不再像從前那樣安坐在會中。從前,聚會中即使有分享,也是寥寥無幾;但自從分區後,聚會中分享的情形改善很多,盡功用的光景更是普遍,開口說話的人比例也提高了。當然,這些情形就比例說,約略只有百分之四十,並沒有達到百分之百,但總是比從前進步。無論如何,這個風氣是往上升的。

我們都要在聚會中盡功用,特別是長老們。若是身為一個長老,在眾人都盡功用的聚會中,竟然不開口,那就不彀交待了。同樣的,所有全時間受訓的學員,都在操練如何服事召會,按現實情形說,服事召會最重要的,就是要在聚會中開口、盡功用。所以,無論是在排聚會或區聚會裏,都應該開口;開口總是有益的。這件事一定要操練。

這種盡功用的空氣,因著我們不斷的傳講、推動,已經轉了,可以說是從冬天轉到了春天。雖然還沒有轉到夏天,但也差不多了。凡事只要有推動,就會更往前。這點請大家注意,無論是在區聚會裏,或是在比較大的全召會的聚會中,當眾人來在一起時,都要盡力盡功用,或是禱告,或是點詩,或是作見證,或是讀經,總要按著林前十四章二十六節來作。

二 在區聚會中最需要的,是申言—為主說話並說出主來

在區聚會中最需要的,就是申言,而申言就是為主說話並說出主來;這不重在豫言。要知道,我們在聚會中說話是不平凡的;我們既不是聊天,也不是談局勢,更不是談天氣,而是說與神與主有關的事。這就是為主說話,並且把主說出來,把主供應出來;因此,這樣的說話乃是不平凡的。

有人會因聚會中弟兄姊妹帶著家鄉口音的申言受攪擾。其實,這是沒有問題的。新約裏的使徒們在盡職時,仍是帶著加利利的口音;那些加利利的口音,把他們完全標明出來。相信彼得在五旬節那天,加利利的口音還是很重;不可能到五旬節那天,聖靈一澆灌,他的加利利口音就都洗掉了,變作猶太口音,或是變作耶路撒冷口音。無論如何,新約的原則是神與人合作,神與人調和。

這次為著中文新約聖經恢復本的繙譯,我們同時參照了英文、希臘文等版本,一直深入經文的深處,就看出彼得的希臘文,和保羅實在沒法相比,就連雅各也比不上;但彼得還是為主申言,寫出兩封書信。所以,不要以為說話還帶著家鄉口音,就是平常的凡人,不是個申言者;這樣的想法是不正確的,家鄉的口音,並不影響申言的味道。

我們都要盡力申言,申言乃是釋放神的話。從前的基督教在這點上沒有辦法,只好找一群神學生來作傳道、作牧師,一講就是半小時或者一小時,甚至佔用所有的時間。然而,聖經給我們的啟示不是這樣,聖經說,『每逢你們聚在一起的時候,各人或有詩歌,或有教訓,或有啟示,或有方言,或有繙出來的話…。』(林前十四26。)詩歌和教訓是一般的,方言和繙出來的話是神奇的。關於方言,保羅在林前十四章表白得很清楚,他說,『我寧願用我的心思說五句話,可以教導人,強如用方言說萬句話。』(19。)說方言是要能繙出來造就召會的,否則就不要在聚會裏說。至於申言,是替神說話,並且把神說出來,的確是不一樣的。

林前十四章一節說,『你們要追求愛,更要切慕屬靈的恩賜,尤其要切慕申言。』保羅的意思是,申言是最高的;到了末了,保羅又再次叮嚀,說,『所以我弟兄們,你們要切慕申言。』(39。)在十二節那裏,保羅說得更厲害,他說,『你們…既渴慕靈,就要為著召會的建造,尋求得以超越。』這是很難繙的一節,許多繙譯聖經的人,都被保羅的話給難倒了,因為保羅所說的『渴慕靈』,這個『靈』是多數的。這叫許多基督徒讀到這裏,實在無法明瞭,保羅為甚麼這樣教導。

事實上,保羅說這些話是有背景的。因為當時那些希臘人非常迷信,尤其按歷史說,哥林多那地的迷信,已經到了極點,他們當中有交鬼的情形。人們因著迷信,就帶進了交鬼;這是當時那些希臘人的情形。後來他們得救了,有了一個新的生命,但仍然帶著這樣一個背景。所以,保羅對哥林多人說,他們面對的不是一個靈,而是很多的靈。為此保羅勉勵他們,既是渴慕靈,就要為著召會的建造,尋求得以超越,不要讓那些可能聯於鬼的事進來。保羅要哥林多人知道,他們裏頭都有聖靈,所以要從聖靈裏說話,那樣的說話乃是超越的。

當保羅寫林前十四章,論到方言時,他裏頭實在是有些顧忌,就是說方言,可能會招來邪靈。在英國,方言剛被帶進來的初期,賓路易師母在她的著作裏,就一直告訴信徒,說方言可能招來邪靈,帶來撒但的攻擊。關於這點,我和倪弟兄曾談得很透徹;然而直到今天,我們都不得其解。這個世紀,在解經上算是最準確的,就是潘湯弟兄(D. M. Panton),他在一篇文章裏說到,他一生試驗了八十幾位說方言的,發現還沒有一位說方言的結果,不是說耶穌是可咒詛的。這篇文章是倪弟兄讀過之後告訴我們的。有一天,我和倪弟兄談到這個問題,我們都很難了解這是怎麼回事。然而,這是潘湯弟兄親自和說方言的人接觸,吩咐那些說方言的人告訴他,耶穌是否是可咒詛的,所有的答案都說是,沒有一個例外。賓路易師母和潘湯弟兄差不多同一個時代,潘湯弟兄比賓路易師母多活了幾十年。在英國說方言潮流時期,這兩位是中流砥柱,對信徒相當有影響力,所以靈恩運動在英國纔沒有甚麼開展。

在一九○○年初時,靈恩運動從英國到了美國麻州,開始在那裏活動。很快就到了西岸,在我們召會所在的洛杉磯附近,離我們住的地方相當近;靈恩運動在那一帶,起了很大的作用,可以說是風行一時。從這其中,產生了許多派別,有一派就是宣信弟兄(A. B. Simpson),他們也加入了這靈恩運動。然而末了,這班弟兄們看見靈恩運動裏有些不合真理的點,好比『必須說方言纔是被聖靈充滿』;宣信弟兄無法承認這點。靈恩運動甚至進一步說,『人若是沒有說方言,就沒有得重生。』宣信這班弟兄們,覺得不能再接受下去,就退了出來,脫開美國的靈恩運動,成立所謂的宣道會。這宣道會是西教士到中國來傳教中,最好的一個差會。今天香港最好的一個基督教團體,也就是宣道會,他們的大本營是在美國紐約一帶。 

關乎靈恩運動,在派別上是相當的混亂;其中較穩定的一派,是在一九一五年成立的神召會(Assembly of God)。這一派很穩定,也很正派。一九六五年,我們到巴西訪問時,就看見他們的工作。從一九一五到一九六五,這半個世紀,全世界召會人數增加最快的,就是神召會。這是靈恩運動大致的情形。

然而,無論靈恩運動如何演變,當這運動在中國北方活動時,的確有邪靈在裏頭。因著有這種情形存在,所以保羅在林前十四章囑咐我們,不僅要羨慕屬靈的恩賜,更要羨慕更高、超越的恩賜,就是申言。申言是最超越的,但這不是指說豫言、說方言、或繙方言說的,乃是指說平常人的話;但又是說到神,為神說話,並且把神說出來,也把神說到人裏面,供應人。這是極其超越的。 

林前十四章這段聖經,我們讀了幾十年,從來沒有像今天這麼清楚。今後,我們一定要在聚會中多有申言,特別是全時間受訓的年輕人,都必須個個操練申言。另一面我們要看見,新約的原則,乃是話成肉體,申言有一半是需要人配合的。人若是不配上去,神就沒有辦法說話。我們都知道,三一神終極完成為靈;今天在我們裏面的,就是這個靈。這個靈住在我們靈中,要我們為神說話,就是祂調和在我們靈裏,來為主說話。這調和的靈,可以用三足競走來說明。當我還是個孩子的時候,我們常喜歡把兩個人的一條腿綁在一起,變成好像三條腿一樣,一同往前走。這是很難合作成功的,因為若是有一位太急,就會把另一位絆倒,這樣定規配搭不起來。神今天和我們二靈成為一靈,情形也是這樣;往往都是祂想要行動,我們卻是不動。同樣的,在聚會中,我們一不說話,神也無可奈何;雖然我們和神綁在一起,但我們不動,神就受了限制,很難作甚麼。

在召會的歷史裏,基要派是不要人說話,只要一人講,眾人聽就可以了,大家把口都封起來。靈恩運動卻要大家喊喊叫叫,結果喊出鬼來。因此,連保羅也說,一個人作申言者講道時,一定要慎思明辨。因著當時交鬼相當盛行,有時鬼還會說出話來,所以保羅纔會要哥林多信徒慎思明辨。據我們觀察,在臺灣這方面的難處並不多,比較單純。

我們都必須操練,在聚會中申言為主說話。為這緣故,我們必須在聚會前先有禱告、認罪,與神有好的交通,並讓聖靈在我們裏面有地位;這樣,我們來到聚會中,纔能是一個與神合作的人。我們若是這樣一個人,裏頭的確有神,有神的靈,在聚會裏一開口,就能讓靈出來;不但讓我們的靈出來,神的靈在我們靈裏也就出來了。所以,正確的路乃是眾人都要開口,但不是那種胡言亂語的喊叫,像說方言一樣,那是比較危險的。

三 申言切忌冗長,三、五分鐘者甚為適合

按聖經來看,申言切忌冗長,那會佔用太多時間,以致扼殺別人盡功用的機會。按我們的經驗,特別是在操練初期,一次申言最好是三、五分鐘就彀了。以路加一、二章為例,這兩章裏有三個人申言;這三位都不是說豫言,但不是說他們的話裏一點都沒有豫言,乃是說大部分都在申言。第一位申言的是以利沙伯,她是施浸者約翰的母親。第二位是馬利亞,她是主耶穌的母親。第三位是撒迦利亞,他是施浸者約翰的父親。以利沙伯的話最簡單,恐怕不用兩分鐘就說完了,但那仍是一段非常好的申言。馬利亞的話約莫兩分鐘多,撒迦利亞的話長一點,最多也不過七分鐘。他們都沒有長篇大論,都是很合式的把主說出來,並且說到人裏面。

申言是需要學習的,首先要學的,就是對神的話要練達。要對神的話練達,就非熟讀聖經不可。看看以利沙伯、馬利亞、撒迦利亞這三個人的說話,特別是馬利亞的,其中大約有三十幾處,是舊約的引言堆加在一起的,可以說她那篇話,全數是舊約的引言組成的。這位年輕女子馬利亞,能那樣熟悉舊約聖經,並按著聖經說話,證明她一定是個書香人家的女子。神的揀選沒有錯,祂選擇了這樣一個女子來生出主耶穌。我們也看見,她的兒子雅各是那樣的敬虔;另一個兒子猶大也是諳熟舊約的。他們兩位所寫的書信裏,舊約的東西非常多;雅各的書信說到不少舊約的事物,猶大所寫的雖只有短短一章,但其中論到舊約的故事是太多了。這都證明這一家人,是熟悉聖經的;就著聖經而論,他們是書香人家。我們若要學習申言,就需要這樣的熟悉聖經。

其次,要有經歷。無論是以利沙伯或馬利亞,還是撒迦利亞,他們三人的話裏,都有相當的經歷。從他們的經歷裏,配上神的話,就是一篇很好的申言。很希奇的一件事,就是在新約開頭,約翰和主耶穌都還沒有生出來,只是剛剛成孕,這三個人就申言了。他們不是說豫言,也不是說方言,而是申言;這申言是神、人合作,人配合神來為神說話。這申言定下了新約裏,聚會中為神說話的原則。所以,我們若要在會中申言,一面要熟悉神所寫出來的話,一面要加上我們的經歷,還有臨時的靈感;這樣說出來的話,就是申言。我們要根據這點看見,多有操練、學習。

在地方上的長老們,最好能全時間。我絕對相信無論是馬利亞或以利沙伯,或是撒迦利亞,他們這些人應該都是全時間的;這意思是,他們整天摸聖經,讀神的話,沒有因為作別的事而分心。我們都知道撒迦利亞是個祭司,作祭司的一定要通曉聖經,若是對聖經不熟悉,是沒法作祭司的。不僅如此,根據撒迦利亞的妻子以利沙伯,和馬利亞,她們所說的話,都證明她們對舊約聖經是下過功夫的。

我們中間作長老的,每天要趕上班,一週下來,身體一定是相當疲累,能每天早晨享受兩節聖經,就已經很不錯了。然而,一個早上只享受兩節聖經,是無法叫這個人豐富的。若是想要在聚會中有可說的,就要把加拉太、以弗所、腓立比、歌羅西書等好好背過;這些重要的書信,都需要一卷一卷讀得相當熟練,好能出口成章,一開口就能申言。因此,通曉聖經,再加上個人的經歷;這樣,申言就很容易了。 

或許有人會問,要這樣作,是否需要弟兄姊妹都全時間。當然,能這樣是最好。若是在地上有三萬人,甚麼事也不用作,就是天天研讀聖經,那會是一件不得了的事。等到這班人一起聚會,個個都能申言,那個果效是無法估量的。今天整個基督教,就因沒有這樣的人出來,所以聚會都是一人講眾人聽,情形是非常的貧窮。

四 每次區聚會都需要有豐富的內容,以供應聖徒;若缺,則需要有人在聚會結束前,抓住十數分鐘,用申言補救

關於區聚會的情形,大體上都是新鮮、活潑的,也與從前不同;與會者的說話多了,風氣也開了。然而,整體在話語的豐富上,是不彀的,所以內容稍嫌貧乏;這是個漏洞,需要我們去研究。往後我們要花更多時間,來看臺北九十六個區,區區都要研究,把各區的情形擺出來,讓大家知道。就如我們將來到主的審判臺前一樣,主要問我們,從得救那一天起至今,我們作了些甚麼?羅馬十四章說,『我們都要站在神的審判臺前,』(10,)『我們各人必要將自己的事向神陳明。』(12。)不僅如此,主在馬太十二章說得更厲害,主說,『人所說的每句閒話,在審判的日子,都必須供出來。』(36。)我們一生所說的話,神都會記錄下來。今天人發明了許多音響、電腦等設備,可以記錄聲音、資料等;但神是不需要發明的,神早已將我們所說的話都記錄了,這是聖經給我們看見的。

盼望弟兄姊妹在申言的事上有進步。雖然現今眾人在會中都說話了,但還要有進步。我們所缺的,就是無法在話語上有豐富的內容。這好比在運動場上賽球,有時雖然大家都是能手,但或許是因天候的關係,眾人一上球場都提不起勁,結果就敗下陣來。我們區聚會的人數,最多五十人,若是這五十人都說話,聚會就不得了。然而可能有位弟兄,早晨起來就不太高興,另外一位負責弟兄也不太高興,好些人裏面都有故事,結果雖然都說話了,但這位說得不行,那位說得也不行,末了整個聚會沒有甚麼味道。

這時,若是有一位是有警覺的,就能叫聚會的情形轉變。好比在籃球比賽時,只剩最後十五分鐘,還未分出真正的勝負,教練就要叫停,對球員三令五申一番,好在這末了的十五分鐘,拿下幾分球。有時,就是這麼一叫停,就得到了最後的勝利。聚會中的情形也是一樣,總要有人有警覺,在靈裏好好說一些話,叫眾人有學習,叫眾人得供應。

我們剛出來服事召會時,帶召會的聚會就是這樣帶法,我們有那個警覺。五十年前,我們就已經學習在聚會中把舵;雖然外面是看不見的,但我們裏頭是完全把著舵的。比方,有時聚會中禱告差了,我們就求主把這個禱告帶回來;人不能合式的盡功用時,我們就求主找到人,把聚會再帶起來。主是會聽這種禱告的。現在我們是在改制的過程中,一定要好好把住聚會的舵,一看聚會的情形不對,只剩下三、五分鐘,就要站起來說些有供應的話。這全數在乎我們平日的經營,說得好就能叫眾人得供應。眾人聚了一堂『筵席』,雖然擺上來的都不是空碗、空盤子,但大家喫起來就是沒有味道;末了幾分鐘,有人開口說些主的話,就會叫眾人覺得有供應。主把這條路指示了我們,我們若都能走上去,就可以使每一個排聚會、區聚會,並每一次的聚會都很豐富。這是需要我們眾人下功夫的。 

我們要在主的話語上下功夫,盡力抓住各樣的機會,贖回光陰,進入主話語中一切的豐富。譬如豫備好十分鐘的信息後,可以試著說一說,對著人、對著物說;即使沒有對象,也可以對著牆壁說。這樣不住的操練,會使我們很快的學會在聚會中說主的話,並且說的都是有內容的。姊妹們千萬不要以為自己是姊妹,就沒有責任了。姊妹們雖然不能作長老,但姊妹們應該作申言者,為主申言。在舊約裏,有很多女申言者,譬如當以色列人一過了紅海,第一個帶著讚美神的,就是米利暗,她是位女申言者。(出十五20~21。)在新約裏也有女申言者,使徒行傳裏那位傳福音的腓利,他有幾個女兒,個個都是申言者,相信這是因為腓利是書香人家。(二一9。)因此我們看見,申言的習慣是能推動的。 

無論弟兄或姊妹,都該為著主日區聚會的申言有豫備;不是等到主日纔豫備,可能週四就該把信息豫備好了。到了聚會中,就說在弟兄姊妹面前,好叫他們得供應。這樣的申言是值得的。或許有人會想這是不是太人工了,但我們要以馬利亞為例,她能那麼熟練舊約,沒有人工怎能作得出來。並不是每一個猶太女子,都能像馬利亞那樣申言;馬利亞實在是位蒙特恩的女子。然而,另一面我們也看見馬利亞所作的,並不像舊約那樣,耶和華的靈降在誰身上,誰就能說出一篇豫言。馬利亞的申言,一開始就是在新約的原則,是神與人合作,人配合神的工作。神在那裏,需要一個女子像馬利亞一樣,真是在聖經上下過功夫,在神的話語上非常習練通達,裏頭也是愛主的,並且與主有交通;這纔是妥當的人選,纔能以人工配合神工。這是新約一開始所給我們看見的。 

所以在林前十四章,保羅勸勉弟兄姊妹,要羨慕申言;不僅是羨慕主,更要羨慕為主說話,說出主來。所有受訓的弟兄姊妹,在這點上要更加操練,要像敬虔的馬利亞一樣,奉獻自己,好好愛主,研讀主的話,不要浪費時間。我們若浪費時間去作別的事,就是對不起自己,更對不起你們的父母;父母在你們身上本是滿有期待的,不要叫他們失望,要好好抓牢時間,在每件事上殷勤操練。不僅要熟讀聖經,更要把每卷書讀通,譬如綱目、註解等,都要熟悉。若是我們中間大多數人,都有這樣的精神,有這樣的靈,當他們來到聚會中時,自然就會『誠於中,形於外』;當機會來時,就能將他們所有的擺出來。這是人工配合著神工,將神的話說出來,並且說到眾人裏面,叫眾人得供應。這樣的聚會將是何等的豐富。

已過,由於基督教的傳統,把我們弄得甚麼也不像,就如同作禮拜一樣。雖然我們中間稱作『聚會』,大家提著聖經包來聚會,但誰也不用擔心該作甚麼,反正負責弟兄會有安排。所以,喊詩不是我的事,禱告也不是我的事,講話更不是我的事;我的事就是坐在那裏聽。聽了三十幾年還在聽,把我們眾人都麻痺了,使我們建立了一個不說話的風俗。以致今天要推動申言,還真難;所以我們個個都該鑽進去,一同推動申言,為主說話。從前我們沒得機會,現在的區聚會就是我們的機會。無論是弟兄或姊妹,都可以進到區裏,等到機會一來,就開口為主說話,把主說到人裏面。

事奉主六十多年來,我看見無論是中外的聖徒,都受基督教的影響很深。我們知道,主的救恩是叫人活,但基督教的作法卻是叫人死。就是大佈道家開大會把人救活了,但是一送到公會裏,就好似進了『凍箱』,都被封凍起來了。雖然許多人都看見這後果,但卻沒有一位像我這樣大聲疾呼:要推倒那個墮落的傳統,要讓眾聖徒都起來盡功用。不要以為我說得太過,實在是我裏頭的負擔太沉重。

我心裏最痛苦的,是有人在那裏懷疑新路。然而我要告訴你們,你們且等著看,這條路總有一天會成功。因為我們知道出乎主的話,即使天地都過去,主的話一撇一畫都不能過去。(太五18。)林前十四章二十六節說,『每逢你們聚在一起的時候,各人或有詩歌,或有教訓,或有啟示,或有方言,或有繙出來的話…。』這是大家都很熟悉的,然而這句話應驗了沒有?這句話能否撇在聖經裏,到主來時還不應驗?此外,希伯來十章二十五節說,『不可放棄我們自己的聚集,…倒要彼此勸勉。』我們有甚麼聚會是彼此勸勉的?可以說,整個基督教裏沒有這個,但我深深知道,這兩節聖經是一定會應驗的。即使我活著時,見不到主這話得著應驗,得著成功,但接續這個恢復的人,必定會看見新路的成功。主是一定要完成這事的。

我們若是聰明人,就不該採取觀望的態度,應當齊心努力,一同拚上去。即使我們這一代見不到成功,下一代也一定會成功;並且他們會感念我們在他們之先,已經拚上去。歷史告訴我們,路德的改革不是路德自己發起的,乃是在路德革命之先,已經有幾位先驅作過了。我們在這裏打的仗,完全屬乎真理,這是沒有人能否認的。甚至那些在旁觀望的人也說,我們所講的,都合乎聖經,只是有一個很大的『不過』,不過他們跟不上。盼望我們中間所有的長老、同工,不要說『不過』,乃要說『阿們』。讓我們一同推動這部老舊的汽車,即便山路不好走,我們幾百人同心也要把這車推上去。這是我們的精神,我們應當有這個靈。

不是我自己居功,當初在中國北方,就華北而論,我是頭一個走這條路的人。我們當初走這條路,就是這個精神,沒有人能把我們推翻。那時在煙臺,有人說不用管我們,我們不過是年輕人帶著一班年輕孩子,鬧鬧玩玩而已,很快就會結束的。然而,情形並不如此,僅僅一兩年的光景,整個召會的情勢就完全改觀了。

來到臺灣後,有人對我說,我講的這個立場是絕對行不通的。爾後在美國,也有人勸我,若是我這樣講,是沒有人會接受的。然而我裏面清楚,且等著看;雖然有人不要,但這些人並不代表全世界。的確有人不願意走這條路,但願意走的人更多。問題乃在於我們所釋放的是不是真理,是不是合乎聖經?若是有人能指證我所講的不合真理,不是聖經的啟示,我就立即跪下禱告、認罪,求主赦免,也求你們赦免。如果這是合乎聖經的,就請你們不要打問號。尤其作我同工的弟兄們,若是你們也有這種態度,那就大大的不對,顯為不忠誠了;與我同工的,就當與我是相合的,不相合是不能成為同工的。

所有的區負責,今後都要在區聚會裏掌舵供應;否則,就不能算作區負責。作區負責的意思是,如果今天聚會裏,大家都不帶『菜』,不帶『飯』來,你就一定要豫備一道『菜』;若是大家都帶來了,你只需要上個甜點或水果。不需要搶頭申言,可以擺在最後,把優先的機會讓給眾人。這樣一來,這個區聚會定規是不會貧窮的。不是冗長的一篇道,能叫人得供應;乃是人人都盡功用,纔真正叫人得供應。

雖然冗長的一篇道,不一定能叫人得供應;但在區聚會裏末了十分鐘,若有人起來講一篇精粹的信息,那是最幫助人的。人在飢餓時,你能給他飯喫,那是最香甜的。因為人可能聽了三刻鐘,甚麼也沒有聽到;但你們一起來,說了八分鐘,就叫人覺得非常新鮮,非常有供應。我實在相信,也有把握這是絕對作得到的。

盼望經過這樣的交通,我們眾人都清楚,也了解我們今後的方向。我們都是服事召會的,若是這個負擔我們都能接受進來,各地召會的聚會就不成問題。此外,希望能專專把臺北召會這九十六個區,每區人數增、減的情形,作個研究,眾人來在一起交通,好從其中得著亮光,作為我們今後聚會往前的參考。我們乃是在研究改進的過程中,要從這些交通裏得著幫助和啟示,使眾召會都能得著最大的益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