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段 第一次的追求和滿足

一章二節至二章七節

這一段是本書的樞紐。屬靈經歷的原則都在此。這一段是以後經歷的一個畫影。此後所學的,並非新的功課,不過是一次過一次,學得更深而已。

本書屬靈的經歷,好像最平穩、最順利的,都在這一段。頭一次的奉獻,頭一次的啟示,好像都是最平穩、最順利的。但是,這一次的奉獻,這一次的啟示,不一定是牢牢可靠的,還必須經過火。這一段是屬靈經歷的一個畫影,以後要一件一件的試驗,使牠成為實在。第一次的經歷並不彀深;第二次的經歷纔更進步、更牢靠。但是,當人有第二次的經歷時,好像並不及第一次那麼甜。弄來弄去,還是從前所經歷過的。旗號還是愛。

這一段的經歷,等於『靈性水流』所說的亮光道路,也等於『靈命四層』所說復興層的那一層。這也是我們個人的經歷所能證實的。

壹 羨慕(一章二至三節)

二節:這裏所追求的『親嘴,』並不是父親在我們的頸項上親嘴。(路十五20。)因為那個親嘴,乃是表示赦免,一切屬乎主的人,都已經得著了。這一本歌所注意的,乃是信徒與主中間愛的關係;所以赦免乃是不言而喻的事實,因此就不題起這個。這一本歌並不是告訴我們,一個人如何從作罪人的地位變成一個信徒;乃是告訴我們,一個信徒如何從飢渴的地位到了滿足的地位。我們必須緊記這個,纔能知道這一本歌為甚麼是這樣起頭的。

第一個呼求,我們不知道是得了生命之後,過了多少時候纔有的。但是我們知道,這一個呼求,乃是一個得救的人,被聖靈喚醒之後,對主發生追求的意念的情形。

因為她滿了飢渴的心的緣故,她口裏就不知不覺的說,『願祂用口與我親嘴。』她並沒有告訴人,這個『祂』是誰。但是,在她的心目中,只有一個『祂,』就是她所追求的『祂。』她已往和主的關係,不過是普通的,她覺得非常的不滿足。她現在盼望和主中間有更個人的來往。所以她羨慕祂的『親嘴,』就是愛的個人的表示。沒有一個人同時能和兩個人親嘴的,所以這是個人的表示。並且不是親祂的臉,像猶大所作的;(太二六49;)不是親祂的腳,像那個女人所作的;(路七38,45;)乃是『用口與我親嘴,』這是個人愛的表示。現在普通的不能滿足我的心了。我現在要得著個人的,要得著別人所未得著的。一切進步的起點,都是因為有了這一個要求在裏面。靈性的造就,和飢渴的追求,是永遠分不開的。一個信徒,如果在裏面還沒有被聖靈造出一個這樣的真實,這一種不滿意普通情形而追求個人的愛的心意,就永遠不要想與主有親密的經歷。這一個追求,就是後來所有經歷的根源。我們如果沒有這樣飢渴的心,就底下所有的記載,不過都是有詩意的歌,並非是所羅門的歌了。

為甚麼我會有這一種的追求呢?乃是因為我得了異象。聖靈給我看見一個異象,乃是普通人所沒有看見的。我得了啟示,知道『你的愛情比酒更美。』就是因為這個,所以我羨慕祂口的親嘴。

真的,你的愛比酒更美。聖靈叫我看見,一切能叫人快樂的,能叫人陶醉的,能叫人興奮的,都不如你的愛。在日下的東西,人所以為可以為之傾倒的,都不如你的愛。我看見了,我知道了。日下有甚麼東西,能和你的愛相比呢?

三節:『你的膏油馨香。』你自己就是受膏者。神藉著聖靈塗抹了你,你從聖靈接受了各種的膏油。所以不只神聞到你的馨香,我們也聞到你的馨香。這個並不是我們從那裏聽見的,也不是我們在那裏看見的,乃是我們在莫名其妙當中,感覺到你馨香膏油的可愛。

『你的名如同倒出來的膏油。』同時,你有一個名字,那一個名字也吸引了我們。我們從你的名想到神已經出來了。真的,膏油已經倒出來了!我們想到你已經死了!真的,膏油已經倒出來了!哦,耶穌這名真是寶貴!但是,耶穌的名,誰能測量其中的香味呢?

『所以眾童女都愛你。』因著你自己(膏油),因著你的名(倒出來的膏油),所以『眾童女都愛你。』愛你的原因,是因著你自己;愛你的原因,也是因著你的名。我們不能愛一個工作,我們也不能愛一種能力,我們只能愛一個有人格的人。我們愛你。但是,我們之所以被吸引,乃是因著你的自己和你的名。雖然在這裏的時候,我們還未盡聞你的香味;但是,我們所聞到的,已經彀我們愛你了。主身位的啟示,不只是會叫人讚美,也是會叫人愛的。每一個對主的愛的起點,都是從看見主的身位而來的。

『眾童女,』就是『眾隱藏者,』(詩八三3,)就是『眾閨女』的意思。她們是這個女子的同伴。她們也是一樣貞潔的,也是一樣追求主的。在屬靈的道路上行走的,實在並不只她一人,她不過是眾童女中之一人而已。

貳 追求(一章四節)

四節:『願你吸引我,我們就快跑跟隨你。』『跟隨,』原文是『追隨。』我們雖然有了心願,我們雖然樂意追求,但是我們不能不覺得追求能力的缺乏。追求的能力,並不是聖靈賜我們一大股的能力,擺在我們裏面,叫我們去追求;乃是主在外面,用祂自己的美麗和榮耀來吸引我們。吸引的能力,就是追求的能力。如果主真的吸引我,就追求是何等的容易呢。

你若吸引我,『我們就快跑追隨你。』(『追隨,』是一直要的意思。)快跑追隨的能力,乃是主的吸引。我們必須學習知道,沒有一個人能憑著自己來到主面前的。當我們作罪人的時候,我們需要神的吸引,纔會來就主。照樣,我們作了信徒之後,還是需要主的吸引,纔會快跑來得著主。

在這裏,我們也看見一個信徒和眾信徒的關係。所吸引的是我,但是『快跑跟隨你』的是『我們。』被帶領進入內室的是我,但是歡喜快樂的是『我們。』一個人若在主面前蒙恩,別人就不能不受他的影響。

參 交通(一章四節)

四節:『王帶我進了內室。』她的禱告發出之後,我們看見她就得著答應-『王帶我進了內室。』『內室』是『隱密處,』(詩九一1,)就是臥房。你若非與一個人有相當的交情,你必定不會帶他進入你的內室。所以王帶領她進入內室,就是交通的起點,也是啟示的起點。在內室那裏,她固然嘗到她從前所沒有嘗到的交通;並且在那裏,她也看見她從前所沒有看見的事實。

這裏的『王』字,就是給我們看見,當我們還沒有認識主作良人的時候,我們要先認識祂作我們的王。奉獻的生活,永遠是在情愛的生活之前的。滿足的經歷,永遠是在奉獻的步驟之後的。在這裏,我們看見是『王帶我進了內室,』我們看見她已經認識了她的王。現在王要將內室的經歷給她。

她們現在仰著頭,望著未來的前途。她們知道這一個前途,是無可限量的。內室的經歷一起頭,就是愛的生活有滿足的盼望了。因為她們知道神若動了工,神必定會完工的。(腓一6。)所以她們說,『我們必因你歡喜快樂;我們要稱讚你的愛情,勝似稱讚美酒。』這都是將來要有的話語。她們因為有了目前的經歷,就充滿了將來的盼望。(稱讚酒,可參閱箴言二十三章三十五節。)

『她們愛你是理所當然的,』宜作『她們在正直裏愛你;』意即她們這一種的愛,是從無虧的良心生出來的。(提前一5。)

肆 內室的啟示(一章五至七節)

五節:『耶路撒冷的眾女兒阿(原文),我雖然黑,卻是秀美,如同基達的帳棚,好像所羅門的幔子。』

『耶路撒冷的眾女兒』是指那一類的人呢?這是一本詩,所以這裏的耶路撒冷,並不是地上的耶路撒冷,乃是天上的耶路撒冷。這眾女兒既是在天上的耶路撒冷範圍之內的,就必是已經得救的人了。說她們是眾女兒,可見她們是神所生的。不過她們是不大追求,是冷冷淡淡、糊糊塗塗、隨隨便便的一班人而已。戴德生先生說,『看她們是得救的,也不過是僅僅得救的人而已。』

『我雖然黑,卻是秀美。』她在內室的結果,第一件就是看見自己是黑的。沒有追求,就沒有看見的可能。她現在看見自己是如何的人了。這一個黑,也許是她頭一次的看見。這黑,不是變黑的,乃是本來的黑,是一切在亞當裏的。但她同時也看見在愛子裏的蒙悅納。所以她說,『我雖然黑,卻是秀美。』這『秀美,』是指在愛子裏的蒙悅納。

『如同基達的帳棚,好像所羅門的幔子。』『基達,』就是『暗室』的意思。如同基達的帳棚,是說在外觀是黑暗,是不好看的。『所羅門的幔子,』若是細麻布作的,就是指基督的義。(啟示錄十九章八節所說的義,是聖徒因聖靈而有的義。但這裏是舊約,所以不能是指聖徒的義。)這幔子應是在聖殿裏的。『好像所羅門的幔子,』是說到裏面的美,就是在神面前的美。

六節:『不要看我,因為我是黑的,因為那日頭把我看黑了。我同母的弟兄向我發怒;他們曾使我看守葡萄園,我自己的葡萄園,卻沒有看守。』(達祕譯本。)

『日頭,』原文是一專門指件詞。『看黑』的『黑』字,原文沒有。她因神在內室的光照,已經看見自己是黑的了,所以她不要人看她。這是她此時的心境。聖靈對付人不彀深時,人還是喜歡在別人面前有所遮蓋。及至被聖靈對付到更深的地步時,就不再在人面前遮蓋甚麼了。那時,她顯在人面前和顯在神面前是一樣的了。所以她肯承認說,『因為我是黑的,因為那日頭把我看了。』

『我同母的弟兄向我發怒。』所以不說『同父』而說『同母,』因這裏的『母』是指應許的原則,就是神恩典的原則說的。加拉太四章二十六至二十八節說,在上的耶路撒冷是我們的母。我們是憑著應許作兒女,如同以撒一樣。『同母的弟兄,』就是一切憑神恩典的原則,作神兒女的人。

『弟兄』是客觀方面的代表。這些同母的弟兄,是在道理方面很有力量的,是在客觀方面很剛強的,並且比較有點權柄的。她因愛神,因內室的管教,而有工作上的改變,就引起同母的弟兄不只輕看她,而且是向她發怒了。

『他們曾使我看守葡萄園,我自己的葡萄園,卻沒有看守。』頭一個葡萄園是多數的,是人手所組織的。後一個葡萄園是單數的,是神自己所定規的。『他們曾使我看守葡萄園,』是從前的工作。她有了神的光照,受了神的對付之後,就看見從前工作的虛空-作了人所委託她作的,沒有作神所定規要她作的。

七節:『愛』是動詞。『牧羊』作『餧養羊』更好。『蒙著臉』也可譯作『流離失所。』

她在內室已經看見外面工作的虛空了。她已經看見基督徒所需要的,並非工作,乃是個人的糧食和安息了。因餧養,是注重糧食;歇臥,是注重安息。她從今以後所追求的,不是別的,乃是糧食和安息。這『安息』乃是完全的安息。因晌午是完全的時候-義人的路越照越明,直到日午。(箴四18。)到正午是到一完全的地位。太陽到了正午,就不會再大了。(主的受苦是從正午到申初的。主的受苦乃是一起來的,是一起頭就有那麼多,不是逐漸加增的。)

『我何必在你同伴的羊群旁邊,好像蒙著臉的人呢?』這『同伴』是主的『同伴。』但羊群不是主的羊群,乃是主同伴的羊群。『蒙著臉』是『蒙羞。』她還是在羊群之外,她不得不對主說,你為何不告訴我,在那裏可尋得糧食,在那裏可尋得安息呢?我一直追求糧食和安息;東也未尋著,西也未尋著。我在你同伴的羊群旁邊,好像一個流離失所的人,被他們譏誚、批評!主阿,你為何不告訴我呢?

伍 王的說話(一章八至十一節)

她在內室所看見的有三點:(一)在亞當裏的黑,在愛子裏的秀美。(二)因神的對付,看見外面工作的虛空。(三)感覺屬靈的需要。所以,此時主就因著她的追求而有所答應,而有所稱讚,而有所應許。

一 王的答應(一章八節)

王稱她為『女子中極美麗的。』『你若不知道,』這句話的口氣,好像王有點責備她,意思是她應該知道。『你若不知道,只管跟隨羊群的腳蹤去。』『羊群的腳蹤,』一方面是指今天信徒的腳蹤,就是站在一群的地位,即站在教會的地位的。(今天的羊雖多,但是不成群,沒有站在教會的地位上。)你在那裏可以得著糧食和安息。一方面指這多年來,已經去世的聖徒。他們是在那裏得著糧食和安息,你在那裏也可以得著糧食和安息。因『腳蹤』就是經歷。

『牧放』和『牧』同字,仍是『餧養』之意。『羊羔』不是羊(因她自己是羊),不是羊群(因她在羊群之外),乃是比她更幼稚的羊。『把你的山羊羔,牧放在牧人帳棚的旁邊,』這是怕人在這追求糧食和安息的時候,而在日常生活中,忘了對於山羊羔的本分,把山羊羔的門關起來了。這裏是注意工作。追求糧食和安息的時候,還得對於幼稚的門徒盡本分。這不是閉戶自修。換一句話說,她的糧食和安息,還可以從餧養羊羔而得著!

這裏的『牧人』是多數的,是小牧人,是主以下的牧人。『帳棚』是多數的。主的意思是要她在許多牧人的旁邊,也有一個位置,也得在他們中間餧養小羊。一方面她要跟著先聖的奉獻、相信、等候、倚靠、尋求神旨、專心禱告等;另一方面在她日常生活中,還得顧到比她更幼稚的信徒,而盡相當的本分。這是說,當你有所追求的時候,還不能放鬆日常的本分。

二 王的稱讚和應許(一章九至十一節)

『佳偶』可譯作『愛友。』『駿馬,』原文乃好馬的意思。所羅門時候的馬,都是從埃及來的。(王上十28~29。)九至十節,是她天然的美麗,是她本來有的。十一節,是神所作的工,是出於神的美麗。

這三節說到六樣:(一)馬,(二)腮,(三)髮,(四)頸項,(五)金辮,(六)銀釘。現在一件一件的來看:

(一)馬 聖經裏對於馬,惟一的是取其快。詩篇一百四十七篇十節說,『馬的力大。』法老車上套的『駿馬,』意即許多馬之中頂好的馬。在屬靈的意思中,是取其快。馬,是指天然方面的快說的。牠所以快,是因牠的力大。這裏的『快』與一章四節的『快跑』正好相對。快則快矣,但這不過仍是世界中的最快而已。

(二)腮 人的美醜與否,看人的兩腮而定。可見腮是最美麗的意思。

(三)髮 所以顯出腮的美麗,是因髮辮。髮,是指天然的能力。可見她美麗是從天然的能力來的,意思就是她在天然方面還不錯。

(四)頸項 頸項的裝飾,是指她天然的溫柔。頸項本來是硬的,但她有裝飾,可見她有天然的溫柔。(沒有珠串的頸項,都是剛硬的頸項。)

九節將她比作馬,十節是說出所以將她比作馬的原因來。她所以快,是因她天然的能力和溫柔。這給我們看見,她雖因內室的啟示而有屬靈的追求,但她天然的快-天然的能力和溫柔,還在那裏活動。也許許多人不進步,正因他天然的快呢!九至十節,她美則美矣,但是,還是天然的美,只有神作的,纔能算得真正的美。底下兩樣,是神應許要為她作的。『我們要,』是王的應許。聖靈在此想到三而一的神。

(五)金辮 金要打成辮,必須經過許多的時間。金辮是頂細的工作,就是神的生命頂細的那種的表顯。並且『辮,』在原文說,是像冕那樣的東西,是一個圈,是金辮冕。以金辮代替髮辮,意即以出乎神的義、生命、榮耀,來代替她天然的能力。

(六)銀釘 或譯作『銀托。』『銀』的意思是『救贖。』『鑲上銀托,』意即根據十字架的救贖的工作;作金辮代替髮辮-以出乎神的,來代替出乎人的。

陸 女的說話(一章十二至十四節)
一 常住在裏面的基督(一章十二至十三節)

十二節:所羅門的席,是聖經特別題起的。(王上四22~23,十5。)『王正坐席,』可說是信徒享受主的豐富。這些豐富,可分作兩類:(一)麵,這是指主耶穌的生命,主的自己。(二)葷食,這是指主的工作,主的死。所以『王正坐席,』就是我們得著『餧養,』就是我們有所享受的時候。每次我們來到王的桌前,都是糧食的問題。我們就是喫神所悅納的祭,就是神所喜悅的那個工作。(所以舊約的祭,有留下給人喫的部分。)

我們怎樣喫神所悅納的祭呢?神看見主的死,就看見祭-贖罪。我們看見主的死,不只是代替,並且是聯合。我們一看見這個,就要發出香氣和讚美。所以我們沒有看見神所悅納的祭就是我們所享受的,我們就不能有奉獻和讚美。我們看見我們所享受的,和神所得著的是一樣的,哪噠香膏自然流出來了。(哪噠香膏的流出,可從馬利亞的故事看出來。)先是主給我們,後是我們給主。先有所享受,然後纔能有所奉獻。

十三節:『良人』宜作『愛。』『沒藥』即受苦,即十字架。主正要死時,人把醋給祂喝-是苦。主死後,尼哥底母帶著沒藥去包裹主的身體-是死。『常,』在原文有『過夜』的意思。『夜』這個字,在本書都是指所羅門不在的時候。所以在屬靈的意思方面,是指主不在這裏,不在這世界裏。『懷,』宜作『兩胸,』即『兩胸之間。』『兩胸』在聖經中,都是指『信和愛』說的。(帖前五8。)

十二至十三節,就是說住在裏面的基督。十二節的同坐席,當然是同喫。一同坐席的條件是開門-開裏面的門。(啟三20~21。)不開裏面的門,就不能彀一同坐席。所以十二節是說『接受,』十三節是說『跟隨。』『沒藥』是指一位受死的基督。當基督不在此時,要用信和愛保守著-這是裏面交通的起頭。當我們真被帶入內室,真看見主的死,真有所奉獻之後,我們就起首和祂有裏面的交通。打開心門,就要享受祂,就要有真奉獻。如此,方能跟隨一位真受苦、受死的基督。我們是用在我們裏面的信和愛,來跟隨一位釘十字架的基督。

二 披戴在外面的基督(一章十四節)

十四節:『鳳仙花』乃染指甲之花,猶太女人是帶在身上的。『隱基底』是猶太地名,字義乃是『羊羔的泉源,』是大衛逃難之地,是曠野的地方。(書十五61~62,撒上二三29。)『葡萄園』當譯作『葡萄處。』葡萄的花是看不見的,葡萄處是沒有花的地方。這葡萄處是在曠野之地,若其中有一朵花,就非常特出了。

十四節的範圍比十三節來得大。一棵鳳仙花是在曠野的葡萄處中,就特別顯出、襯出基督的特殊了。沒藥在懷,人看不見,所以指裏面的基督。現在基督作她的裝飾,她就是披戴基督了。這是表明在外面也承認基督,也講到基督。基督在人面前是鳳仙花,她是顯出基督了。

柒 王的讚美(一章十五節)

十五節:『佳偶,』在此乃作『愛友。』『甚美麗』可譯作『是美麗。』這一節可譯作:『看哪!你是美麗的,我的愛友!看哪!你是美麗的!你的眼好像鴿子眼!』這裏的讚美是為著鼓勵她。頭一句說她美麗是鼓勵;第二句讚美她,是因她的眼好像鴿子眼。『鴿子眼,』在事實方面是美麗的;按靈意說,是指屬靈的眼光;按功用說,是在一個時候只能看見一種東西,是純一的。她已得啟示-已經有屬靈的眼光了。她已把沒藥放在懷中-她已經有純一的心了。所以王就如此讚美她。

捌 女的回答(一章十六節至二章一節)

十六節:『我的良人哪,你甚美麗可愛,』可譯作『看哪!你是美麗的,我的愛!不只可悅!』意即不只是美麗的,且是可喜悅的。這是她對王的答應。

『我們以青草為床榻,』可作『我們的床榻是青的。』這裏是這女子已達到她在前面所尋求的安息。這裏又是安息,又是牧養。因青草是羊的床榻,躺臥是安息。這正與詩篇二十三篇二節『祂使我躺臥在青草地上,領我在可安歇的水邊』相合。前面的筵席,雖然也有安息,但所注意的在喫。這裏的床榻雖然也有喫,但所注意的在安息。牧人若無本事,羊在青草地,就要一直的喫。牧人有本事,所以羊在青草地上,還能躺臥,就是有了滿足,有了安息。

十七節:『松樹』是『扁柏。』香柏樹又高又大又堅固,在聖經裏,都是指極有榮耀的人性。聖殿裏許多的東西,都是用香柏樹作的,也有許多是用扁柏作的。扁柏產在一個名叫『死城』的地方,所以扁柏是指著主的死說的。猶太人的墓旁,都是植扁柏的。

她是在這種情形之下,得著安息。青草,是一切活的,一切有生命的,能作糧食的。在這上面,方有安息。我們的蔭庇,是在乎主榮耀的人性和主的死。所羅門聖殿裏主要的兩種木頭,就是香柏木和扁柏。換言之,是這兩種樹木配作神的居所的。神是住在香柏木和扁柏的中間。我們現在能安息的地方,就是神所住的地方。

二章一節:此節當緊接在一章十七節之下。這話不是王說的,乃是女說的。如果這話是王說的,就有點不容易解釋。因這一節如果是王說的,就下一節又說女子是百合花,是不通的。

『沙崙』是平原。『玫瑰花』或作『野水仙,』或作『野薔薇。』這花在猶太地是很賤的。谷中的百合花,是平常的,是不顯露的。是谷中的白合花,不是盆中的百合花。不是人所看顧的,乃是神所看顧的。

她所以自承為沙崙的玫瑰花和谷中的百合花,是因王在一章十五節稱讚她。所以她在一章十六至十七節,一面讚美王,一面說到安息。現在講到自己,不過是野地的玫瑰花,谷中的百合花而已。意即我這個人,算不得甚麼,是一個很平常被神所看顧的人而已。

玖 王的回答(二章二節)

二節:王的意思,她是否百合花,不是谷中的比較,乃是在荊棘中的比較。王是說,這女子是百合花,其餘的不過是荊棘而已。

『荊棘,』按聖經看:(一)是指在亞當墮落之後,人所有的天然生命。第一根據,就是創世記三章十八節,在那裏荊棘是自己生出來的,是沒有撒種就生長出來的。第二根據,在荊棘篇(出埃及三章),火一直燒,但荊棘沒有燒掉。火、光,不是從荊棘的本身發出來的,乃是從神來的。神用荊棘,但是神沒有叫荊棘有所損失。這是說,神將來用摩西對付以色列人,對付外邦人,都是用神自己的一點,不是用人天然的生命。見證不是用人的資本,一切都是用神自己的。神不用摩西的,神用自己的。(二)是指從天然所生長出來的。這就是指著罪惡天然的結果,如馬太十三章七節之荊棘等。希伯來六章八節的長荊棘,意即隨著自己的意思結出果子,所以結局是焚燒。

『女子』是多數。這些女子,不是指耶路撒冷的眾女子。在這裏,主看尋求祂的人像百合花,不像那些出於罪惡的人。主是說,她和生活在罪惡中的那一班人不同。在四圍都是罪惡的生活,都是天然的生命;但是她與她們不同,她是有信心(百合花)的人。另外,在這裏也暗示一個追求主的人,在天然罪惡生活的環境中所喫的虧。

拾 女的讚美並享受(二章三至六節)

三節:『我的良人在眾男子中,如同佛手柑在樹林中。我歡歡喜喜坐在祂的蔭下,祂的果子,在我的口味中是甜的。』(原文。)

現在她也拿王和罪人來比較。『眾男子,』是一切能奪人的心,是給人戀慕的,(創三16,)可以作人心的主的,能作信徒的心歸向的地方的。

在這裏,注意『在樹林。』『蘋果樹』原文是『佛手柑,」是常青的,冬天不落葉的。外面的樣子,有點像石榴,味道像柑,又有點像檸檬。

眾男子,不過像普通的樹而已。她的良人有三樣特點:(一)祂是能成林的。注重在木,所以高大。(二)祂的蔭庇永不衰落。(常是青的,所以有蔭庇。)(三)祂結果子。(有許多是青的,卻並不結果。)祂是高大而同時有蔭庇並結果子的。她在此已經看見主是一切的一切了。

在前面她已經完全歸主。在此是她的見證-是口中對主說出來的話,是對眾人說出來的話。她不只說祂是美酒,她現在是稱讚美酒-說出來了。她此時看世界再沒有人,再沒有東西能奪她的心了。在教會中也沒有分門別類說,我是屬保羅的,或是屬亞波羅的(這是肉體)了。(林前三3~4。)現在主是充滿她的眼睛了。

『歡歡喜喜』亦可譯作『高興。』『坐在祂的蔭下』是被高舉,有被提意。坐在祂的蔭下,所以高興;意即覺得在主面前好像被提一樣。

這樹蔭和一章六節的曬是相對的,是返照的。在此有安息了。(詩九一1。)

果子是甜的。這裏的喫,和一章十二節的喫有些不同,那裏是注重在主的自己。這裏的果子,是指著主的工作和生命所為我們得著的東西,如稱義、成聖、和平、聖靈的降臨等。一面她覺得祂的同在而高興,一面她在祂面前享受祂為著她所得著的。我們每一次嘗這味道,都覺得是甘甜的。

一章四節說『快跑;』一章八節說『跟隨;』一章十二至十四節也許她是坐下,但未題起:一章十六至十七節未題動詞;到了此時(二章三節)始正式說她『坐在…』享受祂的同在。好像到了此時纔正式述說。一章十六至十七節,她已經得安息了;這裏不過是正式的述說而已-述說她在一章十六至十七節所得著的、所享受的。一章十六至十七節是歷史,這裏是述說。

四節:『祂帶我入筵宴所,以愛為旗在我以上。』『筵宴所』可譯作『酒家,』是盡情歡暢之處。這裏的『帶』是第二次的帶。(第一次在一章四節。)這裏的筵宴所和果子的享受,與王的桌子前有點不同,因筵宴所是宴客所在,是注重在喜樂。有了頭一次的奉獻,經過十字架的道路,看見了主所為你成功的一切,你自然就被帶入酒家了。

換一句話說,王帶入內室,是為著啟示。王帶入酒家,是為著暢快-覺得王同在的暢快。

『以愛為旗在我以上,』就是打起愛的旗號。所有的問題就是愛。旗號就是表明你所作的,就是一種標語。我們的旗號就是愛,表明我們所作的一切,沒有別的,就是愛。

五節:『求你給我葡萄乾增補我力,給我佛手柑甦醒我心;因我有愛病。』(原文。)

『暢快』該譯作『甦醒。』『思愛成病』宜譯作『我有愛病,』意即『愛病了,』即快樂到沒有氣力了。這就像慕迪先生快樂到受不住了,只好求主停住。

此節是注重在求和緩一點。在主面前固然是好,但是仆倒在地像死了一樣,卻是古聖在主面前的經歷。這裏是說她所享受的,過於她所能享受的。享受主的度量,還需要主的加力,纔能享受。不然,就要看見太多了,度量不彀享受了。這瓦器無此度量,還需要從主來的力量,來擴充她享受的度量。

『祂的左手在我頭下,祂的右手將我抱住。』左手在頭下,意即叫她仰起頭來看祂。右手的抱,是抱人頂自然的地位。這裏注重愛的保護,注重愛的扶持。這裏不是注重能力的扶持,是注重親密的扶持。換一句話說,享受主的愛,還需要主恩典的扶持。

拾壹 王的囑咐(二章七節)

七節:『羚羊,』按達祕譯本與美國標準本的腳註,都是用『羚羊』(多數的小羚羊);但在英國欽定本與美國標準本的正文上,都是用『母鹿』(多數的)。『母鹿,』英、美、達祕三種譯本,都是『紅母鹿』(多數的)。『他,』不應是男性;是女性的,抑或是中性的,也不敢說;但就上下文而言,應是女性的。

『囑咐』是命令的,所以是王的口氣。

從一章二節至二章六節,屬靈的經歷已告一段落了。主願祂的門徒在此歇一歇。到此時也許是安靜、普通、平穩的達到所該到的了。從內室出來,到了酒家,可說是信徒很平順的到了酒家,所以主要她停一下。

耶路撒冷的眾女子是愛熱鬧的、愛管事的。所以主對她們說話,不要她們來激動她。

鹿性是容易驚動的。王如此囑咐,是說她已經愛病了,不要再作了,可以等一等。她是在主手裏,不必你們再來驚動她。如果你們愛管她的閒事,不但無益,而且會叫她受驚。她該歇一歇,等這個時候過去,等她自己再有第二次的追求。不要驚動她,要等她自己來。不要以為她太屬魂而想幫助她。她的功課學到這裏,要停一停了。

愛到極點了。王在此,所以要肅靜。(哈二20。)祂(主)是默然的愛你,(番三17,)意即主在安息中愛你。

第一段的結言

(一)她在頭一章所見的是十字架,但她沒有看見復活的活潑和復活的大能。

(二)頭一段的第一個危險,是她太愛一種在裏面的交通。

(三)十字架的順服,和奉獻的究竟與輕重,她還不認識,因她還沒有經過試驗。她還沒有在實際上背負十字架,她還沒有在實際上走十字架的道路。

(四)還有一個危險,是她雖已看見任意妄為的錯誤,她還沒有看見工作的主比工作還大。(她雖然看見看守眾葡萄園的不該,但是她還以為看守自己的葡萄園是最要緊的。)

(五)還有一個缺點,是她在已往這麼多的時候,只看見主之於她是多有價值,還未看見她之於主該站在何等地位。換一句話說,就是她已得著主勞苦的功效,但是她還未讓主得著祂勞苦的功效。(就是她已經得著主,主還沒有得著她。)

(六)第一段,不過是基督為我,我還沒有為基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