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一篇 經歷基督作我們的贖愆祭

讀經:

利未記五章一至十九節,六章一至七節,七章七節,彼得前書二章二十四節,以賽亞書五十三章六節下,十節上,十一節下。

贖罪祭和贖愆祭

五種祭最後的一種是贖愆祭。我們可能都想要明白一個問題:贖罪祭和贖愆祭到底有甚麼區別?許多人讀利未記四章和五章總是搞不清楚。因為五章是講贖愆祭,卻也有幾處題到贖罪祭。

現在請讀五章的幾節聖經:『並要為所犯的罪,把他的贖愆祭,就是羊群中的母羊,或綿羊或山羊,牽到耶和華面前作贖罪祭。至於他的罪,祭司要為他遮蓋。他的力量若不彀獻一隻羊羔,就要為所犯的罪,把兩隻斑鳩或兩隻雛鴿帶到耶和華面前為贖愆祭,一隻作贖罪祭,一隻作燔祭。』(6~7。)這是贖愆祭,但有一部分是贖罪祭。到九節末了,就說,『這是贖罪祭。』可見這兩種祭彼此有密切的關聯。

四章說到無意中犯的過錯,需要贖罪祭。五章十七至十八節關於贖愆祭卻說,『若有人犯罪,行了耶和華所吩咐不可行的甚麼事,他雖然不知道,還是有了罪過,並要擔當他的罪孽。他要照你所估定的價,從羊群中牽一隻沒有殘疾的公綿羊來,給祭司作贖愆祭。至於他無意中所行而不知道的那件錯事,祭司要為他遮蓋,他就必蒙赦免。』這裏說的雖是贖愆祭,卻與贖罪祭一樣。

到底蘋果樹和蘋果有甚麼分別呢?你可以說,一個是種子,而另一個是果實。按某種意義說,是有區別;但按另一種意義說,幾乎沒有區別。你把一粒麥子種在地裏,就生出許多子粒,這許多子粒就是那一粒種子的果實。結果,每一粒果實都和那種子一樣。贖愆祭和贖罪祭也是同樣的道理。二者是相像,但卻有分別。

本性和行為

彼前二章二十四節告訴我們,主耶穌在木頭上,在祂的身體裏,親自擔當了我們的罪(複數)。但林後五章二十一節說,祂替我們成為罪(單數)。祂替我們成為罪(單數),祂也擔當了我們的罪(複數)。複數的罪是指著我們所犯的愆尤、罪孽、過錯,但單數的罪不一樣。到底複數的罪和單數的罪有甚麼分別呢?單數的罪是在我們的本性裏,而複數的罪是我們的動作行為。用種子和果實作比方,可以看出這兩方面。第一方面是我們本性裏的種子,第二方面是我們行為上的果實。換句話說,單數的罪是指我們有罪的天性,而複數的罪是指我們有罪的行為。一個是本性,另一個是行為。

我們的本性都一樣,但在行為上可能有大的差別。你可能恨人,我可能愛人。你可能驕傲,我可能謙卑。你可能殺過幾個人,而我一個都沒殺過。在行為上我們有大的差別,但在本性上我們是絕對的一樣。你想你的本性會比強盜好一點麼?你想你的本性會比那犯大罪的強一些麼?就著我們的本性來說,沒有分別。無論我們是好是壞,是道德或者不道德,我們在本性方面完全一樣。但我們的行為動作,可能有很大的差別。因此我們有兩個問題:一個是本性中的罪(單數),一個是行事為人的罪(複數)。

假設一個人很驕傲,滿了怨恨,在家庭和朋友中間,造成許多傷害。另外還有一個好人,從他生下來到現在幾乎沒犯甚麼過錯,他是這樣的一個好人。我們都很清楚,那個壞人需要耶穌的血;耶穌死在十字架上,擔當了他所有的罪行。他信靠耶穌,滿心感激祂的血。但是請問這個好人需要神羔羊的血麼?血是為潔除罪污的。他似乎沒有甚麼罪,他是如此的完全、柔細,他還需要耶穌的血麼?但我們必須明白,他的好和他的完美,只是外面的,在人眼前的;而在裏面他還不過是罪。不論人是好是壞,每個人裏面都是極壞的。我們都需要耶穌,因為耶穌不僅擔當我們的罪(複數),並且祂替我們成為罪(單數)。

罪性和罪行

我們都必須明白,我們不僅犯了許多罪,並且我們就是罪。我們可能從來沒有作過甚麼惡事,但裏面仍是罪。蘋果樹不論有沒有結蘋果,仍然是蘋果樹。讚美主!一方面祂替我們成為罪,另一方面祂擔負了我們一切的罪。祂是贖罪祭,祂也是贖愆祭。結果,贖愆祭也是贖罪祭。

在你作基督徒所有的經歷中,曾有幾次覺得主耶穌是你的贖罪祭?祂不僅是我們的贖愆祭,也是我們的贖罪祭。我怕我們中間許多人從來沒有認識我們的罪性,我們只認識我們的罪行。雖然我們多次為著我們的罪行享受祂作祭物,卻從來沒有為著罪性享受祂作祭物。『主阿,我是有罪的,但你為我的罪過死在十字架上。』這是享受主作贖愆祭。但是我們不僅有罪,並且我們就是罪。

一個好人可能從來沒有作過甚麼壞事,但他仍然必須向神認罪,取用基督的血。這不是為著外面的過錯,乃是為著裏面的罪性。這不是為著他所作的,乃是為著他所是的。他所是的是罪性,他所作的是罪行。耶穌替我們成為罪,祂也擔當我們的罪。

贖罪祭更嚴重

當我們在內裏生命中對主有更深認識的時候,我們就會明白,為甚麼在利未記中,把贖罪祭擺在贖愆祭的前面。這是因為罪性比罪行更嚴重。罪性是種子,是根,是源頭;而罪行僅是外面的果子,並不如罪性那樣嚴重。在神眼中最嚴重的是罪性,那就是說,我們所是的比所作的更嚴重。因此我們首先需要贖罪祭,然後纔需要贖愆祭。

為贖罪祭需要一頭強壯的公牛犢,但為贖愆祭沒有題過公牛犢。為贖愆祭所用最大的祭牲是一隻母綿羊。這就顯示為著對付我們的罪行,不需要強壯的祭物。我們卻需要一頭強壯的公牛犢來對付我們的罪性。兩隻軟弱的斑鳩或鶵鴿就足以作贖愆祭;但在四章所題的贖罪祭,最弱的也需要一隻羊羔。為著贖愆祭還有更弱的,細麵一伊法的十分之一也可以。甚至不需要一伊法細麵,只需要一伊法的十分之一。這就證明贖愆祭不像贖罪祭那樣嚴重。

我得救時聽到的信息,不是關於罪性的,而是關於世界。我聽到法老如何是這世界的王,世人都在他的統治之下,因此我為受世界霸佔而悔改。那時我對於罪過沒有多少感覺。我被主得著,向主說,我願為著主的緣故撇棄世界,可是對於罪過還沒有多少悔悟。用豫表的說法,那時我享受基督作我的贖愆祭,只是細麵一伊法的十分之一。然而我的確是得救了。或者在你得救的時候,你感受耶穌作你的贖愆祭,像一隻公綿羊。後來,我開始享受主耶穌作我的贖罪祭像一頭公牛犢。有時我像一個祭司作了些錯事,藉著這些經歷,我領悟在我本性方面的過錯是更嚴重些。我需要強壯的耶穌,一頭公牛犢,不僅是細麵一伊法的十分之一。這意思是說,我學習珍賞並享受主作我的贖罪祭與贖愆祭,比五十年前更多。

當我們把利未記四章和五章的各項擺在一起的時候,我們有公牛犢、綿羊、山羊、羊羔、斑鳩、鶵鴿、和細麵一伊法的十分之一。從這些項目我們看見,為贖罪祭的最強,為贖愆祭的最弱。但無論如何的弱,只要你一接觸著,你就得救了。

我們都必須知道,我們所是的,重於我們所作的。我們外面所作的,不像我們裏面所是的那麼嚴重。我們外面所作的,只是過犯愆尤,而裏面所是的是罪。因此,一方面聖經告訴我們,耶穌如何替我們成為罪(單數),像林後五章二十一節所說的。另一方面,有些經節也告訴我們,耶穌如何擔當我們的罪(複數),就像彼前二章二十四節所說的。以賽亞五十三章也說到,神如何叫耶穌在十字架上作贖愆祭,擔當我們的罪孽、過犯和罪行。在十節『為著罪的祭』,可以譯為贖愆祭。所以這一節也可繙作:『耶和華卻喜悅將祂壓傷,使祂受痛苦。祂使自己成了贖愆祭…。』這給我們看見,在以賽亞五十三章,耶穌是贖愆祭。

兩種需要

現在我們都應該清楚,我們有兩種需要。第一必須曉得我們是罪。無論何時我們來到神的面前,不管有沒有犯甚麼過錯,我們就是罪。即使我們從未犯任何錯,我們仍然需要耶穌作贖罪祭。第二個需要,是我們有許多罪行。我們與神、與人都必須是對的,這是利未記五至六章所告訴我們的。可是我們對神和對人都有問題,我們犯了許多罪過。贖愆祭是為對付我們與神、與人之間不妥當的地方。五章說,如果我們得罪神,我們需要贖愆祭;六章說,如果得罪人,也需要贖愆祭。

四章只說一個祭司,全會眾,一個官長,或一個平民,無意中犯了甚麼過錯,得罪了神,卻沒說出甚麼具體的罪過來。但在五章和六章卻很具體的說出來。比方一個以色列人把當納的百分之十的出產,只奉獻百分之九,因為欠神百分之一的出產,就有了罪過;這是一種很具體的事,不像四章那樣含糊。這是因為我們本性中的罪不太具體,但行為上的罪是很具體的。

賠償

我們對神有甚麼虧欠,須先獻贖愆祭,然後賠償。但是我們對人有甚麼虧欠,須先賠償,然後來獻贖愆祭。此外,對神對人的賠償,都須另加五分之一。加上五分之一是甚麼意思呢?五這數字在聖經中總是負責任的意思。因著我們有虧欠,我們沒有好好的負起責任來,所以我們必須加上一些東西。這意思是說,我們必須多負一點責任。如果我們虧欠了別人甚麼東西,首先須賠償所虧欠的,然後向神獻贖愆祭。但我們對神虧欠了甚麼東西,須先獻贖愆祭,然後賠償。

聖經中這些地方都是指示我們,在會幕中必須如何沒有差錯。我們必須領悟自己是罪,所以需要耶穌作贖罪祭。然後,我們對神必須確實毫無問題。我們不能籠統的說自己有罪,我們必須細看在日常生活中有甚麼虧欠神的地方。如果有虧欠,我們對神就是不義。這意思是說,如果在甚麼事上對神有差錯,或者在甚麼東西上虧欠了神,我們就必須賠償。如果主光照我們,恐怕我們會看見自己在許多事上對神有差錯。許多時候,我們對神有虧欠,無論這一面或那一面都虧欠了神。所以我們必須為著在神面前一切的虧欠,取用耶穌作我們的贖愆祭。同時我們必須實際的有所賠償。

一九三三年我在上海,倪弟兄根據利未記六章出版了一篇信息,題目是『贖愆祭的另一面』。倪弟兄在書中說,我們是主的百姓,對每個人都必須是對的;我們不應該在任何事上虧欠任何人。許多人因這話蒙了光照。我們開始檢查我們的物品,就發現我們所持有的許多東西並不屬於我們,於是開始賠償。有人發現書籍是多年前向人借的,卻一直沒歸還。至終,我們發現自己在許多事上是不義的。甚至有人把一大筆錢歸還政府,作了很強的見證。這不是規條,但是你如果願意對神對人,在每件事上都沒有虧欠,那麼,你回家去就得仔細檢查檢查。恐怕你至少有五項東西是需要賠償的。

這個原則在馬太五章二十三至二十四節也是一樣:『所以你在祭壇前獻禮物,若想起你的弟兄向你懷怨,就要把禮物留在壇前,先去與你的弟兄和好,然後來獻禮物。』沒有賠償,神就不悅納我們的禮物。因為神是公義公正的,我們必須與祂是對的,與人也是對的。祂不容祂的百姓不義。然而我再說,這不是規條,這完全是祂的恩典。

安息和釋放

當我們與神與人都完全是對的時候,那就是我們真正安息、釋放並享受的時候:『阿利路亞,我與神是對的,與眾人也是對的!何等的釋放!何等的安息!何等的喜樂!』不要以為這是一件小事。如果我們領悟自己不僅有罪,並且我們就是罪,於是我們取用耶穌作贖罪祭和贖愆祭;如果我們與神與人都是對的,那我們都要何等的活潑、得勝、釋放!那要使我們裏外完全公義。利未記四、五、六這三章聖經,對於神的子民日常的行事是非常實際的!

讚美主,祂是我們的贖罪祭,祂也是我們的贖愆祭!我們必須經常取用祂作我們的贖罪祭,並且不斷的在對神和對人的關係上,取用祂作我們的贖愆祭。當我們得著恢復之後,我們就有釋放、喜樂、安息與平安,因為罪已經對付過了,我們與神並與眾人都是對的。這樣的人是如此的得勝。這就是召會。召會就是得著恢復、安息、平安、喜樂的一班人,藉著耶穌作贖罪祭對付了罪;又藉著祂作贖愆祭對付了所有的過犯。現在我們裏裏外外都不受攪擾,藉著基督作贖罪祭對付了裏面的罪,又藉著祂作我們的贖愆祭對付了外面所有的罪孽、罪行和過犯。我們是完全的釋放。阿利路亞!我們不再受罪性的纏累,也沒有罪行的控告。我們在神和人的面前都是對的。這對全宇宙是強的見證。願我們不斷取用基督作贖罪祭和贖愆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