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生命與建造是聖經的中心思想

整本聖經雖然有六十六卷書和許多教訓,卻是向我們啟示神聖的奧祕。我們需要找出這神聖奧祕的中心思想是甚麼。以弗所五章三十二節說,『這是極大的奧祕,但我是指著基督與召會說的。』基督與召會是宇宙中極大的奧祕。基督是頭,召會是身體。(西一18,弗一22~23。)我們要認識這奧祕的中心思想,就必須問基督之於召會是甚麼。基督固然是召會的頭、救贖主、救主、主和一切,但中心的思想乃是,基督是召會的生命。那麼召會之於基督是甚麼?召會是作生命之基督的彰顯。因此,基督是召會的生命,而召會是作生命之基督的彰顯。

在聖經的中心思想裏,基督被啟示為生命。雖然基督向我們啟示為許多事物,就如創造主、救贖主、救主、主,但在聖經的中心思想裏,基督對我們乃是生命。約翰福音啟示基督來作我們的生命。(十10下。)祂乃是生命,(十一25,十四6,)並且生命在祂裏面。(一4。)我們接受祂時,就接受生命。因此,基督是我們的生命,乃是中心的思想,但這只是第一部分。聖經啟示基督,也啟示基督的身體。

雖然聖經啟示身體,但要看見實行身體生活,也就是實行召會生活的路,卻相當不容易。人被造以後,被擺在伊甸園裏一棵樹跟前,這棵樹稱為生命樹。(創二8~9。)生命樹表徵基督作我們的生命;生命樹是神在基督裏作我們生命的表號。人被造以後,神立刻要人考量的就是生命的事。神將人擺在一棵樹—生命樹—跟前。此外,在樹旁有一道河,隨著河的湧流,有金、珍珠(由樹脂所產生像珍珠的物質)、和紅瑪瑙(一種寶石)。(10~12。)這三種材料是神建造的材料,豫表三一神是神永遠建造之構造的基本元素。金豫表父神同祂的神聖性情;珍珠豫表子基督同祂救贖並釋放生命的死,以及祂分賜生命的復活;寶石豫表靈神同祂變化並建造的工作。聖經開頭有一幅圖畫,包括生命樹同著河,以及三種寶貴的材料;而聖經末了有另一幅圖畫—新耶路撒冷城,(啟二一2~二二5,)其中長著生命樹並湧流著生命水的河,這城由三種寶貴材料—金、珍珠和寶石所建造。因此,聖經兩端的兩幅圖畫彼此相符;二者都描繪生命與建造。

在聖經中,建造是很重要的事。基督是生命,召會是建造。聖經頭一次題到召會時,是與建造的事有關。馬太十六章十八節說,『我還告訴你,你是彼得,我要把我的召會建造在這磐石上,陰間的門不能勝過她。』在這節聖經裏,召會清楚的被描繪為一種建造。生命與建造乃是聖經的中心思想。在創世記二章聖經的頭一幅圖畫中,有生命樹與湧流的河,河湧流的結果是三種建造的材料。在聖經末了的最後一幅圖畫中,有一座用三種材料建造的城。城內有生命樹和生命水的河。因此,聖經從開頭到末了的中心思想,乃是生命與建造。更準確的說,聖經的中心思想是生命為著建造。生命乃是基督,建造乃是召會,基督這生命乃是為著召會這建造。我們必須非常清楚,聖經的中心思想是基督臨到我們,作為生命給我們享受並經歷,目的是要產生建造。這建造就是基督的身體—召會,也就是基督的彰顯。

聖經開頭和末了的圖畫,可以比作建築計畫的開頭和末了。聖經開頭的圖畫如同建築繪圖、藍本,給人看見豫期的建築。聖經末了的圖畫如同完工的建築照片。神在整個宇宙中有一個計畫,要建造一個神聖的建築。聖經是神計畫的說明。在創世記二章有建築繪圖、藍本,在啟示錄二十一和二十二章有完工之建築的照片、圖畫。

創世記二章的圖畫包括受造的人,但那時受造的人與生命樹、河、金、珍珠和紅瑪瑙是分開的。人僅是在這些東西跟前。他只看見這些東西,但就著內在一面,他與這些東西毫無相關。然而,神的目的是要將這一切作到人裏面。在神的目的裏,生命樹必須進到人裏面,作人的生命;生命河必須在人裏面湧流,並從人裏面流出來。不僅如此,塵土所造的人(7)必須變化為寶石。主耶穌將彼得的名字從西門改為彼得(意,石頭),證實神的目的。(太十六18,約一42。)後來彼得寫書信時就說到,在基督裏的信徒就像活石,被建造成為屬靈的殿。(彼前二5。)

土造的人要變成寶石,就需要重生(約三6,彼前一3,23)和變化。(羅十二2,林後三18。)我們從泥土變化為寶石,開始於我們的靈得著重生。我們得重生時,我們靈裏有了一小塊寶石,但在這塊寶石周圍有許多泥土。所有的泥土都必須經過變化的過程而變為寶石。

使徒保羅在林前三章告訴我們,他是工頭,立好了神建造的根基,(就是基督,)有別人用金、銀、寶石在這根基上面建造。(10~12上。)十二節題到銀(表徵基督的救贖),沒有題到珍珠,(創二12,啟二一21上,)這是因為人墮落之後需要救贖。在新約裏,建造的工作是藉著三一神作金、珍珠和寶石,作到信徒裏面而得以完成。在新約和整本聖經末了,有用三種寶貴材料—金、珍珠、和寶石建造的一座城。不僅如此,城內長著生命樹,並有生命水河在城內湧流。這時,生命樹、生命水河、和寶貴材料都已作到人裏面並與人調和。在新耶路撒冷這末了的圖畫中,生命樹和湧流的河都在人裏面,並且人已成為神建造的寶貴材料。因此,我們能在新耶路撒冷裏看見生命與建造。

基督是生命為著神的建造

我們讀經時,若把聖經兩端的這兩幅圖畫擺在面前,就會看見整本聖經不是論到別的,乃是論到基督作生命為著神的建造。基督是生命,目的乃是為著產生材料,以建造成為屬靈的建築,就是屬靈的殿。這屬靈的殿就是基督的身體,作神的居所和基督的新婦。在創世記二章的圖畫中,我們看見生命樹、河的湧流、建造的材料、以及神所建造作亞當新婦的女人夏娃。(21~24。)亞當豫表基督,(羅五14,)夏娃豫表召會。(弗五31~32。)在啟示錄二十一和二十二章的圖畫中,我們再次看見生命樹、河的湧流、以及用相同的三種寶貴材料建造的女人。這女人—新耶路撒冷—乃是羔羊的妻。(二一9~10。)

聖經的中心思想乃是,我們必須接受並經歷基督作生命,使我們首先得重生,然後被變化成為寶貴的建造材料,而後被建造在一起。(弗二22,四12,16,彼前二5。)這過程的終極結果是一個建築,就是作神的帳幕和羔羊之妻的聖城新耶路撒冷。(啟二一2~3,9~10。)我們一旦認識聖經的中心思想,就必須負責兩件事。第一,我們必須接受、得著、經歷、並應用基督作我們的生命;第二,我們必須被變化。我們得著重生以後,必須變化成為寶貴的材料。我們是用泥土造的,必須變化成為石頭。然後我們必須進一步從石頭變化為寶石,並建造在一起成為一個建築;這個建築就是召會。換句話說,聖經的中心思想乃是,基督是我們的生命,要重生我們,並將我們變化成為祂建造的寶貴材料。我們必須負責接受、應用、並取用基督作我們的生命,使我們得著重生,變化成為寶貴的材料,並與別人建造在一起成為基督的身體,就是神的居所和基督的新婦。我們若看見這樣的異象,這異象會徹底改變我們的觀念。這異象會徹底翻轉我們的全人和行為。我們會知道我們在那裏,以及我們該作甚麼。

我們藉著看見這異象,也就彀資格、受裝備、並在正確的地位上,正確的看見並領略一切屬靈的事物。聖經和一切屬靈的事物就像拼圖。我們若要將拼圖拼在一起,必須先看見圖畫。我們心中有了圖畫,就能把所有的拼圖正確的擺在一起。今天許多基督徒讀聖經時沒有這幅圖畫。他們將本末倒置,結果成了怪物。我聽人解釋聖經時,常會心裏說,『親愛的朋友,你把召會弄成怪物了。很顯然你還沒有看見這幅圖畫。』首先,我們必須看見創世記一至二章和啟示錄二十一至二十二章的圖畫。我們若有這兩幅圖畫,就會認識聖經的中心思想,並且能把每一塊拼圖擺在正確的位置,至終形成完整的圖畫。我們會知道我們在那裏,也知道我們需要作甚麼。這異象會指引我們的整個行為,並管制我們的整個思想。這異象就是接受基督作生命,使我們得著重生、變化,並與別人建造在一起。生命與建造,或生命為著建造,乃是聖經的中心思想。

我們藉著一再的接觸、接受、並應用基督,而得著變化。這是為著記念主之主的筵席的正確意義。我剛得救,還是個青年基督徒時,以為記念主是記念主何等偉大、榮耀、仁慈、並富有恩典。後來我得著光,認識記念主的正確意義。主和祂的門徒在一起,設立祂的筵席時,祂說,『這是我的身體,為你們捨的,你們要如此行,為的是記念我。』(路二二19。)記念主的真正意義,乃是藉著喫主把主接受進來。我們要正確的記念主,就需要把一些主的東西接受到我們裏面。因此,我們每逢來赴主的筵席,擘餅、喝杯時,需要藉著運用我們的靈再次接受主。記念主不僅僅是屬人的記念,單用我們的心思思想,並記念主之於我們的所是。記念主的正確意義,乃是再次接受主。每逢我們來赴主的筵席,必須運用我們的靈接受主。主的筵席乃是見證,見證我們因主活著。(約六57。)我們每天不分晝夜、每時每刻接受基督作我們的生命而活著;這是我們的生活方式。在主日,就是七日的第一日,我們來在一起向全宇宙,特別是向諸天界裏執政的和掌權的見證這事。

基督徒的生活乃是接受基督作一切的生活。藉著這樣的生活,我們就逐漸變化,我們的性情就從泥土變為石頭,並從石頭變為寶石。然後我們與別人建造在一起,成為屬靈的建築。這是聖經的中心思想,這會核對、指引並管制我們的行事、生活和工作。

問答

問:你能告訴我們更多關於變化的過程麼?

答:寶石不是直接受造的,乃是藉由受造的材料變化而成的。譬如,鑽石是由炭這種受造的物質,擺在強熱和高壓的環境裏一段時間而形成的。我們原是土造的,但有一天,主將祂自己作為新的元素放在我們裏面,使我們經歷新陳代謝的改變。這新陳代謝的改變不僅需要主這新元素頂替我們的舊元素,也需要熱與壓的環境。許多時候,主把我們放進熱與壓的環境裏。我們需要相當的燒與壓;否則,我們仍是未經變化的受造材料。我們要從泥土變化成為神建造的寶石,就必須經過燒與壓的過程。我們無須害怕,但是當我們經歷這事時,我們該知道我們在那裏。

問:我知道基督是我的生命,並且祂藉著試煉和苦難將我變化成為寶石,將我模成,使我更像祂。但關於建造這件事,對我卻是新的;你能多說一點建造的事麼?

答:大多數基督徒以為他們必須屬靈,卻不認識他們至終必須與別的基督徒建造在一起。真正的屬靈,意思乃是變化為寶石,好與別人建造在一起。然而,今天許多基督徒僅僅尋求某種的屬靈,對於建造卻一無所知。他們可以比作展示在博物館裏,供人欣賞的美麗石頭。變化的目的不是為展示。我們變化,是要成為神建造的材料。個人的屬靈算不得甚麼。我們需要屬靈,好與別人建造在一起。我們若沒有受到建造的試驗,也許自以為屬靈;但是當我們被擺在建造裏,就被察驗出我們的屬靈是否真實。一個未婚、與任何人都沒有關係的青年弟兄,也許夢想自己比路德馬丁更屬靈;但他一旦有了妻子和三、四個兒女,並且在召會生活中開始與別的弟兄們一同事奉,就會受到試驗。那時他會知道他在那裏,也會知道他的所是。他會發現他是最不屬靈的人;凡他自以為擁有的屬靈,都是虛假的,不過是他的想像。我們需要與別人建造在一起。我們若對我們的妻子、兒女和弟兄們是屬靈的,我們的屬靈纔是真實的。我們需要屬靈,也需要建造。我們越單獨,就越證明我們不屬靈。

在遠東,有一些單身姊妹認為自己非常屬靈。我認識一位單身姊妹,她非常好,愛主並尋求主。人人都稱羨她,認為她比天使更好。她結婚以後,有幾次因著她的丈夫而流著淚來找我。後來,她有了孩子。這些孩子一天天長大,有了許多問題。丈夫和孩子都成了她的試煉。她學了一切功課之後,就見證說,『親愛的弟兄姊妹,我結婚以前的屬靈完全是虛假的。今天,主使我經過丈夫和孩子的火之後,我能說在我的屬靈裏,也許有一些真正出於主的東西。』

今天許多基督徒仍然留在舊造裏,一點變化也沒有。因此,今天急切需要像本篇這樣的信息,來幫助主的兒女。我們得著這種幫助以後,纔能實化真正的召會生活;那不僅僅是來在一起,乃是更多經歷基督。基督是我們的生命,而我們作為召會,基督的身體,乃是基督的彰顯。神在已過的永遠裏所計畫,並歷代以來所一直尋求的,乃是在祂兒子主耶穌基督裏作人的生命,使祂所救贖並重生的人得著變化,並且建造在一起,成為基督團體的彰顯。

問:是不是說,在主回來以前,召會不可能全體實際的成為祂的身體?

答:在聖經裏,特別在與召會有關的事上,有得勝者,就是餘數的原則。整體的召會耽誤了主,但今天主回來以前,祂在呼召得勝者。這事啟示於啟示錄二至三章給七個召會的七封書信。那裏主說到關乎召會的許多事,在每封書信末了,祂都發出對得勝者,就是餘數的呼召。一面,我們必須期盼主所有的兒女都得著一般性的幫助;但在另一面,我們必須看見,按照聖經豫言的教訓,在主回來之前,只有相當少數的信徒會答應主的呼召,成為得勝者,補上全體召會所失去的地位。召會整體來看遲誤了主,但召會有一部分將答應主的呼召,成為得勝者,代替全體召會完成神的定旨。這是得勝者的原則,就是餘數的原則。

在啟示錄,新耶路撒冷是羔羊基督的妻子。在十二章,有一個將要生男孩子的宇宙婦人。(1~2。)這婦人象徵神在地上全體的子民;男孩子是神子民中較剛強的部分。在聖經的豫表裏,男性表徵剛強者,女性表徵比較軟弱者。(彼前三7。)由婦人所表徵的召會,大體是軟弱的,只有由男孩子所表徵的一小部分是剛強的。這比較剛強的部分要用鐵杖轄管萬國。(啟十二5。)按照啟示錄二章二十六至二十七節,那些要用鐵杖轄管萬國的,乃是得勝者。因此,男孩子是由得勝者這基督身體較剛強的部分所組成。在神眼中,整個身體(整個召會)像婦人一樣,是比較軟弱的器皿。

我們領悟當前有個急切的需要,因為各地都有許多尋求者。他們也許不知道他們渴慕甚麼,但我們知道,他們乃是渴慕基督作生命,以及召會的真正彰顯。聖靈作工,將這渴慕作到這些尋求聖徒的靈裏。在這些尋求的聖徒裏面,有一個深處的感覺,是沒有任何事物能滿足的。奮興不能滿足他們的飢渴,因為奮興越多,他們就越覺得飢渴。基督是滿足人的生命,一切尋求祂者都能經歷祂。他們一旦發現經歷基督的祕訣,就會得著滿足。他們也是在尋求真正的召會生活,沒有這樣的召會生活,他們絕不會得著滿足。這是因為他們需要一個家庭,一個家。生命是基督,而家,家庭,乃是召會。我們必須將基督作生命,服事給這些飢渴、尋求的聖徒,並給他們屬靈的家,就是召會。

見證主的帶領

兩年半前,我第二次來到美國。我到了紐約,從一九六○年秋到那年年底,我留在紐約召會兩個半月的時間。十二月,我在往遠東的途中回到西部。那時我有深刻且清楚的感覺,主要在美國,特別是沿著西岸作一些事。

我把我的感覺告訴與我同住的弟兄,但他不相信,以為我在作夢。我自己也必須承認,我無意第三次來美國。但我蒙主帶領,甚至被迫第三次來美國,這次來訪,持續了一整年。十月底我打算離開時,主的手把我留在這裏。主把我打算離開的所有門路都關上。我備妥一切要回遠東,但主作盡一切攔阻我,我只好順服祂。我告訴祂:在遠東有很大的工作,但你若要我留在這裏,我必須隨從你。』那時,我住在西雅圖,我打電話給在舊金山的一位弟兄,他很驚訝我還在美國。我請他與我一同去沙加緬度(Sacramento)。然後我打電話給在洛杉磯的一位弟兄,他也很驚訝,以為我早已回遠東了。我告訴這兩位弟兄,我要去舊金山,然後去沙加緬度,之後去洛杉磯,要在那裏停留長一點的時間。那是十一月底。想想看從那時起發生了甚麼事。在一處地方,來在一起的人數從六個人增加到大約七十人。在洛杉磯有事發生,沿著西岸的許多不同城市裏,也有許多事發生。無論我到那裏,都遇見尋求者告訴我,就在過去的二、三年間,他們中間發生了一些事。許多人告訴我同樣的事,就是我若早些時候去,不會有人願意聽我講。就在這兩、三年內發生了一些事。他們聽了我們所說的之後,就覺得我們所服事給他們的,正是他們所需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