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篇 不是罪不罪,乃是我不我

讀經:

約翰福音六章五十七節:『活的父怎樣差我來,我又因父活著,照樣,那喫我的人,也要因我活著。』

加拉太書二章二十節:『我已經與基督同釘十字架;現在活著的,不再是我,乃是基督在我裏面活著;並且我如今在肉身裏所活的生命,是我因信神的兒子所活的,祂是愛我,為我捨了自己。』

哥林多前書十五章十節:『然而因著神的恩,我成了我今天這個人,並且神的恩臨到我,不是徒然的;反而我比眾使徒格外勞苦,但這不是我,乃是神的恩與我同在。』

腓立比書一章二十節下至二十一節上:『無論是生,是死,總叫基督在我身體上,現今也照常顯大,因為在我,活著就是基督。』

本篇信息的題目是:『不是罪不罪,乃是我不我。』這話聽起來不太像中國話,並且也不太像是聖經裏的話。但從我個人的經歷來說,要住在主裏面,享受主生命,一定要懂得這件事,就是不是你犯罪與否的問題,乃是活著的是不是你。如果仍舊是你活著,就是你不犯罪,你也還是住在你自己裏面;如果不是你活著,你就有福了。

住在主裏面,不是罪不罪的問題

即使我不犯罪,並且是今天的聖人,但我還是我,並沒有改變,這個『我』就仍是禍根。只要『我』在這裏,就有禍了。若是我們能看清楚這一點,我們就是不想住在主裏面,也都住在主裏面了。僅僅不犯罪,你很可能還是百分之百的在自己裏面。換句話說,即使你不犯罪,你還可能百分之百的沒有住在主裏面。住在主裏面,不是犯罪不犯罪的問題。住在主裏面當然不會犯罪,但是不犯罪並不就是住在主裏面。

孔子從未聽過基督,也不認識主;他卻能說,『獲罪於天,無所禱也。』他一點也不知道關於主的事,但他的道德言行令人讚賞。他實在是個完全人,七十歲就能從心所欲而不逾矩,也就是不犯罪;但他並沒有住在主裏面,他仍然與主無關。這很強的證明,住在主裏面,完全不是犯罪與否的問題。

悔改乃是心思的改變

因著我們是天然的人,生來就有我們天然的觀念,所以當我們一聽見主,一聽見神的福音,就會想到我們自己的罪。這當然對,就著神的福音而言,我們的罪的確是個問題。所以傳福音的人,都會要人悔改;人也都認為因為有罪,所以需要悔改。只是這樣的領會太天然了。按福音真理的亮光來看,無罪的人仍然需要悔改。『悔改』在原文的意思並不是重在悔改。不是說你犯罪作錯,懊悔了,就改正過來。乃是說你作的事,並非一定與罪有關,但事後你也懊悔,也改正過來。比方姊妹們到店裏買東西,有時也悔改;但買東西與犯罪無關。在原文裏,『悔改』這辭是由兩部分組成的,一部分的意思『改』,另一部分的意思是『心思』,合起來就是『心思改變』。所以悔改就是心思改變,生出懊悔而轉移目標。

神造人的目的是要人以神為內容而彰顯神

悔改的意思,就是叫人裏面不準確的心思回轉過來。人的心思都不彀準確,以為道德是人的目標,是人生的意義。但是聖經裏神的啟示給我們看見,神纔是人的目標,人的中心,和人的意義;神應該作人的內容。聖經不是說,神造人是照著道德的形像造的。聖經乃是說,神造人是照著神的形像造的。這意思是說,神造人乃是要人彰顯神。人要彰顯神,就在於人裏面必須有神。我們裏面若沒有神,就無法彰顯神。惟有成於中,纔能形於外。所以,這不是道德的問題,乃是神的問題。

人的墮落乃是墮落到罪中。孔孟也是生在墮落的罪人中,因此,他們的觀念就是人需要改好,需要從墮落的情形改到良善的情形。因著他們不認識神,就完全用道德觀念,講說仁義,來改變人。這就是孔孟的工作:講道德,說仁義。但聖經啟示,神是源頭;神造人有祂的目的,就是要人充滿神,以神為生命,以神作內容而彰顯神。

人天然的觀念,是憑自己作

我剛信主得救時,一聽到要住在主裏面,觀念裏就以為,我該從早到晚不發脾氣,對人總是溫溫柔柔的,說話慢條斯理,腔調不要太高,作起事來不要太急,走起路來步伐要不疾不徐,也不要弄出響聲。那時我最喜歡讀雅各書和箴言。道地的中國人,都寶貴箴言,所以印新約還要附上箴言。而雅各書就像箴言,牠說,『你們各人要快快的聽,慢慢的說,慢慢的動怒。』(一19。)老雅各真有經驗,光聽不說,就永遠不會動怒;動怒的人要抑制怒氣,最好就是閉口。不論對方怎麼觸犯你,你總是抓住這祕訣,不張口,那你就不會發怒;但你若張口,話一出來,不得了,你的怒氣就出來了。所以那時我很贊成雅各的話,並且照著這話操練。

後來我發現,我所操練的,並不是住在主裏面,也不是享受主生命。我誤解了那個意思。結果我操練多年,卻不成功。聖經說,主耶穌受人逼迫時,『像羊羔被牽到宰殺之地,又像羊在剪毛的人手下無聲。』(賽五三7。)祂實實在在就是一隻綿羊;所以要住在主裏面,就要像一隻綿羊。但我就像一匹快馬,又怎能成為一隻綿羊?因此雖然我對主篤信不疑,還是作基督徒,但常常很灰心,因為覺得自己作不來,有一度還非常的失望。然而我還是慢慢的在操練,在學習。

我所交通的,不僅是根據聖經,也是根據我自己所學習的。也許有的人說,本篇信息的題目很奇怪。這一點也不錯;但我從自己的經歷中,確實知道我所講的這個真理。照著已往所說的,我們若要認真的操練住在主裏面,早晨起來,頭一件事就該禱告,然後盥洗,再來就是坐下讀聖經。然而,我能向你保證,你能這樣操練三天,不一定能作三十天;你能作三十天,不一定能持續三個月。我曾這樣操練過,比你們都操練得多。常常起頭兩天作得很好,但就是不能持久,無法持續下去。

末了我就領悟,不是這些操練的問題,不是犯罪不犯罪的問題,不是晨興不晨興的問題,也不是起床先禱告的問題。我發現我雖然操練這些,但我還是我,依舊不變。盥洗之前先禱告,是我;禱告之後定規讀經,還是我。我雖然外面作了許多,但裏面還是我。

雖然我一直鼓勵你們,因為人就是需要鼓勵,不鼓勵就不行;但我也知道,鼓勵到末了也沒有用,最多就是五分鐘熱度。不僅如此,就是我們基督徒愛主、為主發熱心,也常常持續不了五天的熱度;所以常常不到五天,我們就得換一個花樣。在召會生活的實行上,長老們也常常五個月就得換個『花樣』,因為沒有甚麼『花樣』是能從歲首到年終,一直持續作到的,總是作來作去就熱度消退。所以會這樣,就是因為『我還是我』。

不再是我,乃是基督在我裏面活著

加拉太二章二十節說,『不再是我,乃是基督在我裏面活著。』宗教、道德、或種種哲學的觀念,都是叫人作完人,要人無罪無過。惟有聖經的觀念超人一等;其最高的目標不是叫人作完人,無罪無過,乃是要人過神的生活,使神在人裏面活著。這樣的觀念,在加拉太二章二十節裏啟示得再清楚不過了。

『我已經與基督同釘十字架。』我們已經指出,釘十字架的意思不是受苦,乃是了結。但基督徒多半有錯誤的領會,以為背十字架就是受苦。那完全是人天然的觀念,不是聖經純正的啟示。聖經所說的十字架,不是叫人受苦,乃是叫人被了結。在約翰十九章十五節,當猶太人在彼拉多面前,指著主耶穌,說,『釘祂十字架』時,意思就是『除掉祂』。他們把主釘十字架,目的不是叫祂受苦,乃是除掉祂。

『我已經與基督同釘十字架,』意思就是說,我在基督裏已經和祂一同被除掉、被了結。無論是好或是壞,我都被了結了;無論我是有道德或是沒有道德,我都被了結了;無論我是恨人或是愛人,我都被了結了;無論我是違背父母或是孝敬父母,我也都被了結了。寫這句話的保羅說,在他得救前,在他沒有得著基督以前,他『按律法上的義說,是無可指摘的。』(腓三6。)他可以說是律法上的完人。但是他也悔改了。就人來說,他的確被證實為無可指摘的,是完人,無罪無過。但他這樣的人,仍不是神所要的。乃是直到保羅悔改之後,他說,不是律法的義在他身上顯出來,乃是無論是生,是死,總叫基督在他身體上,現今也照常顯大。(腓一20下。)中文把『照常顯大』譯得很達意。不是曇花一現,而是『照常』。保羅彰顯基督不是曇花一現,只有一時美麗,轉眼即已枯殘;他乃是無論是生是死,都把基督照常顯大。不是道德在他身上顯大,乃是基督。他說,『因為在我,活著就是基督。』(21上。)

親愛的弟兄姊妹,我們都需要看見,我們何等受天然觀念的支配。每當我們讀聖經時,我們總會把天然的觀念帶進來。一說住在主裏面,以為那就是指著無過、無罪的完全;我們以為住在主裏面就是作完人。實在不是這樣。住在主裏面,意思是一切事不是你作,也不是你活,乃是主作,主活。我人生的經歷不少,但我經歷最多的就是,我們基督徒甚麼時候不憑主活,而憑自己活,那就是最危險的時候。甚麼時候你一憑自己活,也許你覺得很好,沒有問題;實在那是最危險不過了。

我常告訴人,凡你所不愛的人,你永遠都不會恨。馬路上的人你不認識,和你無關,所以你根本不會去恨。你所恨過的人,有那一個是你沒有愛過的?照樣,發脾氣最厲害的,還不是常發脾氣的人;常發脾氣的人發慣了脾氣,也沒有甚麼大脾氣了。乃是那些最溫柔、最像綿羊羔的人,脾氣一發就不可收拾。為甚麼會這樣?因為憑自己活。你憑自己愛,憑自己溫柔;末了,就會憑自己恨,憑自己厲害的發脾氣。

聖經開頭就告訴我們,伊甸園裏有兩棵樹,一棵是生命樹,一棵是善惡知識樹。善惡知識樹是不只知道善,也知道惡;善和惡是連在一起的,是同性質的,有善也有惡,惡是跟著善的。這是聖經的真理。善來了,惡一定跟著。比方北方的棗樹是長刺的,有甜棗就有刺,沒有一棵長棗的樹是沒有刺的。照樣,惡是跟著善的。

有位基督徒說,你若有惡的知識,實際上你這個知識就是罪了。最好在我們的思想裏,在我們的觀念裏,根本沒有罪這個東西,那保險就不會犯罪。若是我們又懂善又懂惡,結果就會又為善又作惡。但聖經不是要我們去惡為善,聖經是要我們完全憑主活著。不僅憑主活著我自己不恨人,憑主活著我自己也不愛人;我就是憑著主活著。

喫主的人,也要因主活著

在約翰六章五十七節,主耶穌說,『喫我的人,也要因我活著。』『因我活著』是甚麼意思?若說『憑』好像很對,但這字的希臘文不是『憑』,乃是個很費解的字,就是最好的解經家都還不能解得透;這需要有經歷。這字需要用整卷約翰福音來解釋。

主耶穌說,『活的父怎樣差我來,我又因父活著,照樣,那喫我的人,也要因我活著。』(約六57。)活的父差主耶穌來,這裏的『差』不像中國人所說的打發,就是差人的人留在家,被差的人纔走出去;比方你行動不方便,就差人拿本書來,那樣的差是你不動,被差的動。但約翰福音說到父神差主耶穌來,乃是父神在主耶穌裏和祂一同來;父神差主耶穌來的時候,是先進到子裏面,然後差子來。父是活的,祂在子裏仍是活的;父活在子裏,就把子差來了。所以受差的子在這裏活著,是因為有一位在祂裏面活著。

約翰六章五十七節的這個『因』字,意思是說,在我裏面有一位活的神;祂的所是、所活,就是我生活的原因。所以這一節的意思乃是,活的父進到子裏,並在子裏活,就差子來;父行動,子纔行動;父說話,子纔說話。子說話行動,乃是因著父在祂裏面說話行動;因此,活的父就是子生活行動的因素;因為活的父在子裏面活著,並差子來,所以子的活乃是因著父在子裏面的活,子的說話行動乃是因著父在子裏面的說話行動。

照樣,喫主的人,也要因主活著。喫乃是把食物接受到裏面,作我們的生命供應。因此,喫主耶穌就是把主耶穌接受到我們裏面作生命的供應。這位主耶穌也是活的,祂在我們裏面一直活、天天活、不住的活。我們是接受主耶穌的人,就要因著祂在我們裏面的活而活。我們生活行動,乃是因為活的主耶穌在我們裏面生活行動。喫主的人,有活的主在他裏面生活,所以這位活的主就是他生活的因素。這也就是保羅所說:『現在活著的不再是我,乃是基督在我裏面活著。』基督在我裏面活著,是我生活的因素;我因祂在我裏面這樣活著,我就活。所以我活不是我活,乃是祂活。

需要在生活中實行

這個真理雖然很難解釋,但還可以講得清楚;最難的乃是把這個真理應用到我們的生活中。年輕人精力充沛,要他們凡事捨己,憑主活著,實在很難;年長的容易倚老賣老,越老越自以為有經驗,更難捨己憑主活。此外,在大事上或是有難處時,我們很容易憑主活著;但在日常生活小事上,很容易就是憑自己。但我們既是愛主的人,我們就都必須問自己:今天是我活著,還是主活著?我有許多的兒孫;每次我和他們接觸後,裏面都有很厲害的矯正:『這是你自己呢,還是主耶穌?這是主在你裏面說話,還是你自己?』

不是對不對的問題,乃是主不主的問題。如果是你憑自己說的、作的,連你所以為對的也是錯的;如果是你憑主說的,連你以為錯的也是對的。四福音清楚啟示,主在安息日醫病,法利賽人說祂犯了安息日;但主說,祂沒有錯,因為祂是主,祂是神。安息日既是祂定的,祂也有權柄把安息日擺在一邊。所以末了祂就說,人子就是安息日的主。祂有權柄立,也有權柄廢。因此,我們都要讓主作主。祂作主了,是祂作的,就都是對的;是我們作的,就都是錯的,因為不是主所要的。主不要我們作甚麼,祂所要的是在我們裏面,從我們裏面活出祂自己。

這樣的觀念容易領會,卻不容易實行。我們很愛主,也願意憑主活著,但作起事來,怎麼樣都是活我們自己。我們都蒙主憐憫,最低限度不肯去作那些罪惡的事;但在日常生活的事上,特別是在小事上,就很容易完全憑自己活,而不是憑主活。只有等到聚會時,纔可能想到要憑主來聚會。

然而甚至我們聚會,也可能不是憑著主。該你開口時你不開口,主在你裏面催促你讚美、申言、禱告,你總是不敢、怕丟臉。非得等到你覺得有學習了,能一鳴驚人了,你纔肯開口。你活著還是你自己。你若真是憑主活著,當你裏面覺得要禱告時,就不管好聽不好聽,你都會禱告。所以無論是日常生活中,或者在聚會中,我們都沒有憑主活著。不論初蒙恩的,或是得救多年的,我們都擅於活自己。

在十字架上主耶穌是羔羊,死而復活後就成了鴿子;祂不威嚇人,反倒受人欺負。我們就常常欺負主耶穌。但祂作鴿子,很有忍耐。祂一直在我們裏面運行,要我們在凡事上都不憑自己作,而是祂來作。祂如何因父活著,祂也要把我們都變化成為與祂同樣的形像。感謝主因著祂的薰陶和影響,雖然我們還是常憑自己活著,多少卻已經有點祂的形像。無論是牧養人,或是上班上學,我們都要求主帶領,憑主活著。你一不憑主活著,就是作好事,你也是在主外面,不是住在主裏面。這不是道理,乃是實際的操練和經歷。盼望我們無論都能操練學習這事,在舉止行動、言語態度上,都憑主活著,也因主活著;或說話,或行事,都要憑著祂在我們裏面的說話和行事。祂必須是我們說話行事的因素。

同樣的原則,我們愛弟兄姊妹,是因為祂在我們裏面愛;祂在我們裏面的愛,是我們愛的因素,我們因著祂愛弟兄姊妹而愛弟兄姊妹。不是祂愛祂的,我們愛我的,不是因為祂愛,所以我們也愛,乃是因主在我們裏面愛,所以我們與祂一同愛。這就是憑主活著,結果就是活在主裏面,也就是住在主裏面,當然也就享受主作我們的生命。求主憐憫,賜給我們恩典,使我們都能有這樣的操練。

李常受弟兄於主後一九八三年十一月六日講於美國加州安那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