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 一的立場的恢復與見證

讀經:以斯拉記一章一至十一節,二章一至二節,三章一至六節,八至十三節,六章十四至十八節,七章六至九節,八章二十八至三十節,九章一至七節,十章一節,詩篇一百二十六篇一至六節,以賽亞書三十五章十節,五十一章十一節。

在上一章我們看見邱壇使一的立場遭受損壞,並且喪失了。在所羅門與耶羅波安設立邱壇之前,以色列人藉著耶路撒冷的聖殿,就是神所選擇獨一的地方,被保守在一裏。在每年的節期中,神的百姓聚集在一裏。當他們上錫安山的時候,甚至吟唱詩篇一百三十三篇:『弟兄和睦同居,是何等的善,何等的美!』然而因著放縱情慾,所羅門領頭建立了邱壇。這些邱壇損害了神百姓真正的一,因為他們阻礙了許多人上耶路撒冷去敬拜。有些人可能到邱壇那裏,假裝敬拜神。然而在邱壇那裏卻有偶像。此外,耶羅波安為遂行野心而設立邱壇。那些邱壇是設立在各高岡上,以及各青翠樹下。這指明邱壇是何等的普遍。

今天情形的一幅圖畫

邱壇是各式罪惡的根源。因為邱壇表徵分裂,所以這指明分裂是罪惡的根源。邱壇是藉著人的肉體與野心而來的。所羅門因著情慾而設立邱壇,耶羅波安則因野心而作這事。情慾與野心是建立邱壇的兩個主要因素。用今天的話說,分裂是肉體與野心的結果。今天基督教裏到處都有『邱壇』,因為基督教滿了分裂。所有的『邱壇』都高舉一些基督以外的東西。因此我們看見,今天基督教的情形確定應驗了舊約裏的豫表。

第一,神子民的一被邱壇損害了。這損害觸動了神的怒氣。祂無法再容忍,就差派亞述軍隊侵入北方以色列國。以色列國的遭遇應該成為南方猶大國的警告,然而猶大人卻繼續在各邱壇敬拜。雖然有些人被法老尼哥擄到埃及去,百姓仍不理會這警告。最後,巴比倫大軍不但征服了猶大地,也毀壞了聖殿,把許多人擄到巴比倫去當俘虜。不只如此,聖殿中的器皿也都被帶到巴比倫,放在偶像的廟裏。如此,一的立場不但被損害,而且完全喪失了。

這就是今天基督教情形的一幅圖畫。各公會與自由團體乃是『邱壇』,是分裂。在每一個『邱壇』都有一些基督以外的東西被高舉。甚至很好的屬靈事物也被高抬,用來導致分裂。

沒有分裂的理由

按照羅馬十四章,基督徒沒有分裂的理由。但大多數的基督徒看慣了『邱壇』的存在,有些人甚至覺得今天的『邱壇』是對的,是必需的。我們會有這樣的想法,是因為我們生在滿了各種『邱壇』的分裂環境之中。我們既看慣了分裂,就對分裂沒有多少感覺。保羅在羅馬十四章的感覺卻全然不同。他勉勵我們不要為喫東西或守日爭辯。關於這些事,我們應該克制自己,不表示意見。這樣,眾信徒的一就會蒙保守。

在前一章,我題過一九六三年在洛杉磯幾個基督徒團體一度與我們合在一起的聚會。這些團體的成員切盼來在一起,實行召會生活。我聽到他們有這樣的興趣,題議合在一起聚會,就用羅馬十四章對他們講了一番話。我指出,如果我們願意實行召會生活,就必須遵照保羅在這章聖經裏的指示行事。許多基督徒講論羅馬十二章裏的身體生活,卻忽略十四章的原則。若沒有十四章,就不可能有十二章所描述的身體生活。歷世紀以來,基督徒因著對道理和作法有不同的意見而分裂。例如,基督徒為著受浸的事而分裂。他們不僅為受浸的作法,並且為所用的水與受浸是奉誰的名而意見不合。因著對受浸的意見不同,就造成許多分裂,甚至導致許多高抬某種意見的事例。因此,遵從保羅在羅馬十四章所作的示範,是非常重要的。那幾個團體的人向我保證,他們必定這樣行。

然而,過不了幾週,問題發生了。有人堅持在聚會中敲鈴鼓並說方言,另有人堅決反對這些作法。雙方都不肯為著維持一而讓步並顧到別人的感覺。至終,那個聯合的聚會無法繼續下去。這幾個團體的人都盼望別人要和他們一樣。然而,如果我們有這樣的盼望,就不可能有召會生活。召會生活必須包括一切,包容各式各樣的真基督徒。

在羅馬十四章,關於喫東西和守日,保羅並沒有袒護那一方。他只是說,『守日的人是向主守的,喫的人是向主喫的,因為他感謝神;不喫的人是向主不喫的,他也感謝神。』(6。)這是保羅的態度,也應該是我們今天的態度。

我們不該企圖叫每一個人都跟我們一樣。例如,雖然我們不說方言,我們也不可禁止別人說方言。另一方面,那些說方言的,也不可堅持別人都要和他們一樣。如果我們有這種態度,就不會有派系之分,在我們中間也就沒有『邱壇』了。

有人指控我們狹窄,其實我們不狹窄,因為我們接納一切真基督徒。那些堅持某種道理或某種作法的人,纔是真正的狹窄。他們堅持某種特殊的事,就使其被高抬、高舉而代替了基督。

一的立場全然喪失

基督教裏所有的分裂,都是高抬某些事物,其中牽涉情慾或野心。分裂開了路,給各樣罪惡進來。請看耶羅波安所犯的罪。他造了兩隻金牛犢,一隻安在伯特利,一隻放在但。他又造了邱壇的殿,並從那不屬利未人的百姓中,立人為邱壇的祭司。耶羅波安『定八月十五日為節期,像在猶大的節期一樣,自己上壇獻祭』。(王上十二32。)這一切都可應用於今日的基督教。例如,只有真信主的、有基督生命的、愛主的、並認識聖經的人纔可當祭司,但今天基督教中有許多牧師甚至不信基督是神的兒子。在基督教裏還有許多節期,像聖誕節和復活節,都是人所定規設立的。再者,以色列人被擄到外邦,完全失去了一的立場;照樣,今天基督徒也是被擄到巴比倫去了。一的立場不僅遭損害,並且完全喪失了。很少基督徒對於一的立場還有一點概念。今天有誰關心真正的一?這樣的基督徒很難找到。許多世代以前,信徒在基督裏真正的一就已經丟失了。因此,今天基督教的情形完全是屬巴比倫的。雖然有些人談論一,但那不是聖經中所啟示真正的一。當我們講一的立場時,難得有人懂得我們在說甚麼。對多數基督徒而言,關於一的說法是外國話。

一切積極事物的恢復

舊約不僅啟示一的立場的損害與喪失,也啟示這立場的恢復與見證。耶利米豫言,被擄到巴比倫七十年之後,主要把百姓帶回到美地。耶利米二十九章十節說,『耶和華如此說,為巴比倫所定的七十年滿了以後,我要眷顧你們,向你們堅立我美善的話,將你們帶回這地方。』以斯拉一章一節題到耶利米的這個豫言,告訴我們在波斯古列元年,耶和華激動古列的靈,使他通告全國關於在耶路撒冷為神建殿的事。這是『耶和華為要成就祂藉耶利米口所說的話』所作的,(1,)指明歸回耶路撒冷不是人發起的。按照聖經明白的記載,這是神自己發起的。

當神的百姓在巴比倫的時候,他們在那裏沒有獻祭給神。我們在聖經裏讀不出來,他們在巴比倫每日早晚獻燔祭。當然像但以理、以斯拉、尼希米那些人有禱告,但他們沒有立場向神獻祭。在巴比倫沒有祭壇;既無祭壇,就無法向神獻祭。此外,神的子民在巴比倫也不能每年按時守節。何等可憐的情形!巴比倫是個適合禁食,卻無法過節的地方。那裏適於哭泣,不適於歡樂。詩篇一百三十七篇一節說,『我們曾在巴比倫的河邊坐下,一追想錫安就哭了。』當一的立場喪失,幾乎其餘的一切都喪失了。神的百姓失去美地的豐富、祭壇與節期。只有在錫安山神所揀選之地,纔能享受這一切美妙的事物。

器皿和祭壇

當神激動祂百姓的靈回耶路撒冷的時候,不僅恢復了一的立場,並且很自然的也恢復了所喪失的一切積極事物。尼布甲尼撒『從耶路撒冷拿出來,放在自己神之廟中的』器皿,又被帶回到耶路撒冷。(拉一7~11。)而且當餘剩的以色列人一回來,就『在原有的基礎上立壇』。(三3。)神的百姓知道設祭壇的地方不在巴比倫,乃是在耶路撒冷神所選擇獨一的地方。祭壇甚至也不能立在美地其他的地點,而必須立在摩利亞山上,亞伯拉罕獻以撒給神的地方。任何人想要獻祭物給神,就必須到那個特定、專特、獨一的地方。

今天這獨一的地方就是一。無論何時,基督徒失去一,就自動的失去設立祭壇的地方。結果,他們就無法向神獻適當的祭。我們許多人進入召會生活之前,都曾經想要把自己獻給主。我能見證,我就曾多次將自己奉獻給祂。但根據我們進入召會生活前後的經歷,我們能見證說,那不是真正的奉獻。若不回到一的獨一立場,就無法獻甚麼給神。神的子民一回到耶路撒冷,就設立祭壇,再開始獻祭。在我們的經歷中也是一樣。我們發現,我們進入召會生活之後,纔能把自己適當的、真正的奉獻給主。

良心正當的功用

此外,神的百姓是在從被擄之地回來之後,纔對付與外邦人通婚的問題。(拉九1~7。)他們的良心不能再容忍這種不敬虔的行為。這是回到一的立場上自然的結果。他們在巴比倫必定有好些人與外邦人通婚;然而,乃是他們從被擄之地回來後,他們的良心纔使他們對付這種婚姻。

今天在主的恢復中也有同樣的情形。我們進入召會生活之後,良心纔開始有正當的功用。我們就『束起我們的腰』,對向來相當放鬆的事嚴謹起來。我們在未來到主的恢復之前,也許隨意參與一些屬世的娛樂,但進入召會生活之後,我們整個的人束起腰來了。我們開始追求敬虔,越過越渴慕禱告讀經。自然而然的,我們會更徹底對付我們的良心。這種行為不是教導或規條所導致的,而是回到一的立場自動產生的結果。就因為我們進入了召會生活,我們便愛慕敬虔。許多消極的事物開始脫落,許多積極的事物成了我們的經歷。例如,我們裏面感覺到不該再過聖誕節。沒有人告訴我們不要繼續慶祝聖誕,我們自己就感覺不應當再有那種的慶祝。照樣,我們開始丟棄其他許多消極的事物,而來享受積極的事物。這顯示一的立場一恢復,一切積極的事物也隨著恢復了。

聖別的渴慕

沒有甚麼比一的立場更令人滿足。舊約聖民一想到進入神殿的院中,他們裏面就激起聖別與敬虔的渴慕。詩篇中多處指出這一點。這些詩篇充滿了對聖別、敬虔、虔誠、以及與主同在的渴慕。事實上,僅僅想到聖殿,就足以激起這樣的渴慕。

神的同在

神的同在與一的立場極其有關聯。我進入召會生活之前,已經真的愛主,但我享受不到多少主的同在。然而,我一旦實際的進到召會生活裏,就天天享受主的同在。即或在進行很艱難的工作時,仍然能享受到主的同在。按我的經歷,有分於召會生活大大的改變了我們基督徒的生活。

我們中間許多人能作同樣的見證。我們來到召會之前,是在巴比倫。我們愛主,也追求主,但享受不到多少主的同在。等到進入召會生活之後,各種聖別的願望和渴慕就被激動起來;我們會更愛慕活在神面前。這是回到一的立場—神所選擇獨一的地方—自然的結果。當神的百姓回到耶路撒冷,所有被擄到巴比倫時喪失的積極事物又都得回了。所有神聖、敬虔、屬天的事物,自然而然的回來了。今天在主的恢復中,在我們身上,也是這樣。

滿了歡樂

詩篇一百二十六篇一至二節說,『當耶和華使那些被擄的人歸回錫安的時候,我們好像作夢的人。那時我們滿口喜笑,滿舌歡呼。』神那些歸回的百姓滿了喜笑和歡呼,因為一切積極的事物都恢復了。他們回到耶路撒冷之前,沒有這樣的享受。但他們回來之後,享受許多絕佳的事物,以致好像作夢的人。

以賽亞三十五章十節與五十一章十一節非常相似,也是說到神百姓歸回的喜樂。這兩節說,『耶和華救贖的民必歸回,歡呼來到錫安,永遠的喜樂必歸到他們頭上。』這件事重複的說到,足以顯示它是多麼重要,因為任何事在聖經中重複說到,必有其特別的意義。在以賽亞的時代,還沒有發生被擄到巴比倫的事。以賽亞卻說到神救贖的子民所享受之救恩的快樂。他豫見被擄歸回之民的喜樂。我不相信所羅門和他同時代的人能有所羅巴伯、祭司約書亞、以斯拉、以及其他被擄又回到耶路撒冷之人的那種喜樂。他們比所羅門更多經歷神救恩的喜樂。因此詩篇一百二十六篇的作者說,他們好像作夢的人。

包羅萬有的一

主已恢復基督教所喪失那真正的一,為此我們何等感謝主!這個一是包羅萬有的,包含一切積極的事物。相反的,分裂也包含一切消極的事物。我們已經看見,當我們回到一的時候,一切敬虔的、屬天的、屬靈的東西都回來了;原因是這些東西的存在,都是在一裏面。一方面我們必須承認自己還是相當短缺,還有很長的路要走。另一方面我們能見證,主的豐富一定是在祂的恢復裏纔能找到的。一的獨一立場就在這裏,一切屬靈的豐富也都包含在這立場之內。在這一的立場上,一切敬虔的事和一切屬靈的豐富都是我們的。

在一的立場上主的見證

今日主的見證,是與一的立場的恢復並行的。這個見證不在於我們如何努力改良自己;我們可以立志改良自己,但結果只是再次失敗。主的見證不在於我們的努力,乃在於祂在一的立場上,在我們裏面所作的工。我們進入召會生活之後,對敬虔、聖別、和屬靈的渴慕,自然而然的就會在我們裏面激動起來。這不是我們自己作的,這完全是主的作為。因著我們站在正確的立場,就是一的立場上,神的話就透亮的向我們打開。這完全是由於主在一的立場上的祝福。何處有一的立場的恢復,何處也就有主的見證。

當舊約神的百姓回到耶路撒冷時,與神見證有關的那些東西都恢復了:祭壇、祭物、聖殿、節期、和豐富的享受。可是,那些留在巴比倫的人對於主的見證是無分的。這些敬虔的事物在巴比倫是找不到的,乃是在耶路撒冷—神所選擇獨一的地方。即或神歸回的百姓是軟弱的,在許多方面有所不足,我們不能否認主的見證是在他們身上,而不是在那些留在巴比倫的人身上。

不僅如此,神的百姓回到獨一的立場,也被神用來生出基督。耶穌的母親馬利亞,是那些從被擄之地歸回者的後裔。如果被擄的都不歸回,基督就沒有路降生於伯利恆,也沒有管道或憑藉讓祂照著豫言而來。因此,為著基督的來臨,被擄的人從巴比倫回來是一項必須有的準備。同樣的原則,我信今天主的恢復也是神用來為基督的回來作準備。為著主的回來,願主充分的使用祂的恢復!